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91900000014

第14章 短篇小说 扫尘(孙焱莉)

《扫尘》 文\孙焱莉

选自《山东文学》2012年第2期

【作者简介】 孙焱莉:女, 2006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作品,已在《星火》《鸭绿江》等发表小说30余万字。2007年和2009年先后就读于辽宁文学院新锐作家班和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

日子如心里的一根弦,似有人拨,一天一下子,嗡嗡嘤嘤,心也一天天跟着颤着。过了腊月二十三,年就进入了倒计时: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砍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酉,三十走油,初一磕头,一磕磕到大门楼。年,听上去就是这般热闹。

二十四,扫尘,正日子。

早上,一睁开眼,她看到房梁上垂下的半吊灰丝,心里便毛绒绒的,仿佛有吊灰在那挂着,一阵小风吹过来,一忽、一荡、荡悠着一丝丝期盼,倒有一点点的小孩儿心。人家小孩子过年盼着新衣服,好吃喝儿,她盼的什么劲儿呢?

男人走了四年半了,是在城里打工没的,从十五楼掉下来,她去看时,人已躺在殡仪馆的床上,还算干净,神态也好,像睡着了,看不出一点儿伤。可她还是哭得人事不省,昏天黑地。白天黑夜地想了三年,第四年上她突然想明白了,人啊!就这样吧,走的是福,留下的也都得安下心来。于是就撕去了眼前的一层膜儿,人也随之明朗起来。再想起男人就是平时笑与说话的模样,不远不近,不悲不喜的感觉了,那个遥远城市的殡仪馆,那殡仪馆的寒窗冷门也没了踪影,在她脑袋里给抹掉了。

她拉开窗帘,是个好天儿,推开门,外面涌进一股凛然的清新味,一下子把她牢牢地裹挟住了,她使劲吸一口气,整个人无比清爽起来。按了一下鼻头儿,又嗅到奶香气,熟稔而亲切,是小时候拱到母亲怀里的那股味儿。母亲走了二十几年了,如果活着,现在该有八十多了,她每想母亲就不自然地按一下鼻子,她坚信,每个孩子幼年时拱进母亲怀里找奶吃,就会把那些香气都储存下来,一存一辈子!顺着这味她想起了自己的一双儿女,那两个叽喳叽喳,活蹦乱跳的活宝。特别是儿子大宝一年里就蹿得铁塔般高大魁实了,想想就美得要笑出声来。腊月二十八两个孩子就能到家了。儿子大一,闺女七月份就该毕业了。日子过得真快啊,转眼没有炕沿儿高的娃娃扑棱着翅膀都飞了。

从外面拾进几块劈柴,回屋开始烧水做饭。

一会儿工夫,青烟白气地冒出来,房子暖起来。婆婆开始起床了,一边摸索着穿衣穿裤一边嘴也开了腔:你个黑心肝的东西,想冻死我?懒婆娘,整天心里不知想什么,是不是我儿子走了,在想别的男人……

她不去听,也不搭话,麻利地把一锅馒头蒸上,盖上盖子,边上的缝隙用布蒙严,再架上最后一锅柴。这时婆婆穿好了衣服,两腿耷拉在炕沿儿上,她进屋把鞋从炕梢的柜空里给婆婆拿出来,温乎乎的,一点也不凉,递到婆婆脚下,说:妈,伸脚!

婆婆的话又来了:我才不伸,你想害我,我死了,这个家就全是你的了……虽然这么说,却还是听话地伸脚,穿上鞋。开始往外挪。

婆婆糖尿病,眼睛不好,腿脚也磕磕绊绊的。她摸着门框和墙去外面解手,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我要不瘫在炕上,能做的就自己来,决不容你来插手。她就顺从着她的想法,也不去扶她,任她慢慢挪到厕所解手,摸索着洗脸,洗头,洗袜子,洗裤衩。她继续做自己的事,上炕叠被子,并从柜下找来一大块塑料布,就势把被垛蒙上了。为扫尘,她做了第一项准备工作。

馒头蒸好了,做了鸡蛋汤,开始炒青椒肚片。男人的表嫂,住前街的大华,扭着身子进来,看着桌上的饭菜道:呀!要吃饭了!

她应着:嫂子吃没?

大华就往外走,好半天才回音儿:没吃呢,饭才焖在锅里。又招呼婆婆,舅母挺好啊!

