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99400000019

第19章 一场美食寻故之旅(5)

大炮是近现代才出现的,得等火药出现了,才有使用的可能。在此之前,炮这个字怎么讲呢,跟烤肉有关系。世人说纣王昏庸暴虐,偏偏还很有才华,矜天下以能,高天下以声,做了缺德事,还能给自己打圆场。但他做起缺德事来,很有跨界才华,比如著名的炮烙,是把铜柱烧红,拿去烫人——这里就用到了“炮”字。这招其实是从厨子那里学来的,所谓炮,就是把什么东西烫完了,再拿去烤肉,属于热传导,类似于现在的铁板烧烤肉。

当然,铜柱子这种家伙,太先进了——古代人要拿来烤肉,有办法,用石头!这法子放之四海皆准。日本人有烫石头烤地瓜,源远流长。葡萄牙人有烫石板烤牛肉,我在马德拉吃到过。这两个地方一个在亚欧大陆之西,一个在亚欧大陆之东,在烤东西上却如此心有灵犀,妙哉。

欧洲文学大经典《荷马史诗》里头,《伊利亚特》里出现以下情景若干次,曰:

“当众人做过祷告,撒过祭麦后,他们扳起祭畜的头颅,割断它们的喉管,剥去皮张,然后剔下腿肉,用油脂包裹腿骨,双层,把小块的生肉置于其上。老人把肉包放在劈开的木块上焚烤,洒上闪亮的醇酒,年轻人手握五指尖叉,站在他的身边。焚烧了祭畜的腿件,品尝过内脏,他们把所剩部分切成小块,用叉子挑起来仔细炙烤后,脱叉备用。”

这就是史诗里英雄们祭祀的礼仪,其中就暗含了希腊式烤肉的方法:用叉子挑起来炙烤。这里面有许多细节值得讲究,比如,古希腊人已经懂得剔腿肉来烤了;古希腊人已经知道要切小块肉来“仔细炙烤”了;古希腊人已经知道烤完后要脱叉备用了——就着叉子直接吃,对健康不好。

大概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对炭的研究就颇为精进了。虽然卖炭翁还得“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但杨贵妃兄弟杨国忠权倾朝野时,已经懂得用炭屑和蜜一起捏成凤的造型了。冬天拿白檀木铺在炉底,再烧这蜜凤,味道好,又少灰,且暖和。宫廷里还烧西凉国进贡的所谓“瑞炭”,无火焰,有光亮,尺来长一条,可以烧十天。那时宫廷里吃烤肉,就开始重视炭的质地了:不能让天子和娘娘吃个烤肉,就呛得满脸灰啊!

但还真有人烤肉时喜欢烟、讲究烟呢。不信吗?

日本人的蒲烧鳗鱼,天下有名。当然他们有许多讲究处,都是经验和细节。最早的做法:鳗鱼要切成筒状,抹盐,用竹签串起来烤。后来日本关西人脑筋一活,把筒状的鳗鱼剖开,用铁扦子串好,先素烤一次,然后浸在酱缸里,蘸了浓酱,再烤一次。日本关东人历来要跟关西叫板,这类细节也不肯让:你们关西的鳗鱼瘦,我们关东的鳗鱼肥,哪能一概而论呢?那要先烤一次,蒸透,再烤一次!——日本有所谓“剖三年,串八年,烤一生”,这是要研究一辈子的。比起古希腊人简洁的油、盐和酒直接烤,日本人可烦琐多了。

话说远了,且说烤的问题。现代日本许多店铺,都是用煤气炉烤鳗鱼;但传统的老铺子,会强调用木炭烤,且要见明火。为什么呢?理由:煤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会让鳗鱼受潮,吃起来会软塌塌的,且容易冷;而用木炭烤,更灼热更干燥,能把鳗鱼脂肪烤出来。日本老师傅会玄而又玄地说:“鳗鱼脂肪滴入木炭里,能使烟熏别有滋味,于是烤鳗鱼还另带脂肪回熏之香,为煤气炉所不能有。”所以啦,木炭比煤气好太多了。

北京因为曾是元朝和满清的国都,饮食间有游牧民族的特色,多吃乳制品,爱牛羊肉,烤、涮都有。北京早年烤肉,讲究的是“支子”。有所谓老牌店铺,曰烤肉宛,曰烤肉季,民国时都以“支子老”为卖点。支子老有何好处呢?答:支子老了,就吸油,而且不易粘肉,而且跟用久了的土锅和茶壶一样,烤出来的肉,自带浓郁香味。当然,这玩意儿不能阻烟。

