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26100000009

第9章 什么时候教育他最管用?适当保住孩子的“面子”

孩子的心里话

爸爸妈妈,请你们不要在很多人面前批评我!

我会感到很没面子,这个时候我不但不会听你们的,反而还会和你们作对。

偷偷地跟你们说,其实私下提醒效果会更好。

大周末的,小本挨骂了。

都是尿不湿惹的祸!

小本早上穿的尿不湿被“用”了好多次,坠着他的小短裤。结果他又“用”了一次。这下,“液体”都涌出来了。

艾米生气地说:“小本,你自己难道没有感觉吗?你难道就不能自己说要上厕所吗?”

小本看了一眼站在旁边准备午饭的我,低着头什么都没说。

跟你说句悄悄话,三岁的小本每天还穿着尿不湿呢。

每次看到小本穿上尿不湿,再穿上小短裤,鼓鼓囊囊地跑来跑去的样子,我就想转过身子笑一阵。小本每天早上去幼儿园的时候,都会往自己的小书包里装一片帮宝适。他是自己装的!有的时候,自己带的尿不湿不够用,他还会问幼儿园的老师借一片用。艾米总觉得第二天拿着一片尿不湿还给老师很尴尬,干脆给小本在幼儿园里寄存了一大包,用完就自己拿。

艾米的气还没生完,转过身来对我说:“你看小本这样,总是把尿不湿用到极限还不要求换新的!”

小本斜看了我一眼。我什么话都没说。因为我知道,要是顺着艾米说下去,小本还不知道会怎么对抗我们呢;要是逆着艾米说上去,她肯定会更加生气,小本也会被“教育”得更惨。

艾米一边把小本尿湿的短裤扔进洗衣机,一边好奇地看着我,问:“你大约什么时候开始不穿尿不湿的?什么时候可以自己去上厕所的?”

“两岁肯定能自己去上厕所了。我没穿过尿不湿。这个东西,传到中国差不多也就十多年,我小时候没赶上。”我看了一眼小本那大包的帮宝适回答说。

艾米更惊讶地说:“那你们小时候穿什么?为什么我看那么多亚洲孩子很小就能自己上厕所了?”

“我的父母很辛苦,都是用吸水性不是很好的尿布,他们没有帮宝适帮忙,每天都要给我换洗尿布。虽然父母工作量很大,但是因为尿布不能吸收很多尿液,所以我们很小就学会了控尿。”虽然物质上没有这么多的选择,但是我依然很骄傲——我们不是一样长大了嘛,关键是长得也挺好的。

我们的研究生班里有一个印度女生,没事就会拿印度和美国进行比较。她说,印度虽然不发达,但是这样的物质状况下很锻炼人。最典型的例子,印度孩子计算能力都很强,很小就能熟练地进行四则运算——这方面跟中国人一样,但是美国的孩子都是用计算器计算,离开了计算机,减法、乘法、除法就都废了。她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眼前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我们没有帮宝适,所以从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自己上厕所。在来美国读书之前,我很难想象,一个四岁的孩子还每天穿着尿不湿上幼儿园。

那么为什么穿着尿不湿的小本就学不会自己上厕所呢?这是因为尿不湿能迅速地吸收排泄出来的尿液,达到让小屁屁觉得干爽的舒适度,孩子没有很难受的感觉,自然就不会对“尿裤子”可怕的后果有“敬畏感”。只有品尝过自己尿湿裤裆的苦果——湿漉漉的屁股、嗷嗷大哭的自己、喋喋不休的妈妈——才能逐渐培养起“控尿”的意识。所谓“控尿”意识,也就是说,有要上厕所的感觉时,要先“报告”。

小本不长记性是一贯的。

下午,爱丽丝和她的妈妈一起来家里做客,小本又丢人了。

小本和爱丽丝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突然之间,爱丽丝就大叫起来:“怎么回事?湿乎乎的!”

