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58000000040

第40章 附录三论辽文化

孙进己

近年关于文化的研究,日益发展起来,克服了过去史学主要研究政治、经济的缺陷,对辽文化的研究也应运而生。但迄今为止,对何谓辽文化,认识上还有分歧,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讨论。

关于辽文化的含义,目前有几种不同的提法。

第一种提法,是魏特夫和冯家昇共同提出的。他们认为:“在同一个辽帝国范围之内,同时存在着两种文化——契丹文化和汉族文化。但是它们的各种成分,却随地区和历史条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混合。”“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双方,在接触后都有所改变,从而在相互调整中产生出第三文化。”“辽文化因契丹政权的垮台受到严重的影响,但在以后,尤其在金帝国的契丹人地区,以及在金帝国西部边境之外,仍然表现出不可忽视的生命力。……喀喇契丹帝国建立了一个辽文化的新的变体。”魏特夫、冯家昇:《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总论》,唐统天等译,刊《辽金契丹女真史译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从上面看来,他们认为辽文化是由契丹文化、汉文化组合而成。

第二种提法是蔡美彪提出的。他认为:“契丹、汉族在经济方面相互交流,在文化方面也相互吸收。由于汉族的封建文化,比起契丹来处在较高的阶段,契丹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过程中,逐步接受了汉文化,但仍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契丹和汉族共同创造了以汉文化为核心又带有契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辽文化。”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第六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三种提法是杨树森提出的。他认为:“辽代的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契丹族和其他各族在经济上相互交流、文化上相互吸收的结果。其中由于汉族的封建文化处于较高的阶段,因此契丹族在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了不少汉文化,同时也保持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辽代文化,是各族人民尤其是契丹族和汉族人民智慧的共同结晶,在祖国的文化宝库中放出了异彩。”杨树森:《辽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他和蔡美彪都把辽文化看成一种由汉文化和契丹文化融合而成的单一文化。所区别处是杨树森删去了蔡美彪提出的“辽文化是以汉文化为核心”这一句,而认为辽文化主体是契丹文化。他们和魏特夫的区别,是魏特夫认为辽代存在三种文化,即认为契丹文化和汉文化还单独存在,但在杨树森和蔡美彪的提法中,似乎契丹文化和汉文化已融合为一种单一的辽文化。

以上诸说就提出了几个问题:第一,辽文化是否是一种单一文化?也就是说在辽代,汉文化和契丹文化是否已融合为一种文化?第二,辽代是否存在一种“第三文化”,或汉文化和契丹文化融合的结晶?第三,辽文化是以契丹文化为主体,还是以汉文化为主体?

一、辽文化是否是一种单一文化?

按理说,只要是辽代的文化就是辽文化。但问题是,在辽代同时存在着众多民族,有统治民族契丹族,有人数占主体的汉族,此外还有奚族、渤海族、女真族、蒙古族等。各个民族都各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一般来说,只要辽代各民族尚未融合为一个单一民族,各民族就必然继续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就不可能出现一种单一的辽文化。各民族的文化必然会互相影响,但出现的只能是契丹化的汉文化、汉化的契丹文化等等,而不是一种单一的辽文化。杨树森把辽文化说成是受汉文化深刻影响的契丹文化,就忽视了辽代同时还存在一种受契丹文化一定影响的汉文化,及接受了汉文化和契丹文化影响的奚文化、渤海文化等等。

就语言而言,在整个辽代并未形成一种统一语言,辽代各族都是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辽代各族间的交际语言,并不是契丹语或一种第三语言,而是汉语。事实上到辽代后期契丹族也大都改说汉语了。

就文字而言,辽代存在两种文字,即契丹字和汉字。契丹字并未成为各族的通用文字,而只是契丹族的文字。辽代各族通用的文字还是汉字。

就习俗而言,虽然各族的习俗互相影响,但辽代并未形成一种统一的习俗,各族还是都有自己不同的习俗。

因此,辽代并未形成一种单一的辽文化,我们也不能单把受汉文化影响的契丹文化看做辽文化,应该承认辽文化还包括汉文化、渤海文化等各族文化。因此,辽文化不是一种各族文化融合而成的单一文化,而是一个包含多种不同文化的复合文化。

二、辽代有没有一种“第三文化”?

