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216000000020

第20章 枭雄的抉择(求投资)

孟冬十月,不同于钱塘的微寒,汴州的夜晚很冷,外面瓮里的水皮子上已经结了冰碴。

梅园里屋,一群人正围坐在火炉子旁沉默。

半晌后,梅阑叹了声气,“唉,晚娘她们南下已经月余,按常理说,应该已经到了钱塘,也不知如今安顿的如何,什么时候才能传回个信儿来。”

他这两天隐隐有些悔意,当初就不该让晚娘一个妇人带着一群半大小子南下,如今世道艰难,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可怎生是好,都怪自己贪心,舍不了这园子。

其实也不能怪他,颠沛流离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有了个安身之地,任谁也不可能就那么轻易的舍弃了。

“放心吧班主,”旁边的洪老劝慰,“有晚娘带着孩子们,出不了事儿的,别看她这人平日里性子直,可大事上却从不含糊。再说还有庆之和小九跟着,庆之性子沉稳,再经过上次之事,他也成熟了不少,小九更不必说,要不是看着他打小长大,我都怀疑这孩子是不是个妖怪了。”

听他这么一说,大家脸上都露出了些许笑容,梅阑也稍微安下了心,“您说的倒也是,有庆之和长青跟着,应该出不了什么大事。”

想到梅长青,梅阑也自豪的紧,捡回这孩子是他这辈子最得意的事情,梅长青从小聪慧的有些过头,紧靠自己揣摩就能识文写字,十三岁时哼出《杜十娘》,可把一园子人吓坏了,若是放在那太平盛世,单这出戏就能让他扬名天下了。

见气氛不再沉闷,众人也都聊了起来,聊着聊着便说起了眼下时局。

“这些天城里南下的人少了,听戏的也多了起来,可关中那边依旧有不少人逃了过来,听说那姓赵的将军把十万大军都调进了长安,也不知道是战是跑。”

“大抵是战吧,往年蛮子南下,都只是打打秋风,抢了粮食牲畜便回去了,这次怕也一样。”

“那可说不定,今时不同往日,如今世道更乱了,我不信那蛮子没有逐鹿中原的野心。”

......

众人七嘴八舌的聊着。

洪老看向一旁沉默的梅阑,“班主你觉的呢?老头子这些天总有些不好的预感,感觉要出什么大事儿似的。”

听他这么一问,大家也都安静下来聆听。

梅阑沉吟了会儿,踌躇道,“不好说,往年里蛮人只是掠边,今年却已经逼近了关中,若那赵将军抵抗还好,若他不战而逃,长安一旦被蛮人拿下,情势恐怕就危机了。”

“唉!”

听着洪老的叹息,众人再次沉默不语。

此时千里外的长安城大殿内,赵胤也在与几名心腹讨论。

见众人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赵胤沉声道:“诸位,眼下情势已经刻不容缓,前方探子来报,蛮人五万精骑已经逼近,再有两三日就将抵达长安,大魏那边依旧没有动静,只有被困在绥德的李农夫带着五万散兵在负隅抵抗。绥德城贫瘠,蛮人只是围困,并没有强攻的意图。但汉中不同,汉中乃富硕之地,此次草原遭灾严重,那成吉怕是要铁了心要劫掠汉中了。要进汉中,就必下关中,而长安是他们的必经之路,是守是退,本将军一时也拿不定个章程,所以,我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左侧一位偏将起身,“将军,依卑职之见,我等当守,大丈夫马革裹尸,岂惧他一群野蛮之人?”

“正是。”

“合该如此。”

......

一旁的几名偏将连声附和。

赵胤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坐下,犹豫了下,看向右侧下首的中年人,“则平怎么看?”

则平是字,那人叫赵普,赵胤的族人,文成先生曾夸他乃天下少有的智谋之士,赵家能够拿下世家林立的关中,他功不可没。

赵普见上座的赵胤问他,略微思索了下,便开口分析,“成吉此人野心很大,从他统一草原部落就能看的出来,但眼下他并不具备争雄天下的资本。今夏北地大旱,草原人畜挨不过冬,此次南下怕是逼不得已。眼下的蛮人就如同那饿坏了的狼群,哪怕是面对猛虎,他们也会拼死一扑,唯一庆幸的是,蛮人此次只为劫掠,并不会趁机吞下关中。至于我等是守是退,两者都有好坏,就看将军与诸位如何抉择了。”

