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12500000014

第14章 论科学进步与科学劳动的性质

一、科学知识的快速进步是时代的特征

人作为万物之灵,在于它具有智慧,即认识世界——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功能。人们认识活动的成果是知识。人在实践中认识,又在认识中实践,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人们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增进,推动人的认识深化和知识进步。人类认识世界、获得知识要经历一个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伪知到真知,由一般知识到严整的科学知识的长过程,在人类认识史的长过程中的每一步可以是以千年、百年计。人类认识的进步是不平衡的。初始人类认识能力十分薄弱,知识的增进十分缓慢,人懂得磨制燧石,由使用旧石器到使用新石器也经历了上百万年的时间。公元前3000年,世界一些地区——小亚细亚、埃及、恒河、黄河——有了科学知识的萌芽,如在古希腊有欧几里得的几何学,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逻辑、人文、历史学。但是迄至近代大工业经济产生以前,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的进步是缓慢的。工业经济形态标志着知识加快进步时期的到来。机器大工业和市场经济成为知识进步、科学兴起的动力。工业革命前夜的17世纪,在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技术进步成为现实需要的大背景下,出现了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此后自然科学走向了在广度上,即多学科领域不断深化的发展,19世纪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

20世纪是科学知识快速进步的世纪。20世纪以量子论、相对论两论开篇,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特别是技术科学取得巨大发展。20世纪末,出现了以经济最发达的美国为策源地的更加快速的、被称为“知识爆炸”的科学和技术知识进步的新高潮,自然科学多个学科领域,特别是技术科学领域出现了快速的知识创新。最典型的例证是计算机芯片能力18个月倍增——被称为格罗夫规律,以克隆技术和人体遗传基因编码为标志的生物技术的快速创新,成为科技知识进步的又一重要方面。除此以外,纳米技术、航天技术等领域,都出现了不断的知识创新。科技知识创新,不只是出现在发达国家,而且,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也通过经济、教育、科技体制创新启动了科技知识快速进步的进程。可见,科学知识进步呈现一种加速度发展的势态,20世纪末以来的自然科学迈向了知识进步的高峰,当前知识进步势头仍然强劲,正在更广、更深层次上推进,21世纪科学知识进步的前景是更加美好。

二、科学劳动规模的扩大和科学成果的增多

科学是人的科学劳动的成果。当代的科技知识不断进步和创新,表明科学劳动规模的扩大。首先,科学活劳动投入的增大。在当代企业中科学研究人员大大增加了,在一些大企业中科技人员已占50%,而在高技术企业中,科技人员的比重更高,呈现出高智力劳动力结构的特征。在当代大学、政府以及专业的民间科研机构不断壮大,吸纳人才越来越多。其次,用于进行科学劳动的资金投入的增大。企业研发费用在销售额中的比例提高,把研发费用提高到占销售额10%以上的大企业越来越多,通用、奔驰等大汽车公司的年研发费用往往达数十亿美元,而在高技术企业中研发费用在销售额中的比重更高。发达国家研发费用投入在总产值中的比重已达到3%。研发资金投入的增大,意味着进行科学劳动的固定资产和物质条件的更加充实,也意味着科学劳动更大规模的开展和进入深层次的、高、精、尖的领域。科学劳动规模的扩大,直接带来科学成果的增多。当代经济发达国家,也是科学成果丰硕的国家,一些大企业研发机构和重要科研院所每日取得的专利权已经达数十项,重要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也频频发生。如果说,大工业出现以前的经济是物质生产的经济,大规模物质生产伴随有科学劳动和科学成果的创造,那么,当代高技术经济中就出现了物质生产与科学劳动相并行、物质成果与科学成果扩大的现象。上述情况表明,当前的现代大生产,既是物质产品大生产,也是精神产品,首先是科学产品大生产。在高科技经济中,科学成果的创造更加重要,已成为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三、科学对生产的渗透和科学活动转化为科学生产劳动

