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52100000001

第1章 三分曾国藩:做人要厚道

为人不要精明得露骨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人若精明,确能占得不少便宜,但太过精明,别人也必定会以精明加以防范,精明的人往往看不到这一点。精明的人,可以精明一次,也可以精明两次,但很少有人能精明过三次的。因为别人领教了你一次精明,会受到启发,别人领教了你两次精明,会受到教训,别人领教了你三次精明就会提高警惕!

人们在交往中,常常喜欢与单纯的人交往。与单纯的人交往轻松、自然不用费尽心机,提高警惕;这倒不是说单纯的人是傻子,是可以随意欺骗与作弄的,而是说他心地纯净、平和、淡泊。这样的人也懂得很多,想得很深,看得很透,但他把心智放在更有价值和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这就是荀子所说的那种人:“温和如玉,完美纯正。”

而与精明的人交往,就得时时小心,处处提防,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泥淖和陷阱中。交往得越久,相处得越深,就越是感到被欺骗、被愚弄,当然也就越不自在。如果还不得不与他交往,那么就只能以精明手腕去对付他。这正应了郑板桥的一句话:“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

曾国藩是一个精明的人,他弟弟曾国荃也是一个精明的人,他们就因为精明吃过不少亏。

对于读书人,曾国藩还能以诚相待,他说:“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但是对于官场的交接,他们兄弟俩却不堪应付。他们懂得人情世故,但又怀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碰壁。这是很自然的,你对人诚恳,人也对你诚恳;你对人诡诈,人也对你诡诈;你对人一肚子不合时宜,人也会对你一肚子不合时宜。

而曾国藩的朋友迪安有一个优点,就是全然不懂人情世故,虽然他也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但他却一味含浑,永不发露,所以他能悠然自得,安然无恙。而曾国藩兄弟却时时发露,总喜欢议论和表现,处处显露精明,其实处处不精明。曾国藩提醒曾国荃:这终究不是载福之道,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到了后来,曾国藩似乎有所领悟,他在给湖北巡抚胡林翼的信中写道:“唯忘机可以消众机,唯懵懂可以祓(消除)不祥。”但很遗憾,他未能身体力行。

所以,为学不可不精,为人不可太精,还是糊涂一点的好。

然而让精明的人糊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他经历很多人和事,受过很多挫折和磨难,否则他是不会糊涂的。郑板桥不是已经说过了吗?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返糊涂更难。但也只有进到这一境界,才能明白人生是怎么一回事。

改掉自欺欺人的毛病

诚信,是人立身之本。俗话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的就是做人要诚实无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苏武也说:“天不容伪。”可见,诚信,是人赖以生存的灵魂。也许你能欺骗一个人,但你不能欺骗所有的人;即使你诡计多端,欺骗了所有的人,但你能欺骗自己吗?

然而,做到诚信,并不单单是不说假话,假话太容易被识破了。如果你的第一句假话被人识破了,那么你的第二句真话也将被人怀疑,所以人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说假话的。曾国藩在日记中反复谴责和归咎自己的不是说假话,而是比假话更隐秘,又以更冠冕堂皇的面目出现的不诚实。

有一天,好友窦兰泉来拜访曾国藩,两位学人相见,自然商讨理学,然而曾国藩并未能真正理解窦兰泉所说的意思,便开始妄自发表见解。事后曾国藩就指责自己,这就是心有不诚;不仅自欺,而且欺人,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由于不诚实,所以说话时语气虚伪强辩,谈文说理,往往文饰浅陋,以表示自己学理精湛,这不过是表演而已。这难道有什么好处吗?

曾国藩虽然意识到了自己的毛病,表示悔改,可事到临头,又身不由己了。没过几日,朱廉甫前辈偕同邵惠西来访,这两个人都是孔子所说的正直、信实、见闻广博的人。尤其是朱廉甫前辈屈尊来访,不就是把曾国藩视为志同道合的人吗?没想到曾国藩故伎重演,说了许多大言不惭、沽名钓誉的话。

还有一次,好友陈岱云来访,想看曾国藩的《馈贫粮》,结果曾国藩以雕虫小技不值一看为由深闭而固拒。一时掩饰笨拙,文饰浅陋,巧言令色,种种复杂的情形交织在一起,难以言表。事后曾国藩反省,这都是虚荣好名的心理在作怪啊!这些都是不诚实的表现。

经历了内心的这几次折磨与争斗,曾国藩开始给自己约法三章:

“大凡往日游戏随和的人,性格不能马上变得孤僻严厉,只能减少往来,相见必敬,才能渐改征逐的恶习;平日夸夸其谈的人,不能很快变得聋哑,只能逐渐低卑,开口必诚,才能力除狂妄的恶习。”

曾国藩就是这样逐渐成熟起来的。

待人队诚,容人队恕

曾国藩初办团练时,手中无一兵一勇,脚下无一寸土地,身无一分一文,虽然是个京官,实际上等于一个普通乡绅。而当时在湖南,已有江忠源的楚勇,罗泽南的湘勇和王鑫的湘勇,各有一定的势力。其中江忠源的楚勇出境至广西,有著名的蓑衣渡之战。后来保卫长沙、转战江西均有战功。可是,曾国藩照样能成为他们的精神领袖,协调各部的行动。后来虽与王鑫关系破裂,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而且江忠源战死后,接领其部队的刘长佐、萧启江等,罗泽南战死后,接领其部队的李续宾、李续宜、蒋益沣等,也都接受曾国藩的指挥调度。在逐渐发展过程中,一些非湘籍将领也陆续来到曾国藩身边,如满族人塔齐布、蒙古人多隆阿、河南人李盂群、广东人褚汝航、四川人鲍超、福建人沈葆祯等。

是什么力量,使这些英雄豪杰、仁人志士聚到了曾国藩的旗下?除以保国安民、维护名教、立志杀贼为目标这些共同点使他们心心相印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曾国藩的人格力量。这人格力量产生于他所极力倡导并实践的“诚”、“恕”二字,即“待人以诚,容人以恕”两条。所谓“以诚恕加天下,则群伦影从”。

关于“诚、恕”二字,曾国藩说:“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又说,“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个动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共谅。”

为官为将更应遵循“诚”这一项基本品德。待人以诚,则人也可能待己以诚,这叫做以诚换诚;即使少数人不以诚待己,也终会遭到舆论的谴责,使之悚然省悟。如果待人以权术,恃盛气,挟私见,也可能得势于一时,但最终会遭到历史的唾弃。曾国藩洞悉世情,明彻史实,深有感触地对诸弟说:“管子云:‘斗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大概之。’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人以概之。霍氏盈满,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诸葛恪盈满,孙峻概之,吴主概之。待他人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这真是促人猛省的真知灼见!

曾国藩所提倡的“恕”,中心内容是《论语》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如果想到什么,就要考虑到别人也会想到什么,推己及人。曾国藩说:“人孰不欲己立己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反过来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欲人以虚伪待我,我便应不以虚伪待人;不欲人以权术待我,我便应不以权术待人,如此等等,都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曾国藩说:

“圣门好言仁,仁即恕也。曰贫,曰贱,曰成,曰荣,曰誉,曰败,曰逆,此数者,我之所恶,人亦皆恶之……吾兄弟须从‘恕’字痛下工夫,随在皆设身以处地。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令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以盛气凌我之身,或次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曾国藩强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怨天,不尤人。认为如果“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凡遇牢骚欲发之时,则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气?猛然内省,决然去之”。凡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最终也不能立己达己,历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证明了这点。所以,曾国藩一向主张“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做人心机太重不是奸事

因为讲求“诚、恕”,曾国藩又提倡人际关系中的“去伪而存拙”,认为唯天下之至诚,可以破天下之至巧。他训诫曾国荃说:“左季高待弟极关切,弟亦宜以真心相向,不可常怀智术以相迎拒。凡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如果“伪”来“伪”去,必然两败俱伤,更伤风败俗。

虚伪奸巧,是人人所不喜欢的,但不少人又偏偏在言行中把这四个字拣了起来。咸丰八年,曾国藩在家守丧,寂静的乡间生活,使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反省自己的过去。

“笃实”,是中国人民传统的优良品德,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民族性的表现。咸丰九年九月十六日,曾国藩给胡林翼写信,引用了一个老僧的话:“唯忘机可以消众机。”他在日记中又引用了这句话,接着写道:它“仿佛颇有意义,惭愧的是不能身体力行。”机,指机心,即巧诈之心。《庄子。天地》说:“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唯有“忘机”,才能复于笃实至诚;唯有笃实至诚,才能“消众机”。这条人际关系的准则,如果在上者倡而导之,人人遵而循之,社会风气必然会归于淳朴。

