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11000000006

第6章 雄风下的幽灵(1)

大汉帝国,雄风一世。大汉子民也是光明磊落,不虚伪不狡诈,但却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告密时代。这显然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我们透过现象,看到这个是非争议颇多的武帝,就会发现,这个帝国之所以有那么多告密幽灵,全是统治者的功劳。

韩信之死

从告密现象这一角度而言,秦帝国并不是一个成功的帝国。相比后来的唐武后、明太祖、康雍时代,秦帝国写进法律的告密因为无人呼应而成了小儿科。秦灭后,刘邦建立汉朝,已经几乎被六国百姓扼制的告密文化才算苏醒过来。开国功臣韩信则成了第一个受害者。

韩信是个军事天才,但他在识人处世上的智慧几乎等于白痴。从小就家境贫寒又早年丧了双亲的他时常遭到同乡地痞的欺辱,江苏淮阴在那个时代或许非常盛产流氓,韩信经常能遇到这样的人。不过,之所以这些流氓总欺负韩信,与韩信自己有很大关系。他从小就熟读兵书,学成后总觉得自己是大将之才,常挎一根木剑四处招摇,这种特立独行难免会让那群流氓产生好奇,先是认为与他身份不符,随之而来的就是侮辱。韩信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钻了一个流氓的裤裆,后人称之为胯下之辱。

项羽与刘邦纷纷揭竿而起反秦后,韩信跟了项羽,项羽并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军事天才,只是让他担任了自己的粮库站长。韩信当然认为自己不是干这个的,于是跑到了刘邦那里。

结果,刘邦也没有看上他。倒是刘邦手下的萧何在与他的谈论中发现此人是个天才。楚汉战争前期,许多人见刘邦总被项羽打败,所以都逃跑了。韩信也逃跑,但却被萧何追了回来,刘邦在萧何的建议下任韩信为将,韩信正式登上了楚汉战争的舞台。

四年后,也就是公元前202年年末,已经被封为齐王的韩信率三十万大军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将项羽的九万兵马团团包围,项羽仅带二十八人冲出重围,逃至乌江,又被韩信的部队追及,项羽在吟诵了几句诗歌后,挥剑自刎,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结束。

楚汉战争的结束标志着天下已经归刘邦所有,但是,有一个国家不肯投降,这个国家就是鲁国,鲁国不承认刘邦是天下之主,还要为项羽奋战到底。刘邦派人告诉他们,项羽已经死掉,他们不信,最后,刘邦只好把项羽的人头拿给他们看,鲁国才放下武器,投降了刘邦。

就在与鲁国的对峙期间,刘邦只带了几个随从,在韩信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冲进了齐王韩信的军营,把韩信的官印和兵符全都收剿。韩信一下就成了光杆司令。

从这件事上可以给我们两个启示,第一、刘邦在得到天下后对功臣,特别是韩信的猜忌之心非常重;第二、韩信虽然能带兵打仗,却不善于治军,不然不会让刘邦那么轻松地进入军营,韩信在军队的管理上相当差劲。第二年,刘邦大封功臣,就把韩信封为楚王,理由是,那里是你的家乡,你对当地情况比较熟悉,但并没有给他任何兵。

此时,韩信是个没有牙齿的老虎,只能听从刘邦的摆布。在楚王位上只呆了四个月,刘邦朝廷就发生了一件事。有一天,刘邦召见群臣,脸色灰青,漠然地对臣子们说:“有人告发楚王韩信要谋反,怎么办?”

这个告密者到底是谁,司马迁没有给我们答案。但从种种迹象来看,的确有这样一个告密者,而不是刘邦的信口雌黄。韩信此时已经是个光杆司令,刘邦没有必要采用欺诈的手法再来惩治他。不过,这个告密者肯定熟透了刘邦的心理。韩信与刘邦其实并不合,早在楚汉战争期间,刘邦被项羽围困急切希望韩信来解救。但韩信却趁火打劫,让刘邦把自己刚攻占下来的齐地奖励给他,而且要封他为齐王。刘邦当时可是咬着牙让韩信做齐王的。告密者很可能从这一信息上吃透了刘邦对韩信并不那么友好。所以,即使韩信没有想造反,由于偏见,刘邦也会认为韩信会造反的。

众人都认为告密属实,就商量对策。商量的结果是,不能去讨伐韩信,因为韩信是个打仗的天才,刘邦的臣子中没有这样的天才。

有大臣建议说,既然不能强攻,只能智取:“古时天子常到各地巡游打猎,借此机会与各地的诸侯相会。南方有云梦泽(湖南益阳以南、湖北江陵以北之地),您可以说到云梦巡游,会见那一带的诸侯,韩信听说陛下到了云梦,按照礼仪,必来见陛下,陛下乘其不备,只用一个壮士就能生擒他。”