科学活动是人的精神领域的活动,它的产物是科学知识,后者是一种与物质财富相对应的精神存在或精神财富。知识拥有重要的实用功能,特别是应用于生产的功能。即使是远古人类,也是自觉、不自觉将所获得的知识应用于生产,而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出现,开创了自觉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的时代。人们按照自然科学揭示的自然物质的性质和力来创造机器;适应机器作业的性质,按照自然规律的要求,来确立工艺方法、流程;按照机器的性质和机器作业的要求,采取特定的劳动方法;按照科学揭示的自然物质的性质来创造工业原材料和培育农作物品种;等等。人在生产中对科学知识的应用,马克思称之为科学“合并”、“并入生产”、“并入劳动过程”。其过程是:第一步科学劳动创造科学产品(知识产品);第二步,科学产品在物质生产劳动作用下转化为物质生产手段和工艺方法;第三步,物质生产劳动,借助合并有科学知识的生产手段和生产方法,生产出具有科学含量的产品。

科学活动创造出科学知识,介入生产的科学知识,成为生产力的新要素,是一种独立的科学力,它使直接生产劳动(活劳动)的生产力大大提高。科学的被“合并”于生产和转化为生产力要素也就是科学活动介入物质生产和作用于生产,成为总体的生产和全过程的生产(活动)的一部分,介入与合并于生产的科学活动由此也就拥有生产劳动的性质,成为一种具有强大生产力的科学劳动。

四、科学劳动是社会结合劳动的组成要素

科学活动转化为生产劳动是通过参与企业结合劳动来实现的。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是实行分工和劳动协作的大生产;与之相适应,生产劳动由个人劳动发展成为“结合的”劳动。就一个企业来说,参与使用价值的形成和价值的创造的是企业的“结合劳动”和“总体工人”,此外,还要包括参与劳动协作的企业外的“结合劳动”。因而,基于大生产的角度,生产劳动是参与产品生产的“社会结合的劳动”,而介入和参与物质生产的科学劳动,理所当然地是“社会结合劳动”的组成要素。现代大生产把科学劳动直接纳入企业结合劳动之中。大企业把研发作为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环节,为此,它要雇佣科技工作者。大企业不仅生产产品,而且要创造研发成果,进行一部分专利权和其他知识产权的转让也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手段。随着高科技经济的到来,企业内科技人员的数量还在扩大,比重还在提高。科技劳动不仅是企业内的“结合劳动力”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科学活动的企业化和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的发展,企业大量的科技研发活动是由企业以外的科研机构——大学、独立的科研院所来组织,如采用承担研究课题、购买科技产品成果、科技咨询服务等等方式。在当代,公司化的科研机构大量涌现,它们是组织科学、技术研发、生产科学产品的市场主体。当代有关信息技术、水稻以及人体遗传基因组排序的技术研究以及某些理论研发,就是通过公司化的科研机构来组织的,获得的可应用的科学产品是通过市场交换转移到投资者手中和用之于生产。上述组织科学活动上的差别,只是形式上的,它不改变被使用于生产的科学活动都是“总体的”、“社会结合”劳动的本质。只要是研发成果被应用于具体生产过程之中,就意味着研发的科学劳动介入,参加了现实的生产过程,成为了社会结合劳动的要素。因而,人们不能以科研工作者是否在企业内工作,甚至是否是正式被聘用、上岗、上班等来确认科学活动的生产劳动的性质,而只能以科学成果的有用性和被使用于生产作为标准,来评判其是否具有生产劳动的性质。

五、科学合并于生产有不同方式

科学活动包括广泛的领域,人们通常将它分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按照它应用于生产的状况和方式,人们又将它区分为基础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或是生产、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中又可以区分为经济科学与人文科学;经济科学中又可以区分为管理科学和基本经济理论(包括学说史);等等。显然地,具体的科学活动具有多种多样的类别,其经济、社会功能也不同。就生产功能来说,有的科学活动的生产功能较为直接,有的科学活动的生产功能较为间接,有的科学活动具有提升物质技术力的功能,有的科学活动具有提升管理力或提升体制活力的功能,等等。可见,科学的不同门类,被合并于生产的方式和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又是不相同的。