北京烤鸭,有名的分为挂炉和焖炉,其实就是烤法的科技太进步,分化了。挂炉其实就是传统的明火烤,负责烤的师傅可以随时查看,顺手翻转,让鸭子可以受热均匀;烤完了,皮下脂肪融化,皮脆肉嫩。焖炉烤鸭则不考验技巧,而看器物:炉膛烧热,鸭子搁铁罩里,焖熟的。这就不用考虑鸭子受热均匀的问题,不用怕鸭子烤焦了,但这种焖法,鸭子也就比较肥腴了。

法国人也烤鸭子、烤面包,而且比较推崇明火烤法。巴黎老馆子里,都有些炉子和烤架,简直可以当文物来自豪,烤架讲究越老越好。传统的烤面包蘸鹅油,判断标准之一就是面包上是否有条纹。什么条纹?上炉烤的时候,被烤架隔出来的条纹啊!——就像女孩子去海滩,晒出一身比基尼晒痕似的,大家看了都啧啧赞美一样。

还是得说回最传统的石头烤法。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北非沿海所在,石头烤肉都很时兴,但细节上又不同。用石头做炊具,亚洲人也有,比如韩国著名的石锅拌饭,中国湖州传统的石头焖板羊肉,都是如此。葡萄牙人的做法是:石头烫得极热,牛排不细切,先上去烫,嗞嗞作响,立刻翻面,两面都用石头烤得略带焦痕了,起来略凉一凉,等石头和牛肉一起有些凉了,再下去慢慢烫。我也问过是为啥,答曰“老规矩”。

中国人想吃热闹的,就吃火锅;日本和韩国人则爱烧烤。就像中国人通常不会一个人去默默吃火锅似的,在日本,一个人去吃烤肉,也会显得很奇怪。日本和欧美人现在郊游、看球赛或露天婚礼时,都有大家吃烧烤的事儿:一来蓝天白云,二来大家合力,吃烧烤喝啤酒,热闹之极。BBQ这词,全写是英文barbecue这个字,其实源出法语de la barbe au cul,从胡须到臀,说明是把牛羊全须全尾、连头带尾地整烤,简写就是法语的barbe-cul。所以仔细想来,正统的全牛全羊BBQ,真也只能趁婚礼欢宴时吃——寻常三五人家宴,哪吃得了一只整羊呢?

天妇罗

日本战国三大枭雄:吞吐风云但中道崩殂的织田信长;权谋巧变的丰臣秀吉;坚忍沉默、终成大事、开三百年幕府的德川家康。话说,家康此人,年少艰辛,中年跌宕,刀剑矢石下讨生活,在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两位枭雄身边隐忍。好在他懂医术,又耐心,善自保重,熬到花甲之年,秀吉过世了,于是一举出手,夺了日本天下,开了德川幕府;再熬到七十五岁,在大阪夏之阵取胜,真正底定天下。到此地步,也该放下担子,安享晚年,出了戏剧性的事儿:底定天下半年多,胃忽然出问题,未几逝世。医官追根寻源,说都怪京都富商世家茶屋清次:给家康大人献了鲷鱼天妇罗;天妇罗本是平民食品,德川家康的胃又尊贵,贵胃遇贱食,就完蛋啦!

当然这理由,也是逸话传说。天妇罗不像河豚有毒,日本人几百年来,会编俳句说“舍命吃河豚”,倒没听说有“舍命吃天妇罗”的。当然啦,你说吃多了天妇罗对胃不好,但事实是,世上万物,吃多了都不妙。反过来说,家康一辈子简素,偏对天妇罗忍不住,这玩意儿的魅力显然大得不对。

天妇罗这东西,名字来源就传奇。在日本,这东西叫天妇罗;在台湾,叫作甜不辣——还真有台湾食坊,咬文嚼字,特意给甜不辣抹甜辣酱,以符合“甜不辣”汉字意思的!但实际上,天妇罗三字,也是舶来品、翻译名。话说早年,葡萄牙人爱吃鱼,又信天主教。每逢大斋期,禁吃肉了,就来吃鱼。葡萄牙人的料理法很有名:拿奶油面糊,裹好了水果或海鲜,炸了吃,鱼亦然。这么吃鱼,又不破戒,又中吃,真是两全其美。这种鱼吃法,就叫作ad tempora quadragesima——葡萄牙语的意思是:“守大斋期”。16世纪,葡萄牙传教士去了日本,带去了火绳枪、钢琴、地球仪、基督教和“守大斋期”。日本人管欧洲外来者叫南蛮,管火绳枪叫铁炮,管基督徒Christians叫切支丹,最后,看中了这个“守大斋期”:这玩意儿读音不是tempura吗?好,就叫天妇罗吧!

