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0500000020

第20章 中外研发费用的披露现状及比较

笔者在进行对比统计与实证研究中发现,几家全球知名大公司的年报全文,对于研发费用的自愿披露意识非常强,并且披露得充分、规范和成熟。它们把研发费用的披露作为宣传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强、竞争能力强、可以持续发展的一个平台,因而往往把研发费用的支出水平放在最重要、最醒目的位置,如对本年年报进行概述时首先就介绍本年支出的研发费用,然后才是按照证交所的披露格式列示相应项目。相比之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关于研发费用的信息披露程度相距甚远。笔者查阅了2003~2007年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年报发现,大部分企业都会笼统地宣扬一下自己的研发能力如何强,承接了多少高精尖项目,最近几年投入了巨额研发费用,但之后具体的数据的支持凤毛麟角。只有少数企业披露了具体的研发费用数据,其中大部分也是在披露相关项目时附带说明的。2007年1月1日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2006)之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善,披露研发费用的企业绝对数增多,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在这里将通过披露名称、披露方式、披露程度、披露内容、披露主动性五个方面将我国目前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对研发费用披露的情况同国外同类企业进行对比分析,以进一步探析背后的差异及其原因。

一、披露名称的比较

在笔者查阅的年度报告中,国外高新技术企业披露的研发费用都统一叫“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enditure”,而我国,在新《企业会计准则》(2006)推行之前叫法不一,相对混乱:“研发费用”、“研究与发展费用”、“技术开发费”、“技术研究费”、“新产品开发费”等均可以在企业年报中得到体现。可喜的是,2007年1月新《企业会计准则》(2006)实施之后,将该项支出统一命名为“内部研究与开发费用”(本文简称研发费用),并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其中,研究阶段有关支出直接当期费用化,而开发阶段支出符合无形资产资本化条件的,准则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下面的“开发支出”项目中披露资本化的金额。因此目前我国该项名称已经较为统一。

二、披露方式的比较

1.国外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披露方式

笔者先后查阅了Intel、Nokia等几家国际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的年报,发现国外企业一般均将研究开发有关的信息置于年报的显著位置,不仅在财务报表中有专门科目予以体现,还在财务附注和业绩分析中对研发着重笔力加以阐述和分析、预测。可以看出,国外企业已经把研发费用的披露作为宣传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强、竞争能力强、可以持续发展的一个平台。笔者以Intel公司2006年的年报为例,发现企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披露研发费用有关的信息。

(1)在财务业绩中突出显示研发费用的支出情况。

年报一开始,Intel公司就以柱状图的形式将最近10年研发费用的支出情况同收入状况、每股盈余等重要财务指标突出显示。

我们很容易看出,Intel公司的研发费用支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从1997年的23亿美元上升到2006年的59亿美元。

(2)在“业务介绍”中详细分析研发活动。

在这部分,企业用大量笔墨描述研发活动的项目进展、支出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尤其在研发项目的介绍时,笔者发现Intel公司并不对其目前正在进行的精尖技术的研发有所避讳,而是作为企业研发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的展示披露给投资者。

(3)在“选择性财务数据”中披露。

Intel公司在“选择性财务数据”中披露最近5年的研发费用并同其他利润指标做出对比,可见研发活动对企业的收入构成有重要作用。

并且,Intel公司还将这3年利润表中的重要财务和收入作了比较分析,揭示研发活动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如表5-4.

阎康年、吴乐斌和马诚(2004)总结国外和我国成功的经验,认为高新技术企业R&;D/Rev的数值不能低于5%,按此标准可以看出Intel公司属于绝对的高新技术企业。

(4)在“营业费用”的构成中详尽披露。

Intel公司在财务报表附注“营业费用”一项下,详细披露了近3年研发费用的支出状况,并对其变动幅度、变动原因作了明细说明。

Intel公司明细说明中介绍:比起2005年来,2006年研发费用支出增加7.28亿美元,即14%;比起2004年来,2005年此项费用增加了3.67亿美元,即8%。我们可以看到,2006年此项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制造流程技术的开发,包括45纳米加工流程的新一代产品,以及Intel Architecture业务的产品开发和65纳米加工流程的进一步开发。我们预计2007年的研发支出将达到54亿美元。

