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88400000025

第25章 苗族芦笙舞

时间:2006年类别:民间舞蹈

地区:贵州编号:Ⅲ-23

芦笙舞,是一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又名“踩芦笙”、“踩歌堂”等。芦笙舞,顾名思义,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它分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壮、瑶等民族聚居区,在各苗族地区尤其普及。其中以贵州东南部、西北部和广西西部山区最为活跃。在那里,人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开始学吹芦笙和跳芦笙舞。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众的芦笙手和芦笙队,都深受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在过去,青年小伙子会不会吹芦笙,能不能跳芦笙舞甚至都成为姑娘们择偶的重要条件之一。芦笙舞是南方少数民族最喜爱、分布最广泛的一种民间舞蹈,大多在年节、集会、庆贺等喜庆时刻表演。

关于芦笙舞的起源,苗族有一个朴素和美妙的传说。相传自盘古开天地之时,大地一片荒凉。那时,苗族祖先为了解决生计问题,是靠狩猎飞禽走兽作衣食的,那时捕获鸟兽是非常困难的,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当时一个心灵手巧的小伙子,在林中砍下树木和竹子,做了支芦笙模仿鸟兽的鸣叫和动作,吹跳起来以引诱各类鸟兽。从此,人们每出猎均有所获,于是芦笙舞就成了生活的必需而世代相传。这类传说与现今仍流传着众多模拟鸟兽鸣叫和形态的芦笙曲调及舞蹈动作的现象虽相吻合,但要弄清它的起源,仍有待从史料方面进行研讨。

《阿卯古史传说》记载道,上溯到远古时代,苗族先民由于“敌人闪岛觉地福从莱色米夫地来攻打,激战历不能胜敌人,于是迁往南风吹来的方向”,苗族先民由北向南迁移途中“青年人骑牛游渡”过黄河。入夜,先过河的人唯恐后来者失散,就吹起芦笙燃起篝火将人们召集拢。为驱除寒气,人们伴随芦笙旋律,纷纷跳起了芦笙舞。芦笙跟笛子一样,是苗族青年男子亲密的伙伴。在苗家舞场上,常见青年男子身背芦笙口吹笛子,或是将笛子插于腰带上又吹响芦笙。《云南少数民族》认为,“传说千变万化的芦笙调就是苗家人的‘文字’”。在歪头山,芦笙一响,总有歌舞相伴。

关于芦笙舞活动的历史,过去文献中多有涉及;从已出土的西汉铜芦笙乐舞俑分析,芦笙舞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明清以来,更广见于文献和志书之中。明人倪辂《南昭野史》有“每孟岁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合唱,并肩舞蹈、终日不倦”的记载。足见芦笙舞早已是苗族人民传统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并风糜一时了。

芦笙舞蕴含着一种沉缓、凄楚的情绪,从音乐到舞蹈皆如此,如“探路步”、“上河滩”、“望家乡”等舞段和动作,据说是苗族古史传说中苗民负重在泥泞的路上行进,倒骑于牛背上遥望家乡并观看后面的同胞是否赶上逃难的队伍,以及怀念因渡河死去的人们等等场景的再现。举足维艰的动作,配上呜呜咽咽如泣如诉的哀怨笙声,舞蹈给人一种凝重、悲怆之感。仿佛是一种历史的追忆,在向人们展现一轴活的历史画图。

芦笙舞以“探路步”为基本舞步。“探路步”舞者左脚提起往左侧空划小半圆落地,右脚左靠,身体同时往左侧横移,微右斜腰,右脚又做对称动作。这种前行中又有向左右两侧横移的动律,和花苗其它舞蹈如“笛子调”、“竹竿舞”等一样,有着自己浓烈的民族特色。

芦笙舞除“探路步”、“双踏浪”等稍为简单点的动作外,还有如“跪地下腰”、“板凳下下腰”、“滚地笙”、“双腿蹬天”、“望家乡”等一些难度大、技巧高的动作和组合。要跳完一组芦笙舞,要求舞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功夫和体力。所以,芦笙舞多在青少年和部分中年人间流传,一般老年人因年岁已高,逐渐退出了舞者行列。故芦笙舞还不像笛子调那样,不论年纪大小皆能随音乐起舞。