天妇罗到来前,日本人也没少吃油炸物——所谓扬物——但葡萄牙人奶油面糊、重度油炸的料理法,在日本开始发扬光大。到18世纪中期前,天妇罗都还是屋台食物。屋台者,路边摊是也;屋台食物者,快餐是也。江户城是职人之城,手工业者众多,又多旅游者,所以日常路边快餐三大件,大受欢迎:一是寿司,尤其是制作简便、随手可就的握寿司;二是荞麦面,小麦粉和荞麦粉混合煮罢,加酱油鲣节面汤;三就是天妇罗。18世纪中叶后,日本产油量突飞猛进,人民在自家也做得了天妇罗,无须去路边吃了。到此地步,天妇罗才成了国民食品。

正统做天妇罗的法子,一是深锅,经得起160℃以上油热;二要好“衣液”,鸡蛋、冷水、小麦粉揉混来做面衣;三就是好“种”。日语所谓“种”,可见于天妇罗、寿司和刺身,比如寿司里的鱼片和贝类、天妇罗拿来炸的虾和好蔬菜,都算是“种”。日语里说“三分手艺七分种”,上好野菜新鲜鱼,抵得上个积年老厨子;如果能在好季节赶上伊势湾大龙虾——所谓伊势海老——来做天妇罗,简直是平民百姓赶上了满汉全席。

古代平民爱吃天妇罗,却也难怪:大名家老饱食终日,不缺油水,可以清敬和寂琢磨素雅的茶道;平民日本人缺肉食,看见高热量就心猿意马。天妇罗哪怕是炸个藕或野菜,好歹有麦粉有蛋汁,还是重油,当真绝妙。但如今,大家都不缺油水来适口足胃,就愿意挑剔味道。江户时代,平民吃天妇罗,是炸得油黄焦脆,淋酱油吃;武家公家这等贵族,光吃油炸物嫌腻,于是会用味霖、萝卜、生姜、柑橘汁、海盐、柚子皮来调味,以清鲜酸甜的味道,消解天妇罗的油腻。又因为古代屋台上,卖荞麦面和天妇罗的常是一家——好比北京卖煎饼的必备果子——所以也常有荞麦面、天妇罗一起卖,当场磨出鲣节配酱油做蘸料的吃法。当然,这两样都做得地道的,真也得江户时代老店了。

日本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食方面,最善于用极少的食料,磨无限的工夫,而且引以为豪,觉得这是职人的本分;而且地域观念极重,关西人觉得江户口味甜浓,江户人觉得关西人口味偏淡。如今台湾的甜不辣虽也称天妇罗,其实更接近关西风味,关西人自称是天妇罗。关东人看不上,称之为萨摩扬。萨摩扬基本是沙丁鱼、乌贼鱼、鲭鱼或其他鱼或蔬菜,切片,腌过,再油炸来吃。

江户人做天妇罗的讲究,极是可怕。就以“衣粉”为例,要打入蛋液,蛋白多的称“银妇罗”,蛋黄多的称“金妇罗”。蛋白多的更柔腻,淡黄多的更香酥。也有厨子提过建议,说油太重了对胃不好,试看德川家康公可知;还说重油天妇罗是屋台时代商贩的卖法,多油炸得香脆,是为了用感官勾引客人,对健康却不利。但类似看法总是站不住脚:少了油,那就是违了天妇罗的初衷啦!自然,还有人拿海苔卷裹了寿司再炸的天妇罗、梅子干腌罢的天妇罗、馒头天妇罗,不一而足。更夸张的是,认为做天妇罗的师傅,需要五感通透。为什么?眼观,看得见食材变化;耳闻,听得见油炸时声音的变化(油的声音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尖锐);鼻嗅,能感受气味;手触,对油温的变化了如指掌……讲究些的,还要用冰水糅合面衣,以维持面衣的制作温度,保持面衣口感——真是门艺术。

还是说德川家康公。自家康公过世后,江户城内将军内府,就不许吃天妇罗。听着像是家康吃天妇罗得胃癌,搞得幕府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实际上天妇罗这玩意儿是大火油炸,容易着火,一烧起来,大奥那些木结构建筑,就此灰飞烟灭矣。但百姓摸黑,州官依然放火。1867年幕府终结时,就有传说搜检末代将军德川庆喜住处,挖出五寸大盘,装天妇罗的。可见将军不许老百姓沾这个,自己却私下偷吃,大快朵颐。