婆婆答曰:他嫂子来啦,挺好的,坐!

然而大华没坐,又转回到厨房,凑近她,小声问:我舅母这两天没什么事吧?

她有点蒙,没有啊!

大华突然冒出火来,你说说,哪有你大哥这么办事的。

她知道大华说的是大伯子。两个月前,大伯子去镇上一家饲料厂开车送料,饲料厂老板是大华娘家弟弟的朋友,活儿是大华给介绍的。

“去时都讲好了,二十九放假,初六上班,可昨天说家里有事,这年根儿正是忙时,老板没让走,却自己跑回来,给人家撂了挑子,我弟来电话把我骂一顿。在家里我就寻思着他一个人没事,准是舅母有事吧,哪曾想都好好的。你说,这人咋这不定性,都奔五十的人了,以后还怎么跟他处事!”

她边听边做菜,两不耽误。菜炒好了,她边往桌子上端边说:他的事,谁管得了。嫂子在这吃吧!

大华本是不敢跟大伯子发火,跑这来发泄的,可这一通数落似乎气更大了,转身往外走都岔了音儿:气都气饱了还吃个屁!

等她腾出身子往外送时,大华已关上大门扬长而去。她说的是实话,要是男人,她说是正理,要是小叔子,也可以说两句,可一个大伯子清水寡面的,一眉头官司,她牙口缝儿难张。这么多年,除非有事,要不半句闲话都没唠过。

婆婆在里屋喊:败家媳妇,刚来个人和我说说话,就让你给气跑了,你安的什么心啊!

大伯子昨晚回来的,她知道。昨天晚上七点多来过家里,扛来一袋子年货,还给婆婆买了个绒线帽子,给她买了双手套,不过是背着他妈塞给她的。自男人走后,大伯子常买些东西送过来,多是米、面、油、肉、菜等,这种闲东西倒是很少买。也没说请假的事,只说今天要来扫房。她又弄了盘花生米,再烫上一玻璃杯酒,足有三两。不过她知道不多。曾看到他喝了两杯白酒说话做事还是有板有眼的。能喝就是好,能喝,酒就不是酒了,是水。不像男人贪杯爱醉,酒后嚎歌唱戏讲闲话闹腾得很。

碗筷都摆上,稍一会儿,大伯子就推门进来了。进屋先叫了声:妈!还看了她一眼,对她笑了一下,很短,瞬间就过去了,就仿佛只是牵了一下嘴角的肉,像个弹簧一抻就又恢复如初。她没料到,但却真真切切感觉到了那笑,大伯子从来都是个严谨规矩之人,不多言不多语,不爱笑,有时,眼睛看着你,而眼神却不在你身上,你竟然感觉不到他的注视。

她饭吃到一半时,大伯子的酒杯见了底儿,不再要酒,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口,嚼着,说:这馒头真好吃!

大伯子今天明显话多,要是以前,就拿每年二十四扫尘这天吧,大伯子基本就是干活,有时一天也不说一句话。紧接着,他又说了一句:秀贤,我前些天去城里买了点壁纸,今年咱扫完房,粘上吧!

她愣住了。不光是壁纸的事情,还有名字的事,最重要的他竟然对她说出了这句话。她叫秀贤,男人都很少叫。大伯子话少,说话时本就不多,原来都是单刀直入,就事论事,一个多余的字都不吐。她的名字自嫁到这个家来就省略了,男人从来只叫她老婆子,从年轻时就开始这样叫,很是奇怪,这让她从年轻时就感觉自己脸上长了数不清的皱纹。“秀贤”这两个字只是偶尔在户口本上一闪现,其余时间都压在柜子底儿。而到这时,失去了男人,她更显无足轻重,一个女人靠山没了,就像一堆土,任哪边儿来一阵风都能吹跑了。突然有人这么叫了一声,着实让人心惊肉跳的。贴壁纸或刷涂料诸如这类事,更不用说了。搁以前,大伯子会直接把壁纸拿来,扫完就粘,就刷,不会多上这样一句话。再有就是这句话本身了。屋子是他妈的屋子,他是儿子,如果他愿意他可以往上面粘钱票子。而且这句话说得那样平常,自然,如高山流水,如水到渠成。就如两个人过日子,一个说我要把门外的围墙修修,或者我要把家里的锅灶搭得透亮,你能不答应吗?他是为了家,和你说是因为你是家里的人。

