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77500000032

第32章 汉朝的“一国两制”

刘邦夺取天下后,跟着他刀头舔血、好不容易活下来的弟兄们,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他把天下分割给自己。从心里讲,刘邦当然清楚这一点。功臣们想的是,能要到现货(现金)和期货很好,如果能再拿到“股份”就更好了。可刘邦愿意给的是现货和期货。以前在江湖上混,和秦帝国、项羽等诸侯王打仗,想让谁帮个忙,刘邦向来出手阔绰。天下大定,让他给大家豪宅、钱粮、美女等,他是不会吝啬的,这也是江湖规矩,比如,他给萧何、张良、陈平等功臣封侯,让他们和他们的子孙们享受来自封地上的好处。

对这些封侯的人,刘邦当机立断,马上落实封侯待遇。但让刘邦比较犹豫的是,如何对待被封了王爵的韩信、彭越、英布等人。要知道,在他们的封国里,也都按照过去的做法,国君的统辖权是无所不包的,拥有和中央一样的权力,比如,收税、任命官吏、征兵等权力。这些人与封侯的人不同,他们的王国除了个头相对小点,从根本上完全可以看作和汉帝国一样独立的国家。那时,汉中央也就直辖24个郡,七个异姓王共占了22个郡,这些人如果联合起来(当然,这个难度大得很),和中央闹别扭,汉中央也要吃不了兜着走。如果考虑到韩信、彭越、英布这种见过大阵仗、后脑上长着反骨的人,刘邦就更难受了。对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难受的刘邦把这些异姓王,以各种方式赶尽杀绝,只留一个又小又穷的长沙国。

异姓王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汉朝的国体问题依然悬着。如果直接有样学样地复制一个新的秦帝国,从思想意识上,刘邦面临着极大的障碍。那时候,大家都刚从春秋战国时代走过来,从骨子里习惯于封建制度。也就是说,天下一旦被统一,那个不管是当皇帝的还是当王的,理应把天下分成若干股份,按照功绩把天下给大家分了。大家从此回到封地,整军经武,保卫胜利果实,传宗接代,建立社稷,以使子孙享国千年,这是那时的社会风尚和心理。在那时,从本质上讲,大家也就是把刘邦看成天下盟主,而不是后来理解的天老大、他老二的皇帝。

遥想当初,大家一起跑出来反秦,就是为了过上相对自由的好生活,打倒秦帝国定下的规矩,特别是那个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也是造反目标中的应有之义。范增、张耳、张良等人在参加造反的时候,就明确提出让六国贵族出来当大家的首领。那时候,项梁等一帮手握悍兵强将的造反大佬也是点头称是,没太觉得有啥不能接受的。项羽和诸侯们烧完咸阳宫,在戏水河畔拉扯了几个月,平衡完各种要求和关系,最后把全国分给了十几个诸侯王。很多人说项羽目光短得很,自己应该立马称帝,这是没亲身体会的自说自话。大家想想,从小到大,他被告诉的人生最大目标是灭秦复楚,周围人也都是以灭秦复国或者灭秦立国为人生追求的,如果没有十足的理由和血淋淋的教训,项羽怎么可能会想到,秦国虽然该死,但秦国的郡县制度、皇权制度还是很不赖的呢。要学习成功的坏蛋身上成功的地方,向自己的敌人学习,说说容易,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做起来,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特别是对那种自己恨不得扑过去把他捅成马蜂窝的坏人兼敌人。从制度建设上,刘邦其实也不是天生的高人,他是从社会底层混起来的,更容易接受主流思想的影响。只是他后来和项羽以及项羽分封的诸侯王们死掐了四年,深切地感受到分封制度真不是个好东西,天下初定后,他才下定决心对异姓王们动刀的,更何况,在楚汉相争时期,他就对郡县制度的好处有了深刻体会,建国后,他当然会更加全力以赴推行郡县制度。说到底,不是刘邦不厚道,实在是项羽的下场太惨了。

对异姓封王是不能再搞了,刘邦转而对同姓封王。为此,他还把大家叫到一起,约定谁不遵守这个规矩,任何人都能揍他。这说明刘邦还是很坚持分封制度的,只是太不自信,只能按照江湖规矩,让大家起誓发愿,定下这种看似很凶猛,实则很无奈的“白马之盟”。刘邦坚持给刘姓家族的人封王,也不是完全因为刘姓的人和自己多么亲近和可信。按照当时人的说法,秦帝国这么快就被踹倒,是因为嬴政建立帝制后没有封王(实际上,丞相王绾曾建议嬴政封王,但嬴政迷信郡县制度,没听他的)。后来,大家也看到了,陈胜、吴广起兵后,当广大造反爱好者还在蠢蠢欲动的时候,一些郡守、县令却没有拿出和造反派死磕的劲头,更多的是率先表达或者提议加入造反事业,如会稽郡守和沛县县令,虽然这俩人后来因后悔或让造反者不满,也被项羽和刘邦宰了,但那种首鼠两端、见风使舵的态度还是显而易见的。看到这种让人笑掉大牙的官僚所作所为,难怪大家一致认为,依靠那些以施法布政为己任、以升官发财为目的的官僚为朝廷尽忠,实在是不靠谱。

