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23300000019

第19章 回顾语言学界往事(2)

但是,“拼音化”是一个十分缓慢而艰巨的发展过程。这一点卢戆章低估了。卢戆章以后的许许多多拼音化运动者也低估了。在历史上曾有千年封闭背景的中国,必然更加缓慢而艰巨。

五百年一次飞跃

日本的假名字母,在成熟以后五百年,才进入正式文字,成为汉字和假名字母的混合体。朝鲜的谚文字母,在正式公布以后五百年,才进入正式文字,成为汉字和谚文字母的混合体。中国要想实现汉字和拼音字母的混合体,或者同时用汉字和拼音文字,所谓“双轨制”,也必须等待很长的时期。如果现代的速度加快到只需要古代五分之一的时间,中国要等一百年。在历史长达五千年的中国,一百年只是一瞬而已。

急于求成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锲而不舍、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步一步走向最后的目标。“拼音”在今天虽然只是一种文字的辅助工具,可是它的用处不断扩大。扩大实际应用,是“拼音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唯一方法。

日本的假名和朝鲜的谚文,在长时间都曾经被看作是低级的“妇女文字”,可是今天成了文字的主体。“英雄不怕出身低”。新生事物,只要本身的确是有用的,并得到切实地不断利用,就一定会慢慢成长起来,最后,“附庸蔚为大国”。从世界文字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没有例外。中国也决不会是例外。

卢戆章:切音字运动的开创者

现在中国大陆的所有小学里,孩子们都先学拼音字母,利用拼音字母给汉字注音,方便学认汉字,方便统一读音。语文教科书和字典一律采用拼音字母注音,几乎没有例外。这种注音识字的方法,从大城市到穷乡僻壤,已经普遍推广,不足为奇了。

可是,如果深入思考一下,这件不足为奇的事情又是十分新奇。字母起源于西亚的地中海东岸,时间跟甲骨文差不多。上下三千年,东西十万里,字母跟汉字向不往来,真所谓“风马牛不相及也”,怎么会走到一块儿来,相互依傍在一起的呢?是谁开创了这件新奇的工作?是卢戆章。

或许有人会说:是明末意大利人利玛窦,不是清末的卢戆章。

利玛窦的确最早用罗马字给汉字注音。但是,他不是为了方便中国人学习汉字,而是为了方便外国人学习中文。他完全没有改革汉字的思想。他的罗马字注音没有被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所接受。

在利玛窦的罗马字注音被淡忘了三百年之后,卢戆章在清末国家危亡之秋掀起切音字运动,得到越来越多的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响应,这才开始了中国语文的现代化运动,这才终于创造出中国的字母,用字母给汉字注音,代替反切。利玛窦的罗马字注音,是到了切音字运动走向高潮之后,才重新被人们记忆起来的。

字母的形式是次要问题。改革的本质是认识到中国需要有一套字母。字母形式在中国经过了一再变化。民国初年创造民族形式的“注音字母”。后来兼用国际形式的“国语罗马字”。最后中国大陆对内对外统一使用“拼音字母”,台湾仍旧使用“注音字母”,改称“注音符号”。不论字母形式如何变化,使中国人认识到必须有一套字母以补汉字之不足,首先的创议者是卢戆章。

卢戆章所以能提出这个划时代的创意,是受了历史和地缘两个条件的刺激。他创意切音新字的时候,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中日战争一触即发的年代。这时候,国事动荡,人心震撼,使他“思入风云变态中”。这是历史条件给了他刺激。他的家乡厦门是当时中外往来的一个重要门户、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地区。他接触到了厦门白话字,但是不满意外国传教士的越俎代庖。他学习过英文和日文,先后到过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他有条件比较中文和外文的异同和优劣。比较是革新的催化剂。这是促进他“思入风云”的地缘条件。他是科举考试的失败者,正是由于他没有坠入故纸堆里,所以他能够提出革新的创意。

难能可贵的是他认识到了当时很少人认识到的一个真理:文字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时代而变化的。这个“变”的哲学是他的指导思想。今天我们纪念卢戆章、学习卢戆章,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学习他的“变”的哲学。

《切音字运动开创者卢戆章》这本书,全面介绍了卢戆章的生平事迹和著述内容,以及后人对他的研究和评论。这是研究卢戆章和中国语文问题的一个可喜成果。作者许长安教授,长期从事汉语汉字和中国语文现代化的教学和研究,创见颇多,特别对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历史有深入研究。本书是他这方面的又一力作。今天中国青年阅读这本书,可以了解过去语文运动的历史,展望未来语文工作的前景,扩大语文知识,扩展语文视野,对走向信息化时代,有学术的和实用的意义。

