登陆注册
7822700000026

第26章 贪位的景帝

明景帝像

历史的偶然性实在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使郕王朱祁钰登上了宝座,当了七年皇帝,风云激荡,情节曲折离奇。

他的兄长、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蒙古军队俘虏,北京顿时乱了方寸。皇太后向大臣们宣布化解危机的对策:一是命朱祁钰以“监国”的名义,总理朝政,大臣都得听从他的号令;二是册立朱祁镇的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由于他年仅两岁,由朱祁钰辅佐,“代总国政”。随着形势的日趋紧张,大臣们向皇太后请求,把朱祁钰的“监国”身份改成皇帝,以便收拾混乱的政局。皇太后批准了,派遣太监金英传达她的懿旨:“皇太子幼冲,郕王宜早正大位。”朱祁钰获悉太后懿旨,大为惊讶,不知所措,干脆退避到自己的郕王府邸。这种态度究竟是真心谦让还是故作姿态,史无明文,从他以后的表现推测,似乎故作姿态的成分更多一些。大臣们反复“劝进”,更何况此时传来英宗的口信:郕王年长而且贤能,令他继承皇位。朱祁钰不再谦让。

上下左右各种因素,促成了朱祁钰即位(是为景帝),改年号为景泰,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如果英宗客死他乡,或者蒙古人不把他遣返,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权力纷争。然而这毕竟是假设,事实是,英宗不仅回到北京,而且七年后居然复辟,事情就复杂了。

如果说,朱祁钰即帝位,是出于形势的需要,正如当时大臣所说,“国有长君,社稷之福”,有利于凝聚人心,击退来犯之敌。那么,他迫不及待地“易储”,取消英宗长子的太子地位,由自己的儿子取而代之,则完全出于私心,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埋下祸根。

平心而论,事变之前,朱祁钰从未想当皇帝,时势的机缘把他推上宝座之后,心态就不一样了:不想当一个代理皇帝,成为过渡人物。他把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便是这种心态的自然流露。所以在迎接太上皇(英宗)回归的交涉中,景帝始终持消极态度,希望回归不成。这有点类似宋高宗赵构,千方百计阻挠被俘的徽钦二帝回归,因为一旦他们中的一个回归,他的帝位就可能不保。无怪乎文徵明讥讽宋高宗的《满江红》词要说:“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宋高宗以阻挠北伐、杀害岳飞的手段,来达成目的。明景帝没有那么坏,不过在维护既得权位这一点上,他们并无二致。

蒙古使节来到北京,请求议和,礼部尚书胡荧等向景帝提请奉迎太上皇,景帝不允,于次日召开御前会议,振振有词地责问大臣:朝廷因为与蒙古通和坏事,正考虑与它断绝关系,你们为何屡次主张奉迎太上皇?吏部尚书王直说:太上皇蒙尘,理应迎复,必须派遣使节交涉,以免他日后悔。景帝听了很不高兴,板着脸孔说:我并非贪恋这个位子,当初是你们把我推上来的,为何今日又要不断提议奉迎太上皇?这一席话把他贪位的内心流露无遗。

终因大势所趋,遣返太上皇一事达成协议。为了遣返太上皇,蒙古方面举行了隆重的饯行仪式。明朝方面的迎接仪式与之相比,未免过于潦草。礼部尚书胡荧草拟的迎接礼仪,原本是极其隆重的:礼部官员前往龙虎台迎接,锦衣卫官员带了皇帝法驾前往居庸关迎接,百官在土城外迎接,将领在校场门迎接,景帝由安定门至东安门接见,然后是百官朝拜仪式。景帝借口太上皇书信中说“迎驾礼从简”,否决了礼部的方案,一切简化,淡化了太上皇回归的政治意义。

朱祁钰在东安门拜会回归的兄长朱祁镇,两人相拥哭泣,互相谦让一番。朱祁镇被俘期间,曾托兵部侍郎李实带回口信:如果朝廷派人来接我回去,“愿看守祖宗陵寝,或做百姓也好”。朱祁钰也就不再客套,按照预案,直接把朱祁镇送到南宫,表面上似乎是安排他疗养,实际上是把他幽禁起来。此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大臣多次提请朝见太上皇,都遭到景帝严词拒绝,切断了太上皇与朝廷的一切关系。

切断关系最厉害的一手,就是“易储”——更换皇太子。景帝即位后,皇太子是英宗的长子朱见深,为了确立自己的世系,必须由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取代朱见深,作为皇储。但是有皇太后的懿旨在,难以启口。亲信太监为他出谋划策,先用金银收买高级官僚,封他们的口。于是景帝赏赐陈循、高穀、王文等黄金五十两、白银一百两,江渊、王一宁、萧镃、商辂、王直等减半。虽然并未明言“易储”之事,大臣们对皇上的用意是心知肚明的,吏部尚书王直拿到赏赐的金银,拍案顿足,大声叹气:这是何等事情?我辈惭愧死了!

