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14500000007

第7章 统一的过程

一、先南后北

在削弱了藩镇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以后,如何继承周世宗未能完成的统一天下大业,是摆在太祖面前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周世宗在位时,领土虽然已有扩大,但宋朝建国初期的领土,也只占全国的一半。长江以南,南唐、吴越、荆南、湖南、南汉各国,仍旧割据一方。另外,在四川有后蜀,北方山西境内是北汉,而燕云地区则被契丹占领着。应当采取怎样的征服步骤?是先征讨南方,还是先平服北方?这是周世宗时候就遇到的重大问题。有一次,太祖突然来到赵普家中访问,故意提出将先攻取太原(北汉)。对此,赵普表示坚决反对。据说,太祖大笑着说:“吾意正尔,姑试卿耳。”不过,太祖的本意是不是要继承周世宗的策略尚很难肯定。太祖曾跟随周世宗征讨过南唐,也参加了周世宗亲自领导和指挥的北伐,对北面敌人力量强大这一点有切身体会。但是,他并不是一个性格固执的人,他之所以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也许只是不敢反对大多数人认为首先应该南征的意见,而只好附和赵普的意见罢了。后世有许多史家都认为,太祖采取“先南后北”策略的结果,使整个宋代没有能夺回燕云十六州,并导致北方民族大肆入侵,从而不得不自始至终实行屈辱的对外政策。内藤湖南博士也认为,太祖采取先弱后强、先易后难的方针,这最能证明太祖没有周世宗这样的魄力,宋代近四百年中一直软弱无力,正是由于采取了这一方针的结果。但是,近年来,有二三位中国学者认为,太祖采取“先南后北”的战略,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实现了全国人民长期以来的愿望,应该加以肯定。当时,如果不解决南方的分裂局面,先去攻打契丹,是十分冒险的。其结果,宋代将成为继五代以后的第六个短命的王朝,不但不能夺回燕云十六州,而且会拖延全国统一的时间,从而加重人民的痛苦。在这里,姑且不论“先南后北”策略的是非得失,如果说,世宗和太祖的统一策略有所不同,那正是反映了坚决果断的世宗和稳健现实的太祖在性格上的差异。

二、最初的征服

就这样,太祖从接位的第四年开始,着手征讨南方。但具体部署与王朴向周世宗献策中所说的不同,首先是向十国中最小的国家荆南与湖南开刀。

荆南由高季兴建立,又叫南平国,它的疆域最大时也只有江陵(荆州)等三州,即今天的湖北江陵、公安一带。本来,像它这样小的国家是很难独立自保的。半个世纪来,它能够在夹缝中生存下来,是占了地理上的光,起了各国分立割据缓冲地带的作用。随着中原王朝与南唐的对立,唐代时候主要的交通要道大运河被封锁,南方各国与北方的贸易除了通过海上外,陆路交通只有经过荆州才能北上。这样,江陵就成了陆上南北交通的要冲。当时,这里建立了一个规模很大的茶叶贸易集市,北方商人贩运到中原的茶叶等南方特产,都是从荆州采购去的,这为荆南开辟了一项巨大的财政收入。只是,这个小国夹在中原王朝、南唐和后蜀三个大国之中,为了能生存下去,高氏对邻近的三个大国谁都不敢得罪,就是对距离很远的闽和北汉及北方的契丹也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不过,它十分狡猾,一边经常卑恭屈膝地向这些国家献媚称臣,一边又看准机会掠夺一些小国向这些大国贡奉的礼品财物。当时人们都对高氏的这种不顾廉耻、不讲信义的行为十分蔑视。高季兴死后,他的儿子高从诲继承了第二代王位,当时被称为高赖子(高无赖)。

湖南是荆南的南部邻国,原来是由木工出身的武将马殷建立的楚国。这里物产丰富,靠输出茶叶获得了巨额利润,在开封等中原王朝的许多都市里,都有湖南人开设的专门贩卖茶叶的货栈。在这个靠经济立国的割据政权中,大商人都成了官僚,参与国家的军政大事,这种情况是在其他割据政权中没有的。

马氏被南唐灭掉后,其部将周行逢在国内立即宣布自立。但是,在他死后,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混乱,周行逢的继承人、其子周保权请求宋朝救援。太祖认为,这是求之不得的绝好机会。于是,立即以帮助平息内乱的名义出兵湖南。处在宋与湖南中间的荆南,因为没有力量阻止宋军前进,也就在宋军的逼迫下,归顺了宋朝。湖南也没有进行多少抵抗,就被宋军攻下,随即也投降了宋朝。