艾米和爱丽丝的妈妈闻声,从飘着咖啡香的餐桌边赶来,原来小本又“废”了一个尿不湿。这下,帮宝适真的没有能帮到小本,他在沙发上“画”了一个大地图。更可怕的是,他把自己的“领地”“画”到了爱丽丝的新裙子上。

爱丽丝眼看着自己的裙子被小本“画”了一圈,“哇——哇——”哭了起来。看看小本的“战果”:帮宝适“超载”了,毁了妈妈新买的沙发套,还殃及人家最喜欢的一条裙子——估计小本一下午尿了好多次了。

艾米这下再也忍不住,连着上午的旧账一起清算:

“以后你再也别穿帮宝适了,你就光着屁股去幼儿园吧,让你的小朋友都看到小本光着小屁股。”

小本抿着嘴巴,委屈而倔强地看着妈妈。显然,他知道自己做错事情了,但是他似乎认为这不是很大的问题,或者说,问题不至于那么大。

艾米看着小本没有丝毫认错的样子,继续说:“以后我们都不帮你穿尿不湿了,看你怎么办?”

“你不喜欢我了!”小本声嘶力竭地喊着。

“我再也不跟你们一起看动画片了,我以后再不邀请爱丽丝来家里了。”小本的话让爱丽丝哭得更起劲了。

“跟妈妈和爱丽丝道歉,不然,不许吃晚饭。”艾米已经没有办法对付这个小魔头了。

“不吃就不吃,我不会道歉的。”小本拖着还没来得及换下的尿不湿和短裤,跑向楼上自己的房间。鼓鼓囊囊的短裤阻碍了小本上楼的轻快。

比起自己的裙子被“画地图”,爱丽丝更为小本说出的话难过,因为她觉得小本以后都不会邀请她一起来玩了。她央求着艾米:

“阿姨,我以后真的不能来玩了吗?是不是因为你不喜欢小本了,所以小本也就不喜欢我了?”

艾米让我上楼看看小本,她自己则在楼下帮助爱丽丝清洗裙子。看着自己新买的沙发套还没铺几天就要进洗衣机,她也一脸无奈的样子。爱丽丝掀起自己的裙子,她已经不穿尿不湿了。这让艾米更加羞愧。虽然跟小本差不多大,但是爱丽丝控尿就比较早。这得归功于她的月嫂是一个菲律宾人,坚持给她用尿布——看来亚洲人在这方面还是挺一致的。

小本哭得可伤心了,还没走到他的房间门口,我就听到了他号啕大哭的声音。孩子哭的时候,那种声音是你无法忍受的。这声音就像从他的灵魂深处、心底里发出来的嘶吼,他用尽全力,努力把这嘶吼扩音到最大,地动山摇。

小本看见我进来,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直到我帮他擦干小屁股,再穿上帮宝适。他留着一脸的泪水,怔怔地看着我,说:

“我觉得很丢人!(I felt I lost my face!)”

这句话让我措手不及。我想到了很多种可能性。“谢谢你!”“你是不是还喜欢我?”“我很难过!”“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没有感觉到!”但出乎意料的是,小本的第一句话是“我觉得很丢人”。

突然,我觉得小本长大了,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幼稚,他对自己是有很高的要求的。

“我今天早上就很难过。也不知道怎么了,我就把短裤弄湿了。”小本开始从头说起。

“妈妈很生气,还在你面前,把我的短裤拽下来!我觉得那是你不应该看到的。”小本继续说。

“下午,我又不知道怎么了,动画片很好看,我又这样了。短裤又湿了,沙发也湿了。爱丽丝看到了,她的裙子也弄脏了。关键是,妈妈在你们面前教训了我!”小本噙着泪水看着我,很委屈的样子。

“我小的时候,专心看电视的时候,也会这样。这不是你的问题。”我把这个小家伙抱到自己的腿上,安慰着。

补充一下,小孩子在专心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出现“哗——”一下尿了的情况。这种现象很普遍,孩子的认知资源少,当他们专心做事的时候,往往会不经意地忽视自己要上厕所的“感觉”。有的时候,动画片一紧张,或者搭积木到屏气凝神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意外的“哗——”。

