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791000000002

第2章 文化的根本观念(上)

一 文化与人类

人类是文化的动物。有了人类,必有文化。文化的历史和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同时发生的。这一点自从比国的人类学家路杜氏(Rutot)等发见所谓前石器时代的遗石以后,一般人类学者,似没有怀疑的态度。但是有些人相信,人类曾经过一个没有文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人类是一种爬树的动物,而与其他的高等动物没有什么分别处。我们对于这种见解,是不能表同意的,因为若是人类是文化的动物,他必定有创造文化的能力;若有了创造文化的能力,则人类在最初的时期,无论其创造的文化如何简单,总不得谓其没有文化。并且所谓没有文化的人类的时期,不过是一种臆说,在历史上既找不到证据来,而在现在所生存的人类里,无论如何野蛮,如何不开化,也找不出是完全没文化的。

事实上,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文化。但是人要是创造文化,他必然已经是人。要是他不是人,他决创造不出文化来。所以人之所以异于其他的动物者,也可以说是因为前者有了文化,后者没有文化。我们这样的去区别人类和其他的动物,也许会引起一般人的疑问。他们以为飞禽像鹦鹉,能学人类说话,鸡鸽能做十二音,狗能做十五音,角牛能做二十一音,猴子能做二十音。这种声音言语固然简单,然与人类的言语,只有程度上的差别,没有种类上的不同;因为一般普通的人类,若是没有受过教育,其所用的言语也不过三百字。言语是促进文化的原动力,而且是文化的特征,动物既有了言语,则动物不能说其没有文化,而人类和其他的动物的区别处,并不在于有文化和没有文化了。不但是言语非人类所独有,就从文化的他方面看去,动物也非完全没有的。比方:飞禽能做巢,猿能用木杖行路,能掷石及有刺的果实于其敌人的头上,又能用石打破有壳的果实。此外又如人猿能用树枝来造简单的住屋,均足以表示动物有创造文化的能力。所以他们的结论是:人类之所以异于动物者,决不能以有文化与否来做标准。

我们以为动物中像人猿等,只能做有情绪的呼喊,没有表示意思的言语。人类言语的发达,是赖于群居。换言之,群居为言语发达的重要条件。动物的群居能力是有的,而且群居是高等动物的普通现象,然动物终不能使其所发之音,成为有意想的表示,且不能像人类一样;因群居而使其情绪的呼喊,发达为复杂的言语,可知言语决非动物所有。同样,鹦鹉的学习说话,固然能说人类有意识的简单语句,然他们所模仿的语句,他们究竟是否知道其意义是什么,很是疑问。而且他们自己,既没有能力去创造言语,所谓他们能学习言语,恐怕不外是没有意识的模仿罢。赫德(Herder)说得好:“言语是人类的所有物,而且是人类的权利,惟有人类,才有言语。”

同样,动物像飞禽能做巢,及其他的高等动物能做简单的技艺及物品,大约不外出于所谓本能的动作,却非理性化的创造。所以他们所创造的东西,永远是没有法子去改变,没有法子去学习和模仿他种动物所创造的东西。因此,严格来说:文化乃是人类所独有的。

文化固然是人类所独有的,但文化的发生及发展,必赖于人类的努力创造。设使人类而专靠着天然的生产供给,以维持其生活,不想努力去改变环境,则文化决不会产生和发展。所以文化的产生及其发展的程度如何,是与人类是否能够努力,及其所努力的程度如何,成为正比例。人类所以要努力去创造文化的主因,大约是适应时代环境以满足其生活。因此,文化可以说是人类适应时境以满足其生活的努力的工具和结果。

人类因为有了创造文化的能力,他们也有了改变、保存及模仿文化的能力。他们若觉得他们的文化,有缺点,他们可以改变之。他们若觉得他们的文化,比他人的文化好得多,他们可以保存之。他们若觉得人家的文化比较他们自己的文化高一点,他们可以模仿之。

