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55000000032

第32章 空降兵和土鳖

新起点集团设立了执行副总裁这个位置,负责日常管理。在倪总的广泛寻觅和合作伙伴的热情推荐下,第一任执行副总裁是一个台湾来的媒体经理人。倪总很信任他,在公司经理人大会上向大家热情介绍了这位新的副总,不过会下却有人说这个人在台湾媒体界其实资历很浅,也就是倪总看上了眼。

新的执行副总陆续招聘了不少有海外背景或在外资媒体干过的经理人过来,差不多总监和执行主编级别的经理人与新起点自产自销的土鳖之间,比例已经达到1:1了。这天何叶就总结公司里海龟空降兵和本土产老板的区别:海龟都租房住朝阳,土鳖都购房住海淀;海龟都打车上下班,土鳖都自己开车或者骑车甚至走路;海龟没老婆风度翩翩说话带英文对女下属频频放电,土鳖至少有女友脾气急说话快累得像狗一样回家被老婆骂……大家哄笑。朱旭觉得何叶的总结蛮经典,就笑着说:“你这个概念不准确啊,很多人只是在外企待过,没有出过国,你也称人家海龟。应该把海龟修改为空降兵,你这个顺口溜就百分百准确了。”郭庆豫对这些空降兵不太感冒,他说:“这几年倪总找了不少牛人进来,最后呢,空降兵很少有留住的,还是内部发掘提拔的靠谱。”

张敏文的工作没有什么变化。不过李副总编踌躇满志要建立电脑学习事业部,希望张敏文能多协助他进行这件事情。李副总编对张敏文说:“今年你分管的杂志销量不错,我已经向公司申请,公司决定对你的工作范围做一次调整,待遇和工作内容的变动比较大。除了以前分管的工作之外,你还要协助我负责《PC Office》和电子音像社的一些编辑统筹工作,算是我的副手,我们一起来筹办电脑学习事业部。”

李副总编停顿片刻,又补充道:“当然,你管的事情多了,精力也是问题。公司也有替你考虑,会给你分配一名助手,担任《PC电脑高手》编辑部主任,分担一些日常事务。你的基本工资,在目前的基础上再上调两个级别。”张敏文对老板表示了感谢,但同时表示,新编辑虽然很多,其实还是能带得过来的,两个副主任比较得力,再加一个编辑部主任进来,不是很有必要吧?李副总编说:“这主要是倪总的意思,有空我们一起去见见这个新主任,未来我们事业部要做大,还是很需要他的。”

周五照常召开编辑部主任例会。会议结束时,张敏文想起来什么了。

“对了,下周会过来一个新同事,其实你们也认识,就是在总编办待了一段时间的张辉,他将出任我们的编辑部主任,以后我就不担任编辑部主任了。”

朱旭和郭庆豫很惊讶,这个事情来得突然,两个人疑惑地看张敏文。

张敏文说:哎呀,我也没有打算要一个什么编辑部主任,但是连倪总也说我们这里编辑多了,需要一个人来加强管理,将来编辑部扩张了人手才够,还要求我们办一个新刊,储备人才呢。

“再说这个张辉,人家在CCD已经是副主任了,我们不给主任职务,人家是不来的。他先在总编办熟悉了两个月,还不安排主任职位,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李副总编比较欣赏他,给调到我们这里来了。其实对你们两个影响不大,以后你们还是各管各的上下半月刊,我打算让他管期刊以外的MOOK,先就这样吧。”

张辉大概有三十岁左右,长相普通,一头板寸和一张棱角分明的脸,看起来还蛮有特点的。不过此人总是一副城府很深的样子,好像不像我们编辑部人的风格。事后琦琦对朱旭这样描述第一次见到的张辉。

要来的张辉其实也是一头的郁闷和不愿意。

本来猎头说好,到新起点后将担任一个新刊的编辑部主任,自己招聘创立一个团队,自己来做。没想到,和新起点的老总们见面后,人家很热情,李副总编主动要求张辉到自己的团队中来,说其他团队加入的海龟已经够多,我这里还真喜欢土鳖。倪总也很满意,说要发展的新刊刊号还有点问题,请张辉赶快过来适应适应。编辑部主任职位是肯定的。