刘邦认为,这的确是个好主意,便向天下发布通告,说要到云梦泽游玩。并专门遣使告诉韩信,让韩信前往云梦相见。

韩信听到消息后,是很犹豫的。他不知是该去还是不该去。据史料记载说,韩信当时感觉到刘邦来者不善。他左思右想,自己到底有什么秘密被刘邦知道了,结果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自己的老乡,曾经追随项羽的大将钟离昧身上。

项羽死后,钟离昧并没有陪去地府陪项羽,而是逃到楚地,听说好朋友韩信在做楚地的王,就跑来找韩信寻求保护。韩信想都不想,答应下来。刘邦曾发布通缉令通缉过钟离昧,但因为没有告密者,所以毫无消息。

韩信认为,问题可能就在钟离昧身上,大概是有人告密,说我私藏国家罪犯。韩信于是跟钟离昧商量,希望他能老实点,跟自己去见刘邦。

钟离昧苦笑,却又很郑重地提醒韩信:“你若将我逮捕交给刘邦,以此向刘邦献媚,那么,我今天死,你也将随后而亡。”

韩信当时很窘迫,他有点后悔当时收留钟离昧了,既然钟离昧不肯老实与他合作,那么只有杀了他。据说钟离昧自杀前,说韩信:“你真不是一个仁厚之人!”

这话如果放在二人的关系上,的确如此;但若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讲,韩信的确是个忠贞之臣。

不过,韩信想错了。当他提着钟离昧的首级见到刘邦,还没有做一句解释,刘邦就一声断喝,武士把韩信捆了起来。然后,就启程回临时国都洛阳。

上车时,韩信不知是哪里来的书生气,喟然长叹:“果然像人们说的那样:‘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当然应该被烹了。”

刘邦可不想让人误会自己是这样一个人,他争辩道:“你还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抓你,是因为有人告密,说你要谋反。”

韩信无话可说,总之,现存的史料并没有记载,韩信当时有过争辩。到洛阳后,刘邦思来想去,认为韩信虽然要谋反,但功大于过,所以就把他贬为淮阴侯,让他去淮阴好好反省去。韩信无缘故地被贬,当然牢骚满腹,常常称病不朝。刘邦也不是不理解韩信心中的不服,这位皇帝也是没有办法,所以对韩信的软对抗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告密者又告发了韩信。

韩信这个人似乎命运很不好,小时候无依无靠,好不容易被刘邦封为大将,只领兵四年就被剥夺军权,然后是被人告发谋反。这次又是被人告发谋反。不过这一次,告密者留下了姓名,这个人叫栾说。栾说的哥哥是韩信的舍人,也就是家臣。很可能是在处理一些事情上不符合韩信的心意,韩信就把此人囚禁起来,同时还声称要对其进行严厉的制裁。

栾说在看望哥哥的过程中,哥哥的处境让他感到了无助。据史料给我们的信息,我们可以得知,就是在栾说与哥哥见面的时候,这位韩信最信任的家臣把韩信要谋反的消息告诉了栾说,栾说毫不迟疑,为了能解救哥哥,立即向朝廷告密,说韩信要与阳夏侯陈豨谋反。

陈豨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当时被任命为巨鹿守。公元前197年,陈豨任代国的丞相。汉朝规定,诸侯王的丞相都由中央政府派遣。不久,他自称代王,联合韩王信、燕王绾举赵代之兵反叛,刘邦亲率大军北上征讨,吕后及萧何守卫国都长安。

有一天,吕后慌忙召来相国萧何,把栾说的告密说了一通,最后认定,韩信肯定是要和陈豨商量过谋反的事情。

听了吕后的话,萧何也觉事态严重。经过密谋,两人决定:由萧何去见韩信,诈说叛军已经被刘邦平定,陈豨已死,诸侯与群臣皆入朝祝贺,也请韩信入朝致贺。

萧何去见韩信,把来意一说,韩信果然跟着萧何到了长乐宫。

结果可想而知,韩信进宫见不到皇帝,只见到了一大批武士,把他捆绑起来。吕后连问都不问,就将他杀掉了。

韩信临死前,并没有说自己是否要谋反,司马迁认为韩信的确与陈豨探讨过谋反事宜:“陈豨拜为巨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叛,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

韩信被杀后,刘邦回到洛阳,听了这个消息后,又喜又叹。至于韩信是否真的要谋反,刘邦没有问。于是,“韩信谋反被杀”就成了历史上的重大谜案之一。那两个告密者也成了历史讳言之人。

许多人对韩信之死表示惋惜,有人认为他在齐王任上时,靠实力就能与刘邦项羽鼎足三分。如果在那个时候不造反,楚王时的光杆司令和淮阴侯时的无兵无卒,玩“造反”实在是玩火自焚。

