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5500000008

第8章 灵武园艺场往事的回忆

魏象廷

1951年西北农学院毕业后,我由国家统一分配到宁夏建设厅,又由建设厅分配到灵武园艺试验场工作。1953年12月到芦花台园艺试验场总场,1954年8月宁夏省建制撤销后,又调到永宁王太堡农业试验场,在那里度过了10个春秋。1964年4月1日,我和爱人喻菊芳又被调回灵武园艺场,一直到1984年3月才离开园艺场,调任宁夏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所长。我在园艺场先后工作了23年,23年漫长岁月,往事如烟,其中有几段意义深长、令人难忘的经历。

向沙荒进军的日子

1964年的灵武园艺场虽然已经建起二队一级、一队一级共1000多亩苹果园和梨园,但是当时大部分田里种植苜蓿,果树很少。当年在二队(沙荒地)只有自流灌区收了5000多斤苹果,其余10多万斤苹果和梨都是一队老园子结的果实。我当时主持沙荒地幼龄苹果适期结果研究课题,对象是二队和三队的一级500多亩苹果园。除了督促、检查大面积的田间正常管理外,还要做一些单项因子对比试验,以便取得经验后在大面积上应用。这500亩沙荒地有些田块土质沙性强,保水能力差,7月气温上升后,由于灌水跟不上,往往引起树叶萎缩、变黄,甚至落叶,我就和试验场工人杨国柱等一起,从跌水坑内挑水一棵一棵浇,为的是先保住幼树的生命。7月的园内又热又闷,但我们一干就是好几天。汗水湿透了衣服,脚上磨起了水泡,但看到经过浇灌的幼树得救了,心里才觉得踏实一些,疲劳也会忘记。

1964年,沙荒地一万多株苹果树只有10%左右是20世纪60年代种植的五年出幼树,其他都是1~4年生的小树,行间间种的又是苜蓿,大绿浮子虫密度很大。每年到了喷药和人工落叶时,工作十分紧张。我们便和工人一样背着药机打药、配药,30多斤的药机压在背上,一天下来,累得坐下来好长时间都站不起来。

园艺场除了老园子和二队的自流灌区共100多亩果园外,其他几千亩地都是扬水灌溉。引水渠又长又深,每年开春都要清淤。干部和工人便一起上阵,力气大的人站在渠底挖土,上边再分两级往上传土。年逾花甲的老书记白凤魁拿着锹亲自督战,我们这些人更甭提了,一个也不能坐在办公室,一个人顶两个人用。汗水湿透了棉衣,累得精疲力竭,但是大家毫无怨言,因为每个人都很明白,没有水,这片沙荒地是长不起苹果树来的。

1966年要开荒扩大果园面积,对象是二队的二级和三队的一级大片沙荒地,总共1000多亩。当时因为没有严格的调查和设计,当年开荒、当年就栽苹果,土是干的,挖穴很费劲,栽上树后必须浇水,于是马车、汽车、全场职工都动员起来了。附近农村的井水被打干了,又到灵武西湖去拉水。水拉到田里后,每人就挑着两只桶往树穴浇,没有桶的人用脸盆端水浇。到了秋天,幼树抽出了新梢,长出了绿叶,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有些职工兴奋地说:“我们的汗水没有白流啊!”

1967年,四队的三级和三队的二级栽植了苹果树。由于要赶时间,所以只测出等高线,开了一米宽的栽植带,由于田条窄、灌水少,幼树不能茁壮生长,延迟了结果期。于是从1968年开始,连续几年,在12月土地尚未完全解冻前,全场干部职工被组织起来整修梯田,在四队的半山腰搭起了帐篷,成立了指挥部。大家一起动手,将条田内坡上的石土不断向外倾翻,加宽条田,洋镐声、铁锹声、欢笑声织成一曲优美的交响乐。天上飘着雪花,北风在不停地怒吼,但职工的汗水却浸透了棉衣,手上打起了血泡没人喊痛,脚被石头砸了没人吭声。就这样,冬闲变成了冬忙,条田变成了梯田。条件改变了,幼树茁壮生长起来了,它们以丰硕的果实回报了职工辛勤的劳动。

昔日的灵武东山坡是一片千年的大沙漠,如今已变成了一片绿洲,一个宁夏最大的果园奇迹般地建成了。园艺场成为宁夏在沙荒地上栽果树的创导者和样板。这是灵武园艺场领导、科技人员和广大职工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也有我留下的足迹和汗水。