“真的?可是我听你跟妈妈说,你比我还小的时候,就不穿尿不湿了。我已经快四岁了,比爱丽丝还大,但是我还穿着帮宝适,我还让你们都看见了,关键是还让你们都看见妈妈批评我。”刚有点好转的小本一提到“关键是”这个关键话题的时候,就又忍不住自己的泪水了。

“妈妈在你们四个人面前说我尿裤子,我很生气,就只有跑上楼来,不让你们看见我了。”小本觉得刚换上的尿不湿舒服多了,慢慢也恢复了平静。

“那你想不想学会自己上厕所?”我抱着这个可爱的小魔头问。

“可以学会的吗?”小本在这方面显得缺乏信心。

“我们喝完水,过一会儿就要问问自己‘要不要去上厕所’;我们看一会儿电视,或者出去玩了一会儿,也要问问自己‘要不要去上厕所’。如果你自己努力去感觉,那么用不了多久,小本就不用穿尿不湿了。”我鼓励小本自己去找“要上厕所”的信号。

“那么,现在我们下楼跟妈妈和爱丽丝说‘对不起’好吗?”我关心着楼上,还要担心着楼下。

“我不去,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小本斗争的中心任务就是“保住面子”。

“那你答应我,明天去跟爱丽丝说,下周这个时间还一起来看《芝麻街》(Sesame Street,美国动画片)。不然,你会失去爱丽丝这个好朋友的。至于妈妈那里,等他们都走了,你去告诉妈妈,以后不要这样批评我了,好多人的时候,我觉得很丢人!”

“那我还能吃晚饭吗?”小本可怜巴巴地问我。要知道艾米说不让他吃,就真的不让他吃的。这件事情,我们谁都做不了主的。

“你跟妈妈商量呀!你对妈妈说,我告诉你今天跟你‘打仗’的原因,你让我吃晚饭!”其实沟通也是需要技巧的。

我下楼的时候,爱丽丝已经和妈妈走了。小本跟在我身后,狐假虎威地说:

“妈妈,我跟你说今天我哭的原因,你让我吃晚饭。”

“你先说!”艾米依然很强势的样子。

“你当着很多人的面骂我,我觉得很没面子。特别是,爱丽丝是我的幼儿园同学,她要是跟老师和亚历克斯说了,多丢人啊!”小本的回答也让艾米大吃一惊,她怎么也没想到小本已经想得这么多,想得这么长远了。

“下来吃饭!”今天的大战终于以艾米的松口告终。我这个消防员也能休息一下了。

吃完晚饭,小本看着我说:“我们去厕所吧!”

哈哈,我们没有喝汤啊!

晚上,艾米跟我说,她经常在幼儿园的观察室里看到,出现这样尿湿一大片的情况时,老师就会把小本带走,带到一边去。可是,每一次小本给幼儿园带去什么玩具,老师都会当着所有孩子的面表扬小本。是的!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对待孩子的缺点和优点的方式——私下批评,公开表扬。

我们总误认为,当着很多人的面去批评孩子,让他“下不来台”,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孩子就能记住它;却不知,这样只能引发“破罐子破摔”的多米诺效应。孩子会认为,“反正我已经毫无面子可言,干脆跟你较量到底,让你最后也下不来台”。

我们总觉得孩子还小,自尊心是成年人,至少是青少年的问题。其实,自尊心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颗小种子,在良好的呵护下,才能健康地成长。如果这一颗种子在埋下的时候就“生病”了,长大以后,我们又如何要求他自爱自立呢?

