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1500000008

第8章 黑色青春期

距离上次父亲来看奥巴马的日子,已经过去五年了。

这段时间的日子过得相对平静。但是这种平静仅局限于家庭内部。奥巴马回到夏威夷不久以后,安就和罗洛分开了,她回到夏威夷大学攻读人类学硕士学位。一家三口居住在离奥巴马中学不远的一座小公寓里。因为常常要应付学业,所以她没有太多精力打理家务。奥巴马带着他的朋友来家里玩耍的时候,冰箱里常常是空的。

但是,诸如此类的小瑕疵,在奥巴马当时的生活里,已经算是最能够容忍的小麻烦。家庭的平静多少能让他感觉到一丝温暖与安全感。因为,当他逐渐长高长壮,人们再也无法把他当成一个孩子忽略时,一个最重要,并且从未消失过的问题,像南极冰山一样突兀的显现出来了,肤色。

低学分的成绩报告单,到校长办公室里做客,在汉堡店做兼职,粉刺和驾驶课程。交一些朋友,偶尔去约会。

这种惯有的,一个美国孩子所经历的生活,奥巴马也经历了。但是这一段路程并无任何新奇,可以一笔带过。纠结在奥巴马心中,长久不能释怀的问题,是他的种族认同。他没有办法轻松自如的承认自己是个黑人,这给他带来深深的自卑。而因为这种自卑,导致在那一时期,奥巴马看待周围的世界都是敏感的,不友好的。

当然,那个世界也从未真正对奥巴马友好过。

第一次因肤色遭受屈辱,源起一个七年级的男孩。他轻蔑的叫奥巴马为“黑鬼”。直到奥巴马把他揍出了鼻血时,这个白人男孩还不敢置信的哭着吼他:“你怎么敢这么做?”;第二次,是在一场网球比赛中,奥巴马站在一旁观赛,被一个网球选手告诫不能碰到钉在公告栏上的比赛行程,因为他担心奥巴马的皮肤会掉颜色;和奥巴马的外祖父母住在同一个公寓楼的一个老妇人,看到奥巴马尾随她走进电梯时,跑出去跟经理告状,声称奥巴马在跟踪她。但是当她得知奥巴马就住在这栋公寓楼里时,她拒绝道歉。

尽管,并不是生活中所遇到的每一个白人都会用这种残酷的方式对待奥巴马,但这种伤害依然不可避免的侵入了奥巴马的内心。

值得一提的是,奥巴马在茁壮成长的青春期初期学会了打篮球。虽然技巧有限,但是激情无限。篮球让奥巴马认识了最亲近的白人朋友,篮球让她体验到黑皮肤不再是一种劣势。他遇到了另外一些志趣相投的黑人朋友。这些黑人朋友教会了奥巴马一些超越了运动本身的态度,那就是:“别人的尊重来自于你的所作所为,而不是因为你的父亲是谁;你可以高谈阔论让对手乱了阵脚,但是当你证据不足的时候,你就应该老老实实的闭嘴;你不能让任何人在你后面鬼鬼祟祟的行动,观看你的反应,比如受伤或者恐惧,不要让别人看到这样的情绪。”

但是,同样的,这群黑人少年也和奥巴马一样,为肤色的问题而愤怒和困惑着。他们的愤怒和困惑也影响着奥巴马。

当他们聚集在一起,讨论有关肤色的问题是,往往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白人对待你的方式。”那是奥巴马生平第一次运用这个蹩脚的词汇:“白人”。他和其他白人家庭不一样的地方是,除了他和他父亲,家里的其他成员都是白人。母亲的笑容,外祖父母的呵护关爱,会让他觉得“白人”这个词是这样的刺耳。

