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82600000017

第17章 再接再厉攻克氢弹(1)

事实上,早在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之前的一年,即1963年9月,邓稼先他们就已奉命转向更高的目标了。若从1959年7月“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到1962年9月在罗瑞卿副总理主持下二机部向中央打报告,提出争取在1964年或1965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立下两年规划的军令状算起,原子弹的理论总体设计工作实际不到四年就已经全部完成。从开始探索到拿出方案,他们攻关之神速使懂得其中奥秘的人瞠目结舌。以如此飞快的速度马不停蹄地驰行在重重难关的尖端科学之路上,几乎可以称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在科学发达的美国也没有这种连续作战,他们的原子弹、氢弹,直到后来的中子弹都是不同的科学家在那里搞研究;而在我们国家却是同一批人在连续攻关。

1963年9月,聂荣臻元帅下令让邓稼先领导的九院理论部研制原子弹的全班人马,转去承担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理论设计任务。因此我国第一颗氢弹的代号就叫作639。在美国人写的书中也详述了此过程,摘引在此:

Immediately after the atomic bomb design group at the NinthAcademy had finished its long work on weapon 596 in September1963, NieRongzhen ordered its members to stay together and shiftto fashioning a thermonuclear device. In Qinghai, the TheoreticalDepartment (led by Deng Jiaxian) assumed the principal burdenof designing China,s first thermonuclear weapons, as it had in thelast stages of designing the atomic bomb. (China Builds the Bomb,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USA, 1988)

九院的原子弹设计小组于1963年9月结束了596号武器的长期研究工作之后,聂荣臻立即下令,让其成员原封不动地转移到热核装置的制造上去。在青海,理论部(由邓稼先领导)承担了设计中国第一颗热核武器的重要任务,因为当时理论部处于原子弹设计的最后阶段。(《中国制造原子弹》,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8)

以后,在1965年,又从原子能所调进了于敏等一批科研骨干力量到九院理论部来工作。

氢弹不是常人所想象的那样,在制造原子弹的基础上提高一步就行了。这是与实际情况差得太远的想法。从最基本的科学原理来看,原子弹是靠原子核一连串的裂变,由此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叫作核裂变。而氢弹则刚好相反,它是把两个原子核聚合成一个原子核,在聚合的同时放出巨大的能量,叫作核聚变。一个是裂变,一个是聚变,也就是说一个是打碎而一个是合并,所以制造原子弹和制造氢弹是根本不同的。从基本原子结构式来看,氢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带正电;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带负电。氘是氢的同位素,不同点是其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因此重量是氢的两倍,氚也是氢的同位素,但它的原子核里有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因此重量是氢的三倍。氘和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核聚变,形成另一个元素氦,同时放出一个中子和放出巨大的能量来。这个一定的条件是什么呢?人们抬头就见到天上的太阳,太阳为什么那样热、那样亮?就是因为它是核聚变反应的结果。可是在我们的地球上,怎样才能有像太阳那般高温的大火球来使氘核、氚核聚变成一个核呢?有,就是原子弹。在原子弹爆炸的一瞬间所产生的高温,足以达到这个条件。打个通俗的比方,点燃香烟要用火柴,点燃氢弹要用原子弹。这就是为什么必须先造出原子弹来才可能有氢弹的缘故。