“忘机”,是对自己的修养而言的。至于对社会上的虚伪奸巧,则是绝不能忘的。曾国藩对付这种人的办法是以诚换诚。他说:“唯柔可以制刚狠之事,唯诚可以化顽梗之民。”他告诫曾国荃说:“见一善者则痛誉之,见一不善者则深藏而不露一字,久之,善者劝,而不善者亦潜移而默转矣。”“深藏而不露”,是要求对不善者不采取鄙夷等等令人难堪的态度,而是以身作则,使不善者能潜移默转。他写道:“一省风气系于督抚、司道及首府数人,此外官绅皆随风气为转移者也。”曾国藩每天绝早起床,黎明与幕僚同桌吃饭。“饭罢后,即围坐谈论,证经论史,娓娓不倦,都是于学问、经济有益实用的话,吃一顿饭,胜过上一回课。”

天道恳巧,奸猾不如厚道

做人究竟是淳朴厚道一些为好,还是精明狡猾一些为妙?在人心叵测,充满尔虞我诈的社会现实面前,究竟从哪一条路,才能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更多的成功?有时,这个问题让人颇费脑筋。

在中国的武侠小说中,武功有正邪之分,正者讲究根基的扎实,习练者必须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修行,方能最终登堂入室,得窥大奥;邪者则不择手段,妄图走捷径,注重一时功力的提高,往往在最后阶段走火入魔。《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是一个深受读者喜欢的人物。他在习武方面可说是天资愚鲁,怎比得上那杨康的聪颖,讨人喜欢?但郭靖为人厚重扎实,天生有一种不怕吃苦的劲头,从不在任何事上耍奸取巧,得习必需此种品质的降龙十八掌,练成一身惊世骇俗的上乘功夫,并得到聪慧超人的绝代美女黄蓉的青睐,成为人人羡慕的侠侣。而那杨康却因贪图荣华富贵,投靠金国王府,为武林中人所不耻,并不得善终。孰是孰非,明眼人一看便能透彻。

曾国藩在其同时代人眼里,是有名的淳朴厚道之人。他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不用巧”,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说:“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曰: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认为诚关系到万事万物的存亡,不诚,则无万物。他教育兄弟子女,无论为人处世,还是功业文章,都要以诚为本,踏踏实实,一点一滴地去做,切不可浮滑取巧,耍弄小聪明。

曾国藩最是厌恶奸滑小人,对那些妄语之人多敬而远之。他最恨依靠欺骗手段谋取利益的人,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欺骗他人,完全是因为心中特别附加了一些条件,另有私心杂念,不敢告诉他人,才制造虚假的言辞来欺骗别人。为了掩饰以前的谎言,只有继续欺骗下去,终有一天会被人识破。更可悲的是,谎言说的多了,就连自己也信了,成为掩耳盗铃的笑谈,自己却不知道。明明没有翅膀,却到处大讲飞翔的舒畅感觉,自己陶醉其中,飘飘欲仙,并极想表演给众人看。待到真的一脚踏空,便不知所踪。明明是凡胎肉骨,硬说是刀枪不入,真的面临枪林弹雨,或死或残之际,不知他们能否听到众人的哄笑之声。

曾国藩自认愚钝,可他的功业,学问、文章,却备受后世称道。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曾国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所取得的成功,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奋斗得来的。曾国藩刚出道时就抱定做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改名国藩,便是自命“国之藩篱”的意思。他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熟读四书五经,遍求天下名师,终于金榜题名,点为翰林。随之他在官场学习做官的规矩和方法,少说多看,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人物。然后便招兵买马,广纳人才,团结乡绅,以王命而争天下,既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又创下朝中第一大功绩。最后他以谦忍来对待排挤和猜忌,培养提拔了一大批后进,并著书立说,表明自己忠君爱国的心迹,教导子女后辈,终成一代智谋大师。

与人为善,利人利己

处理人际关系,最重要一点是要与人为善,给别人多留出路就是善。

善恶之别何在?“与人为善,取人为善”源自《孟子》;相反,处处与人过不去,乃为恶也。曾国藩继承这个思想并将之作了详尽的解释:“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然徒与人则我之善有限,故又贵取诸人以为善。人有善,则取以益我;我有善,则与以益人。连环相生,故善端无穷;彼此挹注,故善源不竭。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是说孟子强调的是虚心采纳各种意见,那么在曾国藩那里,取、与两件事成了相互推动、永不终结的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曾国藩把上述原则确定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之一。他在《日记》中写道:“九弟来久谈,与之言与人为善、取人为善之道……无论为上、为下、为师、为弟、为长、为幼,彼此以善相浸灌,则日见其益而不自知矣。”而且在他权力所及之处,他还力图将这个原则化为必须遵守的制度。1859年他在给部下的一封中谈到:“前曾语阁下以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以后望将取诸人者何事,与人者何事,随时开一清单见示,每月汇总账销算一次。”这不是把既定的原则化为制度或工作方法了吗?

