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1700000046

第46章 武谚与拳诗

武术谚语总结的是前辈武人的练武经验、格斗经验、养生经验、闯荡江湖的经验……

过去武人创作拳诗时又多使用字面看似形象内容却很抽象的词汇表述,遣词造句夹杂古文,不够通俗。

武术的通俗文化特征既体现在绰号上,也体现在武术谚语、武术诗歌方面。

(一)武谚

谚语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固定语句。它具有通俗、简练、形象、富有意义的特点。像“活到老,学到老”,“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有的谚语简直就是群众口语的白描,通俗易懂、毫不晦涩,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谚语是民间底层大众的语言,有的谚语难免粗俗,像“风是雨的头,屁是屎的头”。所以古代文人对谚语常给以蔑视。在古书中,谚语被称为“鄙谚”、“野谚”、“俗谚”、“里谚”、“乡谚”,说明谚语是属于“下里巴人”的语言。然而谚语用精辟简练的语言反映大众生活和斗争的经验,有着极强的针对性、正确性和实用性,因此,它能够广泛、长时间地流传,并成为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的重要的瑰宝。

谚语大体可分为农业谚语、行业谚语和生活谚语。以农业谚语为最多,涉及气象、农时、劳作、收获等诸多面。像“早雾晴,晚雾阴”,“桃三杏四梨五年,枣子当年能卖钱”,“白露收高粱,寒露打完场”。农业谚语有着地域差别,如河北农谚“惊蛰春分,栽蒜当紧。清明谷雨,瓜豆快点,立夏小满,浇园防旱……”安徽则是“惊蛰快肥地,春分犁不闲,立夏点瓜豆,小满不种棉……”等等。行业谚语有着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的专业谚语,像“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是卖酒的;“井淘三遍吃好水”,这是打井的;“开店要开典当铺,先拿钱来后取布”,这是开当铺的;“买卖不成仁义在”,这是买卖行通用的。生活谚语则涉及方方面面,像涉及政治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涉及励志的“人凭志气虎凭威”;涉及修身的“仁义为友,道德为师”,“靠着勤的,没有懒的;靠着馋的,没有攒的”;涉及治家的“克勤克俭,有吃有穿”;涉及社会常态的“卖瓜的说瓜甜,卖醋的说醋酸”,“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墙倒众人推,鼓破乱人捶”……

武术谚语应当属于行业谚语,它总结的是前辈武人的练武经验、格斗经验、养生经验、闯荡江湖的经验,用来指导习武者做人、行事、练功、格斗、传艺、养生及社交。在传统社会中,简单明了、形象生动的谚语对于大多数没有文化的习武者来说则是解渴的甘霖,大大提高了文盲习武者的领悟能力,着实是习练中国武术不可不知的重要内容。

武术谚语大体可分为这么几类,即武技类、武德类、学艺类、养生类四种。其中以武技类的谚语为最多。在这一类谚语中,包含指导练功的,如“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拳打千遍,身法自现”;“未学功夫,先学跌打”;“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包含技法要领的,如“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刀口”;“根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步不活则拳乱,步不快则拳慢”。包含格斗原则与格斗经验的,如“彼斜我正,彼正我斜,以静制动,后发制人”;“以短逼长,以闪为进,以活为主,以速制慢”;“上打阳,下打阴,两边打肋中打心”;“上步六合手,打不赢就走;上手五花炮,打不赢就跑”。还有包含对功理功法总结的,如“势断劲不断,劲断意不断。形断意连,势断气连”;“聚气成力,以气催力,吐气发力”;“打拳要长,发劲要短”……武技类的谚语多产生于各门各派,因此带有拳种门派的特点,像“弹腿四只手,神鬼见了都发愁”,这是“弹腿门”的;“一见屁股调,便是戳脚到”,这是“戳脚门”的。而在格斗技击方面,有些谚语又是通用的,如“手去脚不动,打人不能胜。脚踢手不出,打人必负输”;“练时有定势,用时无定法”;“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十下八下”等等。