张辉正在犹豫,但不料IT媒体圈子很小,自己的老板不知怎么就知道了自己要走,有些同事也私下问他了。他虽然和老板关系不错,但确实想换一个地方,独当一面,自己尝试一下。反正在原单位已经到了天花板,那就到新起点来先适应适应吧,于是忙忙慌慌中办理了入职手续,先在总编办熟悉环境,挂了一个副主任的名头。

张辉第一次和张敏文见面,就感觉张敏文不够热情,但倪总和李副总编够热情。他想女性领导都是这样,她是自己的直接领导,自己只要帮她干好活即可。让老板闲下来,老板自然不会给你难堪。

没想到,在熟悉了一个星期的工作后,在例行的主任会议上,张敏文告诉他三个主任和副主任的分工,自己居然不管刊物,而主要负责MOOK类书籍的选题方向和审稿。这让他相当难堪,自己的长处可是做杂志啊!不做杂志,自己在这个编辑部就不是主流,明显靠边站的角色啊。当然他也没有说什么,只说好,我先熟悉这部分的工作。

但是当李副总编找他谈话的时候,他自然流露出还是想亲自参与刊物的编辑工作,哪怕是先负责一两个栏目也好。

李副总编也觉得这个分工不对,就找张敏文过来讨论。张辉暗暗叫苦,这下自己的老板要给自己小鞋穿了。

可是李副总编说,张老师是一个很直率的人,她一贯就事论事,这也是新起点的集团文化和传统之一。

张敏文倒很淡然地说,“这样安排只是为了让张辉快点熟悉工作,MOOK的审稿工作量比刊物大,算是帮我节约了时间。何况所有我主持的编辑部会议,张辉都参加的,所有有关刊物的事情,张辉都能发言啊。其实我这里具体的编辑事务是由两个副主任负责的,张辉可以和我一样进行指导啊。”

李副总编说,“对,以后张敏文多帮我负责一些其他事务,《PC电脑高手》就请张辉多分担些。”

可是在张敏文上交的组织架构图中,还是由三个主任直线向她汇报,李副总编大笔一挥,给修改为两个副主任向张辉汇报,张辉向执行主编张敏文汇报。

新起点集团学外企,组织架构图也是新风之一,这是要张贴在过道里的。所以,看到架构图后,朱旭和郭庆豫自然要去问张敏文。

张敏文笑,组织架构图是组织架构图,内部我们如何做是我们内部的事情。按新的架构图,《PC Office》的黄露还得向我报告呢,可是实际上我能管她们的事情吗?

“黄露比我还早一年来新起点,我都叫她黄姐呢,我能去让她难堪吗?现在李总老拉我去参加她们的会议,我都不好多说什么。当然,张辉毕竟有编辑部主任的名头,你们也应虚线向他汇报吧,会上讨论的正确意见,该听还是要听的。”

这次不但组织架构图调整了,整个公司很多部门的位置也都调整了。

朱旭他们人多了,就干脆搬家到一间比较大的办公室,办公室大门旁边是张敏文的玻璃房,里面给设定了三个比较大的隔间,是三个主任的办公位,算是给了主任们一点私人空间。其他人在大厅办公。

朱旭升职为副主任后,东西多,张敏文给他调整了座位,和郭庆豫一样,一个大台桌,旁边一个电脑桌。朱旭挺开心的,看稿子在大台桌,用电脑的时候转身用电脑桌,感觉很方便。现在后面还多了一个大书柜让人更高兴。美中不足的是不到6平米的空间,简直比监狱的单间还小,把人和外界隔离了,感觉有些不舒服。

有一天,他又抱怨办公区空间狭窄,陶可可就嘲笑他当官了还不会享受。陶可可早就有自己的经理位置了,她说:“人家有人想这个位置,还坐不进来呢。”

朱旭感叹,“你这么一说,我有些混淆干事业和谋地位的区别了。我崇拜的Intel等企业,据说大家不论高低,都是在大隔断间里工作的。”陶可可不以为然,“那我们能像人家那样,有那么高的人均利润率吗?”