宋朝对处在长江中游一带的荆南和湖南的征服,不但获得了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的茶叶以及其他大量财货,而且在后蜀和南唐两个大国之间扎进了一根钉子,切断了两国间的联系。特别是后蜀,在周世宗时已被封锁了北面边境,现在宋军又控制了长江的出口,就像装在布袋里的老鼠,宋朝下一步的矛头所指,当然是后蜀无疑了。

另外,对宋朝来说,荆南、湖南是它最早征服的地方,所以特别注意在这两个占领国实施的统治政策,并作为今后对各征服国实施的占领政策的模型。在平定荆南、湖南后,宋朝除了对这些地区减免租税,并对罪犯减刑或给予释放、允许士兵解甲归田外,还继续让这两国的文武官员担任原来的职务。在重要的州,则派遣中央大臣担任知州,代表朝廷加以管理,而在湖南各州设置通判,监督州的政务。上面所说的设置通判就是由此开始的,并作为一项策略在被征服地区实施,后来扩大到全国。

三、五代时期的四川

四川周围群山险峻,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到中原去的话,必须经过唐代诗人李白诗中所说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栈道。另外,从岷江顺长江而下到东南的途中,大巴山脉切割了奔腾直下的激流,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三峡。从这里顺流而下容易,溯江而上却十分困难,一般要比沿江而下多费三倍时间。出了三峡,就开始进入平原地带,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属于荆南的江陵地区。

作为天然要塞的四川,其中心部分是土地肥沃的成都平原。从很早时候起,这里农业就十分发达,并且由于养蚕业十分兴盛而成为有名的蜀锦产地。另外,还盛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盐———岩盐。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经济上的自给自足。四川的中心城市在唐代的时候叫益州,当时是仅次于扬州的有名的大城市,因此有“扬一益二”的说法。由于地理环境的缘故,每当中原混乱不休的时候,这里往往成了独立王国。诸葛孔明在著名的三国时期,帮助刘备建立的蜀国就是其中之一。唐代时候,由于中原发生叛乱,玄宗、僖宗也曾因避难来到这里。

唐末混乱时期,朝廷无暇顾及这里,原是靠贩卖私盐出身、人称“贼王八”的王建盘踞当地,他在唐朝灭亡后,立即宣布独立。可是不久,公元925年,王建被后唐庄宗灭亡,而后唐派往四川的新节度使孟知祥又反叛朝廷,第二年宣布独立。历史上把王建所建立的王朝称作前蜀,孟氏所建的王朝称为后蜀。

从唐末以来,许多贵族文人为了躲避战乱,纷纷来到四川,蜀国政府对这些人采取了优待政策,使唐代的宮廷文化在这里得到广泛传播。其中参与筹划王建所立的前蜀的韦庄,就是一位出色的诗人。当时以他为核心创建的被称作花间词的流派,成了五代文学的中心。绘画方面,以擅长罗汉画著名的禅月大师贯休也流亡寓居到这里。另外,在蜀国宫廷里,还专门建有画院,汇集了当时很多有名的画家,其中有对宋代绘画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著名的花鸟画家黄筌。这里,还是自唐代末年以来,雕板印刷的先进地区,在五代明宗时中原冯道等刻印九经的同时,蜀国也刻印了蜀九经,被称为是最好的刻本。除此之外,蜀国还刻印了《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等好几种大部头的书。

蜀国之所以有如此繁荣的宫廷文化,靠的是它丰富的物质财富的滋养。在后蜀孟氏统治期间,府库盈实,社会比较安定,于是,君臣竞相奢侈,连便器上也镶嵌了珍宝。1964年发表的王建墓的发掘报告,对其宫廷生活的某个侧面已有所反映。最近,孟知祥墓的发掘情况也有报道,从他的墓葬中,充分反映了他生活的豪华奢侈。

四、平定后蜀

宋朝成立不久,很快就征服了荆南和湖南,这对后蜀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蜀主孟昶立即急急忙忙地派使者到北汉,准备与北汉结成同盟,对宋朝形成夹击之势。可是,这一密信落到了太祖手里。太祖抓住这把柄,高兴地说:“吾西讨有名矣。”乾德二年(964)十一月,太祖派王全斌与王仁赡率领六万大军,分两路出兵攻蜀。出发前,太祖设宴招待出征将士,席间,一员武将宣誓说:

四川若在天上,固不可到,在地上到则平矣。

太祖听了大喜。对王全斌等将领们说:

