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9400000029

第29章 哪一种方式更适合孩子成长——参与竞争还是自得其乐

“纠结案例”

最近,我和炯炯爸爸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争吵起来。炯炯爸爸认为如果想要孩子出类拔萃,就要从小参与竞争,提前适应优胜劣汰的环境。孩子可以在竞争中不断挑战自己,确立自信,并慢慢学会应付挫折感。

但我却不这么觉得。炯炯只有3岁,提前参与竞争只会让孩子在压力中长大,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无益。孩子得第几名并不重要,快乐才最重要。

炯炯爸爸为了让孩子积极参与竞争,经常“耍手段”。比如跟孩子说:“如果你能比爸爸穿衣服快,就奖励你一个玩具车。”“咱俩比赛,看谁先穿好鞋子,获胜的可以得到一块巧克力。”“如果你得了第一名,我就带你去旅游。”炯炯每次都上钩。赢了活蹦乱跳,输了就泪珠涟涟。这让我心里不太舒服。

到底哪一种方式更适合孩子成长呢?参与竞争还是自得其乐呢?

“训练孩子参与竞争”来自:红色摇摇环1楼

我赞成炯炯爸爸的观点。

本来,我也一直觉得没必要逼孩子竞争。但是上次我带孩子出去参加活动,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儿子根本没胆量和别人比。当孩子们要比跳远时,儿子就自动退出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肯定比不过他们的。”他的这句话让我很是担忧。现代社会优胜劣汰,如果孩子这么下去,肯定会被社会淘汰。因此,我们开始让他参与了竞争。孩子现在出去也放得开了,别的小朋友说要比什么的时候,他再也不退缩了。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乐意参与竞争”来自:布布兔斯基2楼

不太赞同楼上的做法。

我是一名早教老师,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乐意被进行比较。有的孩子觉得是否被比较无所谓,根本不愿意配合,甚至会产生抵触。

家长之所以急于让孩子参与竞争,原因基本来自家长之间潜意识的“较量”。比如看到邻居家孩子得了第一,就想我家孩子为什么不行呢?正是因为这种比较,才导致很多家长只注重竞赛的结果,根本不关心孩子到底喜欢不喜欢竞争。

“掌握好度”来自:南宝妈妈3楼

对炯炯爸爸的做法颇有微词。如果让家庭中类似的竞争鼓励过于频繁,甚至每天都以成败论犒赏,孩子不仅会产生过大的压力,还会产生一种错觉:爸爸的爱与我的成绩、能力有关。如果我成绩、能力不足,爸爸就不爱我了。

所以,建议炯炯爸爸在鼓励孩子参与竞争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不要事事竞争、时时竞争。如果原本有益的竞争变了味道,让孩子偏执,甚至走向歧途,就得不偿失了。

“时机未到”来自:wuqih09084楼

我家孩子3岁时也不喜欢参与竞争,但是到了4岁就开始不断和同龄小朋友较劲儿。比如,谁画的圆更圆、谁能最快把一块冰含化了、谁垒的积木最高、谁扔石头扔得最远……这时候孩子的竞争才是本能的,不可或缺的。孩子在竞争中学会了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能力,学会了与别人相处,学会了面对压力,学会了自信,学会了应付失败和成功。所以,建议炯炯爸爸不要着急,再等等看。至于成败输赢到底意味着什么,还需要孩子慢慢消化。

“顺应孩子的天性”来自:fujingkun5楼

同意楼上的做法,还是顺应孩子的天性最佳,一味地要求争强好胜,不免过于“残酷”。即使孩子在竞争中获胜,也不见得是好事,因为孩子不可能永远胜利。

建议楼主可以这么劝说炯炯爸爸:“竞争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孩子还小,不能完全理解竞争对他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对孩子来说,‘竞争’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完成了得到一些鼓励,他就很满意。”

孩子的竞争和大人的不一样,他们大多是在游戏中竞争。家长在孩子成长发育的启蒙阶段需要做的不是插手干预,而是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不应该说“给他们点儿颜色看看”“你比他们强多了”之类的话,应该说“大胆去做吧,我们支持你”。让孩子在鼓励和关爱中慢慢成长。让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竞争,以游戏的态度竞争,让孩子明白“不求名次,重在参与”。

综上所述,不管是参与竞争还是自得其乐,都要顺应孩子的天性。一味地强求孩子争强好胜不免过于“残酷”,更不能让家庭中类似的竞争鼓励过于频繁。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不要事事竞争、时时竞争,避免孩子偏执。

