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13800000007

第7章 吴冠中说吴冠中(5)

答:对。像陈老莲他也一直不愿意被人作为画家看待,他也更愿意写文章,觉得作为一个画家很可耻、很卑贱,因为画家在当时的地位是很低的,还是有一个对画家的歧视的问题。像吴大羽他作为那么优秀的画家,他到后来也是愿意做诗人,而不是画家,他更重视他的诗,他也感觉到绘画更多的是一种技法、技巧的东西,有很多的约束在里面。

问:尤其是绘画在进入市场以后,过去有老画家讲“为人役使”,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吧,总会有些不完全是自主的因素在里面,像齐白石也是这样的情况。

答:他就是为了卖嘛,阎立本也是这样。他在御花园里满头大汗地为皇上画画,他后来就告诫自己的子孙以后不要从事画画。实际上画家还是属于匠人、戏子一类。

问:这是不是就是老子说的“巧者劳而智者忧”的意思。

答:所以我越到后来越觉得,我不愿意从事绘画了。

问:那您现在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答:我已经到晚年了,已经是无所作为了。

问:不会。您的身体很健康。

答:我已经到晚年了,后面的都是烂生活了,我觉得没什么意思。

问:不过现在的医疗条件已经很发达了。

答:将来人也许可以活到150岁,当时我觉得正常情况下能活到八九十岁也就可以了,再往后面即使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了,因为那个时候人会失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问:但是像朱屺瞻他也是活到一百多岁,神智很清楚。

答:对。他是很清楚,可是也没有什么创新了,只是在生活而已。人也可以活得很长,享受很多荣誉,像巴金,我觉得他宁可选择安乐死,因为他现在太痛苦了。

问:据说要通过种种关系给他申请诺贝尔文学奖,但恐怕不是很容易。

答:对。因为人家不见得也那么想。

问:因为他毕竟后五十年没有什么新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讲,看上个世纪的文化艺术,艺术家好像是不管怎么样“运动”,都没有完全放下画笔,但是作家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都全部放下笔了,即使再写,也都是“金光大道艳阳天”了。

答:谢晋就曾公开讲,他说:我的老师曹禺的好作品都在解放前,解放后写的作品都不行。

问:对。老舍也是这样。

答:郭沫若就更不用说了。

问:可能解放以后偶尔有一些还行,像冰心给孩子们写的几篇文章还可以,但多数都不行。

答:因为艺术需要的创作状态必须是完全自由的,发自内心,毫无功利目的的,这样才能产生真正感人的作品。

问:艺术这块也还是受了一些影响和冲击。

答:影响太大了。

问:但是比文学好像还是好一些。

答:一样大。就影响来讲是一样大,但是文学受到的局限更大。他们很羡慕画家,因为像齐白石他可以画鱼、画虾,他们就只能写政治,羡慕这个。

问:但是画家好像也有限制。

答:限制太大了!像齐白石这样,他是老人,可以例外。年轻人是不能这样的,画风景也是要被批判的。

问:好像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有一个规定,老画家也都在讨论,就是过去文人墨客的题材都不能画了,于是就出现了一个表现新社会、新生活的浪潮。

答:当时说中国画不能为政治服务了,老画家都失业了,就只能教教书法课什么的,像潘天寿还能勉强画,他画什么呢,送公粮。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林风眠他是画风景的,没有办法,就在他的风景上面加上个高压线,也算是表现新生活。老一点还可以这样画,如果年轻人再画风景画,那就是不务正业了。一直到很晚,“双百方针”出来以后,中央讲了一句“风景画是无害的,甚至是有益的”之后,政策才宽一点。

问:所以您后来画了很多风景画。

答:我只能画风景画,没有路走了。

问:您过去其实一直是喜欢人物画的。

答:对。而且我要搞悲剧性的。我当时是这样想的,想做到鲁迅那样,当时是政治条件限制做不到。现在即使做到了,我感到美术的力量也还是不行——我感到悲哀,就是在这儿。

问:您自己感觉,到什么时候艺术上的禁区基本上就全部突破了?答:改革开放以后基本上就好了。过去都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这样就永远不会有真正的艺术标准。