凡克城寨,止籍其器甲、刍粮,悉以钱帛分给战士,吾所欲得者,其土地耳。

出征那天,正值都城大雪纷飞,太祖穿着厚厚的貂裘皮衣在朝廷处理公务,猛然回头看见侍从,不禁触景生情地说:“我被服如此,体尚觉寒,念西征将帅冲犯霜霰,何以堪处!”于是,立即脱下貂裘衣服,派人送到王全斌那里。王全斌接到裘衣,感激得涕泪交流。

五十年来,后蜀几乎不知道战争,军队中将领士卒都是老弱病残,毫无战斗力,即使凭借栈道天险,也无法阻挡势如破竹的宋朝军队。第二年正月,宋军跨越天险,一举攻入四川盆地,从都城开封出发,只用了六十余天就使后蜀投降归顺。

后蜀如此不堪一击,主要原因是四川人民受尽孟氏统治集团的残酷剥削与压榨,已经对它完全丧失了希望。有这样的传说,宋军入蜀前夕,一些放高利贷者在门上挂起写着“今召主收赎”的牌子,声明所有欠债一笔勾销。“召”暗指“赵”,“赎”暗指“蜀”。这句话的意思是姓赵的君主将征服收复蜀国,这说明连经营高利贷的富人也欢迎新来的统治者。

然而,进驻四川的宋军,对于四川人民来说,并不是救世主。特别是驻扎在繁华的成都城内的宋朝军队,大肆掠夺,把成都搞得乱七八糟。将帅王全斌等不但不制止,还带头掳掠女子钱财,藏匿府库财物,占为己有,并日夜宴饮作乐。史书记载说,“蜀人苦之”。 还有,喝得醉醺醺的宋军将校竟骑着马,拿着刀,闯入人群密集的经营药材的集市,公开抢夺商品。对宋军的这种暴虐行为,四川人民进行了坚决的反抗,“盗起四方”的状况,直至近两年后才基本平息。四川使者每次赴朝廷,都要控诉王全斌等人的罪行。于是太祖派人到四川进行了实地调查,证明情况属实,只好把那些罪恶严重的将领召回都城加以审问,而将领们则互相推诿责任。然而,对于宋朝来说,无论如何这些人毕竟是平定蜀国的有功之臣,须郑重处理,不能像一般罪犯那样将他们逮捕入狱。所以只交给行政机关处理,根据法律,原该定为死罪的,结果太祖也赦免了他们。这完全是征服者的逻辑,四川人民的痛苦一点也没有减轻,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以后,宋朝对四川的横征暴敛一直没有停止。孟氏积储在府库里的财物被宋军全部接收,日夜运往都城开封,“孟氏数十年之积,悉归(宋)内府”。宋朝还在成都专门设立博买务,强行收购当地的特产织锦,禁止商贾私自贩卖,从而使织锦的手工业工人和商人陷入贫困的境地。另一方面,又把数百名织锦工人送到开封,让他们在都城的织锦院里为皇家织锦。

宋朝这一掠夺性的经济政策,激起了四川人民强烈的反抗情绪。从当时所谓“川人仕宦无好人”的传说可以知道,即使是四川的上层统治阶层成员,对宋朝在四川地区的掠夺压榨也十分不满。所以,据统计,北宋时候,四川出身的官僚,能够当上宰相的,人数未超过九人。还有,宋朝派大臣往四川担任地方官时,被禁止携带家属,这里面也包含着四川社会不安全,反政府的情绪十分高涨的因素在内。尽管如此,那些被派遣到四川的官员丝毫也不放松他们对当地人民的搜刮、压榨。苦难深重的四川人民忍无可忍,接连不断举行反抗斗争。据不完全统计,仅太祖与太宗统治时期,就爆发了各种起义十多起。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太宗晚年淳化四年(993)的王小波、李顺起义。这次起义,明确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被称为是“均产运动”。

五、北征失败

太祖平定后蜀以后,一度暂停南征,把讨伐的矛头指向北汉。

高平之战以后不久,北汉的开国君主刘崇就死了,由刘崇的儿子刘承钧继承了皇位。刘承钧即位后,加强了与契丹的父子盟约,依靠契丹的保护,保住了他的小朝廷。对契丹来说,由于北汉在辽与北宋之间起着屏障的作用,因而一旦北汉告急,就立刻出兵援助,以保证北汉的存在。北汉为了求得契丹的这种保护,每年要向契丹奉献大量的贡物。然而,北汉地域不广,土地贫瘠,物产又少,致使财政年年窘迫不堪。这时候,北汉境内著名胜地五台山上有一名叫继禺的和尚,足智多谋,擅长经商理财,依靠讲经,积蓄了大量布施,除了佐助国用外,又将开银矿冶炼出的银两作为向契丹的贡奉。因此,北汉总算勉强能维持生存下来。可是,968年,刘承钧一死,他的养子们因争夺继承权,发生了严重的内乱。