我们已说明人类是文化的创造者、改变者、保存者及模仿者,但是这处所说的人类,究竟是多数的“人”,还是“个独的人”呢?人类学者像卫士来(Wissler)似以为文化的创造是赖于组成团体的众人,而非个独的个人。他说:“人类学者对于个人在文化上的位置是很少注意的。”社会学者像厄尔武德(Ellwood)、尔理(Willey)及韩瑾斯(Hankins)也有同样的表示。反之,哥田威士(Goldenweiser)似注重于个人方面。我们以为团体在文化上的地位,固不可轻视,但个人在文化上的地位,却重要得多。因为所谓团体不外是个人的组合,而团体在文化上的地位如何,完全是赖于组成团体的个人。团体不外是个人联合的总名,其骨子还是在个人的身上。没有个人,决没团体。文化的产生既要赖于个人的努力创造,文化的发展也要赖于个人的才能。这一点,就是主张团体比个人为重,要像卫士来氏也非没有见到。他曾说过:“个人与文化的关系,是要时时注意的,而特别是关于才能和创造文化的首领方面。”

二 文化的基础

文化固然是人类的创造品,但文化也可以说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基础。这句话骤观起来,好像是矛盾,但是细心的想想,却是很平常的道理。原来人类自生长到老死,差不多处处都是在文化里过他们的日子和生活。举凡一切衣食住动作等,都受了文化的影响。人类自生长到老死,对于这些的动作的方法、模型或样式,用不着件件事事由自己去发明或创造,以便自己的应用,因为这些日常的需要,差不多通通已有了预备,有了方法、模样。人类自己所需要者,不外是去学习已有的方法、模样。而且因为人类在少年的时候,受了社会、家庭的教育指导,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了社会所流行及历史所遗传的文化化。他们无意识的行前人或时人所已行的方法,做时人或前人所传下的东西,遵社会所已有的风俗、习惯、传说、信仰以及其他的生活方式。

因为他自小至大,已受了他们社会的文化的影响,他对于他自己所创造的新文化,也免不得要受这些旧文化或是已有的文化的影响。比方:一个中国的裁衣匠,在西洋文化与中国文化未接触以前,创造了一种新样的衣裳;这种衣裳是和过去的衣裳的样子是不同的,然无论怎么不同,我们预料他决不会造出一种正如西洋人所穿的西装出来。他的样式,总不免得受过中国衣裳的样子的影响,也许是由中国衣裳的样子脱胎而来。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过去的衣裳的样式,是这位衣匠的新样的基础。同时他所造出的新样子,决不会离得这种基础太远。所以事实上,他所创造的新样子,其所异于过去的样子的地方,大约只有程度上的差异,而非种类上的不同。我们自然承认这种程度上的差异,若历时太久,结果也许使后人看之,判若二种不同种类的文化,然若详细的研究起来,则其嬗变的遗迹,了然可考,而所谓新种类的文化,也是基于过去的文化。

文化的发展,不但只基于文化本身上,而且有了心理及他种的基础。所谓文化的心理基础,学者的解释,各有不同。大概以为人类因为所谓本能、情绪、欲望、习惯、理性的差异,结果是影响到文化上。比方:某人于做某种东西的欲望,比较别人为专一及坚强,则其结果是,他在这件东西的成就上,必比他人为胜。不但如此,上面所举出各种心理要素,因为各有不同,所以其所创造的文化也因之而异,一般主张本能存在的心理学家,指出人类某种文化是由于某种本能而来,比方团体的组织是基于群居,或社会性的本能。又如家庭的发生,是基于性的本能和为父母的本能。此外如同情的情绪,可以发生像慈善的机关及制度。畏惧的情绪,可以使一个人去找保护,因保护而生服从,因服从而生政治制度。同样,人类是有理性的动物,因为了有理性,所以能够征服他的环境,结果是产生出一切科学的发明和艺术等的创造。

文化又有所谓生物的基础。一般的生物学者,以为人类因为受遗传律的支配,所以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也受了遗传律的支配。把遗传律来做中心,而应用到人种上,遂发生所谓人种不平等说。这学说的大意是,文化之差异的主因,是由于血统种族及遗传的不同。人类的行为及思想,是依赖于其头脑的构造,而头脑的构造,是先天的。所以脑力的优劣是天生使然,脑力优越的人,其子孙世世也必优越。反之,脑力低劣的人,其子孙也必低劣。

因为聪明脑力是天赋的,所以某种族,若是生而优秀于他种族,则其所创造的文化,也必优秀于他种族。设使这种族能够代代相传其优秀天性,不同低劣的种族相混杂,则其在文化上所占的优越地位,也必能世世保存。

