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194300000006

第6章 “有我们陪在身边,他好像更有信心了”

1941年4月16号是个好日子——温暖和煦的天气,珍妮特·默罗可不想白白浪费。在妻子的要求之下,爱德华·默罗终于抛下工作、抽出时间,和妻子一起前往“星星小筑”共进晚餐。苏荷区的这家法国小馆,乃是默罗夫妇在伦敦的最爱。

趁着这美丽的时光,伦敦的其他居民也纷纷涌上了街头。严冬终于过完,水仙花和风信子四处盛放开来。当然,德国轰炸机无影无踪,才是大家重拾好心情的真正原因。最近的一个多月,伦敦上空都没出现过什么像样的敌情。日记中,一位女士表示:“每个人的脸上又有了血色,疲惫与惊惶一扫而空。不眠之夜和忡忡忧心带来的血红眼眶,也开始恢复正常。”恐惧曾经随着黄昏而来,侵扰着大家的神经。如今,这种感觉如云飘散。就连爱德华·默罗也都放松了下来。用餐期间,他一直和妻子谈天说地,话题从朋友转到书籍,又扯到了电影。讲来讲去,两人都没讲到战争。临走之前,默罗夫妇还在邻桌的一旁驻足,去和英国广播公司的熟人打招呼——这些朋友聚到“星星小筑”,也是为了消遣放松。春天的空气分外软润,满月高挂,照亮了回家的行程。停电带来的困扰也因为月光而减轻了些。路旁的房屋墙面斑驳,但却仍然坚挺未倒。偶然间,默罗夫妇也会走过几处砖石乱布的废墟——想来,那本该是挺立的建筑。

公寓就在眼前,默罗的耳边却蹿起了熟识的响动:警报又来了,远方也传来飞机引擎的呼号。伦敦的南部模模糊糊,似有炸弹爆裂的声音。如此这般的动静,仍然不能破坏这一夜的美好。默罗向妻子提议,想去住家附近的“德文郡武器吧”小坐一下。那个酒吧也是英国广播公司员工的聚会胜地。对此,珍妮特却有点不放心,月圆之夜总有大轰炸——每个伦敦市民都清楚这一点,珍妮特也不例外。而且,据默罗夫人回忆,那一晚她确有不好的预感。她觉得自己和丈夫绝不该去酒吧一游。“我真的很害怕。”妻子告诉丈夫,“我觉得你还是和我一道回家比较好。”丈夫虽然不情不愿,最后还是答应了妻子的要求。

几乎就在打开屋门的一刻,夫妻两人听到了震耳欲聋的飞机轰鸣声——珍妮特觉得:他们头顶上空少说也掠过了好几百架战机——不久,高射炮展开了雷霆一般的还击,随之而来的还有起起伏伏的轰炸声响起。待到默罗夫妇爬上天台,看到伦敦已陷入火海:燃烧棒多如雨点,仿佛是罗马式的蜡烛;天幕之上,探照灯的光柱四周乱晃;熊熊的火焰更是无处不在、四下乱窜,卷成了一片又一片。

突然,一声巨响袭来,仿佛带着不祥的预兆。果然,一枚炸弹呼啸而来,目标似乎就在默罗夫妇所在的地点。两人急急冲回房内,他们双手护头、在楼梯井蜷了好一阵。炸弹爆响的动静差点就让默罗和珍妮特失聪。随着楼房的震颤,两人的身体也重重砸在了墙面之上。“办公室被击中了!”默罗惊叫起来。他和妻子重新爬上顶楼,四处眺望,地狱般的景象出现在两人眼前: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办事处所在的公爵夫人街已是火光冲天,邻近的街区也几乎无一幸免。一声闷响过去,办事处大楼倒向地面。充溢着石膏味道的灰土,瞬间盈满了整片空气。“德文郡武器吧”已被夷为平地。一枚炸弹恰恰错过了默罗的住家,却不偏不倚、击中了酒吧。爆炸过去,酒吧的原址只剩下一道巨大的黑色裂痕,烟雾、尘埃、碎片和火花冲天而起,形成了一道高耸的巨柱。

抓上自己的安全帽,默罗朝着楼下奔去。他的妻子则守在窗边,观看着屋外这个火的世界。那一刻,也是珍妮特平生中最为恐惧的一瞬。“我们的许多朋友就这样失去了生命。”默罗夫人在日记中写道。而且,她觉得整个世界“已经倒了个个儿”。

轰炸发生的那一刻,怀南特身在几英里外的格罗夫纳广场,警报嘶吼的那一刻,他还在处理公务。没过多久,怀南特就听到了炸弹的嚣叫以及随之而来的惊天响动。接下来,玻璃碎裂的声音震彻四周:办公楼的窗户没有一副能够保存下来。

终于,大使从地面上直起了身。在两名随员的陪同下,他来到楼顶审看空袭带来的损失。刚刚来到伦敦省亲的怀南特夫人也伴在丈夫的身边。他们发现,空空如也的意大利大使馆旧址被一枚燃烧弹拖入了火海。一旁,美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奔忙着想要扑灭火灾。街对面本有一座乔治时代的建筑,可惜,漂亮的它已经面目全非,约翰·亚当斯曾经的居所横遭炸穿。邻近的牛津街上也是一片混乱。伦敦最大的百货公司没入火海,被焚毁殆尽。摄政公园梅菲尔街那边的情况,一点不比怀南特等人身处的地区更为有序。其实,伦敦的大部分区域都成了人间炼狱。

空袭还在继续,怀南特叫上大使馆的政务参赞西奥多·阿基利斯,两人准备上街走上一走,估量一下这次灾祸的具体损失。戴上他那顶破破烂烂的帽子,大使就和参赞出了门。远处的轰炸声也好,身边溅起的迫击炮弹也罢,似乎都不能阻止怀南特的决心。他和阿基利斯迎着烟尘走了好几英里。四周的能见度实在有限,他俩只能看清眼前几英尺的环境。路过一处废墟的时候,还有好几个年轻护士正被人从冒着浓烟的断垣残壁中抬出来。一切就发生在怀南特两人的眼皮底下。他们走访了不少防空洞和避难所。一位身在高梯上和楼顶火焰搏斗的消防员,也让怀南特和阿基利斯驻足了好些时间。那一刻,大使仿佛忘记了周边的枪林弹雨。而且,他总会拉住每一个人——空袭防御官、消防员、救援队员,还有防空洞里的民众——因为他想知道,他到底可以为他们帮点什么忙。

那一刻,大使性情流露——回忆这段往事的阿基利斯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参赞记得,自己刚到伦敦的那一阵,也接到过大使类似的问候:“现在我来了,有什么可以为你效劳的呢?”按照阿基利斯的说法,怀南特从事大使职业的全副激情“都源于对人的关心”。“别人把有关英国时局的经济报告呈给他过目的时候,他总是说:‘麻烦把中间的数字换算成鞋和衣服……’空袭这回事,他也要从普通人的角度去看待。他的眼中只有夜间轰炸带来的人间惨剧。”