“则平不妨细细说来,也好让我与诸位将军参考一二。”

赵普点了点头,起身走了几步,沉声道,“自古得关中者得天下,若依照诸位将军先前之意留守,不仅失不了关中,而且收获了民心,今后的关中各大势力,将无人能撼动的了我等在关中的地位。只是将军在长安这十来万精锐,怕会所剩无几,两三年内怕是难以再图谋中原。”

话到这里,他扫了眼两侧众人,见他们都点头赞同,便接着说道,“现如今大周远在江南,大魏远在西北,若我等选择暂避锋芒弃城而走,则保得这十万精锐不说,还可待来年春暖之时,趁两家毫无防备之际,迅速出兵拿下汉中、洛阳乃至汴州一带,据一州半之地而坐望天下,则大业可期。

不过若要成其事,关中乃重中之重,如此一来,一旦蛮族退回草原,我等势必要重新夺回关中,这其中困难诸位都很清楚,关中大势力以及西北较近的大魏不会坐观。再者,此时我等弃城而走,已失了关中民心,若再要下关中,怕是不易。且我军中士卒大多乃关中子弟,军心涣散是必然的,恐怕将军等今后在军中的威信也会一落千丈。”

说罢,他看着上座的赵将军,“其中利害我已言明,至于如何取舍,还要靠将军你来拿定。”

众人沉默不语,一方是大义,一方是大业,要一时从其中取舍,确实有些困难。

赵胤犹豫再三,有些为难的看向赵普,“则平,我等这些年能坐稳关中,其中艰难你应该比谁都清楚,而十万精兵我们此时也损耗不起,手中若没了精兵,莫说北魏与那些一直背后捣乱的大族,单那榆林那李农夫就不会让我等好过,这两年他们一直都对关中虎视眈眈,只不过畏与我等手中之兵才不敢出兵罢了。如今天下风云已动,时间不待我,难道就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赵普沉默半晌,终是叹了口气,“唉,有是有,但此计实非英雄所为。”

“无妨,”赵胤一脸激动,“还请则平快快道来。”

“也罢,既如此,我且说与将军与诸位,蛮人意不再关中,而在汉中粮仓,若将军既不想失关中,有不想耗费兵力,唯有遣人与蛮族商议,言我等放其入汉中劫掠,想来蛮族必会答应,只是如此一来,将军怕是要遭天下人唾弃了。失关中,失的是关中民心,放蛮人入汉中,则失的是天下人心,还望将军三思而后行。”

待赵普话音落下,立即有偏将上前劝阻,“将军不可,如则平先生所说,此实非英雄所为。”

“英雄?”赵胤嗤笑一声,“历朝历代,诸位可曾闻有哪个英雄得了天下?英雄如项羽者都不得好死,何况是我等?”

“这...”偏将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作答,只得悻悻坐回。

“诸位,我等举兵为何?不就是为了这如画江山,为了这富贵荣华吗?何必要计较这一时的声名,成王败寇,历史一直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他日若我等能坐拥这万里江山,谁敢对我等妄自非议?”

赵普垂首不语,脸上表情有些复杂,此刻他心底里异常矛盾,听的出赵胤是打算放蛮人入汉中了,自从坐拥关中后,赵胤就变的连他都有些看不懂了,从前的英雄成了如今的枭雄,他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好是坏,不过有一点赵胤说的对,英雄成不了大业,可枭雄脚下必将是冤魂累累。谋己、谋人、谋天下,为了赵氏江山,即便错失大义,他也不得不将错就错了。

心底做了决定,赵普便不再犹豫,“眼下危机关头,不知将军如何选择?”

不出赵普所料,赵胤只是扫了眼众人,便沉声道,“放蛮兵入汉中。”

“这...”众人欲言又止,却不知该如何规劝,只得悻悻的闭口不言。

赵普凝声道,“既然如此,将军当尽快遣亲信前往蛮族大营,恐迟则生变。”

赵胤走下台阶,所过之处,众将都目光躲闪的低头,看的出,他们谁也不愿担下这千古骂名。

赵胤环视一圈,最后将目光停留在一位三十来岁的文士身上,“三弟可否愿意?”

