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77500000048

第48章 李广难封:不得不说的理由

汉将军李广死了很多年,依然被大家挂到嘴边,时不时拿出来说道说道,表达一下深刻的哀思和同情,这当然不是因为李广多么宅心仁厚,做出了让大家想起来眼圈就红肿的事,而是因为他干了那么多的活,早该被封侯了,但到死的时候,连他以前的下属都封侯了,而他自己还是个二三流层级的将军,也没混出个封妻荫子的出身。与之同病相怜的后世人才自然是愿意拿李广作为素材,来说自己的事、唱自己的曲、表自己的情。历史上,还有很多被大家伙儿当作表达自己情绪的人物,比如,那个被刘皇叔几次拜访都找不到的孔明先生,在大家锲而不舍的努力下,被无情地神化成妖,而且很多人依然觉得神化的程度还不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后世那些自觉才高八斗的人才做梦都等着皇上和大官,堵着自己的门,为自己牵马坠镫,一脸恭顺地请自己去指点江山,可是,等了半辈子,也没见这些人来。这么看,我们真应该感谢孔明,为大家意淫那种被权力捧到天上的感觉提供了方便。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汉武帝无疑是要承担很大的骂名。因为他把这么能打的将军冷落了,而按我们的思维定式推理,冷落有能力、有才干、有战功的将军的皇帝,不是该挨千刀的暴君,就是颟顸的昏君。可惜,在这两个方面,汉武帝好像都做得不太到位。虽然这个人有时候也真够残暴的,性子起来的时候,杀人也不太讲理;有时候也昏着儿连出,时不时被身边的人迷惑,被人当猴耍。但客观地说,在大部分时间里,特别是在关键时刻,他还是比较聪明的,在有生之年,也取得了很多后世皇帝铆足了劲也没有达到的人生业绩。特别是在打仗方面,他不拘一格地“任人唯亲”,让自己老婆的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举倾国之力,北伐匈奴,把本来一直傲视汉朝的匈奴打得远遁他乡,而这两个人出身极为低下,没有进过正规的军事院校,更没有像李广那样,从小生活在北方六郡,在血雨腥风中拼杀磨炼过。他凭着自己独到而精准的眼光,还起用了韩安国、桑弘羊等治世能臣,从这些人才的表现看,怎么看,也都不像一群酒囊饭袋。

按照比较主流的史学观点,汉武帝没有给李广封侯,是源于李广年轻时做过一次轻佻的事,与皇权结下了梁子,让皇帝感到不爽快。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抗击吴楚叛军。在昌邑城下,他身先士卒,拔了叛军的帅旗,立时功名显扬。也许是因为一时高兴,或者因为年轻,思路容易短路,李广接受了汉景帝的弟弟梁孝王私下里授给他的将军印,这种举动无疑伤害了皇帝的自尊,更触动了皇权的威严和唯一性。在皇帝眼里,这种行径是铁板钉钉的可耻的叛变行为和见风使舵的政治投机,而这种行为在皇帝眼皮子底下一旦泛滥,后果将极为严重。从杀鸡儆猴、以儆效尤角度考虑,对有这种恶行的人,也要坚决地予以冷落,如果可能和方便的话,最好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砍掉他的脑袋。当然,汉景帝仅仅是没有给李广封赏,就把这件事轻描淡写地给翻过去了。毕竟七个诸侯国刚闹腾完,一大摊子事急需解决,北边匈奴还如狼似虎地盯着,因为这点事就杀人,会让人误会汉景帝是在非常不厚道地卸磨杀驴,毕竟全国规模的大叛乱已经够丢人了,皇帝的脸面实在是再也丢不起了。不过,实事求是地讲,从以后皇权与大臣、草民之间的殴斗历史看,这种推测也不算是无中生有、小题大做,残酷的事实表明,任何认为皇帝对已经知道的“二心”行为不当回事,或者没感觉,要么是皇帝真的傻,要么是自己真的傻。