其一,科学成果直接作为生产力的要素。在当代,一项应用技术科学知识的创新,意味着掌握科技创新成果的企业能更新其技术手段、工艺方法和创造出科技含量更高的新产品。人们看到,英特尔公司依靠计算机芯片电路刻印的应用技术知识的不断创新,实现了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不断升级换代。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及其科学产品有效转化的机制下,任何个人——包括少年科学家、发明家——从事的卓有成效的科学活动都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如最早的苹果计算机,就是一些大学生在汽车房中进行的科技开发的成果。可见,在当代,各种各样方式进行的、获得使用的应用科技活动都具有物质生产劳动的性质,他们从事的智力劳动体现在企业的生产成果之中。

其二,科学成果间接地作用于生产。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由于它的成果是关于有关物质或对象的性质的原理或基础性知识,它揭示对象“是什么”和“为什么”,但是却不直接回答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因而,这种科学活动成果,还是一个精神存在,而不具有可以供企业用于生产的使用效果。在市场经济中,非应用性的“纯科学理论”不具有可交换性,从而,不存在交换价值,市场机制不表现从而不承认基础理论研究活动的生产性。这一情况并不改变基础理论研究活动是“源头性劳动”,赖有这一“源头性”的劳动及其成果,奠定了应用技术研究的基础,为应用技术研究指出具体路径和方法。例如,计算机芯片的应用科技研究成果,是立足于有关单晶硅的物理学与化学性能的基础理论进步的基础之上。可见,科学知识的创造有其自身的规律,这就是基础理论科学引发、支撑技术,应用科学,每一次重大的基础理论的突破,会引发一轮大范围内的技术科学的创新和发展。在经济过程中,技术科学→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是立足于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知识的转化。这也就表明,尽管从微观现实的角度,从事基础研究的、创造“源头理论”的研究人员不参与企业生产过程,但是从生产全过程看,它的成果却对社会生产过程和使用价值的形成有着积极影响。可见,如果基于宏观和长过程(长期)观,有效的基础理论研究活动仍然带有生产劳动的性质,只不过它是一种无需支付报酬的、不具有直接价值形成功能的生产劳动。当代科学,作为实践的科学,它是服务于当代大生产——包括生产的物质技术、劳动方式、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等等——的科学。各项科学活动的具体功能和服务于大生产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应该基于科学活动发挥经济功能的方式,从大生产和总产品创造的角度,来评判和确认科学活动的生产劳动的性质。如人们不能只将技术科学活动作为科学活动,而否认管理科学活动的科学劳动的性质,人们也不能只将应用科学活动视为生产劳动,而否认基础理论研究活动的生产性。

六、科学劳动成为生产商品的劳动

科学成果的商品化,越来越多的科学活动被纳入商品交换领域是当代科学发展的特征。人们可以看到:(1)在当代经济中,科技成果诸如新创造、新发明、生产诀窍、产品设计、工程设计,都成为市场交易对象,它表明科技成果成为商品。

(2)在市场经济中,科技研发主要采用市场招标,即竞卖方式来进行,独立的研发机构,如大学的研究所,实际上是按照购买方订货来生产和出售“科学知识商品”。

(3)适应当前高技术经济的需要,出现了以创造和经营多样科学研究成果的公司化的企业,不仅仅包括进行各种工程设计、产品设计以及科技开发研究和成果销售的企业。如生物遗传基因编码的科研就是由大公司来组织,而且还包括从事经营管理方法与决策研究的企业,像兰德公司。这种科技研发的企业化经营,意味着科研成果被作为商品来生产和销售。

(4)当代企业股权制度进一步创新,科技型企业普遍实行科技人员和经营者持股制。科技人员持有股权,实际上是以他们持有的科技创新产品换取股权,或者以科技创新劳动换取股权。科技股权以及经营者股权,进一步以科技知识资本化形式实现科技知识的商品化。

(5)当代大工业公司,出售技术专利,提供科技研发服务成为获取收入和谋求盈利的重要途径。它表明,大企业不仅生产物质、实物产品,而且还生产和出售“科技知识产品”。

(6)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人员以被企业雇佣的职工身份从事科学活动,科技劳动力成为在市场出售的商品,当代高科技经济进一步实行职工的自由流动,“跳槽”成为常规,它表明科技劳动力进一步成为市场交换的对象。以上情况表明,科学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资本化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的大趋势,不管人们是否已经充分意识到,也不管人们是否情愿,在不可违抗的市场经济的法制作用下,更大范围的科学活动被卷入市场交换的领域,使更多的科学成果成为了商品,使更多的科学活动成为创造商品的劳动。

