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131800000002

第2章 千姿百态的中华风情

悠悠历史五千年,

56个民族风情璀璨,

我们追溯华夏民族绵延生息的事象,

尽展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的风俗画卷。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伟大民族之一,中华民族的历史有上下五千年之久。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智慧非凡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比丰厚的物质财富、无比灿烂的文化和无比光辉的历史伟绩。而社会风俗是历代相沿积久、约定俗成的风尚、礼仪、习惯的总和,是人们在衣食住行、婚丧生老、岁时节庆、生产娱乐、宗教信仰等方面广泛的行为规范和文化心理,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

民族风俗包括服饰风俗、饮食风俗、住居风俗、节日风俗、婚姻风俗、生老风俗、丧葬风俗、信仰风俗等,斑斓多姿,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加了民族凝聚力。

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反映的便是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我们置身其间却不为其所累,甘愿接受这种模式性规范。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空间上,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传播。

中华辞源

“中华”一词出现甚早,中国古代华夏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居四方之中,文化、科技发达;历史悠久,因此称该地为中华,此区后来被称为中原或中国。《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纳魏徵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久安之道。”

“中华民族”是我们常用的词,充满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沧桑感,这近代以来才有的民族学名称,泛指定居于中国领土上的所有民族。但这个族体已存在数千年之久,其族称的形成与发展也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大约在五千年前,当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时,其族称为“华”。汉朝以后,开始出现“中华”的族称。至19世纪末,作为近代民族学术语的“民族”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也应运而生。虽然“华”“中华”“中华民族”这些族称之间小有差异,但其内涵却是一致的,即指定居于中国领土上的所有民族。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中华民族”是家喻户晓的称谓,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文化特征。中原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向周边辐射传播,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和域外文化源源不断传入中原。兼收并蓄,博采众长,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赋予其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鲜明特征。不以血缘论夷夏,成为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重要现象。文化的相互传播和认同,成为各民族亲近与交融的强大精神纽带。

关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社会学家费孝通这样解读:“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这也许是世界各地民族形成的共同过程。中华民族这个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还有它的特色:在相当早的时期,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像滚雪球一般的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入了这个核心。汉代以后,被其他民族称为“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而且渗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这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族称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又以“华夏”“中华”“中夏”“诸夏”“诸华”“神州”“中土”等代称出现。“夏”,在商、周以前有夏;“华”,是指华丽、兴旺;也有说上古华、夏同音,本一字。《左传》是现存最早出现华夏二字并称的文献,其中有“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之言;按《说文》中的释义,“华,荣”,“夏,中国之人”。《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按照这里的说法,华是指华服,夏指有礼仪的大国,而“华夏”的意思就是“身穿华服的礼仪之邦”。而汉语“中国”一词,最早指天下的“中心”——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带,后逐渐带有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意义。近代以来,“中国”一词作官方正式称呼始于清朝。汉朝时则将其统治的中原地区称为“中国”,如《史记·孝武本纪》中的“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汉朝以来,“中国”一词逐渐演变成为正统的朝代的标志,例如在南北朝时期和宋朝,对峙双方都自称“中国”,而不承认对方是“中国”。但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并不把“中国”作为国名使用,而是使用自己独特的名称,如唐、宋、元、明、清等,直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才将“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正式使用,使其首次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也简称“中国”,国字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国家,一是指都邑。后来中国作为京师的含义渐渐不用,而作为全国的含义却通行起来。

从历史的角度,中国经历了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系列朝代和政权的连贯历史的整体。

从地理的角度,中国是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

从民族的角度,中国是以包含主体民族汉族和蒙古族、满族、回族、藏族、苗族、壮族、维吾尔族等55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国家整体。

从政治和行政的角度,是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陆和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整体范围。

民俗释义

一是人民的风俗习惯。清朝薛福成《创开中国铁路议疏》:“民俗既变,然后招商承办……可以渐推渐广,渐续渐远。”

二是民众的生活、生产、风尚习俗等情况。《管子·正世》:“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

三是民众,百姓。宋代毕京《和范希文怀庆朔堂》:“几多民俗熙熙乐,似到老聃台上来。”

民俗由来

民俗是人民传承文化中最贴切身心和生活的一种文化——劳动时有生产劳动的民俗,日常生活中有日常生活的民俗,传统节日有传统节日的民俗,社会组织有社会组织民俗,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也需要民俗来进行规范——结婚人们需要有结婚典礼或仪式来求得社会认同,在人的精神意识领域也有民俗——许多生活中的禁忌就是如此:大年三十至初二,家中不许扫地,如果进行打扫就会破坏来年的财运。

