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857600000123

第123章 迁都北京整顿军队

上章说到浩成在樊楼成功让包完等人为大明新朝效力。

浩成回到皇宫,先换了常服,随即来到垂拱殿。只见西凉国特使与首辅范直清已经在殿中等候多时。

浩成坐在龙椅上,两人行礼过后。西凉特使说道:“陛下,臣奉我主之命前来签订新的停战条约。

原来当初西凉国之前与塞尔柱帝国刚刚打完仗,薛罡也只是看着大宋内乱的机会,想趁机打一下,没想到潼关宋军凭借人数与地形的优势坚守不出,随后浩成又率兵打入了汴京。西凉国也得知了消息,得知燕王已经成立了大明国,再打下去也捞不到好处,随派人前来签约停战条约。

浩成笑道:“尊使,之前你们趁我国内乱,发兵攻打潼关。眼下你们偷鸡不成,蚀把米。看捞不到好处了,就跑来要求停战?想得美,朕正准备兵发西凉国!。”

西凉国使听到此话,吓得立马跪在地上求饶道:“陛下,其实我主攻打潼关实则是为了帮助陛下成立大明国。

如果不是我主兵发潼关城,吸引了大批宋军,陛下也不会如此轻易地拿下汴京,不是嘛!。”

其实西凉国使知道以浩成的性格,一定会出兵。但是由于出发之前,西凉国主薛罡三令五申,不可与大明轻言开战,虽说西凉国与塞尔柱帝国之战,结局是以西凉国胜利而告终,但是毕竟此战西凉军的军力,财力也受到不小的损伤,尚没恢复。

而浩成这边虽然刚刚成立大明,但是国内暗潮汹涌,还是存在着很多不安定因素,浩成也急需休养生息,培养国家元气,攘外必先安内。刚才浩成之言,也只是吓吓西凉特使,震其胆而已。随即双方最终签订一个停战条约,西凉国与大明国停战三年,无任何赔款。

西凉特使走后,首辅范直清说道:“陛下,臣有一事,希望陛下恩准。”

“说吧,老范,一般你要我恩准的事情,都是让我头疼的事情。”浩成回道。

其实老范是浩成做燕王时就这么称呼属下,毕竟只有关系特好的上下级关系,才这么叫。

范直清说道:“陛下,臣认为让虞允文出任国防部部长甚为不妥!。”

浩成回道:“有何不妥,虞允文乃是前朝重臣,能文能武,人品也不差。”

范直清急忙说道:“陛下,正因为虞允文是前朝重臣,才不可不防!虞允文在前朝之时就是工部尚书兼南直隶总督,浙江承宣布政使,统领着近五十万备倭军,如今又位居国防部部长。臣担心如果虞允文,联合宁波府的崇王,起兵造反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浩成心里知道“党争”这个东西从宋代就开始特严重,党争,是古代政治中的一个常见现象,历朝历代皆有不同程度的党争。而它们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正所谓孔子有云:“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但历史告诉我们,党争并不是小人的“专利”,君子也会党争。在这一点上,宋代和明代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示范”。

宋朝是“废法不废人”,而明朝是“身与名俱灭!可谓党争的最高峰!”。

宋代党争的特点要属“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由于宋朝堪称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最幸福的朝代,宋太祖赵匡胤曾立下“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的誓言并刻于碑上。

因此,宋代对知识分子(士大夫)及其宽容,只要不是罪大恶极,并不会被施以刑罚。即便是与君主相争,往往也没有性命之虞,最多就是外方到地方,远离朝政。这点从范仲淹和王安石的境遇上体现得最为典型。

而浩成对士大夫不重视,但并不贬低。只不过呢,党争这个东西,用得好就变成了帝王术,皇帝也不希望下面抱成一团,对抗皇权。所以浩成对党争一直是控制着火候,只要不是互相人身攻击,为国事而吵即可。

随即浩成“点了一下”范直清,说道:“老范,你说得我知道。但是眼下是用人之际,而且虞允文这个人是不会造反,就算要造反,朕也能灭了他!至于崇王,朕这边早就派锦衣卫日夜监视,谅他不敢有异心,朕之所以不杀崇王及前朝宗室,也是给天下人看看,我朝之气度。”

其实历史上凡是能打仗的马上皇帝,一般不大会担心臣子造反,而是担心自己死后,自己的后代皇帝没能力驾驭这些有能力的臣子,所以才会有明太祖朱元璋杀功臣之说,当然明太祖杀功臣,也有功臣自己的确犯了法而死,这里就不细说。

