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1700000035

第35章 国术一词的来历

中国武术列入国粹,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那就是沦落民间的武术终于被认可了它的价值,终于可以得到官方的支持、扶持和管理,也便终于有了弘扬发展的契机。

(一)“国术”称呼的来历

中国武术,历代称呼不同。《诗经》中称“拳勇”,所谓“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春秋战国称“技击”,《荀子·议兵》篇记载“齐人隆技击”。汉代有了“武艺”的称呼,《三国志·刘封传》有“武艺气力过人”的描述。汉代以后,唐宋元明清多沿用“武艺”一词,同时辅以其他,如明清也称“技艺”或“技勇”。《清稗类钞·老僧与黎某竞斗》载:“南海黎某家钜富,幼失怙恃,慕技勇,延教师于家,尽其术。”

上述称呼来自书册典籍之中,民间则另有用词。自义和团运动以后,武术几遭世人鄙弃,以技击为盗贼行为,足招祸乱。世人认为习武者为愚夫,谓愚夫误国,由不理解“拳匪”(义和团众)而迁怒于武术。世人一般看法,武术是“江湖卖技者”。在民间,北方人称武术为“把式”,习武是“打把式”、“练把式”。南方人称武术为“功夫”,习武是“打功夫”、“练功夫”。直到民国初年前后才使用“武术”一词,以点明这是一门有强身、自卫功能的技术。

1900年,北京成立了“四民武术社”,1911年,青岛建立“中华武术会”,此后数年间,北京、山东相继成立“武术传习所”,上海成立“中华武术会”,天津成立“中华武士会”、“道德武术研究会”。以“武术”命名的社团组织纷纷出现。1911年,时任陆军第九协协统、驻扎山东潍县的马良,邀请一些武术名家编辑武术教材,定名为《中华新武术》。1923年,马良动议在上海举办全国性的武术大会,这次大会也冠以“全国武术运动大会”名号。“武术”一词在民国初年已为社会所接受。

然而,“武术”一词使用时间不长,便被“国术”一词取代了。这事发生在1927年。

当时西北军退役将领张之江先生发起成立“国术研究馆”,意欲把习武作为“强国强种”“保家卫国”的手段,达到激发民众爱国热情拯救民族危亡的目的。“国术研究馆”的成立和改称“中央国术馆”是国术一词的公开使用。

那么是谁先提出“国术”一词的呢?

一说该词始于李烈钧。李烈钧又名协和,辛亥元老。辛亥早期,曾任江西都督府参谋长,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做过孙中山广州国民政府参谋总长。1925年,出任国民军总参议。1927年,被任命为江西省主席、国民政府常委和军事委员会常委。

据武史专家唐豪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撰写的《武艺图籍考》中说:“查国术这一名词,始创于李烈钧,其何所取义?现在未能问之于地下。依吾个人推测,李先生曾经住过日本,他侨居的时候,或许见过日本的大相扑,到民国十六年,它与许多国府要人发起中华民国国术研究馆,大概他知道日本的大相扑名曰国技,所以他把中国的武艺改为国术,不久,又有人将其扩充。”

另一说,“国术”一词始创于张之江。理由有二:一是成立国术研究馆的动议是张之江提出来的,那么国术一词理应是他首创。二是张之江在《中央国术馆缘起》一文中写道:“我国技击之术,发达本早,代有传人。近年虽稍稍陵替,偶有能者,其方法途径,别具神妙,与国学同有优异之点,故正名曰国术,发扬光大,自不容缓。”然而,此处虽提出“正名曰国术”,但并未指明该词的首创者。

曾任中央国术体育专科学校(1933年成立)国术理论教授的吴图南先生在1936年写的《国术概论》中说:“民十六之后,始称国术。”又说:“民十六以还,全国统一,国基新立。国府有鉴于民族衰弱,国势日危。欲挽救颓风,非提倡中国固有之武术,不足以恢复道德,复兴民族。乃创中央国术馆于首都,设立中华国术协会于上海,风声所树,海内景从。分馆林立,会社丛生。加以褚民谊、李协和(烈钧)先生倡导于前,张子姜(之江)、李芳宸(景林)先生领导于后。大声疾呼,不遗余力。”