张敏文依然统管编辑部所有的工作,张辉负责审读各位编辑的MOOK稿子;而就刊物的内容,他也就能在参加会议的时候发表点意见。

他没办法,不能和自己的直接老板冲突。

但是倪总和李副总编可是按照架构图来理解的。特别是李副总编,在公司从台湾请了一个常务副总后,自己分管的事情就萎缩到三个编辑部了,所以特别上心,基本上编辑部的会议都要参加,尤其是张敏文和主任们的会议。

这就造成了一种尴尬,李副总编很重视张辉的意见,经常点名问张辉,这个事情你如何看?具体如何处理比较好?

但是由于张辉并没有插手编辑部刊物的具体事务,所知也就是会议上这些,有时候李副总编就表现出一些不满,不过张敏文并不介意。

张辉知道自己要立住脚,必须拿出成绩来让老总们信服,所以,他工作非常投入,疯狂地加班。不但自己负责的MOOK稿子,编辑一交过来就立刻审读,马上和编辑讨论,积极组织会议,让张敏文和李总决策;就是期刊的事情,自己也没事就和两个副主任交流,了解情况,发表看法。

这和张敏文每天晚来早走,简直就是两个风格。

李副总编很满意,他也经常加班有时候晚上到办公室来走走,看到不少人加班,就很开心地说:“看到你们加班我就高兴。不过你们也要注意身体啊。”这让晚上只偶尔加班的朱旭和郭庆豫面面相觑。

以前朱旭觉得自己的加班和别人是不同的。别人加班是任务追上来了,不得不加班;自己加班呢,很多时候是为了一些创意收集数据,提供决策依据,是为了未来而加班。那个感觉完全是两回事,朱旭自己会沉浸在做事业的享受中。现在被动加班多了,他心理上就有些抵触。

而郭庆豫这段日子还要准备收房、装修房子呢,哪有空没事就加班?不请假就不错了。晚上加班不就为了白天请假不耽误工作啊?所以,有时候他们两个吃了晚饭就先在地下一层打打乒乓球,休息休息再上去加班,这样能熬久点时间。他们俩异口同声地抱怨:李总不走,我们只好先打打球,再上去加班给他看了。被动加班真不舒服。张辉发现两个副主任很好交流的。他很快熟悉了他们的性格,发现两个人下了班就跑到楼下打球,于是没事也加入他们的活动。两个人当然不能拒绝自己组织架构图上的直接老大,何况张辉挺平易近人的。郭庆豫私下说,其实让他管我们,比张敏文轻松。

一来二去的,三个人互相熟悉了。这天张辉建议,应该把刊物的上下半月刊修改为统一的风格。

张辉几句话就征服了朱旭,他说:“朱旭,你们下半月刊一直坚持专题的做法,可能会不长久啊,这不是一个杂志能够长期保持的风格,对杂志的销量、广告的稳定都很不利,你们这个下半月刊,实质上还是做MOOK的思路。”实际上,朱旭和郭庆豫正为这个头疼呢!因为销售数据表明,可能是每个月专题不同的缘故,下半月刊的销量很不稳定,季节性也很强。只不过暑期刚好是销售旺季。对于成功的产品,朱旭和郭庆豫很谨慎,不敢轻易动什么。但上半年的销售数据已经说明了下半月刊每期销量的不平衡,虽然平均数比上半月刊还好,但是一旦这个专题读者不感兴趣,销售就可能很差。这对朱旭来说是一个风险。刚开始的时候,朱旭把这个看成挑战,但时间久了,发觉这也不是办法。他和郭庆豫商量过,但自从当了副主任,好像胆子小了,自己有些犹豫。现在让张辉一说,朱旭他们表示愿意听听张辉的意见。

张辉毕竟在这个行业里干了快10年了,比朱旭专业。他说:“我研究过从去年到现在的杂志,早就想跟你们两个交流一下。首先是上下月刊的风格不一致,这是一处硬伤,不但影响受众群体,使读者群体一直不具有固定性,处于流动状态,对于刊物本身的销量也有影响。其次,你们编辑累,风险也大。我不清楚你们的具体情况,不知道你们后续打算怎么办,但我担心9月份开始读者就会犹豫,然后10月份开始明年订购数会减少。因为从读者的角度想,反正需要某期专题的话去书摊上购买即可。这会影响我们明年的广告,到时候要是没有预案,我们会有点被动。”

