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63900000015

第15章 创建武卒(5)

吴起对魏国军队的改革除了这一系列措施外,还很重视军队与老百姓的关系。这在当时是极为难得的。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互争战,其目的当然是为了削弱对方而壮大自己。所以他们在打仗时,除了杀伤对方士兵,毁坏对方战车,抢夺马匹,还砍伐对方国土上的树木,收割对方成熟的粮食,烧毁大量住房,宰杀各种家畜,以破坏对方的生产,从而达到削弱对方的目的。这样做,虽然在短时间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却使对方的老百姓对进攻的军队恨之入骨。这样,即使能在军事上占领这片土地,但当地的老百姓是不会心甘情愿地服从领导的,这无异于自绝其路。吴起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对他的部下作出了非常严格的规定:军队到的地方,谁也不许砍伐当地的树木,拆毁房屋,抢劫老百姓的粮食,宰杀老百姓的家禽家畜,更不可烧毁库房。在吴起征讨西河时,就采用了这种办法。西河本是秦国领地,吴起一举攻占了西河,实际上是侵占了秦国领地。但在吴起驻守西河期间,西河的百姓不但不曾对他的统治进行任何形式的反抗,而且非常尊重他,信任他,乐意受他的领导。这不能不说与吴起的攻心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此外,吴起还规定,攻下敌人的城池后,首先占领贵族府第,没收武器和贵族财产,对于愿意投降的官兵要给予接待并妥善安置。这样做,有效地分化瓦解了敌人。可见吴起的辉煌战果并不是仅仅凭硬打硬拼得来的。

吴起采取上述的各种措施,当然是为了达到他自己的目的,按他自己的话讲就是“乞人之死”,“竭人之力”。就是说,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激励、诱导尽可能多的人,为巩固魏国的封建政权效劳卖命。但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吴起有这种思想就已经是相当先进的了。

吴起还认为,兵不在多,“以治为胜”。有一次,魏武侯问他:“军队依靠什么打胜仗?”他回答说:“要靠良好的治理。”武侯又问:“难道不在于人多吗?”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如果法令不严明,赏罚不严,鸣锣不收兵,擂鼓不冲锋,虽然有百万大军,又有什么用呢?”因此,他建议武侯要奖励有功的士兵,惩罚临阵脱逃者。对死难将士的家属要多加关照,每年要派人去慰问。吴起特别强调军令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治理好军队的首要前提。不然的话,军队平时无法训练,战时怎么会打胜仗?只有守信用,讲政策,明法令,才能做到令行禁止。《尉缭子·制谈第三》中赞许说,如果让吴起率领七万人的军队,那么,他就可以征服天下了。

在指挥作战时,吴起继承孙武知彼知己的军事思想,认为用兵必须了解敌人的虚实,专攻其弱点。他反对主观臆断,重视调查研究,主张从政治、经济、民心等方面认真分析敌方的国情,从气候、地理、将帅、士兵、物资、军纪及有无援兵等方面仔细分析敌方的军情,根据不同情况,决定不同的作战方针和方法。他认为战前要切实弄清敌人的兵力部署,选择其要害部位和薄弱环节,狠狠地打击它,务求每战都有必胜的把握。

同时,他认为一个高明的将领,还必须了解敌人的军事指挥者。要通过各种手段,侦察、了解、查明敌军将领的军事才能,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个人爱好,个性特征,以便找出克敌制胜的方法。在《吴子·论将》中举例说:“敌军的将领愚蠢而轻信,可进行诈降诱骗;敌军将领贪图钱财不重视名声,可拿东西进行贿赂;敌军将领遇事随意多变缺乏深谋远虑,可以使敌军疲于奔跑使其最后困乏无力;敌军将领富有而骄横,下层士卒怀有怨言,可以离间他们;进退犹豫不定,使广大士兵无所依从,可以进行恐吓使敌军逃跑。士兵看不起自己的将领而有投降之心,可以派人邀其过来,然后再攻取。前进的道路好走,退却的道路难走,可诱其前来再战。前进的道路艰险,退却的道路容易走,可轻装前进迅速打击敌人。敌军扎营低地潮湿处,积水难以流出,又连天阴雨,可用水淹敌军。敌军扎营荒凉而草木茂盛的地方,天有大风,可用火烧敌军;敌军长期在一地扎营,将士缺乏应有的准备,军心懈怠,可乘其不备进行偷袭。”没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是无法得出如此详尽而又具体的军事指导原则的。吴起还谈道,如果战前对敌方将帅不了解,临时还可用“火力侦察”的办法进行观察。具体做法是命令一员勇敢的裨将率轻兵锐率试攻敌阵,只许败,不许胜,从中观察敌军的行动。如果指挥有条不紊,追击时又假装追不上,对地上丢失的武器、财物假装看不见,这样的情况说明敌军的将领是智慧之将,不要轻易与之交战;如果敌军进攻时一片喧哗,军旗纷繁杂乱,士卒散乱,争抢财物,盲目冲击,军容不整齐,指挥这种军队的肯定是愚蠢的将领,即使其手下兵马再多也不堪一击。他认为大凡人们谈论将帅,常常只看他们是否勇敢。确实,勇敢很重要。但勇敢对于一个将帅所需的各种素质来说,只是其中之一罢了。一味倚仗勇敢的将帅,必然会轻率地与敌交战,轻率地与敌交战却不懂得用兵的利害关系。这是不行的。做将帅的基本礼法是,接受国君出战的命令而不推辞,克敌获胜之后才考虑撤军。所以将师率兵出征,必须抱定宁愿战死沙场以获得荣耀,也不苟且偷生招致耻辱的信念。

