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05600000034

第34章 如何推行教育创新(4)

创新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是知识的创新者和教育规律的发现者。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教学推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从而使教学与科研达到统一。科研能力成为衡量创新型教师的一个重要指标。一方面,以教育本身作为研究对象。教师不仅要解释、组织和管理知识,而且要改编和详细说明课程;不仅要针对每一种环境选择最适当的教法和内容,而且要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并围绕这些需要组织教学。教师如果不把教育作为研究对象,不对此进行深刻的反思,其本身也会失去发展的活力;教师只有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才会对已有的理论更愿意思考,对新问题更敏感,更有创见。另一方面,以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创新型教师从个人实际出发,通过选择课题、教研目标,设计实施计划方案,运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去分析和研究教学中各种变化的主要特点,开展调查、实验,进行思考、探索。这不仅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还能取得丰硕的教研成果,走在理论研究的最前沿,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用最新成果指导学生,启发学生。教师通过科学研究手段,不仅解决了教育教学问题,而且通过教育科研来弥补自身知识、技能的缺陷。教师只有通过开展教育科研,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使自身从传授型向科研型转化,才能区别于传统的教育者。

三、创新人格

人们对人格这一概念的内涵存在着诸多分歧。不同的学术领域对人格的定义、人格的内涵、人格的描述、人格的区分以及人格的评判标准也就不同。在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眼里,人格和个性是等同的,指人的心理面貌、个人心理特征的总和,接近于“人的性格”。如朱智贤先生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有这样的界定:“个性(personality)也可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的独特结构构成的整体。”对于每个人来说,人格被赋予一定的价值取向。科恩早就提出:“人格作为主体性的体现,早已被认为是同创造、精神修养和克服时间地点的限制分不开的,而无人格则总是同消极被动、不自由、心胸狭隘和没有尊严联系在一起的。”国内的学者从不同的侧重点对其进行了不同的界定,我们把人格作为一个教育哲学范畴,认为创新人格就是由人体内在的创新能力构成的较为稳固、持久的组织系统,这一组织系统是由人的精神世界中的多种因素有机组合或整合所形成的复合体。针对教育创新的主体--创新型教师而言,创新人格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一)崇高的理想、信念

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理想、信念处于最高的层次,是决定一个人的整个精神世界是高尚的还是卑下的,是美好的还是丑恶的最根本的内容。一个人没有远大崇高的理想,其精神生活必然是平庸的,其情操也不可能是高尚的。

江泽民强调了理想与信念的重要性。他说,我们的军队,是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那个时候物质条件差,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优势在哪里?就是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强有力的精神支柱,不论是对一支军队,还是一个国家,都是极为重要的。他特别强调,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同样地,对于创新型教师而言,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产生创新行为的巨大推动力。

教育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历史性的课题,是空前艰巨的事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教师锲而不舍的努力。创新型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只有牢固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克服自身惰性和依赖感,才能脚踏实地地朝着教育创新而奋斗。如果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那么就会毁掉一代又一代教师走教育创新之路的坚强信念和决心;如果没有树立远大理想和信念,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有些人就会被西方的科技和意识形态所征服,全盘套用西方的一切;如果没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就可能会埋头教学或科研,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闻不问,以致在变动的社会中迷失创新方向。正如江泽民所说:“要在我们这样一个原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用高尚精神武装起来的先进分子,如果没有这些先进分子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奋斗,是不可能成功的。”创新型教师正是具有了远大的理想信念,才把教育创新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创新型教师的事业心,指的是为了实现党的总任务而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决心、抱负和责任感。创新型教师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热爱它、迷恋它,从而一心扑在工作上,以求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历史上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无论是政治家、军事学还是科学家,无一不是在强烈的事业心的支持下发奋图强的。意志是事业心的重要内容和表现之一,意志的坚强与否、坚强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事业成就的大小。“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吴”,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是有志者。创新型教师要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做出一番成绩和创新,会遇到许多困难,特别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的教育创新刚刚起步,创新体系尚未完全确立起来,这给创新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更大困难。面对这些困难,创新型教师要有锲而不舍、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顽强意志,勇敢地面对困难,坚决地克服困难,自觉自愿地担当起教育创新这一神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把一腔热血投入到社会主义教育创新中去。我国的教育创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一部分,是全新的事业,无现成的经验,这一切都只能靠在实践中探索规律。创新型教师看到了时代对自身的要求,看到了我国与别国的差距,看到了未来社会需要怎样一代国民和教育者,从而肩负起重大的责任,想办法,找出路,推动教育的创新和社会的进步。

