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91400000002

第2章 七夕传说(1)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或“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源于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这是我们目前所知有关七夕的最早的文献资料。古代妇女七夕乞巧也屡屡在唐诗宋词中被提到,唐朝王建有诗说道:“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史书记载,每逢七夕,唐太宗便与妃子在清宫夜宴,宫女们也受皇帝影响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时期,七夕乞巧非常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供人们买卖乞巧物品的市场,称为“乞巧市”。人们从七月初一便开始为此准备,到了初七那天,乞巧市人山人海,万人空巷,其热闹和受人们欢迎的程度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这说明乞巧节在古代是十分受人重视的,是人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然而,清代以后,七夕与其他一些传统节日一样,逐渐被人们淡忘。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许多民俗学者与商家也极力复兴七夕,七夕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七夕等传统节日的复兴意义深远,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意义重大——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民族传统美德,增强民族自豪感。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七夕节是一个美丽的节日,是一个让青年男女情愫萌生,让旅人思妇柔肠寸断的日子。这皆因它与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紧密相连——牛郎织女的传说。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千百年来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有情人。

除此之外,魁星传说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是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一)牛郎织女的传说

1.牛郎织女传说的演变

牛郎、织女之名始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说,天上有条银河,虽有亮光,却照不见人影。织女星座有三颗星,每天要移动七次位置,看起来很忙碌,却织不出一块布匹。牵牛星真明亮,可惜也徒有其名,不能用来拉车。显然,这首诗中的牛郎、织女,只不过是将两个星宿人格化,还谈不上是传说。

一直到汉代,文献中才有了牛郎、织女情感故事的记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汉代无名氏所作的名篇,被南北朝时的文人连同其他十八首诗歌编在一起,名为“古诗十九首”。此诗是秋夜即景之作,描写了织女隔着银河遥思牛郎的愁苦心情:牵牛星啊相隔得那样遥远,银河那边的织女在期盼你。她摆动着细长柔软的手,梭札札不停地穿梭织布。整日整夜她织不成一匹布,相思泪如雨珠点点滴滴。银河流水清清亮亮可以见底,织女牛郎就相隔这样一段距离。可正是那清亮的一水之隔,他们含情脉脉却不能相互说话。

将织女与牛郎的悲剧故事加上一个喜剧结尾,大约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太平御览》上记载了七月七日汉武帝与西王母多次聚会的传说,表明七月七日已是人神交游的良辰吉日。而西王母降临前常有青鸟探看,又为汉代将乌鹊融入牛郎织女的传说提供了依据。汉代民间认为鹊重感情,“鹊脑令人相思”,因此汉代有与乌鹊相关的巫术,《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雌雄鹊各一,燔之四通道,丙寅日,与人共饮酒,置脑酒中则相思也。”由鹊之导行、相思的特征,逐渐演变出乌鹊搭桥的传说。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七夕织女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夕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明确记载了织女与牛郎鹊桥相会的故事。

比较完整地叙述牛郎织女故事的,是梁代殷芸的《小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意思是说,银河的东边住着织女,她是天帝的女儿。织女每天都在织布,没有时间整理容貌。天帝可怜她一个人独处,便将她许配给银河西边的牛郎。织女嫁给牛郎后便不再织布,于是天帝很生气,命令织女离开牛郎回到河东,只许她与牛郎一年见一面。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又指出“七月七日是牵牛、织女聚会之夜”,至此明确了牛郎织女故事的时间、人物。