为什么天妇罗那么好吃呢?就稍微想一想家康当年吃的鲷鱼天妇罗好了。众所周知,鲷鱼肉质软,鱼头煮汤极鲜,鳞多而脆。按一般吃法,得去了鳞炖汤,鲷汤炖萝卜也是日式名菜了;但如果使之做天妇罗,只要略用盐与醋调理,然后油炸,鱼鳞就脆而且香,加上内中水软细嫩的肉质,外酥里嫩,怎不叫人销魂?加上油炸把鲷鱼头的鲜味封住,势必美味无比。所以家康公舍命吃天妇罗,真也可以理解:隐忍了一辈子,终于天下大定;这时大油高热量美食当前,是该规行矩步继续忍着,以七十五岁高龄磨磨叽叽,还是心无挂碍、甩开腮帮享受人生?大多数人的选择,显然不难猜。

同类推荐
  • 大海的第三岸:中英诗人互译诗选

    大海的第三岸:中英诗人互译诗选

    本诗集收录了多位当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及译文,他们是姜涛,冷霜,唐晓渡,王小妮,西川,萧开愚,严力,杨炼,杨小滨,于坚,臧棣,翟永明,张炜、周瓒,以及安敏轩,托尼·巴恩斯通,波丽·克拉克,简妮芬·克劳馥,安东尼·邓恩,威廉·赫伯特,肖恩·奥布莱恩,帕斯卡尔·帕蒂,菲奥娜·辛普森,施加彰,乔治·塞尔特斯和约书业·维尔纳。
  • 晚清文学研究

    晚清文学研究

    中国的近代社会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是从社会到文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期。本书集中论文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对这一历史做了比较全面的反映。本书共有30篇论文,分为五辑:第一辑5篇,都是研究龚自珍的文章;第二辑5篇,全是研究黄侃的文章;第三辑7篇,主要是研究近代散文的文章;第四辑6篇,全部是研究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文章;第五辑则是综合类,共7篇,研究的对象涉及诗、词、小说、戏剧和社团流派以及近代文学研究中某些重要的问题。
  • 咏图集

    咏图集

    这部诗集概括起来,有以下突出的特色:首先,是具有强烈的思辨性。镇琬友以深深的忧患之思与悲悯情怀,去展现自己的内宇宙与外在的大宇宙的多种客体物象,此刻便以咏图的艺术途径呈现于笔端。他从诗人与画家的艺术个性出发,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眼光去观察世界,以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世界,体现自己的爱与憎。正如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所说:“(诗人)比一般人具有更敏锐的感受性,具有更多的热忱和温情,他更了解人的本性,而且有着更开阔的灵魂。”
  • 与诗人对话

    与诗人对话

    一名真正的作家、学者在我的心里是神圣的、崇高的,那种敬意用我平实的文章是难以言表的。或许在准诗人的眼里,网络诗歌也许算不上真正的诗歌,但就这样不成熟的诗歌在网络里却有自己的流行的速度和市场。它不讲究诗歌的倾向,只为了心灵和心灵的碰撞,这就是诗人心理情绪的发泄,或许就是真情实感自然流露的那种。虽然大多数的诗歌写得很不正规,但一定是真实心情的表达,正如当年席慕容和汪国真的白话诗,那时候每个青年都喜欢,现代人都喜欢用这种简单的诗文抒发自己的情感。而网络诗歌实质的效应,说到家就是它的实用性和交谊性。
  • 不可放弃的努力

    不可放弃的努力

    让阅历浅的人看了不觉得深,能让阅历深的人看了不觉得浅;它尽管不能激励读者成为伟大、超凡的圣人,但至少能激励读者成为高尚、幸福的好人。
热门推荐
  • 爱与不爱,嫁与不嫁

    爱与不爱,嫁与不嫁

    “我抛下了家业抛下了一切选择了你,你还要带着我的袖珍版跑到哪里!”“就要跑就要跑[吐舌]~你管我~有本事来抓我昂~”
  • 末世之界主系统

    末世之界主系统

    上一世被队友暗算葬身身蛇口的叶梓重生回到末世之前,这一世他决定一定要活得更加潇洒,恩,没错要当真男人。。。。获得了一个奇葩系统,似乎很是顺风顺水呀,僵尸?一刀一个,看得顺眼的赐个能力,收了当小弟,培养自己的势力,成就界主威名。(话说,你倒是告诉我这个黑长直的萌妹子是谁呀。黑长直陪白丝什么的,萝莉以上乙女未满,看起来可口极了。。才怪咧,我才不是自控呀!!!!!偷笑的系统君)(某叶摔了一袋盐,仰天长啸)(末世+变身+百合)新书求小伙伴们推荐~
  • 元气女神有点萌