事实上现代学者相信这种学说的已不多了。原来文化的差异是基于人种遗传的不同的学说,不过是由于民族骄傲心,并没有实在的证据。文化的变迁和遗传的关系是很少的,文化可以日新月异,遗传仍可不变。所以我们觉得把人类天生优劣的学说来解释文化的异点,是靠不住的。

这样说起来,所谓文化的生物基础,岂不能成立了吗?是又不然。人类本来是生物之一,当然逃不出进化的原则,而人类的文化的进化,也不能逃出进化的例外。简单的说:人类是文化的创造品;人类既是生物之一种,则这种生物乃文化的基础是不言而知的。

从别方面看去,人类是靠着生物而生。设使没有了其他的生物——无论是植物或动物——恐怕人类本身也要灭绝,还说什么人类文化。德国有一位哲学家告诉我们道:Mann ist was er ist这句话也许未必尽然,然人类的食品与人类文化,有了密切的关系,是没有疑问的。

除了文化的文化、心理、生物的基础外,还有文化的地理基础。所谓文化的地理基础,是包括气候、土壤、地球外形,如海洋、河流、山岭等。据一般的学者说:气候是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的,比方在热带居住的人,大约日趋软弱,而失其团体的能力。在北方寒带的人,富于耐劳而强健,其团体的组织,亦较完密。此外又如在寒带人所取以为娱乐游戏,像雪车,乃热带人所未有,均证明因气候之不同,致文化的差异。土壤的肥瘦与文化亦有关系。文化的发生多依赖于肥美的土壤。同样有大河流之地,多为文化的起源地。海洋对于文化的传播上,也很显明。反之,山岭为文化传播的窒碍。比方:东西文化的接触,汉唐已开始,元朝版图跨驾欧亚,在传播欧亚文化上当有很好的效果;然事实上东西文化接触而发生影响于中国文化者,乃在明朝末年。其原因不外由于明以前的文化接触,是由于陆路。我们试读当时一般游记见其东来困难之多,当能思其文化传播之不易。明代则不然。在这时候,海道已通,商业的关系日密,而于文化传播上较易,结果是对于中国文化上,有莫大之影响,于此可知文化和地理的关系之切。

地理之影响于文化固然密切,但是在文化较为发达的社会,地理要素之影响较为薄弱。其最大的原因是文化的进步愈高,则人类对于征服天然的方法愈精密。在最冷的地方,人类可以用电火而使之热。在极热的地方,人类可以设法使之凉。此外,如苏彝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之开掘,均足以证明人类能去天然之阻隔,而对于文化的发展上有莫大之影响。

反之在文化较低的社会,人类对于征服自然的力量较弱,自然地理之影响于文化,较为利害。这种见解现代一般人类学者像哥田威士(Goldenweiser)及骆易(Lowie)们均承认。此外又有些人以为在文化较低的社会,地理要素之影响于文化是直接的,在文化较高的社会,其影响是简接的。

三 文化的成分

由地理、生物、心理及文化各种要素的影响,而形成某一社会的文化,我们可以叫做文化圈围。文化圈围是某一种文化的整个方面的表示,而别于他种文化圈围。她也可以叫做研究文化的单位,好像政治学上的政府,经济学上的财产,生物学上的生命,天文学上的天体。

每个文化圈围固是整个的表示,但她可以从二方面去观察:一方面是空间,一方面是时间。从空间看去,文化的特性是复杂的,从时间看去,文化的特性是变动的。因为了她是变动的,所以经过了悠久的时间,文化遂成为不少的层累。因为她是复杂的,所以在每一圈围的文化里,其所包含的成分也很多。因此我们想对于文化本身上得到充分的了解,不但是要明白形成文化的各种基础,还要知道文化的成分及其层累。

想明白文化的成分,及其层累,我们应当从文化的成分的分析,及文化地层的分类来研究。文化地层的分类的功用,是使我们了解文化发展的原则及其程序。文化成分的分析的功用,是使我们明白文化所包含的性质是什么及其关系的原则。我们现在先从文化成分的分析方面说。

著名的人类学者泰勒氏(Tylor)在其一八七一年所著的《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一书里,劈头就说:“文化是一种复杂总体,包括智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泰勒氏这样的分析文化,学者有些采用,有些变用,四其影响于后来学者甚大。

比较泰勒氏的分析为精密而详细的,是剌策耳氏(Ratzel)。剌策耳氏于一八八五年发表他的《人类学》(Valkerkunde)〔英译为《人类的历史》(The History of Mankind)〕,把文化分为物质及智识方面的创造,而所谓物质和智识二方面的文化又可再分为下列诸类:

(一)言语。

(二)宗教。

(三)科学和艺术。

(四)发明和发见。

(五)农业和畜牧。

(六)衣服和装饰。

(七)习惯。

(八)家庭与社会风俗。

(九)国家。

此外又如米勒赖儿(Müller-Lyer)于一九〇八年所发表的《文化的各方面观》(Phasen der Kultur)也以为文化所包含的,乃智识、能力、习惯、生活、物质上与精神上种种进步的成绩。近来人类学者对于文化成分的分析的研究,较为注意,而其分析最有威权的大约要算卫士来(Wissler)。卫士来氏的文化成分的分析见于他一九二三年所著的《人与文化》一书(Man and Culture),他的分析包括下面九类:

(一)语言(Speech)。

言语(languages)文字制度。

(二)物质的特质。

(a)食物习惯。

(b)住所。

(c)运输与旅行。

(d)服装。

(e)器皿用具等。

(f)武器。

(g)职业与工业。

(三)艺术。

雕刻、描写、书画、音乐等。

(四)神话与科学智识等。

(五)宗教的动作。

(a)礼仪的形式。

(b)病人的看待。

(c)死亡的处理。

(六)家庭与社会制度。

(a)婚姻的形式。

(b)亲戚关系的计算方法。

(c)遗产。

(d)社会管理。

(e)游戏与运动。

(七)财产。

(a)不动产与动产。

(b)价值与交易的标准。

(c)贸易。

(八)政府。

(a)政治的形式。

(b)司法及法律的手续。

(九)战争。

卫士来氏这样分析,究竟是否明了,及是否妥当,我们这里不必讨论。不过我们若把这种分析和上面所举出剌策耳(Ratzel)的分析来比较,我们觉得二者在大体上是没有大分别的。剌策耳既承认文化的物质方面的重要,则卫士来氏所举第二项物质的特质当然包括在内。卫士来第七项财产虽不列入刺策耳的分析里,然在物质方面亦可包括。此外卫士来第九项战争于剌策耳氏列入国家项内。因此我们差不多可以说卫士来的文化成分的分析,是从剌策耳的分析脱胎而来。

把卫士来的分析计画以为根据,而略以修改使比较的更为复杂的是韩瑾斯氏(Hankins)。韩瑾斯氏的分析是见于他一九二八年所著的《社会的研究绪论》中(页三九二至三九三)。现把来抄之于下:

(一)言语与交通。

(a)姿势与标帜。

(b)说话。

(c)文字。

(二)实际智识与工艺。

(a)食物。

(b)衣服。

(c)住所。

(d)用具与使用法。

(e)财产。

(f)个人服务与职业。

(g)交易。

(h)运输。

(三)自然发生的团体及风习。

(a)恋爱。

(b)婚姻。

(c)家庭。

(d)血统关系的团体,以及他们的权利与义务。

(四)关于人与世界的理想与实际。

(a)神话。

(b)魔术。

(c)神学及宗教的动作。

(d)医药的信仰与实用。

(e)科学的智识与实验的方法。

(五)围范个人关系的理想与实际。

(a)举止与礼节的形式。

(b)私德。

(c)自由结合。

(d)游戏与运动。

(六)围范公共方面的个人的关系的理想与实际。

(a)伦理的风俗与制度。

(b)司法的形式与制度。

(c)政治的组织与制度。

(七)艺术与装饰。

(a)个人的修饰。

(b)画图描写与雕刻。

(c)音乐。

(d)建筑。

(八)战争与外交。

上面所举出几种文化成分的分析,据著者的意见,可以适合一切的幼稚或进步的文化。质言之,无论在那一个圈围内的文化,都包括这些文化的成分。其实文化成分的分析,不但是止于此,我们也可再做比较上面更为详细或简单的分析。不过我们这处所要明了的,并不是分析上的简明或详细,因为分析不过是我们为研究上便利起见而设,而且这种分析,总不免有多少的主观。结果是每一个人的分析,可以和别人的分析不相同。这个原因不外是因为文化本身上,像我们上面所说,是整个表示。分析是我们对于文化认识上一种权宜,文化本身上并没有这回事。文化的特性固然是复杂,然其所表现的各方面是互有密切的关系。其实精确的分析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这一点像分析较为详细的韩瑾氏也没有不承认。