怀南特和阿基利斯就这样一路走着,直到清晨。时间已是早上5点。最后一声警笛鸣响,持续了整整八个小时的轰炸宣告结束。抬头仰望,大家已经可以看到白云和蓝天。但是,假若放平视线,浓烟笼罩全城的景象就会刺入眼帘。拖着倦体,大使和参赞回到了使馆。那时候,消防队员还在朝着楼宇的遗迹喷射水柱。有幸家宅无损的人们也行动起来——说是“无损”,其实也可能有些摇摇晃晃——他们拿上扫帚和铁铲走到屋外,开始清理满地的碎玻璃和建筑残骸。

怀南特在办公室坐定之后,立即给自己的每位朋友和认识的人打去了电话。无论这些人来自美国还是英国人,都得到了大使确认平安的问候。默罗夫妇自然也在问候之列。对此,珍妮特表示一切安好,只是默罗的办公室被夷为了平地。旅英以来,爱德华·默罗已经先后三次遭遇被战火夺走办公场所的命运。这次,他所熟悉的酒吧也在轰炸中化为了烟尘。30多人因此丧生,其中还有不少默罗夫妇的友人。轰炸过去的第二天,珍妮特·默罗给母亲去了封信。信中,她说起了昨夜的惨境:“轰炸之下,似乎应该是无人生还才对。”

走街串巷的过程中,怀南特被不少人认了出来。因此,他夜访西区很快成了全英皆知的新闻。一开始,大家对于他的这番事迹还限于口耳相传,后来,报纸也开始登载大使的故事。最终,怀南特成了英国广播公司节目的主角。他和前任之间的巨大反差,成了不少文章的报道重点。要知道,每有空袭来临,前一任美国驻英大使就会躲进温莎附近的乡村防空洞。大轰炸未及高峰,此人干脆逃回了美国。怀南特能在“4·16”之夜走上伦敦大街,让不少英国人第一次确信了美方的诚意。美国记者弗吉尼亚·考尔斯曾在伦敦和怀南特短暂共事,提到曾经的上司,考尔斯表示:“他用人格折服了一个国家。现代社会中,还没有哪个大使能有可以与之匹敌的成就。对于英国人民而言,他就是一个象征……他的所作所为,也让美国大使办公室的名声传扬开来。”航运部副部长阿瑟·萨尔特爵士是怀南特的朋友。考尔斯的看法,爵士表示完全同意。在萨尔特看来,大使“代表了英国人民心中美国形象最为良好的一面……他的行为,显示他和英国心心相印,也展示了他对于英国抗击纳粹和希特勒的同仇敌忾。英国参与战斗的理由,他也能够完全理解和认同”。正因如此,萨尔特觉得,许多英国人“生出了一种坚定的信念”,他们相信英美关系在战前战后的重要性,而这一点正是大使反复强调的内容。

“4·16”空袭中,约有1100名伦敦市民失去了生命——大空袭开始以来,要数这次轰炸造成的伤亡最为惨烈。不过,这个血腥的纪录仅仅维持了三天。4月19日,德国战机再次来袭,并导致1200人死亡。相隔不久的两次空袭,差不多让50万伦敦人无家可归。

那个春天,首都伦敦并非英国境内唯一承受严重损害的城市。德国方面的战略在于破坏英国的补给线、摧毁战争物资的生产供给。由此,英国的主要工业城市和港口都经受了德国空军的狂轰滥炸——曼彻斯特、朴次茅斯、加的夫、普利茅斯、利物浦和布里斯托尔都在此列。六个夜晚的连续空袭,几乎让利物浦港中半数的码头完全损毁。驶入港内的船舶无法正常卸货,军需设备的供应量下降到不足正常水平的四分之一。

轰炸之下,伦敦以外的英国国民又在过着怎样的生活?对此,丘吉尔很是牵挂。首相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各个受难城市巡视考察。他要向当地居民发表演讲,为他们加油打气。大多数时候,哈里曼和怀南特都会陪同丘吉尔一起出行。“有我们陪在身边,他好像更有信心了。”哈里曼向罗斯福报告了这一情况。不过,特使也指出:丘吉尔坚持带上美方人员还有其他原因。每每来到外地,首相总不忘记把哈里曼和怀南特介绍给各位听众——“借此,他可以让大众确信:美国方面确实和他站在一起。”伦敦遭遇4月的第一场大空袭之前不久,两位美国特使才陪同首相去过英格兰南部以及威尔士的一些港口。其间,怀南特还被丘吉尔授予了布里斯托尔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其校长一职正是由首相担任。

一次,首相一行离开斯旺西并赶往布里斯托尔。刚刚来到目的地,他们就和一场严重空袭遇个正着。过去的五个月来,这个繁忙的港口已经先后六次遭到空袭。首相的专列停在城外的铁路桥下。透过车窗,他和他的随员眼睁睁看着炸弹将布里斯托尔的大片城区化为废墟。从港口到市中心,都没能逃过这场劫难。第二天天光微亮,首相专列才开进了满目疮痍的城市。四周余火仍在燃烧。自来水管早已爆开,街道变成了一片泽国。人们爬进废墟,找寻着或死或活的受难者。约翰·科尔维尔在日记中表示,这样的损坏程度“我从来也不曾预料得到”。

可是,灾民们的愁绪似乎突然消散了。因为那个熟悉的身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他总是叼着雪茄,带着手杖。至少在那一瞬间,大家都轻松了些,并朝着他蜂拥而来。每到一地,首相总能收获同样的欢迎。如此场景,怀南特也在信函中向罗斯福作了描述:“首相来临的消息,很快就会在人群当中传播开来。他的身边,总围着密密麻麻的人群。大家都在和他打招呼,说着:‘温尼你好!’‘老温尼真是好人’,‘你从来不会让我们失望’,‘你就是真正的男子汉’。”

丘吉尔在布里斯托尔的场景,也被哈里曼记在了自己的日记之中:“他检阅了地方志愿军——他们个个专心致志。但他走过的时候,他们却又难掩喜色。他们的奖章引发了他的好奇——‘这是你上次战役的成果吗?’他问。而后,空袭警报官、志愿消防员和参与救援的女性依次接受了他的致意。”首相的表现可谓大无畏,不过,哈里曼更要为布里斯托尔市民的勇气表示赞叹。一位年迈的女性的房舍惨遭炸毁,她自己也刚刚被人从废墟当中救出。面对前来慰问的首相一行,她只是匆匆寒暄了一阵便道了别:“不好意思我要失陪一会儿。家里还需要我去清扫呢。”

布里斯托尔居民和首相的对话并未占据哈里曼日记的太多篇幅。不过,这位曾经喜怒不形于色的商人,这次却显露出了强烈的感情。字里行间,哈里曼的语气甚至有点夸张:“他们还身处战场、舔舐着战火的滋味……却仍然尽忠职守……自豪而无畏。‘看看这些野蛮人的作为吧,’他们表示,‘他们还会来袭,但我们的小伙子一定会打败他们!’‘战争一定会以我们胜利而告终,对不对?’”