以最为普及的自娱性芦笙舞为例,一年四季都可以跳,特别是春节跳得更欢。年三十那天,谁家的年饭先吃毕,这家喜好跳舞者就吹起芦笙到一家去约舞伴,到了人家家门口就跳起芦笙舞,一是表示约舞伴,二是给这户人家拜个年。倘若这一家备好年饭还未吃,主家就要邀请客人与他家共尝年饭,若客人再三推辞,主人就要挟几块肥肉送给客人,客人当时吃不下,主人就将肉放在其芦笙顶部的一个小葫芦里。主人家吃过饭,愿跳舞者,带上自己的乐器,换上节日的盛装跟随来约伴的人再跳到另一家去。待全村跑完,跳笙队伍已占全村大半数人了。最后,舞者全都集中到村中大场上,随乐起舞,直跳到晨曦微露才散。

根据地区分类,芦笙舞分为锦鸡舞、鼓龙鼓虎-长衫龙、滚山珠。

锦鸡舞锦鸡舞是苗族芦笙舞中别具一格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发源于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境内,主要流传于苗族“嘎闹”支系中穿麻鸟型超短裙服饰的排调、也改、加配、党早、麻鸟、羊先、羊告、也都和雅灰乡境内雅灰、送陇等苗族村寨。有天下第一锦鸡舞之称。

民间锦鸡舞多以特大号、大号、中号、小号等四支规格不同的芦笙为主要吹奏乐器,吹奏出低、中、高、特高等多音混合曲,其节奏有序、欢快、流畅,音质委婉悠扬,似若高山流水之声,苗语称之“给拉”,意即如行云流水、奔放自然。民间锦鸡舞的芦笙曲调丰富,有乐曲一百多首,演奏起来轻快流畅,优美动听。表现了苗族人民温和娴静的性格,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精神状态,凸显着苗族人民古老而绚烂的美感追求,是民间舞蹈中一枝烂漫的山花。如今,锦鸡舞在传播的过程中,已逐步演变。经丹寨文艺工作者的再创造,其舞蹈动作模仿大自然的锦鸡动作,有锦鸡觅食、嬉戏、展翅翱翔等,其动作轻盈流畅、优雅自然,很受人们的喜爱。

鼓龙鼓虎-长衫龙苗语音为“打容打阻-阿冗”,是贵州苗岭山麓小花苗聚居区贵定县新埔乡谷撒村所独有的一种苗族芦笙舞蹈。谷撒村距贵定县城10公里,聚居苗族一支系花苗同胞200多户,1000余人。

谷撒村苗族自古以来崇拜龙,龙能呼风唤雨,龙能使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勤劳勇敢的苗族人民,每逢收获季节,就用歌舞庆祝丰收、表达爱情,并把自己装扮成龙的模样,身穿黑色长衫,头顶龙面斗角图腾、插野鸡翎,口戴髯口,拴红色银饰腰带,手执粗长芦笙管,自吹自跳。伴随流畅的芦笙旋律,银饰在阳光照耀下闪烁、发出悦耳的叮当声,《龙斗角》、《吐水》、《出洞》等舞蹈,韵味古朴、感情真挚、刚健柔韧,让人赞不绝口。

长衫龙这种苗族芦笙舞过去仅在丧葬和祭寨神仪式中表演,现在则每逢重大节日集会、婚嫁、立房、跳月等传统民族活动都要表演此舞。此舞用于丧葬时,于出殡队伍的最前列表演;用于祭寨神时,则于阳历二月初一这一天在杀牛祭祖踩场之际表演;用于立房时,往往在踩屋基时进行;用于跳月时,则多在正月初一至三十的“跳月场”活动中表演。