魏特夫提出:“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双方,在接触后都有所改变,从而在相互调整中产生出第三文化。这种文化保留了某些原来的成分,而另一些成分则以新的面貌出现或完全消失。这一规律对于辽代社会来说也不例外。它的政治和军事组织,它的授权仪式等,既不是传统的契丹式,也非传统的中国式,而是结合了两种文明的各种成分。第三文化最明显的表现或许是契丹文字,它对部落的人们是新鲜的,而对汉族也是陌生的。”《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总论》,唐统天等译,刊《辽金契丹女真史译文集》。

田村实造在此基础上也提出:“在研究两个社会的文化交往时,必须考虑到既有接受对方文化特点的一面,又有抵制对方文化特点的一面,有时在此基础上,会产生出与母文化不同的第三文化;只是,产生第三文化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双方的社会和民族必须存在伴生关系。……所以中国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要素便适应各地的不同条件而混合起来,形成可以称之为第三文化的各种事物。例如,在政治组织和军事组织或官吏任用的形式等方面,都产生了一些独特的事物。特别是契丹文字的创制,就是这方面最明显的事例。”同上。

但我认为,“第三文化”应该是两种文化完全融合而成的一种新文化,并为原来两个民族所共同接受。如果两种文化并未完全融合,而仅是互相影响,仅是一个民族接受了另一民族文化的影响,这就不能算形成“第三文化”。即使一个民族的文化在别族文化影响下有了很大变化,只要仍仅为这一民族所有,并未成为各族所通用,它也只是这一民族的新文化,而并未成为“第三文化”。一般“第三文化”的产生,应该意味着两个旧民族的消失,融合了两个旧民族的新民族的形成。辽代既然未形成一个新的辽族,也就不可能形成一种新的“辽文化”或“第三文化”。魏特夫认为契丹文字对“部落的人们是新鲜的,而对汉族也是陌生的”,因此是“第三文化”最明显的表现,这是不对的。契丹字仅是契丹族使用的一种文字,辽代汉族仍然使用汉字,因此,契丹字不是“第三文化”,而是契丹族的新文化。不能因为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增添了新鲜的东西,而对其他民族所陌生的,就说成是“第三文化”。必须是其他族也放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字,如汉文字,接受了这种新文化,如契丹字,后者才能称为“第三文化”。

总的说来,辽代契丹族的文化虽接受了汉族文化的巨大影响,增加了很多新成分,其中有原样搬用汉文化的,有吸收汉文化后新创造的,但只要这种文化并未成为各族通用的文化,而仅是契丹族的文化,它就不是什么“第三文化”,而仅是新的契丹文化。

既然契丹文化和汉文化并未融合成一种新文化,也就不可能存在一种“以汉文化为核心又带有契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辽文化”或“各族人民尤其是契丹族和汉族共同智慧结晶”的辽文化。只存在辽代的契丹族文化——这是一种深受汉族文化影响的文化,及辽代的汉文化——这是受到了契丹文化影响的一种汉族文化,但这两种文化都不等于辽文化的全部。

三、辽文化是以契丹文化还是汉文化为主体?

契丹族是辽代的统治民族,契丹族曾试用把本民族的文化作为辽代的主体文化,如把新创制的契丹字作为辽代的官方文字。但是这一努力显然是失败了。辽代各族并没有因此普遍接受契丹文化,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契丹文化的影响。相反,契丹族却在广大汉族人民的包围中,逐渐接受汉文化的影响,而不断汉化;辽代的奚族、渤海族也不是契丹化,而是汉化。因此在辽代,虽然契丹族是统治民族,但作为辽文化主体的却并非契丹文化,而是汉文化。

魏特夫反复强调辽朝契丹族对汉文化的抵制。他试图否定传统的说法,而提出契丹族抵制了汉文化影响的说法,并提出了“辽金两个王朝代表征服模式的两个主要亚型,即在文化上抵制的亚型(辽)和在文化上让步的亚型(金)”。然而,只要真正研究过辽金历史的学者就都知道,历史事实恰巧说明了相反的情况:金代统治者曾颁布一系列抵制汉化、维持女真文化的政策,而相反辽代历代皇帝却没有一个曾顽强抵制汉文化的,所以这两种亚型是不存在的。

魏特夫说:“契丹统治家族和贵族频繁地接触他们的汉族臣民,从后者那里吸收了大量的文化因素。但从未放弃他们特殊的、部落的政治和军事组织,也未放弃他们从前的已延续了几个世纪的传统或宗教信仰。广大的契丹人民继续他们自古以来的游牧活动,他们同汉族农民和城镇人民分开生活,极不愿意用汉族的生活方式、礼仪、文化和文明取代他们的部落生活方式。”《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总论》,唐统天等译,刊《辽金契丹女真史译文集》。