问: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完全自由了,想画什么就可以画什么。

答:对。我觉得现在还是比较开放,比较自由。但是现在自由了,也还是搞不出好东西来,因为现在整个社会的经济压力是远远超过古人的,在这种压力下,也是很难出好东西的。

问:没有受社会污染和影响的画家比较少。

答:因为他要生活。

问:这也是两难。

答:现在画家的条件都很好了,都有花园、汽车,甚至国家还拿出钱来养艺术,但是艺术是养不出来的,它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有意在家里种,不见得能种得出来。像鲁迅,他不是养出来的,如果他待在日本不回来,就不会有鲁迅了。我觉得,还是以奖代替养比较好,国家为养花了不少钱,但是养了一群鸡,它不下蛋你怎么办?奖蛋就比较好,像诺贝尔奖,你拿出来好作品,就会得奖,这才是一个好的循环,这样才能促进产生好的艺术。

问:中国现在文化方面的大奖还是很多的,但是似乎没有一个能对艺术和文化本身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答:现在美术家协会搞了一个终身成就奖,今年是第二届了。他们通知我,说我被选上了,一共有七个人。后来又来一个通知,说这个奖发四万块钱,但是他们没有钱,是一个企业家赞助的,因此得奖的人要回报企业家一件作品。这叫什么奖?这就失去了它的严肃性,成了他花钱来买我的画,我用这幅画换一个奖。我说我不要这样的奖。后来文化部又搞了“造型与表现艺术奖”,也是选了一些老画家,也有我。他们说是不要回报的,而且是文化部搞的,是政府行为。美协是属于群众团体的,我就去领奖了,当然奖金少一点都无所谓,即使奖一张白纸也是国家给的。但是后来又说这是日本人捐一笔钱给文化部,文化部拿这个钱来发奖,好像我们这个奖是这个日本人奖给我们的,所以这个奖我觉得也很别扭。后来有报道说,现在国家即将出台一个艺术奖的制度,我觉得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现在美术界有很多奖都是炒作,比方说我要这些画,我拿多少钱,都是这样交换的,而且组织单位,像美协,它还要从中抽取一部分。

问:实际上市场交易跟得奖是不应该联系起来的。

答:对。现在的评奖都是这样的,你得奖了,作品就要交给人家。

问:在西方这样是不允许的。

答:现在的评奖实际上成为一个交易了。

问:这可能也是社会转轨时期的一个不太正常的现象。

答:所以现在好作品也不容易产生了,好的作品恐怕还要给钱的那个人认可才行。

问:这是不正常的,文化问题要完全按照文化的标准来操作。

答:当然它也聘请一些评委,因为他自己不懂,评出来的好的他就买回去。

问:这可以说还是不规范。

答:当然。

问:生意是生意,文化是文化,但现在交叉到一起了,这也是中国绘画市场一直没有走入正轨的一个表现。

答:对。

问:您前些年围绕拍卖和自己的作品,在上海曾经打过一场官司,在当时影响是很大的。

答:这个官司是太荒唐了,让我对现行的很多做法很失望,我的很多看法都改变了。开始我还比较单纯,但是后来我认为实在太荒唐了,当然现在可能改进了,我觉得改进得还不是很彻底。

问:最后还是判您胜诉了。

答:因为当时的铁的证据,他不得不判我胜诉。但是胜诉以后,对方不执行。

问:到现在都没执行?答:没有完全执行。怎么办呢?法院登一个通告,说对方不执行这个事情。他还是不执行。

问:可以强制执行的,通过封掉账号之类的手段。

答:叫他登报道歉他不登,他不登就由法院来登,这个官司打了三年,太没必要了。别的画要评真假,但这个就没必要,像毛泽东“炮打司令部”这样的政治事件,因为打官司我们研究得很清楚,是1967年8月5日发表,当时两报一刊登出来的,假画上写的年代是1966年,他把时间给弄错了。当时的原画是我的一个学生画的,原画当时印刷了很多,他是根据印刷品来仿造的,然后加上一个“吴冠中画于1966年”,因为他当时弄不清楚具体的年代,他提前了一年。

问:因为刘少奇参加了“文革”,开始阶段他是在台上的,到了后来,毛泽东炮打他之后,他才下台的。

答:炮打是1967年,因为原画上没有年代,而且当时不能签名,所以他把年代提前了一年,这就是铁证,根本不需要任何别的辩论了。毛主席的大字报还没有发表就画出来了,是根本不可能的。

