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73500000004

第4章 人之为人,在于为人(3)

诚实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个是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再一个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就怎么说,不口是心非,不掩饰自己的观点,也不掩饰自己的过失。这里侧重谈谈后一种意思。诚实的人往往被看作老实人。人们常说,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诚实、老实,的确是为人最可宝贵的德行之一。诚实君子,在生活中有时也吃亏。但从做人的角度看,从人生整体来看,诚实无欺,实在是于人于己都大有益处的。真诚实在,不欺不诈,此种处世方法可说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诚实中蕴藏着人生的智谋,诚实对他人来说,往往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魅力。我国古代关于君臣诚笃不欺的佳话有不少,其间包含着许多人生况味与生活哲理。这里我们还是引述一个具体例证吧。北宋时有一个名叫晏殊的人,未成年时,被一个官员推荐到朝廷。正巧赶上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他获得了参加考试的机会。晏殊一见试题,说道:“我十天前已做过这篇赋,赋作的草稿都还在,请另外出题。”皇帝非常喜欢他的诚实坦率。等到晏殊在史馆任职的时候,天下太平无事,皇帝允许臣僚挑选游览胜地进行宴饮。当时侍从文馆士大夫各自举办宴饮集会,以至于食楼酒店,往往都供帐作为游玩休息的处所。晏殊当时还比较贫困,不能出门,便独自呆在家中,与兄弟一起读书。有一天,朝廷挑选辅佐太子的官员,忽然从宫中传出真宗皇帝的御批,授官晏殊。宰相和吏部等执政官员不明白皇帝这一决定的依据。第二天,执政官进见真宗回禀。真宗告诉他们说:“近来听说馆阁臣僚,九个嬉戏游玩,宴饮无度,常常夜以继日。只有晏殊闭门不出,与兄弟读书。这样谨厚的人,正适合担当辅佐太子的职责。”晏殊受命后去见皇帝,真宗皇帝对他说明了授官的缘由。晏殊却回答得非常质朴、老实。他说:“我不是不喜欢燕游,只是因为贫困没法参与。如果有钱我也会去的。”皇帝听罢,更加赞赏他的诚实,越发爱惜重视他。后来,晏殊官至宰相。

诚实无欺,是最让人信赖的。宋真宗看中的,正是晏殊的忠诚、朴实。像晏殊这样诚实无欺者历代都不乏其人。南宋时就有这么一件事情:南宋孝宗曾经禁止各司官吏在非规定的时间内聚集一起,因为他们在一起聚谈闲聊,往往影响该办的公务。有一个叫李安国的人任郎中时,有一天,有人引进一位方士到部中,同僚们因而聚在一起谈论命运。第二天,皇帝在批示中责问大臣为何违背禁令,官员们十分难堪,都千方百计寻找托词来辩白,解脱自己。只有李安国说:“据实以告,过小;欺骗,罪反而更大。”因而援引北宋大臣鲁宗道上街市饮酒不隐瞒皇帝的故事,据实禀报,引咎自责。同僚们后来也都跟着这么做。过不多久,这件事算是平息了结了。三天后,李安国由郎中升任吏部侍郎。

封建帝王用人,当然看重其对自己是否忠诚。撇开其政治用心,就一般做人处世、待人接物而言,诚实始终是一种美德。诚实之人,心胸坦荡;而对于那些勇于坦诚地承认自己过错的人,人们往往不忍也不必再给予严厉的责罚。心灵澄彻、诚笃无欺的人,也难免有过错、失误,但他们能正视,能承认,能改正,这样的人是可以臻于人生完美之境的。相反,那些喜欢掩饰、不够坦诚的人,掩饰了某个缺点,不知不觉中又暴露了另一个缺点。这种戴着面具的人,也是没有人格魅力可言的。

敬畏之心不可无

人性中假恶丑的一面,往往是在失去了对天罚的敬畏或者法律之堤的挟制,才像洪水猛兽般地肆虐开来。于我而言,儿时所敬畏的,不是漆黑的夜和凶恶的鬼,而是天上的闪电雷霆。当它袭向人间时,老祖母总会喃喃道:喏,某年某月,某某就是被这样的金钩电闪给轰死的,因为他不忠不孝。或者,母亲也会搂着我谆谆道:那是老天爷发怒了,不知是谁又做了伤天害理之事。或许因为这样的告诫与暗示起了作用吧,每当听到那惊雷亮闪,我便对“天罚”有了敬畏之心———敬仰它那对人间邪恶无所不察的睿智;畏惧它那对人世之事善恶有报的威严。于是,每当远方传来老天爷的第一声呵斥时,便自然加入到了孩子们的合唱之中:“天老爷,莫打雷,请你娃娃吃白米!”……人一长大,自然不信那全然没有科学依据的“天罚”之说。尽管如此,当我踟蹰于那善恶是非之门前时,仍然会不由自主地忆起童年时代的“天罚”故事,想起孔夫子“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古训。尤其是看到反腐、严打中那些无法无天的奸邪之徒时,更对老天有眼添了几分情感上的倾斜。与其信其无,莫如信其有。当初他们如果也懂得敬畏,懂得老天用雷电在呵护自己,那么也许不至于步入歧途,受到法律惩处吧?