宋代龚明之《中吴纪闻》卷四“黄姑织女”条记:“昆山县东三十六里,地名黄姑,古老相传,尝为牵牛织女星降于此地,织女以金篦划河,河水涌溢,牵牛因不得渡。今村西有百沸河,乡人异之,为立祠。祠中列牛郎织女二像。宋建兴兵火时,士大夫多避地东岗,有范姓者经从祠下,题诗于壁间云:‘商飙初至月埋轮,乌鹊桥边绰约身,闻道佳期唯一夕,因何朝暮对斯人?’乡人遂去牵牛像,今独织女存焉。祷祈之间,灵迹甚著,每至七夕,人皆合钱为青苗会,所收之多寡,持杯珓问之,无毫厘不验,一方甚敬之。”这段记载主要是说,传说牵牛和织女星曾降临于黄姑此地,织女用金篦划出一条河,使得牛郎不能渡河。正好村西也有条河,于是乡人便为这条河立了一座祠堂,里面供奉了牛郎和织女两座雕像。宋朝战争时期,有一个到这里避难的士大夫途经此祠堂时,题诗说,听说每年七月七日牛郎和织女才能相会,在这里又何必追求朝朝暮暮相对呢?于是乡人将牛郎像撤去,只剩一座织女像。每到七夕,乡人便到祠堂祈祷,十分灵验。牛郎织女的故事经过代代的口耳相传及民间作者不断地增饰、润色之后,到近代逐渐发展为我们熟悉的情节曲折、哀婉动人的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故事情节的扩充和发展,反映了民众的精神情感需要。社会可以改变人们的现实行为,却不能泯灭人们纯真的情感渴望。在七夕晴朗的夜空之下,自然会唤起人们对往昔历史的回忆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

2.牛郎织女故事的内容

牛郎织女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久,因此产生了各式各样的版本。它们虽然基本内容相同,但是细节却千差万别,各有各的特点。有一则故事这样写道:

很久很久以前,天空碧蓝如洗,一片云彩都没有。天帝觉得这样太单调了,于是吩咐他的七个女儿纺纱织布,给“天”做衣服。七姐妹辛勤地劳动,可是,纺出来的纱不是白色的就是灰色的,用这种纱织布,色彩还是很单调。

最小的妹妹是个有心人,她悄悄地来到御花园,发现了一种开着七色花、结着七色果的仙草。她欣喜若狂地采了许多仙草,决定把这些漂亮颜色漂染到织纱上去。每当深夜,小妹妹便偷偷地进行试验。当她终于纺出了五彩缤纷的彩纱时,她高兴得差一点喊出来。

第二天一早,姐姐们发现了这个奇迹,都欢呼雀跃,议论着什么时候让“天”穿上才好。小妹妹说太阳早出晚归最辛苦,还是让“天”穿上花衣服迎送吧;平时让“天”穿白衣服,下雨时让“天”穿灰衣服,早晨和傍晚穿花衣服。天帝知道这件事后非常高兴,就将小妹妹封为“织女”。

织女每天不停地织布,织累了,总要观看一下银河下面人间的景色。每当她看到人间男耕女织的繁忙景象,都会感到十分有趣。渐渐地,有个小伙子引起了她的注意。织女发现这个小伙子孤苦伶仃,一个人在田里耕作,休息时只和身边的老牛讲话。她不禁对他产生了无限的怜惜之情。

这个小伙子便是牛郎,名叫如意。牛郎从小便没有了爹娘,跟哥嫂在一起生活。如意家住在南阳城西的一个小村庄里。他聪明、勤奋、忠厚,人们都很喜欢他。他听老人讲在伏牛山中卧着一头老黄牛,便常常望着那座山出神。他因为家里没有牛,总想把山里的那头牛拉回来耕田。有一天,他终于进了山,翻了九十九道山,过了九十九道涧,找到了那头老黄牛。老黄牛在一块大平石上卧着,瘦骨伶仃的。

如意趴下对老黄牛磕了个头,喊声“牛大伯”,请老黄牛跟他走。老黄牛睁了睁眼睛,又合上了。他看着老黄牛那无精打采的样子,猜到它可能很饿了,于是就去给老黄牛薅草。他薅着,牛吃着,薅了一捆又一捆,总是供不上它吃。就这样,他薅了三天草,老黄牛吃饱了,抬起头对他说:“小孩子,我原住在天上。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地上没有五谷,我偷了天上的五谷种子撒了下来,触怒了玉帝,他把我贬下天庭。我的腿摔坏了,不能动弹。我的伤用百花露水涂洗一百天就会好的。”如意听了,决定留在山上为老黄牛疗伤。他饿了吃野果,渴了喝泉水,夜里依偎着老黄牛睡,每天清晨去采百花,用花朵上的露水给老黄牛洗伤。整整一百天,老黄牛的伤好了,站了起来,跟着他回家去了。