不得不说,开国功臣大都不得善忠,如果不是一个规律,也是一个普遍现象。汉朝初年,刘邦辛苦奔波,全是为了各地造反的诸侯王。韩信虽然没有造反的实证,但却有造反的实力,这不能不让刘邦有所忌讳。况且,韩信当初要挟刘邦的事,总不能让刘邦痛快,所以,韩信后来之死是必然的,但却不是必须的。因为有告密者。

如果说第一个人的告密是刘邦搞鬼的话,那么,第二个告密者可是有名有姓,有据可查的。刘邦当时正在前线拼命,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找个告密者告发韩信。

所以说,韩信如果真的要造反,那么是告密者毁了他;如果他没有想过造反,那么,是刘邦利用告密者毁了他。

告密者在汉朝初年,所能担当的角色恐怕也只限于此。至少刘邦在那段时间忙于剿杀诸侯和与匈奴的对峙,国内百废待兴,他不可能将秦朝的告密制立即继承过来。不过,秦朝的告密制度显然是给了他种种启示,聪明的人往往都能利用告密者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但不可认为,刘邦是个光明磊落的皇帝,只是因为汉初的政体是郡县封国并存,集权制度还没有被强化到必须要帝王一个人来处理国家大事,所以,刘邦在治理国家的大范围内还不需要告密者。

当专制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自然就有皇帝喜欢告密者了。

告密滔滔

我们知道,秦汉的政体是宰相负责制,宰相作为政府的首脑,处理所有朝廷政事,皇帝只有监督权,而没有干预权。虽然实质上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但至少这是一个程序,即使在今天,也值得我们去怀念。但到了汉武帝时期,这种政体就受到的了挑战。

汉武帝雄心勃勃,权力欲望极大,又因为要与匈奴开战,所以,他渐渐地把本该是宰相的权力转移到了自己手中。终武帝一朝,宰相十三位,其名声与地位远远不如秦国的李斯和汉初的几位丞相。如果说,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那么,集权催生告密,绝对的集权催生绝对的告密。

在与匈奴的战争后,汉帝国的国库为之一空,汉武帝必须要进行一场创新的聚敛财富手法,才能使战争和自己的享乐生活继续下去。于是,元狩四年(前119年),他颁布了“算缗(min)”和“告缗”令。

所谓“算缗”,就是对商人和手工业者征收财产税,规定商人财产每二千钱抽税一算(120钱),手工业者每四千钱抽税一算,非吏比者、三老、北边骑士的每辆车抽税一算,商人的车每辆征收二算,五丈以上的船每条征税一算。同时为了避免这些人逃掉商人的身份,武帝还特意为他们另力一户口册——称为“市籍”。

在“市籍”中的每个人都要主动向政府自报个人财产,如有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的,鼓励知情者揭发检举,这就是“告缗”。

如果不再向下看,我们很为武帝的这一举措拍手称快。商人牟利与农夫不同,其所得与所付出在任何时代都不成正比,这样的人必须要有交纳高税的义务。但是,人性是贪婪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多,付出的少,税越低越好。汉武帝时代的商人不会因为自己少交纳了税而感到伤了自尊,也不会觉得自己没有尽权利而感到害羞。

武帝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鼓励告发,并且奖励告密者。凡揭发属实,被告者的财产则全部没收,并罚戍边一年,没收的资产分一半给告发人,以作奖励。

但是在执行中,困难还是有的。比如有官员与商人勾结,帮助商人逃税。武帝在处理了这样的几位官员后,于前117年,特意任命杨可主持“告缗”。也就是说,专门成立了一个由杨可负责的机构,这个机构如同今天的信访办,接纳的人就是那些告密者。而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告发逃税的商人。三年后,杨可的工作业绩突飞猛进,武帝再申告缗令。一时间,全民上下,尤其是那些受苦受累的农夫得到了向富人报复的机会,他们三五成群,或是单枪匹马,从帝国的各个角落来到京城,进行告密。

据说,杨可这个部门如同今天饭菜特别可口的特色饭店,来吃饭的人都要提前领号,很久之后才能接见自己。“告缗”的结果,让汉武帝非常满意,朝廷得到了以亿计的财物,田宅无数,商人中产之家只好宣布破产。

不过,一种制度的目的如果不纯粹,那么,在其执行手段时,就会被人利用。在如火如荼的经济告密的背后,往往掺杂了许多人私人的目的。比如,有人就通过朝廷鼓励的“告缗”,把平时的怨家给轻松地解决了。当告密如同秦国时已经成为国家法律,那么,遵纪守法就成了百姓的义务。即使无密可告,因为有激励因素在里面,许多人也会找出秘密来上告。