还记得威廉·戈尔丁在小说《蝇王》中,把人在嗜血本能占上风时堕落为“人兽”的轨迹描述得令人触目惊心。其实,人性中假恶丑的一面,往往是在失去了对天罚的敬畏或者法律之堤的挟制,才像洪水猛兽般地肆虐开来的。陀斯妥耶夫斯基说得好:“假如魔鬼并不存在,实际上是人创造了它。那么,人准是按照自己的模子创造它的。”为着搬掉这具可怕的模子,我们确有必要恢复另一种可怕———对于外在法律内在道德的惧怕之心,或许古人早就明白这一点,不然,我们的老祖宗何以提出君子有三畏的训示?不然,西方又何以有圣经上的摩西十诫以及忏悔仪式等等?看来,尽管科学早已解释了电闪雷鸣的物理原由,论证了因果报应的无稽,可是,在做人处世的现实中,人们内心依然要给“天罚”之类留下一点位置,以便让内在的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拂逆诚实善良、正直无私等从古至今别无二致的基本规则。

美国《读者文摘》曾做过一次“丢失”钱包的道德实验。在12个地方“丢失”了120个钱包,结果归还了三分之二。许多归还者认为,他们的这种品行源于对上帝的信仰,其实从另一角度来说就是对上帝的敬畏。我国从来不缺乏社会公认的准则,例如儒家的纲常信条、大同的社会理想、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道德需求等等。这些准则,不依然是使人敬畏之的动力吗?今天,为了使人性之恶不至于泛滥,我们只能求助于法律的健全与公众舆论的监督,去铸造人们的一颗敬畏之心了。

法纪与道德的实施,能让人心灵震撼的原因,全在于它们本身的权威性、严肃性。古代邯郸的百姓常在过年那天为国君赵简子献上斑鸠,以祝长寿。赵简子不仅收下它,还重赏献鸟者,他自得地说:“正月初一放生,说明我有恩德呵!”可是,一旁有说客立即指出:“百姓知道你放生,才敢争相捕捉,这样只能使斑鸠死得更多更快。如果你真要让它们活下去,不如干脆全部禁捕。捕捉了又放掉,如此恩德与过失实在不能互补呵!”显然,禁中有放,网开一面,便失去了法纪的严肃性,人们敬畏的不是法纪,反而只是君王的权势,这怎能不将人性中恶的一面———逢迎屈从释放出来呢?古代还有一个叫曲端的将军,因其当副将的叔叔吃了败仗,他就按军法将其处斩。在给叔叔的祭文中他痛哭道:“啊,斩副将的是泾原都统制的主将,祭叔叔的是侄子曲端。”在这公与私之间,无情与有情之间,谁能不为那执法如山、大义灭亲的行为而怦然心动、凛然兴叹?谁又能不为他捍卫法律的权威性而肃然起敬、怵然生畏呢?

说到底,敬畏又是一种个人心态,一种出于道德法纪自律力的心态,它的形成,除了维护道德法纪的严肃与权威外,还有赖于社会大环境的熏陶。当年,大画家梵·高在矿区当牧师时,同矿工们一道乘升降机来到地层深处,他不禁产生一种进入地狱的恐惧之感,于是请教老矿工:是否因为习惯了,你们才没有了恐惧?可矿工们却说:“不,我们永远不会习惯,永远恐惧———只不过我们学会了克制。”看来,环境给人的威慑力量是巨大的,其约束力又是不可低估的,它能让人形成一种由敬畏到自我克制的心态,一种对越轨之事不敢想不敢干的心态。试想,如果这令人恐惧的环境正是一种强大的社会习惯与舆论的力量,那些个为所欲为者能不感到过街老鼠般的震慑么?感谢世人给我们一切有关敬畏之心的教益。“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这充满辩证的家训,不正是对父严子孝的诠释吗?“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此话若排除掉其中的迷信因素,单从对法纪道德这个“天神”的敬畏来看,不也是有益的警句吗!康德说得好:我只敬畏两件东西:头上的繁星与心中的道德。一个在上苍一个在心灵,有了这两位尊神的呵护,人性之恶不就有了缰绳之羁绊,有了河堤之束缚?这样,不仅对那些坑蒙拐骗、贪欲无度之类的人能带来福音,对于整个社会不也是一个福音吗!