她想得太远了,好半天还没回到原来的路上来,大伯子停下看她,似有点尴尬。等她恍过神来时,竟然把一个“行啊!”答应得仓促而生硬,好像十万个不愿意似的。

二十四这天,大伯子帮着婆婆和她扫尘,已延续十八年了,自他从部队转业回来那年开始。男人活着时,他也一样来。那时男人看两个人忙来忙去的,也跟着凑热闹,可三下两下就失去了耐心。扫尘是细致活儿,不光是把房顶粘的、挂的灰扫掉,还要把犄角旮旯的灰都弄干净,箱子,柜子要挪,底下背后要弄干净,柜里的东西要归整一下,里面的灰要擦净。坛坛罐罐要动,熏燎了一年的烧水铝壶的底儿都要蹭得铮明瓦亮的。这得是什么好耐性。男人做不到,鼓捣两下就跑去玩牌了。自她过门后婆婆就不参与了。最后想想,其实腊月二十四这天,一直是大伯子和她在干着这活儿。

热汤热饭的气把酒味儿拱得老高,屋子里有了酒香。有了酒香真好,踏实!大伯子原来是不喝酒的,倒是男人是个酒虫,只要吃饭就找酒,一屋子酒味,刚结婚时,她烦,后来慢慢习惯了,倒是喜欢了酒的气味。男人走的那年,清锅寡灶,房也是大伯子一个人扫的,整个年都是冷的,寡淡无味的。第二年开始,大伯子开始喝酒,从二十三小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都在一起吃,天天一屋子浓郁的酒香。开始她不习惯把酒拿到桌子上来,大伯子就自己要酒,开始总忘,不怎么习惯,后来她早早备下了酒。不用说只要他说来就把酒热上。大伯子在村西老院独过。那个老院她也住过四年,后来大伯子回来了,一家六口人东西屋子地挤着,总有感觉别扭的时候,大伯子几乎不怎么在家里待着,除了夜里睡觉,白天要么干活儿,要么去别人家串门,要么就去山上转转,住了一年多。男人就在村东盖起了四间大瓦房,把婆婆也接过来,老院子就留给了他哥。

房子盖起来了,大伯子虽拿了一部分钱,可饥荒拉得太多。男人是个要强的人,吃饽饽也得捡个儿大形儿好的,谁比他好了,他心里难受。如果不似这要强,也不至于扔到城里。大伯子也不是个懒人,但不似男人这般争强好脸。大伯子算是个怪人,在她眼里。比如他一直不成家。本来那个院子,男人是腾出来给大哥成家用的。大伯子在部队待了十三年,转业回来分到了粮食局辖下的乡粮站,可转眼第二年,粮食部门整体并轨买断工龄,他没上到半年班就回家务农。转了一圈儿又成了农民。不过倒看不出他有多难受,依旧如平常模样,吃饭、睡觉、干活,或者到处转转。

一顿饭吃得有滋有味,婆婆和大儿子搭话,唠年货置备的情况。婆婆在有人的时候是绝不骂她的。若说她脑袋也跟着身体一样病着,别人是不会相信的。婆婆是男人打工后,就开始这样的,开始时并不直接骂她,只是溜话儿给她听,心不顺了就指鸡骂狗,她开始生气,后来习惯了。男人走后,婆婆身体越来越差,就直接大口大口地咒骂她。她现在修炼得已是充耳不闻了,就仿佛婆婆在和她唠家常。

听着,吃着,也就饱了,下地给婆婆倒水。回来时,不经意看了大伯子一个侧脸,恍惚了一下,大伯子和男人真像。特别是那个小侧面儿,这是她刚刚发现的。大伯子清瘦,挺拔,男人是个胖子,大伯子稳当迟缓,男人是个猴急脾气。因为性情和身形上的不同,她没看出两人有相像的地方,可这一瞬间却一下子发现了。大概是酒下肚的原因,大伯子人松散了些。虽然大伯子看着少言寡语,稳当处事,规矩为人,可她总隐约感觉这些年他绷紧着,从身体到面容都是,身体那是在部队十几年练出来的,可面孔绷着就有点累了。她不知她的感觉准不准。