几个星期天后的一个晚上,奥巴马被厨房里传来的争吵声惊醒。就是那一晚,让奥巴马深刻意识到了,黑人这个身份,哪怕是在他挚爱的亲人中间,都有着无法消除的芥蒂。

争吵的原因是,外祖母想要外祖父开车送她去上班,但是外祖父不愿意。之前,外祖母一直都是搭乘巴士上班的,这天早晨突然改变了方式,让奥巴马感到奇怪。被问起原因,外祖母才吞吞吐吐的说道,昨晚在等巴士的时候,遭到一个男人的变相抢劫。他朝她索要钱财,但是外祖母给了他一美元后,他不罢休,咄咄逼人的样子看上去是想要更多。如果不是巴士很快来了,外祖母可能因此受到人身攻击。这让外祖母害怕,所以提出要外祖父护送她上班。

奥巴马对此很不以为然,不过是个乞丐,他觉得外祖母不至于如此小题大做。

让他惊讶的是外祖父的愤怒,他浑身发抖的对奥巴马说,这是一件大事!外祖母以前也受到过类似的骚扰,但是从没如此害怕过。“你知道这一次,是什么让她如此害怕吗?”外祖父用他犀利的眼神盯着奥巴马:“在你进来之前,你外祖母告诉我,那个勒索她钱财的人,是个黑人。这才是真正让她害怕的原因,你懂吗?”

奥巴马猛的被一种无法说清楚的痛苦击中了。祖孙二人都陷入了沉默,最后,外祖父挣扎着起身换好衣服,陪同外祖母一起上班了。奥巴马一个人僵硬的坐在房间里,试图让自己镇定下来:虽然,他从不曾怀疑过外祖父母给他的爱,但是种族带给人们的本能恐惧,就连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抗拒不了。奥巴马深陷在这种深渊一般的痛苦里,他觉得必须找到什么方式来摆脱一下。

升入高年级以后,奥巴马认识了一个高年级的朋友,雷。同样是黑人,但是雷更有一种热情但是粗犷的幽默感。他是夏威夷岛上的运动健将,就是他带领奥巴马领略到运动世界里的神奇。他还带着奥巴马在岛上四处闲逛,并借由他,让奥巴马结识了更多的黑人朋友。

但是雷和奥巴马有一个无法和解的矛盾是,雷是个激进的种族分子。在他的观念里,黑人对待白人,就应该像白人对待黑人一样残酷。他对白人并不宽容,他痛恨所有白人。这个奥巴马的观点是相违背的。确切的说,奥巴马也不知道自己该持有什么样的立场,他是一个成长在白人家庭中的黑人,他不知道应该更倾向黑人,还是白人。他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无法让他眼前的黑白两个世界结合。

于是,他试图中书籍中找到答案。在书里,奥巴马幸运的读到了马尔科姆·艾克斯的自传。马尔科姆·艾克斯原始街头混混,他在狱中加入了黑人激进组织“黑人穆斯林教”,从此投身黑人运动,并成了该运动的最佳代言人。他曾经解释自己的名字,黑人原有的姓氏已经被剥夺,美国黑人的姓氏其实是不清楚的。在摆脱白人强加的烙印化姓氏,重新找到自己的“灵魂的姓氏”之前,黑人的姓应该是X(艾克斯)。所以他宣布自己姓X(艾克斯)。马尔科姆·艾克斯的不断的自我创造触动了奥巴马,带给了他某种精神安慰。

但是偶像的力量仍然是有限的,他并不能够帮助奥巴马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痛苦。于是奥巴马转而去他的另一位朋友那里寻找慰藉。

住在位于老旧街区的一所破烂房子里的弗兰克,也是一个黑人,并且曾经是一位享有盛名的诗人,和理查德·赖特和兰斯顿·休斯是同时代的人。奥巴马认识弗兰克的时候,弗兰克已经将近八十岁了。他总会给奥巴马朗诵他的诗歌,并用他那浑浊的双眼背后得来不易的知识深深吸引着奥巴马。去拜访弗兰克,总能让奥巴马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舒服。所以,当在和奥巴马同龄的雷那里得不到理解,在偶像马尔科姆·艾克斯那里得不到切实可行的帮助时,奥巴马就会开车穿越灯火通明的街道,去他的“老”朋友弗兰克家里,聊上一阵子。