到了布里斯托尔大学,哈里曼也发现了同样的勇敢行为。那一次,轰炸就发生在前夜,直接威胁到了学校的大楼和其他建筑。不过校方仍然坚持举行典礼,把荣誉学位授给了怀南特等三人。参与仪式的所有教员与学生都在昨天参与了护校行动,他们要么面对火灾熬夜奋战,要么就从事其他救援。走进小小礼堂的那一刻,全校师生个个眼睛充血,一张张憔悴的面容也遍布灰尘。学士服早已湿漉一片,五颜六色的帽檐甚至还散发着浓烟。

刺鼻的火焰透过破碎的窗户,在礼堂内外进了又出。就在几百码之外,消防队员还没有停止忙碌。附近的大楼还在燃烧,需要他们奋力扑灭。每隔那么几分钟,会场中的各位就能听到几声闷响——轰炸中没有爆破的炸弹,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首相开始颁发学位的时候,布里斯托尔市长的夫人甚至昏厥了过去——在怀南特看来,这起事故“简直就是几个小时以来梦魇的缩影”。

当天下午,首相准备离开布里斯托尔。几百名市民来到车站为他送行。车行渐远,人们却还在欢呼雀跃。眼见此景的丘吉尔不得不举起报纸,掩住自己哭泣的面孔。“他们有这样的信念。”首相告诉哈里曼,“这是一种严肃的责任。”

布里斯托尔市民的勇气深深触动了哈里曼。为此,他特地付出一笔钱,并请克莱门蒂娜转交给布里斯托尔的市长,他希望无家可归的人可以得到一点帮助。首相夫人回信感谢了他的好意。克莱门蒂娜还希望“所有这些苦难……能够永永远远巩固两国的友谊,并促进我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无论如何,我们不再是孤军奋战”。

怀南特和哈里曼寄给罗斯福与霍普金斯的不少信件当中,都强调了英国人民的坚忍与决绝。而且,两位公使还反复提及这些普普通通老百姓在抗敌斗争中的关键作用,“人民的战争”这个概念在他们的笔下重复多次,几乎到了用滥的地步。不过,英国人民作为志愿者的踊跃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其他参战国家确实难以匹敌。

战争之中,地方政府常会力有不逮,而国家也有照顾不周的时候。每每遇到这样的时刻,志愿者都会挺身而出。空袭之下,伦敦地铁的各大站点都被辟为了防空躲避设施,这样的藏身之地往往环境逼仄而叫人难以忍受。正是志愿者的服务,给防空洞里的人们带来了一丝慰藉。大多数防空躲避地点都没有食品供应,也缺乏供暖、床铺、浴室和盥洗设施。“那里面的恶臭实在太骇人了——屎尿混在一起,还掺杂了炭味、汗味和脏兮兮的体臭味。”——大轰炸早期的防空洞,就像目击者描述的这般不堪。

还好,志愿者很快赶来了。在他们的努力之下,防空洞里终于有了浴室,所用的材料全都是从轰炸现场抢救而来;同时,志愿者还带了食物;避难的人们得到了煤炉和床铺,一些防空洞甚至装备了扶手椅和无线电。志愿者的功绩,让伦敦地方政府的疏漏和迟缓暴露无遗。羞愧之下,官方力量很快加入了整改防空洞的运动之中。大轰炸结束之前,大多数防空洞已经焕然一新,人们可以在这里安然守望,度过漫长而恐怖的空袭之夜。

与此同时,一些临时避难所的环境也得到了升级和整改。暂时失去家园的人们,由此得到了可以依靠的栖身之地。持续的大轰炸,迫使政府必须打开大门迎接大批的无家可归者。仅在伦敦一地,就有140万人涌进了政府设施避难。也就是说,六位伦敦居民之中就有一位在1941年春天之前遭遇了家园被毁的厄运。还好,他们得到了志愿者的帮助,志愿者提供的暖炉、餐食、临时居所,可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救济解困的志愿者之中,妇女占据了主力地位。如此情形让哈里曼等人大为惊讶。“正是英国女性的精神感召,扶持着整个国家度过这场可怕的灾难。”哈里曼写信告诉朋友。面对自己的妻子,特使则表示:“女性是英国抗敌活动的中坚。”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曾在战争末期来访伦敦。而后,摩根索在日记中感叹:“英国女性的种种功绩让人惊讶……如果不是她们辛勤奋战,这个国家已经退化到洞穴时代了。”

哈里曼和摩根索提到的这些女性,大多隶属于“妇女志愿服务队”。服务队的发起人是马尔克斯·雷丁勋爵的遗孀。这位贵妇也是20世纪最受尊敬的英国女性之一。她的丈夫曾经担任驻美大使,还在印度担任过殖民当局的总督。雷丁一向认为:世界要想进入民主时代,英美两国之间的互信必不可少。这一点,他的夫人也同样坚信。1935年,雷丁与世长辞。其后的几年,雷丁夫人一直在美国居住。她以“雷丁夫人”的名义周游美国。为了了解美国劳工阶级的日常生活,她不惜下榻一美元就能过夜的鸡毛店,甚至还曾经当过洗碗工。由此,她结交了不少美国朋友。罗斯福的夫人埃莉诺正是其中之一。回到伦敦后,雷丁夫人又和默罗夫妇以及怀南特建立了友好关系。

1938年,英国国防部向雷丁夫人发出请求,官方希望她能组建一个机构并把妇女们组织起来,由此,她们可以参与到国民警卫队的国防活动之中。雷丁夫人接受了任务,但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她认为,妇女志愿服务队的职责范围不应限于战争事务。按照雷丁夫人的想法,一切任务都可以交给她的组织。

1939年,战争正式开始,妇女志愿服务队也忙碌起来。战场上,服务队那标志性的绿色便装外套和红色毛衣格外显眼。在雷丁夫人和队员们的帮助下,大批孩子从伦敦和其他城市疏散到了乡下。几个月后,当英国子弟兵从敦刻尔克港口匆匆撤离、辗转准备登上故土的时候,志愿服务队的人员已经守在码头和车站,准备迎接疲惫的他们回到祖国。也因为服务队的帮助,士兵们可以喝上一口热茶并有三明治可以果腹。后来,欧洲的大部分地区都陷入了希特勒的控制,大批的难民不得不离开家乡来到英国避难。这时,正是雷丁夫人这一群“孤独无助的伟大女性”奔走忙碌,为他们提供了容身的场所。大轰炸来临了,志愿服务队又成了本国同胞的保护者。她们辟出了无数处避难所、旅社、移动房屋和餐厅。同时,雷丁夫人等人还赶制了上万件衣衫。美国和海外殖民地提供的各种援助,也经过她们的手而分发到了有需要的人们那里。

大多数的英国女性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了抗敌斗争当中,当然,她们中的有些人直接参军上阵,或是成了国民警卫队的成员。还有些女性工作的工厂与商店也和战争有着直接关系。即便没有从事以上工作,她们也在妇女志愿服务队(由于“妇女志愿服务队”的卓越贡献,雷丁夫人也成为第一位进入上议院任职的女性)中发光发热。

