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5200000027

第27章 龙蛇欲动 (3)

第十一章  龙蛇欲动 (3)

他对这位落魄书生动了疑,暗中便留了神。回到房中,他换了一件洁净的褐衫,信步到街上走走。刚出店门,便发觉落魄书生与中年老道随后跟来了。他心中一动,走向街西的牲口市场,向人打听消息。

落魄书生到了十字街口,向南一折。镇南,建有祟楼高阁,张五爷的府第真够气派。门前是一座广约五六亩大小的广场,四面栽了花木。

没留院子,七级石阶以上,便是高大宏伟的门楼,两栏建了千字栏杆,摆设了两行盆景。中道尽头是铁叶门,门环大逾海碗,闭得紧紧的。看中门的气概,便可猜想出中堂必定宏大宽敞了。

七级石阶,每一级的两侧,皆设了两座小巧精致的看门石狮。两廊侧的门房住处,各站了一名雄纠纠气昂昂的青衣打手,叉手屹立,像是哼哈二将。

落魄书生在前,中年老道在后,两人神态悠闲地经过广场外的小街道,恰好看到朱海带着两子一女,在奴仆的引领下,进入张府拜码头。

两人从镇东绕回客栈,立即被张府的眼线钉上了。

百十户人家的镇市能有多大?何况全镇的人都是张五爷的爪牙,陌生人在此逗留,已足够引人注意,再在张府门前经过,形迹像是踩盘子,难怪引来了钉梢。

两人不在乎,若无其事地返回店中,恰好是进膳时分了。

中年书生到了大厅,吩咐店伙送两壶酒两碟小菜来,在角落上就座。这时,天色已经不早,远道的客人早已起程,留下来的如不是短程客,便是留下来等货的商贩。

店伙送来了酒菜,一面斟酒一面含笑向客人搭汕:“相公的口音,像是江南人氏,远至敝处不知在何处得意?”

店伙的口吻斯斯文文,不像是酒保伙计。书生瞥了店伙一眼,咧嘴笑笑,说:“小生家住南京镇江,小地方。不远千里而来,要在贵处打听一位朋友的下落。”

“贵友是本地人么?”店伙提着酒壶追问“大概是。”

“如果是本镇的人,小的或许可以知道,不知能否为相公效劳?”

“此人大大的有名,姓刘,名宠。”

店伙骇然一震,几乎失手将酒壶跌范,脸色一变,恐惧地说:“相互理解别找小的穷开心好不?刘宠就是流贼的头领刘六嘛。”

“小生不认识什么贼头领,只认识一个叫刘宠的人,至于这人排行第几,小生却不清楚了。”

“相公所问的刘宠,小的并没听说过这个人呢。”

“听说他在贵地张五爷手下听候使唤,目下不知怎样了?”

“哦!相公何不到五爷家中打听打听?”

“小生会去打听的,但须等些时候再说。”书生含笑说,口角涌现得意的微笑。

店伙不再多说,借口事忙告罪走了。

“你不是在打草惊蛇么?”邻桌的老道低声问,声音仅可让书生听到书生喝了半碗酒,也用同样低微的声音说:“这叫做引虎出山,妙用无穷。要是不信,不久可知。”

“你是不是操之过急了?”

“不如此,怎能与刘头领见面?”

有一名店伙经过身旁,两人不再多说,各自进食。

这里且表当时的马政。马,是战争必需的牲口。大明中叶以后,大军不能出塞,原因就是缺少马匹,无法在大漠和元鞑子决战。山东响马盗能以铁骑蹂躏五省,主要是他们凭借快速的骑兵,一昼夜可流窜五百里,官兵疲于奔命,堵不住追不及。

马政在立国初期,原定有成规,分官牧和民牧。官牧不谈,民牧即按了田授马,始称户马,后称种马,按岁征驹,马死或革生不及,勒令赔偿。江南十一户,江北五户,即负责养 马一匹。每年生驹分三次报官备案,候命征收。公马称儿,母马称骒。一公四母为群,设一人为群头负责管理。水乐移都北京,令畿民养马,民十五丁养一匹,六十丁以上二匹。北方五丁养一匹。免一半田租。