在1964年5月和1965年1月,毛泽东主席在谈到核武器发展的问题时,明确指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邓稼先领导理论部的科学家们又是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摸索氢弹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绞尽脑汁想出各种点子、奇招和谁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的办法。把这比喻成在茫茫黑夜的大海中捞几根绣花针,那是一点都不为过的。然后他们从中选择和归纳,由邓稼先主持下决心拿出几个初步方案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理论部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突破氢弹原理上面。在彭桓武、邓稼先的领导下,科技人员兵分三路,分别由黄祖洽、周光召、于敏三位领导,分头上计算机去实际运算研制氢弹的可能途径[1]。其中由邓稼先的老伙伴、理论部副主任于敏率领的研究组,在1965年9月去上海,利用那里的高性能计算机进行计算和探索。在于敏的指导下,几个青年科技学者终于见到了一束智慧之光,这束光如此巧妙闪烁,好似仙女不断眨动着的亮亮的眼睛,显示有可能拽住了研制氢弹的“牛鼻子”。于敏马上通知了在青海正全面掌握着各路进程的邓稼先。邓稼先立即集中力量,组织理论部进行讨论和验算,集思广益,使氢弹理论设计方案趋于完善。随即邓稼先带了一帮人飞往上海。一到上海,没顾上休息,邓稼先和于敏带着他们的助手在计算所就开始了紧张的连轴转的工作。晚上,他们多是在机房地板上和衣而卧,有时是通宵不闭眼。他们要攻克科学上的一道道难关,没有这种精神是不可想象的,尽管人们公认他们是从聪明人里头挑选出来的聪明人。邓稼先组织大家分摊难点寻找解决问题的入口处,终于形成了一个有充分论证根据的方案。后来,外国人称之为研制氢弹的“邓-于理论方案”诞生了。其后,又在设计实验、生产试验等与各地各方面通力合作,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氢弹的核试验。

外国人写在书里的原文是:

The design group,s principal work on the H - bomb took fourteenmonths. At first, the research calc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at theQinghai Ninth Academy and elsewhere were centered on the possibledesigns for the hydrogen bomb,s igniter as a first step in understandingthe entire detonation process. In round-the-clock shifts, scientists underDeng Jiaxian worked out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ost promisingplans by the end of 1965, when the Chinese discovered some keypoints relating to the internal causes and external requirementsfor burning thermonuclear materials. This discovery hinged on the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extensive calculations and required theuse of China,s best computing facilities. Some time in late September1965, the academy sent Yu Min,the deputy director of the TheoreticalDepartment, to Shanghai to make these calculations, and within abouttwo months he cabled Qinghai that he had “ found a shortcut” tothe super weapon. This optimistic report prompted Deng Jiaxian tojoin Yu in Shanghai, where he confirmed Yu,s findings. The two thendiscussed their results with ministry officials......(China Builds theBomb,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USA,1988)

设计小组在氢弹上的主要工作花费了14个月的时间。

首先,青海九院和其他单位的研究计算和实验集中在氢弹引爆器的可能设计方案上,以此作为理解整个爆轰过程的第一步。科学家们在邓稼先的领导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到1965年年底,提出了最有希望的方案的理论基础,当时中国已经发现了“有关热核材料燃烧的内在原因和外部要求的一些关键问题”。这一发现依赖于成功地进行大量的计算,要求使用中国最好的计算设备。1965年9月底的某日,九院派理论部副主任于敏去上海进行这些计算。

大约过了两个月的时间,他给青海发电报说,他已经“发现了”通向超级武器的“捷径”。这份令人充满信心的报告催促邓稼先去上海找于敏。在那儿,他肯定了于敏的发现。而后,两人与部里领导一起讨论了他们的结果。(《中国制造原子弹》,美国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8)秋天的上海,雨后已带有一丝凉意。有一天,邓稼先和于敏等人走在河边的马路上,四周草润花香,比起干寒缺氧的西北高原,这是一处幽雅宜人的所在。因为有喜事在心,他们格外感觉到江南的秀美。本来大家议论说要于敏请客,但是于敏的脑子来得快,抢着说:“谁的工资高谁请客,这是老规矩。”邓稼先笑了,并不推辞。请客也是一种发泄情绪的方法,把喜悦宣泄出去一部分,人才能保持平衡。晚上,他们美美地在馆子里吃了一顿螃蟹。