(三)开放的思想和观念

长期以来,由于国际环境及封建传统的影响,我国实行闭关自守、孤立奋斗的做法,忽视了国际交流,引进外资和商品进口,排斥西方的文化传统,从而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教育方面来看,总的说来,我们的教育发展水平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我们每年用于教育事业的资金还很有限,教育和教师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认识。解决这些困难,当然离不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离不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但是,创新型教师解放于思想,具有开放的观念,充分利用国外各种有利资源,引进先进的教育设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发展各种学术交流和合作,使我们面临的许多困难得到比较顺利的克服,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向前迈进。同时,知识经济的挑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那种深居简出,不具有开放观念,不解放思想的教师已难以在这个社会生存或立足,更谈不上创新。创新型教师必须首先解放自己,大量接触各类事物、信息,接受各种新知识,把握时代的脉搏。创新型教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自我封闭的精神状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吸收同行的最新成果,接受西方文化的精华,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创新人格,使自身适应时代的潮流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四)民主的作风和宽广的胸怀

创新型教师不仅自身具有创新能力,而且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创新型教师必须具有民主的作风。创新型教师的民主作风表现为对学生的充分尊重。惟有尊重,才能使学生参与,惟有参与,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本能上升到自觉的高度,从朦胧上升到清晰的高度。教师的民主作风和宽广胸怀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保障。教育民主化目标就是使学生发挥主体性,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充分挖掘。创新型教师承认和尊重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使每一个人都受到教育,并针对每一个人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创新型教师把教育内容和教材内容个性化和个人化,适应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使各级各类学生都意识到他们的学习地位、教育权利,并参与学校管理;在师生关系上,传统的权威式必须让位于独立性、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育教学必须了解和尊重个性的各个方面,用指导代替选拔。创新型教师的民主教育教学的过程,既是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过程,也是学生创新的体验过程、实践和应用过程,是使学生的创新由个体化向社会化的转化过程,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整齐划一的加工式教育模式的全面修正,能够唤起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发展与潜能的意识,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教育创新的成败关键在创新新型教师,“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不但要学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政治知识、实践知识,以不断丰富和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那么,创新型教师从何而来呢?在江泽民看来,唯有加紧培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大的战略性任务,必须提供培养创新型教师的多种途径,并营造创新所需的有利环境。

四、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途径

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途径多种多样,如通过教育加以培养,通过知识创新工程加以培养,通过社会实践加以培养,通过国际交流加以培养,还可以通过自身的修炼加以培养。途径不同,直接效果则有差别。其中,最重要的培养创新型教师的途径则为学校教育。

(一)通过学校教育加以培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教育不仅是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创新型教师的主要渠道。江泽民指出:“教育是科技更新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是人才培养之基和共同之本。”

因此,全社会都要大力加强师范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培养创新型教师的主渠道作用。

任何对教育的忽视,都是一种短视和危险行为。各高校要立足现实并着眼于长远,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调整好学校布局,改进和完善专业与学科设置,统筹考虑高层次人才和基础性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级各类创新型教师的需要。通过对教育体系的改革,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与科研的结合,以鼓励创新型教师的成长。

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崭新的教育行动,对培养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型教师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教育行为就是终生学习,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创造性地应用它们,江泽民同志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正是终身学习使创新型教师获得了不断创新的不竭源泉。

长期以来,传统学校教育将人的一生割裂成“两段式”,即前期用于接受教育,后期用于从事生产劳动,这种“两段式”的人生格局,显然是和落后的生产力水平联系在一起的。在社会发展平缓的状况下,学校教育永恒不变地被作为唯一正确的知识殿堂,其神圣地位不可动摇。尽管人们也是在自觉不自觉遵循“活到老,学到老”的古训,但这种学习是随意的、偶然的、自生自灭的、激不起创新的热情。当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中期以来,现代科技发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仿佛在一夜之间,席卷全球的各个角落时,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如梦方醒般感到,学校教育的滞后已经在制约着人们创新能力的发挥,传统的一次性教育模式已成为影响教育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国外有关教育专家统计调查表明,一个人在大学毕业时,实际学到今后若干年所需知识的比例,仅能占到10%左右,也就是说90%的知识要在社会大课堂中去获得。可见知识的更新,使人们在学校所掌握的知识很难应付今后漫长岁月的生活挑战,静态式的学校教育与动态式的社会发展已经不能合拍,人的创新就更无从谈起。与此同时,传统学校教育权限的弊端日益明显:

限制性选拔的教育模式与大众教育需要的矛盾,学校教育中陈腐的、固定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迅速更新的矛盾,学校教育内容、方式及模式的单一性与人的发展的全面性的矛盾,都反映了传统学校教育的局限和狭隘。“终身学习”的强烈冲击,预示着打破了传统学校模式对教育的垄断地位,也代表着一种崭新的教育走入学校领域和社会课堂,为创新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终身学习”不仅超越了传统学校教育极限,而且是对学校教育重新进行定位,扩展和延伸了教育的内涵。“终身学习”的核心思想可归纳为以下五点:第一,要防止知识的陈腐化,确保教育的连续性;第二,要使教育计划与教育方式同各自社会特有的独立的目标相适应;第三,要在教育的一切阶段,向着进化、变化和变革的生活培养不断创新的活生生的人;第四,要解放强加于教育的传统定义与制度的束缚,大规模地利用一切训练和传递的方法;第五,要在各种措施(技术的、工业的、商业的等等)和教育的目的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终身学习”