问:对。

答:这么荒唐的官司,竟然闹了三年,这里面的关系很复杂,越打越高,一直到最高法院,一直到高层领导人那里。

问:为什么呢?这和他们有什么利益关系吗?答:当然有。朵云轩在上海有背景关系,有政治关系,否则用不着这么复杂,本来是很简单的官司嘛。这个官司当时大动干戈,两次政协大会都谈到这个问题,因为这是首例假画官司。

问:到现在还没有执行?答:没有,对方始终没有登报道歉。

问:法院判的赔偿是多少?答:法院判赔偿一笔钱,数量很有限,还不够官司的诉讼费。法院判对方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上登报道歉,它拒不执行。那么法院就登报通告它拒不执行。这样的官司等于给造假画的人开了绿灯,会让他们感觉到,这么大的官司不过如此,有什么关系。所以说从那场官司,对造假画的人来说,他们是完全放松了。

问:这也占用了您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答:是。官司拖了三年,这三年总是有各种的事情要处理。

问:出庭您出了几次?答:我自己没有出面,都是工艺美院出面去上海处理,由学校来操作,他们也觉得太荒唐了。

问:诉讼费也是学校出的?答:这个后来还是算到我头上,当时是学校出的。但是那个假画卖了五十万,后来要他们赔偿一百万,因为假的都卖了五十万,我说我是一分钱都不要的,因为都是学校在代理,学校打到后来,觉得太复杂了,学校也没办法了,因此这个钱还是算到我头上。

问:确实让人很头疼。

答:的确是,官司是没完没了的。

问:反反复复,加上报刊上方方面面的报道。

答:报刊上还有一些假消息,那个时候真是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是奸诈,什么都有。

问:事实其实挺简单的,但是搞得太复杂,本来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答:当时不让签名,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唯一一个发表的是刘成华,他和画炮打司令部的作者王维政是同学,都是我的学生,他画了《毛主席去安源》,也有好多人画过,但是都不能签名。后来江青发现了,因为前面有侯一民画了《刘少奇去安源》,画得很好,在历史博物馆。因为这个,江青看到有《毛主席去安源》的画,就让大量发表,大量地印,还说要把作者的名字印上去。

问:为什么?答:表示是’真凭实据,所以特地把作者的名字印上去。

问:这个也是有政治考虑的?答:是。《解放军画报》马上要发表了,但是还不知道作者是谁,当时因为整个稿子是工艺美院提供的,就打电话过去问,可是电话里听错了,“刘成华”成了“刘春华”,第二天大量地印出来了,就这样,刘成华改名成了刘春华。因为刘春华的名气太大了,他也没办法改了,很有意思。所以就是说,那个作品根本是不能署名的,假画上写着“吴冠中1966年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特别荒唐的。

问:在那段时间,您用了很多时间看《石涛画语录》。

答:对。因为那个时候我画画画不下去,没有创作的心情了。

问:那本书是在荣宝斋出的。

答:对。一共印了两次。

问:影响是很好的。您在国内美术界是一直作为油画的代表性人物,突然对中国古画进行解读,这个视角本身就让人很感兴趣。

答:我觉得这件事情很重要。因为《石涛画语录》我们学画的人都读不懂,看了解释也读不懂,字面意思懂了,含义还没领会。我到了这个年纪了,字面意思我懂了,其中的内涵我也懂了。后来我觉得读懂它非常重要。

《石涛画语录》最重要的核心是“一画之法”,其实说到底非常简单,非常明确,首先要重视自己的感受,他的这个语录是用来反击别人说他没有古人的笔墨,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艺术上的技法。“一画之法”是他开始倡导的,以前没有人提过,“一画之法”是什么呢,是以一法贯众法,他又重视自己的感受,古人的面貌不能盖住自己的面貌。这样一看,“一画之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强调自己的感受,用不同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每次的感受不同,每次的方法不同,这就是“一画之法”。“一画之法”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画法,而是讲“法”的观念。