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是它也并非无所不包。民俗,正如它的名字,它深植于集体,在时间上,人们一代代传承它;在空间上,它由一个地域向另一个地域传播——压岁钱的风俗年年如此,而且各地盛行就是例证。当然,民俗也不是铁板一块,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版本,不然为什么过年时北方吃饺子,而南方却吃年糕呢?民俗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民俗的变异”。虽然民俗常常因为时过境迁而不断改变,却自有分明的类型或模式,比如南方的吊脚楼与北方四合院就是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民俗属性

民俗的根本属性是模式化、类型性,并由此派生出一系列其他属性。模式化的必定不是个别的,自然是一定范围内共同的,这就是民俗的集体性:民俗是群体共同创造或接受并共同遵循的。模式化的必定不是随意的、临时的、即兴的,而通常是可以跨越时空的,这就是民俗具有传承性、广泛性、稳定性的前提:一次活动在此时此地发生,其活动方式如果不被另外的人再次付诸实施,它就不是民俗;只有活动方式超越了情境,成为多人多次同样实施的内容,它才可能是人人相传、代代相传的民俗。另一方面,民俗又具有变异性。民俗是生活文化,而不是典籍文化,它没有一个文本权威,主要靠耳濡目染、言传身教的途径在人际和代际之间传承,即使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它也不可能毫发不爽地被重复,在千变万化的生活情境中,活动主体必定要进行适当的调适,民俗也就随即发生了变化。这种差异表现为个人的,也表现为群体的,包括职业群体的、地区群体的、阶级群体的,这就出现了民俗的行业性、地区性、阶级性。如果把时间因素突出一下,一代人或一个时代对以前的民俗都会有所继承,有所改变,有所创新。这种时段之间的变化就是民俗的时代性。

七大风俗文化圈

我国风俗文化依据自然环境中地形、气候、物产的差异,大致划分为七个风格文化圈:

东北风俗文化圈: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及内蒙古东部,特点是满汉民族风俗的大融合。

游牧风俗文化圈:包括内蒙古大部,辽宁、河北、陕西三省的北部、宁夏北部及新疆,特点是强悍勇武的民风。

黄河流域风俗文化圈:大致北起长城,南界秦岭、淮河,西抵青海湖东,东及黄海,是我国传统文化发祥地,其特点是重乡土情谊。

长江流域风俗文化圈: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西到青海高原东侧,东、南均迄于海,具有发展快速突兀起伏的特点。

青海风俗文化圈:特点是藏族风俗同藏传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云贵风俗文化圈:为少数民族聚居之地,风俗文化千姿百态。

闽台风俗文化圈:一海之隔,方言相同,习俗相仿,特点是保留中原古代风俗文化现象,为中国风俗文化的活标本。

民族风情异彩纷呈

民族风情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悠久、地域广大,质朴中藏着博大;由于民族众多,各具特质,古朴中透着别致;由于各民族聚居地势环境的巨大差异,又让各地民俗文化于神秘中透着诱惑。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的民风民俗在产生及发展过程中,深深地烙上了民族和地域的印记。狗拉爬犁只能是白山黑水间的交通工具,牛皮筏渡河则是黄河上游古老的渡河方式;悬弓、抓周是满族的古老习俗,上刀梯、跳云台属于惊险的瑶族度戒礼;北方四合院与南方吊脚楼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民居建筑,蒙古包是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烤全羊是蒙古族习俗,打糕冷面是朝鲜族美食;门巴戏是藏南地区的酬神歌舞,九曲黄河阵是黄河岸边的古老游艺……这些民族和地域的印记,恰恰是中华民俗中最精彩的部分。

“抓周”风俗

满周岁行“抓周”礼的风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育子》载:“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秉烛,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戥子、彩缎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谶。”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谓此为“小孩之盛礼”。

清末民初,北京民间仍然盛行这种小儿“抓周”礼。虽然,小儿周岁并不搭棚办酒席,也不下帖请客,但凡近亲们都不约而同地循例往贺,聚会一番。一般不送大礼(如贺幛、金银首饰),仅是给小孩买些糕点食物或玩具。另外,在习惯上,凡与小孩初见的长辈们,都用一挂白线,拴上钱币,给小儿套在脖子上,谓之“挂线”。(此礼平时也适用)

