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4700000019

第19章 休息并非是在浪费生命

对一些40岁男人来说,休息简直就是奢侈的享受,他们整天忙于工作,并且认为忙碌是成功男人的标志。这种男人走入了一个误区,其实休息放松并非是浪费生命,而是为更好地工作而充电。

中国有句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西方的哲人也告诉我们:“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这就是说休息其实是在为身体充电,只有身心都获得放松后,你才能够集中精力更好地工作。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无暇自顾,但至少有一点我们必须而且应该能够做到,那就是注意休息。这不是浪费生命,而是再造生命。

过度疲劳可以说是疾病的代名词,研究证明,疲劳容易使人产生忧愁,而且会减轻身体对一般感冒和疾病的抵抗力,疲劳也同样会减轻你对忧虑和恐惧等感觉的抵抗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防止了疲劳也就防止了忧愁,防止了失落感。

疲劳是一种精神和情绪上的紧张状态,一般来讲,在完全放松之后,它就消失了。

防止疲劳,就是要好好休息,在你疲劳产生之前好好地休息。

美国陆军曾经做过好几次实验证明,即使是年轻人,经过多种军事训练强壮的年轻人,他如果不带背包,每小时休息十分钟,那他们的行军速度就会增加一倍。

约翰·洛克菲勒保持着两项惊人的纪录,他赚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钱财,而且还活到了98岁。

他的秘诀是什么呢?

很简单,一个是遗传,他们家中世代长寿,另一个原因就是他每天中午都要在办公室里睡上半小时的午觉。他就躺在办公室的大沙发上,这时不论是什么重要人物打来的电话,他都不接。

“二战”期间,丘吉尔执政英国的时候已经六七十岁了,但却能每天工作16小时,坚持数年指挥英国作战。他的秘密又在哪里呢?

他每天早晨在床上工作到11点,看报告,发布命令,打电话,甚至在床上举行重要会议,吃过午饭后,再上床午睡1小时。而在8点钟的晚饭前,还要上床去睡上两小时,他根本就不需要去消除疲劳,因为毫无疲劳可言。正是由于这种间断性的经常休息,他才有足够的精力一直工作到深夜。

因为人体的结构特殊,所以只要有短短的一点休息时间,就能很快地恢复全力。即使是5分钟的瞌睡,也至少能支持人1小时的精神。

不仅身体的疲惫要靠休息来放松,精神的紧张同样需要休息来平复。

让我们来看一个用猿猴做的实验。实验者把两只猿猴分别放在两个笼子里,在笼子的底部接上电线,每通一次电,猿猴就要遭到一次很痛苦的打击。随后,实验者在其中的一个笼子中安装上电钮。在通电之前,只要按一下电钮,就能把电流切断。把一只猿猴关进这个笼子后,它很快就学会了使用这一机关。于是,它就在笼子里拼命地按电钮。但是,每次通电并不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一点,猿猴却无从知晓。所以,如果它运气好的话。按一下电钮就能避开电击,否则的话,只有遭受痛苦的电击了,而关在另一只笼子里的猿猴却什么也不做。

实验者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有电钮笼子中的猿猴属管理型的,而另一只则是被管理型的。管理型的猿猴总是拼命想解决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结果,实验持续两周以后,通过检查发现,管理型猿猴的胃里到处都是溃疡,而被管理型猿猴的胃则是完好无缺的。

两只猿猴接受的电击量是相等的,它们体验的痛苦也是相等的。虽然,管理型的猿猴拼命躲避电流打击,但它的努力毫无结果。拼命解决那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只能给自己造成巨大的精神负担,这就是造成胃溃疡的原因。

今天,我们所处的地位与那只管理型猿猴相似。上级给自己下达了很多必须完成的任务,下级却有许多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困难。因此,工作就不能按想象的那样去进展,这就造成我们整天为自己办事没有效率、工作能力不强等问题苦恼。总考虑这些事,自然心情不佳,精神负担也就越来越重,因此,他们就很可能患病。

长时间的工作而没有调节,绝对有害于人体的健康。当一个人工作太久时,精力就会耗竭,厌烦逐渐侵入,而身体感受到的压力和紧张逐渐增加。如果不改变一下工作的步调,很可能就会造成情绪的不稳定、慢性心智衰弱症、心痛、忧烦,以及对一切都感到冷漠等等的毛病。

当然,调节并不一定要休息,转换去做不同的工作也可以像休息一样达到消除紧张的效果。从脑力劳动转换去做几分钟体力劳动,也可以达到调节的效果。绕着办公室或在街上走一两圈,也是能迅速恢复精力的一种调节。从坐姿改为立姿,也可以破除单调激发出体力。肌肉运动——用力拉紧各部分肌肉——可以在办公桌旁做,它是在工作中获得调节的一种好方法。

不过,完全的休息是最好的办法,而你不应该认为复原的休息是浪费时间。其实,调节一下,不只可以提高你的办事效率,而且也可以减缓紧张,对你的健康有益。

休息也是有技巧的,不要让自己累到精疲力竭才去休息,而是要在感到疲劳之前先休息,如果你希望在40岁仍然保持旺盛精力,那么就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你休息得越多,你的精力就会越旺盛。