当奥巴马把自己心中的烦闷、委屈、不解一古脑的倒给弗兰克时,弗兰克慢慢的给奥巴马讲述了他和奥巴马的外祖父年轻时候故事。当时,他和奥巴马的外祖父两家相距不过五十公里。那时的外祖父还在堪萨斯的家具店里工作。有一次,为了照顾年幼的女儿,也就是奥巴马的母亲,外祖父雇佣了一个黑人女孩,一个传教士的女儿。那个黑人女孩照看别人家的孩子,而她的母亲则要去帮别人的家庭洗衣服。当时,大多数黑人家庭都是这样的。而奥巴马的外祖父,却真诚的教会了那个黑人女孩如何成为家里的一部分。

所以,弗兰克强调到,奥巴马的外祖父,其实一个是一个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善心的人。就像他能在弗兰克的家里像个婴儿一样睡着,毫无防备。但是换做弗兰克却做不来。因为弗兰克始终会保持警惕。这是正常的,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必须要保持警惕。就像奥巴马的外祖母遭到黑人骚扰时的恐惧一样,她也需要保持警惕。也就是说,奥巴马的外祖父都是对的,他们没有哪里做得有违常理,恶狠狠的伤害到奥巴马。而奥巴马对于类似这种敏感细微的事情,必须习惯。

这就是奥巴马在他认为可靠的朋友那里寻来的答案。这些答案完全不能够医治奥巴马内心的症结。唯一让奥巴马确定下来的事情是,他第一了解到,自己是绝对孤独的。

同类推荐
  • 雷锋

    雷锋

    1940年12月18日,距湖南省城长沙以西15公里的望城县,隐没在山坳里的小山村简家塘,诞生了一个小生命,乳名庚伢子。陈抚生编著的《雷锋》内容介绍:庚伢子嗓音特别响亮,几乎整个简家塘都能听见他“呜哇,呜哇”的大声哭叫。这一年,他的爷爷雷新庭57岁,父亲雷明亮33岁,母亲雷一嫂30岁,哥哥再伢子8岁。一家1人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雷新庭把家里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炖了,请来为雷一嫂接生的六叔奶奶、儿子的好友、后生子彭德茂,庆贺了一番。六叔奶奶说:“恭喜贺喜,你雷家人丁兴旺,再伢子的名字起得好,元满又生了个伢崽!”彭德茂才24岁,是条走南闯北的汉子。
  •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来自社会最底层,幼年的他几乎没有享受过爱与家庭幸福,他因贫困而辍学,做过苦力、当过船员,甚至一度沦为小混混。但他从没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创作,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想。本书生动地叙述了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曲折的一生,把他人生的每一个精彩转变展现给青少年读者,了解并学习杰克·伦敦不凡的经历和勇于搏斗的精神。
  • 民国课堂:大先生的情书

    民国课堂:大先生的情书

    民国时期的通讯、交通尚未发达,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热望却已挣脱了千年的束缚,家国的动荡、分别的漫长,让他们只能通过慢腾腾的邮车给热恋的人捎去安慰,也捎带了小小的烦恼。书信年代的恋爱似乎总是如此,缓慢悠长,情节波折,而又偏偏动人。品鉴大先生们的情书,品鉴一个时代的浪漫风流。
  • 绝代芳华,倾城之恋

    绝代芳华,倾城之恋

    她们是爱情与婚姻中的第三者,在爱里挣扎迂回。林徽因、王映霞、孙多慈、高君曼、蓝妮、何蕙珍,徐志摩、郁达夫、徐悲鸿、陈独秀、梁启超……才子与佳人,阴谋与爱情。她们的故事或悲痛或哀伤,或热烈或倾力,用毕生写一个情字。当爱情败给世俗,当激情输给岁月,谁来为爱情买单,谁来为佳人嗟叹?
  • 莫言:诺奖的荣幸

    莫言:诺奖的荣幸

    本书是国内唯一部零距离、长时间,及时而又深度解读莫言的权威读本。莫序,道出了他们同窗同道之间的深情厚谊;朱文,更见证了莫言从北京魏公村走向斯德哥尔摩红地毯的神奇道路。附录中朱寒汛的万字散文《小鼠侃象》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80后”文学青年对莫言的别样观察,前后呼应,形成了父子两代研读莫言的独特景观。代后记,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近30年前,莫言与朱向前们追逐文学梦想的小环境和大背景。
热门推荐
  • 我和我的同桌