依吴图南先生的说法推测,“国术研究馆”在酝酿成立的过程中,“国术”一词已然在十数位发起者中达成了共识。才有李烈钧等倡导于前张之江等领导于后的结论。而拍板使用“国术”一词的人,似应是大权在握的李烈钧等国府大员。或未可知。

还有一说,“国术”一词,李烈钧、褚民谊、蔡元培、张之江等都提出过,最后由张之江选用。惜乎不明出处。

不管怎么说,“国术”一词是当时倡办国术馆的人的共识,这一点应无疑义。

(二)舶来的“国粹”一词

为什么非要把“武术”改称“国术”呢?这要追溯到辛亥革命前的国粹主义思潮。这股思潮本是国学根底较厚的革命党人发动的一场“保存国粹”的自救运动。他们批判宣传中国落后、鼓吹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认为西方道路不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最好选择,应当到中国古代传统中寻找解救时弊的方法,因此提出“复兴古学、宣传国学、提倡国粹”的主张。

国粹主义思潮在当时影响颇大,它在配合宣传同盟会三民主义政纲、抵制盲目西化、改变学术风气等方面的确起了一些积极作用。但过分推崇古代学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封建复古主义逆流,客观上配合了封建守旧派和君主立宪派的需要。在否定西方文化方面也走向极端。

且不论国粹派如何,只说由于他们“研究国学,保存国粹”的主张带给中国大众和中国知识界两个新名词,即“国学”和“国粹”。

历史上,“国学”即“官学”,指在京都官办的学校如太学、国子监,监生也称作国学生。对于我国传统学术则使用“国故”一词。清朝后期,西学引进,“中学”一词出现,泛指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到19世纪为止的学问和文明。如冯桂芬提出“中学为主,西学为辅”,张之洞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证明这个词的普遍使用。到清末,“经世致用”的思想出现,才因“西学”而提出“国学”。“研究国学,保存国粹”的运动使“国学”一词有了指代国家独有的传统学术的含义,将诸子百家学说、历代礼法典章制度、文学艺术等等内容包括进去。甚至还要算上历史人物中的“可为法式者”。此时,全盘西化的人称其为“国渣”,维护传统的人称其为“国粹学”,中间派则称其为“国故”。针对“国学”一词,钱穆先生这样说:“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无立。特为一时代名词。”这或可说是公正的。

而“国粹”一词则是舶来的,不是中国固有的词汇。据文化学者郑师渠认为,“国粹”一词是由梁启超1901年在借鉴日本国粹主义基础上首先提出来的。事见1901年9月梁启超的《中国史绪论》有“中国民族固守国粹之性质,欲强使改用耶稣纪年,终属空言耳”一句,这是国人最早在报刊上使用“国粹”一词。

1904年3月,黄节先生在《政艺通报》第1号发表的“国粹学社发起辞声明”中说:“国粹,日本之名辞也,吾国言之,其名辞已非国粹也。”他明确指出国粹一词来自日本。

1905年,“国学保存会”成立,《国粹学报》创刊,把“研究国学、保存国粹”定为宗旨,从此“国学”和“国粹”两个词连在了一起,开始并行于中国。

(三)“国术”与“国粹”之关联

自“国学”“国粹”二词流行于中国,其影响不可低估。

仅就“国粹”而言,鉴于“国粹”是国家民族文化精华的定义,是本国独有外国没有的文化现象的定义,纳入国粹之中的文化现象似乎就得到了国人的认可,就得到了发扬光大的保证。