在《吴子·料敌》篇中,吴起阐述了分析判断敌情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他认为魏国处在六国包围之中,必须坚持“安国之道,先戒为宝”的总方针,时刻提高警惕,以保障国家的安全。

吴起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得到历代的承认和高度评价。但对流传至今的《吴子》六篇的真伪,学术界至今仍有异议。《吴子》也称《吴起兵法》,据《史记》记载,此书成书之时就已十分流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该书是吴起镇守西河期间,充分利用战斗间隙和工作余暇,总结长期实践经验和在研究《孙子兵法》、《太公兵法》、《司马兵法》等军事著作的基础上写成的。据史书记载,原著有四十八篇,后来失传了。现存的《图国》、《励士》、《治兵》、《料敌》、《论将》、《应变》等六篇是后人整理的。

清代以前,有人对《吴子》一书的成书年代持有不同看法,但对《吴子》一书是否为吴起所作没有人提出过异议。只是到了清代,著名学者姚鼐、姚际恒以及近代大学问家章太炎、梁启超、郭沫若等人,经过考证,明确提出《吴子》是后人的伪作。史书记载的吴起的原作已经亡佚,但流传到今天的这部《吴子》,其基本内容和吴起的军事思想是一致的。因为,首先大家都承认吴起确实写过一部兵书;其次,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部《吴子》,是与《史记》等主要的史书记载相吻合的;再次,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部《吴子》,它所阐述的军事思想是和我国战国时代列国的主要形势相一致的。从《吴子》一书,我们可以看出吴起对军事问题的一些精湛见解。

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吴起的军事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糟粕和消极成分。他只把战争的发生仅仅归结为争名、争利、饥饿等引起;过分夸大将帅个人的作用,认为只要拥有一个好的将帅,国家就能强盛,失去优秀的将帅,国家就会灭亡等。尽管这样,吴起的军事思想在许多地方仍然闪烁着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光辉。他对政治与军事关系的探索,对战略战术原则的研究,对将帅素养、士卒训练以及临战应敌和克敌制胜的许多因素与条件的分析,都反映了吴起深厚的军事素养和超群出众的智慧,反映了中华民族在战国时代,军事学思想就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他总结的许多战争规律和战术原则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他为中华民族的军事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吴起在治理西河期间,取得了一系列对外战争的胜利,巩固了魏国的西部边陲。在《吴子·图国》中记载说,吴起守西河期间,由他指挥的较大规模的战争有76次,其中有64次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其余也都和解。这些说法是否符合历史实际,已难考定,但吴起在西河任上遏止了秦兵的入侵和东进,则是历史事实。

吴起在西河任上,还注重改革风俗,加强教化,改变社会风气,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同他在西河进行的政治、军事改革相适应。

由于吴起等人在魏国锐意改革,编练常备军,使西河地区在长达数十年中保持了稳定和繁荣,使觊觎这一地区的秦、韩两国尽管发动了多次进攻,最终也没有得逞。从而使魏国在一段时间维持了战国七雄中的首强地位。这一时期的魏国,李悝主内,吴起主外;李悝主政,吴起治兵,而魏文侯又是一位知人善任的明君,因而创造了魏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魏文侯执政五十年的时候,他死了。