2.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的披露方式

由于2007年1月之前,新《企业会计准则》(2006)还没有实施,因此我们可以将我国研发费用披露的方式划分为2007年之前与2007年之后两个时段进行考察。

(1)2007年之前,由于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没有强制企业对研发费用进行披露,因此企业披露研发费用信息的情况很少,披露的途径方式也比较混杂,不能统一。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披露方式:

①在会计报表附注的“管理费用”下披露。由于我国会计准则规定,股份公司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费用作为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该等研发费用主要包括:研究开发活动所耗用的材料成本;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研究开发人员的工资性支出;与股份公司研究开发活动相关的外部劳务成本;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费用。

如中创信测(600485)在2003年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如下:

管理费用较2002年增加了21.53%,主要是因为本年加大了研发投入以及人员增加的综合影响所致。

②在附注中“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下披露。由于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各项期间费用中除已经在现金流量表中其他项目反映过的以及非付现的,都应该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反映,而且金额大的要单独披露。所以如果公司该项费用支出水平较高,就可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看到研发费用的信息。这一部分占的比例相当大。名称也是多种多样,有“技术开发费”、“技术研究费”、“新产品开发费”、“研发费用”、“新产品试制费用”等。应当指出,这一部分归集的并不是全部的研发费用,但也能看出该公司大致的研发费用支出水平。并且由于各年的数据来源一致,符合一贯性原则,不会影响数据的纵向可比性。

如国光电器(002045)在2006年的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

③在附注中“专项应付款”中披露。由于有的行业比较特殊,如医药行业,研发经费的来源是相关部门的拨款,那么相应的支出就不再计入当期损益了,而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专项应付款要说明款项的来源和使用情况,所以在这个项目中也可以发现企业研发费用的支出水平。

如达安基因(002030)在2004年年度报告中披露如下:

专项应付款:本公司2004年共收到科技三项费用等专项经费8笔,共计588万元。专项经费使用969.86万元(其中:使用以前年度拨款687.69万元,使用2004年收到的拨款282.17万元),期末余额1086.83万元。

④在附注中“所得税”项目下披露。根据我国相关税收法律规定,企业支出的研发费用可以据实扣除,如果符合相关规定,还可以加扣50%,这样有的企业在披露所得税的相关信息时,就自然披露了有关研发费用的情况,这部分占的比例不大。

⑤在其他项目中披露。极少企业会在其他项目中,如专项应付款、递延收益、预提费用、待摊费用等科目中披露有关研发费用的信息。这部分披露比较分散和零星,但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2007年之前我国研发费用信息披露的状态是比较零散和混乱的。

胡立新、齐帅星在《高新技术上市公司R&;D信息披露抽样分析》(2007)一文中,对深市随机抽取了106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2005年样本对研发费用披露的方式主要分布如下:

新会计准则出台之前,我国企业对研发费用的披露处于比较自由和凌乱的阶段。

(2)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2006)规定,企业应当披露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并且设置“开发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能够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成本的支出部分。这一统一规定,使得企业在进行研发费用的披露时有依有据,也有助于投资者节约信息获取的成本、有助于监管部门的统一管理。

笔者选取了78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2007年披露的年报,对其研究开发费用的披露情况做出统计分析。

但是,笔者在查阅2007年的样本时,依旧发现了不少新问题:

①披露方式依然存在不统一的状况。准则规定,研发费用予以费用化的部分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科目中,但是,由于诸多企业并没有将管理费用的明细情况予以披露,因此,体现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科目下的研发费用情况仍然较多,并且名称依然不统一,“试验费”、“科研费”、“技术开发费”等较为混乱。还有少量企业将其记录在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下。

②“开发支出”科目利用率不高。虽然新准则规定企业须在资产负债表中设置“开发支出”科目,以反映企业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能够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成本的支出部分,但是从2007年企业财务报告实际情形来看,样本企业真正资本化自创无形资产的比率仍在少数。并且笔者发现,企业对开发支出科目披露的附注信息的内容和格式也不尽相同,仍然需要进一步统一。