文士名赵义,赵胤的胞弟,闻言难以置信的抬起头,就见上方的赵胤一脸平静的看着自己,眼神中的那抹冰冷让赵义不寒而栗,当下不敢拒绝。

“为了赵家大业,弟愿往。”

赵胤闻言大笑,“好,不愧为我赵家儿郎,某家的好三弟,如此你便手持为兄书信,去那蛮营里走上一遭。”

赵义躬身应是,低头间,眼底闪过一抹冷冽的恨意。

同类推荐
  • 重生秦朝我来修仙

    重生秦朝我来修仙

    化神大能宁尘重生秦朝,自从宫殿取秦始皇的狗头。……昆仑山,他斩了三清的头,他望着天地间,手握一柄剑,大声喊出:重生秦朝我来修仙!ps:(本文属于历史,有些架空,是属于历史修仙文)
  • 三国之白门楼

    三国之白门楼

    一个三国穿越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一下呗!
  • 飞回三国

    飞回三国

    羊城去,离家两万里,醉笑三千席,怎奈归家遥无期。一飞机,全班齐相聚,彩云如梦境,刹那回汉烽烟起。黄巾至,万马千军局,血染碧空洗,庆幸真定有侠义。马蹄疾,江船夜雨笛,赤壁误佳期,更添枭雄困城急。晓锋兮,聚义为战息,江山美人志,自古难选空无计。天归一,百万枯骨积,埋剑兴国逸,吾虽孤寂国盛世。华夏山河三万里,历史悠悠五千年。一个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二十五岁青年,早年历经贫穷,经过自身努力,大学本科毕业后,屡次创业却惨遭骗局。殊不知,一次偶然的毕业两年后的全班聚会,坐上了飞往三亚旅游的飞机,竟然遇上了神秘的彩云虫洞,就此回到了群雄角逐的三国乱世。
  • 大宋天书

    大宋天书

    这有一座天下,四国交战,硝烟四起,却又翻云覆雨,指鹿为马。到底是天佑大粱,人杰地灵、文臣武将定国安邦?还是气数已尽,蝇营狗苟、奸臣弄相戏作朝堂?这有一个江湖,揭竿而起,反抗朝廷,却又贪图富贵,玩弄民心。到底何为正何为邪?陈年旧怨,再被重提,你杀我我杀他,恩怨分明却难解难分,江湖快意却又肮脏血腥。法外七旬,放开仇杀是否是朝廷作梗?国逢战事,江湖门派又为何封山闭关?这是一个王朝濒临灭亡的危急时刻,这也是一个江湖纷纷退隐的末法时代。而主角呢?却只是穿越到这大粱的一小小马夫。但他作为“天命之人”却也有着非同一般的际遇。世人传闻有一天上之朝谓之宋,见民间疾苦便落四部天书于凡间。主角能否凑齐四部天书?又会发现怎样的秘密?赖老头,疯道士,绿林好汉,江湖高手,采花大盗,青楼名妓,四国之战,内乱频发,武林江湖,刀剑相向,且看主角如何在风谲云诡的社会动荡中修身齐家平天下。
  • 带着崇祯去流浪

    带着崇祯去流浪

    转世到1644年的大明,成为崇祯第四子朱慈炤。手下没兵,身上没钱,还没系统,“三没”皇子朱慈炤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崇祯去流浪。浪着浪着,就浪出百万大军,浪出富甲天下,浪出一个太平盛世。看朱慈炤如何带着崇祯在流浪中翻转大明?ps:双穿,没系统,剧情慢热,谨慎试毒!小说一群:1083741062
热门推荐
  • 凯爷源来我爱你易生一世

    凯爷源来我爱你易生一世

    想知道TFBOYS与三位女生的相遇吗?那就快来看吧!
  • 泡椒计划

    泡椒计划

    你听说过海洋行星吗?你听说过虚拟的外星文明吗?你听说集成了信息编码的能量体吗?你想拥有和主人公般酸爽又火辣的人生吗?一个学生,一场奇遇,既要和躲藏在他手机里,目的不明的异星人工智能斗奸耍滑,又要承担起加速整个地球科技文明发展的重任。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冷宇偏偏选择一条最有趣的为创业起点,最终建立起自己的科技帝国。
  • 锦绣山河遥遥路远