乡下有句俗话,“宁在叔公怀里坐,不从大伯子眼前过”,而她感觉大伯子算是把这句话记得最牢靠的人了。村西王大凤,和她年纪相仿,有事没事就爱和三个大伯哥说笑话。你一句我一句其乐融融,不过她是个特例,这个全村人都知道。开始时村里有人笑话她,说她不正经,相中大伯子了,兄弟通吃,结果好些年下来,没人抓住什么把柄,都是长舌头的人嚼的虚无事儿,就见惯不惊了。用王大凤的话说:大伯哥也是人,有啥不可说笑的,又不是偷人养汉背着人。有时,她倒是挺羡慕王大凤的,那种自如和坦然真是好滋味儿。不过说归说,嫉妒归嫉妒,羡慕归羡慕,村里的那些大伯子们和兄弟媳妇们多受着这个约束。

现在,她不知道哪根弦错了。这些年大伯子从来没正经看过她的眼神儿。她心里咯得慌,人可以目不斜视,可目中无物就让人难受了,刚开始那些年,她总是在心里琢磨到底是为个啥,瞧大伯子在村里的女人面前偶尔也会谈笑风生,眼神中有山有水的。可为啥偏在自己面前拿出这副嘴脸,一股子视而不见招人牙痒的恨人样。开始那几年,她确实迷茫或无端生气,可一直都这样,就计较不过来了。可如今大伯子松散下来,她又不适应了,人啊!有时真是笨,自己都琢磨不透自己。

可更让她摸不着头脑的事还在后面。大伯子端起酒杯喝了最后一口酒,然后把杯子轻轻放下,眼睛看着她,稍微眯着,有笑意,还含着水分,他说:秀贤,以后大宝和丫的学费和家里的开销我管。

她愣了一下,紧接着说:不用,他爸的赔偿费足够他们上大学和家里用的。

大伯子说:那些钱给孩子们留着吧!

她把一个“哦”字拉了很长的音儿,不知大伯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往下该说什么。这些年,在她的眼里,大伯子只有两次行为在她眼里算是失常的,难道他还要来上第三次?

她记得和大伯子第一次见面是腊月二十九,她结婚后的第三年,天上飘着小雪,她正在扫院子,进来一个雪人,看似走了很远的路。这雪人看到她,站住了,看着她。她也看不清来人,只感觉一双黑洞洞的眼睛盯着她看,后来等他迟疑地越过她进屋里时,她看到那人的后背,一身绿色的军装,才知道是他的哥探家回来了。等她收拾停当,回到屋时,看到雪人已变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身杆笔直,目光炯炯。

互相介绍完后,她叫了一声大哥。

可这个大伯子像没听见似的,也不应声,也不点头,只是看她,上下左右,虽然看得并不失理,可挺执拗,她感觉她走到哪,他的目光就跟到哪,眼神里的波澜让她弄不明白。那年大伯子在家待了十天,她如芒在背。后来大伯子走了,她背后的那些针才抖落掉,一颗心才放下来。等他第二年探亲,第三年转业后,就判若两人了,不言不语不说不笑,像是谁欠了他八万吊。

第二次失常表现得更是莫名其妙。五年前,那时男人已在外面打了六年工了。大伯子晚上八点多敲门,没进婆婆的屋,直接进了她和闺女的屋子,那时闺女正好出去了。

大伯子脸上红扑扑的,身上带着酒气,看起来喝了不少酒。他死盯着她看,看得她直发毛,后来他反复地说:你干吗要受这个,老二太不是东西了!你干吗要受这个……

后来,她有点害怕,语结地答:我,我受什么了?

大伯子看到她的样子就不再说话,而是瞪着两只水汪汪的眼睛看着她,瞪得持久而专注,那时她都不知怎么好,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后来大伯子使劲眨巴几下湿漉漉的眼睛,抺了一把鼻子,转身走了。她后来把大伯子这次行为归结为:喝蒙了。

有时闲来无事,她也想一下大伯子这个人,琢磨一下他为何那两次和后来有那么大的反差,想来想去,大概只能归结到婚姻与感情的不顺上来。

大伯子早年往家寄过他和一个女孩子的合影,说是对象,准备要结婚了。照片是在半山坡照的,在一棵枫树下,是秋天,枫叶半黄半红,很美。那个女孩子也很美,眼睛大大的,笑成弯月,腮边隐约有两个可爱的小酒窝,大伯子也特别精神,真是羡慕死个人儿。她当时看照片时还偷偷看了一眼男人。那时胖乎乎的男人正一摊肉似的堆在炕上和人蹲锅摔扑克,一副敞衣露怀的郞当儿相。

