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32300000032

第32章 八月做人做事做新东方 (3)

当然,文化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团队,一个团队优秀与否关键就看领军人物。团队的领导人不仅要讲究奉献精神,还要有开放的胸怀。新东方的生意模式与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每家公司的价值定位和客户群体定位不同而已。在俞敏洪的一手导演下,新东方根据市场要求的成长过程一步一步地去发展,而且成效明显。新东方就是一所学校,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不断学习,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组织。同时,新东方倡导员工们把企业当做自己的家庭。俞敏洪有自己的要求,他要努力做到开开心心地工作,细致入微地关心大家。

行动指南

企业的发展必不可少的是对人和的准备。

8月17日

民营教育资本

我是否可以把民营教育资本理解为中国国内对于教育产业的资本投资?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其发展前景取决于几个要素:第一,教育是一个回报慢的事业,不要期望迅速取得超额回报,要把教育投资当成一个长期的事业来经营;第二,教育是一件专业的事情,要让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不然很容易做错;第三,教育机构不同于商业机构,办教育尤其要讲品质、讲良心、讲责任,投资者不能急功近利。

——2006年,俞敏洪接受搜狐网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在第二届“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论坛上,财政部部长助理张少春发言说:“全社会对教育的巨大需求与我国教育公共投入不足,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教育公共支出的重点将逐渐向农村转移、倾斜,逐步把全体农村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制。而面对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日益高涨的需求,就必须动员包括私营部门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深入探讨办学体制创新的有效途径,建立起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民营资本投资教育前景广阔,中国经济将受益于民营资本对终身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等教育项目的投资。”

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伴随着《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正式实施。很多专家把它看成是民办教育的松绑之策,认为它的出台必将促进中国民办学校的发展。《民办教育促进法》提到要给予进入教育领域的民营资本合理的回报,但是仍有一系列的政策问题至今未能妥善解决。俞敏洪认为,国家的相关政策还需要完善和有效的推行。例如,政策应该明确界定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和非营利性民办教育机构,标明有什么具体的鼓励措施,比如税收方面的优惠等。

行动指南

资本的过度介入,将导致资本在教育产业领域的过分集中甚至流动性过剩。教育培训机构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必须认真思考自己的精神追求、行为规范和前行方向。

8月20日

新东方最终选择了俞敏洪

现在新东方做大了,我自己所面对的困难反而越来越多了,有些困难是因为中国的客观现实造成的,而另一些困难的存在完全是因为我的无能和性格缺陷所致。放眼看去,我开始明白,只要新东方存在着、发展着,我所面临的困难和痛苦就会永远存在,无穷无尽。多少次痛苦万分时,我下定决心要放弃新东方,希望离新东方越远越好;多少次在我离开新东方一段时间后,又对它如此魂牵梦绕、日夜思念,只要听不到新东方的消息,我就茶饭不思,坐立不安。

——2006年,俞敏洪在其博客文章中如是说

背景分析

新东方最终选择了俞敏洪。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因为俞敏洪并不像其他的公司创始人那样霸气十足、唯我独尊。新东方内斗最激烈的时候,俞敏洪甚至无法左右公司的发展方向,也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彼时的情形是,要么被其他股东罢免,要么自己主动请辞。

知识分子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彼此相轻。起初,新东方的那些高级管理成员存有这样的假想:我学历比你高,英语比你强,既然你俞敏洪能当总裁、董事长,为什么我不能?

对于总裁、董事长的位子,俞敏洪并不特别留恋。新东方的高管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也是俞敏洪的好朋友,所以他觉得应该让任何人都有机会尝试一番。于是,王强、胡敏先后都做过新东方总裁,他们都有所成就,也做了许多事情。但最终又都是他们自愿让位,因为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当总裁的艰辛。俞敏洪将王强、胡敏定性为典型的学者型人物,一碰到处理类似与政府关系这样的事情,他们就显得力不从心,最后还是要俞敏洪出面料理。日子一长,王强、胡敏心生倦怠,长叹一声:“老俞,还是你自己来扛吧,我撤了。”

上市之前,俞敏洪甚至已经为自己设定好了退休并让出总裁位子的时间表。随着资本运作的成功,俞敏洪的退休计划被迫取消,董事长、总裁两职兼于一身。进与退、授与受,都是新东方发展历程中的制度安排所需,俞敏洪觉得人事改革就是人的心态的变革与调适。

或明或暗,俞敏洪已经开始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考虑接班人事宜。他对接班人的要求非常简单,只要那个人的文化认同、价值追求与新东方一致,同时具备高度职业化的商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对教育事业极其热爱,就可以了。