这时,吴瑜带着儿子袁靖进来了。这袁靖是靖难之役时,吴瑜与浩成所生的儿子,浩成为了纪念靖难之役,所以就起名袁靖。范直清见过吴瑜之后,便退下了。

浩成问道:“爱妃,怎么有事吗?。”吴瑜回道:“官家,臣妾带着儿子来看看你丫!谁知道官家在和范大人在议事!。”

浩成这时才知道,自从袁靖出生,浩成都没看过,只是出生时,吴瑜派人请浩成赐名,浩成赐名后,便一直没见过袁靖。浩成赶紧走下龙椅,与吴瑜,还有袁靖,有说有笑地逛御花园去了。

一个月后,浩成召集群臣,只见浩成先说道:“诸位爱卿,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整顿,朝廷中枢运作已然恢复,而在场的诸位爱卿都可堪称朝廷栋梁,朕盼你们精忠报国,辅佐朕躬,继往开来,而当前朝廷万般要事,百废待兴,当从何着手,请众卿各抒高见!。”

说罢,众位大臣居然鸦雀无声,都不说话,不是你看看我,就是我看看你。

浩成见大家都不说话,遂又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不肯说,那朕就说说朕的想法,朕提议迁都北京!。”

此话一说,朝堂上大多数的文臣一片哗然,毕竟刚刚中原经历战事,此时迁都恐怕又要劳民伤财,但大家都知道眼前的这个主字,那可是从刀枪剑戟里杀出来的,倘若不顺他的意思,又或者没有个合适的理由,只怕是无法轻易动摇他的决定。

随后众百官给出了五个方案,分别是汴京,洛阳,长安,南京,北京。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四大古都,分别是长安、洛阳、北京和南京。

在上古时期,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重心位于西北,因而往往都会选择以长安作为首都,洛阳作为东都以控制关东地区。

到了唐朝之后,关中地区经济迅速恶化,经济和政治重心不断东移,长安和洛阳就失去了作为首都的优势。两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强盛起来,为了同时控制大漠、东北和中原,金朝、元朝选择以北京作为首都。而长安坐镇西北,洛阳遥控关东。在六朝时期,南京作为首都之所以是短命,主要还是当时南方经济开发不足,地广人稀,没有充足的财力和兵源。然而经过隋唐、两宋的开发,东南地区已经成为了全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重心。

此时定都南京并无不妥之初,并且孝宗时期,虞允文就曾经奉孝宗之命修建南京城,巧就巧在虞允文修建南京城的图纸,就是浩成根据后世所记载的明朝南京城的图纸,当初浩成得知虞允文奉命修建南京城,便主动将图纸赠送给了虞允文,虞允文看了之后觉得甚好,就按照此图设计建造,却不知日后竟是为浩成的大明朝而准备。

而南京靠近大海,适合进行海洋贸易。自唐朝以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并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

位于江南的南京和其上下游的采石、瓜洲一起构成的江防体系是保证南京安全的直接屏障。同时,南京自身的地理条件也十分优越。因此,几乎所有占据中国南方的政权都以南京作为首都。况且南京地势险要,四周是山,北高南低,易守不易攻。西边有秦淮河入江,沿江多山矶。

从西南往东北有石头山、马鞍山、四望山、卢龙山、幕府山,东北有宁镇山脉的最高峰钟山,北边有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南边有长命州、张公州、白鹭等沙州形成夹江,这些天然屏障拱卫着南京,从而使得历代统治者都很看中这块地。

不仅如此,南京还交通便利,东南的太湖平原和钱塘江流域是水资源极为丰富的地方。沿江可上溯到九江、武汉,沿江下行可到松江(今上海),加上秦淮河与太湖水系,使得南京四通八达。