虽然英国国民表现得异常英勇,但是,他们能够作出的贡献始终有限。任他们如何努力,敌军的U型潜艇也还在对各色商船发起攻击。1941年春天的其他危机,也不会因为他们的坚忍奋斗而自行散去。当时的英国正处于最为脆弱的一段时期——那也是战争最为残酷的时期,生活在那个当口,就好像“活在噩梦之中,而且总有不幸的事情会袭扰人的思绪”——在给哈里·霍普金斯的信件中,哈里曼不禁感叹。

日子还在继续,大西洋上沉没的商船也已经达到了天文数字。除却U型潜艇,德国方面还派出了新型的“格内森瑙”和“沙恩霍斯特”两艘巡洋舰。在它们的追逐下,英国商船就像猎枪下的野鸭一般无助。仅在4月,就有近70万吨物资没入大海。比起前两个月,损失足足多了两倍。相关的惨剧实在太过骇人,丘吉尔不得不向情报部下了命令:停止发布损失公报。毕竟,巨大的损失很可能会打击全国军民的士气。

那个时候,英国人民的饥馑程度也达到了开战以来的顶点。食物配给制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每个人只能分到极少的口粮。人们的每周食谱只能由一盎司奶酪和极少量的肉类组成。每个月,他们只能领到八盎司的果酱和人造奶油。至于番茄、洋葱、鸡蛋、橘子一类的食品,则根本从商店的货架上没了踪影。食物之外,衣料也必须由政府限量供给。从平底锅到手表,所有的其他消费产品几乎都已绝迹。“毫无疑问,当时英国的食物环境已经糟得不能再糟,”雷蒙德·李将军表示。将军在美国驻英大使馆担任武官。1941年4月,他刚刚结束三个月的国内公干回到伦敦。“不过,比起1月份的时候,人们的精神反而更加庄重了。”

同一时间回到英国的美国人,还有记者文森特·西恩。空袭给伦敦带来的巨大伤亡让西恩深感震动。美国新闻同行的遭遇,更是叫西恩十分惊骇。一天晚上,西恩和爱德华·默罗、本·罗伯逊和比尔·斯通曼一起喝酒谈天。他发现,同行的四人无不是脸色憔悴、眼光无神。其中又数默罗最为颓唐。他的面容,看上去比他33岁的实际年纪要老上许多。“去年那种昂扬的士气、大家都能感到的精神,现在你肯定是找不到了。”默罗告诉西恩,“人们……的处境实在冷酷。战争带来的新奇感觉荡然无存,史诗般的阶段也已成往事。也许,这一切都和食品短缺脱不了干系——这里的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没吃饱。”

当然,英国人民还是那样英勇无畏。这点精神,仍是处处可见。不过,八个月的轰炸与苦难,也给人民的坚强心性带来了不小的裂痕。诚然,英国人可能天性勇敢,可是他们毕竟还是肉体凡胎。那么,他们到底还能坚持多久?尤其伦敦之外的国民的精神状态,正在经受考验。这样的问题,一直萦绕在丘吉尔和其他决策者的心间。5月初,情报部的副部长哈罗德·尼克尔森曾在日记当中透露,内政大臣赫伯特·莫里森(Herbert Morrison)很是担心“德军对于地方的轰炸可能大大削弱士气”。而且,“大臣一再强调:如此的轰炸之下,人民迟早都会彻底崩溃,其他城市的士气将由此消散殆尽”。朴次茅斯、普利茅斯和布里斯托尔一类的小城市并未遭遇夜间空袭。但是,他们所承受的损失,远比幅员广大的首都要深重得多。伦敦毕竟地域绵延,很多地方借此躲过了德军的空中攻势而保持了完璧。而且,小城市不像伦敦一般拥有广阔的资源。那里没有地铁可供改造成为防空洞,也没有足够多的救援人员发放食物、衣料和其他救济品——这些东西,在伦敦倒还能够得到供应。

怀南特认为,英国人民的士气正在一点一点慢慢散去。究其原因,空袭自然要负上主要责任。日常生活的艰苦万状,也在消磨大家的抵抗意志。“每一天都是如此令人疲劳和千篇一律……交通一片混乱……城中灰尘四起……破破烂烂的衣衫几乎磨穿了……窗户坏了,也没有玻璃可以修补……停电之余还没有供暖——心性最为坚定的人,面对这幅图景恐怕也会渐渐难以忍受。”

开战的日子已经过去了20个月,停战的那一天却还遥遥无期。眼中的场景,不能带来哪怕一点慰藉。“全国上下想要索求的,不过一点确保战争一定能够胜利的证据而已。”哈罗德·尼克尔森写道,“政府大谈特谈战争的正义性,又反复强调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些论调,人民已经厌烦。他们很想知道,我们到底怎样才能击败德国。根据现在的状况,该如何说服民众?反正我是没有一点办法。”

尼克尔森毫无办法,丘吉尔和其他政府官员同样一筹莫展。他们面对的,只有英国军队面临的一堆灾难——连连被围、连连撤退、连连失败。当年4月,德军横扫了整个巴尔干半岛。希腊已经无险可守。而后,德军给驻守当地的英军带来了巨大的伤亡损失,后来又把英国势力驱逐了出去。英军先是退到了克里特岛,后来又在5月把这片阵地放弃给了德国——这一次,已是英国军队在战事当中第四次被迫撤离。这次撤离,也是最让英方感觉大丢面子的一次。“大量的伤亡严重挫伤了英国的士气。”罗伯特·舍伍德表示,“更糟糕的是,三军之间也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和争论。”英国远征军期盼实施“每周五天工作制”的苦涩笑话,也在英国本土流传开来。

与此同时,英军在北非战场也陷入了苦战。早期对意大利军队取得的胜果,被德国的埃尔文·隆美尔将军及其麾下的“非洲军团”抹去了不少。后者对意大利军队的增援,几乎抵消了英军的战绩。仅仅10天之内,德军便把英国人三个月来占领的领土收复完毕。英国人不得不向东撤离,退回了埃及。在丘吉尔看来,隆美尔的这一击堪称“最大震级的灾难”。由此,英方的战略也开始坎坷起来。北非局势的摇摆不定,中东的石油恐怕难以安全运输,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也有易手的风险。要知道,运河可是通往印度和远东的重要水道。

对于英国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政府的各位官员愈发生疑。就此情况,丘吉尔等人在私下都曾反复谈及。“撤退行动还算非常成功——看来,且战且败才是我军的真正长项!”日记中,亚历山大·卡多根对于英军撤离希腊的行动作出了如此评论。“我们的战士就是最为畏畏缩缩的业余人士,却要和职业军人殊死斗争……局势叫人疲惫、抑郁、充满失败!”