“与人为善,取人为善”是曾国藩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它使曾国藩的事业兴旺发达。

曾国藩与人为善的事俯拾皆是,因此他的幕僚多对曾国藩尊之为师,极为崇拜,事事效法,奉为楷模。因此,有幕府如水渠之说,这些幕僚皆深受曾国藩的影响,或效其坚忍,或师其勇毅,或明其大道,或法其坦诚。

曾国藩取人为善的事例亦不为鲜见,如听人之谏纳人、举事,采纳僚属意见婉辞皇帝意旨,等等。大事如此,小事亦能如此。如免“进场饭”一事,更能说明曾国藩的取人为善。

曾国藩守其父星冈先生之教,天不亮就起床,明炮一响即布席早餐。在东流大营时,欧阳兆熊及李肃毅、程尚齐、李申甫共饭,群以为苦,曾国藩知道后,尝笑曰:“此似进场饭。”克复安庆后,欧阳兆熊要在9月朔期归家,置酒为饯行,席间从容进言:“此间人非不能早起,但食不下咽耳。吾今归矣,欲为诸人求免进场饭何如?”曾国藩笑颔之。故欧阳兆熊以书调笑李肃毅说:“从此诸君眠食大佳,何以报我?古人食时必祭先为饮食之人,君等得不每饭一祝我乎?”李肃毅复书:“进场饭承已豁免,感荷感荷!唯尚齐、申甫皆须自起炉灶,恐不免向先生索钱耳。”此虽一时戏谑之言,当时情事亦可想见。

免“进场饭”这件事虽小,但可见曾国藩取人为善的姿态。他最初在京师时,也横挑鼻子竖挑眼,倚才傲物,因此得罪了一些人,后来他躬自检悔,觉得“与人为善”是不树敌的第一妙着;而“取人为善”是完善自己的绝好药方。

从曾国藩身上,我们看到了善的力量。

同类推荐
  • 观念

    观念

    全球最畅销图书《致加西亚的信》的作者继《自动自发》之后的又一颠峰力作。一本改变人生和命运的必读书。《观念》一书是从阿尔伯特·哈伯德众多著作中浓缩出来的商业思想的精华,书中洋溢着勤奋、敬业、忠诚、主动的“罗文精神”,强调转变观念才能改变一生,是继《致加西亚的信》、《自动自发》之后所有公务员和公司职员的又一必读之书。
  • 一开始,我们都显得没什么才华

    一开始,我们都显得没什么才华

    本书由淳君结合自己多年来工作、生活和成功的经验教训告诉你如何缩短梦想和现实的差异,如何在平凡中坚持,如何从自己最熟悉的东西中获取灵感,如何从吃亏中成长,如何坦然面对失败,如何豁达面对人生起伏。书中,淳君用交谈的语气,毫不吝啬地披露了自己的音乐创作思路、创作时的注意点、打造早安少女组时的点滴、为了让曲子出名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推销等,告诉我们成为第一靠的并不仅仅是运气!如何缩短梦想和现实的差异,如何在平凡中坚持,如何从自己最熟悉的东西中获取灵感,如何从吃亏中成长,如何坦然面对失败,如何豁达面对人生起伏?这些都由淳君通过多年来工作、生活和成功的经验教训告诉你!
  • 走向成功捷径的秘诀

    走向成功捷径的秘诀

    本书包括四章,分别为:笃学不倦乃成功之基石;浑圆玲珑乃成功之要道;礼行天下乃成功之华衣;放正心态乃成功之佐助。
  • 美德易开罐:写给青少年的美德书

    美德易开罐:写给青少年的美德书

    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均衡发展。其中,“德”为五育之首,少年朋友进到学校之后,首先要学习的就是良好的品德习惯。《美德易开罐(写给青少年的美德书)》是一本培养孩子美德的书,它包含了友善尊重、仁爱孝悌、忠诚信义、宽容忍耐、谦恭廉俭、勤奋自律、尽责奉献等多个条目,每个条目都由大量生动的故事组成,青少年朋友通过阅读能够学习良好品行,并且深刻反省,确实实践。
  • 要么稳,要么狠,要么滚