我所主持的“沙荒地幼龄苹果适期结果的研究”和“沙地乔化砧和矮化中间砧密植栽培试验”,就是在这片沙荒地上完成的。这两项科研成果为宁夏沙荒地栽苹果提供了科学依据。

苹果花期防霜中出现的奇观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宁夏霜冻出现频繁(包括秋季早霜冻和春季花期晚霜冻),给园艺场的苹果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秋季的低温霜冻对幼树损害极大,1967年全场冻死苹果幼树达1000棵之多,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幼树上残留大小不等的伤疤。我在1978年调查中看到了这种情况,心情十分沉重,难道宁夏真的栽不成大苹果吗?我用双手抚摩着这些受冻的苹果树,好像听到它们的喊救声:“老魏,用你的技术救救我们吧!”我下决心和技术人员喻菊芳、苏东岩、唐世雄、王志文、马振江等一起组成调查组对园艺场的苹果树作全面的调查,分析受冻的原因,总结经验,提出预防措施。

经过对在调查中得到的大量资料和数据的分析,找到了冻害的原因:气候的影响,地形的影响,栽培管理的问题,品种的影响。又调查了大量的资料(包括国内外)作参考,提出了预防的方法:选择适宜的园地(地势低洼的果园受冻重)、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合理的果园管理。所形成的《苹果冻害调查及预防意见》等论文在宁夏园艺学会、学术交流会上交流,后被生产上采用。

宁夏春季气候变化剧烈,4月中下旬~5月上中旬,果花开放时,常造成晚霜冻害,据记载1968年~1981年的13年中有12年发生。1971年、1976年两次减产300万斤。过去,主要采用放烟法预防,园艺场每年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只要一听防霜广播,全场职工总动员,点燃麻黄渣,熏烟防霜,但效果甚微。为解决苹果生产中的难题,我翻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终于找到美国一家杂志关于喷灌防霜的报道,我尝试用此法来预防宁夏苹果的花期冻害。1978年立项研究,1981年完成,这三年4月初到5月中旬每个夜晚,我都要几次起来,观察温度变化,为了方便,把温度计挂在我家院内,当气温降到-0.5℃时就通知值班人员唐京灵和李俊宁开动机器,喷水防霜,到了第二天,灵武园艺场二队喷灌试验区的苹果树上挂满了数不清的长条冰吊,每个花苞都被冰包住,这简直是冰的世界,在晨曦的反射下,银光闪闪,形成一道奇特的景色。正是这些冰吊,在它们形成的过程中放出的热来维持了较高的气温,因而减轻了危害的程度。当时见过此景的人们都觉得很新奇,有一种神秘感,这花苞都成冰蛋了,还会结果吗?秋收时节,喷灌区的果实累累,与对照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事实对这项新工作作出了应有评价,连续五年的试验,效果显著,为我区解决苹果花期霜冻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在国内尚未见到过指导,此项研究成果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漫长又艰辛的苹果新品选育工程

苹果引种和育种是灵武园艺场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项,是自治区科委下达的研究项目,还参加了全国性的大苹果一、二、三批试验。20世纪60年代栽的树,到了70年代开始结果,品种达200多个,这繁多的品种到底哪一个适合宁夏栽植,得一个一个地进行观察、记载、对比和筛选,又得通过鉴定才能推广。此时的灵武园艺场技术人员只有我和喻菊芳(其他的都先后调走了),我们的任务主要是全场的果树生产兼搞科研,长年累月的工作,我们没有休息日。后成立科研小组,协助搞些田间调查。场领导也很支持,调苏东岩、唐世雄到生产科工作。我们从1970年开始到1973年,用了10年的时间,喻菊芳负责完成了200多个苹果品种(还有梨、桃等品种)的观察、记录任务;筹建了化验室,抽调魏卫东进行果实营养成分的化验,将研究结果汇成一个大表,反映出各品种的主要性状,写出了研究总结,提出当时推广的品种有甜黄奎、津轻、新红星、葵花、秦冠、富士,到1985年通过鉴定,1986年获奖。1981年,我们参加了全国第三批苹果新引良种试验,从中国果树所引进了5个着色系富士(红富士)、乔纳金、密金、津轻、新红星、红矮生,经过观察、记录、对比,又花费了10年时间选出了表富13号,长富2、6号,秋富1号,岩富10号与红富士和乔纳金,在全国推广,红富士作为晚熟耐品种成为我区晚熟主栽品种。

在苹果育种方面,我和江育杞对于1961年定植于二队的自然杂交获得的实苗,进行管理和观察,到了80年代,我们花费了近20年的时光从中选出甜国光、宁香、脆苹3个品种。

1970年,我和喻菊芳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培育苹果新品种,用金冠当母本,分别用红奎、黄奎、紫云、倭锦、秋果作父本,我们花费了16年的时间育成了“宁秋”苹果,又用了20年的时间育了宁冠“宁秋”的综合性状超过“祝光”。“宁冠”“宁锦”综合性超过金冠和国光,并通过鉴定。

宁夏苹果从无到有,又从有到多,再从多到优,引种和育种工程从50年代引进红、黄元帅等5大品种,到第一、二、三批提出的推广品种红富士,从宁秋的育成替代了祝光,至宁冠和宁锦的育成,经过了5次的更新换代工作。这里凝聚了我的心血和汗水。