苦涩的时局,让丘吉尔也陷入了议员们的围攻之中。大家觉得他的指挥艺术值得商榷。当年4月,首相要求中东地区的英军部队开往希腊进行增援。这一决策更是各位议员的攻击目标。5月的一次众议院辩论中,好些议员直接对首相的领导能力大加挞伐。他们举出了好些例子,指证丘吉尔治军无方。对此,丘吉尔十分恼怒。而且,他还嗅到了国内正有一股“挫败和气馁”的气氛正在四散开来。于是,他告诉各位议员:“每一个日子,每一个小时,我觉得我们都在为了生活和生存而战。”

英国唯一的胜机,在于美国能够参战助阵。丘吉尔痛苦地认识到了这一点,由此也向怀南特和哈里曼展开了更加强劲的攻势。首相一再希望美方能够加大援助的力度,他苦苦劝说,几乎到了痴狂的程度。为此,怀南特都对自己每周的首相官邸之行生出了一点惧意——首相会当着他的面高谈阔论,而不给自己一点还嘴的余地。待到丘吉尔去小睡的时候,另一位内阁成员则将对着大使继续喋喋不休。一个小时的休息之后,养足精神的首相即将展开新一轮的讲话,而大使则早就疲惫不堪。丘吉尔反复要求:美国方面拟定的“平等租借货物”必须平安送达英国,否则一切都没有意义。为此,首相希望美国海军能为商船船队保驾护航。而且,他还有一个希望:美国能够加入己方,参与这场战争。

3月末,英美两国领袖在华盛顿碰了头。双方商谈了合作事宜,也说起了美国是否参战的前景。两位领袖都觉得对德战争的主战场在大西洋和欧洲。根据英国一方事先拟好的计划,美国应当派出大队海军,为英方商船提供保护。而且,至少应有30艘美军潜艇应对德方的船艇发起的攻击。相关的计划让英方非常满意,不过,面对毫无兴趣实施计划的罗斯福,英方却没能取得任何进展。

5月3日,灰心丧气的丘吉尔终于不再掩饰自己的真正目的。此前他曾表示,英国需要美国提供的东西不过是“驱逐舰、战机和护航编队”,现在,他直截了当地请求美国政府对德宣战。这可是1940年6月以来的第一次。“总统先生,我相信您不会误解我的意思。我所说的话语,就将是我真正的心事,”电话中,丘吉尔告诉白宫方面,“战争局势要想真正稳定下来,唯有一个因素……只有美国立即投身战场,并和我们并肩作战。”

那么,总统会接受首相的请求吗?或者,首相发出的信息只会得到华盛顿的忽视,就好似漂流瓶被抛入大海一般?这样的忧虑,不但沉淀在英国领导人的心里,同样也让旅居伦敦的几位美国人惴惴不安。“整件事情就像在和时间赛跑,”驻英大使馆的武官李将军在日记中写道,“目前,英国的败象已在慢慢显露。我国的援助能不能及时送到,这还是一个问题。”

一周之后,罗斯福终于作出了回应。回音抵达唐宁街的那一刻,大家失望地发现:直到那一刻,总统还没有真正地急英方之所急——其实,那个时候,总统的不少同僚和手下都已经感受到了事情的紧迫性。至少,美国内阁的大部分成员和军队的高级将领都觉得:美方应立即向英国船队提供护航,以降低敌军袭扰带来的损失。面对同僚,斯塔克上将表示:“大西洋的局势实在非常关键。在我看来,除非我们能够出手,情况毫无改善的余地可言。”演讲中,海军部长弗兰克·诺克斯也宣布:“我们不能眼看着自己的货物就那样沉入大洋。”好些要员联合起来向总统施加压力,他们希望罗斯福速速作出决断,而诺克斯、亨利·史汀生、亨利·摩根索和哈里·霍普金斯都在此列。可是,面对下属的请愿,罗斯福仍然没有回应的意愿。丘吉尔对于盟约的请求,也未曾得到总统的应允。罗斯福只是再三告诉首相:美国的援助很快就到。这样的承诺,总统已经做过不知道多少次。

毫无疑问,英国那岌岌可危的国势正是总统在那个春天的一大关切点。不过,罗斯福只愿意在以往的援助之上增加少许。在哈里曼的催促之下,总统签发了一道命令。由此一来,美国的供应物资可以直接送往中东的英军阵地,而无须在英国再行卸货和装船。同时,总统还允许英国战舰进入美方船坞进行检修——这一点,又是来自哈里曼的建议——同时美国空军基地也会敞开大门,欢迎英军飞行员前去接受培训。

除此之外,罗斯福还把美方自定的安全区扩大到了大西洋上方。这样一来,美军舰艇和战机的巡逻范围可以覆盖英美之间这片水域的三分之二。1939年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曾将离岸300英里内的海区划作非交战领域,而美国军队将对领域进行监察和保护。1941年,罗斯福的新决定大大扩充了美军海、空力量的保护范围。由此,他们最远可以到达格陵兰岛。一旦发现德军U型潜艇或水面战舰的踪迹,美方也可以立即向英国商船发出警告。当然,罗斯福有言在先:敌方如果没有率先开火,美国军队也不得主动出击。

美军监控范围的扩张对于英国方面大有裨益。不过,罗斯福的举措并不足以阻碍U型潜艇的频频出击。毕竟,总统决不允许美国舰船和战机挑战德国船队。要想保障船队安全无虞,英国方面只得自己努力。相关的损失并未得到遏制,相反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仅在5月的前三个星期,德国潜艇就击沉了20艘英国商船。事发地点,无一例外地位于美方划出的安全区中。对此,总统身边的高官与幕僚深感不安和焦躁。他们愈发觉得,那个时候美国应该勇敢出击。前驻英大使威廉·普利德致信哈里曼表示:“总统还在等待民意的推动,而人民却也盼望总统早日下令。”总统的内阁下属和亲信人士之中,不少人都觉得所谓“除却战争的大量援助”并不足以拯救英国。普利德正持有这样的观点,而最高法官菲利克斯·法兰克福特也表示赞同。“我告诉霍普金斯……如果我们还想救英国一命,美国就必须投身这场战争,”亨利·摩根索在日记中表示,“我们需要英国方面坚持下去。不说其他的理由,这个国家至少可以为轰炸德国的飞机提供基地。”美国财长还觉得:“我认为,总统和霍普金斯都在探索下一步的行动方案……霍普金斯觉得,总统尚不愿意直接参战。相反,他期待舆论起到推动作用,从而把自己拉入战争。”和总统身边的其他高官一样,摩根索也觉得罗斯福是在等候时机,总统期待一场意外的发生,由此,罗斯福可以卸下肩头的重担,而得到一个可以放手对英方船队实施保护的理由。甚至总统可以借此理由对德国宣战。

4月,史汀生、诺克斯、内政部长哈罗德·伊克斯和总参谋长罗伯特·杰克逊进行了一次秘密会面。四人想要商量出一项对策,以便向总统进一步施加压力。他们希望罗斯福不再犹疑,而是果断地控制整个局面。“我很清楚,方方面面都有人对于总统这种不肯负起责任的态度很是不满。”伊克斯表示,“如果他能担负责任,作出领导的表率,他还不至于失去人民的信任。但是,现在的他已经渐渐没了威信。唯有做出成绩,他才能挽回局面。”

当时的史汀生已经73岁。为官期间,他一共两次担任战争部长,还曾负起国务卿的职责。危机当前,史汀生决定身先士卒,向总统提出自己的意见。作为华盛顿最有名望的人物之一,史汀生的道德和政治高度自然少人企及。内阁成员之中,也只有他敢于对总统直言相谏,告诉罗斯福担负职责的重要性。当着罗斯福的面,史汀生表示:总统不该依赖舆论推动政策,而应该主动引导舆论的走向。“我向他发出了警告。”史汀生事后回忆,“……没有他的领导,人民不可能自行向总统表达他们的意愿。他们是不是想要追随他,他根本无法了解。”

史汀生的劝诫,并未让罗斯福生出多少触动,总统甚至显得毫无反应。罗斯福一心想要维护国家的团结,因此,任何违背大部分人民意愿的决定都不可能出自总统的决定。希特勒主动冒犯,总统才会予以回应。事到后来,斯塔克禁不住对同僚抱怨起来:“我们的民主生活是不是完全要靠盖洛普民意测验来运行啊?”