“抓周”的仪式一般都在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进行。讲究一些的富户都要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账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儿“抓周”还要加摆铲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刺绣用具)等。一般人家,限于经济条件,多予简化,仅用一铜茶盘,内放私塾启蒙课本:《三字经》或《千字文》一本,毛笔一支、算盘一个、烧饼油果一套。女孩儿加摆铲子、剪子、尺子各一把。由大人将小孩儿抱来,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如果小孩儿先抓了印章,则谓长大以后,必乘天恩祖德,官运亨通;如果先抓了文具,则谓长大以后好学,必有一笔锦绣文章,终能三元及第;如是小孩儿先抓算盘,则谓将来长大善于理财,必成陶朱事业。如是女孩儿先抓剪、尺之类的缝纫用具或铲子、勺子之类的炊事用具,则谓长大善于料理家务。反之,小孩儿先抓了吃食、玩具,也不能当场就斥之为“好吃”“贪玩”,也要被说成“孩子长大之后,必有口道福儿,善于‘及时行乐’”。总之,长辈们对小孩儿的前途寄予厚望,在一周岁之际,对小孩儿祝愿一番而已。

通过小孩儿抓周,在客观上检验了生母、看妈、奶妈对小孩儿是如何带领的,是如何进行启蒙教育的。因此,有些家长并不迷信,但仍主张让小孩儿抓周,也是这一风俗得以持久在民间流传的原因之一。

风俗歌

风俗歌也称“风习歌”“习俗歌”。由传统习惯支配,在相沿积久的特定风俗活动中传唱,并直接反映该风俗活动基本内容和特征的一类民间歌曲。中国各地、各民族都普遍流传各具特色的风俗歌。

分类流传在中国各地各族中的风俗歌,可划分为季节性风俗歌和非季节性风俗歌两类。

● 季节性风俗歌

在特定年节、时令风俗活动时传唱,具有季节性。

下述节日、节气期间传唱的各种风俗歌,流行区域较广,具有一定代表性。

春节正月。有春节贺年时传唱的“过年调”(“年歌”“拜年调”)、“赞狮”“赞龙”“送春牛”;欢庆元宵节时传唱的“灯歌”,敬神祭祀时传唱的“赞土地”等。

春三、四月。有谢土地神和敬财神时传唱的“谢土地”“送财神”,春游活动期间传唱的“踏青”“荡秋千”“风筝调”等。

五月仲夏有端午节祭祀时传唱的“端鼓腔”“端午歌”,赛龙舟时传唱的“龙船歌”,消灾免疫祭祀时传唱的“送瘟船”,天旱祈雨时传唱的“求雨歌”等。

七月乞巧、中元节有乞巧节(七夕)妇女祭拜织女时传唱的“请七姐”;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祭亡灵时传唱的“祭孤调”“叫夜歌”等。

八月,秋后有中秋节夜妇女拜月时传唱的“踏月歌”(“月姐歌”)、“摸秋歌”;秋后朝拜林岳庙宇时传唱的“拜香歌”“朝神歌”等。

各少数民族特定节日活动中传唱的有关风俗歌。

● 非季节性风俗歌

不受年节、时令限定,在婚姻、丧葬、祭祀、礼仪等特定风俗活动中传唱的民歌。各地区和各民族中普遍流传的有下述四类:

“婚姻歌”主要包括“婚礼歌”“哭嫁歌”“伴嫁歌”“贺新郎歌”“喜曲”等。

“丧葬歌”主要包括“丧歌”“葬歌”“悼歌”“孝歌”“挽歌”“丧鼓”等。

祭祀歌主要包括“巫歌”“神歌”“祭祖歌”等。

礼仪歌主要包括“茶歌”“宴席曲”“贺新房歌”“拦路歌”等。

风俗歌的音乐体裁多种多样,非季节性风俗歌大多为山歌、小调和歌舞曲体裁。其中一部分已被划入其他歌类,如元宵节期间传唱的歌舞性的灯歌,其繁多的歌目已划入歌舞音乐一类。五月端午节赛龙舟时传唱的“龙船歌”,其音乐体裁多数属劳动号子类型,其演唱形式和音乐结构形式,基本上与船夫号子类同。非季节性风俗歌除少部分属于音乐体裁外,大多数是地方特色鲜明、民族风格浓郁的、歌舞及说唱音乐体裁。

曲式结构风俗歌的曲式结构,大致有三类:

简短的单乐段和复乐段结构。大部分小调体裁和歌舞音乐体裁的风俗歌属于此类。

组歌或套歌型的联曲体一部分“龙船歌”“婚嫁歌”“丧歌”“礼仪歌”属于此类。

变唱性叙事长歌体裁。礼仪歌中一部分“古歌”“酒歌”属于此类。

季节性风俗歌和非季节性风俗歌虽然音乐体裁形式多有共同之处,但二者音乐风格仍有一定差异。以汉族风俗歌为例,一般为山歌、歌舞体裁的季节性风俗歌,音乐风格多清新、雅致、抒情,音乐性格相对较单纯、统一;而同类体裁的非季节性风俗歌,音乐风格则多粗犷、深邃、酣畅,音乐个性相对纷繁、突出,其中既有激情豪爽的喜曲,也有悲痛欲绝的哀调,还有悠扬深沉的长歌。

风俗歌的演唱形式除少数是独唱外,其余多数是对唱、齐唱、一领众唱以及多声部重唱与合唱。主要是在群众性场合歌唱。中国南方十多个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其中不少属于风俗歌范畴。

民俗信仰集萃

民俗中的信仰和崇拜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直接起源于人类的原始时代,展示了一个民族的性格,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维系着一个民族的感情。中国人常常自豪地说,我们是华夏子孙!信仰和崇拜的产生与盛行,是先民们精神上的需要,也是情感上的需要。

● 天体崇拜日月星

天体中带给人们光明,带给人们热量,星辰可以指明方向,分辨季节,通过观察日、月的运行,人们可以制订历法。天体崇拜起源也非常早,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常能看到太阳崇拜的遗迹。中国人对星体的认识相当早。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曰:“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中国人最崇拜的星星是北斗星。它围绕北极星旋转,而天上众星又围绕它旋转,因此认为北极星是天的中央,是天帝所居,也是夜间指示方向的极好标志。通过北斗斗柄的位置可判断季节与气候的变化。道家还为北斗七星创造了一个共同的母亲,这就是“斗姆”。

● 山水神崇拜

对自然与自然力的崇拜是人类原始宗教的共同特点。对于上古先民来说,自然既是他们生存的依托,又是威胁他们生命的险境,它是那样的深不可测、威力无穷。先民们拜倒在它的脚下,大到山川日月,小至门户灶厕,皆被视为有神灵主宰,尤其是对山与水的崇拜最为普遍,影响也最大。在中国先秦典籍中已有帝王祭祀山川的记载,虞舜曾五年一巡狩,“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各诸侯国也都祭祀自己境内的名山大川。秦以后,天子封禅泰山、祭祀逐渐形成定制。

● 人造物门神等的崇拜

门神、灶神、谷神、灵物、井神、房基神等人造物的崇拜,是人类对依附于人造物上面的神灵所施行的信仰。人造物神多源于早期的人类创造,同时,这些所谓的具有神灵的人造物多集中于对人类生活作用最大、在信仰层面上最为敏感的人造物上。

● 中国龙图腾

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的形象,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龙的灵性可以用喜水、好飞、通天、善变、灵异、征瑞、兆祸、示威来概扩。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也用来形容至高的权力和帝王的东西,如龙种、龙颜、龙庭、龙袍、龙宫等。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其与白虎、朱雀、玄武一起并称“四神兽”。

龙成为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华夏儿女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象、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因而,“龙的传人”“龙的国度”也获得了世界的认同。

同类推荐
  • 族群与族群文化

    族群与族群文化

    本书分“族群概念研究”、“族群理论研究”、“族群认同研究”、“族群关系研究”等六部分。收录了《族群与民族》、《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等40多篇文章。
  • 回族穆斯林常用语手册

    回族穆斯林常用语手册

    回族有自己的语言吗?其特点是什么?本书以详实的资料回答了这个许多人都关注的问题。
  • 人类的奥秘上

    人类的奥秘上

    本书丛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震颤.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生肖文化:鼠咬天开

    生肖文化:鼠咬天开

    本书研讨了生肖鼠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热门推荐
  • 如何维修空调

    如何维修空调

    本书以问答形式为您排忧解难,帮你解决空调故障,内容包括:如何科学地使用空调、空调运行不了常见的原因有哪些、空调的室内风机不能变速怎么办等等。
  • 镇天战记

    镇天战记

    洪荒魔祖的苏醒,代表毁灭与终结的力量!万千古界域即将迎来的毁灭!少年的疯狂呐喊,少女的祭奠之死,唤醒了少年体内那本该恒古沉睡的血脉!一切的开始终将会结束,就像有起点便会有终点。这所有的一切,都在遵循着一个规律在进行着。所有的一切,终将会回到起点。这,便是本源!代表着本源的力量与代表着毁灭与终结的力量,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战斗...............
  • 龙吟曜世