最早被公认的中国有三大国粹,即中医、中国画、京剧。既属国粹,便均冠以“国”字头。中医便称国医,中国画便称国画,京剧便称国剧。此后不断延伸,民族民间音乐被称作国乐,在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获奖的茅台酒被称作国酒,中国语文便称作国文,一些我国独有的工艺技术被称作国技,牡丹花便被称作国色。此时还有人提出要将孔教称作国教。反对国粹派的五四精英则调侃应将“他妈的”称作国骂。在这个大环境中,有着几千年历史、我国独有的武术文化现象被纳入国粹,并因而改称“国术”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中国武术列入国粹,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那就是沦落民间的武术终于被认可了它的价值,终于可以得到官方的支持、扶持和管理,也便终于有了弘扬发展的契机。

武术,论历史悠久,中医、国画、京剧都比不上它的源远流长。论内容,武术在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内容得到不断发展和丰富。小而言之,它以鲜明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技击术,大而言之,它可以一门独立学科自立于人体科学之林。有人说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笔者以为此言不谬。武术内容广博,流行地域广大,技术丰富精湛,功法理论深奥,堪称博大精深。武术作为我国独有、特点鲜明的文化精粹,在当时改称为国术,是武术从民间步入殿堂的转折点。

(四)“国粹”也不可故步自封

“既为国粹,便完美绝伦”,这不是正确的看法。罔顾事实自傲自大的后果是故步自封,不求进取不求发展,结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不足,国粹也不例外。就如中医弱于外科手术,中国画弱于光线明暗,传统京剧弱于节奏缓慢和不太讲究的唱词。而武术,尽管它有博大精深的赞誉,但由于旧社会多年积习,佛教道教的渗透,以及带有原始与愚昧的传承方式,加上民间巫术、忌讳等民俗因素,给朴素自然的武术披上了神幻莫测玄而又玄的外衣。时至今日,仍有人用各种方法,甚至用封建活动和艺术形式强化武术的神秘性。这相当于是鸡蛋里的骨头。

当代世界,正越来越显示出一种东西方文化互补的发展走向。就如京剧伴奏用上了西洋交响乐队。中医不局限于切脉,同样要做化验、B超、CT、核磁共振的检查。很多国画大家在中国画创作中使用了西洋画技术。而发源于英国的乒乓球,由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乒乓球队称雄世界乒坛的成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被称为国球。如此看来,国粹不一定是本土原生物。外来品种只要在本土扎根繁衍昌盛,也可成为国粹。可以说“世界的也是民族的”。而源于本土的国粹,从外来文化中汲取有营养的成分,也是促进本身发展的必要。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纳入国家管理范畴,自此拂去武术神秘的外衣,训练科学化,裁判合理化,推广普及化,竞赛规范化,在继承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并开始向世界传播中华武术。应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那句话,具有鲜明民族特点、我国独有的中华武术终于在多个国家开花结果。现在可以说“国术”一词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同类推荐
  • 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新时期群众文化研究

    群众文化,是指人们除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
  • 基督教神圣谱:西方冠“圣”人名多语同义词典

    基督教神圣谱:西方冠“圣”人名多语同义词典

    《基督教神圣谱:西方冠“圣”人名多语同义词典》旨在从名、实、相的立视角度,全面介绍这一重要群体,以期解决介研西方文化中人物译名混乱、生平事迹难查、艺术表现费解三大难题。本书收290条目,以中、英、法、西、德、意、俄七种语言的异名互相参照,统一中文译名。每条目对人物记其传略,对事件指其出典,对象征作出说明,以提供异名之下的实质性信息。本书选印有关西方艺术精品544件,既辅助文字以形象,又得文字作阐述。
  • 德国人

    德国人

    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从地理特征、历史渊源、民族特性、经济、宗教、社会保障、政府、汽车交通、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德国。
  • 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

    “国学”一说,最早见于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以及《国学概论》演讲,又可称为国故。国学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内容,形成了恢弘的经、史、子、集四大部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热门推荐
  • 蝶妖之泪归来