开始,太祖根据赵普“先南后北”的策略,故意让北汉残存着,作为一块与北方民族之间的缓冲地带,并没有征讨北汉的打算。但是,南征告一段落以后,由于北汉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变乱,太祖认为这是征讨北汉的一个好时机,忽视了在北汉背后还有一个支持它的契丹,于开宝二年(969)二月,亲自率领军队北征。两个月后,包围了太原城,并采取了水攻的办法,但是持续了三个月,还是没有把这座坚固的城市攻下。由于长时期地下雨和酷暑的侵扰,宋军士兵疲惫不堪。这时,契丹又出兵援助北汉,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艰苦。为了防止长期在外作战,后方发生不测事件,同时考虑到南方还有一些割据政权没有平定,太祖最后接受了赵普等人的劝谏,从太原撤退回到开封。这次攻打北汉,虽然由太祖亲自出征,却以失利告终,这是太祖一生军事生涯中唯一的一次败仗。

契丹方面,自从宋朝建国以后,经常不断地派兵入侵骚扰河北地区,但是,在宋朝驻守边防部队的奋力反击下,每次都被击退。开宝二年(969),辽朝暴君穆宗被杀,景宗即位以后,宋辽之间的关系逐渐正常化。开宝八年,宋辽又正式互派使者,以后数年之间,双方一直在互相对峙中和平相处。

六、攻取南汉

北征失败以后,宋王朝立即转变方向,把注意力放到平定残存的南方诸国,矛头首先指向远在岭南的南汉。

南汉是唐末任岭南节度使的刘隐建立起来的小朝廷,在他的弟弟刘岩时正式立国称汉,并定都于广州。在岭南,有唐代末年逃避战乱从中原来的仕宦贵族,有犯了罪被流放到这里的唐代官僚及其子孙。还有的地方官,由于战乱,在任期满了以后,不能返回朝廷,也就一直留任居住在那里。刘氏兄弟召集这些中原来的士人,让他们帮助治理国家,各州的刺史也任命文官担任。在武人专横跋扈的五代时期,南汉却能推行文官政治,又加上在地理上与中原隔绝的有利条件,六十多年来,南汉小朝廷基本上安定地维持了下来。

但是,南汉历代统治者极端荒淫暴虐,例如使用火烧、水煮等极其残酷的刑罚,让罪犯同猛虎、大象争斗,等等,当时人用“如处炉火”来形容人民生活的痛苦。经济上,南汉小朝廷巧立名目,横征暴敛,百姓进城,每人必须缴纳一份入城税。另外,设置所谓媚川都,集中三千多人,下海采集明珠。刘氏则终日宴娱游玩,把从人民那里敲骨吸髓搜刮来的钱财,像流水一样肆意挥霍。

太祖听说南汉刘氏如此残暴,十分震惊,下决心说:“吾当救此一方之民。”开宝三年(970)九月,派遣潘美统率大军讨伐南汉,在第二年二月就攻下了广州城。南汉主刘钅长穿着白衣到潘美军门投降,接着刘钅长和当时被俘的南汉王室成员九十七人一起被送往北宋都城开封。

