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30300000044

第44章 慈城:营造千年的美丽

一个六月周末的午后,阳光灿烂。学校高中部三十多名学生和全体高中部语文老师相约走进了慈城。

慈城为形胜之地,历来为阴阳家所激赏,“凭高原,面广野,九岭腾聚,二江吞吐,东据鹏鹤之浦,北枕黄牛之山”。在阚山山顶极目四眺,城北群山连绵,山势高平如太师椅靠;东山如龙,旋延至南;西山如虎,雄居城西;南则平野十里,慈、姚两江襟绕其前;极目南望,四明山遥列西南。县城建于唐代,由名臣房琯设计,为中国古代县城的标本。其街弄纵横犹如棋盘,以中街为中轴线,以县治为中心点,东西两侧的建筑和街弄对称,表现了中国古代的正统美学原则。东城和西城各有庙宇,祭祀有功于慈城的名士,东庙为阚泽庙,西庙即为房琯庙。《三国志》对阚泽的评价是:“性谦恭笃慎,宫府小吏,呼召对问,皆为抗礼。人有非短,口未尝及。”为“一时儒林也”。房琯曾位至唐玄宗、肃宗两朝宰相,德才兼备,诗词不输于李白,与杜甫为“布衣”之交。城周围,东面狮子山与清道山相连,有浙江第一名观“清道观”倚山而筑;西面大宝山与双顶山相接,有彭山塔雄峙峰巅。城内城外均有三桥:城内为德星桥、骢马桥、通济桥三桥,横贯城河之上;城外也有太平桥、三板桥、夹田桥三桥,横卧慈江之上。

慈城镇是目前中国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县城之一,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老城区里有37处国家和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波市从2001年起开始对慈城进行保护性开发;大量古建筑整旧如旧,古城方正格局已然恢复:南北方向有三条纵路,东西方向有四条横路,呈“井”字交错,与城内河流并行,呈现出河街相处的古时风貌。街衢两边樟树、梧桐树高大茂盛,枝叶蔽天;沿着古朴的街道前行,一路遮阴。有一些老人坐在路口转角的阴凉处,摆龙门阵,幽幽的声音让人想起久远的小时候听老人摇着蒲扇讲故事。我们先到慈城孔庙。孔庙在镇中心竺苍东路。据载建于宋庆历年间,曾几次毁于兵燹。现保存的是清代晚期建筑,共有祠、阁等房屋137间。孔庙内沿中轴线由南至北分别为灵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梯云亭。泮池上有三座石拱桥,连通灵星门与大成门。东轴线上从南到北为魁星阁、文昌阁、土地祠、崇圣祠,西轴线上为节孝、忠孝、名宦、乡贤等祠;整体布局如传统国内孔庙,气势宏大,完整程度在全国少有。我们坐在明伦堂的课桌(这是几排整饬的旧桌)旁,听梁玉萍老师讲读《论语·沂水春风》。古朴简洁的书桌、两边书法隽秀的《论语》的匾幅、琅琅的书声,融成独特古典的读书氛围,一种特殊的朝圣感弥漫在幽雅的空间中。不少游客纷纷停下脚步,做起了旁听生。

慈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共出过519名进士,5名状元(其中4名文状元、1名武状元),1名榜眼、3名探花。据统计,封建王朝兴科举选拔人才历千余载,进士不过数千,而弹丸之地的慈城,竟占天下进士九分之一。多少人曾在孔庙里启蒙、读书、竟业呢?慈城有不少家族,名士辈出。“慈湖先生”杨简的故居堂前有“甲第世家”巨匾,上记杨简、其孙杨明、杨守勤一门三及第,其中杨守勤又是千年难得的“三元及第”。慈城历史上又有三个书院,德润书院、慈湖书院、宝峰书院,为兴隆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德润书院是唐大中二年县令李楚臣追忆三国东吴相阚泽在此授徒讲学所建,为当时全国最早的一批书院之一;慈湖书院即为大儒杨简所建,名震朝廷,为当时江南最重要的书院之一,杨简与沈焕、袁燮、舒璘三大儒并称为“四明先生”;宝峰书院是杨简的再传弟子赵偕所建,据载《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琵琶记》的作者高明等均为其学生,连当时的慈溪知县也执弟子礼,可见学术之盛,蔚为大观。