此时正好广西土司黄玜犯案,可能判处死刑,为谋生路,派人到北京通路子,呈递奏疏,请求“易太子”,投皇帝所好。这篇奏疏不知何人代笔,写得颇有几分煽动性。他说:皇上即位已经三年,还没有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储,固然有逊让之美,恐怕事机叵测,权势转移,这叫做“寄空名于大宝”。一旦形势有变,肘腋之间自相残蹙,悔之晚矣。黄玜的出发点是为了自救而投机,并无政治眼光,不过是抓住宫廷权力争斗的要害,景帝看了却很感动,说道:想不到千里之外还有这样的忠臣!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景帝立即命大臣讨论黄玜的建议,赦免黄玜之罪,还给他一个都督同知官衔。礼部尚书胡荧遵旨召开会议,吏部尚书王直、兵部尚书于谦面面相觑,惊愕无语。奉旨在一旁监视的司礼监太监兴安厉声说:此事不可以拖延,不同意的可以不署名,但不得首鼠两端!大臣们知道这是皇上的意思,唯唯诺诺在文件上签名。由胡荧领衔的文件,大意是:陛下使国家中兴,皇储理应归于圣子,黄玜的建议是正确的。

景泰三年(1452)五月,景帝宣布:废除太上皇长子朱见深的皇太子名位,封为沂王;册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皇太子。

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景帝的独生儿子朱见济不久夭折,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储位虚悬之后,先前反对“易储”的官员,似乎感受到了这是“天意”,于是乎,“复储”的议论纷纷嚷嚷而来。

御史钟同与礼部郎中章纶谈到被废为沂王的朱见深,潸然泪下,相约向皇帝进谏,力主“复储”——恢复朱见深的太子名位。钟同说得十分直率:父有天下,应当传给儿子。日前,太子突然逝世,足见天命有在。臣以为太上皇之子就是陛下之子,沂王(朱见深)天资厚重,足以担当社稷重任,建议恢复他的皇储名位。景帝看了这样的奏疏,虽然不高兴,还是按照程序,要大臣们议论。吏部尚书王直等请求皇上采纳钟同的建议。

两天以后,章纶呼应钟同的建议,话说得更加咄咄逼人,毫无顾忌。他说:孝悌是百行之本,希望陛下退朝后能够朝谒两宫皇太后,遵循问安视膳的礼仪。太上皇君临天下十四年,是天下之父;陛下受到册封,是太上皇之臣;太上皇传位陛下,是把天下让给你;陛下应该尊奉太上皇为天下至尊,每逢初一、十五,陛下应率领群臣朝见太上皇;并且恢复沂王(朱见深)的皇储名位,稳定天下之大本。这些话自然句句在理,但是牵涉到帝王家事,关系到如何对待昔日的英宗、如今的太上皇,以及他的儿子、母后、皇后,这样一些敏感问题。如果景帝全盘接受,岂不成了一个摆设!

果然,景帝看了奏疏,勃然大怒,立即传旨:逮捕章纶、钟同。当时已是深夜,宫门关闭,太监把圣旨从门缝向外传出。章纶、钟同当即被押解到锦衣卫诏狱,严刑逼供,追问幕后主使人是谁,以及交通南宫的细节。这是极为阴险的一招,带有查办宫廷政变阴谋的意味,所谓“交通南宫”云云,显然影射幽禁于南宫的太上皇是幕后主使人。孟森对此有这样的评论:“狱中逼引主使及交通南宫状,则明与上皇以难堪,尤为帝之显失。”他认为这是景帝明显的过失。在我看来,岂止是“过失”而已,这是景帝防止英宗复辟的一着险棋,用以压制舆论,效果却适得其反。