七、大国南唐

南汉被平定以后,留下来的最大的割据政权就是南唐了。在这以前,南唐虽然在周世宗南征时,领土已经减少一半,国势也急剧削弱,但与其他各割据政权比较,实力还是很强大的。

南唐的前身是唐末镇守扬州的杨行密建立的吴国。扬州素以产盐著名,又由于处在大运河畔的有利位置,商业十分发达,是唐代最大的地方都市。杨行密在巩固了以扬州为中心的这一带地区势力后,逐渐向长江以南的江西扩张,五代初期,成为拥有二十七州领土的大国。杨行密死后,吴国的实际权力落到徐温及其养子徐知诰手中。937年,徐知诰取代杨氏当了皇帝,取国号为唐,定都金陵(南京)。徐氏不但以大唐帝国的继承者自居,把国号定为唐,而且改自己的姓为李,名昇。历史上称李昇建立的这一南方小朝廷为南唐。南唐建立以后,李昇任用才能卓著的文臣宋齐丘,注重国家的内部治理,严格禁止卖良人的子女为奴婢。同时,实施平均赋税,减轻贫苦人民负担等一系列仁政,李昇本人生活也比较节俭。但是,到了他的继承人元宗李璟时,改变了李昇的保境息民的正确策略,利用邻国闽、楚内乱,轻率出兵,妄图征服这两个邻国,使国库损耗殆尽。接着,后周世宗征讨江南,如前所述,南唐一下子失去了江北的十四州,并且被迫以改皇帝的称号为国主的屈辱条件与后周议和。由于失去了淮南这一座物产丰富的宝库,南唐经济一落千丈,国势日益贫弱。96l年,元宗李璟在宋朝建立后的第二年去世。其子李煜即位,历史上称为南唐后主。

在以大唐帝国继承者自居的南唐,国家制度、文化事业全部仿照唐朝,所以,唐代文化有不少是经过南唐在宋代继承下来的。在绘画方面,以擅长花鸟画的徐熙和后蜀的黄筌是并称于世的名家,素来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说法。这两人的绘画风格,在宋代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山水画中,有董源和他的弟子巨然。由于久居江南风光秀丽的环境之中,培养了他们细腻的画风,建立了被称为宋代南宗画的基础。文学方面,有著名的词人元宗李璟和后主李煜。特别是李煜,他的词在艺术上精雕细琢,在宋代就广泛流传,受到高度评价。李煜还是一位学问广博、精通书画音乐的风流君主,他使用过的文房四宝———笔、墨、砚、纸等,都极其贵重,被后世视为珍宝,而其中又以用他的书斋名字命名的澄心堂纸最为有名。

宋朝建国的消息一传到南唐,南唐主立即派使者向宋太祖表示祝贺。当李重进起兵反抗太祖,向南唐请求派兵援助时,南唐主又断然加以拒绝,极力装出对宋朝十分恭顺的姿态。另外,改国号为江南,又去掉原来沿袭唐代制度设立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等中央机构的名称,一切恢复藩镇的建制,企图以此能保全作为宋朝属国的地位。但是,南汉被平定以后,太祖所要征伐的下一个目标,自然是江南无疑了,在劫难逃,江南也终究无法避免其灭亡的命运。

八、“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有一次,宋朝大臣卢多逊出使江南,临回国的时候,对后主李煜说:“朝廷重修天下图经,史馆独阙江东诸州,愿各求一本以归。”李煜急忙命令臣下撰写了一份江南地理志送给了他。卢多逊拿了这份地理志,回国以后,献给了太祖。于是,宋朝掌握了江南十九州的地形、军事设施、户籍人口等全部情况。而有些江南人也主动向宋朝提供情报。其中有一个叫樊若水的,他在南唐时,由于科举落第,一直怀恨在心,就投奔了宋朝。在这以前,樊若水曾经数十次来回往返长江,详细地测试并记录了江面的宽狭和江水的深浅情况。投奔宋朝以后,樊若水就把他测试到的资料献给了太祖,并向太祖献上渡江攻取江南的办法。由于他为宋朝立了大功,被授予官职。根据樊若水的献策,宋朝在荆湖建造了数千艘战船,作好了军队渡江的准备。

攻取南唐的准备工作一切就绪,但需有个讨伐的名义。以往平定湖南、后蜀及南汉时,尽管理由不很充分,但终究还有借口,并非师出无名。可是,要对一味表示顺从恭敬的江南出兵征讨,就毫无借口可找。然而,太祖却硬是制造了一个理由。后主李煜之弟从善出使来到宋朝,太祖命人把他扣留起来,也根本不理李煜释放从善的请求,反而坚持要李煜赴开封参加朝廷的典礼。李煜意识到,如果北上到了开封,将会遭到和其弟一样的待遇,被幽禁起来;可是拒绝不去的话,又担心得罪宋朝,只好含糊其辞,不作明确答复。于是,太祖就以此作为借口,对江南进行讨伐。出兵之后,江南派大臣徐铉为使者,请求宋朝缓兵。徐铉对太祖说,后主事大(宋)之礼甚恭,徒以被病,未任朝谒,非敢拒诏也,乞缓兵以全一邦之命。言辞十分恳切,接着徐铉又多次反复乞求。太祖大怒,按剑严厉斥责说:

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

气势汹汹,毫无通融改变的余地,徐铉吓得连忙退出。即使对方毫无过错,但作为分立割据的势力,必须毫不留情予以铲除,国家一定要统一,除了自己以外,决不允许有其他的统治者存在。这是太祖坚定不移的信念,也是讨伐江南的真正理由。

宋军出征之前,总指挥曹彬率领将领们向太祖辞行并接受训示。太祖告诫曹彬说:

南方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略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不须急击也。

接着,太祖又授予曹彬一剑,当众宣布:“不用命者斩之。”

太祖担心再次出现如占领后蜀时的情况,军队失去理智,肆意抢劫。曹彬是征讨后蜀时唯一廉洁守法的将领,这次,太祖任命曹彬担任征讨江南的总指挥,正是出于对曹彬廉洁奉公行为的高度信任。

九、征服江南

出征江南的宋朝军队,以江陵作为根据地。这里,集结着宋军的全部粮草物资,准备着数千艘战船。曹彬率领全军主力从江陵出发,以金陵为目标,沿长江东下。另一支宋军从江陵出发后,攻击江南西路的江州、岳州。地处浙江的吴越国配合宋军的行动,从常州出兵占领了江南的润州,从东面进攻金陵。当时,江南的国力虽然已经衰弱,但它毕竟是十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在宋军与吴越军队的进攻面前,并没有很快地败退。宋军自开宝七年(974)十月从江陵出发,到第二年的七月,还没有攻下金陵。由于不习惯江南炎热的气候,宋军中很多士兵接连病倒。面对这一情况,太祖曾召集朝廷大臣商量对策,一度准备从江南撤兵让士卒休息。可是,多数大臣不同意这时候撤兵,主张继续进攻。江南方面,几次派徐铉等向宋朝请求休战都遭到拒绝,而冬天又将来到。金陵城受到宋军近一年的包围,运输炭薪的道路已被堵绝,又加连续作战失利,军民的士气十分低落,金陵城已经是风前之烛,危在旦夕。可是曹彬却迟迟不发起总攻,这是因为出征时,太祖曾反复告诫他:城陷之日,“勿伤城中人,若犹困斗,则李煜一门不可加害。”为了不违背太祖的这一命令,在宋军即将攻城之际,曹彬突然自称有病,卧床不起。将领们听说后都来探望,曹彬对他们说:

余之病非药石所愈,须诸公共为信誓,破城日不妄杀一人,则彬之疾愈矣。

众将领都表示同意,一起焚香起誓。宣誓完毕,曹彬的病也就不治而愈。

十一月二十七日,金陵陷落,曹彬的军队排着整齐的队伍进入城中。李煜率领本朝文武大臣迎接曹彬的军队接管金陵城,接着,李煜又到曹彬的军门前投降。曹彬立即发布了严禁抢劫的命令,禁止士兵掠夺,所有府库里的金银财宝由转运使严加看管。在严格的约束下,宋军对金陵城的接管没有重演四川时的情景,秩序井然,十分平稳。这当然是太祖再三关照的结果,应当肯定。的确,由于宋朝在平定江南时措施比较得当,这也使宋朝以后对江南的统治比较顺利,没有像四川那样接二连三地发生变乱。

据说大将曹彬完成平定江南的大业凯旋归朝时,在他的座船中,只装载着书籍。出征前,太祖曾对他许愿说,平定江南后,将授予他使相即枢密使这一最高的职位。可是,回朝以后,太祖却说:

今方隅尚有未服者,汝为使相,品位极矣,肯复力战耶?且徐之,更为我取太原(北汉)。

曹彬没有当上使相,怏怏不乐地回到家中,却看见太祖秘密地派人送来了一大笔赏钱,满满地堆了一屋子。见此情景,曹彬感叹地说:“好官亦不过多得钱耳,何必使相也。” 这是太祖不轻易授给武人高官的一个例子,使武将们把注意力从关心权力转到金钱富贵上去,这也是继“杯酒释兵权”之后,太祖采取的又一巧妙地操纵武将的办法。

江南平定以后,南方残留的割据势力只剩下地处浙江的吴越和占据福建漳州、泉州的陈洪进。江南灭亡以后,这两个割据政权都已无法独立存在下去,归顺宋朝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但是,太祖的下一个目标,是在对曹彬所说的那番话中表示的,即再次征讨北汉。太祖准备用一二年的时间,制订北伐的计划,可惜在平定江南后的第二年,他就去世了。