可谁成想大伯子转业回来,只孤身一人进了家门,没有把照片里的人领回来。在粮站上了半年班,有人给介绍个对象,处了半年,可他却不干了,那女的哭着找了他两次,谁劝也不听,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再后来有人给介绍对象,他一律不看。

那时大伯子心里就是口深井,没人能探得出底儿来。婆婆整日唉声叹气,可什么用也没有。一转眼这些年荡荡悠悠地也就过来了。在她心里,大伯子是个让人时时犯糊涂的人,但有一点她明白,大伯子是个特别的人,他和男人及村里那些爷们儿,想法、活法都不一样。

大伯子吃完饭没有直接干活儿,而是回老院子,一会儿就扛来两个大纸箱子,“咣当”往外面一放,她走过去打开看,都是壁纸,一个屋子根本用不了。

大伯哥瞧见她看箱子就说:把你原来住那屋也都贴上吧!孩子们回来看着也喜。

她不言,算是默许。

大伯子又接着说,这些年,最不容易的就是你了,该好好对待自己了。

她有点蒙,不过听到“不容易”这三个字,倒有些酸。从嫁到这个家,她似乎没正正经经舒坦地喘过气。刚来,家里的关系捋不顺溜,婆婆的尖刻,也让她受了不少委屈,在婆媳中间,男人不表态,倒是有两次大伯子背着她,狠狠地数落过他妈的不是,她去邻居家串门,回来时走到窗根儿前正好听到。好在这样的日子并不是无尽无休的,她学会了忍耐,凡事都能大事化小了。刚结婚那几年,家里穷,日子过得节衣缩食,紧巴巴的。男人脾气不好,心粗,跟她较劲儿,后来一看没什么用,也就松懈了,在乎也不行啊,两个孩子吱吱哇哇地要人带,家里一堆堆的活计;地里几十亩庄稼,都要她经心经手。头晚上睡觉一脑门子猪鸡鸭狗的事,梦里醒来,耳边还是猪叫狗咬的音儿。孩子大了,不手忙脚乱了,男人又去外地打工,什么事都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肩上。好在这些年没少忙乎钱,家里过得风声水起的,唯一不可心的,就是男人不在家,有时突然涌上来的孤寂与委屈跟谁说去?这也好办,至少年年有个盼头在心里掖着,可如今,男人却不在了,只落个病婆婆在身边。孩子们也都飞了。这些,她平时都不往深了想,今天大伯子一句话却替她全翻了出来。不光是一句话,而是说这句话时,他的语气与神情都那么特别,他的欲言又止,他的尽在不言中。这个人,似乎知道她所有的事情和心思,真让人惊诧。她知道早上,从推开门以后,似乎哪儿跟哪儿都不一样了。

两个人开始干活儿。像每年一样,先从房顶开始。大伯子登高,够远,搬重,她递东西,打零儿,搭手。大伯子干活稳当,一丝不苟,一笤帚一笤帚地扫,几乎不放过每一寸地方,就像房顶不是房顶,而是一个人的头发、脸面,需要精心擦拭。

扫上了尘,才知道尘是这样厚,这么多。原来从外面看还算过得去,桌子亮堂,柜子干净,墙也不灰土,偶尔看到几丝灰也无伤大雅。可当把这些东西都翻腾到底,挪到另一个地方,才惊觉,原来这些灰尘都落在目不所及之处,都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

俩人是从她婆婆住的那个屋子开始收拾的。活儿干得麻利顺溜儿。婆婆看不太清,就倚在门边听着声音,有一句没一句地说话,多是她大儿子搭话。她光是手眼麻利地干活,把时间留给他们母子。她总是为别人想得多,她一直是个好女人,村里的好些人都说,只是她并不知道这些背地里的话儿。

东屋收拾停当,贴了壁纸,一下就光鲜起来,壁纸是牵牛花的图案。牵牛花的枝枝蔓蔓,抽象而静美,爬了满满一墙。婆婆爬上热炕,盘腿坐在一丛丛的牵牛花当中,满脸愉悦。一只喜鹊落在院里的苹果树上,歪着头左右看看,蹦上蹦下似有满腹的高兴事儿,不知道找谁说。她在往外扔一本被耗子咬坏的旧万年历时,这只喜鹊突然蹦到离她最近的枝头,“哇哩哇啦”狠狠地叫了几声,随即飞到最高的枝头上。她还在心里笑着想:这只喜鸟,难不成在骂我?

