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同事之交,乃君子之交也。”确实,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很微妙,要密切合作,又要保持独立。那么,如何才能维持好这种“君子之交”呢?提倡与同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与同事之间,太近则昵,太远则疏,还是淡如水的好。简言之,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的同事关系。
大哲学家萨特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豪猪相似。因为寒冷,它们尽量靠在一起,共同抵御严寒;与此同时,它们彼此间还会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靠得太近,身上的刺扎到对方。我们在与同事相处的时候,如果整天正襟危坐,严肃、客气,同事就会认为我们性格孤僻、冷漠,不容易亲近;如果过于亲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容易引起同事的非议,让上司产生误解,认为我们动机不纯,搞“集体主义”。
王林是一家大型家电公司的客户。几年前他对家电一无所知,凭着满腔的热情,他走进了现在这家公司。他在工作上兢兢业业,踏实肯干,三年的时间,他就从一个普通的业务员变成领导最得力的助手。他的事业一帆风顺,步步高升,而跟他一同入职的几个同事,由于能力有限,再加上没有好的机遇,至今没什么变化。
原来的同事纷纷做了自己的下属,这让王林的心情此起彼伏,他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心情与大家相处。因此,在与原来的同事相处的时候,他总是显得有些拘谨,战战兢兢,话都说不清楚。为了避免老同事之间产生误会,认为他太高傲,于是,他多次请原来的老同事吃饭。说话的时候也比以前小心、客气了,吃饭的花销也是一次比一次贵。然而,他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同事的认可,同事越来越觉得心里不平衡,不仅不领他的情,还认为他是故意在他们面前摆阔。甚至对他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认为王林根本没什么本事,凭借一些卑劣的手段爬上高位。
王林最终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同事在背后说他闲话,领导也对他没有以前那么信任了,公司中重要的工作都交给别人处理。工作上,王林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得心应手了,他非常苦恼。
这个故事向我们发出了这样的警示:把握不好与同事之间的距离,很容易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只有与同事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成为一个受同事、领导欢迎的人。
在职场中,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如果将人生分成两部分,那么一部分是和家人相处,另一部分就是和同事相处,而且与同事相处的时间甚至更多一些。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与同事间的交往。
——保持空间距离
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研究出来的四种空间距离,对我们与同事的相处有很大帮助。
第一种距离:“亲密距离”,存在身体上的接触,大多在0~46cm之间;
第二种距离:“私人距离”,大多在46cm~1.2m范围内。
第三种距离:“礼貌距离”,主要用于处理非个人事务,大多在1.2m~3m之间。
第四种距离:“一般距离”,随感觉而定,大多在3m以上。
与同事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既不能搞集体主义,与同事亲密过度;也不能远离同事,脱离同事视线;与同事保持在“礼貌距离”之内,既不因为距离远影响与同事之间的交往,又避免了距离太近给别人造成心理上的恐惧。
——注意说话分寸
除了保持空间距离外,我们还要在心理上进行适当调试,注意说话的分寸。如果同事之间的关系没有亲密到不分你我的程度,说话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将心中的话全部说出来。否则,很可能“隐私”外露,使我们终日惶恐不安;或者,我们不堪“重”托,将别人的隐私传播出去,引起别人的反感。结果,给原本明朗、纯洁的关系蒙上阴影与尘埃。
——拒绝馈赠
想和同事保持长久的关系,就不要牵扯过多的物质来往。请同事吃饭吃、接受同事的馈赠都要慎重。俗话说得好:“亲兄弟,明算账。”过多地接受同事的馈赠,如果我们不礼尚往来,就会被动地欠下同事的人情。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没有不求回报的投资,别人在我们身上的投资,迟早有一天会双倍地拿走,甚至多倍。只有保证与同事间的人际交往不受物质的羁绊,才能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