同类推荐
  • 人生快乐禅

    人生快乐禅

    人生快乐禅其实“禅”说穿了,不过就是生活的一种智慧,人生活在世界上该有的一种高尚情操。此书讲的正是这种生活的智慧,它以176篇小品,二百多则小故事级成,这些小故事就好比现代禅的“公案”,如同璎络连缀、珠联璧合的珍品。谈笑间令人恍然大悟。
  •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人生要耐得住寂寞

    成功非一蹴而就,高尔基曾说过“凡事皆有终结,因此,耐心是赢得成功的一种手段。”爱情亦如此,宁缺毋滥。我选择用一生独自等待,我的成功……我的爱……
  • 做事的抉择(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做事的抉择(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在人生奋斗中,不慎跌倒并不表示永远的失败,唯有跌倒后,失去了奋斗的勇气才是永远的失败。我们若以平常心观之,失败本身也就不足为奇。一个人若没有经历过失败,他就难以尝到人生的辛酸和苦涩,难以认识到生命的底蕴,也就不可能进入真正宁静祥和的境界。其实,通向成功的路绝不只是一条,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路,成功与否,往往不在于对道路的选择,而在于一旦选定了自己的路,便不再彷徨。所以,能否到达心中的目标,首先取决于对脚下道路的信任。
  • 35岁前不要循规蹈矩

    35岁前不要循规蹈矩

    郭晓斐编著的《35岁前不要循规蹈矩——乔布斯给年轻人的62个人生忠告》通过对乔布斯的性格、商业意识、行动力的侧重着笔,告诉年轻人在积极奋进的人生路上,不要循规蹈矩,要有勇气将自己最独特的优点以某种产品为载体展示给世界。
  • 抓住你的鱼:二十几岁女人必读的恋爱智慧

    抓住你的鱼:二十几岁女人必读的恋爱智慧

    男人像鱼,在爱情的海洋中游来荡去,惹得一群垂钓女垂涎欲滴。难怪女人会这样,谁不想找个好男人来疼她、爱她、照顾她,开心的时候陪她笑,不开心的时候任她打。不过麻烦的是,好鱼已缀成为了海洋里的稀缺资源。天哪,一条帅气、多金又体贴的绝世好鱼正淘你游了过来,但是顷刻间四周就围满了虎视眈豌的垂钓女,眼睛发亮地觊觎着他,摩拳擦掌地准备抢走他。在这群千娇百媚、仪态各异的垂钓女中,你可能毫不起眼,根本引不起好鱼的注意,以致缘分白白溜走。更糟糕的是,好鱼又少了一条。要想抓到一条绝世好鱼,可是非要花一番心思下一点工夫才行的!
热门推荐
  • 姜沫沫的穿书日常

    姜沫沫的穿书日常

    姜沫沫因为一个过千万的评价死后穿到了一本死之前看过的小说,成为一个家破人亡自己也惨死的女配!只是老阿姨姜沫沫怎么会认栽,首先要把上辈子被夺走的金手指抢回来,报仇什么的,人不犯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刨其祖坟.....当然刨祖坟什么的是这是不可能的,姜沫沫可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呢!
  • 云罗天火劫

    云罗天火劫

    云罗天火灭,就是天下的劫……苍白皮肤上勾勒着仇恨的朱红……
  • 剑之帝

    剑之帝

    一舞长剑动风云,斗破盘龙战乾坤,只手遮天谁为帝,唯吾剑道是至尊。张浩然,一个丹田被废的外门弟子,却凭手中长剑走上了绝世强者之路。剑道的文明已经湮灭数千年,在这个武道昌盛的时代,张浩然无法修武,却机缘巧合下走上剑道,从此以剑为名,一往无前!天若阻我,我便灭天,神若阻我,我便弑神!踏遍苍穹,荡尽魔寇,睥睨天下,笑傲苍生!
  • 莫咎

    莫咎

    每一个阶段潜意识里的文字可以是自言自语可以是自怜自悯可以是含沙射影可以是东施效颦
  • 星空迷失谁的童话

    星空迷失谁的童话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十个字,四个人的名字,一生缘孽不曾弃说好的一辈子,我们只是在街头兜兜转转,终究青春的路上迷失了方向,疼过了,痛过了,对不起,我麻木了……爱在落雨时,伤在落雨时,痛在落雨时……繁华落尽,谁又许我一场不会碎的童话
  • 邪恶的力量

    邪恶的力量

    ◤科幻频道签约作品◥===========================================================XX种族发现了宇宙中一种特别的物质,以现今天的科技,亚特楼兰人并不能完全的作出解释,所以称其为第三类宇宙晶块。因为这种晶块能和心灵之光契合形成类似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微型能量吸收循环系统,而且可以覆盖生命体表,类似中古时期盔甲或者不同的武器形态的存在,所以又称甲核原晶,简称甲核。★★★★★★★★★★★★★★★★★★★★★★★★★★★读者群:8859890PS:恭祝各位书友,虎年万事如意,财源广进,收藏打赏拿来,嘿嘿!
  • 本盗又来打劫了

    本盗又来打劫了

    误入魔族的莫禾只想做个逍遥自在的散仙,奈何天不遂人愿……
  • 花心少爷,请指教

    花心少爷,请指教

    八大家族后人之间的情爱曲折,奢华牛逼的存在,相互间的情愫暗涌,你注定是我的。
  •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试着记录我的思考

    试着记录我的思考

    生活感悟,医学,相关学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