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3200000034

第34章 纪德书简(2)

我只有极短的一点时间来写这封信:一来由于我从Kafka的小说《审判》改编的剧本正在排演,使我忙得不可开交;二来我急须赶往瑞士(拟于头场上演后立即启程),我打算在那儿和我女儿相聚。但我极愿意你知道你(八月十七日)那封可爱的信以及你和你一家人的相片所带给我的快乐。夫人显得很温柔,而你的四个孩子都非常可爱。我打算在瑞士让我女儿替我们拍几张相片(我手头没有一张满意的)给你寄去:她的,我的,她丈夫及三岁的小依莎培尔的。我们正等待着即将出世的她弟弟或妹妹。我将转达你对约翰·朗培尔与佳德玲的问候。

在巴黎,时刻不断受着零碎琐事的困扰,我简直无法做出一点使我自己称心的工作;但我希望到瑞士后(信请由纳沙德Ides et Calendes转)能好好开始工作。

欣慰地获悉你已转到北平一个大学执教。没有一个国家有像中国那样更是我所希望去的……但我已年老,如今很怕长途旅行的疲累!可是,能再度和你见面,能由我自己亲口向你夫人致意,向你孩子们微笑……这对我该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别怀疑我忠实的友谊,亲爱的译者与友人。

你的

安得列·纪德

一九四七年十月三日寄自瑞士

之十四

——寄同前

亲爱的盛澄华:

我天天延宕着没有覆你十一月十日那封优美的长信,从那信中我获悉你目前的生活情况与工作历程。以后因获这沈重的荣誉:诺贝尔奖金,原拟赴瑞典一行,但终以健康欠佳,未能如愿(近患心脏衰弱,使我无法从事任何工作,目前仍拟暂住纳沙德,何时离去,未作决定)。今又接十二月五日来信及你的长篇介绍文,但我不懂中文,实深遗憾。唉!我想和你在纸上长谈……但又体力不济。我真担心从此不能不放弃游历中国的愿望。我深悔在当年生命力充沛时错过了这机会!我来中国和你重聚的快乐正与我对你的深刻而忠实的友谊并增。我保存着我们相识以来你的全部信札,而你对我的一贯同情是我一生中认为最足珍贵的。我多么对你感激:因你的诱导,使我在青年学生群中获得新的友谊。我愿意他们知道而理解这一事实。我拥抱你的孩子们,向你夫人致慈悦的敬意。

你恳挚的

安得列·纪德

附笔:Chatrouilles一字系我杜撰,翻译时可仍旧,或用Pieuvres(Octopus)或Oursius替代皆可。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廿三日瑞士纳沙德纪德寄

1盛澄华与纪德

辛笛

亡友盛澄华离开我们至今不觉已有世纪四分之一了,他是在1970年4月18日或20日病殁于文革期间北京大学在江西南昌附近鲤鱼洲所设的农场,是地后即改为北大江西分校。承陈占元兄(与澄华同在北大任教)过沪北归时告诉过我:澄华随北大老师集体下放,表现一直十分积极,但以身体衰弱,在劳动锻炼中心脏病猝发,不及诊治而亡,大家都以其英才早逝,不胜痛惜。

今年我偶然发现三联书店在1994年出版的张若名女教授所著《纪德的态度》一书。据书前90多岁的盛成在序言中说,他系于1920年冬末在法国里昂经周恩来介绍认识张的,并教过她学习法语。这本书原是张若名写的一篇博士论文,在1930年秋通过,后也深得纪德的赞许。

张若名在五四运动中与邓颖超同级同学,一同参加请愿斗争。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1年回国,任北平中法大学文学院教授多年,1958年在云南大学教师思想改造“交心”运动中,受到不应有的迫害,投河自尽,终年56岁。1980年在邓颖超的亲自关怀下正式得到平反。张若名是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先驱,又是中国最早取得博士学位的妇女之一。澄华在1948年初写的《纪德在中国》一文中提到她写的法文博士论文,可称为国内研究纪德最早的一人。

由张若名的一书而深深触动了我对亡友澄华的怀念。澄华去世后不久,何其芳曾在北京东安市场中原书店内见到纪德送给澄华的亲笔签名的全集,并随即函告给我,希望即时买回加以保存,可惜我远在上海,书信往返,纪德全集已为有识之士购去,不可复得矣。