行动指南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在其位,谋其事。

8月21日

教育是一种气场

教育是一种氛围,而不是一栋楼或多少资产,新东方的上空笼罩着一股“气”,这是人才积聚、沉淀而成的。人散了,“气”就散了,事业也就不可能做大,这也是许多培训机构想要模仿新东方而无法做到的。

——2006年,俞敏洪接受《中国经济周刊》杂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是什么造就了俞敏洪?全国工商联副秘书长王忠明博士的结论是:独特的经历和家境给了他异乎寻常的气质——憧憬、乐观、幽默;恰逢其时的市场经济发展给了他创业的机会——语言培训市场前景广阔;不断扩展的愿望——高考是想摆脱农村的困苦生活,搞培训的目的先是只想赚点钱,创办发展新东方则成就了他的教育事业。

俞敏洪为什么能够成功?因为他以人格魅力营造了两个气场:第一个气场是以学生为主体,这些人追逐俞敏洪,将他看做人生导师;另外一个气场是以新东方员工、高管为主体,这些人信赖俞敏洪,将他奉为精神领袖。

气场的营造,成就了俞敏洪成功的故事。1993年12月,俞敏洪将北京图书馆报告厅租下,举办免费的全民学英语讲座。刚刚开始创业的俞敏洪选择以这种方式为新东方提升人气。那一年的12月,寒流侵袭、气温骤降,俞敏洪裹着一件军大衣都冷得瑟瑟发抖,他想这个报告厅能容纳1000多人,只要能来500人就是胜利。俞敏洪万万没想到的是,临近讲座开始的时候,报告厅周边聚集了4000多名学生。把门的保安哪里见过这阵势,吓得赶紧关闭报告厅大门。门外的3000多名学生情绪开始激动,渐渐骚乱起来,在外面又推门又砸玻璃,结果把附近的几十个警察全给招来了。随后警察站成一排,拼成人墙,维持现场秩序,但学生根本就不买账,照样互相推搡着往前拥。

俞敏洪想出去给学生们讲几句话,警察说:“你出去的话恐怕学生会把你‘撕碎’的。”俞敏洪仍坚持走出了报告厅,报告厅里面由同事代讲。室外,俞敏洪站在一个大垃圾桶上给学生们讲英语,军大衣扔在报告厅里,他只穿了一件厚衬衫。学生们逐渐安静下来,俞敏洪就这样顶着寒风在室外讲了一个半小时。学生们被感动了,还有人脱下羽绒服披在俞敏洪身上。演讲完毕,派出所礼貌地将俞敏洪带回去讯问,善意地提醒他要多多注意“聚众”的后果。

好多年以后,很多人还在谈论那场发生在北京图书馆报告厅的“风波”,言及往事,人们依然会为俞敏洪的行为感动不已。

行动指南

气场是人气,也是财气;你的人气在哪里,财富就在哪里。

8月22日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有人说我的命特别好,一做就做成上市公司,一下子就成为亿万富翁,但说真的,我觉得自己的命特别不好,真苦。

——2006年,俞敏洪接受《青年时讯》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文弱书生俞敏洪,颓然作别北京大学,猛然掉进混乱、动荡的“江湖”之中。那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事情。

草根创业的俞敏洪,在马路边的电线杆子上刷招生广告刷了三年。寒风凛冽的冬夜,俞敏洪骑着辆老式28自行车游蹿在北京海淀区的大街小巷,看见电线杆子就兴奋地冲过去,从自行车后架上抓过糨糊桶,拿出一把鞋刷子,在电线杆子上使劲地刷起来,把一张张毛笔写就的招生广告贴上电线杆。尽管戴着棉手套,双手还是被冻得发麻发僵,打开背包抄出一瓶二锅头咕嘟咕嘟大口下肚,很快便满脸通红全身暖透。靠着一瓶二锅头的“麻醉”与强效刺激,俞敏洪把新东方的招生广告贴遍了海淀区。

俞敏洪离开北大之际,出国潮、经商潮的“惊涛骇浪”正轮番冲击着百年北大。当时出国是学生的第一选择,其次便是做生意,没能出国的同学,很多都下海经商去了。当年和俞敏洪一起留在北大教书的两个同学,一个后来下海开办了一家螺丝厂,成了百万富翁;另一个倒腾汽车轮胎,也挣得盆满钵满。

这两个北大教师的发迹,刺激着俞敏洪脆弱而敏感的神经,他感觉自己与同学们的差距越来越大。早年间,俞敏洪并没有显露出任何做生意的天赋与能力,他也从没想过要经商。当时他唯一的选择是出国,所以就拼命地背词典、学英语、考TOEFL。经济状况窘迫不堪,甚至连向美国的大学邮寄个人申请材料的费用都成了问题,穷则思变,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瞒着北大偷偷摸摸地到社会上的培训班讲课挣钱。