这也是不符合辽代史实的,史实充分证明,辽代契丹人是在不断地改变他们的政治和军事组织以适应统治广大汉族的需要。他们基本上从传统的信仰——萨满教,转向了信仰佛教,大量史实可证明契丹人在辽代已以信仰佛教为主。契丹人的习俗在辽代也有了巨大的变化,大量接受了汉族的习俗,包括他们的服饰、居住、饮食和丧葬习俗、节日习俗。同时魏特夫所说的契丹族人民继续他们的游牧生活,和汉人分开居住,也是不符合史实的。除了居住北方的契丹人和汉人分开生活外,居住南方的契丹人已和汉人混杂居住,并基本上放弃了游牧生活,而且连北方的契丹人在辽代也已从纯畜牧过渡到半农半牧了。

魏特夫说:“完全的文化混合,显然只发生在社会鸿沟的消失,允许文化鸿沟也消失之时,即在征服阶段告终之时。”这是正确的,民族融合、文化融合必须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契丹族的融入汉族,在辽代并未完成;契丹族的最终融入汉族,是在元代。在金代,契丹文化确实仍表现出不可忽视的生命力,但这否定不了契丹人的汉化在辽代已开始的事实,否定不了最终不是汉族融入契丹族,而是契丹族融入汉族的事实。

由于在辽代统治范围内,汉族占人口的多数,加上汉族经济、文化的先进性,契丹族融入汉族是必然的趋势。这是所有落后的少数民族征服先进的多数民族的必然趋势。契丹族并未能改变这一命运。魏特夫试图根据辽代契丹族暂未融入汉族,而提出辽代是特殊的征服王朝,是不能成立的。在辽代同样存在着契丹人汉化的事实,只不过尚未完成而已。魏特夫用拓跋魏时孝文改制主动汉化来和辽代做比较,说明前者属主动接受汉文化的渗透王朝,后者是抵制汉文化的征服王朝,也是难于成立的。孝文改制也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拓跋鲜卑从代国到魏近二百年汉化的结果,辽和北魏汉化的基本趋势和过程是一致的。因此,辽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体,而不是以契丹文化为主体。

四、辽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各族文化的总称

但上述提法和蔡美彪所说的辽文化是“以汉文化为核心又带有契丹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文化”不同,因为蔡美彪的提法意味着辽文化是一种单一文化。我却认为辽文化是包括辽代各族文化的一种复合文化,而在辽代诸族文化中又以汉文化为主体。辽代文化总的发展趋势是各族文化融入汉族文化,包括汉文字代替契丹文字而成为通用文字,包括佛教代替契丹族固有的萨满教而成为主要信仰,包括农业文化代替游牧文化。

既然辽文化是一种多民族的复合文化,那么在论述辽文化时,就不能单纯论述汉文化或契丹文化,而应全面论述辽代各族的文化,包括奚文化、渤海文化、女真文化、蒙古文化等。既然辽代汉文化和契丹文化还没有融合成一个单一文化,在论述辽文化时就不应将契丹文化、汉文化混在一起论述,而要加以区别论述。既然辽文化是一种复合文化,各族文化各有区别,在考古工作中就不能简单地论定某种文物属辽文化,而应进一步研究这种文物属辽代哪一族的文化。也只有弄清了辽代各族文化的区别,才能进一步研究辽代各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同类推荐
  • 世俗的法规

    世俗的法规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甘肃各地民间的各种禁忌风俗,包括漫话禁忌、身体禁忌、生产禁忌、生活禁忌、婚丧禁忌、语言禁忌、礼俗禁忌、自然禁忌、动植物禁忌、鬼魂禁忌十章内容。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尊师敬业(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尊师敬业(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

    美国商业电视的竞争

    在我动笔写作本书时,对开头部分要写哪些内容,已经心中有数了,而先前的几本书却不是这样。矗立在大地之上的电视塔,其象征意义显而易见:以经济和技术力量征服现实,展现城市风对乡村宁静平和生活的影响,以及里普利笔下那奇异的图景。在一次为期两周的旅行中,一个周末我因故来到北达科他州,博比·肯尼迪(Bobby Kennedy)的葬礼正好在那个周末举行。在若干个农业州,一些当地电视台在转播葬礼车队漫长的行进过程中,正在插播当地商业广告。
  •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老而又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这里,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悲凉;这里,更是自古中原进入西城的门户……
  • 诸子的真相