那么,1941年那个春天,美国人民到底又怀有怎样的意见呢?这个问题实在难觅答案。根据盖洛普民意测验,绝大多数美国人都和英国站到了一边。不过,他们虽然支持援助英国,但被问及是否愿意派出海军进行护航的时候,美国人民却又分为了意见相反的两个阵营。对于出兵参战的提议,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受访者表示反对。但是,同等比例的人们也觉得美德之间迟早会有一战。“事实就是,大多数人仍对战争漠不关心”,弗朗西斯·珀金斯表示,这场战争“和美国实在相隔遥远。大多数人都无法想象其中的样貌。他们并未感觉到事件的急迫和逼人。他们甚至根本不太关心这回事情”。

在支持美国参战的人们看来,民意调查的低落恰好说明了罗斯福的无能。总统引导无方,而美国公众也没有因此意识到战争对于他们生活的关键作用:毕竟,德国对于美国的威胁已然迫在眉睫,而不是一种远在天边的事情。“作为整体,美国人民并未明白一点:希特勒一旦控制了欧洲、亚洲、非洲及其附近的重要海域,我们所需资源的百分之二十五都可能落入敌人的手中”,切特·威廉斯如此表示。此人既是联邦政府的官员,还和默罗交往密切。他给自己的朋友去了一封信,“如此种种的事实,政府却未能解释给人民听”。

蓓儿·罗斯福的丈夫和总统互为表亲,这对夫妇也是埃莉诺·罗斯福一家的密友。面对总统,蓓儿直言不讳地提到了对方在教育人民方面的疏失。“为什么您就不能对美国公众据实相告呢?虽然事实可能相当残酷。”蓓儿表示,“但是,您必须知道我们能不能接受这些事实。如果不能,我们这个国家应不应该把面对事实作为最基本的目标呢?让国民了解这些事实,又是不是您的职责所在呢?”

在罗斯福看来,蓓儿这些支持参战的人忽视了一点——所谓事实,可不像他们想象的那般简单。他面临的环境相当复杂和凶险。面对战争,美国公众的意见可能比较复杂也难以捉摸。可是,国会方面的看法相当一致。比如,近八成的议员对派出军队护航商船的提议投了反对票。即便“如此举措有助于英国方面挫败希特勒的阴谋”,这些议员也是坚持己见。虽然政府内部几乎在一致要求总统拿出更为强硬的举措,仍有不少人在怀疑英国方面的战斗能力。英军节节退败的战绩,更加剧了有关人士的疑虑。由此他们觉得,美国总统可能已经给了英国方面太多的帮助,由此可能难以抽身。这些人士当中,国务卿赫尔及其助手——比如阿道夫·伯利和布雷肯里奇·朗——都在向总统建言。“世界各国已经觉得,我们可能对于英国方面过于殷勤。”日记中,朗如此表示,“南美、远东和西非等地的人士,都表达了这样的意见。”

战争部门之中,也有不少人觉得扶助英国一事值得商榷,虽然有些文官——比如史汀生和诺克斯——以及部分将领——像马歇尔和斯塔克——一再要求总统采取更为激进的政策并向英国提供更多帮助,他们的想法,仍在遭到不少同僚的反对。面对史汀生,诺克斯不禁抱怨开来。因为后者“必须要和某些将领对于激进政策的胆怯态度作斗争,而且,这些同僚的想法和观点全都基于英国即将战败的假设之上”。

史汀生本人也面临着相同的烦恼。他和军队同样存在一些分歧。马歇尔的观点可能在海军中占了上风,不过,将军的好几位高级幕僚都对支持英国一事相当反对。同时,他们也不支持美国立即参战。毕竟,美军当时的装备并不齐全,人员也有欠完整。就连马歇尔本人也同意这些下属的意见,觉得出兵一事不妨待到准备完善再行商谈。雷蒙德·李的一位武官同僚曾经返回国内待过几个星期。再临伦敦的时候,这位同僚告诉李,自己在国内“发现不少高级将领竟然怀着失败主义的态度,对于支援英国一事也显得十分的消极”。

对于旅居伦敦的美国人而言,1941年春夏实在是一段让人羞恼的时光。毕竟,华盛顿方面并未做好和英国同仇敌忾共克时艰的准备。祖国首都的氛围,和他们的想法完全就像在两个星球一般。“华盛顿那边有许多人都在一厢情愿,都怀有不切实际的乐观和对于幸运的过分依赖。民主政治中的‘行动迟缓与保守’的痼疾也是暴露无遗。”雷蒙德·李抱怨道。美国驻英使馆的诸位官员当中,雷蒙德·李对于英国抵抗运动的支持态度也算坚定。他表示:“只有到达前线,才能理解危机的迫近并知晓事实的全貌。”

对于国内的懒怠态度,埃夫里尔·哈里曼表现得更为愤怒。“美国政府的鸵鸟姿态,本人丝毫也不能理解。”在给朋友的信件当中,哈里曼如此表示。“不管我们对于这场战争的结果是关心或是漠然……如果我们还抱有一丝期待,那么美国方面的行动已经有些为时过晚……我们正在面临巨大的风险。战争可能以失败告终。由于我们的耽搁,胜机也在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溜走。”哈里曼甚至向自己的妻子表达了对于罗斯福某些作为的蔑视态度。在他看来,总统扩大安全区的行为只是“利用战舰实施间谍行为,而并非直接投入战争”。“美国难道一点廉耻都没有吗?就连英国的妇女也在奋起抗敌,我们还要在她们的裙裾之下躲避多久?……我本人并不郁闷,我只是感觉愤怒而已。”

一次又一次,哈里曼和怀南特向总统及其他高官反复陈情,请求他们采取更为直接的行动并介入到这场战争当中。“英国已经有些失血过多,”4月的时候,哈里曼在电报中对总统表示,“出于国家利益,我觉得我们的海军应当行动起来。要不然,我们的盟友有力竭而亡的危险。”作为援助事务代表,哈里曼可谓尽心尽力,他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保证各项物资能够尽快抵达英国。比如,他曾亲自出面劝说美国商船人员改变堆放货物的方式。哈里曼如此用心,只是为了英方人员装卸货物能够迅速一些。而且,哈里曼还提出了许多其他建议。英国商船能够得到进入美国船坞接受检修的机会,正是出自他的努力。由此,哈里曼也算推动了援助的进程,虽然这向前的一步迈得相当有限。