    我和我的同桌

    我有一个同桌,他不好也不坏。我有一个同桌,她很逗比也很可爱。同桌,跟我向前奔跑吧!
  • 话三国之纵横

    话三国之纵横

    穿越到了三国,却发现这个三国是高武+超能版本的……====================一戟戳穿万人的吕布、随手撂倒一支军队的关羽张飞、能够控制天气的诸葛孔明、古代版闪电侠夏侯渊、拿着巨鼎作战的许褚、天天和死人对话的郭嘉、用文字伤人的陈琳、身上伤越多战斗力越强的黄盖、拨动琴弦,便能召唤熊熊烈火的周瑜……这个三国,和你所熟知的历史,相似而又不同。====================“主公,五胡来犯!怎么办!”“塞外野人,不识我大汉天威!子龙,你过来,先订个小目标,给我杀他一个亿!”“主公,在西域外擒获大秦军队,如何处置?”“细细拷问清楚,问清地理,我要亲征罗马!”====================东汉末年,群雄争霸;机会均等,人人异能……谁将会在这种乱世中,成为永恒的霸主呢?
  • 情感教育入门

    情感教育入门

    由于各种各样的生存压力,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丰富性的认知,还远远没有达到足以让我们感到骄傲的地步。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已非常深入,但实际上,我们依然处在世界真相的边缘。甚至由于我们的先入之见,哪怕对于身边非常熟悉的事物,可能都缺乏了解的机缘。我们可能只活在了事物的表面,而没能更深入地走进世界的内部,甚至走进我们自己的心灵世界。所以,诗人在这些入门诗的写作中,为诗设定的一个新的任务就是,保持好奇的生命感觉,放低人生的姿态,从新的认知开始,通过对日常事物的重新观看,重塑我们的生命感受。臧棣的近作“入门”系列诗歌坚持了他一贯的诗学主张:对语言的追寻以及对认识的追寻。同时也反映出他近年来诗歌创作的新变:一种具有浓郁后现代特征的、互文性的探索,对中国文学抒情传统与自然书写的再造与化用,由此形成一种辨识度极高的“咏物的智性抒情诗”风格,对现代汉语诗歌文体建构做出了有益的开拓。
  • 我,是你惹不起的人

    我,是你惹不起的人

    十数年戎马,荣归故里。戴宇皓是无敌的神话,战力的巅峰!无论是谁,伤了我妹妹,必将千万倍奉还!复仇之路,谁挡谁死!
  • 开玄记

    开玄记

    天地玄机渺渺,孰能掌断乾坤?小镇少年石山,科举落榜学子,修炼禁术玄魔变后踏上修行之路,并意外领悟出‘入梦术’,从而能看到一些过去未来画面。迈步天地间,纵横宇宙内,无敌岁月中,谈笑长生路~
  • 废材三小姐绝世无双

    废材三小姐绝世无双

    “天道,我不信,我偏要逆这天踏破地,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若你信我,我陪你捅破天踏破地,逆天而行。”世人皆知她是废材,是草包,而她偏要堵住这群人的嘴,重活一世,她依旧是巅峰。
  • 植天下

    植天下

    这个世界很奇怪……人由植物而生,草为男,花为女,树为兽……
  • 蚀骨宠婚:老公送上门

    蚀骨宠婚:老公送上门

    初见——只是她的替身,别妄想可以改变我!皇霆酒吧,看到一漂亮的背影,林微,你终于回来了,我等了你好久。不等她多说什么,直接扛人上车……一夜欢愉,你是谁?怎么会在我的房里?说,你有什么目的?就算我是你的第一个男人,也别对我抱有什么想法,否则后果自负。小东西,四年的时间成熟了不少,唯一不变的,你始终是我的笼中鸟……
  • 打造宇宙最强

    打造宇宙最强

    人生如果有从来,我当不为自己后悔。既然上天给我再一次机会,我当变得最强。
  • 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

    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