(一九九二年)

蔡元培:现代新教育的开创者

蔡元培先生(一八六八—一九四0),清光绪十五年进士,一九0五年参加同盟会,一九0七年留学德国;一九一二年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认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仰自由相违”。一九一六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使北大成为“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他是跨越“大清帝国”和“中华民国”两个时代的新思想的桥梁,新教育的主帅,新文化的先驱。他对中国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里只谈他的“新语文”思想。

提倡国语和白话文

一九一九年开始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思想史由古变今的转折点。它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清算封建的传统思想。这种新思潮酝酿于清末,这时候如怒涛澎湃,势不可当。新思潮的中心在当时的北京大学。蔡先生担任校长,罗致有新思想和新学识的学者,把北京大学建设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大花园,轰轰烈烈地掀起了一场被称为“中国文艺复兴”的思想革命运动。日本的侵略是“五四运动”的催生剂,蔡先生是“五四运动”的接生婆。

把“文明古国”改造成“文明今国”,有干头万绪的工作要做。首要工作是实行现代化的教育,使愚昧无知的群氓,变成知识开明的人民,使人民自己来建设国家,而不是由官僚来包办国家。要实行现代化的教育,必须有现代化的语文作为工具。这就是“新语文”在“五四运动”中占先行地位的道理。

一国人民,如果语言彼此不通,那是一盘散沙,不是一个现代国家。没有共同的语言,无法实行全民的义务教育。国语的建立和普及是国家意识形成的第一步。国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这是到一九二四年才定下来的。在这以前,国语以什么为标准,众说纷纭。

蔡先生认为,国语不能在各种方言中选取一种,只能以接近书面语的语言作为标准。他说:“用哪一种语言作国语?有人主张北京话,但北京也有许多土话,不是大多数都通行的。有主张用汉口话的(章太炎)。有主张用河南话的,说洛阳是全国的中心点。有主张用南京话的,说是现在的普通话就是南京话;俗语有‘蓝青官话’的成语,蓝青就是南京。也有主张用广东话的,说是广东话声音比较的多。”“国语的标准决不能指定一种方言,还是用吴稚晖先生‘近文的语’作标准,是妥当一点。”(《在国语传习所的演说词》)

当时“读音统一会”采取每省一票、多数决定的办法,审定汉字的读音。这种被称为“老国音”的人为标准,在试用以后,觉得很不方便,终于改用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被称为“新国音”。不过,发音取北京语音,而词汇不取北京土话,这就是所谓“近文的语”。

说话要说“近文的语”,文章要写“近语的文”,这就是“言文一致”。拉丁文是西洋的死语言。文言是中国的死语言。这都不是实用的语言。蔡先生说:“西人常称中学校中之希腊、拉丁为死语,以其不通行于今人之喉舌也。吾国之所谓国文,其与普通语之接近,尚不及拉丁语与英、法等语之密切。故吾人之学国文,本已难于西人之学死语矣。而西人之学死语也,仍以治活语之法治之,有适当之读本及文法,有适当之教授法,如解剖尸体而佐以种种之图说,尚不难于领悟。若吾人之治国文,则教者之所授,学者之所诵,模范文若干首已耳。”“学者不知其所以然、而泛泛然模仿之,教育亦不知其所以然,而泛泛然评改之,直如取埃及木乃伊而相与为表面之赏鉴,又奚怪乎中学毕业而国文尚在似通非通之境也。”(《中学国文科教授之商榷序》)这里把“文言”的“死语”性质,说得形象而透彻。这种议论在当时是“晴天霹雳”。

蔡先生明白提出,提倡白话文是“文体改革”。他说:“窃维吾国今日欲图教育之普及,必自改良教科书始。欲改良教科书,必自改革今日教科书之文体,而专用寻常语言入文始。”“夫教育不普及,语言不统一,实吾国今日之大患。”(《发起国语研究会请立案呈》)

他又说:“国文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白话和文言的竞争。我想将来白话派一定占优胜的。白话是用今人的话来传达今人的意思,是直接的。文言是用古人的话来传达今人的意思,是间接的。间接的传达,写的人与读的人都要费一番翻译的工夫,这是何苦来?”他认为,全国人民学习文言是极大的浪费。“我们偶然看见几个留学外国的人,写给本国人的信用外国文,觉得很好笑。要是写给今人看的,偏用古人的话,不觉得好笑么?”“从前的人,除了国文,可算是没有别的功课。”“现在应学的科学很多了,要是不把学国文的时间腾出来,怎么来得及呢?而且从前学国文的人是少数,多费一点时间,还不要紧。现在要全国的人都能读能写,哪能叫人人都费这许多时间呢?”(《国文之将来》)