这样的偶然事件,激活了俞敏洪的商业思维,最后的结局是催生了新东方。

行动指南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月23日

两权分离势所必然

我认为在比较理想的企业治理结构中,董事会与管理层应有50%以上的成员不重合,这样既保证了董事会与管理层的统一,又保证了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执行。管理层的交接最终得以完成,这将成为新东方的历史遗产,会使新东方以后在面临管理层交接,面临权利、利益交接时,不致出现混乱的情况,不会像很多中国企业那样,走上因高层出现动荡而导致企业崩溃的传统老路。

——2003年,俞敏洪接受《海峡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2008年年末,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在极短时间内席卷全球,并从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蔓延,众多知名公司不幸“罹难”。

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李维安教授是公司治理领域的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经举了大型金融机构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以下简称苏黎世保险)的实例。苏黎世保险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有很多有益的启示。苏黎世保险的董事会,所有成员均是外部董事,包括董事长。这种组织结构的最大特点是董事会成员与管理层完全而彻底地切分开来,没有任何形式的交叉,真正作到了决策、监督与执行的分离。董事会成员在决策前会与管理层成员充分沟通,但是之后会独立决策。在一次决策过程中,苏黎世保险董事会认为金融衍生品风险太大,决定不参与有关业务,因此躲过了一场灾难。可见,独立性以及规范的运作机制是董事会改革的关键。

“规则、合规、问责是公司治理的六字要诀,”李维安教授认为,“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应把握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控制整体和系统风险。为什么出了问题股东要告董事会?就是因为它没有把握好这类风险的底线,以致公司破产或受到重创。”

上市之前,新东方的董事会、总裁之上的股东会、监事会的主要作用,是负责决策绩效达成之后的分红事宜以及年度预算执行的监督情况。当时的新东方董事会成员基本就是经营班子成员,不够细分化和规范化。上市之后,新东方董事会、管理层实现了比较合理的区隔与分工。中国民营企业正在公司治理方面过大关,重要的是要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董事会与管理层的分离,实现监管与被监管两种不同身份的切换。权属清晰、安全完整、风险控制、注重绩效是“两权分离”的原则,在此原则指引之下,积极引导和鼓励股东会与经理人在利益层面实现共享共用。北大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曾经在内部提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口号——少一点主人翁意识,多一点打工者精神。这样的提法耐人寻味,提醒职业经理人要清楚地知道自身的角色与定位,以打工者的精神忠诚于企业。

行动指南

“两权分离”可能会在一家公司创业初期显现出类似效率低下的弊端,但就长远而言,“两权分离”是持续发展的势所必然。

8月24日

新东方没有原罪

同类推荐
  • 没有处不好的上司,没有管不了的下属

    没有处不好的上司,没有管不了的下属

    DISC性格测评是全球知名的人力资源测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世界500强企业中,近年来,DISC性格分析也被广泛应用于培训课程中,日益为大众所知晓。本书则告诉读者如何运用DISC进行职场关系管理,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增强沟通弹性。书中收集了大量中西方职场人士的案例,真实可信;针对每种类型的上司和下属,给出了详细的沟通建议和技巧,拿来就能用;幽默风趣的讲述让你捧起来就想一口气读完。
  • 苹果传奇

    苹果传奇

    本书分五章,分别从苹果诞生、早起发展、苹果的扩张等方面对苹果公司进行了全面介绍,使读者对苹果公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任正非的竞争智慧

    任正非的竞争智慧

    本书为著名企业智慧系列之一。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任正非的华为以封闭的控股体系,低调务实的企业文化,一往无前的狼性文化,处处与其他公司不同,并且从不改变。任正非正是以这种近乎偏执的性格和战略赢得了与众多跨国企业的商场竞争,并走向全球。本书以轻松的文笔加清晰生动的案例来解读任正非的这种最为人熟知的性格特质——偏执,并将其运用于商业的智慧。
  • 中国企业家精神录

    中国企业家精神录

    “企业家精神”在很多人的理解里,都是一种舶来品,是西方现代化以来市场经济下的产物,但是本书却告诉大家,中国其实早从先秦时代,就产生了最早的朴素的企业家精神。中国传统企业家精神从先秦到晚清经历了从辉煌到衰落的坎坷曲折发展,在鸦片战争以后,蜕变为现代企业家精神。在新中国成立后,以“家国同构”“家国情怀”为特质的中国企业家精神开始诞生。国企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核工业精神、中国高铁工人精神、大唐电信精神和预警机精神等;民企则产生了一批世界知名的企业家和企业品牌。中国企业家作为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崭新群体诞生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从中国走向世界。本书正是对这个群体的文化剖析和精神写照,记录这个群体崛起的轨迹,赋以继续前进的文化动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弘扬企业家精神!
  •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