问:这是不是类似西方的“这一个”观点。

答:这个说白了就是表现主义的观点,没有第二个可以代替了。印象派也是,正午的阳光和下午的就不一样,感受就不一样,表现就不一样,其实就是“无法之法,乃为至法”。你用这个观点去看,全通了。其实他悟到了西方表现主义的观点,甚至比他们还早,因为他讲得很玄,导致很多人弄不清楚。懂了西方的这些观点,再来看他的东西,就很清楚,他同西方是吻合的,而且还是超前的。后人用佛教的、哲学的观点来解读,结果越说越玄。

问:就是成了一个谜了。

答:他就是用一个画家的感受来写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人理解到这一点,是我把它搞清楚了。

同类推荐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长征领导人4

    长征领导人4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莎士比亚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莎士比亚

    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林徽因传:倾我所能去坚强

    林徽因传:倾我所能去坚强

    这是一本有温度、有态度的传记,记录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国女神——林徽因,从容坚强、传奇丰沛的一生。作者以岁月的流逝为经线,以历史的变迁为纬线,向我们娓娓道来林徽因那既温柔又坚强的一生。她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在建筑与文学上都为后人留下了珍宝。将这本书献给温柔美好、独立自在的你,愿你懂得:生活从来不容易,倾我所能去坚强。
热门推荐
  • 还没春风知你

    还没春风知你

    大好时光,她的21岁浪费在男人拼博的那年从干净少年到她们眼中的多金男神。22岁终于结婚了她得偿所愿以为他一辈子都在自己,直到24岁所谓的新鲜感没熬过。才到25岁结束幻想总以为有多了解他,把自己青春19年搭进去口口声声说自己不会输。时隔3年她也到了30岁,回到以前那个“家”早变成一所餐厅“春风餐厅...吗我记得那会的时候也是春天而他在身边时不时就散发春风的那种香味,又温柔又干净。”
  • 命运的守望

    命运的守望

    一个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出现的少年,肩负着拯救人类的命运。然而当不幸降临在他的身上时他选择了逃避。到底是对?还是错?这一切是否能如他所愿?在神族与混血种的战斗他又会起到什么作用?
  • 快穿之我养反派的那些年

    快穿之我养反派的那些年

    【1v1】誓要看遍所有虐文的资深虐文爱好者姜绿淮,丧心病狂地又一次为反派黑化而欢呼时,脑海中响起了一道甜美的声音:“恭喜你成功解锁‘反派人生导师’任务,系统即刻将随机传送你到一个你看过的书中的世界,你只有引导大反派白化,才能回到现实世界哦~”姜绿淮:“???” 【注】①.真·1v1,每一个位面的男主角非女主cp,唯一男主隐藏在其中,穿梭每一个位面隐藏身份陪女主完成任务。②.此为正剧,有甜有虐,小虐怡情,先虐后甜。③.作者简介无力,请看正文。
  • 我的极品小姐姐

    我的极品小姐姐

    医术逆天,医死人肉白骨。武力骇世,吊打一切不服。
  • 天价宠婚:慕少的小甜妻

    天价宠婚:慕少的小甜妻

    传闻他冷酷无情,且克妻,娶她只是为了生下继承人。而她别无选择,只能想着慢慢脱身……却不料,他从来就没有放手的打算。
  • 趣味科学(科学知识大课堂)

    趣味科学(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天下玲珑局

    天下玲珑局

    万凰之神,在修仙路上遇见命定的劫数,为爱以生魂入鬼门。重生归来,看谁执棋子,以天下作一盘玲珑棋局!且看四国争霸,如何仗剑行侠登仙门?排雷:颜控、架空历史
  • 机器人浮生之死

    机器人浮生之死

    人工智能的极限就是与人一样的智能,可是此后它们的情感和灵魂呢?----小说讲述了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超级美女机器人所面临的:国家使命与个体目标之冲撞,爱与不爱之两难,永生与必死之纠葛,以及她籍于此的进退、取舍和彷徨,让人垂泪,引人深思,拷问着伦理与良知。读者、作者与主人翁一道,同此凉热,通过作品共同拓展了自我,丰富了生命历程。
  • 他叫我小可爱

    他叫我小可爱

    他说: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但对你我不敢内向,我怕你会误以为我不够喜欢你他说:我想要和你有很久很久的未来,这样我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喜欢你他说:我已经离不开你了……以前有人问石雨,你相信爱情吗?当时石雨是怎么说的?她说,相信呀,只是,不相信我会遇见爱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