纪德研究

据我所知,过去国内介绍纪德作品的译本原本不多,除穆木天、闻家驷、丽尼、陈占元等人,以卞之琳同志译过的为多,有《浪子回家》、《窄门》、《新的粮食》与《伪币制造者日记》等。澄华则在抗战期间译有:《地粮》、《伪币制造者》、《日尼微》,均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刊行,其后还译有《幻航》、《忆王尔德》、《文坛追忆与当前问题》等,出版社不详。经我本人在1948年推荐给曹辛之办的上海森林出版社(亦即星群出版公司)出版的澄华撰写的《纪德研究》堪称国内研究纪德的一本专著。可惜寒斋原存有一本已在文革中失去,现在手头仅有一本,则系巴金先生自尧林图书馆(有印章为证)清理赠书工作中抽出转赠给我的,总希望有一天能把它重印出版,以飨读者。

在现当代,安德烈·纪德(André Gide,1869—1951)不愧为法国乃至全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属于蒙田以来的散文传统;他的作品丰富而亲切,虔敬而舒卷自如,最足以阐扬法国清明的人性批评传统。和马拉美一样,他是朴素的道德家,另一面,他又和勃朗宁、勃莱克、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紧凝成一支坚强的反中庸常识的精神血统。纪德生来是一位富有“不安定”性格的作家,他自认是由于遗传的特殊配合,父亲出自法国南部的新教家庭,母亲出自法国北部诺曼第的旧教家庭,二者在他身上汇集了矛盾的影响,并不断地争辩:北方人的深沉持重,使纪德倾向于内心体验,南方人的开朗明快,使他倾向于官能的乐趣。他既是一个最个人性的作家,但同时却又是一个最“忘我”的作家。著名的《新法兰西评论》(Nouvelle Revue Francaise,简称NRF)自1909年由纪德创刊以来,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战法国失败后成立维琪政府,他正式宣言退出,前后计有卅余年的历史,俱在他的领导下,其间名家辈出,如普鲁斯特、克劳台、梵乐希以至莫里雅克、罗曼、杜雅美、圣狄瑞披里等人无一不是该杂志的中坚分子或撰稿人。如就该杂志的发展来考察,可以俯瞰近卅余年来法国文学的主流。他们开头受有象征主义的时代影响,而后他们推崇波德莱尔,从他作品中他们发现了波德莱尔最初是以浪漫主义作家自居而终于反过来发现了浪漫主义致命的危机,他所具有的古典精神存在于他知道如何去批判并控制自己的抒情源流。对波德莱尔这样的认识也都是来源于纪德的态度和主张。

纪德在60岁以后突然起了思想上的转变。他这左倾思想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但1927年的《刚果纪行》无疑是他更具体的觉醒。目睹法国在非洲所施行的种种殖民地暴行,一生追求精神的自由与对被压迫者寄予同情的纪德最终在共产主义中发现了人类最伟大的理想,这原是最自然的演进。但他骨子里还是个自由主义者,因此他并不喜欢党派观念与附和主义。在1932年12月13日对“革命作家与艺术家协会”的演讲中,依然坦白地表示了他的个人立场:“要我从此按照你们那种‘法典’去写作,那就会使我以后所写的东西完全失去了它真正的价值,或不如说从此我只好哑口无言……我今日的读者们,或是说今日能受到我影响的人们(纵然在我是无意的),而我可以使他们有助于你们的工作的,这些人当他们知道了我是受你们的‘吩咐’而思想,而工作,那他们将从此弃我而去。”这段话已很够说明了纪德的态度,以后所发生的事情人人都知道。1936年纪德被苏联邀为国宾去参加高尔基的葬礼,回法后他发表了《从苏联归来》,他在书中曾坦白指出苏联值得颂扬的种种方面,但也同样坦白地指出了不是这些颂扬所可抵消的种种方面:如“正统主义”、“接受主义”、“恐怖主义”及“大清洗”等。纪德一向为顽固的右倾主义所痛恨,至此他却又开罪了最执迷的左倾青年。他带回了失望,但他却并不曾放弃他的理想。

在苏联的影响下,纪德以往在我国也同样遭到误解,而成为不受欢迎的作家。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而早在30年代初好友盛澄华(1913—1970)就迷上了纪德的书,并把纪德及其作品作为他日后研究的对象。近来我常常回忆起他和我交往的情景。

