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87100000084

第84章 闲适诗(1)

闲适诗是指表现诗人悠闲生活情趣、风格闲适平淡的诗,既指内容又指风格。陆游诗歌成就,除表现爱国之情的悲愤豪迈的诗外,数量最多、独具特色、影响亦大的,就是闲适诗。闲适诗多是诗人在仕途受挫后闲居乡里时所作,是“隐”的产物,与“仕”时创作相对。仕宦生涯中,政事余暇,也有闲适诗创作。闲适诗最多的是在诗人晚年退居故乡的二十年中。陆游现存诗歌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闲适诗。钱钟书《宋诗选注》中论及陆游诗时说:“他的作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地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钱钟书《宋诗选注》第17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陆游诗“悲愤”与“闲适”,历代皆受重视,但近百年来,闲适诗却受到研究者的冷落。这类诗歌目前尚无专文研究,本文试做综合探讨。

一闲适诗表现的多是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如游山玩水、读书赏画、品茶饮酒、赏花听鸟、弹琴弈棋等,将庸常生活诗意化,避开“宏大叙事”。陆游许多诗题即带“闲”、“适”、“诒”、“趣”、“喜”、“笑”、“戏”、“嘲”等字眼,如《戏咏闲适》、《爱闲》、《闲中颇自适戏书示客》、《闲居》、《闲思》、《闲适》、《闲游》、《闲吟》、《述闲》、《独坐闲咏》、《闲行》、《纪闲》、《自诒》、《闲趣》、《懒趣》、《隐趣》、《书适》、《书喜》、《自喜》、《志喜》、《自笑》、《自嘲》、《解嘲》等,有些不带“闲适”的字眼一看便知是写闲适之情的,如《逍遥》、《小隐》、《观棋》、《花下小酌》等。

诗人晚年生活改变,诗歌创作亦随之而变。诗人成为闲人,“身杂老农间”,(《晚秋农家》,诗稿卷二十三)“不把鱼竿即荷锄。”(《舟中遣怀》,《诗稿》卷二十二)“年来诗料别,满眼是桑麻。”(《倚杖》,《诗稿》卷三十二)“诗料”与以前不同,如《春耕》、《种蔬》、《晚秋农家》等,皆写乡村田园风光。《泛舟至东村》云:

野水如天远,渔舟似叶轻。飕飕风渐冷,淡淡月初生。沙际樵苏路,篱间语笑声。还家已薄暮,灯火照柴荆。(《诗稿》卷四十)表现农家生活的淳朴安逸和诗人的悠闲意趣,生动如画。

故乡的山川草木、风土人情,皆是诗人歌咏的对象。爱新觉罗·弘历等《唐宋诗醇》“综评”评陆游诗云:“至于泛舟樵径,茶碗炉熏,或雨或晴,一草一木,莫不着力歌咏,以寄其意。”爱新觉罗·弘历等《唐宋诗醇》,浙江书局重刻本。翁方纲《石洲诗话》卷四说陆游致仕后,“优游镜湖、耶溪间,久领林泉之乐。笔墨之清旷,与心地之淡远,夷然相得于无言之表,固有在叶石林之上者,无论他人之未忘世谛者也。”翁方纲《石洲诗话》,《清诗话续编》(三),第14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退居生活是轻松悠闲的,迥异于官场的“忙”。乡民淳朴热情,不同于官场的冷漠。“村妇窥篱看,山翁拂席迎。市朝那有此,一笑慰余生。”(《野步》,《诗稿》卷三十二)诗人是闲人,多闲暇,做闲事,看闲景,读闲书,抒闲情,诗中描写清闲生活,表现“闲人”的“闲趣”。《夏初湖村杂题》八首其三云:“寒泉自换菖蒲水,活水闲煎橄榄茶。自是闲人足闲趣,本无心学野僧家。”其四云:“日落溪南生暮烟,幅巾萧散立桥边。听残赛庙冬冬鼓,数尽归村只只船。”(《诗稿》卷五十一)《小园》四首其一云:“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诗稿》卷十三)《题老学庵壁》云:“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诗稿》卷二十六)诗人此时读书,完全是消遣自娱,打发光阴。诗人清心寡欲,知足常乐,心境悠然自适。《岁暮风雨》二首其二云:“眼眚灯生晕,衣弊虱可扪。父子幸相守,万事何足论。”(《诗稿》卷二十六)诗人自述闲适生活的篇什俯拾即是:

白石床平偶小留,青芒屦稳复闲游。微丹点破一林绿,淡墨写成千嶂秋。竹院频分斋钵饭,苔矶时把钓鱼钩。要知此老神通否,二十年来不识愁。(《闲游》,《诗稿》卷六十四)披衣按摩罢,据榻欠伸余。香暖翻心字,茶凝出草书。客稀门每闭,意闷发重梳。赖有盆山树,幽情得少摅。(《述闲》,《诗稿》卷六十七)绝迹市朝外,结庐云水间。心平诗淡泊,身退梦安闲。有酒旋寻伴,无门那说关?桐江故不远,日暮趁潮还。(《闲趣》,《诗稿》卷六十七)又如“清啸送落日,与世永相忘。”(《竹窗昼眠》,《诗稿》卷三十二)“放怀忘世事,徐步出亭皋。野处惟知遁,心期不复豪。”(《雨欲作步至浦口》,《诗稿》卷六十八)“世事已抛高枕外,春风常在短筇前。”(《新辟小园》,《诗稿》卷十八)“若论身逸心无事,台省诸公恐不如。”(《起晚戏作》,《诗稿》卷四十一)诗人退居故里,脱离京洛风尘,身闲心更闲,尽享清闲之乐。

诗人有许多咏茶诗,表现清雅闲逸的生活情趣。又多“戏笔”诗,幽默风趣,放松心情。(参本章《养生诗》一节)陆游有斋名“渔隐”,自号“渔隐”、“渔隐子”、“笠泽渔隐”,有浓厚的渔隐情结,希望像渔翁一样生活于山青水秀的优美环境中,远离尘嚣,自由自在,萧散闲逸。诗中多写渔翁形象和渔隐生活,又多写鸥、鹭、鹤,希望如闲云野鹤,闲逸“忘机”。

陆游信奉道教,学习道家修炼身心,身闲心太平。《心太平庵》云:“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耳。胸中故湛然,忿欲定谁使。”(《诗稿》卷九)又云:“少年妄起功名念,岂信身闲心太平”。(《独学》,《诗稿》卷一)语出《黄庭经》:“观志流神寄奇灵,闲暇无事修太平。”又《外景经》:“观志游神三奇灵,行闲无事心太平”。

陆游晚年淡泊世事,超然物外,追求佛家枯淡空寂的生活境界。“钝似窗间十月蝇,淡如世外一孤僧。”(《自咏》,《诗稿》卷十八)“身似庞翁不出家,一窗自了淡生涯。”(《秋思》,《诗稿》卷十一)“门巷冷如冰,生涯淡似僧。”(《雨夜四鼓起坐至明》,《诗稿》卷二十)“告归卧孤村,枯淡有余味。”(《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用为韵赋古风十首亦皆物外事也》其四,《诗稿》卷六十三)“野水枫林久寄家,惯将枯淡作生涯。”(《初夏闲居》,《诗稿》卷六十六)“药炉茶灶淡生涯,听雨犹能惜物华。”(《春雨》,《诗稿》卷四十五)“香浮鼻孔煎茶熟,喜动眉间炼句成。莫笑衰翁淡生活,他年犹得配玄英。”(《登北榭》,《放翁诗选》前集卷八)陆游闲适诗多写景咏物,不少诗“诗中有画”,营造出清、静、幽、闲之境。如:

初见梁间牖户新,衔泥已复哺雏频。只愁去远归来晚,不怕飞低打着人。(《燕》,《诗稿》卷四十三)桑竹成阴不见门,牛羊分路各归村。前山雨过云无迹,别浦潮回岸有痕。(《秋思》十首其七,《诗稿》卷七十二)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夏日六言》四首其三,《诗稿》卷八十三)读其诗,真如在画中游。参见本章第五节《诗艺琐论》中“诗中有画”。

陆游闲适诗多清新自然或质朴素淡之美,似枯实膏,淡中有味。又多炼字炼句,生动传神,多妙对佳句,俯拾即是,如“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秋思》,《诗稿》四十七)“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诗稿》卷十)“高枕静听棋剥啄,幽窗闲对石嶙峋。”(《自咏》,《诗稿》卷六十三)拳见本章第五节《诗艺琐论》中“对仗艺术”。体裁上多用律诗,尤其是绝句,古体诗极少。