在武德类谚语中,首先是强调武德的树立,如“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学德”;“心正则拳正,心邪则拳邪”;“拳以德立,无德无拳”。其次是强调武德的修养和自律,如“习武千条戒,最戒嫉妒心”;“嫖赌看似个人事,玷污武林人品低”;“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拳硬舌头软,舌软也伤人”;“武人相敬莫相倾”;“十个把式九个吹,剩下一个还胡嘞”;“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在人前自夸口”。第三是强调武林间的交往,如“同是江湖客,不识也相亲”;“行遍天下路,把式是一家”;“打得宽,不如交的宽”;“小心天下去得,莽撞寸步难行”。

学艺类的谚语一方面注重于教,一方面强调于学。在教的方面,师明徒贤是最受推崇的,如“严师出高徒,师严道更尊”;“名师出高徒”;“师父不明弟子拙”;“不经一师,不长一艺”;“尊师要像长流水,爱徒要像鸟哺雏”;“误人子弟者,必被弟子误”。在学的方面,既强调苦学苦练的精神,如“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若要功夫好,一年三百六十早”等。又强调学武的积极主动性,如“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艺在师,学艺在徒”;“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初学三年,天下去得。再学三年,寸步难行”。还有的是强调学艺的方法,如“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似我者生,像我者死”;“千拳归一路,一路通,百路通”;“井淘三遍吃好水,人从三师武艺高”。

养生类谚语则注意强调练武的养生作用和以武养生的方法。“常常练武术,不用上药铺”;“打拳壮筋骨,踢腿活四肢”;“坚持练功,百病不生,半道歇功,百病丛生”。这是强调习武的养生作用。“走为百拳之长”;“酸多练,痛少练,麻不练”;“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卧如弓”;“拳后满身汗,避风如避箭”。这都是讲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言简意赅的武术谚语对练武人来说起到的是突出重点、把握要领的作用。但每条谚语所有的丰富内涵,仍需要师父作出解释,才能真正发挥谚语的作用。尤其是对武技类的谚语,像“拳无拳,意无意,无拳无意是真意”这样的谚语不加以解释,是难以从字面去领悟的。

笔者曾于1986年出版过一本《武术谚语释义》的小册子,现在看来,所收集的武谚不足十一,所做的阐释也未见如意和深刻,然而总算是做了一件抛砖引玉的工作,期图引起研究者注意。

(二)拳诗

拳诗、也叫武术诗歌、拳歌、拳诀、歌诀。从严格意义上讲算不得诗歌。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以高度精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具体讲,它具有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的特点。而拳诗,是专业领域的作品,它不需要表达感情,也不需要反映社会生活,更不需要讲究严格的韵律。

拳诗其实属民歌、顺口溜、打油诗一类,多是习武大众的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常常是短小、明快、清新。所用表现手法多是对比、比兴、铺陈、双关等大众口语常用的修辞方法。然而,由于武术的历史悠长,古已流传的一些拳歌,尽管是当时的民间俚语,拿到今天仍如读古诗词一般,需要加以解释。而过去武人创作拳诗时又多使用字面看似形象内容却很抽象的词汇表述,遣词造句夹杂古文,不够通俗,也会留下不解释就难以领悟的遗憾。例如《进手进技法歌》:“凤凰展翅最为高,进步煞身肘去求。肘对肘分拳送打,翻身踱子无左右……”这第一句、第三句、第四句都不是一目了然的,没有学过这种拳的人难以理解,学过这种拳,没得到师傅解释的人也不会理解深刻。

多数拳歌是明白如话的,便于记忆和流传。拳歌大体有这么几类:

一、是讲武德的。如《拜师歌》:

荐师带徒进道门,一炷高香起青云。

三师引路佛门进,明暗二法左右分。

进门要走光明路,暗字以心欺压人。

进门守规佛祖法,黑白分明自己身。

这首诗是强调习武者要走光明大道,做正大之人。二、是强调用功的。如《训诫歌》:

进武门心坚志固,学姿势是得认真。

加功课莫要放过,功成就乃在自身。

文武好难学难买,自己艺焉到他人。

三、是讲练武养生的,如《内养歌》:

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气见天真。

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莫与人。

又如《五拳歌》:

龙踅飞腾健四肢,虎卧扑身消化食。

豹力勇猛精神壮,蛇遛随行把病欺。

鹤翅扇动蹬活爪,锻炼强身气充实。

四、是讲述拳术风格的,如《幺磨腿歌》:

幺磨为小巧连环,进退攻防一瞬间。

高低侧正有明暗,闪展腾挪左右旋。

蓄力而发发即敛,敛后再发无休闲。

由里及外身斗晃,刚猛只在内中含。

这诗写出了幺磨腿要练出“连环不断”的风格。五、是讲拳种内容的,如《教门弹腿歌》:

昆仑大山世间传,名曰弹腿奥无边。

头路冲扫似扁担,二路十字人拉钻。

三路盖锤双披打,四路转磨生奇关。

五路栽锤登来益,六路堪管封毕然。

七路双称十字腿,八路庄跺如转环。

九路碰锁重闪门,十路栽花如箭弹。

十路弹腿的内容特点尽融于一诗。

六、是讲套路结构的,如《通背拳串珠歌诀》:

通背串珠休要忙,上前三步站当场,

转身挪步开门式,两手微伸对胸膛,

开拳先打踏掌法,紧跟中拳把他伤,

进步照样一顺式,翻身换掌后敌防,

……

再如《鞭杆歌诀》:

右手提鞭凝神站,提摆扣蹲开步按,

挂点挎扣拧手腕,缩身挎提迎面钻,

并步划背单把握,转身裹掩紧架戳,

……

诗句的顺序就是套路的动作顺序,甚至有的诗句中的主词就是动作的名称。七、是讲技击动作的,如《翻子拳歌》:

……

直拳打法最简便,不招不架直向前。

泰山压顶用猛劈,连劈带挑是截拦。

横能破竖竖破横,横出直入暗舒肩。

崩拳就是挑打式,连挑带砸防护严。

摔拳本是翻拳变,上提下滚左右旋。

捋手本是顺手带,一收一放紧相连。

缠法要用缠化劲,缠化用义即粘连。

……

这几句极其明了地讲述了直、劈、横、崩、摔、捋、缠七种手法的使用方法。这几句诗相当于口诀,记住口诀,就可以照着练,就可以成功。

八、是讲技击法则的,如《形意打法歌诀》:

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

拳如炮形龙折身,遇敌好似火烧身。

……

头打起意站中央,浑身齐到人难当,

脚踩中门夺他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

再如《太极拳打手歌》:

绷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粘随不丢顶。

九、是讲内功练法的,如苌家拳《阴阳转结歌》:

阴转阳兮阳转阴,阴阳转结互有根。

欲知阴阳转结理,还向阴阳转处寻。

再如《五行能司》:

肝司主持居震东,脾能统摄在中宫。

心主离火神变化,肾能赢满气力充。

欲知肺家何所司,分布节制是其能。

五行妙用真如此,会得呼吸自精通。

拳歌在写作上是不严谨的,重复用词处甚多,而且不讲究平仄音律,有时甚至不押韵。有的拳歌又为了追求音律效果,乱用多音字,错别字,忽视内容的表述,反而会造成语焉不详。但拳歌在中华武术传承中所起的作用却不容小觑。它不仅帮助习武者掌握拳术风格、套路结构、技法要领,而且由于拳谱中拳歌的出现,增加了拳谱文献的分量和文学性,凸显了武术的文化色彩。这是外国搏击术所无法相比的。

同类推荐
  •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华夏先声:正说中国古代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秦汉建制、隋唐盛世、宋元之治,一直到明清之际,中华文明在世界上一直居于领先地位。中国文明延续发展至今,不但创造了丰厚富足的物质文明,还创造成了博大精深的精神文明。这一切成就不但泽被了华夏子孙后代,而且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 梁宗贷:穿越象征主义