    蝶妖之泪归来

    深爱过,失去过,离弃过哭泣了,放弃了,归来了只是我已不愿再见你一面
  • 万界无尊

    万界无尊

    惨遭灭门的墨家究竟隐藏了什么万古之谜,引得万界至尊觊觎,唯一幸存下来少年背负着使命历经生死磨难一步步攀登向巅峰纵横九霄神勇天下敢当无敌尔等如何敢称尊既然万界皆列至尊那我便杀得这山河色变地覆天翻让这诸天万界之中至此无人敢称尊!
  • 都市最高手

    都市最高手

    高端大气的都市,土里土气的少年,因为一张免费四年的录取通知书,自此生活变得华丽多彩。暗修驭龙诀,偶得神玉,看叶天如何解开迷离的身世,一步步走向都市最高手之路。
  • 双面宠姬

    双面宠姬

    她明明本性嗜血却在人前不同,她明明爱他如命最后却因误会离他而去......
  • 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苏联克格勃绝密行动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通过丰富的资料、精彩的描写,全景展现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的发展历程,描写了其在二战期间的独特作用,用克格勃百年历史中的经典案例,为读者揭秘世界上最大的超级间谍组织的神奇往事。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细致地再现了经典谍报事件、天才谍报人物惊心动魄的故事。作者文笔妙趣横生,读来令人不忍释手。
  • 逍遥紫仙

    逍遥紫仙

    修真之路何其漫漫,何时才是尽头?求道之路坎坷,什么才是真理?她不是人见人爱的玛丽苏,也不是楚楚可怜的白莲花,更不是心怀怨念搞逆袭的炮灰女!愿意包养,包养去!ps:这是一部平凡少女华丽成长史!修炼升级打怪冒险奇遇为主,友情亲情爱情虐炮灰为辅!绝对离奇,绝对精彩!
  • 落阳肆意

    落阳肆意

    〈言情,爽文,架空,玄幻,女强〉文案:女主,夏落,姓夏名落,六岁时被人意外陷害走丢,看似意外,实际上是陷害,还有多方势力夹杂在其中,十年后,夏落功成名就,因为要执行五星级任务,以及因为亲生父亲的事她回到文大区的淼城。家中,除了她,还有一个妹妹——夏梦,夏落本就带着任务,所以不在意这些,但这个任务牵扯到的实力太多,甚至是几十年前被灭的势力,又或者参与她失踪的势力,弄的国家不得不派其他人和她一起执行任务,那一个人正是尤肆。尤肆,尤家人,这不是秘密,两人的相遇,正是夏落走丢的那一年,那一年,尤肆已经开始游历四方,不常回家了,那时,尤肆正好在文大区游玩,他看夏落可怜,又想着尤老头子喜欢女孩,却没有女儿,出于同情,尤肆把夏落带回家了。尤老头子很喜欢夏落,认夏落做干女儿,在尤家的地位,夏落甚至比尤肆高。尤肆十四岁那年,两人一起离开尤家,夏落带着尤肆进入国家的高层,那个人人都想触碰的层次——天神。两人在那接受训练,参与国家的机密,那是很多人想触碰却碰不到的领域,那是国家机密,不得外泄。故事,由此开始……
  • 通往地狱的路口

    通往地狱的路口

    死亡,每个人都是要面对的事。每个人都害怕死亡。恐惧往往来源于未知。而有这么一个组织和常人往往相反,寻找着通往地狱的道路。
  • 天衍局

    天衍局

    玲珑棋,局中局。谁是对弈人,谁是指尖棋?谁能棋手天下,谁终一场空梦?人生天定?可人生无常,谁又甘心认命!
  • 开天石

    开天石

    这个年代,一粒沙都可以容山海,一片叶都可以纳苍穹,石头就不能破天?“一块石头能破天?你以为我傻?”于是皮毛开始叫嚣了:“你敢瞧不起我?我破给你看~~~”轰!轰轰!天破了个洞。皮毛道:“还没谁!!!看到没,纪小子,我是石皮毛,我为自己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