在唐宁街和白厅其他部门看来,怀南特和哈里曼推动美国参战的热忱已经不用怀疑。每一天,他们都会和丘吉尔保持联系。首相曾经告诉阁员,两位美国友人的态度“深深激励”了自己。“这两位绅士显然希望德国方面能够采取一些贸然的行动,”丘吉尔说,“以促使总统和他那些手下……能够下达最终参战的决心。”

无论是怀南特还是哈里曼,都必须掌握工作中的平衡。做到这一点实在困难。当时的他们,同时在为两国政府效命。一方面,两人都是美国政府派驻英国的最高级代表。另一方面,他们又将作为丘吉尔的信使,把英方的种种需求反馈给美国政府。不过,两人都向英方表明了心志——他们的首要任务,仍然在于自己的国家赋予的职责并向总统负责。按照约翰·科尔维尔的说法,两人“不但用高超的专业技能为自己的国家尽心服务,还成了丘吉尔的密友。首相的家人与随员也和他们十分亲近。与此同时,两人也没有失去一分一毫的独立性和行动力”。

在丘吉尔面前,哈里曼和怀南特都是竭尽全力。首相的想法与心意,被两人传达给了总统以及其他美国高官。对于华盛顿官场的生态以及个中的各种人物,两位特使再是熟悉不过。借此,丘吉尔和英国政府高层可以更好地解析罗斯福等人的种种回应。英方在拟订公报和其他呈给美方的文件之时,也可以做到更有针对性。随着时间推移,首相发给罗斯福的电报愈发增多,措辞也显得急切和怒气难掩。对此,哈里曼和怀南特都在努力规劝。有一次,哈里曼表达了请首相在电报中慎言的意见,却直接引爆了丘吉尔的脾气。尽管对方已经勃然大怒,可特使仍然坚持己见。最终,丘吉尔不得不勉强表示同意。第二天早晨,首相将修改过的电报稿递给了哈里曼,其中的种种说法,都已经缓和了不少。

提到英方船只损失情况的时候,丘吉尔一度想要加以隐瞒。首相的这一举动,再次招来了哈里曼和怀南特的劝诫。两人请首相不要试图掩盖情况。在他俩看来,要想劝服美国公众支持参战,英国方面必须将自己的惨重损失完全展示开来。无论是商船的沉没数量,还是前线军人遭遇的种种败绩,都必须得到展现。“我们美国需要的不是文过饰非的宣传手段,而是事实的呈现。”一次演讲中,怀南特直言不讳地表示。可是,这一次两人的意见到底没有说服丘吉尔。

与此同时,怀南特两人也想帮助首相去除政治方面的阻碍。因此,面对美国上下丘吉尔的反对者,怀南特花了不少口舌功夫。好些不满的议员在向首相持续施压,要求他立即辞去国防大臣的职务(此前,英国尚无首相兼任国防大臣的先例)。这时,怀南特倒是出面解释了首相身兼两职的必要性。大使表示:只有在一肩双挑的情况下,丘吉尔才能得到一个和罗斯福平等谈判的平台;假若国防大臣交由他人担任,英美双方的谈判则可能失去平衡。新来伦敦的美国记者也常常口出怨言。毕竟,首相可不像美国总统那样愿意举办新闻发布会。这时,怀南特再次挺身而出为丘吉尔辩护。大使告诉同胞:英国的议会制度之中,首相每周都会通过下议院的听证程序向公众阐释自己的意见。而且,即便首相愿意直接面对群众和媒体,各位议员也会对他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这等情况,怀南特也向美国记者作了说明。

5月10日,也就是罗斯福回绝丘吉尔战争请求的当天,德军战机再次回到了伦敦上空。这一次空袭带来的损失和野蛮程度,甚至超过了过往所有轰炸。要知道,此前的轰炸行动已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一夜过后,伦敦各地出现的火灾灾情多达两千余起,而且几乎都处于不可控制的状态。从西部的哈默史密斯到东城的罗姆福德,灾祸整整绵延了近20英里。

这一次空袭,甚至给伦敦的地标性建筑带来了严重损害。城中最为重要的音乐场所“女王厅”就此毁于一旦。大英博物馆的几个展厅也遭到毁坏,近25万册图书毁于轰炸引起的火灾。同样,圣詹姆斯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大本钟和议会大厦都成了轰炸的目标。还好,这些建筑虽然受损严重,却最终得以保存下来。不过,作为英国现代史上好些重要事件的见证场所,众议院大楼可就没了这种幸运。小小的建筑几乎完全被火焰包围。最终,木质的穹顶烧毁殆尽,整个建筑成了无遮无盖的废墟。

由于轰炸的破坏,城里的不少火车站都被迫停止运营。地铁的线路和站点当中,也有许多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大伦敦地区有三分之一的街道都已经不能通行,近一百万人陷入了没有电、没有供水和天然气的生活。

死亡的人数同样叫人心惊:1336名市民在那一夜因为轰炸丧生。伦敦建城以来,还没有在一个晚上死过这么多人。死者当中,甚至包括默罗夫妇的一对熟人——英国广播公司本土部的外国新闻编辑艾伦·威尔斯(Alan Wells)和他的太太克莱尔。威尔斯夫妇的住所就在默罗和珍妮特·默罗的隔壁。他们两人都是志愿的消防队员,一枚高爆炸弹降临到威尔斯两人身边的时候,这对夫妻正在试图扑灭住所附近的一场火灾。

大轰炸开始以来,已有4.3万名英国公民在空袭之中失去了生命。受害者当中半数来自伦敦。1941年的那个春天,英国本土妇女儿童的死伤人数甚至超过了战死的军人。此外,还有两百万座房屋遭到损毁。在伦敦中部地区,仅有十分之一的屋舍能够保持完璧。

空袭过后的几天,默罗夫妇来到了一家小小的社区教堂。这里就是威尔斯夫妻两人葬礼的举办地。近几个月,爱德华·默罗和珍妮特·默罗已经出席过不少类似的活动。几乎在同一时刻,众议院大楼的前方,温斯顿·丘吉尔正面对一片废墟表达哀思。这一次,首相的身边没有任何议员,他完全可以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私人领地。40多年前,他曾是这里的一名新晋议员;30年代的时候,他曾在此地痛陈绥靖政策可能给国家带来的灾难。1940年5月,众议院见证了丘吉尔和张伯伦之间的唇枪舌剑。正在那次交锋之后,前者成了国家的首相。英国孤军奋战期间,丘吉尔也曾多次来到议院。他发表了许多慷慨的演讲,对德军的威胁表示蔑视。最后一次来到故地,首相的眼光扫过了整片瓦砾场,此时,眼泪已经禁不住淌满了他的脸庞。

5月15日,怀南特出席伦敦“英语联盟”的一次例会。其间,大使发表了演讲并指出:议会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那条大街的对面,一位英雄的塑像仍然屹立不倒。这位英雄正是林肯。“看到林肯站在那里,就像一名哨兵和朋友,在提醒我们为自由而战的意义。他静静等待着增援,等待有人能为他守护的价值而战。”怀南特表示,“我作为美国人感到非常骄傲。”