同类推荐
  • 我们自己:塑造健全的身体与心智

    我们自己:塑造健全的身体与心智

    这套书与其他儿童教育书相比,可以说是一株奇葩,因为它的题材广泛,研究翔实。梅森的教育思想强调家庭和学校教育应该是儿童、父母和教师等人不断学习与成长的场所。读她的书,我们能够发现自我,懂得一个道理: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必须不断地理解自我教育。梅森认为,孩子生下来就是人。他们不是生来就有好有坏,而是有成为好人或坏人的可能性。孩子有思考力,有情感,他们的灵魂能被点燃,而不是一个被填塞的容器。让孩子生活在一个孤立的儿童环境中愚弄的。本书从我们的灵魂、身体、智慧、爱、公正、良心、意志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解剖。本书告诫我们,孩子和我们成人一样,具有同样的身心,应该受到公平的对待。
  • 男孩就要上清华

    男孩就要上清华

    成长是一门艺术,18年里,您能给予孩子什么。是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这里,您将找到最完美的答案、最有效的访求。清华。不再是一个遥远的名字。而是触手可及的舞伴。《男孩就要上清华》讲述的是男孩得以优异成长的瑰宝。它能够让您的儿子拥有独立人格,不输给任何人;让他的潜力与品质完美结合:让他的成绩与帅气齐头并进;让他成为考场上的铮铮英雄。在本书的引导下,将帮您铸就一个传说中的清华男孩!
  • 1岁育儿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1岁育儿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竞争已成为事业发展的首要条件,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命运。为了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强盛,家庭的幸福,优生优育以及如何提高人类自身的质量,已引起全社会的瞩目。
  • 让孩子学会做人处事的50件事

    让孩子学会做人处事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做人处事的细节入手,选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50件事,论述了做人处事的重要性以及方式方法。
  • 改变孩子一生的七堂课

    改变孩子一生的七堂课

    《改变孩子一生的七堂课》一书共分七个部分,分别从孩子的学习、习惯、兴趣等方面人手,将孩子与父母之问的矛盾与隔阂进行了——化解。文中结合了大量的案例,既有探因,也有建议,希望能给家长带来一些启示,促成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中健康成长!
热门推荐
  • 身边的景

    身边的景

    讲述身边的故事,聆听最美好的记忆,唤醒你的童年趣事。
  • 魔武圣尊

    魔武圣尊

    资质平庸?他有魔毒经护体!强敌来犯?他有洞悉瞳对战!一个外门小弟子,偶得到魔尊传承,从此手握裂天神剑,斩破三千寰宇,叱咤天地宗门!
  • 镇守姬的日常

    镇守姬的日常

    一位贫穷的银发美少女立志要成为这个城市的镇守姬,然而从她第一次召唤出来的“魂酱!”看来,这个梦想好像离她越来越远了.....
  • 肖邦

    肖邦

    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王莲凤编著的《肖邦(一生都在创作的钢琴诗人)》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肖邦(一生都在创作的钢琴诗人)》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清穿之四福晋日记

    清穿之四福晋日记

    手持《时光旅行者的日记》,她回溯时光,成为乌拉那拉·玉龄。一手日记,一手四爷,用不了多久,她就会升职加薪,出任皇后,迎娶四爷,走向人生巅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经典寓言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青少年一定要读的经典寓言故事(青少年必读经典)

    每读一本寓言,就会汲取许多生活智慧。读励志书就像交了一位良友,它娓娓道出了成功者的成败辛酸和回应之道,打开了心灵的宽阔视野。
  • 用破一生心

    用破一生心

    一提起智慧,一谈到哲学,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柏拉图与弟子们散步其中的古希腊阳光下的花园。可是,洛阳宫长生殿的镇殿金狮子,似乎却被很多人漠视。
  • 辰星挽晚

    辰星挽晚

    北俊辰站在祁晚晚面前,俯身看着她,“祁晚晚,你是真傻还是假傻?我喜欢你,你都看不出来吗?”北俊辰将祁晚晚抱在怀中:“丫头,你听,你总是砰砰地撞击我的心。”“那要是不跳了,怎么办?”……祁晚晚虚弱的躺在病床上,“阿辰,孩子的名字你想好了吗?”北俊辰一脸宠溺的看着病床上的祁晚晚,握着祁晚晚的手,“丫头,我是辰星,你是晚晚。我挽着你,那就是‘辰星挽晚’,儿子就叫北星挽吧。”
  • 给别人喜欢你的理由

    给别人喜欢你的理由

    让别人喜欢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个人都想博得大家的喜爱,让大家记住。其实先要让别人喜欢你,不光是外表、才气,而是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气质、德行,都会成为别人评价是否喜欢你的筹码。
  • 诚心:精诚所至金石开

    诚心:精诚所至金石开

    为何社会愈文明,失信的现象却愈严重呢?当你实践诚信之道时,会否感到无从人手?不用担心,姜越主编的《诚心——精诚所至金石开》带我们从日常生活各方面出发,不论在个人修养,诚实做人,还是将来在待人、营商、家庭等方面,教你如何实践诚信之道,说明其中的大道理。一起来翻阅《诚心——精诚所至金石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