邓稼先和于敏把这个方案向二机部领导报告了,刘西尧副部长支持他们立即做冷试验,不久后进行的几次冷试验证明了“邓-于方案”的正确。于是结束分兵探索,集中全部力量按照“邓-于方案”进行。周恩来总理领导的中央专委决定进行两次热试验。第一次是在1966年5月9日我国第三次核试验,用轰-6中程轰炸机空投一枚核弹,它是一枚20万吨-30万吨当量的铀235原子弹,含有热核材料锂-6,目的在于验证解决制造氢弹的热核材料铀-锂,并取得成功。第二次是1966年12月28日在罗布泊进行的我国第五次核试验,检验了热核爆炸的基本原理,用的是一枚30万吨-50万吨当量的铀-锂核弹,又获得成功。这两次热核爆炸试验证明了“邓-于理论方案”是正确的。因此,15人的中央专门委员会决定直接进行多级热核弹的试验。终于在1967年6月17日爆炸成功了我国第一颗氢弹。对于这个过程,外国人在上面的一段文字之后继续写下了:

The two then discussed their results with ministry officials andconvinced Vice-Minister Liu Xiyao to order a battery of cold tests. in a test on May 9, 1966, when a Hong 6 medium bomber droppeda 200 - 300 -kiloton uranium device that contained lithium - 6.Thistest focused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hermonuclear materials, andon December 28, 1966, a follow-on test examined the fundamentalsof a thermonuclear explosion in a 300 -500-kiloton uranium-lithiumdevice. The two detonations proved the validity of the Deng……Yu theoretical plan, and with their success, the Fifteen-Member SpecialCommission decided to proceed directly to the testing of a multistagethermonuclear bomb, a three-mega ton device, on June 17, 1967.(China Builds the Bomb,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USA,1988)

同类推荐
  • 妹妹宋慧乔

    妹妹宋慧乔

    韩流在中国的影响力不容小觑,韩星、韩剧、韩国整容……当人们对这些格外熟悉了之后,宋慧乔就仿佛是个异类,她的“非整容”就是最大的卖点,一切都向亚洲最主流的审美观靠拢。于是,她就有了另一个头衔:邻家妹妹。
  • 银幕后面的真英雄:李云龙、李向阳等英雄的真实故事

    银幕后面的真英雄:李云龙、李向阳等英雄的真实故事

    本书通过对李云龙、李向阳、郭建光、洪常青、阿庆嫂、李侠等原型人物的采访,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弥足珍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之魂。他们以自身的英雄业绩体现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崇高理想,是爱国主义的本质所在。本书故事生动,事迹感人,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教材,将会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
  • 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

    加西亚·马尔克斯访谈录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作者,拉美文学的泰斗,作品畅销全球,所受关注度堪比电影明星。而他本人真正想扮演的角色只有一个,古老又神秘——讲故事的人。本书精选了这位讲故事大师二十多年间接受的重要采访,清晰而系统地勾勒出他早期、中期乃至后期的创作脉络,更为了解和研究马尔克斯其人其事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尽情讲述着亦真亦幻的故事:他的童年、外祖父母、爱情;他的记者生涯、创作的艰辛与愉悦;他的卡夫卡、福克纳;他的加勒比根基、左翼立场、他与卡斯特罗的友谊;他对电影、音乐的看法……这部访谈录就像一个故事魔盒,记录了马尔克斯的真实声音、私密时刻、思想火花。魔幻现实在这里流淌,谈话的艺术在这里尽显。
  • 德扑之王:大卫·邱的人生传奇

    德扑之王:大卫·邱的人生传奇

    美籍华裔“德扑之王”老邱首部自传作品!老邱在德州扑克圈内被视为传奇!老邱1960年生于广西南宁,本名邱芳全,英文名DavidChiu(大卫·邱),1978年赴美留学,现为美籍华裔著名德州扑克选手。本书详述了大卫·邱作为德扑之王的传奇人生经历。1978年,18岁的大卫·邱从广西南宁的乡下,来到美国俄勒冈州的萨勒姆市,先是在寄宿家庭为养老院打工,后来开办自己的中餐馆。因为一次偶然的送餐经历他接触到了德州扑克,一步步成为德州扑克世界冠军。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乱世飞龙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乱世飞龙