二陆游闲适诗主要是晚年所作,有年龄变化的原因。已入老境,血气渐亏,少壮时的激情逐渐褪去,人变得心气平和,追求一种闲逸平淡的人生境界,诗歌风格上亦由绚烂归于平淡。

闲适诗与陆游诗风本身的调整有关。不可能一味激昂慷慨,悲愤沉郁,即使是战斗也有休息的时候,有些闲适诗即是休息时的产物,是调节生活及心灵所需。闲适诗满足了诗人特定时空的精神需求,有时是忙里求闲,有时是闲中寻趣。

闲适诗多是陆游生活中“隐”的一面,与“仕”相对。陆游为官时,政事余暇,亦作闲适诗。如嘉泰二年(1202)六月,他又被召还京任史官。此年秋,即多闲适诗,如《闲咏》二首、《游张园》、《客至》、《客去》、《无客》等。(俱见《诗稿》卷二十五)我们应注意的是,诗人许多时候,身隐心不隐,身闲心不闲。闲适是被动的、不得已的,往往只是身体的闲适,闲适平淡只是表面的,骨子里多有愤慨不平,仍存用世之心。“小诗戏述幽居事,后有高人识此心。”(《幽居述事》,《诗稿》卷五十五)诗人希望后世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心,不要以为他真的喜欢闲适。

闲适诗只是陆游晚年生活和情感状态的一个侧面,以为闲适平淡是其晚年诗的全部,那是极为片面的。闲适诗也不只是晚年才有,早年、中年亦有不少,如《幽居》、《逍遥》、《随意》、《戏题》、《种花》、《小阁纳凉》、《睡起试茶》、《试茶》等。因此,也不能将闲适诗理解为是诗人晚年的“专利”。其晚年诗亦多不闲适、不平淡。“河洛未清非我责,山林高卧复何求。”(《著书》,《诗稿》二十六)诗人只是表面闲适洒脱,仍心系恢复大业,爱国之心仍炽热激荡,时有沉雄慷慨之诗。如《书愤》云:“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诗稿》卷三十五)《老马行》云:“中原蝗旱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诗稿》卷六十八)《春晚即事》四首其三云:“残虏游魂苗渴雨,杜门忧国复忧民。”(《诗稿》卷七十)《三月二十五日达旦不能寐》云:“愁眼已无寐,更堪衰病婴。萧萧窗竹影,磔磔水禽声。棰楚民方急,烟尘敌未平。一身那敢计,雪涕为时倾。”(《诗稿》卷二十九)自己衰病难眠,仍忧国忧民。

清代梁清远《雕丘杂录》卷一云:“陆放翁诗,山居景况一一写尽,可为山林史。但时有抑郁不平之气及浮夸自侈之谈。去此,便与陶渊明何殊?”他看出陆游闲适诗中“时有抑郁不平之气”,是极有见地的。陆游不少闲适诗,我们不应只看字面,要看背后深含的东西。

闲适平淡诗风是陆游自觉的追求。《老学痷笔记》卷三云:

岑参在西安幕府诗云:“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韦应物作郡时,亦有诗云:“宁知故园月,今夕在西楼。”语意悉同而豪迈闲淡之趣居然自异。

同类推荐
  • 中国经典诗文集-元曲三百首

    中国经典诗文集-元曲三百首

    “一个国家人民文化水平的高低,要看它对人类文化的贡献,也就是说,它对世界文化提供了多少珍品。”(引自1982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唐诗、宋词、元曲就是我国对人类文化提供的珍品。唐宋两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六百年间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
  • 风景独好

    风景独好

    随着老树年轮的急速增加,尤其是时代脚步的快节奏、目不暇接,白去年始,晨昏里,将尚未成形、业已成形,以及见诸报刊却尘积散乱的诗稿,粗略地整理成八卷,即:奇山秀水、群星灿烂、乡间掠影、桃源杏林、红色印记、古迹斑斓、思绪缤纷、花香鸟语,以《风景独好》命名,作为封笔之册,一揽子出版。至10月份,初稿打印出来,闲传于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笔友同行间。有“好事者”直言不讳日:“诗堆词垛,面面俱到,拖沓冗长,有谁个看?倒不如取其一侧,抽个单项,简短玲珑些好!”我顿然懵了,不知所措……
  • 红楼女儿花