    世界金融五百年(上)

    本书从阿姆斯特丹在战火中成为欧洲金融中心说起,从金融角度看荷兰、英国、法国、美国、日本、中国等世界大国的兴衰之谜。剖析法国大革命、印度殖民、普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等历史事件背后的金融力量。
热门推荐
  • 华严原人论合解

    华严原人论合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负能量分解式

    负能量分解式

    “哎,大笨蛋,我吃不了了!”某个霸道的女孩不由分说地把碗里就像被狗刨过的饭倒进哥哥碗里。“我不喜欢,一点儿也不喜欢!为什么人生处处是极品!”某个脑回路奇葩的大龄少女,在内心疯狂咆哮。这是一个奇葩又单纯,伪装却真诚,现实又不想世俗的矛盾集合体女孩挣扎的生活。于她而言——生活很艰难,但又特别暖心。每一份真诚支撑着她在生活泥潭里缓步前行。在她的认知里,生活就是江湖,交织着数不清的情绪和性格迥异的人。从而造就了人间百态、生活多彩……如果说生活只有百分之五的幸福元素,那么请把百分之九十五得负能量分解掉,至于结果会是什么?谁知道么?人生本就是一场没有彩排的旅行,一但出现奇迹呢?
  • 八零后的四十岁

    八零后的四十岁

    胡之岳,八零后恍然间,人已中年四十不惑,惑,不惑?七年之痒,痒,不痒?夫妻之间爱情转化为亲情,藏在每个心中的爱情开始荡漾要亲情还是要爱情?家庭,孩子,爱情……多种因素交错,钩织了一张大网,将胡之岳紧紧罩在下边,他努力挣扎,摆脱生活的束缚,追求着精神的自由,可是,他时刻面对着两难选择……一场关于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生活的辩论赛就此展开,胡之岳深陷混乱之中,他在迷途中寻找着生活的真谛……
  • 我是地狱判官

    我是地狱判官

    一觉醒了莫名其妙的成了地狱的判官(这是闹哪样啊)神奇的地狱居然还有可口可乐……我去我第一次审批的人居然是三代火影,我去居然还有……我的天啊,这是地狱吗为什么会是这样子的,更不科学的是我看见了崔府君正淡定的玩着平板电脑……我的天……地狱原来这么高科技啊!地狱这样也就算了,可是,可是......为什么我又成了美女!
  • 异界败类纵情天下

    异界败类纵情天下

    一个天生经脉残废的少年,在一个神秘而强大的灵魂体帮助下,开始了一段不朽的传奇经历,从此以后,天上地下。任我驰骋,踏山河,碎星辰,玩转乾坤!
  • TFBOYS之寂寞花开

    TFBOYS之寂寞花开

    张思瑶在她5岁失忆后,记不起5岁前的事,与王源在一起的日子,偶然的机会,让她在南开中学重新碰到王源,可是在遇见王源前对易烊千玺一见钟情,她的日子还会平静吗?她该如何做出抉择?
  • 我是风水先生

    我是风水先生

    看相算命,踩点阴阳宅地,都是我的营生。自从被贴吧的骗子们伤了心,我就决定还是自己来吐槽吧。什么?你觉得我也是骗子?我家有风水实体店的好伐?!不过,你最好还是相信我说的,否则小心晚上有脏东西找你算账。
  • 大氪学家

    大氪学家

    “少年,你想变强吗?”穿越之后的楚凡,在自己脑海中听到一个声音。“想!”楚凡不假思索地回复道。“想变强,只需一发648,没有什么是一发648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发!”楚凡:“……”
  • ??约千年..more

    ??约千年..more

    千年,只为了等待这绝世??O的女子出现,挥一笔万里崔嵬,谱一曲恩怨笙歌,斩一剑云涛吞月。她泪眼婆娑,河川霁霭霏微;她舞姿翩跹,人间盛世繁华;她浅笑低吟,天地流香吐馥;她一怒冲冠,浩浩红尘血染日魄。记忆,却在这凌乱荒芜的世界留存。他,温雅玉润,俊美无匹,却甘愿手拥的江山在她的笑颜里散尽;他,冷漠妖娆,笑意玲珑,但心决与她携手江湖,不离不弃;他,俊逸疏离,淡
  • 一世无情另一世为情

    一世无情另一世为情

    上一世我为无情仙帝,这一上我只活在情中!苍天,你真要收她命吗?既然如此那么给本帝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