我们现在可以设一个实例来说明。比方:宗教与艺术是二件不同的东西,然我们试看中世纪的艺术,我们只觉处处都是宗教化的艺术。结果是艺术成为宗教上的一种表示。同样,宗教和政治是二件不同的东西,然比方中世纪的国家,有些人说:简直不过是教会的警察厅。由此类推,文化的宗教方面,差不多和文化的其他方面都没有不互相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很密切的。

因为文化的各方面的关系是这样密切,所以一方面的波动,必影响到他方面。比方:有明中叶因欧亚海道已通,中外商业因而日盛,因通商而牵到宗教的输入。宗教的输入在中国人的宗教上的影响固不待说,然因宗教的输入,又影响到中国人的科学智识。从此以后,所有一切的政治革命,及各种维新事业,没有一件不与通商上有多少关系。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文化的各方面不但是因为有了密切的关系,而致一方面的波动,常常影响到他方面,而且文化成分的分析,除了是我们为便利研究起见,她本身上是一个整个的东西。

分析是为研究的便利,所以分析的功用,不但使我们知道在文化圈围里的文化所包含的成分是什么,而且使我们知各种成分的互相关系。此外,分析的功用又可以使我们知道文化在时间上的发展的重心,而给我们在时间得到一种比较的研究,比方我们说中世纪的文化重心是在宗教方面,但是我们于未懂中世纪的文化的重心是宗教以前,我们必先把文化来分析做政治、道德、宗教各方面。设使我们不把她来分析,我们怎能知道她的重心是宗教。所谓中世纪的文化重心是宗教,不外是说中世纪的政治道德各方面没有宗教这么要紧,并非说中世纪没有政治及其他方面的文化。而且所谓中世纪的重心是宗教,不外是把中世纪来和罗马时代的政治及法律和希腊时代的伦理重心来比较,而这种的比较也是赖于分析。此外我们要将空间上的不同圈围的文化,来做一种比较研究,而找出各圈围的重心所在,我们也要以分析为先提。

但是若照上面各家的文化成分的分析来看,这些文化的特质,即无论在幼稚或在比较进步的文化里,都可以找出来,则二种不同圈围的文化的差别,只有程度上的不同,而没有成分上的各异。比较进步的文化所以异于比较幼稚的文化,不外是因为前者复杂得多,后者较为简单罢。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东西,而且是人类适应时代环境以满足其生活的努力的工具和结果,所谓文明人固要生活,野蛮人也要生活。生活上的方式固甚多,然生活上所必要的条件,却有根本的相同。因为生活的根本条件相同,则为生活而努力的结果和工具,也必有根本上的相同。设使不是这样,那么文化分析家实在没有法子,去做出一个能够施诸所有的文化圈围的分析计画来。文化成分上的分析,在文化各种圈围的差别,既不能给我们以充分的了解,我们不能不再从其层累的分类上做工夫,而明了其程度上的差异。

同类推荐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济兹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济兹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是一套以学生、教师以及广大爱好文学的青年读者为主要对象的通俗读物。它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
  • 最是难渡红尘劫:宋词里的绝美爱情

    最是难渡红尘劫:宋词里的绝美爱情

    几多哀怨,几番思量,几腔热血,几度愁肠;一曲婉约带清香,一首豪放饮甘醇。宋朝分南北,前后又有不同,历史的长河掀起的巨浪、细浪,都映照到词人的心镜里,反射出来的,是一首首感人至深的词,和词的背后更为生动的爱情故事。本书既是通过词类文学讲述文人情事,也是讲述一个时代的兴衰变化。
  • 一线生命,多少深长

    一线生命,多少深长

    我们常说,你一旦选择了医学,就等于选择了奉献。医学这个神圣而伟大的职业,是每一名医务工作者一种终生的任务,一种确定的工作领域。很好地完成所处职位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是天职所在。一旦负起,终生无法逃避。医学一开始便是以服务生命为目的的。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每天面临的,既有生的大喜,亦有死的大悲。这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极其寻常的话题,但在生死这个寻常话题面前,却有着生之尊严、死亦尊严的不寻常内涵。在医学科学技术之上,有一个最高层次的标杆,那个标杆要求我们每一名从医者更多地学会爱,学会怜悯,学会敬畏生命、敬畏存在;学会对无辜者有起码的同情,对受难者有真切的怜悯,对同类有更多的仁爱。
  • 昆虫记

