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313700000030

第30章 老朱钓鱼

李彧得到消息,匆匆忙忙地赶到了王府上。

“下官想见王爷一面还真是不容易啊。”李彧的语气宛如怨妇。

朱棣赔了个好脸色,说道:“李大人说笑了。”

“听闻王爷这几日是下乡考察去了,莫不是王爷真想上奏?”

“父皇有旨,本王今日连奏疏都写好了,又岂像是在开玩笑?”

“此事恐有不妥,还请王爷三思啊。”

朱棣不知道李彧为什么要出言提醒自己,便试探着问道:“李大人何出此言?”

“王爷有所不知,土地问题事关天下所有百姓的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李彧咽了口吐沫,用手指了指天花板:“恐怕是想让王爷你站在风口浪尖啊。”

“你先看看我写的吧。”说着朱棣就把奏疏给他递了过去。

“这如何使得。”

“无妨,反正到时候还会传下来。”

李彧推脱不过,只好说到:“那下官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半响之后,李彧才再次张嘴:“王爷有没有想过取消人头税后,亏空的那部分税收应从何处弥补?”

“自然是折入田赋之中。”

“为何王爷不直接在上面写出来?”

“若是由本王说出,就有落人口实的风险。”

李彧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沉吟了片刻才说道:

“这具体数目若是把握不好,反而有可能加重百姓的负担。”

“这也是本王申请在北平进行试点的原因。”

“.......”

李彧被怼的无话可说,他特别不理解为什么朱棣就一定要掺和这件事,安安稳稳当个太平王爷不好吗?

本来这几个月的交道打下来,李彧认为朱棣是一个有着超过他这个年龄应有的心智的“聪明“人。可这一回又让李彧重新认识了一遍眼前这个人。

算了,劝不动就不劝了。

李彧不希望朱棣卷入这场事端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希望朱棣能和他站在同一条阵线上,为自己提供庇护和掩护。但若是朱棣主动制造事端的话,那他就不得不与朱棣撇清关系,表明自己立场了。

“既然如此,那这封奏疏就由下官派人送往京城了。”

“劳烦李大人。”

“好说好说,若是王爷没有别的事的话,请恕下官先行告退。”

望着李彧离去的背影,朱棣也没好再说些什么。

他本来就没打算与李彧有什么过多的利益纠葛,因为还有不到五年的时间郭桓案就要事发,到时候李彧赵全德这些人一个也跑不了。

郭桓案是在中国历史上都有名的贪污大案,是中央勾结地方共同作案的典型代表。他们通过篡改账本的方式私吞赋税,此外还巧立名目横征暴敛,而且这些钱一分都没有流入国库,全都进了贪官们的口袋里。

这个案子事发后,为了杜绝账本上的内容容易被修改的情况。从此以后所有记账用的数字,如:一、二、三、百、千等,都变成了壹、贰、叁、佰、仟等大写数字。

“也不知道最终会是个什么结果。”朱棣喃喃自语道。

怀揣着略微有些不安的心情,五日转瞬而过,朱棣的奏折被送到了奉天殿之上。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环视四周,说道:“诸位爱卿,今日燕王的奏折送了过来。”

此言一出,朝堂上暗流涌动。

“阮畯,由你来帮燕王读一下吧。”

吏部尚书阮畯起身出班,接过太监手里的奏折:

“臣遵旨。”

随后阮畯就把朱棣的奏折用所有人都能听到的声音念了一遍,一众群臣边听边摆出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以上就是燕王奏疏中的全部内容。”

“取消丁税这事万万不可。”还没等阮畯说完,礼部侍郎崔横率先打响了对抗朱棣的第一枪:“丁税自秦而始,乃祖宗之法也,祖宗之法不可变!”

话音还没落下,又有一位户部侍郎站出来说:“崔大人言之有理,更何况丁税乃是国库中的重要收入,若是取消,则这部分亏空又从何处来补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若是那些臣子连丁税都不用缴,那又如何证明他们是陛下的子民呢?”

