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9700000011

第11章 表征空间与文化表征实践

从空间实践或空间生产的视阈看,空间不仅是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场域,还是实践意义与价值的对象化载体。对作为社会历史文化产物的空间予以研究,就是探究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之间的内在关联,即人类物质文化生产如何赋予空间以意义,进而揭橥文化表征实践在建构型塑空间的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及决定性意义。

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提出了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空间三维辩证法,即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s)、空间表征(representation of space)和表征空间(representational space)的三位一体。他认为,正是由于“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空间”才得以建构。因此,在空间的三个维度中,“表征”无疑成为理解、界定空间的重要概念。如果说“空间实践”侧重感性经验的物质性空间生产,而“空间表征”是指特定的社会实践空间所凝聚积淀的构想性、观念性和象征性的意识形态空间,是一种侧重象征想象的精神性空间;那么,“表征空间”则侧重于物质性与精神性、感知与想象的合一,这种合一构成人类生存其中的体验性空间。

理解“空间表征”和“表征空间”,首先要厘清“表征”(representation)这一核心概念。英国文化研究学者斯图尔特·霍尔在《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一书中,将表征理解为赋予事物以价值与意义的文化实践活动,是一种意指实践。所谓表征是指运用物象、形象、语言等符号系统来实现某种意义的象征或表达的文化实践方式,这一文化实践方式通常也被称为“表征的实践”。霍尔在指认表征的实践即“指把各种概念、观念和情感在一个可被转达和阐释的符号形式中具体化”霍尔认为,对“表征”这一概念的理解历来有反映论、意向论和建构论三种路径。反映论有着将“表征”简单地理解为对客观事物再现描摹的缺陷,意向论则将其理解为主观情感意识的表达,忽视空间存在的客观构成性,而建构论作为霍尔选取的理论研究路径,克服了主客二分的理解方式,强调“表征”的文化实践性和意义建构性,即意味着将人类的实践活动看作是一种文化实践或意指实践活动,这也就意味着包括物质生产在内的人类实践活动及其产品都具有“表征”性。因此,任何物质生产过程都是意义表征建构的过程。例如,家园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在其物质生产过程中,包含着人类对“家园”的情感体验与意义建构,所以家园是一个具有意义价值的文化空间,它成为一种象征,一种符号,一种意义,即具有文化表征意义的空间。

从生产实践论的角度看,“表征实践”既存在于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之中,又存在于精神生产实践活动之中。作为一种文化实践方式,“表征实践”构成人类空间生产实践的重要内容。人类空间生产实践大致可分为物质空间的生产与文化空间的生产。物质空间生产主要指,人类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以物质实体化为手段,对空间进行加工、生产、型塑、组织,改造空间的存在形式,进而创造生产出的新的空间形态。显然,物质空间生产所创造的空间是属人的“人化的自然”,因而是一种具有表征意义的空间,但空间的存在形态依然表现为物质实体性。例如,城市空间虽然是人所创造的“人化的空间”或“文化的空间”,但物质实体性依然是其存在的主要表现形式。与之相对,文化空间生产虽然也需要物质媒介实体,需要物质化和媒介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但其主要特征在于精神符号性,是一种想象、虚构、表意、象征、表征的符号化空间。文化空间的生产主要是指人类以精神符号为介质,通过精神生产实践,对空间进行再叙事、再想象、再隐喻、再塑造,赋予空间以意义的文化内涵,进而创造生成出符号化的文化表征空间。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文化空间生产成为表征空间生产的一种重要方式。

