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81400000016

第16章 蹴鞠的盛行与击鞠的出现

西汉开国之初,君臣以楚人为主干,时俗以楚风为相尚。一时汉家歌舞“多楚声”,楚地一些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也流入汉宫,风靡全国。蹴鞠就是其中流行最普遍的一种。

据《西京杂记》记载,刘邦之父作为太上皇住进长安深宫,这位乡下老翁不喜欢锦衣玉食,看不惯轻歌曼舞,却深切怀念家乡一带流行的蹴鞠等娱乐习尚,声称:“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鞠,以此为欢”。刘邦自然不敢稍拂其父之意,赶忙下令在长安近郊仿照古居营建新丰,迁移原楚地掌握各种技艺的父老乡亲于此,以让太上皇欢度晚年。从此,蹴鞠活动从民间引入宫廷,并很快兴盛起来,深为后来的一些帝王贵族所喜好,长安城的深宫内苑里相继出现了许多“鞠城”,作为足球竞赛场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除喜神仙方术外,也酷爱蹴鞠,是皇家蹴鞠场上最常见的观众。其宠臣董偃为了媚悦奉上,一度曾将各郡国的蹴鞠高手会集于长安城中,经常举行比赛,而汉武帝几乎是每场必至,龙颜大悦。平定西域后,汉武帝还将身轻体健、擅长蹴鞠的西域胡人专门挑拣出来,安置于三辅离宫别馆中,以供随时观赏。有时看到精彩之处,武帝本人也不禁球兴大发,走入场中踢上几脚,并令文学侍从枚皋吟诗作赋,讴歌其事。年轻的汉成帝虽在政治上作为平庸,无甚建树,却是蹴鞠场上一员龙腾虎跃、球艺非凡的战将,其狠冲猛斗的作风常常使群臣惊慌不已,深恐龙体有伤,但多次劝阻均告失败。

皇帝的好尚使汉代的蹴鞠运动在公卿贵族之间也相效成风。据《盐铁论·刺权篇》记载,当时的贵人之家无不“隆材鼎立,蹋鞠斗鸡”,并兴起了规模盛大、竞争激烈的“鸡鞠之会”。在豪门富室比较集中的长安近郊五陵地区,那些游手好闲的少年公子酒足饭饱之余,常常成群结伙聚集在一起,“多喜蹋鞠之戏”。东汉时,号称“跋扈将军”的权臣梁冀亦性嗜酒,好蹴鞠。伏波将军马援的儿子马防甚至在宅第中修建起宏大豪华的私人蹴鞠场,其围墙之长竟超过了邻近的街道,遍邀天下名将,时时蹴鞠其中。一些中下层官吏也群起仿效,大兴蹴鞠之风。文帝时,安陵阪里公乘项处就是一个嗜之若狂的蹴鞠迷,在身患痼疾“牡疝”后,仍不听医生淳于意的劝告,驰骋于足球场上,结果因劳累过度,呕血而亡。

汉代不仅将蹴鞠当做强身健体的娱乐活动,更视为“治国习武之场”,而直接引入军队之中。刘向在《别录》中即云:“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并主张“今军无事,得使蹴鞠”,寓军事训练于日常娱乐,以提高士卒的体质与素质。在三辅的一些离宫中,汉代还专门修建了供期门御林军训练的球场,不时举行蹴鞠比赛并定期校阅。汉武帝时期的青年大将霍去病既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也是一个矫健活跃的球场勇士,在出兵大漠、远征匈奴时,仍于宿营地掘地修筑球场,亲与部下蹴鞠以鼓舞精神,振奋士气。及至汉末三国,军中蹴鞠之风依然盛行不衰。自称“天下英雄”的曹操在南征北战时,常有一名叫九桂的蹴鞠高手随侍左右以供驱使。正因为两汉时代的蹴鞠作为一项军事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于军队之中,故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把时人所著的关于蹴鞠理论与实践的大作《蹴鞠二十五篇》,直接列入《兵技十三家》之内。

宫廷和军中蹴鞠的兴起,对民间蹴鞠活动的进—步开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西汉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时期,蹴鞠活动不仅风靡于大都闹市,也波及到乡村僻野,所谓“康庄驱逐,穷巷蹴鞠”之语,即反映了民间蹴鞠流行的盛况。即使在社会动荡不安的岁月,民间蹴鞠的记载也不绝于史书。《太平御览》引《会稽典录》曰:“汉末,三国鼎峙,年兴金革,上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当时,普通百姓家的男子一般都被征从军,在军旅生活中学得蹴鞠技艺,战争结束返归故乡后自然将这项技艺在民间进一步发扬光大。因之,“家以蹴鞠为学”之说大体符合历史事实,并非文人有意夸张。

汉代蹴鞠之球,仍是外裹皮革内充毛发的实心足球,因其球体浑圆,时人称之为“圆鞠”。关于当时蹴鞠场地设备和竞赛规则,东汉文学家李尤在其诗赋名篇《鞠城铭》中,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资料。他写道:

圆鞠方墙,仿象阴阳。

法月衡对,二六相当。

建长立平,其例有常。

不以亲疏,不有阿私。

端心平意,莫怨其非。

鞠政如此,况乎执机!