此后备代皇帝,因经济情况而各有改变,总之一句话,劳民伤财。

南方不产马,改征银。北方的产马地,除西北草场外,顺天,山东,河南是主产区。而山东的马,多集中于济南、衷州、东昌一带。到了正德年间,老百姓对马极感头痛,马料难求,宁可罚银也不愿养马,甚至弄死小驹,赔报了事。须有大牧场的人,方养得起马。

穷则变,变则通,军队不能缺少马,只好派员至各处买马。前年,颁下纳马例十二条。今年初,拨下太仆银(太仆寺——管理马政机关之一)一万五千两,在山东,辽东,河南,凤阳,保定五地买马。目下的马价,是上马十两,中马五两。但市价却有高有低,早晚时价不同。

山东拨到买马银两三千,但却要责令地方官买马六百匹,而且要上马。因此,地方官自己不会掏自己的腰包,羊毛出在羊身上,在百姓小民头上打主意,按户丁征很,由各地的马贩子至各地购马。

灰埠附近共有两处草场(即官牧地),属平度州。有三处熟地(民牧地)。三处熟地有两处是张五爷的产业,另一处是镇西农户公有的牧地,位于镇西南三里左右。草场则相距二十余里,在张五爷的牧场南端,张五爷的马料,大多数来自草场,这是说,他敢派人盗取草场的牧李玉自称是马贩子,这是他经过多方调查而决定的行业,事先已有周详准备,可说是有备而来,经过上一次紫沙洲的失败,这一次不能再错了,再错便可能赔上老命啦!花了一年工夫,方得到贼首的下落,他无法与贼人斗力,必须以智取,如果斗智也棋差一着,哪还有什么指望?

他先到镇西的牧马人家中探行情,由于他有一肚子马经,和满腹贩马的经验与门路,实在显出他是行家中名手,甚获马主的赏识,与那些马主们套上了交情。

他的口气很大,说是要购百匹上驷至京师交差。价钱出得高,但唯一的条件是要留在牧地十天半月,以便察看马匹的健康情形。至于是否购买,须待察看完全后交易,交下十两定银,约期到来留驻察看动静。

回到客栈,他发觉落魄书生和怪老道已经回来了。

当晚,仍是那几个人同房,只少了一个脚夫,这几个家伙为何不走?

难道在小小的发埠镇有停留的必要?

“难道真有人发现我,跟来查底细不成?”他惊然地想,暗怀戒心地留了神。

这天晚间客人不多,客人也依例在大厅的膳堂内进食。落魄书生独自在东首占了一桌,两壶酒三五碟小酒菜,自斟自酌情然自得其乐。

怪老道则在西端,与另五名食客同桌,各自进食。

李玉在宙角入座,这一桌已有三名食客,都是衣着褴楼的人,看光景像是脚夫,其中之一年约三十左右,五官端正,但眉梢眼角似隐重忧,叫了两碟酱菜,啃着难以咽的窝窝头,似乎不急于填饱肚子,不住停下来格头叹息。

李玉一眼便看出这人心事重重,而且有难言之隐,显然有了困难。

他叫来了两味菜,切了一大盘大饼,先填肚皮再说。

膳堂中闹哄哄,食客们的粗豪嗓音似乎互比高低,比肩而坐的人如不大声说话,对方便不易听清。

“老兄,你怎么老是唉声叹气?八成遇上了困难,不错吧?”他向那人善意地搭讪。

那人惊觉地瞥了他一眼,不加理会,而且本能地向外挪了挪坐位。

“在下姓吴名用,京师来,贩马,来了两天。”他为免对方生疑,先表明身份。

“我………我不认识你。

“老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出门靠朋友,谁没有困难的时候?你如果信得过我,或许在下能替你解决困难,至少也有个人商量,对不又才了”

恰好有一位店伙经过身旁,那人更是害怕,向店伙招手,放下一百文制钱,急急离座仓惶而走。

接近堂口,蓦然外面闯入两个青衣人。第二名青衣人与那人擦肩而过,突然扭头转身,高叫道:“喂!慢走。”

那人不知是叫他,仍然向外走。

青衣人突然跟上,伸手搭住那人的肩膀向后扳,不说他叫:“怎么?

你耳聋了吗?”

那人吃了一惊,惶然踉跄止步,被扳得向后转,吃惊地问:“你……

你这位仁兄……”

“我叫你慢走,你敢充耳不闻?”青衣人冷笑着问。

“小可不知有人叫唤,小可并无熟人,因此……”

“因此你就故意不听?”