    要么稳,要么狠,要么滚

    跳槽不谨慎,小心千古恨。职场不规划,未来真可怕。要么稳,要么狠,要么赶紧滚!这些道理人人都能想明白,可是具体如何操作?不是谁都会告诉你的。当内心强大已经不足以应对这个多变的世界、险恶的职场,我们需要听听HR怎么说。本书作者将8年的HR经验倾囊相告,无论你是职场新人还是摸爬滚打多年的职场达人,都能获得HR的专业职场建议。作者从面试、培训、绩效、薪酬、跳槽、劳务关系等六大职场面临的关键环节入手,善用职场中真实的案例,让你透过HR的视角了解HR的心思,老板的思维。
热门推荐
  • 重生女尊之美人不欲折花

    重生女尊之美人不欲折花

    最爱的人的欺骗让她带着悲伤来到这个异世大陆——凤鸣大陆!在这里女子为尊,男子为卑,带着现代记忆的少女化身为小女孩的她在这异世大陆里会走出怎样的人生呢?无意间将这里的男子当成现代女子相待,结果惹到一群怎么也甩不掉的跟屁虫,她该怎么办才好?收?还是不收?凤鸣大陆传统节日——折花节!传说在这一天里,女子折下男子手中的花,两人便能白头偕老。众男捧花围堵,逃不掉,无奈道:“抱歉,我没兴趣!”“你逃不掉的!”众男一拥而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狐守候

    天狐守候

    随着天空的巨响,天空出现了黑洞,平静终于被打破,人们终于看到了真相——他们能够安心生活都是建立在“那些人”用血肉建起的城墙上。边境的出现,人们的守望,域外的生物……这些真相一直由“那些人”守护!那些在边境守护着人类的未来的“那些人”被称为守候人。
  • 关于仙子的爱情故事

    关于仙子的爱情故事

    上一世我求你不要走,你抛下我走了。这一世我主动离开你,你却要强留我。我们之间可能就是两条双曲线,有过相交点,却没有相交线。
  • 穿越之银发魔女倾天下

    穿越之银发魔女倾天下

    她,看似是,一朝天才,惊才绝艳,一头银发,又沉默寡言。:实则腹黑抠门因一场意外而穿越到异世界,家中不仅穷,还一头银发被当作异类不过没关系且看她如何逆天,惊倒一大片乌合之众
  • 洪门太公

    洪门太公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今天我们在关公面前结拜为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除非从我身上跨过去,不然你们谁都别想伤害她我要当龙头,你们谁有意见她是我的女人是什么让他一步步从学校走向江湖纷争是什么让他不顾一切只为最爱的女人是什么让他心狠手辣不折手段是江湖的险恶是兄弟的背叛还是心爱女人的离开我只做人上人
  • 逆袭归来的恶魔

    逆袭归来的恶魔

    她的冷血无情,为了复仇强势归来!出生入死的姐妹陪同她来完成复仇使命。校草三少他的冰冷霸气,他温柔似水,而他可爱呆萌,校园掀起了一片火海,她们能顺利完成复仇么?请关注《逆袭归来的恶魔》作者本人Qq2779410810另一位作者3128147307
  • The New Social Learning

    The New Social Learning

    Most business books on social media have focused exclusively on using it as a marketing tool. Many employers see it as simply a workplace distraction. But social media has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workplace learning. People have always learned best from one another.
  • 人间烟华

    人间烟华

    生命流转,不知所来,不知所终,普通人常问:“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修行人常问“仙界”何在?他,生在最后一个还有修行者年代,他遇到了一些人,策马奔腾,追求心中本我,他看到了世间一角从前,一角未来,却不知自己未来的路到底该走向何方?
  • 快穿之佳人不薄命

    快穿之佳人不薄命

    吴悠焚香祭酒:“我就是个图书管理员,女主大大们别为难我了,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去...”被挖眼的婢女:“我要他们自食苦果!”吴悠:“这个‘他们’的范围有多广?”人造人女孩:“人类容不下我们,那我们就新世界见吧!”吴悠:“都说心宽体胖,容不下你们的肯定是瘦子,咱们换个胖子处处行不?”唯一幸存女生:“那些自以为是神的家伙,我要他们成仁。”吴悠:“好死不如赖活,不要拘泥细节。”被替换身份的皇后:“既然陛下太子都不尽可靠,本宫只能自己上位了。”吴悠:“其实我也很不可靠,要不您换个人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