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6800000008

第8章 结合孩子自身特点,采取得体的教育方法 (4)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人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智慧的强点和弱点,他们一旦找出了发挥自己的智能的最佳点,使智能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

家长对孩子要作全面了解和考察,和学校教师一起从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

各方面进行了解,包括气质、性格、脾气,还要明了孩子的爱好,尤其是文化学习上的现实和潜力。对孩子不能提出过高的要求和过高的期望,最好做到家长的期望、孩子的期望与孩子的实际潜能保持一致。遗憾的是,今天我们不少的家长不能结合孩子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来为他们选择成才之路,跟着别人

亦步亦趋,跟踪仿效,而不去着力寻找他们的潜能所在,影响了他们智能的充分发挥。

一座油田,厚薄不一,避开“薄点”从“最厚”处下钻,石油就会汩汩而出。因此,作为家长更应该要借鉴瓦拉赫成功的经验,多了解孩子,多研究孩子,找到“油田的最厚处”,揪住特长,合理诱导,就能水到渠成。在这方面,着名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做法非常值得称道。

梅兰芳从小就失去父母,童年十分凄苦。后来,他跟随老师学京剧,更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很小就没有像许多孩子那样享受父母的呵护和关爱。因此,大伙都说他是苦水里泡大的。后来,梅兰芳经过多年的刻苦努力,终于成为享有国际声望的艺术大师。他有了家庭,也有了孩子。但是,尽管生活好了,可梅兰芳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疼爱孩子并非体现在生活上的满足和给予,更应在心理和人格上进行塑造,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健康成长。因此,尽管梅兰芳在社会上大名鼎鼎,但是,在家中却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好父亲。

当时,戏剧界流行子承父业,也就是孩子也要从小就像父亲一样学习演戏,长大去当京剧演员。但是,梅兰芳却不这样做,他极力主张父母不能为孩子选定将来的工作,而应充分尊重他们的天性和性格。而且,梅兰芳特别反对当时好多戏剧演员不重视孩子上学读书的陋习,主张首先应让孩子学文化。正是因为梅兰芳有这样的先见之明,因此,在他家中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就是全力地支持孩子到最好和他们最喜欢的学校去学习。并且,梅兰芳还特别注重观察和了解每一个孩子独特的爱好和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孩子的性格,帮助他们确立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的方向。

他的长子梅葆琛生性稳重,乐于思考。于是,梅兰芳便为他在理工科方面发展提供条件。后来,梅葆琛果然考上名牌大学的建筑系,日后终于成为有名的建筑师。

二儿子梅绍武伶俐活络,形象思维发达。于是,梅兰芳便于抗战时送他去美国上文学系。今天,梅绍武早已是一位着名翻译家了。

梅兰芳唯一的女儿梅葆月则沉稳娴静,温婉端庄。于是,梅兰芳便鼓励她大学毕业当了一名大学老师。后来,在梅兰芳的支持下她成为有名的京剧演员。

梅兰芳最钟爱的小儿子梅葆玖自幼心灵手巧,极具艺术家的潜质,加上嗓

音和形象俱佳,真是继承梅兰芳创立的“梅派”艺术的最佳传人。但是,即使如此,梅兰芳也并不急于让他少年习艺,而是直到梅葆玖大学毕业,才让他正式随剧团学艺。正因为此,今天,梅葆玖终于成为极有修养和独特魅力的表演艺术家。

梅兰芳先生善于育子成才,经常有人向他请教培养子女的经验。每当此时,梅兰芳先生总是莞尔,淡淡地说:“尊重孩子就像尊重观众一样!”

现在,有太多的家长,完全按照“应试教育”的一套去要求孩子,一点不顾孩子的天性与心理需要,每天,家长把“自己”的需要强加给孩子,与孩子之间不断产生“摩擦和战争”,这样的教育,恐怕更多的面临的是失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适度地引导孩子的兴趣和努力方向是正确的,但必须充分重视孩子本身的条件和意愿,尤其是孩子的特长,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得到最好的成长条件,得到最大的发展空间。

因材施教,看其兴趣何在,就从哪儿作为突破口,去启发孩子,去引导孩子,去开拓孩子的一片蓝天,必能获得惊人的收获。

但是,现在许多的做法却也不可谓不令人担忧,很多家长都迫不及待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于是完全不关心孩子本身的兴趣和爱好,只是一味地强调让孩子学习,老师和家长双方用作业压孩子。甚至完全不顾孩子的兴趣如何,强迫他们练琴、学画,而对于孩子的本身具有的那种天然的兴趣和爱好,则斥之为“不务正业”而加以束缚。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害的。