所以定都南京这个方案就先作为可选方案,放置一旁,这是支持定都南京一派的大臣。

支持定都长安的大臣则认为长安这个地方,够牢固,够坚挺。当年春秋战国的时候,那么多诸侯国,那么多能打的人,最后都给挡在外面,连长安的大门都没摸到。

到了汉景帝时期,诸侯王叛乱,这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一次。

长安能这么猛,更它的地理优势有很大关系。长安这个地方,由四个关口扼守要塞。这四个关口,分别是潼关、武关、大散关和萧关,个个都是险要关口。

就以潼关为例,在古代,潼关不仅顶着”天下第一关“的名号,更主要的一点在于,它跟秦岭、禁谷连接起来,又有黄河作为屏障,加上刻意修建的城池,只允许一辆车经过的宽度。

让历代的军事将领面对潼关,都得抓破头皮。可是问题是定都长安虽然地形占优势,利用西北边疆开拓,但是有两个问题。

第一,关中地区在唐朝就已经显示出其弊端:粮食无法自足,而且长安处于北方风沙十分大水源也是很贫瘠,再加上如果定都长安,那么长安城里面的居民势必会增多,面对众多需要的水和粮食也就非常多。

虽然大家很痛恨隋炀帝为什么会修大运河,其实就是为了能够让群里的百姓能够吃饱饭,不过他由于太急功近利,而导致失败了。

以前要同时又面临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的两大军事压力,现在西面又多了一个西凉国,可谓三面皆是强敌。

第二,就是长安现在还不在浩成手里,所以就算是定了,也要等以后收复再说。所以定都长安直接给否了。支持定都洛阳的大臣是因为第一、如果只是比较地理优势,洛阳并不比长安差。如果但从防御的角度来讲,洛阳其实比长安更有优势,洛阳本身是一个盆地,北枕黄河,隔河遥峙太行、王屋等山,又有北面的邙山作天然屏障;南有险峻的伊阙,再南遥峙熊耳、少室诸山。

西控崤、函之险,东扼虎牢、黑石等关。

中有土壤肥沃的伊、洛平原,粮食足以自给。

故洛阳是一个“控以三河,固以四塞”的形势要地,汉代的张良也曾赞扬过洛阳的地理优势。

而且洛阳地理位置属于易守难攻,要想攻打必须先要通过周围的是城市,但是周围的城市皇帝往往会把守重兵,进行层层防守。

所以,在历朝历代洛阳都是皇帝定都的首选位置。

首先最早的夏朝斟鄩,商朝的西毫,西周,东周,西汉初,东汉,曹魏,西晋,北魏迁都洛阳,隋朝建都,唐朝,武周后梁迁都,后唐迁都,后晋等这些朝代在此建都,可见这洛阳是历朝皇帝的钟爱。

可问题是洛阳有一个明显的劣势,那就是它作为一个盆地。如果被包围,很难做长期坚持。

因为它地方就这么大,哪怕都用来种粮食,也不足够长期消耗。虽然隋炀帝修建了大运河,专门用来运粮食。

但如果大运河被切断,洛阳就可能陷入死地。到时候还可能会被等着被包饺子,所以这个方案也给否了。

至于定都汴京的大臣则认为自秦汉以来,全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中心偏于西北地区。

而唐中期以后,受安史之乱的影响,关中地区战乱频发,水利失修,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进而导致人口衰减,经济衰退。而相比之下,黄河下游城市的经济地位却在逐步提高。

到了宋朝,由于地理和国防的关系,军事和政治重心仍然在西北地区,但是在经济方面,汴京经过五代十国以来的发展,既是南北交通中心,也取代长安、洛阳成为经济的中心。因此,北宋王朝定都于汴京。

北宋初年,不少大臣都曾建议建都长安或洛阳,而宋太祖赵匡胤却决定建都于汴京。这当然是从经济上考虑的,也考虑到粮食运输的问题。

作为首都城市,必须要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粮食运输。唐朝的都城长安的粮食供应全靠运河。但是在唐代,因运河年久失修,长安的粮食经常供应不上,这不利于都城的安全。

但北宋的都城汴京也存在无险可守的危险。因汴京地处平原,而北宋的大敌是辽朝。一旦辽朝的骑兵南下,不数日便可抵达黄河,而渡过黄河便直面汴京。

所以对于汴京无险可守的不利之处,宋太祖赵匡胤的方法就是既然要建都于此,势必要驻守大量重兵,故而北宋禁军一半集中在京师附近。

而另一半军队分散在全国各地,这种“强干弱枝“的兵力部署显然是为了配合建都开封的需要。

关键问题就是汴京是宋朝这群遗老遗少的所在地,尤其是众百官,大多数就是扎根再此。他们可不希望把都城迁往别处。

而最后这一派就是支持浩成迁都北京的大臣,绝大多数是燕军旧将,主要是家眷等大多数皆在北京,诸将无不希望能迁都回北京,一来可以光宗耀祖,二来一旦迁都北京,那么大明朝的武勋集团的地位就会永远占据最重要的位置。