但后来,汉景帝很快就给了李广建功立业的机会,那时,匈奴经常来寇边,抢东西,需要有人经常去顶雷,像李广这种打仗勇猛、身手矫健的,自然很快成为北方战场上一颗拉风而夺目的亮星,这么看,李广能出头还是因为匈奴跑来帮了他的大忙。典属国公孙昆邪上书皇帝说:“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皇帝知道,不管这人是否立场坚定,但能揍匈奴是肯定的。李广因军功成为独当一面的将领。但是,即使成为比较出名的将领,李广没少出风头,经常亲自带着为数不多的兵将,深入敌境,探虚实,搞偷袭,很有点特种兵的味道,充分展现出自己杀人职业上的高超技巧和战场上的诡诈本领,特别是射箭方面的业务,绝对不亚于那些“弯弓射大雕”的草原兵将。鉴于汉景帝对匈奴的战略是,赶走就好,赶不走,也不能让这帮人抢东西太顺心,尽量减少自己的损失。而李广打仗不求章法,以游击战对匈奴的游击战,匈奴受到极大的羁绊,稍不留神还做了赔本的买卖,汉朝为此付出的成本不高,这种打法很合汉景帝的胃口。这时候,皇帝咋好意思还暗中使绊子、下脚镣?

不过,汉武帝时期,汉朝和匈奴打仗,激烈程度是极为空前的,像李广这种敢于战斗、敢于冒险的实战型将领自然是极为稀缺。客观地看,汉武帝虽然也不是什么心胸博大的人物,但考虑到残酷战争的需求,也给了李广很多机会去杀人立功。很可惜,李广最终没被封侯。按照汉武帝一贯超拔人才和论功行赏的果敢作风,尽管李广与皇权有过别扭,问题也不应出在皇帝身上,而应出在李广那里。

汉武帝时期的汉匈之战之所以空前惨烈,是因为汉朝改变被动局面,采取了主动进攻、争取全歼、力求灭国的战略。这种灭国级别的战争形态必然要由一个个大规模的战役组成,而一场战役成功地打下来,非常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每支部队和每位将领都必须统一在一个战斗目标和一个组织系统内,采取步调一致的行动。每个战斗单位都要一丝不苟地完成组织系统交派下来的任务和目标,任何单位的行动一旦不到位或者错位,都可能导致整个战役的前功尽弃。在这期间,当然需要登城之勇和拔旗之气,不过,这些英雄行为必须服从于整体战略和目标,为了个人逞能和表现,而放了组织的“鸽子”,这种人就一定会被这种波澜壮阔的战争所抛弃。

从李广以前的一贯表现看,他非常喜欢表现个人英雄主义,但在新时代来临之后,他没有跟上形势,这才导致他被汉武帝时期的汉匈战争边缘化了。按照史书记载,这期间,李广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展示“乔峰”勇斗辽兵的绝世武功和英雄气概,带兵打仗时,身先士卒,保持着气势如虹的个人形象。他带出的部队也保持了以前的英雄主义作风,冲锋时,呼啸而去,一个个都是一脸不要命、不怕死、和敌人鱼死网破的模样,看着很入镜,观感极佳,因为勇猛,也抓住过几次战机,获得了几次胜利。但是,这种打仗模式不成章法,阵形散乱,一旦碰到硬茬子,撤退时,就变成一盘散沙,导致惨败。一般而言,这种荷尔蒙暴涨的部队做事粗犷,看不上、也做不好可能决定战争成败的辅助性工作,比如,李广参加汉匈在漠北的最后对决,因为他的部队对地形侦察工作做得不到位,竟然在战场上迷了路,整支部队在战役中毫无作用。他因为爱面子,怕被小吏们折腾,战役结束后,自己提前抹了脖子。如果汉武帝真的把主力部队交给他指挥,等于是拿汉朝的国运来赌博,玩好了,大家都好;玩不好,就是亡国灭种的下场。汉武帝就是再雄武、不怕事,在已经拥有绝对实力灭掉匈奴时,他也不愿意冒这个明显不靠谱的险。所以,李广在汉武帝一朝,总是做着迂回、侧翼和牵制的战役辅助性工作,没有独立担当大任,而且好不容易积累的战果也被随之而来的失败所抵消,封侯自然是与他无缘了。