“燕王有一颗爱民之心固然是极好的,却毕竟年幼,所提建议犹如空中楼阁,是立不住脚的。”

朱元璋看着底下吵开了花,他也没想到会出现这样一边倒的局面,文武百官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表示支持,没人帮朱棣说说话,心里也就稍稍放下了一点对于朱棣的怀疑。

当权者最忌讳的就是手底下的人拉帮结派,朱元璋花了十年才把淮西派和浙东派都给整了下去,他可不想看到朝堂上再出现另一股庞大的势力来对他的统治构成威胁。

因此,孑然一身的朱棣现在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为了心中的理念,敢于仗义直言的大忠臣了。因此他轻咳了一声,示意下面安静一下。

“诸位爱卿难道没有人对燕王所说表示赞同吗?朕倒是觉得他说的有几分道理。”

朱元璋继续试探,往水面上撒下了一把鱼饵。

大臣们听了皇上这近乎明示的话,过了良久,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

“看来是真的没有同党。”朱元璋在心里想到。

这鱼没钓上来,朱元璋也就失去了继续搞自己四儿子心态的意义。反倒是百官在这件事上出乎意料的团结让他勾了勾眉毛。

看来这事是真的触动到他们的利益了,朱元璋得出了结论。

下一秒钟,就猛地用大手一拍桌子,腾的一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朕观你们平时口口声声为国为民,现在真到了与国家休戚相关的事情上,一个个的怎么就又不说话了?”

“范敏,你主管土地和钱粮,这事你怎么不发表意见呢?”

朱元璋看百官噤若寒蝉,开始点名回答问题。

范敏着实不太想掺和这件事,他知道自己在这个位置上但凡说错了一句话,都可能马上走人。但现在被点名了,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上。

“微臣认为,燕王所述之事为臣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是千年来未曾有人想过的道路。不论对错都应把此事仔细研究清楚,若真是利国利民的举措,那推行起来也未尝不可。但此乃国之大事,在未谈论明白之前不宜轻举妄动,还望陛下审慎。”

范敏再一次发动了他的“拖“字诀,看似说了很多,却巧妙地把皮球推了出去。

“朕问你,若是取消丁税,国库将损失多少入账。”

“约莫三成。”

“可有别的办法补上这三成的亏空?”

“额这...”想补上的方法有很多,取消人头税的话再加别的税就完了,但这个时候给出的回答一定要慎重,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哪种方法为妥。

半天没听到回复,朱元璋怒了。

“连个计策都说不出,朕养你们户部这上上下下是作何用的?”

户部众人一听就都跪了下去:“皇上息怒。”

“哼。”朱元璋挤出了个鼻音:“是想让朕教你们怎么做吗?”

跪在地上的范敏知道自己现在必须说点什么了,否则官帽不保。

“微臣以为,这三成亏空可从商税中弥补。”

“哦?给朕说来听听。”

朱元璋也不是真的生气了,他只是摆一摆自己的皇帝架子,借着由头敲打一下刚才百官众口一词的行为。

“可效仿前宋,将酒类收归专卖。”

明朝跟宋朝相比,商税降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因此当被问到该从哪增加收入的时候,范敏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这方面。

“前宋每年光在酒类专卖这一项上的收入就超过了千万贯,而我大明目前在酒这方面的税收极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千万贯?”

“只多不少。”

朱元璋有些心动了,虽然他信仰藏富于民的理念,但是这千万贯的收入着实令人眼馋。

自古以来盐、铁、酒都是由国家专营,而且是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可唯独到了朱元璋这里放弃了这部分收入,甚至因为体恤民情,连商品的流通税都不要了。这虽然促使明朝在未来商品经济无比繁荣,却也使得国家的力量变得空前虚弱,因为钱都被商人们挣走了。

此时范敏提出将酒收归专卖也是冒了巨大的风险,许多年前提出要增收商品过税(流通税)的户部官员已经被朱元璋给砍了。理由是朱元璋想起了自己以前困苦的生活,想到老百姓生活的不易。甚至还就此免除了普通百姓的交易税,只针对大商人征收商税。

朱棣若是此时站在朝堂上,则一定会拍手称快,恨不得给范敏带上一朵大红花。

妙啊!