探寻“表征”与“空间”的关系,既是理解空间生产理论的重要线索,也是理解文学与空间的关系,并建构文学空间理论的重要议题。列斐伏尔对“空间表征”与“表征空间”的概念界定,为深入理解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实践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表征涉及概念化的空间……它在任何社会或任何生产方式中都是主导性空间。它趋向一种文字的和符号的系统。表征空间是通过相关的意向和符号而被直接使用的空间,是一种被占领和体验的空间。它与物质空间重叠并且对物质空间中的物体作象征(符号)式的使用”文学艺术并不是对空间的简单再现式反映,它直接参与空间社会性、历史性和人文性的建构,赋予空间以意义和价值内涵,并达成人与空间的互动交流,显现空间的生存意蕴,成为空间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空间生产的表征性建构,是一个赋予空间以意义的过程,正是文学表征的参与促使空间发生意义的转换,产生不同的空间象征意义。例如,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花费十年时间对天安门广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重建,其作为封建王朝建筑所象征的至高无上的皇权统治被消解,取而代之的是新中国的民族象征,其使用功能及象征意义均发生重大转换。文学在这一空间意义转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运用想象、象征、隐喻等手段,重建了空间的表征性,赋予天安门广场以现代性的文化内涵。其中,郭沫若的《颂北京》一诗从天安门城楼建筑的雄伟气势入手,在抚今追昔中引入革命历史和国家荣耀。“坦坦荡荡,大大方方;巍巍峨峨,正正堂堂。雄雄纠纠,磅磅礴礴;轰轰烈烈,炜炜煌煌。国风浩浩,文彩泱泱;革命壮烈,历史悠长。凤城如海,绿化汪洋;丰碑屹立,极建中央。红旗灿烂,迎风飘扬;五星闪烁,万丈光芒。天安门上,党声皇皇;多快好省,挺起脊梁。全民团结,济济翔翔;流金铄石,举国腾骧。和平共处,有纪有纲;东风永畅,天地低昂。”作为文学空间表征,郭沫若的诗并不是天安门广场的简单描摹、场景再现,它在展示举国腾骧、红旗灿烂的盛况中赋予天安门广场以全新的符号意义,对于重新建构天安门的空间象征意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在空间的意义发生和转换过程中,文学空间表征是赋予空间以意义或生产空间意义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之一。

当代空间理论认为,空间并不是纯粹物理学或地理学意义上的客体,它具有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文化空间生产是指运用文化的象征(symbol)、想象等手段,对空间进行文化编码组构,赋予空间以社会历史意义的表征性空间建构过程。文学所参与的表征性空间建构作为文化表征空间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文学以语言文字符号为媒介,以现实景观世界为对象,以思想情感为内容,运用再现、表现、想象、虚构、隐喻、象征等手段,生产出的符号化的表征空间。社会空间的文化内涵,正是文学艺术活动所赋予的,文学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赋予空间以意义的过程。因此,文学空间理论研究与传统的地域文学研究有着根本的不同。尽管后者也一直关注文学与空间的关系,但因受制于客体主义空间环境决定论,其研究侧重描述文学与空间环境的线性关系,分析文学作品如何再现特定地理区域中的地域形貌、场景环境、物像景观等,由此导致对文学与空间的研究难以深入到空间生产的隐秘之处,文学空间生产的真实内容因而始终处于被遮蔽的状态。例如,在空间环境决定论的影响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对都市文学、乡土文学、京派、海派、东北作家群、山西作家群、荷花淀派等文学流派和作家群的分析,均侧重探讨地域环境对作家文学创作的影响,忽视了文学艺术作为文化表征性空间建构的重要作用,乃至上述文学流派的命名方式都直接源于空间地缘的简单界划,缺少表征空间建构的文化意义探究。因此,从文学空间理论视阈出发,对上述文学流派予以空间性思考,分析其如何运用象征、想象、意指、隐喻等手段,建构型塑空间的文化表征意义,才能以此为基础,真正实现文学空间生产与生存体验、审美体验、空间体验的系统化研究,拓展文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同类推荐
  • 胡适的圈子

    胡适的圈子

    本书从胡适的朋友圈着手,切入胡适波澜起伏的人生与情感世界,作者舍弃了那种常见的文史资料堆积的枯燥写法,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打捞胡适与朋友们交往中发生的一个个鲜活、生动、有趣的故事,给读者以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本书还配有150幅十分珍贵的历史照片,照片也以生动传神的生活照为主,进一步勾勒出胡适丰富的情感世界,让读者看到大师亲切、温情的一面。
  • 祖国寄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命名

    祖国寄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命名

    这套丛书可谓是一部书写红色记忆的读物,它对于了解共和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都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这套丛书又是一套普及性读物,既针对重点阅读人群,也适宜在全民中推广。相信它必将在我国开展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大的作用,成为装备中小学图书馆、农家书屋、社区书屋、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职上图书室、连队图书室等的重点选择对象。
  • 旧金山画记

    旧金山画记

    他是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美国科学院艺术学院院士。他是饮誉国际的散文家、画家、诗人、书法家,受到西方学界和艺术界的高度评价,贡布里希盛赞他“才华洋溢又迷人”。他交游广阔,朋友圈里有杨联陞、徐悲鸿、刘海粟、梅兰芳、熊式一、萧乾、叶君健、吴世昌、铃木大拙、华兹生……他在旅行中喜欢沉默不语,抛开政治、战争等因素描绘异乡的风景人文,一系列隽永的画记却成功打通中西文化成为经典,经久不衰。今天我们重读他这些出版于上世纪中叶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解一个遥远国度的文化历史背景,更在于享受那份行走观察中淡然的快乐,体悟文化与人生的心境,重新认识周遭的世界,感受生命的美好。自1953年首次造访,十年间蒋彝多次重游旧金山。在这座兼具前卫与传统的城市,冒险攀登金门大桥,游览云雾围绕、亦真亦幻的双子峰,漫步满是水仙花的小巷,娓娓叙说旧金山的历史与传说。让人流连忘返的不仅是旧金山如画的自然风景,还有这座城市展现出来的美国力量——清教徒精神与拓荒者精神的融合。
  • 风中的寻找与等待