    梁宗贷:穿越象征主义

    本书以“主题学”研究为主要方法,将梁宗岱的创作、批评和翻译活动放置到法国乃至世界性的象征主义大视野中,通过全方位比较梁宗岱与象征主义,显示出其穿越象征主义的最高境界。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谈判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谈判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教你如何谈判成功:谈判人员的交流技巧、通用的谈判技巧、谈判桌上的基本策略、标准谈判手段、反击对方的手段、遇到特殊情况的注意事项等。
  •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论集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论集

    爱婿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副院长赵兴刚教授对全书进行仔细校对,并与爱女王云一起照顾我的生活起居,使我能安享晚年。看到中国各民族空前大团结,祖国繁荣昌盛,我由衷地感到幸福、快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音乐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音乐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热门推荐
  • 第五极

    第五极

    在我生活的世界以外是不是存在另外一个世界?它是什么样,是和我的世界一模一样,并行存在?还是别具一格,另有一凡精彩?周子墨想了半天没有想明白,关上了窗沉沉睡去,他不知道,另一个世界的门已经为他悄然打开。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tFbOyS

    tFbOyS

    你离开的那一天,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似乎,连老天都在为我们的爱情惋惜。还记得那个盛夏,我和你在操场上并肩走着,你坐在草地上弹吉他,我静静的听着。可如今,当初那个青涩的我们又在哪呢…
  • 鹿仙缘

    鹿仙缘

    一世,她是山野林间赶鹿的少女,误打误撞,入了他心…一世,她是泽雾仙山的一只灵鹿,历经千帆,终能得偿所愿,爱恨纠葛,最终香消玉殒…一世,他放下仇恨…十里凤凰花,惟愿她开心
  • 万界大佬从我做起

    万界大佬从我做起

    被兄弟绿,被女友甩。心灰意冷的秦千晓的手机还被雷给劈了但结果却意外开启了联通万界的微信群聊。这里面的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真的是超喜欢在里面的感觉。秦千晓戴好了墨镜,嚣张地说:“让开,我要开始装逼了。”
  • 浮生若梦:享世欢

    浮生若梦:享世欢

    千年前她带领族人来到东荒。杀戮、掠夺,她手持骨鞭站在城墙上,夹杂着浓重血腥味的风越吹越远,像是蒙了层淡红的薄雾。她原是只通体雪白的猫族。在她出生那日,她的母妃足足阵痛了七天,翩翩蝴蝶纷纷飞向她父王的大殿,为她的庆生舞了七七四十九日。四十九日。
  • 我的世界可还待得习惯

    我的世界可还待得习惯

    月亮是藏不住的,就像我爱你的心,也是藏不住的。思念一个人,就想变成飞翔的鸟。飞遍世界的各个角落去寻找心爱的那个人。喜欢一个人,即使是变为空气也不后悔,只为能光明正大的呆在你身边。
  • 文章选录

    文章选录

    迷茫青春,我们要学会理解别人,包容对方。
  • 万法剑尊

    万法剑尊

    万道万法唯我独尊法则纠葛凝炼道,万道缠结成世界世界运转并非独天道之功,万道均参其中,大荒演化天道独缺,四十九大道晋升天道,化四十九道部,独缺至高天道,万道凝种竞至尊道种与修士缔结,修士借道种修炼,道种借修士夺四十九道部万千正道之位千万年的争斗演化,已证四十九天道,三千大道,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小道,众道倾轧红尘修真界斗争不断,均为那空悬亿万年的众道之首位直到一个少年携空空如也的混沌剑躯降临,吞万道施万法唯我至尊。
  • 大唐平叛传(上)

    大唐平叛传(上)

    是一部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本书以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叛乱为背景,叙述了平叛战争中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故事。书中除了以大手笔描写了千军万马拼力厮杀的恢弘场面,百十位出场的人物更是描写得活灵活现,显示出作者在历史、天文、地理、哲学、艺术及宗教等方面丰富的知识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