后来,汉武帝让李广的孙子李陵帮助主帅李广利押送辎重,攻打匈奴。李陵却不愿意干这种辅助性的工作,而要求所部独立成军。尽管他带着5000名步兵,深入大漠,和匈奴军队对拼,表现也极为神勇。但是,作为汉武帝小舅子的主帅李广利没有及时赶过来救援,李陵这支部队最后还是全军覆没。按照皇帝的亲戚不是笨蛋就是坏蛋的民间看法,后来打败仗投降匈奴的李广利也应该是坏得冒油了,在战场上专门祸害英雄的后代、现实的英雄,因此历史上没多少人为李广利说句公道话——在广袤的战场上,没有手机和电报机,接应一个“傻大胆”,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李陵后来投降,被汉武帝误会,司马迁为李陵求情,却被施以宫刑。司马迁无疑是伟大和委屈的,这给李陵身上平添了更浓厚的悲剧色彩。不过,大家也可以看出来,要是李陵尽心尽责地为李广利押送辎重,配合主力部队作战,自己不但不会成为未路英雄,还能保证一场大胜仗,更不会导致后来出现大家一起玩完的下场。英雄主义害死人啊。

历史学家许倬云对李氏祖孙这种行为也持一种批评态度。这种批评态度并不是反证汉武帝的伟大英明,而是实事求是地说,当大家扎堆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挑头的人承受着巨大压力,为此,除非这个人脑子被注了水,否则不会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欺压良善和假公济私。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使出了吃奶的劲和无与伦比的忠诚,还是没有得到自己期望的好处,这时候就要躬身自省,自己是不是变成了李广。不过,这么说说是很容易的,现实中,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和愿意做到呢?

同类推荐
  • 衣冠不南渡

    衣冠不南渡

    现代人朱云逸穿越回到明末,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帝,内有党争不断,群贼祸乱,外有辽东建奴,虎视眈眈,内忧外患,几乎是绝境之地。朱云逸说:天若塌下来,我也要顶着,天若是破了个窟窿,我就给他补上!我大明永远都是那个日月昭昭的大明!
  • 我不想当崇祯

    我不想当崇祯

    一群现在人,有老师、工人、医生、士兵、警察、小偷,他们都喜欢历史,因为看了一本可以让人穿越的奇书,先后穿越到了崇祯年代。他们为了拯救即将倒下的大明王朝,群策群力,发挥自己最擅长的优势,一点一点的去改变历史。群穿搞笑文。
  • 断魂潮回

    断魂潮回

    高校研究生不堪导师压榨,跳楼穿越南陈,妄想远离尘世,试图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现实让他不得不卷入皇室争斗,亲情,友情的破灭,让他又站在了选择的路上
  • 日不落1620

    日不落1620

    一群人来到了北美的五大湖地区,但是向东,有法兰西堵住了圣劳伦斯河的入海口,向西,有不知敌友的印第安部落,还有偶尔出现的后来者,一穷二白的他们,又要如何建设一个日不落的帝国?
  • 龙蛰

    龙蛰

    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你叫袁世凯,那我是谁?我管你是谁,我生来就叫袁思凯!!!一场意外,使失意少年开启“上帝禁区”,他穿越到1874年去寻找前世的缘分,竟然失手打死乱世枭雄袁世凯,大刀王五和他结拜为兄弟,李鸿章惊呼他为军事天才,吴长庆帮助他朝鲜为王,他从一位默默无闻的少年到帝王之路,几度沉浮,历尽坎坷,艳遇超过韦小宝。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甜宠娇妻:总裁,别太坏