开始收拾她住的西屋。大伯子说:把没有用的东西都扔了吧!搬动一回,挺费劲的。她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但没有应声,只感觉这大伯子,心想得倒周全,话也开始跟着心思走了,这算是心口一致吧!这可不像他,原来他是一只葫芦,肚大,口小,放在哪里都闷闷的。

活儿越干越透亮儿了,最后一个大板柜,是她结婚时买的唯一的家具,把它抬过来,再收拾一下,就可以粘壁纸了。她和大伯子一人抱一头儿,把柜抬到了中间。在柜后面厚厚的积尘里,隐约露着一个圆圆的东西,她拾起一看,是个小镜子。竟然是她结婚时从娘家带来的,是一个姐妹送她的,可放在哪里却忘记了,她找了数次,都无果。年年二十四这天家里都要里里外外地收拾打扫,也一次都没有发现。她以为丢了,后来就不再找了。这个镜子很新,她只用了不到三个月,就结婚了,有了新的镜子。不过在家里这个小镜子是跟她最亲近的,时时揣在身上,她用它照脸,照头发,照脖子上的小疙瘩,照青春妙龄的丰盈饱满,照即为人妇的羞涩。那时所有的日子都是属于自己的,很纯粹,那是多遥远的事了?唉,蒙着灰,隐约的,朦胧不堪,甚至有点记不起来了。这些年她一直所思所想都是婚后的,都是孩子,男人,家,以及由家衍生出来的人或杂事。整日雾吐吐的,忙忙碌碌的,心里没得过半日清闲。失而复得的镜子,让她想起了一些片段,想起了那个纯粹的自己来,竟有股子喜悦悄然涌上心头。

大伯子看到了她的举动,停下手里的活,有点诧异地看着她少有的表情,她不管,奔到外面,对着灰尘厚得起了绒毛的、生了苔藓、快成化石的镜子用力一吹。结果,偏偏一阵风涌过来,这些灰尘扑了她一脸。她眼睛一下子睁不开了,一阵刺痛,灰进了眼睛里。她使劲眨,没出来。她摸索着进到厨房找水,去洗。洗干净了脸,眼睛还山核桃似的紧闭着。试着睁了几下,总不行。她又换了水,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扒开,用右手往眼里撩水,很蛰,她忍着,一下,两下,三下。一只眼总算不那么疼了,不过还有东西。另一只眼还是老样子。

大伯子已站在她面前了,问:怎么了?迷眼睛了?

她嗯了一声,说吹镜子上的灰吹的。继续快速地眨眼,闪烁间,她看到大伯子的脸离得很近,在察看她的眼睛。

大伯子说:流点眼泪就冲下来了。

她说:眼泪干了,迷这半天也没有一滴。又继续洗。

大伯子奔回屋里拿来眼药水,她往眼睛滴进去半瓶子,总算冲好了些,能睁开眼了,可糟糕的是左眼中间有一块大大的黑挡在那儿,像块大石头压着。一眨到那里还是疼得受不了,她说我眼睛粘上东西了,伸着手要找镜子,大伯子随手递过来。不知什么时候,那个小镜子面上已经被搽得一汪水样明亮,后面紫色的漆壳和镜子前面边缘的齿牙也没有丝毫划痕,簇新而光鲜。她一下子有点恍惚,仿佛递过来的手是女伴的,在她面前的是光鲜的青春时光。

她愣了一下才接过镜子来照。她看见一个黑点粘在瞳仁正中,眼一动它也跟着在动。她看的同时,大伯子也在看着她的眼睛。她有点别扭,甚至感觉脸有点烧,浑身像扎上了针。突然的,她还听到了大伯子的声音:别揉了,粘在上面了,再揉就嵌进去了。

她想走开,她感觉有点窒息,大伯子墙一样立在面前,近,密不透风,她甚至能感觉到他的呼吸。别动!我来帮你弄掉!没容她表态,一双手已经一上一下按住了她的上眼皮和下眼睑。那手真大,一下子就包住了她的头,她以为自己渐老,头也长大了,臃肿了,松弛了,麻木了,却不是,在他的手里还是那么小,那么紧致,敏感。也许,女人在男人面前总就是这般玲珑的吧。