其实浩成内心也想迁都北京也是因为浩成当燕王的时候,就是在北京,这里就是他的封地,也是他造反政权的大本营、根据地,可以说,对于这片土地,浩成是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的。

而且,经过他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这里的相关设施已经成熟,所以,在这里建立自己的政权的首都很是方便。其次是浩成他对汴京没有什么好印象,虽说浩成拥有侠王的美名,但是也只是集中在燕地一带,极受百姓爱戴。

而浩成初入汴京之时,汴京臣民对前朝大宋,尤其是对宋孝宗普遍的忠诚。反而对浩成本人的冷淡,令他很不舒服。

而且辅佐宋孝宗的多为江南,河南等人士,浩成即位后,在汴京杀戮过甚,唯恐结怨太深,有损执政基础。从稳固皇位考虑,返回其发迹之地似乎更为有利。

北京,则是浩成就藩的旧国,也是他崛起之地,“群众基础”非常不错——至少浩成自己是这么觉得。而且北京的紫禁城已经在前朝之下建成,迁都北京可不用再大兴土木。

再者虽说浩成是奉天靖难,但是作为背负篡弑恶名的非法夺取皇位者,尤其是宋代文人的自有度太大,他们从浩成登基起开始就开始不停地造谣。

尽管浩成设置了锦衣卫,可以抓捕散步谣言的百姓与文人,但是浩成明白自己必须为恢复名誉而奋斗,他不能做一个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守成之君”,必须应创下“丰功伟绩”来证明自己虽然得位不正,却远比理所当然却平庸碌常的合法继承者更雄才大略,国家到了他手里,更辉煌、更有前途,他脑子里一直缠绕着这念头,所做每桩事皆以此为出发点。

浩成希望以北京为基地,干一番平定宇内、拓疆辟地的大事业。重要的是北京距离长城很近,中央政府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侵略。中国的外患首要是北方,其次是西北面,而北京在军事指挥上的优点是处于后方的南京以及长安、洛阳、汴京四城无法比拟的。

同时,以天子戍边的气势以及皇宫和后世皇帝陵寝俱在前线的事实,使朝廷上下在面对危机时更有抵抗的决心;就像历史上明代的土木堡之变、事后明朝就坚决地组织了北平保卫战,而不是像西晋、北宋一样放弃北方。

重要的当时的北京,在浩成的管理之下,土壤肥沃,河流纵横,是农耕的一个合适地点,粮食产量高,供给足,特别适合军队的大规模驻扎,以及居民的长时间繁衍生息。

最后定都北京的好处就是,目前西凉国占着陕西,迁都北京也可暂时避免战火烧至京城。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浩成的大明朝首都还是和历史上的明朝皇帝朱棣定都的地点一样。实行两京制,首都北京,陪都南京。首都的问题定好之后,就是军队问题。

之前宋高宗时代定下了众多藩王军,浩成自己是藩王造反夺得皇位,他终于明白藩王拥有土地和军队是多么让人害怕的事,要是自己亲人,比如儿子做藩王,那倒算了,关键是现在这些藩王都是异姓王。

但是目前用兵的情况还非常频繁,所以浩成暂时不削藩,只是延续了之前的规定,如无朝廷特批,藩王封地执法权,封地的地方长官仍由朝廷直接委派。

藩王只管打仗,不得插手地方政务,藩王只管自己的军队,无权管理地方上的朝廷军队。

其次以往藩王军饷可自行筹措,但是浩成规定对藩王的军队的军饷器械由朝廷统一拨发供给。最后就是规定藩王军队的人数,目前藩王拥有的军队数量上限不得超过五十万,超过五十万且需由朝廷批准才可招募。

各地的卫所军麾下五千人,步兵三千六百人(按明军步兵标准配置即浩成根据戚家军十二人一队为基础),骑兵一千人,炮兵、战车兵人四百人(管理野战重炮及冲击式战车),其中配红衣大炮五十门,佛朗机大炮五十门,冲击式战车一百辆。

各卫所军的长官均由北京军事学院毕业生担任。(具体人名会在后续章节中出现)。

其次为了方便编制和指挥全国军队,除原有的神机营、五军营、三千营以及关宁军外。其余军队除卫所军外,编制如下:

狄忠信麾下五万狄家军编为安远军,加封狄忠信为安远军节度使。

吴王刘淮麾下的五万刘家军编为威武军,加封刘淮为威武军节度使。

卢环麾下的二十万军马编为平卢军,加封卢环为平卢军节度使。

荆州襄阳岳飞岳家军五十万精减为二十四万,并且拆编为两部。

一部由岳飞统领,名为清远军,共十二万人,岳飞兼任清远军节度使。

一部由岳雷统领,名为镇宁军,共十二万人,岳雷兼任镇宁军节度使。

顺惠王李师闵麾下原二十万精减为十万,编为武泰军,驻地洛阳。李师闵兼任武泰军节度使,蕲王韩彦直为副节度使。

李纲之子李宗之的原汴京城守军三十万,精减为十万,编为护国军,驻守汴京。李宗之为护国军节度使,副节度使曲端。

四川涪王吴阶麾下三十万川军精简为十万,编为武安军,驻守成都。吴阶为武安军节度使,吴璘为副节度使。

而驻扎在山西的种浤的种家军与折彦质折家军合并为靖康军,共计约十万人马,种浤为靖康军节度使,折彦质为副节度使,并加封种浤为靖康王,折彦质为太山王。

南宁柴王柴排福麾下十万军马镇守南宁,编为南宁军,柴排福兼任南宁军节度使。

以上各藩王军的步骑兵的装备均由藩王自己设计配置装备,有些并不是完全按照明军步兵标准配置。全国卫所军的武器装备除特制装备之外,一开始统一标准化。

杨国公刘光世之子刘濠的二十万原汴京皇宫禁军挑选出精兵八千,编入陌刀营归魏胜指挥。而刘濠回老家养老,俸禄依旧,至于江南的五十万备倭军暂时不动。

另外,浩成改革了卫所制度,首先一旦从军为士兵,即为军户,归五军都督府管辖。百姓为民户,归户部管辖。军户一般为世袭职业,但也可提出类似后世的“转正”等(即包分配工作),甚至后代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与百姓的权益无疑。

其次每个百姓人家必须出一丁男赴卫所当兵,称作正丁,其他的子弟称作余丁,而一旦出现正丁死亡,要由该军户的余丁依次递补。若本户绝嗣,则要由同族人递补。

当然如果家里是独生子女,只要双方都同意,也可不用当兵。另外如家中只有女子的也可不用当兵,当然也没有不准女人当兵。

其次浩成规定明朝军队的士兵一般服役为2年,2年后可自己决定是否继续服役,如果选择继续服役,还要经过上级的审批,当然发生战争以及平时有违法乱纪的事情时,就由上级及朝廷单独特殊处理。

而且在每个城、镇、县、村都设置招兵处,一旦退役的士兵想再次当兵,或者朝廷下诏征召兵丁时,可由招兵处报名。一般男子十五岁以上就可以当兵,特殊情况除外。

士兵在当兵时除了有军饷之外,一旦士兵服现役每满两年,即发退伍金五十两,最低的军官为一百两起,如有战功者则会另行增发。最重要的是,浩成规定卫所军由原来的三分战备,七分屯田。改为全面战备,即卫所军没有屯田,平时就是军事训练。

毕竟浩成觉得士兵就是用来打仗的,特殊情况除外。

虽然卫所兵没有屯田,势必会增长浩成统治下的大明的国防开支,但是保证军队的战斗力是第一要务。钱的问题毕竟比人要好解决。

所以浩成统治下的军队基本上在福利保障这块已经相当接近于现在军队中的“五险一金缴到位,免费按标准吃住,按条件购买经济适用房,退役有保障,工资按时发放,有完善的荣誉体系,有公平合理的奖惩机制,受伤牺牲有抚恤,致残有终身供养,家属可随军随迁,可以说不愁养家糊口不愁后顾之忧”。

浩成十日之后便迁都北京,永乐盛世即将拉开展新的序幕!。

同类推荐
  • 云霸九疆

    云霸九疆

    铸剑大师欧治子,以百人之血铸鱼肠剑,传说得此剑者,弑君杀父,皆不违天道。阖闾以此剑诛姬僚,夺吴国王业。云蛰,宋国人,幼年染疾,骨骼受阻。18岁,却生着一副稚子模样,得名医赊余救治,20岁时,病愈。此刻,开启暴走模式,叱咤风云,一时风光无敌。夫差赐云蛰鱼肠剑,欲刺杀越王,但云蛰却发现越王乃自己至亲……
  • 贞观最强家丁