如意对老黄牛很好,白天去放牛,夜里睡在牛旁边,因此人们都叫他牛郎。老黄牛待牛郎也很亲,每回牛郎的嫂子在家偷吃东西时,老黄牛总是叫牛郎回来吃。一来二去,牛郎的嫂子生气了,要和牛郎分家,牛郎不要房子不要地,只要老黄牛、一辆破车和一只烂皮箱。老黄牛拉着破车,破车上放着烂皮箱,牛郎坐在烂皮箱上。牛郎离开了村子,到他乡搭了个草棚,住了下来。老黄牛从嘴里吐出了茶豆,给了牛郎。牛郎把茶豆种在门前,第二天出土了,第三天拖了秧,牛郎搭了个架子,没几天茶豆便把架子拖满了。一天,老黄牛说:“如意啊,夜里藏在茶豆架下,能看到天上的姑娘们,天上的姑娘们也能看到你。谁要是偷看你七个夜晚,她就是想做你妻子的人。我拉着车带着你,把她娶到凡间来,与你成婚。”

夜里,牛郎站在院子里的茶豆架下向天上望,只见一群仙女在玉池里洗澡。临走时,一个仙女向下偷看了他一眼。第二天夜里,只见那位仙女独自来到玉池边,大胆地看着牛郎。第三天夜里,这位仙女望着牛郎微笑。第四天,她向牛郎点点头。第五天夜里,她端着一篮子蚕。第六天夜里,仙女又偷出了一架纺布机。第七天夜里,她拿着织布梭向牛郎招手。牛郎、织女,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眉目传情七个夜晚。牛郎盼着织女下凡来,织女盼着牛郎快来迎娶。七月七日那天,从天上飞下来几只喜鹊,落在了老黄牛的头上,喳喳喳地叫着:“织女差我来,叫您快去娶,快去娶……”老黄牛向牛郎点点头,牛郎套上车,坐上去。老黄牛四蹄腾空,一会儿便来到玉池。牛郎下车,和织女一起抬起织布机放在车上,织女挎着蚕篮上了车,牛郎也跳上车和织女坐在一起。老黄牛腾云驾雾,不一会儿便到了家。

乡亲们知道牛郎成了亲,都来贺喜。织女把她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绸缎。

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村子都知道牛郎娶了一位贤惠妻子,能养蚕,会抽丝,织出的绸缎又光又亮,好像粼粼闪闪的白河水。大家都传织女的织布机是从天上带下来的,织出来的绸缎做成衣裳,冬暖夏凉。这消息传了出去,引来了天南海北的绸缎商人,都来争购南阳绸。这一下轰动了白河南岸、伏牛山区的千家万户,他们都让自家的姑娘来学习织绸缎。织女是个热心肠的人,精心传授,于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没两年,养蚕、抽丝、织绸缎的技艺家家户户都学会了。

第三年的七月七日,织女生下一男一女,男的起名叫金哥,女的起名叫玉妹。牛郎勤耕田,织女巧织布,小日子过得康乐和谐。姑娘小伙子们都很羡慕,问他们是如何走到一起的。牛郎指着茶豆架,说了原委。茶豆熟了的时候,姑娘们、小伙子们争着采摘,种到自家的院子里,也偷偷地钻到茶豆架下,向天上望。小伙子都盼着能看到一个偷看他的仙女;姑娘都盼望着能看到一个偷看她的仙童。年轻人一钻到茶豆架下,心里都是甜蜜蜜的。

又过了几年。一天,牛郎正在犁地,晴空响起一阵雷。老黄牛站了起来,望着牛郎,流着泪说:“如意啊,我把织女拉下天,犯了天条。天鼓在响,我听着很难受。我死后,王母娘娘准会来拆散你们夫妻。你记住,你把我剥皮,吃了我的肉能脱凡成仙,用皮做靴子,穿上后能腾云登天。”老黄牛说罢,倒下死去了。牛郎哭了一阵,就照着老黄牛的话做了。