她使劲闭上眼睛,不知接下来他能怎么办,可她只闭上了一只眼睛,那只被迫睁开的眼睛却看到:一根舌头伸过来,鲜红,灼热。一股热流从她的眼睛传过来,从她全身上下张开的毛孔里向外喷射,霎时,温暖如春。

原刊责编 王利宣 本刊责编 郭蓓

责编稿签:腊月二十四,扫尘,在渐渐浓郁的过年气氛中,成为一种庄重而温馨的仪式,有关年,有关家,有关幸福。这是让人宁静的阅读,所写的一切是那样细微、寻常,却从质朴中升华出感人的力量。在日常而絮叨的话语中,一个家的图景,一份关爱的情意,穿过岁月,穿过苦难和沧桑逐渐清晰地浮现出来。一位乡村女性的良善、隐忍、澄明也跃然纸上。这个尘埃一样普通、卑微的女人,不幸的遭遇,生活的痛感,都在她坚韧圣洁的母性情怀里消解了,她的善滋养着家,温润着这个世界。小说在简单宁静中书写日常生活的抒情和诗意,叙述从容,温婉如玉。

同类推荐
  • 一只绣花鞋(II)

    一只绣花鞋(II)

    这部手抄本写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秘密成立了梅花党,使命是打入中共内部,伺机配合反攻大陆。梅花党人的党规是单线联系,每个梅花党人身上都有梅花标志,用药水才能显现,一只绣花鞋是梅花党人接头的信物。“五朵梅花”是5个如花似玉手段高强的冷血佳人。我党地下工作者龙飞与梅花党主席白敬斋的二女儿白薇同窗相恋,以后知道她的身份,于是潜入南京紫金山梅花党总部,企图偷取记载梅花党人名单的梅花图,失败以后逃遁;从此,梅花图音信杳无。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蒋介石叫嚷反攻大陆,潜伏在大陆的梅花党蠢蠢欲动。虹市潜艇设计图纸外泄,老虎滩出现一个伪装的女奸尸;火葬场“闹鬼”,看门老头的假腿里发现发报机。
  • 全世界只想你来爱我

    全世界只想你来爱我

    他是人见人爱的“都市小王子”,她是对爱懵懂的白领御姐。她是他生命中的白月光,明暗之处非黑即白;他是她眼里心里最亮的一颗星,除了他,她的人生只是一场将就。他们在错的时间遇上了对的人,兜兜转转,在爱情的路上亦步亦趋亦彷徨。恋爱未爱,将始未始。“我知道这个时间不对,可我不知道错过这个时间,你还在不在这里。”“小正太,我们之间还差一场真正的恋爱。”
  • 远去的矿山

    远去的矿山

    作者以矿工女儿的口吻,记叙了20世纪陕西秦州玉华山矿两代矿工艰辛的井下工作,以及矿工家属们的生活。作品以父亲赵忠孝和生母的一生为主线,道尽了矿工们的坚韧和豁达,光荣和失落,泪水与欢笑。作者叙事冷静而犀利,展现了人物生活的真实境遇和状态,充满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悲悯,是一部厚重而深刻的现实主义题材小说。
  • 三国演义(上)

    三国演义(上)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下了这部规模宏伟的巨著。
  • 披肩

    披肩

    写婚外恋不是从两性情感欲望出发,而是从夫妻双方共同成长的角度来看女人心性。《披肩》呈现了女性朋友之间的情谊与龃龉,母女之间相互的承担与怨气,夫妻之间的默契情分与隔膜冷淡,母子之间的亲密与疏离……除了两性的身体和欲望,杨怡芬似乎写足了一个内向的最具妻相的女人所有的情感脉络。一个短篇不屑于写欲望,却写出了活色生香,这是披肩对于女人的风情,亦是一种才华的闪现。
热门推荐
  • 一世韶华