人可以使人“怕”,更要让人“敬”

有的人,人们既“怕”且“敬”,“怕”变“敬”还可以发展为“不怕”;有的人,人们,既“怕”且“恨”,“怕”变为“恨”也可以发展为“不怕”。

一个人让人感到“怕”,大抵有以下的原因:一是来自其人格的尊严。一个人光明磊落、学识渊博、清正廉明、言行一致,其优秀的品德形成独具魅力的人格力量,所谓“公生明、廉生威”,能够远播威名,令人敬畏。二是来自其地位的显赫。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形成对当权者的“仰视心理”,见官小心翼翼,不敢造次,时至今日,人们“怕官”尤其是“怕大官”的心理依然存在。三是源于其认真的作风。毛泽东同志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一个人工作中坚持原则、作风严谨,最痛恨弄虚作假、拖拉疲沓的作风,人们自然对其产生敬畏之心。四是慑于其权术的深厚。某人大权在握,又善权术,且早已养成受人尊重的习惯,别人对其稍不迎合便被“拿下”,或坐冷板凳,或丢乌纱帽,使人常怀“怵惕”之心,不由你不怕!其实,“怕”与“不怕”是相对的,在某些情形下可转化,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有的人,人们既“怕”且“敬”。这些人常常具备较高的修养、严谨的作风,忠于职守,为人师表,巨大的人格力量令人敬畏;他们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政绩卓著,人们对其由“怕”变为“敬重”,发展为“不怕”。这种“不怕”使人们产生“虽严犹亲”之感,是人们对这些人由衷的褒扬。而另一方面,某些官场的“混子”们,对这些人却是怕上加怕,甚至于恐惧,因为在这些人的手下,“阿混”们混不下去了,“南郭先生”们要失业了!有的人,人们既“怕”且“恨”。这种人大多握有一定的权力,善耍权术,挥舞权力大棒,竟引得奸巧小人溜须拍马、如鱼得水,使得正直之士备受冷遇、横遭排斥,可谓八面威风,令人畏惧。然而细想起来,这种人通常也怕为己抬轿的“轿夫”们,何也?只因他们朋比为奸,专干贪赃枉法、损公肥私的勾当,有把柄落在人家手中,故而时时悸惧!可见,某些平时满脸威仪的官儿们,其实是色厉内荏,内心并不轻松,所谓“心中有鬼鬼怕鬼”。对这种人,人们由“怕”变为“憎恨”,发展为“不怕”。但是这种“不怕”,是正义对邪恶的鄙视,是人们向腐败宣战的号角!

笔者认为:人可以使人“怕”,更要让人“敬”,力求令人“亲”,切勿被人“恨”,所谓“宁使人怕,勿令人恨”。今之为官者对此当三思之,慎择而行!