从铭中可知,汉代的蹴鞠场地是方形封闭性场地,四周围以高墙,场地左右两端各设置六个半月形的球门遥遥相对。举行比赛前两队要分别指定一名队长和共同推选一名裁判员。比赛过程中裁判要公正执法,不徇私情;运动员要球风端正,心平气和,即使输了球,也不能随便埋怨同伴或指责裁判员。这段文字说明,汉代的足球运动已粗具规模,球具、场地、队长、裁判等样样俱全,有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竞赛体制,逐渐走向规范化和竞技化。文中所描述的对裁判员和运动员道德作风及行为规范的要求,更反映了中国作为一个文明礼仪之邦,很早就高度重视树立良好的运动道德和体育风尚,对于今天的体育运动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汉代的蹴鞠球门不但是多球门,且有专门名称,叫做“鞠域”或“鞠室”。根据《汉书·外戚传》中吕后断戚夫人手足,置于“鞠域”的记载及后人注释来看,其球门形制多为半月形,约有半人高,筑于围墙之内。这比欧洲十六世纪足球运动初起时所用的纸制球门要坚实、美观得多。当时每个球门设一个守门员,全场共有十二名守门员。在紧张激烈的蹴鞠对抗赛中,双方运动员动作敏捷,长传短吊,寻机破门入室;守门员则身手矫健,气度沉稳,不断捕获或阻截来球。场上球来球往如飞,险情迭起,场下观众擂鼓助威,群情激动,热闹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喜歌善舞的两汉时人还把蹴鞠运动与舞蹈艺术结合起来,发明了舞姿优美、风格别具的蹴鞠舞。在河南南阳汉画像石馆和中岳嵩山少室阙、启母阙的汉代石雕上,都能看到当时人足蹴单鞠或双鞠翩翩起舞的形象。蹴鞠舞多是单人舞和双人舞,表演者有男有女,女子大都是杨柳细腰,头绾高髻,长袖飘飘,美若天仙,男子多身着短装,神态高昂,动作潇洒。这种蹴鞠舞常有音乐伴奏或鼓声相随,节奏明快,气氛活泼。它的出现显示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与形式的多样化。

骑在马上挥棍打球,我国古代称为“击鞠”或“打球”,现代则称为马球。这是一种马术与球术结合、颇为惊险激烈的体育运动,在中国古代曾盛行于唐宋。但关于它究竟起源于何时的问题,史学界目前尚有争论。从现有资料看,有关中国古代击鞠活动的最早记载,是汉末三国时杰出的文学家曹植所作的乐府诗《名都篇》。诗中描写“京洛少年”们身着华丽的服装,佩剑携弓,在太阳初升时先去东郊斗鸡取乐,然后“走马长楸间,长驱上南山”打猎,打猎归来列席宴饮后,又“连骑击鞠壤”,直至“白日西南驰”才尽兴而散。这说明至迟在曹植所处的汉末三国之际已出现了击鞠活动,且京洛一带的少年们打得巧妙灵活,快速多变,达到了“巧捷惟万端”的程度。击鞠活动之所以出现于当时,其原因很可能一是骑兵日常军事训练的需要,二是受蹴鞠活动的启发。两汉时期长时期与西北边境的匈奴、羌族等少数游牧民族作战,机动灵活、迅捷勇猛的骑兵在战争中越来越显示出决定性的作用。为了争取战场上的胜利,对骑兵乘马技术、身体素质及应变能力的训练就成为日常军事训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故此,汉代统治者按照寓军事训练于娱乐之中的治军思想,把在步兵中间流行的蹴鞠活动移植到骑兵中来,演化成为骑马击鞠这项新式的体育运动。但也有学者推测击鞠活动的问世可能出于这种情形:当一场蹴鞠比赛结束时,球场上后走的或留守的兵士,骑在马上用兵器拨弄击打尚未拿走的鞠球传给同伴,以为游戏取乐,久而久之,乘马击鞠便作为一项体育活动萌生兴起了。

由于史籍资料的极端缺乏,我们对汉末三国时期出现的击鞠活动的了解,仅为一鳞半爪,无法窥其全貌。看来关于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只能有待于考古新发现了。

同类推荐
  •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上海人的市民精神

    本书从人文、经商、生活、理财、处世等方面解读上海人的生活处世哲学。
  •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马瑞芳趣话王熙凤

    本书是《马瑞芳趣话红楼梦》的延续,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宝黛以外的至关重要的人物——王熙凤身上所潜隐的方方面面,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作品通过对王熙凤的全新解读,一方面是从围绕凤姐的故事及人物活动之蛛丝马迹中,探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真实想法;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揣摩文本内外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创作意图。本书既是一部对王熙凤全面解密、解读、解析的美文,又是一部带有探索、悬疑意味的开放式文本;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
  • 截拳道