    红楼女儿花

    本书解析了《红楼梦》里的女性角色: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王熙凤、李纨等,再现了《红楼梦》女性人物性格。
  • 走向南亚

    走向南亚

    腾冲是云南最为神秘和美丽的极地之一。作为热播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故事原点,这里还有更多的精彩故事。为了抗击外来侵略,腾冲人在战火纷飞的年月,用血肉之躯修筑抗战生命线。如今,为了发展经济,他们抓住机遇,奋力拼搏,成功地打通了通向南亚的交通要道,为未来的腾飞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 无涯集

    无涯集

    本书收录了浦江清先生的《屈原》、《八仙考》、《论小说》等几篇专论,其余则是从他的笔记、讲稿、日记、书信等各类遗稿中整理出的短文。
热门推荐
  • 乱世有良方

    乱世有良方

    上古异兽与奇门方士的结合,将以两个文明间的冲突为主线,展示一个王朝的兴衰史,一个小人物的成长史,一个时代变迁下的众生史。
  • 日常中日常

    日常中日常

    日常,日常,日常,日常,日常,日常,没了
  • 九冥:门鸠的森林

    九冥:门鸠的森林

    史前混沌时期,那时候,我们这个星球上有着一个与现在单一的人类文明完全不一样的文明模式。那是一个神、妖、人、兽、灵等各族共存的世界。经历了三次惊天动地的大战之后,世间各族终于达成了共识,将创世以来引起争端的《生死簿》放到了冥界里。以人王为首,召集六族精英,修建一座可以变化的黑暗森林,将冥界之门隐藏于其中。
  • 黄金穗

    黄金穗

    穿越娘亲含恨死,迂腐老爹殉情亡。幸有灵魂来互换,小小金穗得重生。爷爷当爹又当娘,祖孙努力奔小康。渣男想要来求亲,哼哼……想娶我金穗可以,予君黄金穗,君冠我之姓!订阅超过30%的亲请投一下完本满意度,么么哒~
  • 八月轮回

    八月轮回

    每到深夜,顾煦都在想如果把过程全部推翻重来,她和程知起的结局会不会变得不同?是她从开始就错了吗?青春的战场,有的人幸运独活,有的人死无全尸。也许上天本就是因为怜悯才赐予我们种种小幸福,这些小小的幸福在巨大的深渊里散发着微弱的光芒。尽管微弱,却也是点亮苦涩人生的支柱。也许从一开始就不该爱,用尽了一生中最真挚的感情也无法挽留。如果能重来,他们会不会不同结局……幸运之神总是格外关注着顾煦,只是不知这一次还会不会那般幸运……敬请期待……青春小说《八月轮回》作者:次元格子
  • 末世御灵师

    末世御灵师

    末世降临,城市变成丧尸肆意猖狂的乐园,野外成为妖兽捕猎厮杀的天堂。废柴青年罗侯,在一次寻找生存物资的行动中遭受意外,濒临死亡,却激活了无意中得来的御灵指环,拥有了御使丧尸和妖兽的逆天能力。当无数幸存者为了生存苦苦挣扎之时,罗侯凭借着御灵指环,走上了自己无比彪悍的成长之路。别人浴血奋战在丧尸、妖兽之间,罗侯则跟在自己的灵宠后面拾取战利品!别人努力修炼而效果甚微,罗侯即使在睡觉也在不断的变强!……有恩于我者,我当十倍还之;有仇于我者,我定百倍报之!——罗侯
  • 佛说较量寿命经

    佛说较量寿命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穆染游记

    穆染游记

    重生文+穿越文喜欢的戳我^O^!我是萌新作者,写的不好的就凑和着看吧~
  • 式微剑九

    式微剑九

    茫茫冰原,白雪皑皑。在千年冰洞中,漂浮着一道白影。仿佛亘古以来就一直这样漂浮着。她闭着眼睛,绝世的容颜在白裙中盛开着。一如雪莲花。陡然,冰洞炸开,十里冰原崩坏。白色影子从冰屑中冲出,拔地而起。天幕垂卷,白云倒泻。白影赤足,独立于几千米的冰崖绝壁上。如雪白发狂乱的飞舞,飘飘乎欲仙。她目光向东,那是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