从孔庙出来,我们往东走,不多时就到校士馆。校士馆也称试院,民间又称考棚,是封建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最基层场所。清代科举考试分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其实院试之前,还须经过两次预备性考试,县试和府试,以取得秀才的身份,即正式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凡未取得秀才资格前都统称为“童生”,从童生变为秀才是非常艰难的。慈城校士馆举行的即为县试。校士馆是比较典型的清代三进两院建筑,坐北朝南,前一进为大门和仪门,大门前有一照壁、东西两辕门。二进为考试之所,中间有一甬道,东西各建三排考屋,每间考屋仅一桌一椅一饭盒而已,有各样儒生蜡像,或伏案提笔,或聚神凝思,或自然,或焦躁,生动逼真;正厅为大堂五间,左右各有偏房四间,为分卷、监考之用。三进正厅也为正房五间,是考生交卷、考官封卷的地方;此进西建有韩昌黎祠三间,东建有黄文洁祠三间,韩昌黎文风沛然,黄文洁地方文望,故祀二人。

慈城文化以“慈孝”这一传统民间文化最为人知,也最有特色。2008年,江北区(慈城)被命名为“中国慈孝文化之乡”。慈孝文化原始母本的董孝子传说故事,已经有1700多年历史。董孝子,董黯,汉董仲舒六世孙。相传董黯居慈城小北门外,母疾,思饮故里之水(可能是因为慈城濒临姚江,古时遭咸潮入侵,其水味苦涩,不适宜饮用)。他竟然每天来回二十余里到大隐溪上游永昌潭担水奉母,母亲竟因而疾愈。有近邻王寄,因事亲不孝常受母亲指责,并以董之孝行作比,顽劣的王寄竟然迁怒于董黯,伺董黯外出时,百般凌辱董母,致董母一病不起,不久而逝。董黯愤怒至极,十年后王寄母亲去世,董黯斩杀王寄报仇,并投案到衙。汉和帝听闻后,觉得其孝行卓然可嘉,不仅免除刑事处罚,还发了一道《征孝子董黯擢议郎诏》。这就是史载的“释其罪,且旌异行,招拜郎官”。董黯最后婉拒任命,归隐终老故乡。乡贤虞翻《孝子董公赞》对此事有记录:“往者孝子句章董黯,尽心色养,丧致其哀,单身林野,鸟兽归怀。怨亲之辱,白日报仇,海内闻名,昭然光著。”此后慈城姜水以其孝行改名为慈溪;而在开元年间建城时,房琯则把城市名称也从“句章县”改为“慈溪县”。

慈城因“董孝子遗风,人知孝爱,乐循理事久矣”。董孝子之后,又出唐代孝子张无择,宋代孝子孙之翰,此二人与董黯并称慈城“三孝”,慈城因此也被称为“三孝镇”。现今,慈城还保留着众多的慈孝文化遗址,如三民路上的张孝子祠,慈湖畔的董孝子溪、孝子井、慈溪桥,孔庙内的节孝祠等。

我们出校士馆后门就直接走进了慈湖景区。慈湖一泓明镜,水色深翠,一如母亲至温至柔的眼神。多富深情的一个城市,它会用最富象征意义的“湖”与“水”来纪念人性中最温暖的部分母慈子孝;常饮此水的人,灵魂何尝不受滋养呢?此湖又名阚湖,相传为三国时阚泽所开掘。我们沿岸而走,湖风轻漾,沁人肺腑。湖中有一堤,长约三百余米,堤上有一亭,为“师古亭”。“师古”义为向先贤学习,为人民造福。据载乾隆年间慈溪知县胡观澜浚湖成功之后,为缅怀杨简在湖边讲学教民而名之。湖之北,有山,名为浮碧山。山环列湖周围,如怀拥抱;山上绿柳婆娑,樟树华冠,翠色深深,极为养眼。山之南,有楼宇参差,隐于绿树丛中,为慈湖中学;书声清亮,一如母慈子孝的清纯民风。