幸好自己没在奏疏里写这部分亏空该从哪里补,这比摊丁入亩可舒服多了。

为什么要一直盯着农业税不放呢?那生产力就那么高,农业税就算变出花来他也不会有什么增加啊。

商税可就不一样了,薅那些大商人的羊毛他难道不香吗?

其实朱元璋对把酒收归专卖这件事心里并没有什么抵触,毕竟酒不算在生活必需品里,真正的穷人想必也喝不起酒。因此酒就算卖的贵一点也不伤民力,甚至还能节省一波粮食。

就在朱元璋权衡利弊之时,反对的声音就冒了出来:“微臣认为范大人所言有所不妥,我大明建国之初就立志要与民休息,要与前朝的残暴清楚地区别开来。这十余载来,百姓刚刚得到了喘息之机,逐渐变得殷实了起来,此时万不可与民争富啊!”

范敏回头一看,驳斥自己的是一位工部侍郎。他有些纳闷,什么时候一个侍郎都敢直接不给自己留面子了?四下一张望,看到了工部尚书薛祥,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多半是因为薛祥觉得自己是胡惟庸的同党吧。

薛祥之前因为得罪了胡惟庸,被贬去嘉兴当了知府,今年胡惟庸死了才回到了工部尚书的位置上。

不过这回可真是冤枉范敏了,他行事的风格一直是墙头草两边倒,左右逢源,绝不粘锅的类型。

“此言差矣,取消丁税本就是藏富于民,酒类收归专卖损害的恐怕不是百姓的利益,而是某些酒商的利益吧。”

为了维护自己身为尚书的尊严,范敏在不知不觉间就站到了支持取消丁税的立场上来。

同类推荐
  • 道士先生和若干女士的故事

    道士先生和若干女士的故事

    铁木真是英雄,也是魔鬼,曾经风光无限,曾经也落魄凄惨……僵尸道长是善,也是恶,曾经除魔卫道,曾经也助纣为虐……而女人在历史巨轮的碾压下,有无力抵抗、任人宰割的,也有凭一己之力抵着巨轮,改变巨轮行进方向,改变自己和他人的命运的……让我们一同回到元朝,经历这非同一般的故事吧,希望大家会喜欢。
  • 我和平板拯救了辽

    我和平板拯救了辽

    华为平板把我带到了辽,并让我悲催的成为了辽国末代皇帝耶律延禧!这可咋整啊?
  • 穿越之我为皇者

    穿越之我为皇者

    穿越,王维成了倒霉孩子,不想做末世君主,只有自强不息!!!楔子:别人穿越都是做牛人,王大官人也做牛人,可他一穿越差点没吊死,被人救下,还要一路逃生。唉可悲,可叹啊。。。。。。清兵入关,乱民四起,看王维如何拳打脚踢,挽救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
  • 南国传说

    南国传说

    在纷乱的五代十国,中国的西南域孕育出一位烁古耀今的伟大人物。他犹如一颗“震天雷”烟花,先于黑暗中划过一道微不可查的上升轨迹,待到达适当的高度那一刻,便伴着震撼人心“轰”的一声,迸射出绚丽多彩的光芒,照亮一段悠久的历史时空!彼时,此人创建了一个空前绝后、政通人和的社会新气象,就算放眼于现代社会仍是熠熠生辉!述古宜今,诸位放点耐心请细细品一品!
  • 印象崛起1874