他把中国跟外国相比。欧洲的文体改革比中国早三百年,日本比中国早一百年。“欧洲十六世纪以前,写的读的都是拉丁文。后来学问的内容复杂了,文化的范围扩张了,没有许多时间来模仿古人的话,渐渐都用本国文了。他们的中学校,本来用希腊文、拉丁文作主要科目的。后来创设了一种中学,不用希腊文。后来又创设了一种中学,不用拉丁文了。日本维新的初年,出版的书多用汉文(汉语文言)。到近来,几乎没有不是言文一致的。”(同上)

蔡先生批驳反对白话文的意见:一种是“文言简短说”。蔡先生说:“有人说,文言比白话有一种长处,就是简短,可以省写读的时间。但是脑子里翻译的时间,可以不算么?”另一种是“白话分裂国家说”。蔡先生说:“有人说,文言是统一中国的利器,换了白话,就怕各地方用他本地的话,中国就分裂了。但是提倡白话的人,是要大家公用一种普通话,借着写的白话来统一各地方的话,并且用‘读音统一会’所定的注音字母来帮助他,哪里会分裂呢?要说是靠文言来统一中国,那些大多数不通文言的人,岂不摒斥在统一以外么?”(同上)

白话文运动,由于胡适等人提出“文学革命”的有力号召,成为“五四运动”的旋风中心。蔡元培说:“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

当时对白话能否写“美术文”,有争论。蔡先生的主张是:“美术文大约可分为诗歌、小说、剧本三类。小说从元朝起,多用白话。剧本,元时也有用白话的。现在新流行的白话剧,更不必说了。诗歌,如《击壤集》等,古人也用白话。现在有几个人能做很好的白话诗,可以料到将来是统统可以用白话的。”(同上)但是,他主张不要废除文言的美术文,可以作随意科。“旧式的五七言律诗与骈文,音调铿锵、合乎调适的原则,对仗工整、合乎均齐的原则,在美术上不能说毫无价值。”“高等师范学校的国文,应当把白话文作为主要。至于文言的美术文,应当作为随意科,就不必人人都学了。”(同前)

在传声技术发达的今天,“言文一致”更是重要了。广播和电视都要求“放送语言”容易为群众听懂。文章不仅要叫人看得懂,还要叫人听得懂。文章口语化,语言规范化,是文化发达国家共同的语文原则。

提倡注音符号和拉丁化

汉字在三千年间,积累到将近六万之多,可是缺少一套字母。一九一八年公布“注音字母”(后改称“注音符号”),是我国文字史进入现代的开始。在注音符号尚未规定以前,蔡元培提出如下的意见:

“我个人意见,国音标记,最好是两种方法:一是完全革新的,就是用拉丁字母;一是为接近古音起见,用形声字的偏旁(声旁)。”(《汉字改革说》)他说明,用拉丁字母的理由是:一、便于旁行(横写);二、便于夹入西文;三、“国文拼音的字母与西文相同,学西文就容易得多”;四、可以利用英法的打字机。(同上)

汉语的拉丁字母拼写法,一向流行英国人设计的“威妥玛式”。一九二八年南京政府大学院(教育部)公布“国语罗马字”,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正式采用西方的罗马字母作为中国的法定字母。这件事是当时担任大学院院长的蔡元培的大胆行动。

他在晚年,积极支持“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一九三六年日本全面侵华的前夕,他在有六百三十人签名的“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上,领衔具名。其中说:“新文字好比是飞机;坐上新文字的飞机来传布民族自救的教育的时候,就可以知道新文字不但不阻碍中国的统一,而且确有力量帮助唤起大众挽救我们垂危的祖国。”

同类推荐
  • 千古圣人——孔子

    千古圣人——孔子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冯玉祥在西北

    冯玉祥在西北

    本书展现了冯玉祥将军在我国西北地区从事军事、政治活动的历史足迹。包括:初到西北、首次督陕、派兵入甘、固甘援陕、解围西安等。
  • 绝代芳华,倾城之恋

    绝代芳华,倾城之恋

    她们是爱情与婚姻中的第三者,在爱里挣扎迂回。林徽因、王映霞、孙多慈、高君曼、蓝妮、何蕙珍,徐志摩、郁达夫、徐悲鸿、陈独秀、梁启超……才子与佳人,阴谋与爱情。她们的故事或悲痛或哀伤,或热烈或倾力,用毕生写一个情字。当爱情败给世俗,当激情输给岁月,谁来为爱情买单,谁来为佳人嗟叹?
  • 优雅绽放:时尚玫瑰凯特王妃传

