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92600000027

第27章 T.46《庚申年》生肖邮票的市场效应

由于中国发行的第一套生肖邮票《庚申年》“猴票”设计图稿出自名家黄永玉之手,印量及存世量较少,又是中国生肖系列邮票的“龙头”,促使猴票的身价一路攀升。每枚票1984年市场价为30元,1990年达280元,12年间涨了3500倍。2002年达到每枚1500元,2006年底达到2400元左右,2007年底已达3500元以上,27年间市价翻了4万倍。20多年来,无论邮市如何大起大落,猴票始终坚挺,稳中有升,这无疑是新中国正常发行邮票中市场增幅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套邮票。

《庚申年》邮票的实际发行量究竟是多少,一直是集邮者非常关注的事。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1985年版和1989年版中均注明印量是800万枚,1997年版注明的印量则是500万枚。而在1985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届三次理事会上,会长、邮电部副部长朱高峰在讲话中曾说:“从客观原因上讲,一是形势发展太快,1980年猴年邮票印420万枚,那时并不紧张,今年牛票印1亿枚,是猴票的20多倍,还这么紧张。”此数字出自部长之口,应该具有权威性。那么800万、500万和420万这几个数字从何而来?

《庚申年》邮票的印制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庚申年》邮票的印量原计划是800万枚,开印前没想到油墨出现了问题。因为印版上的猴毛很密,印刷这种雕刻版邮票需要使用专用油墨。当时邮票厂专用油墨库存不多,于是兑入少量铅印油墨。但使用铅印油墨不易干,印出来的邮票容易粘连。当时邮票厂发动广大职工支援印刷车间,把印好的整版“猴票”一张张散开晾干,但仍无法避免邮票的背面或多或少都粘有一些黑色墨迹。如此一来,印刷效率、成品率都很低,于是印量不得不大幅减少,把计划调整为500万枚,而实际上只印出422万枚。

这样的印量与其后的生肖邮票印量上千万甚至上亿枚相比已不成比例,加之当年“猴票”使用损耗很多,新票存世量更少。“猴票”成为新中国邮票中涨幅最大的俏票之一。

《庚申年》邮票印版的雕刻师是姜伟杰(北京人,1950年生)。他1971年进入邮票设计室,从事专业邮票雕刻工作。细细品味,《庚申年》邮票雕刻版印样堪称一件艺术杰作。近年,一批有姜伟杰亲笔签名的《庚申年》雕刻版印样,曾在国内外邮品拍卖会上亮相。

《庚申年》邮票雕刻印样频频被国内外集邮者竞拍,是因为它比《庚申年》邮票数量更稀少,品种更独特。但这种印样的真实数量有多少?是否全部出自姜伟杰之手?详情不得而知。这无形中又为“猴票”增添了新的谜团。

《庚申年》是中国发行生肖邮票系列的首套,由于当时国内集邮业务刚恢复,集邮者人数尚少。在邮票发行期间全国各地的邮政局(所)几乎都能随时买到,致使大量的新票在邮政通信中被使用掉。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猴票用于首日封、邮折、邮卡等邮品,还有些邮票公司把此票镶嵌在有机玻璃中做成钥匙链等装饰物。

1991年,一家邮局搞摸奖活动,8角钱买一个信封,里边千差万别。可能是几张明信片或邮票、小型张,也可能碰上猴票。一听有猴票,人们立刻来了精神儿,集邮的、不集邮的都拼命抢购。结果,邮局用几枚猴票就处理了大批积压的明信片。报载,国外某城市,出售衬衣的商人为了促销,采取每买一件衬衣,赠送一枚中国的猴票。

1996年11月,浙江省邮电局为了向社会拓展邮政储蓄,举办有奖储蓄活动,特等奖奖品是《庚申年》“猴票”整版!布告发出,反响强烈,一听说有整版“猴票”做奖品,多少人摩拳擦掌。谁料想省邮局库存中竟无“猴”可供,眼看开奖在即,火烧眉毛。领导亲自出马,四处找“猴”,最后动员一位集邮家无论如何要帮忙让出一版“猴票”救急,才算过了火焰山。

多年来,“猴票”一直是广大集邮者追逐的对象,每次邮票调价,“猴票”总是不断向上翻。于是许多人感叹:“什么时候买猴票都对,什么时候卖猴票都错。”因为在任何一个价位上吸纳都会有丰厚的回报。猴票的市场示范作用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生肖邮票,关注集邮,无形中产生了巨大的宣传作用和社会影响。

许多集邮起步较晚的集邮者,常常以是否拥有猴票作为衡量集邮水平的一种标杆,使其具有某种集邮资历的象征意义。许多不集邮者往往以猴票的市场价来感受邮市的冷暖,视其为判断邮票投资价值的参照物。近20年来,首轮生肖猴票产生的特殊市场效应,几乎使它扮演着如同邮市行情晴雨表的标志性作用。