除此之外,更深的意思也是有的。汉帝国刚建立,国家被刘氏皇族、吕氏集团和功臣集团共同执掌着,虽然功臣集团里的人服气刘邦(不服气和有不服气势力的也都被干掉了),但这些人在出身上和刘邦都一样,如果让他们还像对待刘邦那样对待刘邦的儿孙,就不好说了。即使这些人在活着的时候,发毒誓效忠刘氏皇族,在阴谋诡计中打着滚出来的刘邦能信吗?按说吕氏集团和刘氏皇族算是有血亲的共同体,刘邦在的时候,大家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其乐融融也是有道德和感情基础的。刘邦一旦死了,他还会相信那个比自己还对造反事业心向往之的吕氏家族吗?后来发生的事表明,吕后和吕氏集团确实不是个省油灯,要不是刘氏皇族带兵平叛,在理论上出现刘、吕共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皇权时刻需要和自己一条心的实力派保卫,没实力的司马家族就不得不接受东晋王朝中出现“王马共治”的政治格局)。刘邦分封刘氏子孙为王,以此来强化皇族势力,但也是想到了后来刘氏王国有可能会造反的,比如,刘邦曾当众警告后来成为吴王的刘濞说:“汉家五十年以后东南方向必有叛乱,不会是你吧?”说实在的,即使想到了又能如何,他其实也顾不了这么多了。封了同姓王,即使自己死了,退一万步说,刘家人哪怕杀得天昏地暗、鸡飞狗跳,最后那个当家的也还是要去自己的坟头祭祀的,在阴曹地府自己不会缺钱花。

从此,在刘邦身后的汉帝国出现了“一国两制”,一个是封建制度,另一个是郡县制度。封建制度显然不利于皇权专制,没办法,不这么弄,短时期内,刘邦和他同时代的人还真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保护帝制安全。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说法,这应该就叫作路径依赖。在新的制度创新被发现之前,大家只能在原来的轨道上先走着,边走边摸索,边摸索边打架,边打架边平衡,等各方力量都平衡了,新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也就出现了。文帝和景帝亲身经历了“一国两制”的磨合,他们始终很小心,以黄老学说治理国家,保证哪怕上层建筑斗得热火朝天,下层基础也能平静无事。即使这么怕出事,文帝时期还是出现济北王刘兴居造反,而在景帝时期则闹出“七国之乱”。

汉武帝走上皇位,拿出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和酎金律等制度,死乞白赖、强取豪夺地消除了诸侯王和列侯们的实力。“一国两制”被保留下来了,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不过那时,封建制度其实已经有名无实了。那些准备穿越到明朝当王爷的兄弟,应该先仔细地看看《明史》,明朝的王爷除了把自己养成肥猪外,想出个远门,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都不行,活得别提多没劲了,最好别去。

说起来,真正巩固皇权的不仅是靠郡县制度,还有儒学的力量。嬴政就是因为不信儒只信法,秦帝国的官僚们缺少儒家学说的熏陶,没有树立起忠君爱国的意识,在乱世来临时才会涌现出一些吃里扒外的货色。后来的帝国发现儒学的妙用,虽然王朝快完时,很多自诩儒学信徒的官僚对皇帝翻脸比翻书还快,但总是还有很多抹脖子殉国的,那些当了贰臣的也总是要找些理由的,比如,说自己以前效忠的某某王朝气数已尽,与秦帝国的很多官僚对底层民众造反的不太认真和“从之”的态度相比,还是好多了。

同类推荐
  • 大汉九千岁

    大汉九千岁

    “放我粗去!我不要当九千岁!我还是个处男啊!”“胡说什么呢?小猴崽子,杂家是带你进宫服侍陛下,还想当九千岁,小心诛你的九族!”大汉王朝末年,奸臣当道,蛮族入侵。孟仇的家乡被蛮族攻陷家破人亡,侥幸活下来的他决心前往都城参军复仇,却被当成候补太监抓进宫当九千岁!“过去我是一名策划,策划就是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和受众心理,提出相应策略和方法;从今日起吾是大汉九千岁!在当下就是用最合理、有效、损失最小的方法杀光蛮族!”
  • 明末的王朴