朱旭和郭庆豫听完张辉的想法之后,觉得张辉是旁观者清。他们两人之前也简单讨论过,这下好了,三个人意见一致,那就把上下半月刊的风格融合起来,上半月刊也做一些小专题,这样下半月刊就和上半月刊一致了。张辉说,如果现在就改版,还来得及,10月份前,可以做调整。不过这主要涉及到朱旭的工作,需要大的调整,让朱旭最好先跟张敏文讨论一下。

张敏文没有犹豫,立刻同意了,让朱旭赶快写出改版方案。于是在倪总、李总参加的会议上,就确定了9月开始的改版方案。

倪总觉得这个方向明显正确,就夸张敏文,“还是张主编厉害,这么快就把握住了更正确的方向,这个报告我很满意。后面就这么改版。”

张敏文觉得要提点朱旭他们,就说,“其实不是我的主意,主要还是朱旭和郭庆豫的意见。报告是朱旭写的。”

倪总立刻当面表扬执笔的朱旭。朱旭没想到在会议上得到表扬,赶快说,“一开始可不是我的想法,这是张辉老师的意思,解决了我和郭庆豫最近的烦恼,大家讨论后才决定马上改版的。”

倪总一下子开心了:“不错,我看《PC电脑高手》的团队更强大了,张辉你这个主任干得不错。”

虽然朱旭说的是实话,但张敏文好像有些不开心,朱旭明显感觉到张敏文表情略微有些僵硬。朱旭一下子感觉到自己说错话了,想起最近三个领导的微妙关系,心里有些后悔。但他也苦恼,如果不说是张辉的点拨,自己也不好意思啊。

同类推荐
  • 曲医生的房客

    曲医生的房客

    独立优秀的医生姐姐出租房子,富二代弟弟租了她的房子,开始了同居生活的种种趣事。儿科医生曲颂潇去中介放盘招租。她一个人独居,父母在她读大学时以她名义在CBD买了一套95平方的三房,改成大两房,给她交了首付,大学时候父母帮她供楼,毕业有收入了就让她自己供,这也是曲颂潇父亲的意思。家里倒是有能力帮她一次性还清贷款,但父亲觉得做人要有责任感,成年人就要为自己承担,要感受到压力才有动力,所以每月七千元的贷款从毕业第三年就是今年开始就交给她自己还。当时作为毕业礼物,父母还送了她一辆十来万的高尔夫,车子倒是没有贷款,不过供楼连养车,曲颂潇觉得有很大压力了,平时医院工作忙,加班多,在家的时间不多,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确实浪费了,曲颂潇决定将另一个房间分租出去,找个室友有个伴,分担一下费用和家务,缓解房贷压力,当然,主因是后者。
  • 驻京办主任1

    驻京办主任1

    驻京办在现代政府强调法治,公开,透明的视野里,显得突兀刺眼而又格格不入,小说通过对东州市政府驻京办主任丁能通的深入刻画,层层揭开驻京办的神秘面纱,塑造了一批以市委副书记李为民为代表具有高尚政治品格和政治智慧的政治家形象。小说讲述了市长肖鸿林,常务副市长贾朝轩从改革精英蜕变为腐败分子的罪恶过程,生动刻画了深处政治漩涡的丁能通及诡谲圆滑又精明干练的人物性格。小说以驻京办这个鲜为人知的政治平台,用现实主义手法,生动叙述了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在改革过程中的艺术形象,新颖独特,鲜活灵动,故事饱满丰沛,文字生动洒脱,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复杂逼真,好似一部灵魂的交响乐,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思索和艺术震撼!
  • 壮丽的奥利诺科河

    壮丽的奥利诺科河

    玻利瓦尔城的三位地理学家、法国的两位探险家和玛夏尔中士及他的侄子让出于各自的目的,同时来到了奥里诺科河。他们各自租用了一艘船逆流而上。一路上奇异壮观的景象层出不穷。让为了寻找十四年前失踪的父亲,不顾沿途的危险,怀着坚定的信念要到达奥里诺科河的源头。途中他们遇到了匪帮的围困,让是否能脱离危险找到他的父亲呢?
  • 民意是天