    锦绣山河遥遥路远

    他是北周永乐王,杀伐果断,冷厉诡狡,醉心权力山河,只欲将天下一统;她是现代地理学博士跨越时空而来,无论到了那里都只爱人间山水,只愿沉醉其间。却不想这样的不期而遇,改变了初衷与执念。初见时,她言语新奇,发色怪异,唯独一双澄澈眼眸撞入他眼中,掀起微微波澜。陪伴时,她说他恃美扬威,让她心神皆醉,人间山水皆比不了他的美色,只是说话间她那双澄澈的眸子却不尽然全是他的容颜。离别时,她说她只愿“世人皆醒我独醉”,竟让他不要辜负了大好河山。再相逢,她献计青州军,他万里奔袭,相逢一眼,她从城墙之上一跃而下,却对他说,“王爷,一别经年,小女子竟无法入醉了。”万里江山,锦绣山河这是他从幼年起就印在眼底,几经杀伐,早已唾手可得,却没想到,只为一眼,就打乱了初衷,那双澄澈的眸子里是否能映入他的容颜成了他心头的朱砂痣,手中的白玫瑰,成了一生的执念。“世人皆醒我独醉”她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却不想在恃美扬威的他那里待地久了再也入不了那样的境界,人间山水再也入不了她的眼,她只想将那个冷厉诡狡,行姿狷狂的男子放在眼中,存在心中。
  • 生死之战

    生死之战

    公元2850年,西方科学家研发代号“超级机器人”工程机器人在科学家的帮助下经过不断的自我进化,已经具备自我认知能力和自我为中心的独立思考能力。当它们发现不加以阻止人类最终会让地球走向毁灭时,它们开始大规模的复制自身并控制人类,人与机器人之间开始为争夺主宰地位而战,最终人类溃败并退回到仅有的最后栖息地,同一年中国科学家也在抓紧研发一种最新智能机器人,代号“铁皮一号”政府部门不敢冒险,便将“铁皮”交给李开源博士,让其长期观察,后来在李博士家铁皮与博士的儿子李成成交为好友,超级机器人在得知人类有铁皮这个潜在威胁时,策划行动打算消灭铁皮,铁皮联手博士儿子李成成开始与超级机器人斗智斗勇,并最终拯救人类。
  • 不做太子做将军

    不做太子做将军

    一座名为天行大陆的世界。以全大陆最长最高的天龙山脉为界,分为东西两部。东大陆以一名为东周的超级大国为首,一百三十一个国家林立在东大陆,虽时有战争却也有着一定的秩序。而西大陆却是完全的一盘散沙,一百四十七个国家混战,每天都有政权交替,每刻都有战争,毫无秩序。一名为姜龙的姜国太子横空出世,志在一统天下,创造和平天下。
  • 浮云列车

    浮云列车

    伊士曼王国没有神秘。请乘坐四叶原野的浮云列车,进入哈洛恩多的里世界——火种与源能,旧神与新祇。繁星化身神民,深渊累骨为级。……乘客:“来不及解释了,快让我上车!”检票员:“说多少遍了,这里不收游戏券!”
  • 余生笑话

    余生笑话

    她是想嫁他的,可嫁的却不是他,明明满心欢喜,却终是一场梦空。他是想娶她的,奈何世道苍茫,他,终是负了她了……
  • 英雄联盟之剑气萧萧

    英雄联盟之剑气萧萧

    【剑气萧萧】履冰人履冰人处女之作,一起帮助他的成长!我本剑圣,误堕凡尘,然而世道弃我,我该俯首,还是逆这世道?八年苦修,一朝得道,绝世狂魔,惊天泣地。手中的剑为什么而挥动?失去一切后又该何去何从?我就是我,不一样的无极剑圣—易。
  • 黑蝎青年

    黑蝎青年

    从黑暗中来,于黑暗而生,于黑暗而死,在黑暗中强大己身!
  • 优秀小学生不可不读的精彩演讲词

    优秀小学生不可不读的精彩演讲词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编写这本《优秀小学生不可不读的精彩演讲词》。这些演讲词都是出于小学生之手,贴近小学生实际,能在小学生之间形成强烈的共鸣。它们虽然没有成人演讲词的那种波澜壮阔,那种撼动人心的华章,但篇篇都是脍炙人口的珍品。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可以帮助小学生学会演讲,领会演讲的美妙。文中的篇篇美文也会给小学生们带来精神的愉悦。学生们徜徉在本书中,在感受美的同时,也会受到灵魂的洗礼、理想的熏陶。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难免有不少欠妥和疏漏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及小读者多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