同类推荐
  • 民国国学文库:李后主词·苏辛词·周姜词

    民国国学文库:李后主词·苏辛词·周姜词

    《民国国学文库》丛书原名《学生国学文库》,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之子系,为突显其时代印记现易名为《民国国学文库》,奉献给广大国学爱好者。原丛书共60种,考虑到难易程度、四部平衡、篇幅等因素,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现删减为34种49册,基本保留了原书的篇章结构。因应时势有极少量的删节。原文部分,均选用通用、权威版本全文校核,参以校订者己见做了必要的校核和改订。为阅读的通顺、便利,未一一标注版本出处。注释根据原文的结构分别采用段后注、文后注,以便读者省览。
  • 警察情怀

    警察情怀

    本书是广元市公安局人员的文学作品集,是对公安工作的讴歌和对家乡、人生、自然的热爱。内容健康向上,是公安警营文化的体现。本册为诗集。
  • 潮汐和风

    潮汐和风

    《潮汐和风》是中国当代印象派诗人柏明文的诗歌作品集,本作品集收入了作者的诗歌作品60余首。分五辑:在时间和白发的眠处,潮汐和风,内心的牧场,想念一片海,寓言打着手语。
  • 文途沧桑

    文途沧桑

    罗飞是诗人,是本分笃实,从不炫耀或渲染自己的诗人。他钟爱诗,以生涯中的某些感触吟唱,却不去寻诗做。就我所知,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土”以后就只出过《银杏树》和《红石竹花》两本诗集,都是毫不矫揉的直白的抒情。从这个意义上,罗飞可称为胡风所说的“第一义的诗人”。《易·系辞》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因此,诗人所交往的,或谈得来,可以倾心相与的也是诗人。所以本书所收的文字,也以怀念和议论诗人的篇章为最多。尤为夺目(市语叫做“抢眼球”)的是对屈死的诗人阿垅,不但篇数最多,而且有整整一辑涉及他,据事实阐明真情,引文献为之辩诬,可谓对之一往情深。
  • 何必活得那么辛苦

    何必活得那么辛苦

    《何必活得那么辛苦》读书,写作,听爵士乐,练书法,拍电影,玩手杖,研究西装……这是蔡澜的优雅生活。旅行,做“网红”,开网店,听录音书……这是蔡澜的不老生活。针灸,得湿疹,回忆过去,笑看生死……这是蔡澜的苦乐生活。你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披星戴月,“996”?何必活得那么辛苦?快和蔡澜一起痛快地“玩”生活!
热门推荐
  • 绝世护花高手

    绝世护花高手

    虽然出身普通,但却上过贵族学校,混过特警秘密基地,进行过特工训练,还成功通过了特种兵魔鬼营的残酷考验……但这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生活,是钱随意花、开豪华车、住大别墅、身边总有喜欢的美女陪伴的简单低调的生活……
  • 融兽记

    融兽记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上古四大神兽多到碗里来,山河日月全部皆归我所有......!
  • 等等我们在一起

    等等我们在一起

    不论今天的你是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或者已经进入不惑之年,都必须承认,我们大多数人心底里都装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遗憾,为什么我们没有倾世美颜、为什么我们没有过人才能、为什么我们没有可以随意支配的财富、以及为什么我们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爱自己想爱的人。这些遗憾所带来的落寞、空虚甚至绝望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我们的灵魂。于是,我希望所有无处安放撕扯挣扎的遗憾从你看到这部小说开始,都可以定格在不必回望的旧时光,从此刻开始改变,奇迹便会慢慢滋生。这是一个充满魔力的故事,即将奔三的女主茉悉在经过一次迫不得已的思考人生之后,偶然找到了打开人生幸福之门的攻略秘籍。当她遵循神旨开启了艰苦卓绝的打怪闯关模式,便如有神助一般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得以与男神明星Waiting搭档,携手闯过了最艰难的考验,收获了幸福的真谛。我想说的是,幸福原本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和权力,只可惜太多人在半路弄丢了它,而后可能要倾尽半生的困苦磨难才得以将它寻回。但只要我们足够勇敢,足够坚韧,幸福其实可以无处不在。如果你问我,女主茉悉是不是我本人,我会说,正是本人,同时也是每一个不惧浴火重生的你们。
  • 少爷,你的丫头恋爱了