    优雅绽放:时尚玫瑰凯特王妃传

    本书描述了英国王妃凯特优雅而又时尚的人生。从备受欺凌的唐屋中学、到找回自信的马尔伯勒学院、再到熠熠发光的圣安德鲁斯大学,再到嫁给威廉成为皇室贵族,不同时期的凯特面临着不同的遭遇,不同的遭遇又体现了凯特不同的品质。书中有对凯特身上的品质的分析和学习,更强调了凯特王妃的人生经历对于当代女性的励志作用。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热门推荐
  • KY猫语者

    KY猫语者

    这本尴尬的东西在某事件的时候我把他太监了,然后又完结了,等什么时候文笔好了我会在第一本的基础上重写。
  • 六族六国

    六族六国

    一个种族与种族的战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和星星一样惹人心动啊

    你和星星一样惹人心动啊

    【两个都少言寡语,不善于言辞的表达的人相遇了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高冷可爱的林雨&暖心温柔的沈辰】《你和星星一样惹人心动啊》高甜剧情&无虐&宠文&糖林雨林氏家族的掌中宝,非凡的样貌,婀娜的身姿。浑身清冷的气质让人难以接近,曾经在A市生活,后来独自一人出国生活……16岁时因父亲病重而回到这个她熟悉的城市,转入A市第一中学,与沈家少爷沈辰相遇,此后纠缠不清,在慢慢的相处之中互生爱意,成为彼此的唯一。却不知,沈辰早已认识她,他们的相遇也是预谋已久……“沈辰,你为什么喜欢我?”“你和星星一样惹人心动,你就是我的星星。“我爱你”“我爱你”两个人在烟花中拥抱相吻。初次写文,多多包涵,多多指教,感谢。
  • 斩天道君

    斩天道君

    天生超极品悟性却是下品杂灵根?我命由我不由天!天道待我不公,我便逆天而行。得至尊仙窍,斩尽虚伪正道,融汇万千功法,修成真我大道。我,便是自己的天!
  • 想和你闯的永恒游戏

    想和你闯的永恒游戏

    “按下确定,就无法回头了,你决定了吗?”听着人工智能冰冷的声音,她稍闭双眼,食指微动,决定了她从那以后注定不平凡的一生。一抹红唇,她是为了赎回弟弟身负争夺永生技术任务的影星交际花,在隐形的绝命子弹之尖裙袂飞扬。一袭黑袍,他是为了复仇执掌世界尖端新科技的MRs集团首席执行官,在冰冷的机器之间呼风唤雨。一朝之间,他成为她的任务目标。本以为两人一宿为敌终日厮杀,他却让她成为闻名中外的“受宠女王”?她究竟能否用她的招牌微笑融化他复仇的心,让世界恢复平静?
  • 易烊千玺那些年的约定

    易烊千玺那些年的约定

    这本书主打易烊千玺,但是还有其他人的部分,不过很少,小说的内容大家千万不要与生活联系哦
  • 越法之人之全职法师

    越法之人之全职法师

    主角赵满庭在一场雷暴天气中被系统绑定。谁知道系统居然看不起他。而且据了解不止自己一个人拥有系统。这个系统还是最小的。自己还是最弱的。这下系统小女孩不得不感叹真的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 天地时门

    天地时门

    现实生活的破碎,让刘浪走上了修道者的道路。可人生的转机过后,却又是一个遍布未知的修道世界。保守的传统修道者,激进的新生修道者,以及疯狂的科学家们掺杂其间。道门世界到底会重现繁盛,还是会彻底衰败?神秘莫测的修道,在科学家眼里又是如何解读?还有最初的修道者去往了何方?古神的战斗遗留下什么?不管是机缘巧合的安排,还是轮回既定的使命。都只待刘浪一路走来,为我们揭开谜团!
  • 左苏

    左苏

    白浅汐:我不过是颗棋子,拿什么去选择爱恨?苏梓安:我还想再等等,等一个不可能的可能。苏笙非:我只要你在我身边,容不得你敷衍或拒绝!苏亦夏:愿有人懂你的低头不语,小心翼翼守护你的孩子气。简陌:如何爱你?用不含诱惑的深情?Mist:你为什么不发朋友圈了,我不介意你发了什么,只要你还在,就好。姜乔哲:你的爱,变成了我一生的奢望。严景初:你们动谁,我都无所谓,不过,动她?你大可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