我的发展心理学老师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孩子都能理解,只是我们不能理解孩子罢了。”

小本什么都明白,他明白要在同学、老师中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他明白自己做错事情是不对的,但是大人不能因为我的“不对”让我难堪;他明白自己可以为错误道歉,但是一定要“保住面子”。能想象得出吗?这个不到四岁的孩子,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形象”跟大人们“斗智斗勇”了。

儿童心理第八课:私下批评他

孩子的自尊心是他们觉得自己有存在价值的积极认知。在孩子独立自主性发展的过程中,健康自尊心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当孩子培养起健康的自尊心时,他们就会感知到哪些人是他们觉得重要的,比如父母、亲人,并且希望和乐于被这些人接纳、认可。因此,他们也能够带着满满的自信去探索周围的世界,进而发展起各种社交和认知能力。当众批评就是对孩子健康自尊心的极大挑战。

那么,当众的批评到底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儿童早期发展的过程中,他们并不具备足够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客观地认识和判断自己的能力。因而,孩子自尊心的形成极大地依赖于父母对他们作出的评价。“爸爸妈妈是否尊重和欣赏自己的品质”,是孩子对自己“重要性”感知的最重要的渠道。而当来自父母的负面评价过多时,孩子会逐渐习得负面的甚至是扭曲的自我认知。这种来自家长的苛刻评价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抑郁母亲的孩子那里得到了实验的证实(Gelfand&Teti,1990)。

研究者发现,之所以那些患有抑郁症的母亲的孩子会在自尊心上远远低于其他同龄的同伴,主要是因为这些母亲对孩子的批评方式出现了问题,比如过度责骂,比如当众批评,比如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不仅如此,过度的责骂和苛刻的家教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自尊心受到损伤——还极大地预测了他们青少年阶段不健康的自我批评心理模式,并增加他们在日后出现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的概率(Koestner, Zuroff,&Powers,1991)。因此,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阶段,来自家长的过度批评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积极自我认知模式和健康自尊心的形成。这里的过度批评包括苛责和当众批评孩子两种表现形式。家长当众批评孩子,或在很多人跟前提及孩子的缺点,很多时候,家长想要传达的不仅仅是他们对孩子的负面评价,更是在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

随着孩子的成长,同伴关系也逐渐成为孩子自尊心的重要来源,当他们了解到自己没有其他伙伴优秀,或者他们的伙伴知道了自己的缺点,那么,在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会有可能出现更多的退缩行为,怯于与同伴交往。

那么,面对孩子的缺点或错误,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家长首先要问“这是特质,还是缺点”。正如前面我们讲到的“认同和欣赏孩子与生俱来的个性”,接受、欣赏孩子的气质特征是让孩子感受到他是被尊重、被爱的源泉。只有当孩子感受到被自己重视的人所认同,他们才会学着认同自己,独立勇敢地与其他同伴交流,融入认知探索的活动。其次,“犯错”与“失败”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孩子犯错误的过程恰恰是他们学习各种社会规则和认知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

“积极引导”是目前美国早教领域非常提倡的一种教育方法。这是一种注重培养儿童自尊心和自控的方法。它强调,当孩子遇到困难,或犯错的时候,家长应该引导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停留在强调孩子的“错误行为”上。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有两种:第一,家长给孩子讲清各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给予他们重新选择自己行为的机会——当孩子明白了事情的因果关系,他们就会对“已发生”的行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会做出不一样的判断;第二,家长做出一个可以让孩子模仿的行为模式,让他们有一个可以遵循的范例,让他们明白如何改进自己的行为——当孩子有了一个可以效法的行为模式,他们就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更加规范的判断。

同类推荐
  • 让孩子学会做人处事的50件事

    让孩子学会做人处事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做人处事的细节入手,选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50件事,论述了做人处事的重要性以及方式方法。
  • 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

    父母新知:教孩子集中注意力

    家庭教育畅销书《我家小孩不拖拉》作者闻少聪最新力作。本书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着手,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问题,用一些实用的心理学小技巧、小训练,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形成好习惯。为了让家长好懂易学,本书用案例、讲方法,帮助家长用有针对性的办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培养注意力的关键,在于让孩子始终把要做的事放在心上,始终“念着”这件事。让孩子投入、专注,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够保持注意,保持一种认真的态度,这样他们才能够走向成功。
  • 青少年心理健康护照