慈城政府在历史文化的保护上,全力而为。不仅恢复一系列以古城历史文化风貌为基调的景观工程,可称道的如冯宅和俞宅、县署、清道观、城隍庙等;还建筑DIY行业中心,为“天工之城”,使游客在游古城的同时,还能学手工艺,感受传统工艺风俗的魅力。其外还深入调查整理慈孝传说、歌谣、戏曲、音乐、舞蹈、祭祀仪式、信仰、习俗、民间艺术品等,梳理出江北慈孝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时代演变。我们在师古亭中坐下,打开在景区购买的有关慈城的典籍来看,千年的美丽,那么沉静、雍容、深沉,展现在我们眼前。

这是一种最合天性的传统之美。

(文/吴春阳、陈彬、缪滢莹)

边走边读

“董黯”生卒年不详,字叔达,东汉时人,据传为董仲舒六世孙。董黯先世烜赫,但至其祖辈时家道已中落。董黯孝母有两事最彰著,一为担水奉母,一为替母报仇。

“阚泽”(170—243),字德润,慈城人,三国时吴国官吏。世代为农,好学;精通经学、历书。后举孝廉,曾任钱塘长,三国吴尚书令、中书令,拜太子太傅。《三国演义》中写到阚泽第一个识破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自告奋勇向曹操献诈降书,被曹操识破后,面不改色,妙言让曹操相信了诈降书,是苦肉计中的关键人物。虞翻的评价是:“阚生矫杰,盖蜀之扬。”今慈湖边有其故址,宅后之山命名为“阚峰”。

“房琯”(696—763),字次律,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名相房玄龄之孙,中唐初期的著名文士之一。琯少好学,开元中,作《封禅书》,宰相张说奇之,奏为校书郎。官至宰相,唐开元二十六年(738)贬为慈城县令,也是慈城建县治后的第一任县令。至慈城后,他没有沉溺于官场失意之中,而是“上德化,兴长利”,政绩颇丰。疏浚阚湖,在浮碧山南建造县治,使慈城形成了“一街一河双棋盘”“中轴对称,左文右武”的格局。此后1200年,慈城一直为慈溪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至1954年。房琯与诗人孟浩然、王维、高适等相善;与杜甫为“布衣”之交,房琯仕途升沉,直接影响了杜甫命运。房琯道德、才学兼美,对于当时影响极大,有《题汉州西湖》等诗歌传世。

“杨简”(1141—1226),字敬仲,世称慈湖先生,慈城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初为富阳主簿,后历任国子博士、著作佐郎兼兵部郎官等。师事陆九渊,致力弘扬“心学”,杨简是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实践陆九渊的“六经注我”思想的同时,对心学作了进一步的发展,认为人心本为善,皆可以成为尧舜,只是“意动而昏”,提倡“毋意”的修养方法。形成“慈湖心学”,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地位。主要著作有《慈湖遗书》、《慈湖诗传》、《杨氏易传》。其诗歌融儒家之“有”与佛道庄禅之“无”于一体,诗意地展现了理学家有无合一的人生境界,为理学诗歌的代表,流传于世的篇章众多。

“冯岳”(1481—1561)字望之,号贞所,慈城人。居官清廉,有政绩,万历帝赐建彩绘台门,成为慈城一道最具教育意义的景观:做怎样的人,是能够流芳百世的。冯岳由养母三娘抚养长大,感情极深,有部传统戏剧《三娘教子》讲述冯岳母子故事,是濡化地方风俗的重要作品。

“梅调鼎”(1839—1906)字友竹,号赧翁,慈溪人。早年定居慈城,晚年迁居鸣鹤镇杜湖岭解家。自幼勤学文章,酷爱书法。初学颜体,后学王羲之,中年学欧阳询,晚年潜力魏碑,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善行书,用笔圆润流畅,潇洒自然。留有《赧翁集锦》。

“周信芳”(1895—1975),艺名麒麟童,祖籍慈城,著名京剧演员,工老生。7岁从陈长兴学戏,并以七龄童艺名在杭州演出。12岁至上海演出。艺术上继承民族戏曲,又敢于创新,演唱富有感情,酣畅浑厚,咬字顿挫有力,善于运用“摔袖”“抖髯”等动作表现人物内心感情,并由此形成了麒派风格。代表作有《四进士》、《徐策跑城》、《萧何月下追韩信》、《清风亭》等。