现代家庭教育须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愿望,有的家长想把孩子培养成歌唱家;有的家长希望孩子长大后当一名科学家;有的家长则盼望孩子当一名武术大师……因此,在自己理想的目标上进行单方面的投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岂不知,孩子在某方面突出成绩与全面发展是分不开的。有的家长则对孩子放任自流,忽视了早期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从众多少年犯的调查情况得知,他们之所以走向犯罪道路,是因为幼小时的不良行为习惯没能得到及时纠正,以致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众多的事例和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决定一个人成才的条件是多方面的,健康强壮的体魄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前提,智力是成才的条件之一,而品德决定着成才方向,良好的性格如勤奋、勇敢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是成才的重要保证。

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使他们自幼就能在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将来成为国家的东梁之才,这是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准则。

家庭德育

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家庭德育,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在培养孩子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主导作用。

家庭智育

智育,指的是系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精心训练有关技能、不断发展人的智力的教育。智育是社会进步、文明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我们培养现代人才不可忽视的教育构成部分。家庭智育,也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家庭智育要与学校智育、社会智育紧密配合,尽可能帮助孩子掌握自然科学、社

会科学和哲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技巧,使他们成为体劳结合、文武双全、全面发展、有开拓精神的一代新人。

家长需要树立全面的智育观,既重视孩子知识的积累,又重视技能、技巧的培养;既帮助孩子学习书面知识,又重视引导孩子向生活实践学习;既重视孩子全面打基础,又要发挥其在某一方面的特长。

面对现代信息发达的社会,家长要头脑灵活,视野开阔,引导孩子多方面、多渠道地学习,不仅是待在家里闭门读书,要利用可能的条件及机会,带领孩子多看展览、文艺演出、影视作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敦促孩子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这样就能使孩子在社会大课堂里学到许多宝贵的、灵活的、有益的知识、技能。

家庭体育

体育也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家庭体育可以促使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也是家庭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家长要孩子自幼重视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恰当的生活节奏和作息规律,培养坚强的意志、勇敢的精神、严明的纪律,全面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和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增强体质,以适应将来更好地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的体育锻炼,能促使孩子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的迅速发育及提高,每个关心孩子健康的家长,都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家庭体育应当在家庭教育里占有其不容替代的重要地位。毛泽东早在1917年就阐释了体育之重要,他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育道德之舍也。”他敏锐地看到了体育、智育、德育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特别强调了体育作为人的智育、德育的物质基础的重要作用。

家庭美育

美育是一种培育人们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感受、欣赏、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简称审美教育。美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家庭美育,是指家长对孩子进行审美的教育。像我国古代的文学家蔡文姬和苏东坡,自幼都接受过家长对他们进行的琴棋书画、作诗填词等方面的审美教育,这就奠定了他们日后在文

学艺术方面成才的坚实基础。不少家长关心孩子健康,督促孩子学习,重视孩子品德修养,但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对孩子的审美教育。显然,这具有明显的片面性。

通过美育,可以培养孩子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爱美,是人的天性。美是一种高难度的教育追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强调要把艺术美、伦理美作为教育下一代的重要内容。

家长应用健康的审美观点,指导孩子游戏、穿着;自己动手美化生活、学习环境;带领他们到公园、名胜去散步、划船、登山,欣赏自然风光美;还应指导他们听音乐、看画展、欣赏影视剧艺术、阅读优秀文学名着;有条件的还可以支持孩子发挥他们某一方面的艺术特长(绘画、弹钢琴、练舞蹈等)。

家庭劳动教育

我们的教育,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文化、有觉悟的新型人才,因此,劳动技术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家长应当自幼养成孩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好品德,一定要防止孩子沾染好逸恶劳的剥削阶级恶习。家长应主动配合学校和社会,支持、鼓励孩子参加劳动,学习生产技术,培养劳动观念,形成劳动习惯。要从自己家庭及家庭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出发,让孩子学习劳动技术(工业、手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公益劳动、家务),让他们自幼培养为社会出力的劳动技术、本领。

采用得体的家教方针、措施和手段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要想使这种教育富有成效,必须遵循正确的教育原则,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的原则是根据家庭教育的目的和要求,根据对家庭教育的规律性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家庭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它是在家庭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对家庭教育过程中各种矛盾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的指导原则。违背了这些原则,必然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家庭教育的方法,是指家长教育子女时所采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方法得当,就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方法不当,则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毛泽东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没有桥或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