    印象崛起1874

    一名仿制油画的画工,稀里糊涂穿越到19世纪的巴黎,成了大师梵高的弟弟……在艺术史上,这是印象派兴起的时代,是大师林立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最坏的时代……在学院派称霸的时代,看印象派如何异军突起……高更为何去流浪,梵高的命运又是否能被改写……
热门推荐
  • 林先生,等一等

    林先生,等一等

    平凡记者田七七遇到商业奇才、天之骄子林以墨,这到底是灰姑娘与王子的爱情故事,还是一场错误爱情的开始。一个是人海中平凡的记者,一个是万众瞩目的商界宠儿,这场爱情到底是对是错?一起看他们的爱情如何发展。
  • 诡墓简书

    诡墓简书

    中国最古老的神秘简书,被一帮盗墓贼所得,一处处未被发掘的古代墓穴,引发了一个个隐士家族的重视,秦妖诡墓,杀伐之坑,埋尸之所,一部经历了几千年历史的墓穴简书,一部记载了无数墓穴的简书,究竟有多少处震撼世人的墓地······
  • 一点星火

    一点星火

    这是一个名叫林丰的人的成长故事。他: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和勇于奋斗的精神。林丰:生命不息,脚步不止。我终将踏遍我所知道的地方。
  • 高冷总裁的不娇恋人

    高冷总裁的不娇恋人

    “小姐,请您跟我们回去吧”一个年迈的老人家说道。“跟你们回去?这不行!让我嫁给那老头吗?绝对不可以!!除非。。。除非我死!!”怎么可以这样,臭老头!
  • 余晨刚好婷

    余晨刚好婷

    我们之间错过了十三年。人生有几个十三年,可是我们错过了。我以为我放下了,却没有想到心给了我答案。你远离他国,你知道吗?我在这里爱上了一个男孩,我也不知道为何爱他,直到你回来,我突然明白…………在爱情中,不是说放下就是放下了。
  • 生活中的管理学

    生活中的管理学

    本书深入浅出的举出一些管理与生活紧密结合的例子,相信对于读者了解我们的生活以及其与管理的密切关系会有着重要的作用。让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吧,掌握未来的钥匙,开启美好的生活。
  • 星陨搁情

    星陨搁情

    三千世界,浮华三千。人间阡陌,繁华迷乱。世间情事,多少哀愁多少悦,有人欢喜有人忧。她曾为一人奋不顾身,却不过另嫁他人,呆怵一生,到头来遗憾终老。他曾为一人痴傻等待数年,却不敌一张红帖,须臾数年,花丛往返,也是自在。谁人都知,郧朝京都,有两大特色。一是学富五车的英国公世子,小小年纪直任大理寺侍卿,被誉为文曲星再世。一是郧朝长公主,大字不识,娇纵跋扈,府内侍郎无数,娇淫荒唐。一纸圣旨,大理寺侍卿沦为政治工具,被迫娶了那恶名远扬的公主殿下。满朝哗然,无不感叹惋惜。却无一人知,那一纸婚书,是他在英国公府书房跪了两天两夜才求来的。欢愉的背后,故事繁华。你可知晓!
  • 公墓惊魂

    公墓惊魂

    故事系列,所有故事,都有一个你想象不到的结局,这里有阴谋与背判,有死亡与挣扎,但更多的,则是人性的光芒。
  • 九天商业街

    九天商业街

    这条商业街不过八百多米,大大小小二三十家商店,却是应有尽有,令人咋舌。并且,所有的店铺,都没有招牌,或者说,它们有共同的招牌——九天。并且,这里也是九天异能者协会的集会地点,可以在这里发布任务,让强大的异能者完成。主角楚天,就是这里咖啡店的店员
  • 我在网游世界变成了足球大佬

    我在网游世界变成了足球大佬

    凌然是一个实打实的爱好网络游戏的宅男,死党是一个爱好足球运动的废材少年,一天在与死党玩一款关于足球的游戏时意外猝死,却没有想到灵魂进入了这款游戏中,在和死党的配合之下,两人均在各自的世界中成为了足球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