澄华和我及孙晋三都是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1935届窗友,当时在校内有“三剑客”之称。就中以澄华最为活跃。我们曾一度打算办一文学刊物,取名为《取火者》,采自希腊神话,但却惹起了当时反动派的注意,从而在萌芽状态中就夭折了。随后不久,澄华和我先后担任起《清华暑期周刊》和《清华周报》的编辑,而晋三到抗战后期也在重庆办起《时与潮》大型文学刊物,并深受茅盾、老舍等前辈的支持。我们三人都是在1935年暑期前毕业。澄华立即去法国进修,我则在北京教了一年中学,然后也在澄华的函牍交催下去了英国爱丁堡大学继续攻读英国文学。忆及伦敦三岛常年多雾的日子,我至今仍怀念那两次假期去巴黎和澄华朝夕相聚的时光,那是富有多么光亮色彩的回忆啊。

澄华当时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座学生的小公寓三楼上。每天除由他陪我去各处游览古迹名胜、参观博物馆画苑外,近处我总是一个人去走走。圣母院即在左近,早晚可听到教堂清越的钟声,常常引起我悠然的遐想。不远处是塞纳河畔的一排排旧书摊,我总是一个常客。清晨去卢森堡公园散步,石像的微笑和沉思往往使我神往,不觉衣履尽为草露濡湿。下午迎着凯旋门落日的阳光在香榭丽舍林阴大道上漫步走去,我顿感心旷神怡,情怀大为开朗。在波隆涅森林乘马车,听得得的马蹄声,辄深故国之思,而在罗浮宫艺术珍品前,却又流连忘返……

在巴黎的短旅中,澄华还和我一同研读纪德的《地粮》和《新粮》,其文体之优美令我心折,就中尤以纪德关于“我思、我信、我感觉,故我在”的阐释使我终生难忘。当然,由于我对小说没有很深的研究,我对他的《伪币制造者》的结构虽觉新奇,但总感到别扭。近年我曾和巴金先生谈起纪德的道德观和文艺观,他认为罗曼·罗兰更对我们的脾胃。尽管纪德一生总在不断追求“新”是值得赞许的,但在有些方面离经叛道是太超前了一些。当时澄华一面在巴黎大学攻读,一面日夜埋头于纪德作品研究,常亲去登门请教,纪德很欣赏他的见解和心得,和他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交。澄华也曾有两次邀我去访问他,但可惜总因纪德正在外地旅行而未能实现。至今想来,也不能不引以为憾。但我还是从澄华对纪德的研究中得到不少启示。如果说我的诗路历程与印象主义的绘画和音乐有所关联,那么,这两次巴黎之行旅正为我赢得了丰硕的收获。这也就和我与澄华亲密的友谊分不开了。

1995—1996年间写成

纪德研究专家盛澄华(1913-1970)

浙江萧山人。1935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赴巴黎大学文学院学习四年。此间与法国著名作家纪德建立了友谊。回国后任陕西西北大学外文系教授。1947年转至清华大学外文系任教授。1949年3月参加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5月参与武汉军管会接收武汉大学的工作。9月因病返回北京治疗。后任清华大学外语系主任。1951年任高教部主办的东欧留学班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授。1969年随北大去江西鲤鱼洲农场劳动。次年因心脏病逝世于鲤鱼洲农场。

主要译作:纪德《伪币制造者》(1945年初版)、《地粮》(1943年)、《日尼薇》(1945年),《阿拉贡文艺论文集》(1958年),《意向访问》(1948年),莫泊桑《一生》(1963年)、普什科夫《法国文学简史》(1958年),阿尔达莫诺夫《司汤达生平》(1958年),《福楼拜生平》(1958年),《世界童话文库10集》(1948年),专著有《论纪德》等。

同类推荐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 汉语汉字东方文学(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汉语汉字东方文学(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上海特色风情(全集)

    上海特色风情(全集)

    《上海人家》探秘47户上海人家的居家生活,从中透露出上海人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上海外国人家》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上海特色餐厅》选取了59家地处上海最热门消费娱乐区域的特色餐厅,荟萃了中外不同菜系,囊括了传统和创新各种烹饪流派,是探寻上海风味餐厅的可靠依据,也是了解上海美食潮流的方向指南。无论你是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文化还是想为旅游准备实用的参考书,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本书从现存的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习惯出发,力求客观地加以介绍,使读者能粗略地了解、掌握我国婚姻有史以来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表现出的差异判断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使我国婚俗礼仪向更简捷、更健康、更经济、更文明、更具民族特色的方面发展和确立。
  • 中国民俗学通识

    中国民俗学通识

    本书对民俗的概念、特征、功能等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对民间信仰、节日风俗、社会组织民俗、人生礼仪等的研究,具体详明;讲解各种对联、请柬等民俗应用文的写作方法,深入浅出。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价值较高。《中国民俗学通识》是一门大学“通识课”教材,既适宜于文科生,也适宜于理科生。
热门推荐
  • 僵尸之九阴之女