    甜宠娇妻:总裁,别太坏

    (绝对宠文!绝对甜宠!)她身为谭家的联姻妻子,丈夫却精心谋划将她送到别的男人的床上。一夜缠绵后,他撑在她的身上戏谑道:“都已经结婚一年了,没想到还是个处。”她双手抵住他结实的胸膛反抗道:“你再乱来我就报警了!”他勾唇一笑:“报警?我可也是受害人呢。不过,我对你……好像上瘾了。”丈夫为了离婚,爆料她在婚内出轨,然而他却强势又不容置疑的对她说要对她负责。她想要一个家,他便毫不犹豫的送了百万庄园。她想要星星,他便为她搜集了成堆的陨石。从此,她便是A城所有女人都艳羡的女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宁凉

    重生之宁凉

    “宁凉,你是准备把我的皮剥掉做你的收藏品吗?原来你那么喜欢我啊,要不然怎么让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宁凉,你早就和我捆在一起了,我们都是出于困境中的人,今天如果不死的话,我们就在一起吧,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们结婚吧”“结婚就是永远的在一起啊”宁凉扬起灿烂的微笑
  • 快穿之怎么总是你

    快穿之怎么总是你

    柳清语的同父异母的妹妹和男友把她努力拼下来的柳氏集团给毁于一旦,她的怨气把系统精灵小白给召唤了过来。柳清语带着系统穿梭在各个世界·,为的是攻略在世界上被无数少女所牵挂的男配,却没想到自己步入圈套.....
  • 凤尊

    凤尊

    前世复仇身亡的烈凤族少女摇身一变,成为小家族的废人。为了不辜负重获新生的机会,为了保护疼她爱她的父亲,她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踏上武道巅峰!丹田被废经脉堵塞?我有烈凤族功法《涅槃诀》!比武者更牛叉的是傀儡师?不好意思,小女子正是!魔族在下很大一盘棋!你是说那些败在我手里废物吗?这里是武者的世界,这里曾经有过无数精彩绝伦的传说,如今,下一个传说就是我!柳素,来自异界重生的亡魂,为了自己想要保护的家人朋友,她遇佛杀佛,遇神杀神!
  • 大阎魔

    大阎魔

    宿命造就的轮回究竟是什么?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恩怨情长,该由谁来化解?管他呢,只要他遵循老爹遗嘱重建地狱就行了。至于那些命理伦常,就当做享受游戏的乐趣吧!因为,他可是第一个被逼无奈穿越的神啊……
  • 如律令

    如律令

    崔正有一卷仙人遗落的书籍,于是,崔正在不经意间,就会念出,急急如律令....
  • 猫系女王:大国师管朕超凶的!

    猫系女王:大国师管朕超凶的!

    传说大燕国的女王只是傀儡,无权无势任人摆布,凌珑却将王位坐得舒舒服服:每日赏花灯,尝美食,游山玩水。结盟神队友的同时,顺便虐一虐猪对手。“大国师,朕想去天山避暑!”“臣遵旨,这就派兵拿下天山,为陛下建造避暑行宫!”“大国师,朕想去江南过冬!”“臣遵旨,这就派兵拿下南楚,为陛下修建暖宫!”“大国师,有人觊觎朕的王位!”“陛下放心,有臣在,您的王座将永世固若金汤!”世人皆传大国师对女王一片赤胆忠心,凌珑却嗤之以鼻,狼子野心!果然她下旨跟大魏的储君联姻,一向对她千依百顺的大国师顿时凶相毕露:“我看哪个敢痴心妄想!”
  • 众生他说

    众生他说

    诸神陨落,诸帝消逝,诸皇无踪,诸王治世。一次又一次,道天收割,少年承载着众生愿力,缓缓前行!你听,那众生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