    元气女神有点萌

    晚晚因家中停电被人陷害,还好有神级任务在手,曾经的暗恋对象居然是帮助自己的大神?曾经的误会与隔膜能否解开?他说,我想,生命是一扇门,曾经推过,不曾悔过。她说,我不知道曾经错过的可不可以挽回,但如果你觉得是对的,就请一定要去做。
  • 甜蜜暴击:竹马是老师

    甜蜜暴击:竹马是老师

    “叫一声老师来我听听。”他嘴角挂着矜贵而耀眼的笑容半眯着眼问。从汐无语望天,一字一顿道:“你,休,想!”面前这个顶着一张纯洁无公害小受脸无比傲娇的少年是谁啊喂她可爱的小竹马哪去了啊为什么他成了她的英语老师…这个世界一定是疯了!“好,不叫是吧,”他坏笑着把她壁咚在墙上,笑的异常妖孽,“我现在要惩罚你了哦。”唔…混蛋!一言不合就吃她豆腐?从汐瞪大了眼睛,一脸懵圈。“我不介意吻到你叫为止。”她立马求饶:“夏老师,我错了啊!”
  • 上一邪

    上一邪

    当一个懒女人穿到了一个笨女人身上,会有怎么样的传奇君上邪,君家十三小姐,却是最笨最傻的一个,别人都叫她白痴小姐。穿越前,魔法考试:零分!零分!零分!除了零分,还是零分!穿越后,魔法考试:六十!六十!六十!除了六十,再多没有!在魔兽纵横的赫里斯大陆上,亦如行舟,不进则退。死后重生的她犹如惊鸿乍现,耀人眼球,看她如何在魔兽的世界当中,横行于天下。片段:魔法考试,君上邪懒懒地靠在树上,浑身就像是没有骨头一样。“莎比,一百分!”当老师评分结果出来后,迎来一阵喝彩声,“下一个,君上邪!”君上邪三个字,嘘声不已。君上邪打了一下哈哈,眼睛一挑,邪光慑人。阴风一起,君上邪还是站在了原地。“手肘,护膝,后背,脚腕。。。六十分。。。”再多一分没有,想扣一分做梦。君上邪满意地笑笑,“正好正好,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 英雄联盟之荣耀传说

    英雄联盟之荣耀传说

    你听说过《英雄联盟》吗?好像是一款游戏的名字。不,那是一个时代名字!一个属于我们的荣耀时代!
  • 王者荣耀之我为王者

    王者荣耀之我为王者

    他,曾经的顶端,现在却沦为垫底。他,从前的光芒万丈,到现在的默默无闻。深居谷底,他不怨声哀天,重登高峰,他不喜而忘己,“即便排位被人演,队友无限坑,但我依旧拥有一颗走向巅峰王者的心!!!”——陈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傲娇王爷娶了朵花

    傲娇王爷娶了朵花

    传说,有个花安城,城主便是花神一一花天依。没想到的是,堂堂牡丹花神竟生了个彼岸花女。花在这个世界里,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地位。而牡丹花,则是最神圣的花最高洁的花。牡丹花神共有三个女儿。大女儿花琼裳,牡丹之长女,法力也是在众花神中相当的。二女儿花云染,牡丹之二女,虽并不喜欢修炼法力,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讨人喜欢。令众人想不到的是,这三女儿生下来竟是个彼岸花女。花月兮生下来后就遭世人嘲笑,而花神竟为了面子,不惜将自己的亲生女儿送往人间,对外人传扬,三公主下凡历劫,潜心修炼。而三岁就被送达人间的花月兮,仅仅只是一朵花儿。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花月兮所在的山上迎来了一位因母妃被诬陷而送达山上安置的二皇子斯淮城。这位二皇子把花月兮当朋友,什么话都会和她说,把这朵花当成人来看待。他们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之交,而在斯淮城十六岁那年被送回了玄安城当王爷,并赋予了庄王之称。就在花月兮十八岁那年,她修仙成人,对那个青梅竹马的他一直念念不忘,便决定入城,却没想到……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宠文互爽宠妻大佬VS小花妖,好看好看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