人生应该有所怕有所不怕孔夫子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生活经验已告诉我们:不怕大人的孩子难调教;不怕老师的学生难教育;无法无天的主儿难伺候。四川人谈起某人胆小怕事,就俏皮地说:“你这人怎么像小媳妇子,起床早了怕得罪丈夫,起床晚了怕得罪公婆。”在现实生活中,那种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顾虑重重的人,活得太累,就像旧时代的小媳妇,这样的人很难有所作为,往往还会陷入“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的窘境。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在《套中人》中塑造了一个胆小怕事、害怕变革的反面人物———别里科夫。他把自己的一切都装在“套子”里,他的人、物、语言、思想等都有“套子”。他的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可乱子偏偏找到了他头上,竟然谈恋爱谈得一命呜呼。这真是对胆小者的绝妙讽刺。过分胆小固然不好,可胆大就一定好么?胆大妄为,无法无天,什么也不在乎,谁也不怕,同样会步入人生的误区。然而在当今社会,人们的胆子似乎越来越大。某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可耻目的,天不怕,地不怕,以身试法,铤而走险,什么法纪、什么道德、什么良心统统置于脑后。不是有那么一种“我是××我怕谁?”的句式流行于世吗?其胆大气粗,大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豪气。例如,“我是流氓我怕谁?”流氓者,一向难登大雅之堂,自己觉得被排斥于社会主流之外,难免破罐子破摔,萌发出交织着仇恨和快感的敌意:我反正是流氓,敢跟你玩命,谁怕谁呀!“我是打工仔我怕谁?”打工仔受到包工头的盘剥,遭到城里人的歧视,有时也“顺手牵羊”捞点外快,我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我怕谁啊!如果说上述的“我怕谁”反映了一种无奈甚至绝望的情绪,一种脆弱、敏感甚至病态的心理,那么,下面的情况就该当别论了。例如“我是大款我怕谁?”那些富贵逼人、傲气十足的大款们,口袋中有了几个铜钱,就认定“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就能消灾免祸,于是再也不怕什么王法了。西安有一个不可一世的个体户张某,将小学教师王某痛打一顿,然后扬言:“打了老师,不就是赔几个钱吗?我有的是钱!”看来,这些人一旦有了钱,就真是无所畏惧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披露的沈阳市打死老太太的“大款”夫妇亦在此列。“我是大腕我怕谁?”和“大款”相比,“大腕”又要胜过一筹,因其除了“有的是钱”,还有名气、声望和影响力。因此,也就更加颐指气使,牛气冲天了。据报载,某“大腕”级导演的一部新片上演后,出人意料地反响平平,有好事的记者就此进行调查采访,并在报上议论了几句,该导演勃然大怒,一个电话打到报社,声称要么赔五十万人民币,要么就派人砸报社,并痛打总编、社长和记者。吓得总编和社长赶紧去公安局报案。“我是干部我怕谁?”和“大款”、“大腕”相比,干部的法宝是权力。对绝大多数干部来讲,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而对极个别干部而言,它则是用来使人民害怕,为自己谋利的。长期使别人害怕,弄到最后自己便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可怕了。北京的王宝森、山东的胡建学等蜕化变质的大小“公仆”,不怕党纪,不畏国法,不惧老百姓千夫所指,黑着心大肆贪污公款,收受贿赂,卖官鬻爵,瞒上欺下,穷奢极欲,自我却感觉活得滋润、潇洒。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们最终受到党纪国法的严厉惩处,或畏罪自杀,或锒铛入狱,或终为死囚,成了为人所不耻的反面典型。

如此看来,无论是谁都还真得怕点什么东西。因为世间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有矛就有盾,无规矩难成方圆,这是自然之理。孔夫子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他主张君子为人该畏惧的东西还是应畏惧一点才好。生活经验也告诉人们:不怕大人的孩子难调教;不怕老师的学生难教育;无法无天的主儿难伺候。如果这个社会人人都是“无所畏”,个个都是“傻大胆”,那么,这个世界不乱套才怪呢!

综上所述,可见“怕”与“不怕”在为人处世中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我们既不能做畏首畏尾的“小媳妇”和胆小如鼠的“别里科夫”,又不能什么也不怕,什么都无所畏惧。人生在世,应该有所怕,有所不怕。只有这样,才能修好身,养好性,才能立于人生的不败之地。例如为官者,怕党纪、怕国法、怕百姓戳脊梁,才能不怕警车响、不怕半夜敲门、不怕法庭威严,不怕良心谴责,才能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地为官做人。又如为民者,怕自卑、怕沦落、怕碌碌无为,才能不怕磨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怕挫折:“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怕逆境:“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才能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在平凡中创造伟大,在渺小中孕育崇高,使有限之生命焕发无穷之光彩。总之,一个“怕”字,蕴含的人生哲理是十分丰富和深刻的。

同类推荐
  • 人生三论:舍得宽容幸福

    人生三论:舍得宽容幸福

    真实人生的幸福没有绝对的答案,关键在于我们的生活态度。只有善于抓住幸福的人才能懂得什么是幸福;只有懂得取舍,善于放弃,宽容待人,才是快乐之本、幸福之源。本书为广大读者提供心灵的甘泉,涤荡平淡生活中的单调和苦涩,帮助人们营造更加幸福的人生……
  • 你其实不懂交际学

    你其实不懂交际学

    交际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吗?对,但又不全对!交际除了是一种交往之外,更是一门学问,它有自己的一整套理论。而且这些理论我们其实在人际交往中在不知不觉地使用着,尽管我们不知道它们叫什么,不知道它们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心理玄机,但是它的的确确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同的作用力。它们就是“交际学定律”。
  • 让学生学习做人智慧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学习做人智慧的66个故事

    本书是让学生受益一生的快乐成长故事之一,成长是—道道色彩的流动,鲜艳的连衣裙,粉红的蝴蝶结,庄重的校服,这一切都记录着我们多彩的、快乐的人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不见了童话书上多彩的封面,多了教科书那严肃的面孔。—切浮躁归于沉静,昔日绚丽的色彩只去装点青春的梦境。
  • 人生哲理枕边书4