    风中的寻找与等待

    时光如梭,一晃已五十出头,人生还有多少期待?想想,原来的作品散见于一些报纸杂志,有的丢失了,找不到了,不免有些可惜。遂决定将部分作品结集出版,算是对自己多年创作做一个总结和回顾,姑且留作茶余饭后孤芳自赏。
  • 湖畔随笔:孤独落地的声音

    湖畔随笔:孤独落地的声音

    本丛书是杂文学会编选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作品集。包括《孤独落地的声音》(赵炳鑫)、《寂静中聆听》(刘汉立)、《你是黄河我是沙》(包作军)、《尘埃中触动的芬芳》(岳昌鸿)、《为你开门》(鲁兴华)、《怀念一棵树》(赵炳庭)、 《温暖的门边》(霁月纫秋)、《一根稻草的重量》(陈志扬)、《一线生命,多少深长》(潘国萍)。
热门推荐
  • 然而然尔

    然而然尔

    没有什么是可以永垂不朽,只是那一段发生在羞涩、懵懂的青春年华里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刻骨铭心的经历,在岁月与现实的磨合中逐渐变成了他们再也回不去的过去,在偶尔的怀念中刺痛着他们。陈尔一直以为他可以照着他自己的意愿和钟然白首,可是,却在青春的潮流中事与愿违,但他从来没有把曾说过的“愿得一人心”给变更。
  • 痛魇

    痛魇

    这不是小说,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只为了把心中的情感抒发……
  • 女王,别乱来

    女王,别乱来

    一个女子坐在王位上,静静地看着两具身体火热的交融,但她的眼里都是冷漠,绝情,最后,男子无力的躺在地上,那个女子已经退去,那个女王说“你不是很爱做作吗?我要让你后悔,后悔你所做的,我要让你像我夫后那样去死,现在怕了?你当初,这样弄我夫后时怎么不怕?”
  • 无敌青春期: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青春期礼物

    无敌青春期: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青春期礼物

    本书从关注男女孩们步入青春期后必然会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开始,如身体第二性征出现、对异性情感的萌动等,提醒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可能遭遇的各种诱惑和危险,帮助青少年走出青春期的误区,培养应对挫折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 论狼崽子的正确养成

    论狼崽子的正确养成

    这是一个被养大的狼崽子粗掉的故事,唐腾被唐念养大以后,就把唐念粗掉了。
  • 胡作妃为,王爷娇妻太腹黑

    胡作妃为,王爷娇妻太腹黑

    当倾国倾城的她遇上妖孽的他,她曾说过:‘’啧啧,有朝一日虎归山,必定血染半边天,这妖孽要是放出去了,不知要祸害多少纯情少女,留在家里祸害我一个人得了。“她又曾对她说过:“你爱这天下没有错,我爱你也没有错,若有一日你敢负我,我送你两句话'有朝一日权在手,杀尽天下负心狗。'”冷酷,杀人不眨眼是对别人,温柔,霸道,可爱的一面只属于他......
  • 重生十三之医女谋商

    重生十三之医女谋商

    军医颜之,在一次战斗治疗中,被流弹射杀,终于回到了让她后悔的十三岁。此时家未破,人未亡,父母均安康健在,但她的重生,让历史轨迹偏移了一度,就是这一度,让她辉煌一生。无意得到的裂缝空间,手上的高级手环,顶级光脑,带她装B,带她飞!当年他们口中的自闭儿现如今当神医,做手术,治疗疑难杂症。盖大楼,做开发,踏上商业霸途。(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游戏在洪荒

    游戏在洪荒

    好吧,作为一个书虫,叶剑对于看书时弹出的广告已经习以为常。偶尔有一次,叶剑鬼使神差的点开了《**游戏》,没想到就这样穿了而且还一穿到底,穿到了天地初开的洪荒时代。好吧穿就穿了,幸好咱还带着个游戏系统。且看叶剑如何游戏洪荒。——————————————————————————————————话说,这个世界上最YY的事情,是唯心,诸位以为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