同类推荐
  •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

    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

    本书所写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重点课题,由八位专家撰稿,陈晓明主编。从“现代性”入手来重新梳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变革和转型。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一直处于与外部剧烈动荡的世界对话中不断发生着各种应变的状态中。这些变革对促使中国文明步入现代化文明体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当代中国文学为回应“现代性”的挑战,在建构现代性叙事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不懈的努力。在现代性的框架内来探讨中国20世纪以来的文学的发展变革,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看成现代性文学的实践形态。梳理出了二十世纪现代性文学的历史线索。
  • 三十年散文观止

    三十年散文观止

    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历史拐点”是对既往历史的回忆、反思和叩问,在一场灾难之后,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改革开放之初,打破思想的枷锁,必须有“思想盛宴”;在“文化问诘”中,表述的是记住我们优秀的历史传统,摒弃落后腐朽的一面,褒扬那民族脊梁般高尚的灵魂;“时代留痕”记录了历史方方面的巨变,社会的,政治的,物质的,精神的,以及生存的大大小小的方面,市场经济对人的心灵带来的冲击,城市高速发展和乡村逐步萎缩,底层弱势群体的贫困与不幸……等
  • 万里诗书路·文化卷

    万里诗书路·文化卷

    随笔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的记录。生活如浩瀚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随手拈来,不拘形式,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随笔精品,这也造就了文笔奇妙的随笔大家。
  • 47楼207

    47楼207

    北大往事的经典叙述之一,学子的苦乐悲欢,当日的人文气氛,说不出它在校园里弥漫,在讲台上流布,它在马路上,匆匆掠过的一瞥里,在火车上相对会心的一笑中。
  • 李致文存:我与出版

    李致文存:我与出版

    本书详细回顾了四川出版业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70、80年代,四川出版异军突起,时任四川人民出版社总编辑的李致,带领四川出版积极“创业”,率先突破“地方化、群众化、通俗化”方针的束缚,立足本省,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品牌丛书,在全国有极大影响。
热门推荐
  • 时而时遇

    时而时遇

    “这是关于12班的小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大多都以遗憾散场所以我们把人物所期待的结局写成故事希望在平行时空里所有的发展都能和故事所写的一样得到一个完美的结局”
  • 老涸

    老涸

    老河里住着老村,老村上睡着老河,老河在老天下慢慢干涸!
  • 术侦者

    术侦者

    一起奇怪的案件,师傅之死,使他开始在侦探这个行业中寻找线索,同时,用术换杀人凶手
  • 至尊仙御

    至尊仙御

    尔虞我诈的修仙界埋伏着无数阴谋诡计,一位少年却毅然踏上漫漫仙途,背负着一件鲜为人知的使命……
  • 异元之陆

    异元之陆

    异元大陆,充满困难与挑战。凌海义子凌安将大陆颠覆!而故事的开端则从偏远奥骁国开始……
  • 古梦剑觞

    古梦剑觞

    相传5000多年前,女娲为了治理西天裂痕,拯救人间的困苦人民,治理洪水,寻遍三界,找到了五行之石补天,补天之石坠落三界,经天雨之洗礼,地风之沐浴,成就五样神器。神器散落人间,后由女娲族,天阳族,赤月族,万灵族,噬魔族寻得下落,世代守护,不得有半点差错。相传,得五神器者,将统领三界,呼风唤雨,无人与之匹敌,世间将永无宁静之日。噬魔族因机缘巧合得一神器,从此便开始夺取其余四样神器。因多次失败,便盗得天雨,洪水肆意,民不聊生,其余四神器与四大族落杳无音讯。
  • 再世之缘起缘灭

    再世之缘起缘灭

    他和她,是不是命中注定的相遇?还是蓄谋已久的一场游戏?他,是她永久的唯一。她,是他唯一的最爱!一场意外,他们双双轮回。当她被带走,他去追寻她的路上,又会发生一些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萧姐又被扒马甲了

    萧姐又被扒马甲了

    奈何男主太着急~总是把老婆吓跑~书法大赛上,萧姐竟然是评委?!游泳比赛上,萧姐竟然是大神?!宴会上,谁说萧姐穿不起礼服?!黑客大赛上,萧姐竟然就是那个传说的神话!?当一身的小马甲被扒出来后.....“老婆,你还有多少我不知道的秘密~”某男把萧姐按在墙上问~“那就打场球赛吧!!”.............
  • 和女上司的荒岛生活

    和女上司的荒岛生活

    一场空难,让我和女上司流落荒岛,曾因为一场误会而处处刁难我的女上司,现在却要依靠我生存下去,不得不说造化弄人。巨大的骇人生物,恐怖的变异病毒,神秘的食人部落,接踵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