作为专制最高权力者汉武帝,告缗运动不仅让他得到了可供自己支配的巨大财富,也通过告密加强了自己的无上权威。毋庸置疑,这种搜刮民财、盘剥民财尤其鼓励告密的做法,其毁坏国民人格和心智的恶劣影响深远。武帝鼓励告密,事实上就是鼓励全民特务政治,鼓励人性的堕落,鼓励以邻为壑,鼓励贪婪和邪恶。而这一切的实现,都是因为他手中没有任何人可以质问和约束的权力。

告密滔滔之下,许多人为了自保,只能做出在今天看来是不符合常理的事。也就是说,告密往往催生虚伪与狡诈。

同类推荐
  • 教师公文包-名人名言

    教师公文包-名人名言

    本书对世界名人名言分学校教育篇、家庭教育篇、理想奋斗篇、人生处世篇、美德修养篇、友情爱情篇、文学艺术篇、健康幸福篇八篇进行了收录。
  • 追踪中国-社会热点

    追踪中国-社会热点

    Onpaper,ChinaisbullishGDP,whichhaspropelleditsnationaleconomyintotheworldisnumbertwospot,wouldseemarunawaysuccess.However,entrenchedeconomicandpoliticalstructuresrootedindecadesofplannedeconomicsareprovingdifficulttoshift.
  • 只为你过得更好

    只为你过得更好

    本书由同心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编辑同心县广播电视台《人口与计生》栏目而成。该书主体部分分五大类:情系计生终不悔,国策到户本小康,咨政询法进万家,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科学生殖保健康。内容丰富,可读性、实用性、服务性、情节性较强。
  • 诚信中国:中国企业信用危机报告

    诚信中国:中国企业信用危机报告

    本书对当前我国企业信用系统的种种危机作了由浅入深的报道,首先介绍了黑心商家诚信丧失、引发食品信任危机,接着介绍了黑洞事件触目惊心,中国股市诚信难寻等内容。
  •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

    本教材以出版国际化为背景,突出媒介融合传播环境下版权资源利用与开发的新特征,吸收版权贸易的新成果,概述版权贸易和图书贸易的主要内容与操作要点。重点阐明国际图书与版权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图书进出口贸易的建立和发展,WTO与中国图书的国际化,图书版权贸易的基本理论,版权代理与经纪,版权贸易的相关法律与争端解决,版权贸易合同与版权价格,引进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销售图书版权的程序与合同,引进版权图书的市场营销,网络版权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快穿第五人格Mylove

    快穿第五人格Mylove

    清城的那位高考状元,竟然因为一只猫,撞到了车上。意外穿越到游戏中,认识了好多新朋友。她根据那个沙雕系统的提示,帮助了那些朋友。……完成了所有任务后,得到了回到现实世界的机会。但收获了很多的她,却不舍得回来了……(一人一统,一个傻白甜,一个二百五。女主有时腹黑,系统有时智商爆棚。本文无小白/莲之类的,欢迎观看。)
  • 圣骑士武

    圣骑士武

    放弃了父亲,放弃了下属,放弃了臣民,世上还有什么值得追求呢?信仰,是真实,善良与秩序,还是漂亮的女孩和万恶的金钱呢?不过似乎两者并没有矛盾,就一起追求了吧,追求之路崎岖难行,但是在只会用大型魔法的魔法师,美丽的母龙和很厉害的铸件师的陪伴下,传奇由此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域天命

    九域天命

    冰寒一路,岁月无殇,空城万里,一念天堂。
  • 北宋第一狠人

    北宋第一狠人

    北宋,一个悲情的朝代。靖康耻,犹未雪。泱泱国朝,岂容外族欺凌。现代小白领叶昂,魂穿到了北宋,成了一位衙内。开启了狂挽北宋的辉煌之路。凡江河所直,日月所照,大宋铁骑必将踏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温柔还未尽

    温柔还未尽

    一位古灵精怪的少女和一位温柔帅气的学长,两个人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学长,我最大的幸运就是遇见了你”“林九染,你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女孩”
  • 腐化骑士的低语

    腐化骑士的低语

    曾经有一名英雄牺牲了一切换来了世界短暂的和平,人们为和平欢呼,为英雄喝彩,却记不清英雄的名字与长相。曾经有一名骑士,人们听闻他已经在战斗中牺牲...他的尸体被臭虫所啃食,被菌类所腐化,直到有一天,他朝坟墓外面伸出了手臂。“你就是他们口中所描述的英雄吗?”“不,早就不是了。”(该作品已经完结,后续作品为《黑暗骑士的低吼》与《圣光骑士的阴影》,两个作品为两条线路!可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行观看,谢谢大家支持!)
  • 蔷薇绽放的季节

    蔷薇绽放的季节

    顾暖心小有名气妇产科医生暗恋师兄陆子聪却一步步心殇意外得识W城市商业巨子在他魅惑之下慢慢迷上不可自拔但对于后期他的不在意再次受伤凌二爷追妻行动遥遥无期哦~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