    青少年心理健康护照

    《青少年心理健康护照》是一本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校园读物。心理健康问题足以反映一代人的整体素质。一代人的整体素质关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未来,其影响之广大,容不得我们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心理健康问题足以反映一个人的生命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方面出了问题,人的生命质量就打了折扣。和谐的社会需要幸福的人生来支撑,而幸福的人生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靠心理健康来保障的。本书由冯世杰、张新晖编著。
  • 决定孩子一生的50种性格

    决定孩子一生的50种性格

    本书根据孩子们的各种心理特征,将孩子分为独立型、顺从型、反抗型、软弱型等类别,书中的理论与案例都紧紧围绕着性格这一主题进行了一一剖析。
  • 青春期女孩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青春期女孩和父母对着干怎么办

    本书从女孩的心理特征入手,涉及亲子沟通、学习技能、内心成长、生活习性、情绪状态、为人处世、生理困惑等七个方面,全面揭示了青春期女孩内心的那些秘密--她们最为迫切的心理需要以及无数的青春期困惑与烦恼,从而指导父母拨开女孩心灵的迷雾,看到她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并最终帮助她们打造绚丽多彩的“人生花季”。
热门推荐
  • 霸道男神的萌萌丫头

    霸道男神的萌萌丫头

    作为六大家族之一的她隐藏身份来到凌雪,不料却被青梅竹马识破。“你是沐家大小姐吧?”“你怎么知道”不争气的闺蜜答。今后你们就住在一起了。“妈妈,救我,你怎么这样对待你的宝贝。〒_〒”
  • 唤月

    唤月

    。。。。。。。。。。。。。。。。。。。。20个
  • 金陵七日

    金陵七日

    皇帝崩于征战途中,太子灵前即位,一切看似平静,却又暗藏玄机。与此同时二皇子联合各藩王以“清君侧”名义起事造反,民间义军首领也在计划着起义,敌国得知消息后派兵威胁其割地称臣,一场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战争悄然开始……
  • 吾家有弟,妻难养

    吾家有弟,妻难养

    当哥哥与弟弟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亲情与爱情相融,会产生出怎样的结果?爱情,终究抵不过一次次的猜疑。父亲,朋友,事业…………在重重考验中,他们该如何是好?在次次伤害下,他们该何去何从?谜底一次次揭开,蒙雾一缕缕淡去,等待这份禁忌之恋的又会是怎样的结局…………
  • 总裁之不能爱的深爱

    总裁之不能爱的深爱

    一年又一年的时间流逝,知道今天我已经暗恋你十年了。。。只是不知道你是否记得我。。。十年后的今天让我感到兴奋,因为我要嫁给你了。。。十年中,一步一步的深爱,却抵不过你对她的一见钟情。。。我的爱就是这么的卑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开挂不需要理由

    开挂不需要理由

    一中二癌晚期的少年,看了太多的漫画,小说之后,现已经中二百二十二癌末期。但是他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竟然也穿越了!等等,这么熟悉的世界,是哪?不管了,总之一挂在手,天下我有!(不知道写诸天穿越流会不会被封。)
  • 我的妻子藤原美子

    我的妻子藤原美子

    秦朗:美子,在我回来之前,别吃鸡!美子:怎么会,朗君,鸡都被你吃光了
  • 新旧界

    新旧界

    “我有异能!我要逆天改命!踏上人生巅峰!”“好热……过来,帮忙降降温!”“木炭用完了!快过来加热”“嗯?!你们把我这个异能者当做了什么?!!”“空调。”“移动热源。”“单身狗。”“最后一个你过来,我要给你加个红buff!”
  • 时光抽屉,我们的旧时光

    时光抽屉,我们的旧时光

    我和你的旧时光,总是那么的甜蜜、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