    明末的王朴

    平凡少年穿越回明朝崇祯年间,自古争天下,笑到最后的才笑得最好看。
  • 三国之积分系统

    三国之积分系统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现代大学生孙奕魂穿三国时代成为祖先孙策,觉醒积分系统,兑换功法、种子、黑科技,且看主角如何收猛将揽谋士,与枭雄、奸雄争锋,得以称霸天下。(作者写的有些人物,是按作者的主观判断的。也有些地方借鉴了其他小说,可能与其他小说有相似之处,希望不要介意。)不喜勿喷!不喜勿入!
  • 同名皇帝

    同名皇帝

    起点签约作品。相同的名字,不同的身份,一个是东晋的废帝,一个是现代的下岗大学生,老套的穿越,不一样的故事。各族美女,猛将良臣,大汉民族在人命如同草芥的年代该何去何从,本书将会告诉你答案。五胡十六国是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架空的历史很少从这里开始,希望本书带给你不一样的感觉。
  • 汉家日月

    汉家日月

    风雨飘摇的明末,一个穿越青年的愤然雄起历程。
热门推荐
  • 戌元的世界

    戌元的世界

    “假亦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戌元本来是朋友的网名。戌是狗,元意通旦。翻译过来就是狗蛋。这里是狗蛋的世界。
  • 竹马男神蜜爱小萌妻

    竹马男神蜜爱小萌妻

    初见面:“啵~”云朵朵当着全世界,在皇甫宸的脸上亲了一口,而后蹭脸蹭胸,他忍!十四岁:缠了十年,她胆子大了,白天推开他身边的女人,晚上缠上了他的床,嘻嘻~笑了笑,窝入他的怀里,他忍!二十二岁:总裁,这是我的喜糖她将喜糖放在他的办公桌上,皇甫宸脸一黑。当晚,某腹黑男将云朵朵堵在电梯里——怎么,赖了我那么久腻了?你休想逃!忍了那么久的渴望,他又怎会放她走?
  • 师意盎然:妖孽师徒逆翻天

    师意盎然:妖孽师徒逆翻天

    “师父,为什么我们没有师娘呢?”“傻孩子,别管自己叫娘。”小时候的她整天追着沐殇跑,长大后…“师父你干嘛?!”她暴怒的制止下了身上这个正撕着她衣服的男人。“傻孩子,现在我就让你成为你师娘。”谁能告诉她,三年不见,自家师父这腹黑傲娇调戏人的手段怎么越来越竿头日上了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来自村里的天才保镖

    来自村里的天才保镖

    来自村里的天才少年,在老头的忽悠下,接到了一项S级任务。本以为这项任务是十死无生,怎料却是保护美女校花。只要世界还在,我赵六六永远不败,哦也!
  • 凡女御神兵

    凡女御神兵

    天兵法器加身,盖世厉妖甜腻宠爱,温情师兄关爱无比,土豪朋友一掷千金。所以,练功封妖满世界寻找天材地宝,她林纤儿也是忍了!前面没有掌握好节奏,但是改起来好麻烦的样纸……可以从30章左右开始收看,大约是(女子掐架)那个地方吧~!
  • 凡逆武天

    凡逆武天

    尹氏家族被人消灭后,存活下来的人只有两个小孩子,哥哥是尹亚轩,弟弟是尹子轩,两兄弟相依为命。直到发生了一场意外,两兄弟分离,弟弟乃是麒麟之子转世,拜入玄天宗中。则哥哥是个资质平庸,与修炼之路无缘,却因祸得福走上了一条非常之路,一生却是坎坷不平,命运交错,不成仙,便成魔。
  • 方耕耕

    方耕耕

    方大学士的女儿方耕耕进宫了方大学士教导她说: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假的那什么才是真的?是盛宴下的欢愉,还是欢愉背后的辛酸?这江山,这王朝,这皇位就像一幕幕的海市蜃楼风一吹,便散了…
  • 昭絮录

    昭絮录

    废柴如她,灵力低微还爱惹事,不是受伤就是丢灵器,不过还好总会有人护着她。自问没有那人护着难道就不能活了?嗯,活不了。再醒来后,才渐渐明白这一世是为何。
  • 我在仙界的那些年

    我在仙界的那些年

    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业大亨,一次偶然穿越到了仙界,从此他的道路充满了……坎坷!这些都不叫事,哥什么没见过,这些都是小风小浪而已。——以上出自杨添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