长衫龙苗族芦笙舞为男子双人舞、四人舞和群舞,长衫龙苗族芦笙舞的舞蹈风格“和谐迤丽、刚柔兼蓄、韵味古朴、感情真挚”;舞姿矫若游龙、扇若惊鸿、上下稳活、刚健柔韧,人的拟龙化、龙的形象、龙的动态,体现一种深沉古朴的韵味。

该舞伴奏乐器笙管粗长,声音低沉浑厚,音乐节奏鲜明,舞蹈动作与音乐紧密结合为一体,和谐流畅,潇洒大方,表现为苗族芦笙舞的独特风格。舞蹈分为三节,第二十六节表示群龙出现;第二节表示龙腾虎跃;第三节表示群龙抢宝。

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苗语叫“子落夺”。它流传在贵州省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芦笙舞蹈之一。堪称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她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头戴野鸡翎帽,身着绣花白褂,脚着麻耳草鞋,或时以头为足、或时以人攀肩,在盛满水的碗与碗之间,边吹芦笙边进行舞蹈技巧表演,被国家文化部领导赞为贵州高原明珠。

滚山珠“滚山珠”风格粗犷豪放,动作高难惊险,文化内涵深厚,因而成为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中的一枝奇葩。“滚山珠”,本是用形体模仿箐鸡(当地的一种野鸡)在山林中嬉戏的一种欢快的芦笙舞,所以其技巧与形体造型的写实性较强。表演者头戴插箐鸡尾的帽子(雄性箐鸡的标志)或红线花帽(雌性箐鸡的标志),边吹芦笙边舞,显然是对生活的再现。舞台上,“对脚掌”、“扣肩倒立”、“跪步”、“点将”等技巧,不时引起台下阵阵喝彩,尤其是“滚山珠”(又称“刀丛滚身”)这一招,总会引起观众的一阵阵叫好声。

“滚山珠”这个舞种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蕴涵着的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激励和引导人们不断前进,永不为困难所压倒。但是,自1999年以后,由于没有训练新的演员,老演员又各奔东西,猪场乡的“滚山珠”开始沉寂下来。

同类推荐
  • 人类的奥秘上

    人类的奥秘上

    本书丛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回响、发掘生命的秘密、探寻太空的谜团、破解文明的神秘,所揭示的神奇绚丽的壮阔画卷,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将使我们的心灵感震颤.
  • 七字经趣谈老北京

    七字经趣谈老北京

    中国历史上流传千古的《三字经》里三个字为一句的语言,如:“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这穷。”不仅归纳概括得非常精辟,而且比较符合科学知识。因此,笔者深受启发,思来想去,能不能像《三字经》那样,用几个字的文句,趣谈老北京呢?
  • 离奇事件之谜

    离奇事件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这套百万字的传奇读本精选了有关国宝、密码、海盗、大谋杀、诡异事件、离奇事件的未解经典内容选配了数千幅珍贵图片,带给读者一场视觉饕餮盛宴。
  • 古寺之谜

    古寺之谜

    悬空寺作为现存唯一的三教合一的寺庙为什么能悬而不坠?“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古已有之。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博大精深的少林武学究竟源自何方?布达拉宫这一世界屋脊上的“白宫”最初是为女人而建?杭州灵隐寺中是否有那位传说中的济公?雍亲王的府邸被乾隆改成了喇嘛庙,是出于孝心还是另有目的?法门寺何以能使整个大唐帝国疯狂,它的地宫中埋藏了怎样的天机?千年古寺,衍生无限传说:匪夷所思的佛像传奇,珍贵无比的佛家法器,趣味浓郁的佛国典故,神奇诡秘的佛教传说。让我们走进奇妙的世界,探索中国二十座著名古寺。
  •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斗智斗勇的中国战争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美丽、古老的东方大国。本丛书是反映中国社会风貌的百科读物,通过精练的文字,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的文化、艺术等异彩纷呈的画卷。
热门推荐
  • 承天侠踪录