公元前396年,正是吴起任西河守的第十个年头,魏国的政治、经济正在封建化的轨道上蒸蒸日上。西河也在吴起的主持下,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军力强盛,库藏充盈,人民安居乐业。魏国也因李悝的变法,吴起的治军,享誉列国之间。特别是魏武卒的名声,使人闻之变色。

十年的磨炼,吴起的青丝里夹杂了些许白发,饱经风霜的脸上有了皱纹。吴起看着自己亲手治理的西河,望着百姓脸上那满意的笑容,万民归望、官兵同心,各种人才充盈帐下,好一派盛世景象。

回想当年文侯任自己为西河守时,在宗庙设宴,国君夫人敬酒的宏大场面,吴起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翟璜啊,我没有辜负你的推荐;李悝啊,你我一文一武配合得是多么默契;文侯啊,我没有辜负您的厚望吧。他遥望魏都,默默地祈祷:翟璜啊,没有你的推荐,我哪能被文侯任命为将军?文侯啊,没有您的知人善任,信而不疑,任人之专以及您的全力支持,我怎么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啊!

想想自己年少鲁莽,一气之下杀死三十多个仇人。东门一别,竟成了和母亲的永诀,连母亲去世也未能回家奔丧,我愧对母亲啊!向母亲许下的“不做卿相大的官,我决不回来见您”的诺言,快实现了,却遗憾地不能面告她老人家了。他心里向母亲默默地祈祷:母亲啊,您在九泉之下安息吧,儿终究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的。想自己为拜将出征,贪图功名,竟亲手杀死了可爱的娇妻,一失足成千古恨。妻子的鲜血不但没有换来昏君佞臣的信任,反倒给他们留下了排斥自己的口舌。人事沧桑,眨眼之间,已到中年。这些年来他戮力改革,废寝忘食,顾不得回首往事。现在他多么想回到家乡,看一眼母亲的长眠之地,在母亲坟上添一锹土,烧几张纸。如果母亲活着,看到儿子有今天,该会是多么欣慰啊!

他徒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当年因战争而造成的荒芜之地,如今牛羊成群,田地整齐,稼禾茁壮。军营里,将官在率领士卒排兵布阵,喊声阵阵。他欣慰地笑了。

同类推荐
  •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华人十大科学家:丁肇中

    丁肇中(SamuelChaoChungTing)(1936年1月27日-),1936年出生,美国实验物理学家。汉族,祖籍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华裔美国人,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曾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以物理文献中习惯用来表示电磁流的拉丁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丁肇中》由冯蓓佳、冯成奇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张作霖全传

    张作霖全传

    本书讲述的是出身寒微,生活无着的旧中国大军阀张作霖,如何运用自己的权谋智慧,在国难之时,乘势而起,从掌握一支私人部队开始,直到成为一统东三省、声威煊赫的满蒙王,并两次发动直奉大战,率军入关,登上枭雄事业的巅峰以及皇姑屯遭到日本人暗杀。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张作霖传奇的一生。
  • 能臣廉相狄仁杰

    能臣廉相狄仁杰

    狄仁杰(630—700),字怀英,并州太原人。是著名的唐代政治家,有唐289年与房玄龄齐名的宰相,也是中国古代十大清官之首狄仁杰的一生可以说是宦海浮沉,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疾恶如分,把孝、忠、廉称之为大义。本书讲述了狄仁杰作为一个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政治家,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在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的弊政多有匡正;狄仁杰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习惯就好

    习惯就好

    关于独立,关于偏见,关于成长,田朴珺首次执笔发声,细说独立女人,笑看偏见传闻!不煲鸡汤,只啃骨头!王石不推荐?习惯就好!中国演艺圈最具争议性的人物田朴珺,身兼演员、王石女友、电影制片人、杂志专栏作者等多重身份,首次以作者的身份出版的第一本随笔集——《习惯就好》。主要收录了田朴珺从被中戏退学到跨入演艺圈,转战地产界、到去纽约游学生活等重要的人生阶段所发生的各种奋斗经历、感情经历以及思考感悟等。本书将会首次揭秘田朴珺本人多年闯荡演艺圈以来的各种被大众误解的争议事件,并且第一次回应与地产大亨王石的“红烧肉”事件,力求展现一个不一样的田朴珺到大众面前。
  • 杜甫:他若笔落,便惊风雨