钟、章二人既然敢于直言极谏,当然早有思想准备,即使被锦衣卫折磨得体无完肤,奄奄一息,却始终没有屈打成招,因而“主使及交通南宫状”始终找不到证据。内阁六部的衮衮诸公,对此噤若寒蝉,不置可否。

有一个名叫杨集的进士针对这种状况,写信给兵部尚书于谦,一针见血触及要害。他说:奸人黄玜进献“易储”之说,是迎合“上意”(皇上旨意)的手段,谋求逃死的伎俩。你们这些人身为国家柱石,居然贪恋官僚之赏,而不考虑如何善后,不敢表示异议。如今钟同、章纶又因为主张“复储”而被关入锦衣卫监狱。假如他们死于皇帝杖下,而你们坐享崇高待遇,将如何面对清议?

于谦看了这封信,自知理亏,当时奉旨议论黄玜“易储”奏疏时,自己一言不发,等于默认。他把杨集的信递给内阁大学士王文,王文阅后评论道:杨集这个书生不知忌讳,不过很有胆量,可以升官,让他出任六安知州。看来于谦、王文颇为欣赏杨集的胆识,内心并不赞同“易储”,由于深受景帝重用,不便发表反对意见,只能保持沉默。

尽管钟同、章纶被捕入狱,支持他们的依然大有人在。南京大理寺少卿廖庄抓住这一话题大做文章,把批评的意见委婉地表达出来:希望陛下经常到南宫去朝见太上皇,或者谈论帝王家法,或者商议国家治理,逢年过节委派大臣前往朝谒,安慰太上皇。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太上皇的儿子就是陛下的儿子,应予善待,使臣民明白陛下有“公天下”的诚意。

这一番合情合理的话语得到的回报,是廷杖八十。廷杖是老祖宗朱元璋“以重典驭臣下”的发明,就是在宫门外大庭广众之下,用木棍打屁股。廖庄打了八十棍,没有死,被贬到偏远山区去管理驿站。由于事端是钟同、章纶引出来的,钟、章二人一并廷杖,钟同当场打死,章纶身受重伤,仍旧押回监狱。

景帝的所作所为,目标很明确:巩固已经到手的权位,并且企图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儿子夭折以后,他坚决反对重新册立沂王(朱见深)为太子。他万万没有料到,幽禁在南宫的太上皇竟然会复辟,他自己又变回原先的郕王。再度登上帝位的英宗,能够放过他吗?

明史专家吴晗认为,明景帝朱祁钰是“难得的好皇帝”,当然不能说毫无根据。但是,此公贪恋权位,幽禁太上皇,废掉他的皇太子与皇后,似乎与“好皇帝”的称号相去甚远,不知列位看官以为如何?

同类推荐
  • 大宋龙神卫

    大宋龙神卫

    我有一只猫,还有一树人。不想太张扬,但是实力不允许。这个大宋不一样,这个大宋还不能不一样。龙神卫要找人,帮忙!龙神卫需要很多钱,帮忙!龙神卫需要首领,我想想.......
  • 重生之大宋明君

    重生之大宋明君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本书说的是二十一世纪历史系高材生林哲穿越到靖康年间的赵构身上,面对积弱已久的大宋,强力扭转局面、打造超级强国的故事。 其间发现另一个美女穿越者,于是,两个同病相怜的穿越者不再孤单。 最关键的是,这个美女,还是个神助攻…… PS: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唯有一腔热血、两世情怀!
  • 从大唐开始打造帝国

    从大唐开始打造帝国

    李湛激活了一个以出售历史万界经营权为己任的系统!于是,李湛开局一个大唐,一步步打造自己的无上帝国!
  • 开挂打天下

    开挂打天下

    某年,正在美女按摩之下的师帅懒洋洋的听手下帝国情报总监汇报最新情报。“陛下,很多西方国家爆发游行示威,抗议我们华夏帝国主义粗暴干涉他们内政,通过各种手段掠夺他们财富,侵犯他们领土安全。他们已经有多达上千万人的抗议,希望一起向我们施压,抗议我们华夏帝国主义对他们的剥削和侵略。”“奋斗了那么多年,不就是希望等这一天吗?终于等到了!”师帅大笑说道。一个美女记者眼睛里面满是崇拜的问道:“陛下,你是如何把一个腐朽落后的国家领导到了今天的吗?”“如果你穿越之后还开挂了,你也能够做到!”师帅回答。西方各国游行群众大喊:“一定要向起点编辑投诉,这家伙穿越后还开挂,这是在作弊。”
  • 大明龙兴