对比了英国人民和林肯之后,大使又作出了一番更为精妙的比喻。他隐约地表示:自己这个大使将和英国人民坚定地站在一起——他还觉得,自己的祖国也该采取同样的姿态。“恶魔在发动袭击的时候,我们却在沉睡。”怀南特说,“美国人都在劝说自己:我们不是兄弟国家的保护人。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需要兄弟国家的帮助,兄弟国家也需要我们伸出援手。”

演讲当中,怀南特反复提到了一个字眼——“我们”。按照《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的共同看法,大使的呼唤不但指向自己的祖国,同时也在对英国致意。“我们今天乐于从事的事情,正是我们昨天有所疏忽的东西。由于疏忽,我们的任务将更为艰巨。”怀南特宣布,“继续拖延,只能让战争久而不决,相关的牺牲也将更为不可估量。请大家都停止疑虑,不要再去计算得失。我们只需要问自己:今天需要做些什么,明天才能避免更多的损失。”

同类推荐
  • 秦岭论语

    秦岭论语

    本书为“紫香槐散文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分为四辑,收录了作者原创散文三十余篇,值得广大读者收藏。
  • 失踪者的旅行

    失踪者的旅行

    《散文集2010年卷:失踪者的旅行》主要收录了闫文盛的“生年”、“寄居者”、“在异乡”、“世事如烟_”、“时间的斑痕”、“暗部”、“小事物”、“滴水时光”、“向内的旅行”等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精妙,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显示了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其独到的写作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及可读性,非常值得欣赏。
  • 爱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有关亲情、爱与责任的故事。作者突遇丧父之痛,独自一人前往父亲曾经工作过的新疆,在旅途中抒写亲情、感悟人生,广泛涉及哲学、伦理、日常生活、人文精神等诸多话题,深刻地反,省了一代人的精神状态。
  •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柳宗元散文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柳宗元散文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山道绿草

    山道绿草

    本书为诗歌集,以古体诗词为主,有少量新词。主要内容或赞美祖国壮美河山,或歌唱新生活,或抒发人生感怀,或吟哦亲情、友情、爱情之美好,友情实意,凸现笔端,可谓“无边风景来天地,万缕诗情上笔端”。
热门推荐
  • 儒门术士

    儒门术士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这是一个关于儒生入世修仙的故事……
  • 重生之王爷这一世换我爱你

    重生之王爷这一世换我爱你

    一朝御火归来如凤凰涅槃重生。欺我,辱我之人我便十倍百倍,千倍奉还。可是这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小王爷,呃!你看我这眼神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呀!说好的厌恶疏离呢,说好的禁欲厌女呢这该死的传言果真不能信呀!本小姐今天到要看看他是如何让我死心的,一个是对她避之不及却又无可奈何的存在~一个是刁蛮任性小公主前世她因为自己的任性不紧害苦了自己也害惨了家人-这一世她要前世那些害了她的人十倍百倍的还给她.可是这谁-哦不对是以前那个对她避之不及的小王爷可是为什么这一世的他有点不一样呢?
  • 绝境长城上的王者

    绝境长城上的王者

    穿越到《权力的游戏》或者说《冰与火之歌》的世界里,干点啥合适呢。后宫?争霸?种田?倒霉的艾格没得选择,因为他在一开始就被守夜人抓了壮丁。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灰色之路

    灰色之路

    路上灰蒙蒙的一片,看不清方向,也没有人陪伴。我有些迷茫,也有些孤单,仿佛被世界抛弃了一样。我在呐喊,在这空旷的路上,连回音也不愿与我同行。那么……就让我一个人,慢慢的走向尽头。如果那方是失败,请赐我不朽。如果那方是光明,请给我荣耀!
  • 超神学院之慎重法师

    超神学院之慎重法师

    华烨被一个穿着刺客兜帽的法师踩在脚下。周围雄兵连的人默默围观。“老…老大,别打了吧,他已经死了…”“绣爷,冷静,冷静啊!他真的被你打死了!”“呜呜呜,绣哥又开始了,彦姐快劝劝绣爷啊”“绣哥这种状态听不进去的,要不我们跑吧…”李绣在身前虚化的卡牌堆里挑挑拣拣,一边回头自信的竖了一个大拇指露出阳光的微笑“相信我,为了防止意外,这只是必要的善后工作而已。”李绣笑容逐渐奇怪,将一张张卡牌贴在自己的魔法杖上。【沉默术】【空间封锁】【空间撕裂】【空间放逐】【高阶魔法强化】【高阶法防削弱】【主属性削弱】【迷失咒印】【高阶龙语特性加持】【暴走-法术多重施法】【暴走-法术强制命中】【暴走-法术强制暴击】【戏法-魔法盾】【戏法-二人施法】【规则-镜子空间】【元素体】【无限防御】【魔法之神的祝福】【自由行动】【感知强化】【龙之力】【超强直觉】【戏法-魔攻转换】【初级力量强化】【中级力量强化】【高级力量强化】【神之力】【流浪者】李绣高高举起法杖,法杖闪烁的光芒如太阳般令众人无法直视,狠狠的锤了下去。“20张牌你能秒我!?”
  • 摆脱不了的罪恶

    摆脱不了的罪恶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命运、身边形形色色的人、学校、社会都教会了我们怎么犯罪,怎么做一个完美的罪犯,只不过是每个人选择了不同的路而已。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孰是孰非,所有的评判所有的犯罪以及所有职业所从事的一切,是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刻起就被你带在身上,属于你自己的,命格……~~~~~~刚从警校毕业的唐韵在一次杀人案中认识了以神探著称的陆逸尘,两人逐渐从一开始的不和到后来的相见恨晚中越走越近,却不知进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中,这究竟是人为的犯案,还是如同市民所说,是恶魔的惩罚?这一切,到底该从何说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麒麟帝王之冷血帝王宠帝妃

    麒麟帝王之冷血帝王宠帝妃

    大婚当日,灭顶之灾降临。名动一时的麒麟王府面临着来自于帝国的铁血禁军。为爱,他杀入帝宫;为爱,他化身为魔;为爱,他终堕入深渊。
  • 桑濮弄(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桑濮弄(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因为责任,阿春先生娶了怀了别人小孩的夏兰,并且对其视如己出。这件事情在阿春先生的心里被隐藏着,但终究是痛的。多年之后,当阿春先生退休之后搬回老家的海边,开始反思在生命里,责任的表现是否有对错之分,爱与恨之间的界限又是否一定泾渭分明?也许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一些被隐藏起来却无法忘记的伤痛,而痛太重,会在某一些时刻,需要找寻一处出口,或者一片阿司匹林缓解一下。阿不就是阿春先生的阿司匹林,它是阿春先生捡回来的一条狗,某种意义上来讲,阿不是阿春先生自己塑造起来的一个不会言语的自己,一个忠实且能理解自己的听众。对于作者本人而言,更多的是想通过作品窥视一下,人在责任面前,对于伤痛的隐忍是种什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