    本书记述了赵匡胤传奇的人生经历,既全面描述了他的文治武功,也深入挖掘了其成功的诸多要素,以及他作为皇帝最难得的人性方面的各个闪光点,让读者感觉仿佛穿越千年时空,零距离地聆听这位大宋CE0的成功哲学课。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掉马后我和大佬恋爱了

    掉马后我和大佬恋爱了

    新文开坑了!【见色起意一心想撩人的美艳女明星VS专治美艳女明星的霸总影帝】小可爱们多多收藏啊!————【古灵精怪真财迷VS矜贵腹黑假正经】夏芷是个不折不扣的财迷,为了赚钱,大二的时候替隔壁清大的学生上了三节课,却没想到撞上了她的“财神爷”。本以为上完这三节课后,大家银货两讫,可没想到,她第一节课就被祁莯盯上了,下课后,夏芷本想溜回宿舍补觉去,祁莯轻飘飘的说了句:“那位同学,下课和我去一趟办公室。”……夏芷在遇见祁莯之前,一心只想成为富婆,在遇见祁莯之后,一心只想成为富婆然后包养祁莯。祁莯知道后,一脸坦然道:“嗯,求包养。”
  • 来自异界的强者

    来自异界的强者

    我有一剑,粉碎这个世界.我有一剑,血洗俗世轮回.我有一剑,要与伪善的众神决战.我有一剑,寒光对恶魔.我有一剑,颠覆所有。这是一个强者来异界寻找自我的故事,丢失是初心,迷茫的人们,懦弱的路人,害怕的虫子,
  • 至之法

    至之法

    两位上界大能,出事后修为几乎尽失,被乱流扔到小世界..嵩明,上界法师白棱,地球人,机械爱好者,穿越在未来他们将一起回到那本源初界.....
  • 农场之女配的崛起

    农场之女配的崛起

    作为一个平凡的学生,孟梨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经常玩的某农场系统会出现在自己身上。通过农场系统的帮助,孟梨一步步的改变自我,朝着更优秀的方向前进,在这过程中,收获了友情,爱情和生活。皮肤黑没问题,有农场小能手体质虚没问题,有农场小能手单身狗没问题,有农场小能手外在条件统统改变,不变的是内在的强韧与天赋。“孟梨,你的梦想是什么?”“当然是种田撸狗与撸猫!”
  • 卿姐马甲掉一地

    卿姐马甲掉一地

    (作者很懒,懒得写简介。以下为角色语录。)因为他,她的父母剥夺了她的光,而他,又成为了她的救赎,老天爷可真是讽刺。——纪卿我是那么喜欢你,喜欢到,想撕碎你,揉进我的骨血里。——唐深
  • 超神聊天群

    超神聊天群

    某天,孙杨加入了一个奇怪的聊天群组。群内成员们,均以游戏名为自己命名,谈的内容不是游戏玩法,而是玩游戏的人,角度与寻常玩家迥异。直到后来孙杨才震惊地发现,群里的成员,竟是游戏本身!超级玛丽,梦幻西游,热血传奇,英雄联盟……一款款耳熟能详的游戏,居然全变成了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他们聊天、灌水、兴之所至还会嘲笑一下玩家……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种族意识的好青年,孙杨打算做一次卧底。
  • 柠檬味儿的初恋

    柠檬味儿的初恋

    人生中你第一次喜欢的那个人,,你还记着吗?
  • 他与时光共情深

    他与时光共情深

    很久之后,洛怀瑾才知道当年来到A大,洛怀瑾遇见了慕言柒就是他这辈子的救赎……
  • 神级球员

    神级球员

    一个被称为“神一样的技术,纸一样的身体”的中国NBA运动员,穿越到一个身体强悍技术平平的篮球爱好者身上后……且看主角如何凭借着前世的异能,在强者如云的篮球圣地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什么?NBA明星球员很强吗?在篮球圣地只是相当一星级球员而已。这里!强者如云,高手辈出!想要登上神坛,成为一名神级球员又谈何容易……PS1:惯看了林林总总的NBA题材,何不进来一睹异界篮球的风情?PS2:新人新书,恳请推荐收藏支持,二组签约作品,请放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