七月七日那天,牛郎正在锄地,金哥、玉妹哭着跑来,对他说,来了个老婆子,把妈妈从织布机上拉跑了。牛郎忙把锄扔下,一手拉金哥,一手拉玉妹,腾空就追。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照脚下一划,汹涌澎湃的一条大河出现了。牛郎拉着金哥、玉妹在河边哭,金哥、玉妹的哭喊声惊动了玉帝,玉帝看到一双孩子怪可怜的,就叫他们一家人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牛郎一家人不见了,人们觉得蹊跷,晚上就钻到茶豆架下向天上望,看到一条大河,波涛汹涌,织女站在河那边哭,牛郎拉着金哥、玉妹在河这边哭。人们明白了,擦着眼泪走出茶豆架,向天空望去,发现繁星闪耀的天空多了一条又宽又长的银带,就叫它天河。天河的一边多了一颗星,一边多了三颗星,就叫它们织女星、牛郎星、金哥星、玉妹星。人们想念牛郎织女,每天晚上总要钻到茶豆架下望望,望到七月七日那夜,突然看到满天喜鹊向天河扑去,互相咬着尾巴搭起一座鹊桥。牛郎拉着一双儿女上桥了,织女也上桥了,在鹊桥的中间,一家人相会了。人们也随之欢喜了,互相谈论七夕的故事。

牛郎织女虽然登天了,可给人们留下了天蚕、织布机。用织女的织布机织出的南阳绸细密闪光,畅销九州。随着南阳绸的远销,也把牛郎织女的故事传到了各地。每到七月七日晚上,人们都想起了牛郎织女,传说着他们的故事。还有好奇的男女,藏在茶豆架下望着天,偷看牛郎会织女。

流传在豫东杞县一些地区的故事中是这样说的:

牛郎是一个憨子,名叫憨二,是李庄人,离南京二百多里地。他家有十二顷地,爹娘都没有了。哥嫂想独吞家业,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害他,都被老黄牛救了。与哥哥分家时他仅仅要了破车和老黄牛。

老黄牛拉着破车走了一天,来到淮阳县李大庄。他向李大四求地方住,李大四让他住在时常闹鬼的一个群楼院里,见他住下没事,便要卖给他。老黄牛让他从堂楼门东边挖了一缸金子,西边挖了一缸银子,买下了这座房子。一天老黄牛又把他带到了天上,拿了九个仙女中一个仙女的衣服,这个仙女就是织女。她只好嫁给了憨二,待老黄牛死后,织女从后院的井里找到自己的衣服后,便穿上到天上去了。憨二遵照老黄牛死时的嘱咐,将牛皮灌满水,缝好骑上,带着两个孩子去追。织女看快被追上了,便拔下金簪划了道天河。憨二看牛皮的水漏了,没劲儿了,掂着梭子一砸,正砸在织女的怀里。织女拿织布镏子投了过去,一下投偏了,就成了牛梭子星和镏子星。

老天爷想做和事佬,就让他俩明七暗九见一面。谁知传话人竟把话传成了七月七日见一面,就这样,他俩只有在七月七日才能见面。二人见面时都后悔得落泪。

鲁山部分地区,流传的牛郎姓孙,名小意,住在鲁山西南脚下的孙庄,也是受哥嫂的虐待。小意10岁时,嫂嫂不想让他吃闲饭,就要小意去买头牛放。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博览2