十、嗜酒与私访

以上,我们追溯了宋太祖赵匡胤一生所走过的政治道路,下面让我们再来观察一下关于他个人的品质性格。对这一人物,在各种各样的史书的评价中,都说他“聪明豁达”、“神武英断”、“宽仁多怒”、“孝心友爱”,等等。还说他头脑清晰,富有决断力,心地善良,对人宽大为怀。传说他的面貌像一般武将那样,黑里透红,现在留存下来的画像,面貌也很黑,在丰满中露出慈祥的样子。

通过画像,太祖给人深刻地留下了一个大腹便便、性格豪放的天子形象。据说这一形象的塑造,是根据太祖非常喜爱喝酒这一点发挥想象而成的。事实上,太祖的确十分喜欢喝酒,他曾亲口说过:“朕每因宴会,乘欢至醉,经宿未尝不自悔也。”围绕着酒,也流传下了有关他的很多逸闻轶事。陈桥之变时“醉卧不省”,收取禁军将领的兵权就是在酒宴上进行的。除此之外,有不少国家大事、方针政策也是在酒宴上决定的。由于太祖本人喜欢饮酒,所以对臣下酒后失态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加深究。

宋太祖嗜好饮酒似乎是事实,另一方面,看来他又很神经质。例子之一,他经常微服私自外出,即使当了皇帝,还一个人悄悄地走到开封街头,察访民事。侍从向他劝谏,身为皇帝轻率外出,是十分危险的。太祖则从容地说:“帝王之兴,自有天命,周世宗见诸将方面大耳者皆杀之,我终日侍侧,不能害也。”又曰:“有天命者任自为之,不汝禁也。”

太祖私自访问最多的是赵普的家,而且,常常出其不意,突然而至。因此,赵普退朝回家以后,经常不敢脱去朝服。一天晚上,下着大雪,赵普想,这样的天气,太祖总不会来了。可是,正当准备休息的时候,深夜里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和叫喊声,出门一看,正是太祖立在雪地里。赵普慌忙迎拜,请太祖进屋,在房间里铺上厚厚的地毯,燃炭煮肉,招待太祖。赵普的妻子也出来为太祖把盏斟酒,太祖亲切地称她为“嫂子”。酒过数巡,赵普才慢慢地装出很随便的样子问太祖,夜深天冷,陛下怎么还出来。太祖回答说:

吾睡不能著,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

然后,太祖像往常那样,围绕着南征北伐的问题,和赵普商量交谈起来。上面所讲到的“先南后北”的统一政策,就是这样制定的。

还有一次,太祖又突然来到赵普家里访问。刚巧,赵普家里来了吴越使者,给赵普送来了一封书信和十瓶海鲜,一起放在廊下。由于太祖突然而至,来不及把它藏起来,太祖见了,就问赵普,这是什么东西。赵普只好如实禀报。太祖说:“此海物必佳。”命令赵普打开。打开一看,瓶内装的都是瓜子金(广西产的形状像甜瓜的金子)。赵普非常狼狈不安,连忙叩头请罪说:“臣未发书,实不知此,若知此,当奏闻而却之。”太祖却笑着说:“但受之,无害,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坚持让赵普接受了吴越赠送的这批金子。 另外,江南在灭亡之前,为了贿赂赵普,也给他送去了五万两银子,根据太祖的命令,赵普又全都照收不误。在南方各国看来,赵普是宋朝大臣中头号实权派人物。

十一、模糊不清的太祖形象

对太祖的微服私访,王船山在《宋论》中认为是一种愚蠢的行为。确实,如果用帝王的行为准则来衡量,这似乎有失身份,应该受到指责。而经常在酒席宴上处理和决定国家大事,又表明太祖性格粗鲁,缺少涵养。另一方面,太祖生性怯懦多疑,经常表现出对周围的一切都不大相信的样子,以至常常提心吊胆,睡不好觉。例如,“杯酒释兵权”时,他就说:“吾终夕未尝敢安枕而卧。”而对江南徐铉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在访问赵普家时也说:“吾睡不能著。”太祖说的这些话都是比喻天下没有统一,自己的统治地位还不巩固,而实际上,也的确流露出了他的不安和忧虑。微服私访正是他这种心情的反映,如果不亲眼目睹,就心里不安。于是,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想到一件事,就立刻到他十分信赖的谋臣赵普家里访问,一起商量对策。由此看来,这和通常所说的太祖如何神武英断、豪放磊落完全不一样,留给人们的是一个软弱无力的形象。