③记录研发费用支出的来源科目不一。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高新技术企业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政府或者政策上的研发支持,而企业在记录这样的支持来源时科目也不同,记入“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科目和“其他流动负债”科目中的状况都存在。

三、披露程度的比较

通过查阅国外几家典型的高新技术企业,笔者发现外国投资者非常注重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这一指标(即研发投入强度 R&;D/Rev),查阅的几家国外企业都可以轻松找到研发费用的信息,但我国企业披露此项费用的数量却不多。我国研发费用披露程度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行业差别明显

不同行业由于基础不同,因此,创新进展的程度也不同。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其自身研发能力较强,因此创新活动强度比较高。如2005年,在制造业内的2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制造等行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2.研发费用披露程度逐年提高但仍有局限

从横向的行业方向来看,高新技术企业有着基础行业不可比拟的创新优势,同时,从纵向的年度脉络上分析,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发费用披露的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张若如、许敏(2007)通过对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83家信息技术企业年报3年的跟踪调查,证实企业进行研发费用披露的比率正在缓慢上升。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强度较其他行业明显突出,近几年披露研发费用的程度也缓慢提高,有逐步加强的趋势。但是从披露公司所占比例来看,披露程度仍然有局限,不进行披露的企业仍占据多数。

四、披露内容的比较

相比较而言,笔者发现,国外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披露研发费用的整体概况、历年支出情况、变动幅度及原因分析、研发项目介绍及进展情况、研发费用支出同其他重要利润指标的对比分析等内容。而我国,在这方面还相对欠缺,披露的内容也比较简单。新《企业会计准则》(2006)推行之后,企业对研发费用的披露也基本仅限于计入研究支出或开发支出的数额,普遍缺少更加明细的文字分析。而详尽阐述企业研发活动,或是对研发进行财务指标分析的情景更是几乎不存在。可见,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活动的信息披露上,还同国外同行业企业有着较大差距。

五、披露主动性的比较

纵观笔者选定的近3年财务报告样本的状况来看,在披露的主动性方面,外国公司主动,我国公司较为被动。这从两方面可以说明:一是如前面所述,外国公司普遍披露,我国公司少数披露;二是外国公司年报中会有一部分以“研究与开发”为标题,专门披露研发活动及研发费用的情况,而我国公司年报中目前并不存在专门以此为标题的阐述,而仅是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有关项目如管理费用等进行说明时顺便提到。这就说明中外企业经营者对研发活动和研发费用的态度截然不同。但同时,我们也可喜地看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正在愈加重视对研发的投入和宣传,2007年笔者查阅的78家样本企业中,在公司治理方面对研发能力进行专门阐述的企业共有26家,占总样本量的1/3.可以说,随着国内研发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对研发信息的披露主动性一定会逐步加强。

同类推荐
  • 小公司第一年的生存法则

    小公司第一年的生存法则

    本书从经营小公司的实际出发,展示了一个小公司应该如何专业化运作、如何提升自创品牌价值、如何推陈出新、如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如何营建企业文化、如何树立诚信等。
  • 做高效能管理者:管理者应该向狼学习的9条管理哲学

    做高效能管理者:管理者应该向狼学习的9条管理哲学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如同狼的生存环境一样,竞争不断,险象环生,别说发展,就连最起码的生存都不再脊易那么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 意志力销售法:实现持续高成交的销售法则

    意志力销售法:实现持续高成交的销售法则

    《意志力销售法》的作者既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又具有系统性的理论。在创作该书之前,作者就在销售的工作中摸爬滚打了数十年,他深刻理解销售人员的辛苦,并懂得销售工作的难题:如何持续地实现高成交率?为了给自己以及团队解决这一难题,他一直苦苦探索解决之道,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销售难题之后,形成系统化独特的销售方法,《意志力销售法》正是作者水到渠成的作品。通过本书,销售人员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找到真正的捷径。
  • 财产权制度到产权制度的演进逻辑与企业治理结构研究