    中国文化博览2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在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找寻着未来的方向。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个个体,为了求得生存,人类更是与自然界进行着永无休止的斗争。而工具的产生为人类开启了一扇通往科技文明的大门。栖息于神州大地的炎黄子孙是人类最早的远古居民之一,其中已知最古老的属现在云南省境内的元谋人,他们生活的时代,距今约170万年。在那个时候,他们已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我国发现最早的工具就是他们使用的刮削石器。这一时期也就是史学界所称之的“旧石器时代”。
  •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人的一生,充满了种种变数,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我们可能很努力,但收获寥寥;我们可能很执著,但前途茫茫;我们可能很用情,但总被情伤;我们可能很真诚,但总被雨打风吹去。世界很精彩,世界很无奈。有人因此颓唐,有人因此慌张。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态问题。改变内心的纠结,关键在于改变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因此,本书汇集了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季羡林、南怀瑾、林语堂等数十位国学大师的慧心妙语,用他们的人生经验为我们当下的人提鉴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肯定、对欲望的清洗、对幸福的珍惜。将人生感悟、生活经历、智慧心得与读者共同分享,在喧嚣的社会中,为自己找寻一个人生的方向。
  • 宁夏民俗

    宁夏民俗

    宁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地方,这个特点对宁夏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宁夏民俗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 思想课堂-文化笔记

    思想课堂-文化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什刹海九记

    什刹海九记

    本书分为九记,从整体上对什刹海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了全角度的梳理和勾勒,是对什刹海地区研究和保护的系统总结。
热门推荐
  • 幸得你的宠幸

    幸得你的宠幸

    谁也不知道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高冷,痞气……人们总会这么认为。金城江家的太子爷,似乎跟她很投缘,认识她之后,才知道她究竟是什么模样的。有点萌,是直线思维……甚至有点……沙雕。她也觉得,某总裁并不是那么高冷吗,挺平易近人的啊!“悄悄告诉你我的职业,是黑客哦!”
  • 无尽虐杀

    无尽虐杀

    墨瑟复活,陨石降临,纽约再临危机,海勒与墨瑟,谁才是地球最强者,虐杀无尽,王者降临。
  • 假面骑士之源骑

    假面骑士之源骑

    源穿越到了decade的世界里,还成为了门矢士的弟弟,他应该怎么活下去呢?(群:1094340869)(不是稳定更新,但不会太监)(想要催更到群里催,我看情况,最近……学业繁忙……)
  • 权谋之妃临天下

    权谋之妃临天下

    现代最卓越女特工任务中,魂穿蠕虫洞,为求生存,经历灵魂大战,穿越后再世为人。刚睁眼,立刻遭遇伏击。面对满门下狱,馋臣当道,她以绝代风华,卷土重来。美人计,女将军,剑奴…不在意未婚夫另择佳偶,她单打独斗,玩转江湖,惊艳朝野,经营一方势力。富可敌国、兵强马壮的世子,不惜冲冠一怒为红颜……江山初定,亡魂与她慎重对话,谁去谁留?谁人导演魂穿?百业待兴,助世子撤藩、巧查历代冤案。西窗剪烛时,纵马天涯事,把酒问青天日,她竟遇蠕虫洞之门再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诗人诗说DND

    诗人诗说DND

    1.请玩家们在进入游戏前确认补给仓剩余时间,以防脱出2.请玩家们遵循世界设定,扮演该世界原住民3.生命只有一次,当你死亡时只能重头再来。4.推荐3-5名玩家组队进入游戏组成小队进行5.更多请翻阅玩家手册注:虽然核心是PF规则但是请不要把规则往这套。简单理解就是超级多村规就完事了。
  • 史诗之歌荣耀传奇

    史诗之歌荣耀传奇

    巅峰的纪元一夜间消逝,文明的火种在时间长河中飘荡,万古一瞬,新生纪元被点亮,书写传奇的史诗。
  • 以南世界

    以南世界

    前面写的不大好,后面会好的!更新也略慢(因为我不是大神啊(?(三括号?)))
  • 边界求生

    边界求生

    我叫李天。是一个末世的屌丝。本在家中玩着生化危机,只听下面一声尸吼。。。。。瞬间爆炸,改变人生。
  • 宠物小精灵之今天我们穿越吧

    宠物小精灵之今天我们穿越吧

    这是一个关于男主带着宠物小精灵游戏穿越到宠物小精灵现实的一本小说,男主通过自己的金手指带领着自己的小伙伴一起闯荡,最终称为冠军,四天王的故事。背景是有小精灵也就是宝可梦的现实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