    承天侠踪录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祸起安史之乱,盛唐荣光不再,乱世江湖道义难寻,侠义难存。冥冥之中,不曾露面的势力左右着天下兴亡,维持着江湖侠义。你死我活的武林纷争,千转百回的儿女情长。稚嫩的肩膀,能否担负起父辈的传承,又能否坚持追寻不息的侠踪,一切都是命数,生于乱世,活着就不是一个人的事。山河依旧,侠踪未停,始终会有人坚守的江湖,注定不会归尘,无论谁入主长安城。
  • 全职法师打卡

    全职法师打卡

    穿越魔法世界,原本咸鱼一身的张昭,意外打卡特殊魔法,叮,全职法师剧情正式开始,恭喜宿主获得:流星泪!同时在系统的帮助下他获得了各种各样的特殊强大魔法,特殊的攻击魔法,令人发指的治愈系魔法,还有绝对型的防御魔法,等等。
  • 你是劫躲不掉了

    你是劫躲不掉了

    五年前的伤终是没能让她懂得什么叫放下,终是重蹈覆辙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遗视的第六位勇者

    遗视的第六位勇者

    高中生聂沐凌,在经历母亲出轨和父亲因交通事故去世,并知道了事故的真相后,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向往与未来。从此冷漠地待人处世,用荆棘将自己的内心包裹起来,不再露出微笑。但是,他勇于助人,并为了朋友甚至失去生命都不后悔,更加欣慰的是,他的生命换来了自己唯一的朋友的生命,并为了她不感到愧疚做出来最后一件事,便于这个世界永别了。但是,他却来到了一个充满着魔法,存在着各种种族的新世界,由此,荆诸离·聂沐凌的异世界冒险曲正式开始了序幕!
  • 逍遥王的将军王妃

    逍遥王的将军王妃

    人物:沐宛霖君安南她是天和国的宛郡主,将军府的嫡小姐,从小备受宠爱;她是现代21世纪特种兵教官,一场落水她成了她;他是风流,放浪不羁整日流连花楼的安王世子,一场意外她误惹了他,从此被他缠上,她喜欢上大皇子,趁着酒劲表白被拒,宴会上他的白莲花师妹舞完剑后又说出来当众嘲讽她,她当众反驳,拿剑舞了一曲梦回环之后,在宴会上当众请求辞官,当天夜晚便带着一剑一琴远走江湖,随后他也带着剑去寻找她;五年后,世人皆知江湖上在前几年又多了个大势力,和两个风云人物,她被世人称为鬼手天医,琴仙,他被世人称为剑仙,时隔五年他们已成为一对神仙眷侣,回京后得知边关有敌,她又披上了战甲上战场,至此战神将军的称号也流了出来,大皇子生辰时,送上了千年雪参
  • 大千之旅

    大千之旅

    简介一:秦无忧行走于大千世界,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御六气之辩,拥阴阳之变,凌万道之上。简介二:秦无忧行走于诸天世界,品最好的酒,骑最好的马,乘最好的车,持最利之剑,杀最恶之人,修最强之功,成最强之人。简介三:秦无忧行走于大千世界追求永恒不灭的故事……
  • 六月半

    六月半

    年轻时,俊省婉拒宝印提亲。现如今,宝印已成大款,俊省和儿子的命运便都攥进他手心。为儿子,俊省献上了身子,不料又献出了儿子。天差地别的贫富悬殊,正诱使人性随金钱变异,与物质的宽裕同步,如何维护精神的淳朴,已成为严峻的社会课题。
  • 倾我所有予你无忧

    倾我所有予你无忧

    真正相爱的两个人,不会败给距离,不会败给金钱,不会败给流言。那会不会败给命运?会相遇的人即使隔着时空也还是会相遇;会别离的人即使久伴也还是会别离;命运的手仿佛缠着无数的红线,尽头的两端站着一对男女,有人会拉扯住相同的那根,恩爱一生,也有人因一念之差与真爱背道而驰,这叫命中注定。
  • 情深意长孜孜不倦

    情深意长孜孜不倦

    青梅竹马抵不过天降的悲伤的故事,说俗套却不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