同类推荐
  •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是一部全面阐述美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的著作,其显著特色在于将权威的美国电影理念与生动的好莱坞电影创作结合在一起,将清晰的美国电影历史与鲜明的电影艺术家个性结合在一起。将主流的商业电影表现与多元的美国社会文化及哲学美学背景结合在一起,打通专业性与大众性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中汲取美国电影的文化素养。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实践篇·学生楷书字帖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实践篇·学生楷书字帖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 设计与真理

    设计与真理

    本书将“设计”从狭义的专业概念中解放出来,放置到现代人类生活的诸种行为中去考察,分析了在人类的精神层面设计活动如何发挥作用,并试图在最后提出,整个社会的自由创造与人精神的自由创造如何通过设计思维达成,是一种对跨学科人文研究热潮的回应。除了一般的产品设计、建筑设计,作者用大量笔墨论述了个人时间日程的设计、知识架构的设计、公司管理模式的设计,以及社会制度(也即如何实现自由)的设计。文中列举的案例除了汽车、家具外还有大量艺术品、文学作品甚至社会法案。设计与文明的诸种面向深度碰撞。
  • 课外雅致生活-塞尚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塞尚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神秘尼泊尔

    神秘尼泊尔

    《神秘尼泊尔》是作者行走在尼泊尔过程中所见所闻的一些心得体会,还有以绘画的形式展现的当地有特色的建筑景象。绘画作品中除了行程中的现场速写,大部分作品是回来后的创作作品,采用较为写实的表现方法,以此来展示尼泊尔庙宇建筑的神秘和神圣。为了更好地说明写生、创作中体会,每件作品都写了创作的切身感受,以此让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作者的表现方法和心得。同时还附有尼泊尔旅游的路线、费用和攻略,可供去尼泊尔出行参考。
热门推荐
  • 神魔语录

    神魔语录

    简介:一个经常被欺负的普通高中生陈昊,阴差阳错得到一本《神魔语录》,为营救书中神仙姐姐穿越到了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在异世界里,纵横驰骋,征服强敌、睡服顶级的美女的魔幻小说.
  • 礼仪常识悦读

    礼仪常识悦读

    严谨务实的原则,总结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礼仪常识和礼仪规范。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礼仪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快来看看这些礼仪常识吧!
  • 植物大战僵尸之植灵杯

    植物大战僵尸之植灵杯

    简介:植灵学院,号称植物王国一千年内最好的学院。学院一共分为四个分院,分别是东风志,西花语,南雪颖,北月誓。植灵杯是植灵学院两年一度的赛事,学生可以通过擂台赛来获取分数,最终积分排名最高的战队可以代表植灵学院参加四年一度的植物杯!几张录取通知书将身世神秘的几位少年带来此地。而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养生必先调五脏

    养生必先调五脏

    本书从起居、饮食、中药、经络等各个方面,叙述了五脏的特性、喜恶,并告诉人们如何尽量卸载现代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给五脏带来的麻烦和干扰,使五脏各司其职,使身体健康长寿。
  • 云葬我是格格

    云葬我是格格

    在现代的平庸,在古代享受宠爱一生。因为一朵云飘到了古代,开始了一段段的搞笑、诙谐的画面。
  • 悲伤的海鸥

    悲伤的海鸥

    大海里也许有自已想要找到答案呢?时间那么长,你是怎样走到终点的…
  • 是天神啊

    是天神啊

    这个故事有真有假,有的话借着故事去说,这是一个人的自我救赎与宣泄……
  • 野百合的春天:梦里遇见爱

    野百合的春天:梦里遇见爱

    我是一只丑小鸭,天天盼着变天鹅,终于有一天穿上了婚纱,变成了一瞬间的天鹅,不料我却穿着婚纱掉到了满清一堆帅得掉渣的阿哥们面前。一群皇子围着我转,照理儿说我是好福气,可百般磨难,千波万折,我只能拽着稻草当麻绳,拿了鸡毛当令剑。下场如何,还得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 大学动物园

    大学动物园

    大家都跟暗黑里的德鲁伊似的,在几种动物之间不段地变身。比如上学期期末,为了期末考我不得不通宵达旦当了快一个月的猫头鹰。熬夜熬得俩眼发蓝,几乎快有夜视能力了。然后假期一到家,就舒舒服服地当起了“吃饱了睡睡醒了吃”的猪,悠闲无比。可惜啊,这段闲散的日子就要结束了。其实,离开学还有段儿时间,足够继续醉生梦死一番。可犹豫再三,我还是决定现在就回学校去。可别误会,本人绝非那种对学习无限热爱离开学校一天就魂不守舍的上进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