    龙吟曜世

    穿越?搞条毛啊!林晓感觉到了这个世界深深恶意。哼,天不给老子开挂,老子就自己开!主角光环什么的,自然也是要自己套上的!纵使艰难险阻不断,林晓只想说一句: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 天骄红颜:苏五小姐传奇史

    天骄红颜:苏五小姐传奇史

    异界穿来一缕杀手的孤魂,竟然机缘巧合附在了苏府刚出世的五小姐身上......传说,五小姐出生之际引得天生异象,漫天飞雪,而她竟浴雪而舞,精灵如仙!这一世,不仅有超级疼爱自己的爹爹和娘亲,还有四位帅到不行各具特色的哥哥,幸福美满!然而,在权势阴谋中失去了这一切的幸福之后,她终于还是做回前世的杀手。她贪财,狡诈,腹黑,护短,杀伐果断,喜欢阴人为乐,喜欢算计,但也重情重义至情至性!拜名师,学玄术,炼药剂;战王爷,闹王府,做王妃;潜皇宫,杀皇帝,报家仇!究竟,能否解开体内的封印寻回失去的力量和记忆?能否与心中那人长相厮守比肩天下,共看繁华?且看她在异界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睥睨天下傲视群雄!
  • 庶女烟云

    庶女烟云

    一朝跌入平行时空,成为侯府再普通不过的庶女。还没搞清楚状况嫡母就派人送来一碗毒药,云烟有些懵,这古代太可怕了,不过她也不是好欺负的主。嫡母想算计她?没门?嫡姐想暗害她?那云烟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你自尝苦果。云烟:哎哟喂!那少年,你老跟着本姑娘干什么?轩辕睿:当然是跟着我媳妇,免得她被人家拐跑了?云烟:…………轩辕睿:媳妇,你这么盯着你相公,是不是被相公我英俊潇洒的风采给迷住了。云烟一脸懵逼:谁是你媳妇?轩辕睿:媳妇你怎么傻了?除了你还有别人吗?云烟:滚…………
  • 斗罗之暗裔剑魔的大灭

    斗罗之暗裔剑魔的大灭

    在被虚空瓦解的世界中死亡,秦泽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斗罗大陆。随着被内门师兄带回七宝琉璃宗,秦泽觉醒出了曾经自己最害怕的梦魇,暗裔剑魔:亚托克斯!巨大的肉翼凌空展开,带着死亡丶毁灭气息的魔剑巍然屹立!当那烟尘都散去,人们看到了秦泽的身影,只见他抓住了魔剑,使魔剑的心脏剧烈跳动了起来,粗鲁嘶哑的声音从他身上传了出来:“让我聆听,这灭绝的死寂!”
  • 南风不至

    南风不至

    她孤勇缉凶,他潜心卧底。他们关系冷淡,他们势均力敌。是恋人,久别重逢,生死相依。那个说着“姐,就算我死在外头,你也别管我”的少年苏零死去了,苏琦的青春也死去了。为找出弟弟的死因,她不择手段,更不要脸。七年后,她声名狼藉、被毁容,却重遇苏零一案的律师,并在对方的帮助下,做律师助理。苏琦没想到会再见骆池城,他是她少年时的软肋,她的盔甲,她的恋人。久别重逢,苏琦发现自己从未停止过爱他。更何况,骆池城身上还有她苦寻的线索,因此她毫不犹豫地回到他身边,却发现真相是那样的黑暗扭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给本宫靠边站

    都给本宫靠边站

    二比女林娇因为捡钱出车祸挂了,万万没想到穿回了未知架空古代,本以为会被穿越女主光环罩着成为人生大赢家,可是。。。一睁眼就躺在荒无人烟的破林子里,连个鸟毛都没见着!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穿回古代,就特么只能靠自己了!既来之则安之,正准备低调地做一个安静的美女子来着,竟然阴差阳错进了宫,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后娘娘!面对着二比精分脑补帝和他的后宫三千佳丽小伙伴们,林娇表示整个人都不好了。。。滚滚滚!都给本宫靠边站!!!
  • 上古奇谭

    上古奇谭

    一次寻死般的探险却让沈超遇到了命中注定的他,一踏足大陆的第一单却打劫了生命中无法割舍的她,命运的齿轮在沈超踏入天龙山脉的那一刻正式开始,上古奇谭,一段上古年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