    一世韶华

    她,曾经拥有倾城容颜,一切的算计,只为和心爱的男子长相守。她不求他封侯,不求他富贵,只求真心,只求家庭平安和睦。然而,却是被他口口声声责问:“给你真心还不够,难道名分,那么重要?”“你既爱我,为何不能替我思量?难道你这就不是自私么?”她可以什么都不要,但是绝不愿看着亲生女儿唤别人娘亲。然,狠毒的他,却亲手捧上毒药。当她再得重生,当她用陌生的容颜再归来之时,风云色变。一世韶华,她不愿空付,更不愿错付。然,这天下,谁家君子,能比翼连枝?!***************************“老天爷啊,这世,是自己痴、是自己傻,若许我来世!来世,再不要爱上薄情人。就算是生生世世都孤独一人又如何?又如何!没有了男子,难不成,便不得成活?”
  • 女装大佬的漫漫追妻路

    女装大佬的漫漫追妻路

    美艳妖孽摇身一变成为俊俏公子。洛墨揽着某女人的小细腰,勾勾唇道:“辛辛,咱俩这么优秀的基因,当然不能浪费了。”某女人看着眼前这个妖孽,脸上笑嘻嘻,心里咆哮着:我的娇俏美女姐姐怎么就一夜之间变成了这么个大猪蹄子!!![1V1,偏甜微微虐]
  • 万物复苏

    万物复苏

    事已至此别无选择。阴暗的最角落,即使看不到黎明的光,也不要被黑暗去侵袭。他是陌途。穷途末路,画地为牢,破釜沉舟,得不到,至死方休。
  • 普京传(精装版)

    普京传(精装版)

    《普京传》作者追踪研究普京近十年,融合了普京的自述,他的家人、朋友、对手的描述,以及中俄西方各界人关于普京的著作,终得此作,呈现了一个真实完整的普京。纵览普京60年的人生轨迹,他似乎一直在追逐着强大的力量,想方设法让自己变得更加有力。效力克格勃16年,可谓潜龙在渊;后追随索布恰克步入政坛,龙现于野;进入克里姆林宫,普京蛟龙得水;成为叶利钦的接班人,堪称飞龙在天;2012,普京凭借执政期间强国富民的政绩,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王者归来,是亢龙有悔还是飞龙再现?盛极而衰、物极必反,这条戒律是否会应验在这只俄罗斯上空的雄鹰身上?
  • 天剑情缘

    天剑情缘

    一柄神剑引出江湖血雨腥风,她因神剑父母双亡,又因神剑结缘今生挚爱。武林秘籍、神秘宝藏、绝世神功三项至宝皆跟她有关!本以为他爱她至深,到头来却只是利用她。哼,男人,今生要让你后悔!
  • 快穿之这个病娇很傲娇

    快穿之这个病娇很傲娇

    白奕辰:故事开始在最初的起点,结尾的人却是可悲可叹,世上再无那个少年,而我们只有来生再见……系统:别感慨了!快穿!【不太会写简介,但是……甜就完事了!嘿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西月满楼

    西月满楼

    做梦都想的穿越,终于实现了!却是无人问津地被软禁了四年!我到底是谁啊?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该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没想到,一朝身份明朗,连带而来的却是惊涛骇浪!
  • 我成了偏执大佬的掌心娇

    我成了偏执大佬的掌心娇

    小可怜白涟穿书了。成了《异能总裁的小狂妻》里,给偏执反派大佬冲喜,久病缠身,活不过半集的小炮灰。小炮灰身娇病弱容颜美,大反派偏执阴鸷还残疾。白涟:“……”有一句mmp不知当不当讲。开局久病缠身还附带一残疾老公,她白涟好惨一女的,可是为什么,一和大反派肢体接触她就觉得浑身舒爽,各种病痛全都跑没了?为了苟命白涟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她对了对小手指,嗓音娇娇的,“先生,我能碰碰你吗?”大反派:“好。”白涟:“我能,抱抱你吗?”大反派眉一挑,欢愉:“好。”白涟红着小脸:“我能不能,亲你啊?”大反派容钦,偏执阴鸷脾气差,不止残疾还挑食肠胃弱,他是被上天抛弃之人,可他从不曾想过,有一天会有这么个小娇娇闯进他的心里来,给他温暖,给他光明。后来,容钦爱她。*1、全员异能。2、女主能打能治愈,后期用异能把男主残疾治好。3、美食小娇娇vs残疾偏执反派大佬。【互宠,双洁,你给我续命我给你治疗,治愈系。】
  • 御赐皇妃夫君快过来

    御赐皇妃夫君快过来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