    大明龙兴

    他,被起义军追杀的亡将之子,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获得《武穆遗书》,凭借此兵法,他以五十亲卫开始崛起于中华西北边陲,结义杨昭武,姜玉伯,破山贼,驱鞑靼,平内乱,受封西北招讨使领甘州五卫总督,北出塞外,千里奇袭蒙古联军,大败建州女真精锐,三十封侯,威震关中,受皇命,南驱张献忠,东逼李自成,驰骋中原大地……起义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冲击在华夏大地,辽东虎狼之地的建奴,跃马扬鞭直逼京师,朝中内部各种势力为争夺处益,勾心斗角相互陷害,那些拥兵自重的地方总兵,更是骄横跋扈视朝律如儿戏,加上疑心慎重的皇帝,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他,面对这一切,又会有什么样的决断……
热门推荐
  • 末世之明月归途

    末世之明月归途

    云流苏下士,不接受BOSS的求婚完全可以,但是蓄意刁难就不对了。邀请不到嘉宾就不结婚什么的,当然也没问题,但是请你先看看自己邀请的都是些什么人!伴郎邀请蓝颜知己,这很好,但是你确定这位“黑印”的领袖不会被当场击杀,或者他直接干掉军委所有成员一统联盟?伴娘选择闺蜜,这也可以理解,但是你别忘了,她已经嫁人了!嫁的还是你家BOSS的头号通缉犯。至于挑选红月谷第一空域师做司仪,理由竟然是她给的红包一定很值钱!相信我,你能找到她更值钱。伴郎的人选BOSS心里有数,绝对不可能是你昔日的顶头上司,理由可以参考蓝颜知己。还有精神分裂的昔日同窗,没一个正常的同事……BOSS说,别闹!
  • 精灵宝可梦之我为梦幻

    精灵宝可梦之我为梦幻

    这是一个三观端正的五好青年,变成精灵宝可梦的故事
  • 救世主学校

    救世主学校

    我该怎么去完成任务?叶枫看着正在碰着盘子狂吃的狗怒道:‘你倒是说话啊!老子一个厨师怎么完成任务!’每天固定晚十点更新每天最低两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错爱:捆绑上天堂

    错爱:捆绑上天堂

    那些裸露在空气中的伤口,每一次触目、哪怕是最轻微的,也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她的爱情麻木而残忍,终将他送往绝路,而她以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这长达20年之久的漫漫爱情路,可至此、她是否就真的解脱了?迷乱的感情,错综复杂的关系,她的爱情终将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桃花定终生

    桃花定终生

    她,21世纪一个公司小职员,却穿到丞相府最受宠的小女儿身上。他,皓月国睿王殿下,洁身自好,不喜女色,却独独喜欢她。正所谓,恋爱前,不知情为何物,恋爱后,不知脸为何物。桃花林里的相遇,注定今生共相伴。
  • 另一个声音的呼唤

    另一个声音的呼唤

    这个世界上你们不懂的东西太多了,你们自认为当时打败了我们就很了不起吗?噗,可笑。终有一日你们会后悔的。
  • 易雀之追随之路

    易雀之追随之路

    朱文见证了师傅的飞升以后,决定要追随师傅的脚步,从此踏上了人生的另一条路!
  • 大红缘

    大红缘

    一代上古大能转世重生地球,于末法时代证得第七位圣位的传奇故事!
  • 桃花葬(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桃花葬(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以略带戏谑风格的精致语言展现了生活的荒诞一面。主人公王小日一事无成,自杀未遂的他却和朋友们进入了一段奇妙旅程,这同时也是一场葬礼,一趟行军,一次别离,一概疯癫。普通的现实生活在作者笔下表现出了强烈的结构色彩,捧腹之余令人深思。“灰雾漫,断桥长,赤浪卷苍茫。天不见,人彷徨,洞出要有光。青山绿水无归途,半落桃花坊。溪流尽,高台望,迭屋现灵堂。将出师,道穿肠,薄名莫传扬。林中路,卧河床,起落谁坐庄?盛极时,祸暗藏,颠倒安乐乡。周而复,卿命丧,终没乱坟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