“冯君木”(1898—1931),名玕,字君木,号回风,慈城人。著有《回风堂诗文集》、《词集》等。民国初年,冯君木与陈屺怀等在宁波后乐园(现中山公园)创办国学社,培养了冯定、冯宾符、沙孟海等名人。后应秦润卿之邀,任上海钱学会馆创建修能学社社长。著有《回风堂诗集》。

“应修人”(1900—1933),现代诗人,原名麟德,笔名丁九、丁休人等,江北区乍浦乡人。一位自学成长的作家。二十年代初与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等组织湖畔诗社,为国内第一个新诗社,合出新诗集《湖畔》、《春的歌集》。还有政治童话《金宝塔银宝塔》等。其诗风浪漫,与浙东武义诗人潘漠华并称,新中国成立后出版有《应修人潘漠华选集》。

“邵荃麟”(1906—1971),祖籍江北区庄桥镇,生于重庆,原名邵骏运,笔名荃麟、力夫、契若等,现代文学评论家、作家。曾任江苏省委常委、浙江省委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等,著有《邵荃麟评论文集》,短篇小说集《英雄》、《嘉酒》,独幕剧集《宿店》,剧本《麒麟寨》等。

“徐”(1908—1980),教授作家,洪塘人,193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孤岛”时期留居上海,以笔耕为业。先后主编《人间世》(协助林语堂)、《天地人》、《作风》、《笔端》诸刊。建国后,定居香港,60年代先后在新加坡南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任教、后任香港浸会学院院长。生平著述甚丰,有小说、诗歌、戏剧、散文集六十余种。成名作《鬼恋》,代表作《风萧萧》等。作品充满异国情调、浪漫柔情和空幻的憧憬。台湾正中书局编为《徐全集》17卷。

“冯骥才”1942年出生在天津,祖籍慈城,冯氏为慈城望族。冯骥才对民间艺术、地方风俗等有独到而深入的研究。小说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视角新颖,描写细致,富含生活况味。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神鞭》,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俗世奇人》,以及《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等。

同类推荐
  • 乡村之旅

    乡村之旅

    乡村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生息的地方。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中国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古代的村落建筑、真实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农耕文化、古朴的村庄作坊、原始的劳作形态,在乡村地域上形成了“古、始、真、土”的独特景观。
  • 古埃及之谜

    古埃及之谜

    从基沙古迹西南角的高地,往三座大金字塔的方向看去,金字塔在尊严华丽中,带着几分怪异。曼卡拉的金字塔最接近我们,而卡夫拉和胡夫的金字塔则在我们的东北方,三者几乎却不全然地,可连成一条正对角线——从卡夫拉金字塔的西南角,通过东北角,往东北方向延伸,直至胡夫大金字塔的西南与东北角。这应该不是什么偶然。不过,从我们坐着的地方看去,这条想象的对角线如往相反的西南方向延伸,再怎么也不会与第三座金字塔相会,因为第三座的曼卡拉王金字塔坐落在这条延长线稍微偏东的位置上。
  • 老子略释

    老子略释

    《老子》,又名《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作者研读古今解读《老子》作品100余部,博采众长,自成一家。通过对一、朴、损、有、无、象、道、俭、绝、常等字义的反复研究,还原其在《老子》一书中的本义,通过简洁的翻译、精当的注释、扼要的讲解引导读者领悟圣人的智慧。
  • 品义士

    品义士

    书中精选了中国历史上几十个侠义人物,这些英雄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或扶危济困,深得百姓爱戴,或抗击外敌,保一方平安。他们的事迹或在正史中单独立传,或散见于各种野史之中。本书将他们的故事,重新挖掘整理,并做了符合现代人观点的点评,极富可读性,让读者可以在阅读的同时,体会到中华民族骨子里的那股英雄气,在当下驰骋纵横。
  • 德国的细节

    德国的细节

    本书从德国社会的各种细节里,见微知著,追溯细节背后的文化及透露的人文精神。书中包括城市建设、交通、建筑、乡村、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生活细节。讲透德国的方方面面,全方位呈现了德国特有的文化内核和社会风貌,帮读者快速了解德国的传统,阅读本书,可以对中德文化进行理性的思考,更进一步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表达。从细节处,读懂一个真实的德国。
热门推荐
  • 亡灵君主不爱笑