    民意是天

    《民意是天》围绕贺家湾村民贺瑞阳三次竞选村委会主任的经历,反映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农村新生的草根民主在与几千年官场潜规则、宗族、房派、黑恶势力等的斗争中所走过的艰难而曲折的路程,热情讴歌了时代的进步和一代新人的成长,并揭示了传统力量的强大与制度的痼疾,直言不讳地反映了当前村民自治下村委会与村民、村委会与村党支部、村委会与乡政府等的复杂关系,为我们呈现出了一幅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政治、社会和家庭的生动画卷,并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反思和追问的广阔空间,对当前正在不断深化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
  • 两晋演义(下)

    两晋演义(下)

    《两晋演义》为民国蔡东藩创作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全书共有一百回,起自司马炎代魏,至刘宋代晋,历经156年,讲述西晋结束百年分裂局面,历经八王之乱,再到覆亡,东晋江东重建,继而北伐,最后刘裕建宋,东晋灭亡。本书以章回体结构,通俗的文章,机智的点评,加以旁釆博收,真实再现了中华文明历史演进波澜壮阔的进程,叙述了晋代的兴亡。全书文笔亲切自然,通俗易懂。
热门推荐
  • 龙族之重生者归来

    龙族之重生者归来

    孤独是龙族的诅咒,丧钟是最后的悲鸣。不想再孤独的叶凡重生归来,可惜那个世界总是如影随形。“青铜与火之王出现了,叶凡大人,快去带领我们战斗。”“哦,是吗?把这串羊肉带上,帮我烤一下。”“大地与山之王出现了,叶凡大人,快去带领我们战斗。”“呐,我要赶快回家收拾一下防地震套装啦。”“天空与风之王出现了,叶凡大人,快去带领我们战斗。”“抱歉,风太大,我要回家收衣服了。”“不好了,叶凡大人,黑王和白王杀过来了。”(呲楞~刀出鞘声)目光冰冷的叶凡盯着这些恐怖的存在,发出了最后的警告:“嘿,我警告你们,不要碰我的普通世界。”
  • 逆天狂仙路

    逆天狂仙路

    听说人死后会变成鬼魂,进入地狱。但是也有些人会灵魂附体到别人身上。我们的主人公——封灵就是这样的一个幸运儿。在风玄大陆封灵会遇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呢?
  • 立日心书

    立日心书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个世界,而这里有你们所有人的世界
  • 黑猫只在夜里哭泣外传

    黑猫只在夜里哭泣外传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相遇,相识,相恋,相别。每一个部分的小故事都有意想不到惊喜。相遇之情相识之缘相恋之暖相别之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城市中的小神医

    城市中的小神医

    傻子孙大圣因为丢掉了性命,激活了他脖子上的玉佩,得到了自己祖先的传承,从此开始了自己的一生。
  • 昆岳

    昆岳

    花开两生面,人生佛魔间。我早已记不清是什么刺痛了我的双眼。
  • 带副麻将闯异界

    带副麻将闯异界

    猝死在麻将桌上的柳元,带着一副麻将重生在异界的一个小人物身上。羽化仙人说:你我有缘,这件法宝就送给你了。柳元摇头:谢谢您嘞,我那108张麻将牌还没有吃透,没时间祭炼您那法宝。阵法大师说:你拜我为师吧,我将我毕生所学都教给你。柳元说“大师,我那清一色对对胡麻将阵您破了没有?.......站在异界的巅峰,柳元淡淡一笑:一副麻将在手,天下我有。
  • 一颗神珠闯天下

    一颗神珠闯天下

    芸芸众生,不过十二生肖;万千修士,不过五行三奇。金木水火土,三奇冰风雷。可偏偏有一个小修士,超脱五行三奇,凭着一枚雾灵珠,闯荡天下。
  •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

    抗战王牌军74军,各大战役史诗般的展开描述。1934年,17岁学生三狗,阴差阳错进入挑夫队伍,被国军抓去做民夫,后编入正规作战部队。因在部队训练中出彩,三狗被选中去报考南京黄埔军校步科,毕业后随原部队(后为74军51师)参加抗战。参加八一三淞沪会战的罗店血肉磨坊,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激战三义集,德安战役,万家岭血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坚守常德,湘西会战。。。。小说尽力避免抗日神剧的轻浮,尽量以接近写实的手法,还原抗战正面战场的残酷,弘扬中华民族的不屈抗击,同时,英雄也是有血肉的,也有恐惧、悲哀,也有追求爱情友情等浪漫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