    人生哲理枕边书4

    书中充满了智慧、温暖人心和震撼心灵的故事和哲理。能够激发我们的灵感,涤荡我们的心灵,丰富我们的经验,升华我们的人生。谨以本书献给各行各业、不同年龄、愿意通过学习和自己的努力迅速改善人生境遇的人。要想让人生充实一点,让生活质量高一点,让职场生活丰富一点,为人处世潇洒一点,就要时刻把本书放在枕边,不断从中吸取经验、智慧和力量。
  •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创新的思考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创新的思考

    马斯洛根据对他的研究对象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自我实现者无一例外的共同特点——每个人都在这方面或那方面显示出具有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性或独创性。
热门推荐
  • 初始之名

    初始之名

    鸿蒙破碎了,诸位圣者也陨落,随着成长,确实发现,圣人早已超脱,宇宙崩裂无法毁起生命之源。那么这一切有影藏这什么?盘古为何要受到无量量劫的惩罚,鸿钧及其下属圣者为何尽皆陨落,是有一双手在操控么?还是那‘世间’的复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安之以城

    安之以城

    一只自卑又自尊的胖女孩安橙,在她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喜欢上了同班渣男刘铭浩,却被百般羞辱,后来终于认清事实放开手,又发现她所谓的暗恋情节都是乌龙。决心让自己变得强大的她,多年后,再次回到这个曾让她伤心的城市,再一次的遇见,她,会否又生执念?抑或是,携手那个对的人,共度此生。
  • 倾世如烟

    倾世如烟

    魏晋五胡十六国时期,东晋王朝腐败,前秦崛起,公元357年后,苻坚灭前凉,前燕,代国等基本统一北方;383年前秦与东晋淝水一战后,前秦气数歹尽,根基摇摇欲坠,各部族伺机逃叛脱离,养兵挥土自立王朝。到底是谁挑起这场战争,惹得天下烽火四起,百姓颠沛流离无法安生?一具腐朽不化的千古女尸使得何秉心颠覆时空来到东晋,为了重要的人,舍弃原本逍遥自在的追求陷入世家纷争,飞蛾扑火,最后会得到什么?
  • 决战荣耀时刻

    决战荣耀时刻

    王浩。绘画天赋极高,竟自绘出绝世神器!偶遇游戏天才小易,一啪即合!连刷副本,难打BOSS实属牛逼!一只小猫咪,居然能幻化成三头巨狮。胆小怕死的二哈!居然也有让人害怕的时候?迷路战队凭空出世,舞林争霸,谁与争锋?很多有趣,有意思的内容各位爷儿,接着往下瞧!
  • 一个好觉

    一个好觉

    本书讲述了提高睡眠质量、快速提高“睡商”、睡眠质量自测等内容。
  • 重生之回到年少时

    重生之回到年少时

    林少安,她这一生都活的浑浑噩噩,不知所以,从少年事情开始,她就活在别人的建议之下,从未听从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直到生命终结的那一刻。她才幡然醒悟,才明白自己这一生活的到底是多么的失败,本以为要含憾而终,却发现,再睁眼,林少安却回到了年少时……这一次,她再也不会甘愿沦为平庸,懦弱不敢争取,那个曾经烙在她心头的白月光,那些能够发亮发光的机会,属于她的,这次,她一个都不会放过!
  • 山野男神

    山野男神

    山河锦绣,有秦砖汉瓦,傲然中华。文明隽永,当古老的传承重新焕发生机,京剧,围棋,国术,雕刻,汉语,古建筑……有梨园名伶,九旬登台,音容不减,风华如旧,博满堂喝彩。有国画宗师,博古旷今,成中西之学,饮酒泼墨,抬手绘万顷山河。有无双匠人,潦倒半生,初心不忘,终燃东方之美……少年起于青萍之末,于山野间,悄然走在了大世的前头。
  • 灿白繁星驯鹿之曾经的未来

    灿白繁星驯鹿之曾经的未来

    “放手吧,也许这是最好的结果呢”张艺兴&鹿晗“鹿晗,是你对不起我在先,我会让你后悔的”吴世勋〈最后后悔的莫过于自己〉“吴亦凡,我从头到尾都没有后悔爱上你,只是我累了,没有勇气和经历再去爱你了,我,张艺兴爱不起你吴亦凡了”张艺兴。
  • 帝昱

    帝昱

    上古时代,瑰丽玄奇,波澜壮阔。有女娲炼石补天,震慑众神,重正四极;有夸父逐日,饮河渭大泽,死后弃杖化桃林;有大羿射杀十日金乌,妻嫦娥窃昆仑不死药奔月长生;有少女精卫为情投身大海,死后化为神鸟……走出苍梧之野的少年,在这些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充当着主人公,直到登临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