    杜甫:他若笔落,便惊风雨

    杜甫,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本书按照杜甫人生历程的先后顺序,将诗人不寻常的一生划分为八章来叙说,书中的48个小节既独立成篇,又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充分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一部融文学性、故事性、史实性于一体的人物传记,堪称同题材书稿中的佼佼者。作者从宏观着眼,从细微入手,把一代诗人的一生进行了别具一格的正说,没有戏说的痕迹,必将让广大读者对诗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有看点,更有卖点。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真是一个好魔祖

    我真是一个好魔祖

    作为一个穿越客,方邵的双手一度微微颤抖。他知道这两年穿越潮流起来了,穿越者的就业难度大,养家糊口不容易,能赶上一场说走就走的穿越就不错了,大家都要养老婆孩子,要求不能太高。但是谁能跟他解释一下,开局成为重伤魔道祖师,到手的新手指居然是要普度众生是个什么情况。望着下方跪拜的一众弟子以及数万门人,方邵陷入了沉思。…………方邵:“为了本魔祖日后能过上好日子,你们赶紧撸起袖子加油干,普度众生需要由你们盖起一砖一瓦!”
  • 子夜歌——春歌

    子夜歌——春歌

    人人都说林家小姐被父亲宠坏了,一个女孩子家,还让去留洋,虽说是厦门的豪富之家的小姐,可是谁都知道,要做无锡顾府的儿媳,是贵贱留不得洋。两月后,一份退婚书抵达鼓浪屿的林家别墅,林老爷看后会心一笑,对着墙上的林夫人相片说:“文馨,这下你终该满意了吧,我让书音去英国后,顾家终于肯退婚了”
  • 欲仙楼

    欲仙楼

    天下豪杰尽知己,世上金银无二般就是这里有个地方叫欲仙楼,里面有位大公子.......别问什么大公子,大公子就是大公子。 “后宫?怎么可能?我就是认识的朋友比较多而已。”
  • 绝宠文,腹黑妻厚脸皮君帅气宝

    绝宠文,腹黑妻厚脸皮君帅气宝

    和男朋友订婚当日,竟发现出轨,伤心过度,竟把人家堂堂大总裁厉少睡了!多可笑!原以为只是一夜情罢了,哭几次就OK,没想到!竟然被大厉少缠住了!“厉少……”“想要?”“厉少我……”“换个地方?”“厉少咱……”“造个宝贝?”“厉少以后……”“做我老婆?”她忍无可忍,小宇宙爆发:“厉冷夜!你到底干什么!!!!”没想到他却镇定的回答“干你。”她当场晕倒。“厉冷夜,今天换我睡你!”一天,她跨坐在他腰上,一脸算计样。“啊哈?算计我什么?”他双手折叠在脑后,望着她算计的样子,有些兴趣。……
  • 道破九虚

    道破九虚

    道亦有道,修道者,可控天下之生灵,掌天下之生死,青城开宗,西岐封神,缔造诸世强者,引亿万信徒潜心修道!道亦有道,修道者,可踏破轮回,不受生死之苦,扭乾坤,转阴阳,逍遥于世,普度众生,解生民之苦!道途无际,谁才能傲视天下?···························
  • 我一剑斩断了天道

    我一剑斩断了天道

    剑者,兵中皇者……要走路,就要走一条所向披靡之路……一条无敌于世的剑道之路。
  • 课外英语-古诗精选(双语版)

    课外英语-古诗精选(双语版)

    本套书共50册,分为美国各州的小知识,七彩缤纷的音符,优美好看的小散文,开心时分的短文,经典流传的寓言,超级高效的短句,实际有用的词汇等等在这些书中,备有单词解释,相关简介,或中文翻译,便于同学们更好的阅读和理解,真正进入文字的内涵当中,准确地和文字进行交流。本书主要讲五言古诗及七言律诗。
  • 四界风云录

    四界风云录

    两千余年来始皇帝假陵墓出土数座,始皇帝真身到底在哪里、陪葬了哪些价值连城的宝物;哪位王妃最终伴千古一帝长眠?祖龙之魂为何2000余年苦等有缘之人附身。依据出土物证及正野史记载展开遐想。带诸位看官随祖龙之魂附身的主角萧浓一起打破时空回到上古,探一探上古三皇五帝时期的九州世界。
  • 烟花中的乌托邦

    烟花中的乌托邦

    活着的每一个人,不管是伟岸还是卑微,其实都可以如同绽放的烟花一般,照亮一片星辰,照亮一片夜空。即便短暂,即便只是一瞬间,但也燃烧过,发过光;活着便要努力去爱,不管是女王还是萝莉,亦或者是俏寡妇······只有努力去爱,才能明白真正的得与失,爱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