    贞观最强家丁

    唐枫因着意外穿越大唐,成为长孙府的一名家丁。正值贞观盛世,小小家丁登上大雅之堂,游走在王侯将相中,惊得朝堂满朝风云。且看小小家丁,如何游戏人间,搅动风云。本文种田文,非考究!
  • 贼寇

    贼寇

    揭竿而起沦为寇,失面失语失忆,浪迹漂泊,居无定所。被官府重重追缉,遭江湖层层封杀,险境厄运,如影随形。且瞧他,孤身只影,铮铮铁骨,走南闯北,奔东走西,冠绝笑傲天地间!
  • 回到大明当崇祯

    回到大明当崇祯

    一个现代人回到大明成为崇祯,原本只想改变自挂东南枝的命运,然而数十年后,全世界都响起了一首战歌:我们的大明将惩罚整个世界,整个世界都将屈服,我们将主导一切,每个角落都将响起日月颂歌!东方巨人来了!!!所有人都站在这里,我们已经征服了世界,你们应向我们鞠躬,向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万岁!!!万岁!!!……PS1:战歌参考《苏维埃进行曲》PS2:已有三百万字作品《重启九七》,完本保障,值得信赖!
  • 大明肃王

    大明肃王

    本为西北一闲王,冲冠一怒又何妨。覆巢之下无完卵。再造大明续称皇。
热门推荐
  • 帝仙归途

    帝仙归途

    仙界主宰,重回凡间,再次傲视苍穹,笑看天下。
  • 寒辰

    寒辰

    在这平行的世界,平凡的世界里,有着不平凡的人。
  • 对不起我是个好人

    对不起我是个好人

    妹子:“我喜欢你!”洛风影:“有种你再说一次?”妹子:“我喜欢你!”洛风影:“对不起,我是个好人!”恭喜你,又成功发出一张好人卡…洛风影眼角落泪:我特么也不想发啊…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极道霸装

    极道霸装

    如果你可以融合各种材料升级装备……一块陨石+废柴短剑=陨铁宝剑一根齐眉棍+三根猴毛+如意宝铁=如意金箍棒伏羲八卦图+心灵宝石+道德经+算盘=深蓝……于是你有了痛苦之刃,白银之剑,腐烂头盔,毁灭拳套,不灭之握,火之高兴……武装到牙齿,最强霸装!
  • 42度呛辣爱恋(幸福的浓度系列)

    42度呛辣爱恋(幸福的浓度系列)

    这个男人会不会太夸张?在法国,她三次与他巧遇,三次他都有不同的女伴,可是,他阳光般的爽朗笑容,总能给她温暖的感觉;他洒脱态度下的细腻心思,总能带她一步步跨出心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今天我叫秋叶遥

    今天我叫秋叶遥

    本该是普通的放学路上,浅野枫却在一阵剧痛后震惊地发现,他竟然和自己单恋的女孩秋叶遥互换了身体。随着时间流逝,灵魂互换给人的危机越发深重,不为人知的阴谋也暗藏其中。
  • 名门独宠:总裁的头号鲜妻

    名门独宠:总裁的头号鲜妻

    她睡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醒来后才发现,男人竟然是她男友的小叔?传说中的季氏集团的掌权人?她仓皇逃跑,却被男友拉着见家长。不偏不倚,又再度看到他!昏暗的角落里,男人将她压在逼仄的角落,俊脸满是邪气。“昨晚的你很热情?”“禽兽!”女人俏脸一红,咬牙道。“宝贝,你比我更禽兽!”男人放肆挑眉,指着自己身体某处的抓痕!某女风中凌乱,形如化石!所有人都说季寒川冷酷无情,却有一个逆鳞,她的名字叶秋!
  • 星辰泪

    星辰泪

    恶魔的眼泪也可以如此澄澈,天神却毫无悲悯。真是讽刺。书中人名多修改、取自自西方各地神话,如苏美尔神话,荷马史诗,北欧神话,埃及神话等等,如果各位读者了解这些的话,说不定能预先得知某些角色的结局或者性格哦。(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啦)《侠盗》宇宙中的另外一部,是发生在亚特兰蒂斯大陆陆沉前的故事。如无意外,每天晚上十点准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