科学的教育方法必然符合教育原则,违背教育原则的教育方法决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家长为了掌握教育子女的艺术,是不能不学习和掌握教育原则,熟悉教育方法的。

父亲要树立现代家庭教育的理念

在教育子女方面,宋嘉树表现出的“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受到当今父母的称道。宋氏夫妇共养育了六个子女。他们的三个女儿——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

宋嘉树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首先在自己的家庭开辟了一块没有封建主义藩篱的乐园,使三个女儿有幸在民主、平等、先进的生活环境中健康成长。

宋霭龄和宋美龄天姿聪颖,大胆泼辣。在她们只有5岁时,宋嘉树就送她们到寄宿学校中的女塾读书。宋庆龄与姐姐和妹妹一样聪明,却不像姐妹那样大胆泼辣,锋芒毕露。7岁时,宋嘉树也送她到中西女塾读书。宋霭龄13岁时,宋嘉树夫妇把她孤身一人送到美国求学,使宋霭龄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赴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女子之一。

同类推荐
  • 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

    父母锦囊:教你养个壮小孩

    2009年3月,我应山东卫视农业科学频道《活到九十九》栏目之邀,做了一个“让儿童远离感冒”的访谈节目,分6期播出。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应观众要……
  • 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

    林汶奎编著的《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是对巴菲特这位著名股神的描写,看他是如何成功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与投资哲学从生活的点滴渗入到孩子的思想中。《巴菲特写给子女的10个投资忠告》对巴菲特的生活细节,学习理念、学习方法、人生等进行描写,深入到巴菲特对于金钱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认知与态度,从而告诉儿女如何进行正确的投资。
  • 精雕细琢12年

    精雕细琢12年

    本书介绍了抓好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家长应注意从兴趣、积极、礼貌、责任、品质、技能等六方面着手,让孩子在12岁之前铸就健全人格。
  •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婴幼儿

    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婴幼儿

    本书分为三部分,主要内容为0~3岁乳婴儿的家庭养育、3~6岁幼儿的家庭教育、婴幼儿行为异常案例分析及治疗。
  • 别让孩子输在品格上

    别让孩子输在品格上

    本书包括培养孩子坚强、勇敢的品格,培养孩子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品格,培养孩子坚持、执着的品格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侠从

    侠从

    轻歌纵酒,快意恩仇这是武侠的自由刀光剑影,振衣苍海这是江湖的美梦繁华盛却,侠路何从?
  • 哈佛家训全集

    哈佛家训全集

    《哈佛家训全集》抓住哈佛育人理念的根基与精髓,触及人生中最质朴的情感,以故事附加点评的方式,将哈佛的思想和理念融入其中,令读者在平凡中感受人生的深刻与真谛。
  • 恰似春风来

    恰似春风来

    有人说写诗的人不过是喜欢吟风诵月罢了,我倒觉得,诗者之所以吟咏,大抵是出于敏感而多思的情愫,正如此,方对世间万物有着更多的感怀。
  • 至尊太初

    至尊太初

    异星天降毁万生,灵气复苏升万物。看我黎厌然如何抵异星,护万物,逆转阴阳!“吾异能,天赋为万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一萌妻:老公太腹黑

    第一萌妻:老公太腹黑

    “林思思,最近你又长本事了吧!”苏言眼都不眨的盯着林思思以及她旁边的迷你版的小家伙,似笑非笑的说。“苏言,他我可以解释的...我和他不熟!”林思思必要时刻很仗义的抛弃了自己的儿子。“解释,我倒要看看你怎么解释!”说完,他俯身就亲了上去,还顺带扔了一个枕头恐吓旁边看的起劲的小苏洛,“出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如果早知道会遇见你

    如果早知道会遇见你

    早知道会遇见你,用尽一生力气。那祈求上天,下辈子,再也不要遇见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江先生请离我远点

    江先生请离我远点

    她和他本是江城五中令人羡慕的情侣。然而在高三时,他们分开了。她去了国外,而他去了她的老家一一海城。几年后,她回来了,回了海城。当她看到他在自己弟弟的高中教书,还住她隔壁时,她说:“江景,我们结束了,就是结束了。”他说:“苏小姐,我还能再追你一次吗?”她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不可能的。如果我们之间还有可能,能为什么我们会分开?时间消逝了一切,包括我们,你懂吗?”他不懂,他只想要他的苏小姐。当他知道一切事情的真相时,他疯了般的找他的苏小姐“你不会抛弃我的,这都是我的错。”究竟这两条不同轨迹的线是否能重新纠缠……外表冷情果断但对朋友温柔可爱苏小姐vs温柔坚持不懈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