    财产权制度到产权制度的演进逻辑与企业治理结构研究

    企业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组织之一,企业成长构成一国经济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基础,企业的可持续成长取决于企业系统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企业的适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产权关系和企业治理结构的内在关联。《财产权制度到产权制度的演进逻辑与企业治理结构研究》主要依托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立足转型时期制度供给不足的背景条件,主要围绕企业成长理论的演绎逻辑、财产权制度到产权制度的逻辑演进、财产权制度对企业治理结构的约束、产权制度安排与企业治理结构的关系、中国企业治理问题研究等问题,研究企业治理问题,建构企业治理的产权制度基础,为企业成长提供产权建构的理论支持。
  • 联想你看不懂

    联想你看不懂

    联想的成长和发展,本身就像一个谜题一样。但在多年的业界质疑与担忧中,联想从收购蓝色巨人IBM到柳传志复出又复退,在成为行业巨头的道路上快步前行。联想无愧为国内成功企业的典范,它做大做强到底凭什么?联想曾有过的迷局,也许你也正在或即将面临。本书通过对联想发展历史的回顾和管理体系的剖析,帮你考察联想的发展历史,研究其持续发展的秘密,了解其成功之道。任何一个想要做大、做强、做久的企业领导者,都能从联想的发展之道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管理智慧。
热门推荐
  • 阿玖

    阿玖

    裴家独生女的幸福生活。裴家在接连有了八个孙子之后,终于迎来小孙女阿玖的降生,合家欢喜。慈爱祖父、祖母,痴心爹娘,八个哥哥,小阿玖的婴儿生活,温馨快乐。童年美好的像梦境,长大后,阿玖会面临什么样的人生?
  • 丑恶

    丑恶

    我是张昊。嚣张的张,昊天的昊。后来……人们都喊我张爷。可……我只想……这是一个忧伤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系统之灵魂无限穿越

    系统之灵魂无限穿越

    在爱情公寓位面他是曾小贤:“欢迎收听《你的月亮我的心》,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宿主,该前往下一个位面啦”。“系统,你这坑爹的奖励”!!!灵魂穿越系统心虚的没有搭理宿主的哀嚎。在众多位面灵魂穿越变身成位面的每个人,又有怎样的精彩故事呢?敬请期待……
  • 重生后我运气超好的

    重生后我运气超好的

    【架空+微科幻】重活一世,叶清秋发誓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一天上楼吹吹风,她捡到了一个球,于是——“系统001启动,自动绑定宿主……”叶清秋:“???”又有一天超市买东西顺便抽了个奖,于是——“特等奖,最新款宝马车!”叶清秋:“????”还有一天走在路上捡了个男人,于是——“我吃饱了,谢谢款待。”叶清秋:“一天到晚蹭饭的男人就不要了啊!!!”总·蹭饭的男人·裁:“货是退不了了,你不如考虑下什么时候带我见父母?”
  • 茉阳之花

    茉阳之花

    她以为这是一次无意的穿越,竟不知早已注定,她只想在这妖魔横行,战火四溢的时代平安的度过一生,却不料危机四伏,无从平凡。他是妖魔两界的君主,万年难遇的真正强者,却有着多重身份。他是天帝之子,除他自已,却无人知晓,他俊美温和,偶尔幽默风趣。他是天界上神,高贵冷俊,六界之中,连天帝都要敬他三分。他是天界战神,却因三百年前犯下大错,被贬入凡间,做了重明山山神。
  • 必用的好词好句

    必用的好词好句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语言工具。取舍得当,对学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教师教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和收藏。
  • 轮回之神翼

    轮回之神翼

    大战之后天皇擎天对说:夏亦辰你现在的态度决定你十年后是人物还是废物,所以尽情的来挑战我的吧,你这个废物!我是绝对不会输的,我一定会亲手杀了你!
  • 普通的丧尸

    普通的丧尸

    末日之后,一只普通的先进丧尸个体和背后的丧尸文明在多元宇宙的故事。内容瞎写的,随便吧。
  • 慕先生别来无恙

    慕先生别来无恙

    “我以后不会喜欢你了。”当她终于说出这句话时,心底竟会有些轻松。这么多年的暗恋在这一刻总算有个了结。一纸假婚约,她狼狈逃窜。重归故土时,她拾起一身的骄傲,满腔热血投入到事业当中,再也不念及一分情情爱爱。你是我年少心心念念的人,是我暗恋已久放在心坎里的秘密。多年后相遇,躲不开的劫,重逢又离别,你我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