    少爷,你的丫头恋爱了

    说起靳炎,华莺永远是小脸上带着笑容,眼里带着微光,心里藏着嫌弃。她家少爷有三大乐趣,美女、装酷,最后,欺负她。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华莺就注定了被欺压的命运,给少爷背黑锅,陪少爷逗女生……到现在,少爷完完全全成长成为了一个流氓,而她也成了助纣为虐的“恶人”。少爷泡妞她跟着,少爷逃课她顶着,少爷受伤她陪着……很多时候华莺都在想,她真是一个勤劳乖巧的女孩子,只可惜摊上了她家少爷这种老是捉弄她的家伙。说起华莺,靳炎只有一个字,傻。两个字,白痴。三个字,死脑筋。他身边的每一个人都看得出他的心思,为什么这丫头就这么迟钝呢?他绝壁不承认,他从小时候亲了她之后就再也忘不掉了!
  • 纹天道文

    纹天道文

    一个以道纹为力量的世界,山、海、神、魔,每一种道纹都蕴藏强大的力量,那么传说中的“天”呢?
  • 重生田园种田忙

    重生田园种田忙

    甜甜的爱情,绝美的友情,我都要,人生没有遗憾,跌宕起伏之后尽是完美。出差遇寒流坠机,李云溪穿到了一个架空朝代的六岁女娃身上。还好家庭关系和睦,大家都宠着这个家里唯一的女娃娃。村里也民风淳朴,大家都努力耕种着希望。吃不饱,下河抓鱼虾。栽水稻,来个稻田养鱼。田里肥美的田螺,想想都流口水,螺蛳粉安排上。捉蚂蚱,抓知了,黄鳝泥鳅通通都吃掉。上山发现番薯,挖来全种起。改良土豆种植方法,土豆粉,麻辣烫来了,当然还有火锅。穷没事,只要善良朴实,云溪带领全村奔小康。白衣似雪,翩翩少年郎。云溪擦擦眼睛,真俊俏,拐来种地。
  • 南枫寄

    南枫寄

    他,是南岳国尊贵的大皇子,赵墨泽,终于如偿所愿,来民间宿醉了一场。她,是将门之女,与赵墨泽同一天出生,取名为,颜霏霏。她女扮男装,偷跑出府邸,带着随从到万星楼吃有名的菜。二人因志同道合在万星楼喝酒,颜霏霏一觉醒来,竟躺在赵墨泽腿上,赵墨泽从酒桌上醒来,睁开惺忪的睡眼,腿上躺着的竟是让他一见倾心的女子…
  • 我的农场有妖气

    我的农场有妖气

    医科大学毕业的苏雷继承了一座农场,结果发现负债百万,还没来得及哭,又发现家里陆续多了些吃货。苏雷算了一下,自己除了要经营农场挣钱还债,还要被迫相亲,现在又有了这帮拖油瓶……我不想奋斗了怎么办?好想去当赘婿啊!
  • 家的蜕变

    家的蜕变

    本作讲述80年代末,一对普通父母带着独生儿子,与弟妹因为生活拮据,只能省吃简用地过日子,祸不单行,父亲因为体制改革被迫下岗,他失业在家,可是天无绝人之路,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曾经的同事在深圳竟然开起了工厂生活过得富足,出于好心邀请他过去,随后,他家境开始改变,在家里人不断挣扎努力,而实现梦想,并获得财富。
  • 解读科技难题

    解读科技难题

    本书为少年课外阅读,补充少年知识的教学课外辅助读物。本书选取了适合少年阅读的关于科技发展、科学探索的知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