    僵尸之九阴之女

    传说,在很久很以前人、神、魔同住一界,他们拥有着无上法力,都想一统世间,最终,以一小事借口发动战争,三界大战,一打就是几千年,千年之间,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见世间悲苦,一上古大神感之心受,足化为一人首蛇身之形体现于世间,以上古无上大法化解三界大战,将自身血肉化分结界,分天、地、人三界。可魔族不原放弃人界之甜美,与这位上古大神交战,最终,被其打入宇宙的深处,更以无上大法将魔族封印于此,到此,还人间以太平,而这位上古大神,也因此而神形消散,化为天地河流。时过即迁,得数万年之后,关于这个传说,人们都只是一笑了之,只道是:“那只是传说。”
  • 猫恋之为爱变身

    猫恋之为爱变身

    嘭的一声,那个原本高高挂在天上像太阳一样照耀着四方的紫色水晶,那个原本替代太阳的存在,在一声巨响,爆炸开来,紫色的水晶残片朝着四周爆射出来,然后无力地像是雨滴一样,带着耀眼的紫色光芒朝四周散落。“不!魅儿!”头脑一片空白的他,朝那个淡紫色的身影看去。就如他心中所想,那紫色的身影在虚空中一晃,像一片枯叶一样,朝地面落下去。他朝那道身影略过去,眼中有着无数晶莹跟那些水晶残片坠落地面。巫,是一种能同时和神魔通灵的道,圣洁的巫女的存在便是维持这些道的平衡,魅儿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你要好好保护她的水晶,那可水晶是她的本命源,水晶在她就在,水晶没了,她就会灰飞烟灭,永远消失。所以,你一定要好好保护……
  • 远古求生

    远古求生

    一觉醒来,斗转星移。荒莽天地,挣扎求生。活下去,一切,只为活下去……
  • 混沌天之源星崛起

    混沌天之源星崛起

    一杯孟婆绝古今,过往种种成云烟。但在这名为混沌天的宇宙中,不是所有生灵都要受轮回之制。宇宙中心,一颗蓝色的星球上,故事才刚刚开始。展开惊天大战的三大宇宙霸主,谁死谁活??不知多少年后,不见赢家,更没有输家。只出现了一个人。且看李奕星——自此成龙冲云上,人间只留真仙名。
  • 医生杜明之苏绣旗袍

    医生杜明之苏绣旗袍

    这个世界对于我与你所见,如同一件旗袍的里与面,一面灰暗,一面光鲜。而你与我根本的不同,只在于对这样的世界,相信或者不相信。他依然是那个外表冷漠的麻醉师,穿着手术室的白大褂,每天独来独往地行走在医院里。他的爱情纠缠在一对母女之间。两个人,仿佛一个属于白天,而另一个属于黑夜。当杜明最终选择了不回头……那个阴郁地走在晚风里的少年,那个独自成长的医学院的男孩,他用自己的方式,让这段爱情成为了永恒。而唯一让童话永恒的方式,恐怕就是永远都不要醒来。
  • 末世名流

    末世名流

    时值乱世,江流与黄钰战于凤凰之巅,众人观瞻。泼墨的剑雨劈向四周,波及者众,这场较量10年之久的明争暗斗,终于将走向句点……
  • 复仇之牙

    复仇之牙

    有些仇恨,必须用血来清洗。很久以前写的中短篇,后续,有兴趣的话会继续写的。
  • 独家专宠:傲娇老公耍无赖

    独家专宠:傲娇老公耍无赖

    十年爱情长跑因对方一句“我厌倦了”了无疾而终,蓝歆愤而相亲,从见面到扯证,前后总共不过一个多小时,却接到死党电话“死女人,你放人家陈先生鸽子好歹也知会我一声啊”!郁闷地望着自己合法老公的玩味浅笑,“你介不介意再扯张证”?苏彦笑容加深,“我们苏家有个优良传统,结婚了就要对老婆负责,对婚姻忠诚,不能离婚,离婚的话是要被丢到南极喂企鹅的”。蓝歆囧了,那她这辈子岂不是连二婚的机会都没有了?
  • 来自月亮

    来自月亮

    那晚,明月,繁星。华夏龙脉之巅,浮云笼罩,突然一道强光闪现,拔云见月,一圆形物体如火球般从皎月向水球砸来,只见它迅速坠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