总的说来,太祖作为宋朝的开国君主,和以后的太宗不同,他的统治地位还不稳固,其言论行动也就不像太宗那样充满自信,在对内外重大事情作出决策的时候,需要得到赵普的指点帮助。使他当上皇帝的陈桥之变,实际上是赵普与其弟赵匡义一手策划的。在现存的史料中,也没有关于他在统治期间表现出坚强个性的记载。不知为什么,在这方面,就像他的死一样,总使人感到有什么东西被掩盖着,给人以难以捉摸的感觉。

同类推荐
  • 风雨太行:张德善回忆录

    风雨太行:张德善回忆录

    本书是一部纪实、资料、教育、故事性颇强的回忆录。讲述了一位老战士的坎坷一生,折射了民族百年历史风雨。全书精心选编了80多幅珍贵图片。
  • 四时花开

    四时花开

    2004年,在受众日益深度的文化需求下,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SMG)开设了一档高端文化名人访谈类栏目——《可凡倾听》。2005年,《可凡倾听》系列丛书第一本《表情攻略》问世。2014年,《可凡倾听》迎来了播出十周年纪念,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四时花开》这本书也成为《可凡倾听》系列丛书的第十本书。
  •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李自成第八卷:崇祯皇帝之死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4)(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4)》本书分为鲁班、爱德华·琴纳、威廉·赫谢尔等部分。
  • 汪精卫第三卷

    汪精卫第三卷

    提到汪精卫,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汉奸!汪精卫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的中国历史教科书中,把汪精卫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历史中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和他的维新政府。这种出于主观愿望而随意修改历史的作法,使国人对历史产生了错误和虚假的理解。重新去纵观汪精卫的一生,历史不仅仅是记录事件,还需要真实、公正、客观。
热门推荐
  • 漫威六宝石都是我

    漫威六宝石都是我

    世上最惨主角,双腿残疾过,手臂断过,还有最剩下半截身子的情况,最后连身体都没有,只剩下了灵魂!大道三千,有遁去的那个一,不知道在哪,直到有一天,被一个平凡的人拿到了。天龙,超能,神话,七龙珠,诛仙……各个世界的精彩我们一起去看
  • 还好还在我身边

    还好还在我身边

    多年的离别,是为了更好地相遇情绪少年郑柏旭从繁华城市A市回到乡下读书,却重新遇到那个让他心心念念的女孩。可对于当年的不辞而别,让两个人的关系日渐疏远......历经千辛万苦,两人分分合合,有情人终成眷属。
  • 首富从第一次开始

    首富从第一次开始

    第一次吃饭,银行卡入账100元。第一次睡觉,银行卡入账200元。秦寿获得首次系统,吃饭睡觉就能赚钱。
  • 时光荏苒好似无

    时光荏苒好似无

    云兮:“我明白你会来,所以我等。”顾琛:“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准备要听了吗?”穆执:“你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你的未来我奉陪到底。”时柒:“我若在你心里,情敌三千又如何?”秦羲:“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念不知所由,覆水难收。”洛諵;“如果你给我的,和你给别人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男女主均为一个人鸭~
  • 学校团体球类的竞赛与裁判(下)

    学校团体球类的竞赛与裁判(下)

    学校体育运动会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也可以增强自身的意志和毅力,并在思想品质的教育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通过举办体育运动会,对推动学校体育的开展,检查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与课余体育训练质量和进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首辅大人太高冷

    首辅大人太高冷

    传闻中,大宣国有两位奇才,一位是九岁弑母以正后宫的殿下,一位是不及弱冠便身居高位的首辅大人。直到那位奇葩殿下给自己送礼,首辅大人果断参了一本。直到……发现这位殿下本不是殿下,而是一位公主时。多年以前的恩恩怨怨才终究有了眉目。剧场1首辅大人:我听说……最近有人给我送礼?下人:呃……是,送了很多金银珠宝,还有两个美人。首辅大人:呵呵,下次不如让他们自己来。2下人:殿下,首辅大人说了,让你把自己送过去。赵绮玉:啥?
  • 十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十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你喜欢我?”“....”“你喜欢我?”“.....”“你喜欢我?”“...不喜欢!”“不喜欢为什么还缠在我身边?”“因为这样你这辈子就可以孤独终老了。”
  • 作为时空王穿越斗罗

    作为时空王穿越斗罗

    第一次写请见谅,我因为还要学习所以更得慢
  • 你是我的不知足

    你是我的不知足

    对我来说你永远都是我的不知足,余生请多指教。
  • 宛香

    宛香

    他是铁血军阀,她是贵族小姐,他不爱她,她也不爱他,原以为这就是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