的概念包括了教育的一切方面,具体地说,从时间上应包括从婴幼儿、青少年、中年及老年,也即早期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五大系统的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训练的连续过程;在空间上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场所和方式,也即多种多样的教育形态、方式方法;在存在形式上应该是建立一个大教育体系,即教育活动是一个整体,所有的教育部门都结合在一个统一和互相衔接的制度中,教育体系一体化应是“终身学习”的核心内容。“终身学习”超越了启蒙教育和继续教育之间的传统区别,它是改变教师教育质量和生命质量的转折点,无疑成为教育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

同类推荐
  • 编辑是一门正在消逝的艺术

    编辑是一门正在消逝的艺术

    时代的推进与文明的进步还没有来得及使“编辑”这个职业广为人知,“编辑”便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而趋于消逝了。究竟有多少人知道编辑、懂得编辑,即便在自己的圈子里,编辑从业者自身是否就能领会自身职业的实质?编辑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编辑究竟在做什么,编辑究竟有没有明天……本书将对此作出解答。
  • 回声

    回声

    电视连续剧《回声》写于八年以前,是根据我十六年以前写的长篇小说《女囚徒》改编而成的。电影《长征》是从宏观上反映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电视连续剧《回声》是从微观上再现这一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换言之,电影主要写长征中的上层领袖人物,电视连续剧则应着墨于长征路上普通的红军指战员。
  • 师之初

    师之初

    本书是一个乡村教师对教育,尤其是教师本身的反省与思索,内容包括:教育是一种理想、在学校不只是长身体、发现课堂教学的规律、学校教育很重要。
  • 中华美德——秉公处事

    中华美德——秉公处事

    本书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文库”的其中一本。这是一套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编辑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文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必将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满的果实。
  • 谁“害”了北大学生

    谁“害”了北大学生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其传统中所弥漫的气息,表现在毕业生身上,却与社会现实存在某种冲突。问题出在哪里?是谁“害”得他们与社会现实不合拍?又是谁“害”得他们饱受种种非议?是北大学生自己?是北大学校?是用人单位?还是社会整体发展效应的结果与悲剧?这其中是否隐藏着深刻的体制性根源?
热门推荐
  • 圣枪传奇

    圣枪传奇

    朗吉努斯之枪,据说取得这把枪,并解开其秘密者,将可左右世界的命运。一段关于圣枪的传说,引出一场扑朔迷离的巨大阴谋。叶重要做的,是追查真相,揭露阴谋。
  • 公主复仇记之重封

    公主复仇记之重封

    她,曾经遗世独立,却终被卷入十五年前的阴谋纷争;她,曾单纯轻灵,却难以阻止为爱身心俱疲。一生一世一双人,却抵不过物是人非良人去。神兵忽现,龙图神秘失踪,当掩盖的真相一步步向她走近,当血淋淋地事实摆在眼前,是复仇还是放下?
  • 太上洞房内经注

    太上洞房内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影后归来:总裁,请息怒!

    影后归来:总裁,请息怒!

    “死在你爱的人手里,想必你也满足了吧!”苏微微从来没想过,她对丈夫真心相待,换来的不过是一场影帝级别的感情戏!她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闺蜜和丈夫精心设下的局!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她恨自己识人不清!重生之后,苏微微发誓她要复仇,绝不再让这些垃圾近她的身!可是,这个缠上她的男人是怎么回事?她只不过是无意地“耍”了他一次,堂堂商业帝王,居然把扑倒她当成了最认真的事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轰霆神帝

    轰霆神帝

    魂穿异界,好不容易修成武神,却葬身天罚之下,缘断仙路之前,元胎重生,这一世,洪尘要败尽诸天,寰宇称尊!
  • 神奇宝贝之谜一样的世界

    神奇宝贝之谜一样的世界

    穿越了,是神奇宝贝的世界哦!哦。身份是怪物猎人哦!哈?有家传武学基本内功哦!啊?!仇家是间桐家哦!什么鬼?世界正在被黑色齿轮污染哦!!等等,这种世界我不要穿啦!呐呐,为了锻炼我的写作技巧之构建世界观的能力!我就这么做死了!来啊!正面上我啊!
  • 孤枕难眠——中老年爱情故事

    孤枕难眠——中老年爱情故事

    中老年的爱情故事。一个普通工人与一位女篮球教练在异地他乡发生的爱情故事。
  • 穿越江湖行雨中

    穿越江湖行雨中

    剑与魔法的世界里,养成开始(新人第一次写书,求收藏)
  • 快穿之这个宿主假正经

    快穿之这个宿主假正经

    女宠男,1v1女主:宿初男主:锦夙系统:这个宿主总是自带金手指!宿初:大佬要自立系统:这个宿主总是假正经!宿初:要维持大佬形象
  • 现实的下水道

    现实的下水道

    下水道是肮脏的,但并不是每个人的生活都光鲜美满,总会有一些人徘徊在那些阴暗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