    亡灵君主不爱笑

    在五万四千多年前的枢密联合大陆,八神以及他们的造物为了一个名为“奇托比”的秘密,爆发了一场旷世持久的诸神大战,无数的生命惨死,血色染红了天空,凄厉的惨叫回荡不绝,痛苦与绝望在蔓延…………,突然!战争如同玩笑般落下了帷幕,就如同一场漫长的噩梦在时间安抚下,渐渐地被淡忘…………直到名为摩尔斯.潘多拉.卡特尔塔的普通少年拿走了一本书开始…………黑暗深渊的诅咒,魔神的心脏,悔恨魔女的契约,地龙的守护之晶……以及诸神的游戏……全部都会向您展开!敬请期待
  • 活尸手册

    活尸手册

    没有美女,没有帅哥,没有幻想,有的只是冷酷的现实;没有升级,没有异形,没有机甲,有的只是冰冷的尸体;没有奇遇,没有王霸,没有基地,有的只是命运的煎熬;当灾难来临时,一个普通人如何带着妻儿走上求生之路,是本书所要讲述的故事。谨以此书向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丧尸片导演罗梅罗致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后她成了大佬

    重生后她成了大佬

    被渣男劈腿,她重生回在一起的前一秒。重生的金手指居然是财迷空间,要一百万才能完成第一次升级;这一世她靠自己成为商业大佬,创立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遇见那个眼里满是她的男人。本文是女强文,前期电商创业为主,感情线为辅,中后期会增加感情戏。
  • 礼器

    礼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感谢有你的这十年

    感谢有你的这十年

    十五岁的那一年,似乎就奠定了他们的结局“芸婷,对不起,是我负了你,来生,我们不要再相见了”
  • 祸非祸

    祸非祸

    (PS:本书三位主角,作者日常失踪人口,不定时断更,心情好更新。)祸,是祸乱朝廷的祸;祸,是祸乱世间的祸;祸,更是祸乱天下的祸!祸害了武林,祸害了朝廷,也祸害了他。也许他上辈子是祸害,也许他天生就是个祸害……一号主角:世界上最好玩的东西是什么?当然是人啊!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当然是搞事情!喜欢玩,当然要……玩坏这个世界!二号主角:公主?听起来好娇弱,才不要当公主呢,不如跟阿娘一起去武林混好了!听别人说魔教很威风啊,那么爷就去当魔教教主好了!三号主角:笑笑,身为女子,要矜持。记住,你不是男人!小鱼儿,身为男人,不要总是撒娇卖萌装可怜。记住,你不是女人!问:有一对疑似生错了性别的弟弟妹妹,该怎么办?答:宠着、纵着,不让他们去祸害别人。
  • 山河古书

    山河古书

    秦修狂,一个看似平凡的少年,他总是一脸幽怨,但谁知道,他真实的身份,他是暗夜的修罗,他触碰了一个禁忌,常人无法接受的禁忌,他开始寻找,但是最终的结局,却让人匪夷所思。
  • 长生仙医

    长生仙医

    长生千年,修法传道,桀骜风流,仙凡隔绝之后最后一个修士,横空傲立都市,看他如何逍遥……
  • 爱之夭夭嫁你刚刚好

    爱之夭夭嫁你刚刚好

    他霸道、深沉、帅得妖孽;她漂亮,委婉,柔韧似丝、轻盈似仙。她挖空心思接近他,却不是觊觎他的地位,身家。他甩给她一张银行卡,藐视地:说出你的后台,你的目的,钱,归你……她傲娇一笑,霸气回应:我要的,你给不起!他怒极反笑:好!好!!好!!!敢和我耍心计!看我不玩死你!她坦然转身,离开。他气得七窍生烟,发誓要让她后悔一辈子!要让她生不如死。于是,拿出所有的手段折腾她,报复她……时光如梭,再相见,却是她在天,他在地,她不缺南瓜车]水晶鞋,却倾尽心血,救他父亲于危难。他和她的相识,本就是一个局。两大家族的倾斗,碾转着他们的爱情苦涩酸甜,却又甘之如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