    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撰写的关于昆虫习性与行为的科学巨著,也是一部集知识、哲理、趣味于一身的文学经典。它以人性来观照昆虫世界,以昆虫的多彩生活来抒写人生感悟,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本书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先后被翻译成六十多种语言,出版一百余年来长销不衰。
  •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诗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普及之广泛是空前绝后的。作者宏观分析了唐诗的总体成就,精选几十首经典唐诗佳作,从时代背景、思想内涵、艺术技巧等各个角度品评鉴赏,深入浅出,别具韵味。
热门推荐
  • 最强偷懒系统

    最强偷懒系统

    偷懒是个技术活,想要偷懒,得有偷懒的资本,还得知人善用----张天赐语录。这样的毒鸡汤让张天赐在偷懒的路上越走越远
  • 听朱光潜讲美学

    听朱光潜讲美学

    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
  • 任性小妞恋上你

    任性小妞恋上你

    “我不要车,不要房。不用上缴工资,不过问夜生活,只需要在你的户口簿上填上我的名字。你愿不愿意?”“呃、、、、、、。”某男一头雾水。他刚刚不是被另一个女人拒绝了吗?难道这叫物极必反。“呃,就是同意了,那明早八点半民政局门口见。”说完果断闪人。等等,他是被求婚了吗?但是美女你究竟什么意思啊?
  • 星海传之起源

    星海传之起源

    将世界陷入黑暗的谜题,九大海怪的出现,究竟,万物波涛之下,究竟是新时代的开端,还是旧时代的末日?
  • 超级功德兑换

    超级功德兑换

    三流学校毕业的曹罗失业了,忙于找工作的他突然得到一个逆天功德兑换系统,只要有功德就可以兑换想要的一切!什么是功德?这个嘛……喂,这位美女,要不要我扶你过马路!那个萝莉不要跑!叔叔带去你吃棒棒糖!当然,哥是好人,你们要相信这一点!
  • 我永远活不到第二天

    我永远活不到第二天

    他曾是个网瘾少年,因为过度消耗自己的身体而猝死。可机缘巧合之下,他被困在了一个轮回,一个无休止的轮回整整五百年。因此。他曾激动,曾放纵,曾愤怒,曾懊悔。可不管他经历什么,每天醒来都会回到他猝死的那一天。直到......
  • 宇宙制造者

    宇宙制造者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程先生的作精女友

    程先生的作精女友

    实力爱豆程煜棋x唱跳废柴林苡画最近瓜组一直有传闻,《天生星途》赞助商牧光乳业的千金来参加节目。网友们纷纷猜测这一尊大佛是谁,当然那个唱歌破音,跳舞没力,干啥啥不行,还爱哭的林苡画绝不可能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就这样网友一路猜测知道节目播了一大半,终于来到了打电话回家的煽情环节。“爸,你们生产的这个牛奶不好喝,下午能不能送别的过来。”林苡画一边打着电话一边抛着手里冠名节目组的牛奶。五分钟的限时电话林苡画一分钟就挂掉,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备采间。当天下午练习生大楼外就停了一排大卡车,一箱又一箱酸奶从车上搬下来,工作人员看着换上的新代言,呆住。五分钟后,“林苡画牧光千金”热搜第一名。......出道之夜,瓜组又爆料程煜棋要挟节目组如果林苡画不C位出道他就切断与节目组的所有合作。果然当晚林苡画就一路坐上了金字塔最高点,程煜棋的粉丝在他本人和工作室的微博下狂轰滥炸。然而这边还没来得及声明,牧光乳业的官博就发博澄清:程先生与我司林女士无亲密关系,一切打投账目干净稍后将会公式。很快程煜棋就转发了公式微博,配文,我没要挟。然而集资排行榜上”小作精的程氏男友”集资排行第一,数额两千万。
  • 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遇到你

    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遇到你

    她叫简画画,是从小美到大的小妖精。他是唐云南,是从小帅到大的狐狸男。她有个小名,专属于他。他有个小名,专属于她。她是他专属的花花。他是她专属的南瓜。
  • 校园里的那段时光

    校园里的那段时光

    清纯校园成长故事。蒙古族姑娘包索日娜在成长的过程中心迹慢慢改变,世界在她面前渐渐展开,理想、爱情的认识纠结在一起,情窦初开的她将怎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