堂口起了冲突,食客们逐渐安静下来了,全讶然向双方注视。

“小可确是不知仁兄叫唤,决无故意不听的意思。”

那人一再陪小心低声下气回答,两个青衣人发不起火来。青衣人收回搭肩的手,不住打量对方。

“我记起来了。”青衣人桎眼放光地抢着叫。

“小可……”

“你是去年岁抄经过本镇的人。”

那人脸色大变,强自镇定地说:“小可从未经过贵地,这次至登州投亲,途经……”

“你姓高,叫高诚,是吧?那次你带了一妻一妹,乘车经过本镇,在对街致远客栈投宿,作威作福侮辱店伙,被咱们的人剥光衣裤赶出镇外。我没记错吧?”青衣人狞恶地说。

“小可……”

“你就是高诚。”

“我……”

“好小子,你居然敢再来?真该死!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你认命啦!好小子!”青衣人怪叫,“啪啪”两声绘了那人两记阴阳耳光,下手甚重。

两个青衣人出手接高诚,那服盛气凌人的气焰,委实令人看不下去。怪的是所有的食客 和店伙,皆视若无睹,没人敢出面排解。

高城被两耳光打得乌天黑地,几乎被击倒,狂乱地伸手乱抓,一面狂叫:“你……你怎么行行……凶打人?你……”

话未完,另一名青衣一把逮住他的右手一带一振,“咯”一声响,拉脱了他的肩关节,擒住冷笑道:“好小子,你既然不想活,咱们成全你就是,带你去见阎王。”

“哎……唷……”高诚杀猪般狂叫,浑身痛得发抖,脸色铁青,冷汗直流,在青衣人的擒制下,毫无反抗之力。

李玉到底年轻气盛,而且天生侠骨,眼见不平顿忘利害,猛地推碗而起。

蓦地,邻桌伸来一只大手,神奇地按在他的有膝上,他感到有半身一麻,腰无法挺直,颓然坐倒。耳中,清晰地听到有人用京师口音向他说话:“纵井救人,智者不为。”

他骇然一震,本能地想:“传音入密之术,此地有登峰造极的内家高手。”他定神看去,膝上的大手已收回去了。手的主人是个脸色干枯,满身有风尘之色的古稀老人,看穿着,像是一个无依无靠的老脚夫。老脚夫正埋头进食,若无其事,神色毫无异处,怎样看也不像是个身怀绝技的高人名宿。

“灰埠驿卧虎藏龙。”他懔然地自语。

他自语的声音低得不可再低,但居然被对方听到了,同样神奇的声音再次人耳:“不如说龙蛇混杂,风雨欲来。”

“难道老伯见死不救,袖手旁观不成?”他仍用极低的声音哺哺地问。

“天网恢恢,报应至速,你不用担心。”

“老伯……”

“他死不了,受些苦自然难免,但对他来说,受点伤是值得的。”

他心中一宽,不再过问。两个青衣人已押着高诚走了,膳堂恢复嘈杂旧观。他已经发现柜台前的三名店伙,始终以凌厉冷静的目光,监视着所有的食客,留神食客们的反应。他想:“我已经站起来了,不知他们是否已经对我生疑?我得提高警觉才是。”

同类推荐
  • 剑不谓侠

    剑不谓侠

    侠不在外而在内,不在身而在心,不在剑而在行。我持剑走天下,不谓侠!
  • 霸业宏途

    霸业宏途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一人一兵,怎能敌千军万马?我要做那醒掌天下事,醉卧美人膝的天下共主!命?呵呵,命若天定,我就破了这个天!
  • 主神之约

    主神之约

    一个人人知道的废物,一个人人唾弃的废物,在他爹爹死后,自己的娘亲都不能住进主院,没人重视。然而命运的改变使他走上了强者的道路,究竟是什么改变了他的人生?
  • 重生之燕十三的剑

    重生之燕十三的剑

    燕十三自毁最强的第十五剑,然而他死后,灵魂却落入了一个永恒黑暗的时空里。那时空的主宰说:若想找到你最强的敌人,必得练成最强的剑术;于是,在神秘主宰的指引下,他重生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 重生之绝霸天下