    截拳道

    截拳道融合世界各国拳术以咏春拳、拳击与击剑作为技术骨干,以中国道家思想为主创立的实战格斗体系构想,也是一种全新的思想体系。与多数武术不同,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它是一种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如同马克思主义一样,与时俱进,和社会一道向前发展。
  • 活色生香的民俗

    活色生香的民俗

    很多人都对民俗知识不太了解,或对民俗现象了解得不大正确,认为民俗是土气的、不入流的,是大红大绿、俗不可耐的。这是极为肤浅的看法,是不应该出现的看法,说明我们对造就了自己的文化缺乏认识,很陌生,很疏远。这不仅是我们的过失,也是历史的遗憾。民俗史与人类史互相交叉,与考古史互相渗透,与宗教史互相感染,与语言史互相弥补……总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进入民俗史,都是庄严的、严谨的,也是活泼的、活色生香的。了解民俗,就是了解真实的生活,就会明白生活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而阅读此书,就是步入生活腹心的快捷方式。
  • 萨满文化

    萨满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御赐王妃风华绝代

    御赐王妃风华绝代

    她年方十六,还未敢有人上门提亲,大将军静郝听从二夫人玉青昔的话将静瑶嫁于穷山僻壤里,不曾想,一道令整个王国沸腾的圣旨就在此时颁布了,竟是要将静瑶赐予逸王做正妃!世人皆叹静瑶会是逸王人生中不可磨灭的污点,却不知这桩婚事是逸王自己求的。
  • 空吟笛赋

    空吟笛赋

    上古之际仙魔大战,有神唤空吟,灭去魔帝,众神瞩目,却隐居寒冰殿,因为她失去了一个人......
  • 我存在与你无关的世界

    我存在与你无关的世界

    你坐下来,待我细细讲给你听。关于那些跨越了岁月和流年的故事,一个个,那么的动人又美丽。哦对了,还有人性的七宗罪又是如何......
  • 火影忍者之异世长门

    火影忍者之异世长门

    长门,漩涡一族的后裔(血统遗传自母亲),“晓”的首领,继半藏之后雨隐之村的新一任首领。拥有宇智波斑所给予的轮回眼,是佩恩六道的操控者。原为第二次忍界大战雨隐村的战争孤儿,在识别了小南和弥彦后跟随自来也学习忍术。一生经历了父母双亡及弥彦之死两大痛楚后,被“宇智波斑(宇智波带土)”蛊惑,决定在痛苦的轮回中孕育和平。在摧毁木叶事件中,被漩涡鸣人感化,重拾少年时期的梦想,牺牲自己使用“外道·轮回天生之术”复活了佩恩袭击木叶一战中死去的人,在将自己的意志托付给鸣人后力竭而亡。第四次忍界大战中被药师兜使用“秽土转生之术”召唤当做工具,之后被宇智波鼬、漩涡鸣人和奇拉比联手封印。
  • 宅女攻略

    宅女攻略

    邂逅,十八岁时,他爱上她。那时,她十三岁。一夜,二十三岁时,他却不知道她是他爱的她。相逢,再遇时,她不认识他,他记得她,她的面容,早已深深的刻在他的脑海里。“嘿,大叔你好,我是妈咪的孩子,请问你找谁?”男孩露出优雅的笑容,朝着门前的男人自我介绍道。“我是你爹。”看着面前跟自己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缩小版自己,男人咬牙切齿道。然后,抬头冲着躲在门后的人说道“好啊赵斯斯,你竟然瞒着我连孩子都生了,还敢说不认识我?”
  • 梦醒记

    梦醒记

    这是一本用梦境编织而成的成人寓言集。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文字,带领你进入她多姿多彩的梦境。读完全书你会发现自己开始变得满心欢喜,思维更加澄澈,心态更加祥和,这是文字的魅力,更是思想的力量。就像有一道光,驱赶走了所有的黑暗和心头那些挥之不去和不可言说的压抑与委屈。
  • 本语

    本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以身试爱:鲜嫩妈咪不要跑

    以身试爱:鲜嫩妈咪不要跑

    她接近他,只不过为了完成任务,却不想自己却深陷其中。为了保命,她不得不怀着身孕躲藏,却不想自己最亲近的人,为了一己之私将她出卖。她带着孩子重回海城,以为低调藏身就能躲过一切,却没想到他把她推到墙角,“女人,你把我当猴耍,你以为我会就这么放过你吗?”她处处忍让,他步步紧逼......直到他带走了她的孩子,她再也忍不住了,冲进他的别墅,和他的爱人火拼。
  • 蔚然的风

    蔚然的风

    一位平凡的女孩,她叫橙木染,她在一次事故中和封厉少开始了一段故事!
  • 神武王爷

    神武王爷

    只见他身披铁龙甲,手提双鲨刀,脚踩镇压环,脊背九龙刃,在战场上大开大合,勇猛无敌,在他面前无一合之敌,所有同境界的人到他镇元符阵里,力量被严重的压制起来,而他需要做的就是提着刀过去......沙场马蹄疾,乱世高武敌。要做天外人,还需拼命抵。终得皇权柄,醉卧美人膝。戏数天下事,秦朝万世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