    诸子的真相

    本书为“何新文选”系列中,何新解密中国文化三部曲(《诸神的世界》《诸子的真相》《中国文明的密码》)之一。作者何新是中国著名的通才型、智囊型学者。他的研究范围涉及经济、哲学、历史、考古、语言、神话等诸多领域,学贯中西。本书中,他凭借深湛学术功力、颠覆性的视角,解说儒、道、法、墨等诸子的思想真髓,从源头上重新梳理中国文化精神的本来面目!对困扰无数学者的未解之谜,一一予以破译,使人有豁然解悟之快意。同时在本书中,何新厘正了部分经典国学著作中的错讹之处(如《史记》),对部分经典的解读(如《易经》),也给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
热门推荐
  • 绝世龙王传说

    绝世龙王传说

    在龙之谷,有一代龙王:飞龙。在一次天地混沌时期,与魔姬王大战,虽然战胜却身受重伤,被魔姬王刺入褐瞳,重生降临人间。
  • TFBOYS之爱的涟漪

    TFBOYS之爱的涟漪

    2022年的夏天,三个女生在重庆遇到了那三个她们做梦也想见到的男生,他们成为了朋友,很快又展开了一场浪漫的爱恋……
  • 你是最亮的那颗星

    你是最亮的那颗星

    女主角只不过是一个时常犯2的女生,并不漂亮,却是tfboys的姐姐,EXO异常讨厌她,想尽了一切办法整她,tfboys和EXO的战斗刚刚开始,才发现她竟是吸血鬼。。。。。在这次战斗中,tfboys和EXO全死了,她才醒悟过来,仰望天空,原来他们都是天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 何以为青春

    何以为青春

    四个人物,四篇故事,四段爱情,四场青春,四种人生。何以为青春,最美不过青春。何以为爱情,最美不过爱情。
  • 王俊凯你别离开我

    王俊凯你别离开我

    你以为我怕你么?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天上不会掉馅饼,掉下来的也是毒!!!!!!!呵,不是因为你,我会沦落到这种地步么?我是不会放手的!!自作多情!
  • 冷少的小甜妻

    冷少的小甜妻

    失而复得的那种喜悦感你曾经获得过么?或许你丢失的心爱钢笔又找到了,或许你闹别扭的好友来与你握手言和了,或许你找到了很多年没有得到过的母爱了,又或许你爱的那个人又回来找你了……只怕其中任何一件小小的事情都会让你在梦中笑醒吧?握着电话,脑中回响起了和阿轩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恋……他的包容,他的温柔,他的宠爱,他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真实。从来没有这样将一个人放在心窝里。
  • 孩子不可以

    孩子不可以

    这是一本有关儿童安全的小百科全书内容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针对现代社会有关儿童安全方面的各种隐患从实际生活入手……
  • 飞刀又来临

    飞刀又来临

    乱世之下,烟硝纷裹。诸雄并起,邪魔当道。烟尘滚滚之中,谁覆雨翻云,指点山河?小李飞刀,例不虚发,再创神话。身世成隐,过往成谜。笑傲江湖,怪力乱法层出不穷。但所想讲述的,依旧是心!纷乱的江湖世界,心灵依旧姹紫嫣红。不为传奇,只因执着!这是小李的飞刀,这是古龙的飞刀,这是大家的飞刀!一代侠义刀神小李飞刀传人叶开为什么在江湖中滥杀无辜,掀起血雨腥风?万事通重做兵器谱,为何谱上有名者皆死于非命,这难道是地狱的请柬?请各位看官拭目以待,再看小李飞刀如何创辉煌!
  • 致那曾被遗忘的青春

    致那曾被遗忘的青春

    作者是努力的高中党,更新慢不要介意,可以吐槽,木有关系,大家喜欢就好。
  • 绝世元魂

    绝世元魂

    天是什么天,地是什么地,只要心够大,天地再大又有何处不可去?天才算什么,妖孽又如何,只要命够硬,早晚有一天要把你踩脚下!吃过苦,遭过殃,背过锅,骂过娘,猪脚光环在,不死能怎样。鸡肋生息造化大,剑舞乾坤莫道狂。也叫坎坷妄遮眼,敢惹离殇嫌命长。看重生的陌离殇如何玩转元魂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