    重生之绝霸天下

    霸王诀,练者霸绝天下!前世为一穷屌丝,经过努力考上名牌大学,现实的残酷让他愤恨--没钱没爹没后台上天眷恋于他,让他再来一次,他说过:“这一世,我要站在世界的顶峰意外重生,发现密宝,改变前世的境况!
热门推荐
  • 1-2年级,激活孩子能力的关键期

    1-2年级,激活孩子能力的关键期

    结束幼儿园的生活,孩子就要进入小学低年级,也就是1-2年级。这个时候,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隐隐中都会透着一丝陌生感以及恐惧感。通常我们认为,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生涯的开始,要帮孩子开好上小学的头,家长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期。
  • 归来紫金

    归来紫金

    一个隐藏着巨大的秘密的男人,在NBA翻起滔天巨浪
  • 原谅我这是最后一次了

    原谅我这是最后一次了

    3020年,男主陈北出生在一个不算富裕,不算贫穷的家庭。但是3020年却流行了一款叫做《全利以赴》的游戏,听说自己可以真正的进入游戏进行打怪升级,作为高中生的陈北怎能不约上好友一起“变强”。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阴谋。为何此类游戏腾空出世!?为何名字叫“全利”,而不是“全力”?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旌旗

    旌旗

    一个落魄侯府的贵族公子、一个浑浑噩噩的无赖少年,凭借生来尊贵的身份,横行无忌、恶霸乡邻,本应庸庸碌碌混世一生的他,却偏偏遭逢乱世。懵懵懂懂的他披起甲衣奔赴了战场,在血与火的历练中、在生与死的彻悟里,他逐渐成长,最后成为一个万人敬仰的大英雄。一段烽火鸿声哀一曲高歌布衣白一朝梦里伊人笑一丈旌旗万夫开架空小说《旌旗》,为你展现一个无赖公子成长为大英雄的热血悲歌之路......
  • 九脉神偷

    九脉神偷

    陆语,一个小偷儿。懒到无可附加,口头禅是“太麻烦了”。让这样的人去修仙简直是要他的命,幸好他的死鬼老爹早就给他种下一身“魔功”。身为神鬼妖灵仙魔人七道公敌,他要考虑的是怎么活下去。
  • 网游之最强全能王

    网游之最强全能王

    风尘疲劳过度猝死,回到十年前,《神域》开服的前一天,本身就属于一线玩家的他,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呢?
  • 暗藏在画作里的悬案

    暗藏在画作里的悬案

    这是一幅传世名画‘五牛图’引发的一系列古玩字画的风波,故事发生在1998年,李四海的爷爷李三泉,因为三十年前的一批古董而遭人陷害,他的爸爸李中山也因此被人抓走,李四海为了查清这一切的真相,踏上了一条以古董为中心的险路……
  • 逆袭吧恶毒女配

    逆袭吧恶毒女配

    荣菲菲穿越成了莫宛,一个她小说中的恶毒女配,被她写死了的恶毒女配。于是如何在自己写的小说中存活下去,并且顺利完成填坑回到自己的世界,成了荣菲菲为之奋斗的目标。奈何,奈何,拥有知晓剧情发展的金手指又如何,每个人都在命运的齿轮下。不行,她必战胜一切,且看她如何挣脱既定命运的枷锁,完成逆袭人生。
  • 独望月

    独望月

    不少人都很好奇我的处女作是怎样的一本书,我至今才有明确的答案。一本书就好比一个女人,读者则似男人。往往女人给男人的第一印象极为重要,所以在男人接触一个女人的前期,一般的女人总是极力保持自己完美的一面,而一旦她吸引住了男人,后期就没必要再去追寻完美。这样的女人断无新鲜可言,男人也会因此失望。《独望月》不同于一般女人,或许她不能很快地俘虏男人的心,但她的魅力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越加独特,男人对她的喜爱也会日久生情。这就是《独望月》,一个特殊的女人。
  • 王富仁先生追思录

    王富仁先生追思录

    王富仁是当代著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鲁迅研究及现代思想文化研究,对当代中国学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王富仁先生去世后,社会各界、弟子亲友撰写了大量追悼文字,散见于各大报刊。这一本集子,就是这些重要文字的汇编,其中有关于王富仁先生生平事迹的追述,也有对其思想片段的感受,内容丰富,对于总结王富仁先生的精神遗产,总结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宝贵学术传统都极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