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9300000010

第10章 爱是相互的,学会向孩子“索取”(3)

家长们不妨回忆一下自己初学一门技能时手脚忙乱、不知所措的情景,再想想孩子动作思维方面与自己的差距就不难理解孩子自己做事的不熟练、不完善。孩子的做事能力是需要培养和锻炼的,因此父母应该给孩子充分的练习时间,还要教孩子一些科学的做事方法。请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孩子一定会做得很好。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这不仅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对自己的行为、生活负责。所以,家长应该在培养孩子做自己的事情方面花点心思,以下是关于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建议:

建议一: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让孩子练习自己穿衣、叠被子、洗漱、进餐、收拾玩具……把孩子的自我服务作为培养他们劳动意识的“起点”,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样不仅能提升孩子们的独立性,还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建议二:让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充满乐趣。

“一根手指按电钮,两根手指捡豆豆,三根手指系纽扣,四根手指提兜兜”,劳动并非是枯燥无味的事情,父母完全可以利用儿歌,甚至是游戏的方式来增加孩子们的劳动兴趣,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比如,让孩子给布娃娃穿衣、喂饭,以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再比如,和孩子比赛叠被子,请孩子帮忙布置餐桌,以增加他们的劳动积极性。

建议三:相信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做。

孩子学吃饭,可能吃得满地满脸都是饭粒;孩子学洗脸,可能弄得浑身湿淋淋的……孩子做事,总会出现多种状况,但父母千万不要因噎废食,不相信孩子能做好,凡事包办代劳,要知道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需要一个坚持练习的过程。

建议四:记得告诉孩子:“干得真不错!”

孩子穿好了自己的鞋,如果得到了父母的赞扬,一定会更乐意做这件事情;孩子把被子叠好了,如果得到了父母的赞扬,一定会飘飘然地乐此不疲。所以,父母要切记:当孩子做好了自己的事情时,不要认为那是孩子应该做好的,就不理不睬,也不要认为孩子做得不完美,就挑毛病、找缺点,而要首先肯定孩子的表现,给孩子一个小小的赞赏,让孩子享受到劳动及被肯定的快乐。

8、给孩子照顾父母的机会

说起让年幼孩子照顾父母,很多父母可能会说:“孩子那么小,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能照顾好父母吗?”其实能不能照顾好父母是另外一回事,关键是父母能否给孩子照顾父母的机会,让孩子体会一下照顾别人的感受,换位思考一下父母照顾自己是多么不易,让孩子学会感恩父母,这才是最终目的。

周末的中午,爸爸在客厅里看电视,看着看着就躺在沙发上睡着了,女儿伊莲轻轻地走到爸爸身边,把爸爸的眼镜摘下,放在茶几上,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把自己的毛毯拿过来盖在爸爸的身上。

这一幕被伊莲的妈妈看到了,心头一暖;这一幕被瞌睡中的爸爸感觉到了,心里格外温暖。父母知道,伊莲懂事了,知道爸爸累了,懂得照顾爸爸,他们感到非常欣慰。

当孩子知道照顾父母时,说明他们懂得父母的辛苦,说明他们懂事了,知道感恩,知道对父母表达爱。这是一件很令人欣慰的事情,父母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当然,孩子自觉地照顾父母是件好事,可是还有不少孩子并不懂得主动照顾父母,这就需要父母给孩子创造机会,或者偶然的机会出现时,父母要有意识地让孩子照顾自己。

爸爸出差了,儿子和妈妈在家。一天早上醒来,妈妈忽然觉得头很沉,第一时间便叫儿子,儿子得知妈妈感冒了,马上紧张起来。他拿手去摸妈妈的额头,说:“很热,不会发烧吧?”随后他拿来体温表叫妈妈夹住试表,和妈妈平时照顾他一样,说:“不许动哦!”由于他不会看体温表,所以很严肃地叮嘱妈妈:“时间到了自己看看。”

幸好当天是周末,不用送孩子去幼儿园。妈妈让儿子自己找点吃的,便又躺下了。她听到儿子说:“妈妈,我去给您买早餐。”之后听到关门的声音,妈妈躺在床上有高兴有担心,时间过去越久妈妈越担心,因为儿子才5岁,她家离买早餐的地方还有一段路。

想到这里,妈妈顾不得晕乎乎的头,走下楼梯。在楼下的拐角处,她看到不远处正匆匆往回走的儿子,她没有迎上去,而是赶快跑回家,继续躺下来,假装什么都不知道。

一会儿,听到儿子上楼的声音,看着儿子给自己买了蒸包子和稀饭,妈妈内心充满了感动。而儿子虽然累得气喘吁吁,但仍自豪地说:“妈妈,我能照顾您了。”而且还算账给妈妈听,算得有板有眼。

妈妈问儿子:“你觉得照顾妈妈高兴吗?”儿子说:“当然了,我跟爸爸说了,让他放心去出差,我一定会照顾好妈妈的。”妈妈笑得非常幸福。

其实,做父母的都应该给孩子一个照顾父母的机会,这样孩子才会感觉到自己有能力去关爱别人,并从父母的表扬和肯定中,找到照顾父母的动力,他会做得更好。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为什么父母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自私了?做父母的应该反思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给了孩子照顾自己的机会?只有给孩子机会去照顾父母,孩子才会懂得去关心、去爱护父母,才会懂得怎样去感恩和回报。如果父母只知道付出,不知道索取,孩子就会把父母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所以,请给孩子照顾你的机会,他会比你想象的做得更好。

9、不要忽视孩子给你的爱

爸爸下班了,女儿递过来一杯茶,爸爸却说:“作业做完了吗?去去去,不用你倒茶,快写作业去吧!”妈妈购物回来,儿子主动为其开门,并准备帮妈妈把东西提进客厅,妈妈却说:“不用你帮忙了,我自己来。”殊不知,父母这样做对孩子是一种伤害,因为他们忽视了孩子的爱。

饭桌上,10岁的女儿给爸爸夹了一块大鸡腿,爸爸又把鸡腿夹回了女儿的盘子里,笑着说:“你吃吧,爸爸想吃什么自己来夹。”女儿嘟囔一声,自己吃了起来。看看这父女二人的表情,一人是若无其事,一人是满脸不高兴。

吃完饭后,妈妈忙着收拾餐桌、洗碗、打扫卫生,女儿高高兴兴地过来帮忙,妈妈严肃地说:“去,做你的作业去,你能好好学习,爸爸妈妈比什么都高兴。”看看这母女二人,一个继续打扫卫生,一个悻悻地走开了。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父母不经意间拉开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虽然父母把自己的爱给了自己的孩子,却没有高高兴兴、满怀感激地接受孩子的爱,使孩子产生受挫感。孩子对父母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任何杂质和做作。父母的拒绝,等于扼杀了孩子爱的幼苗。

“人之初,性本善”,作为父母,没有理由对孩子的爱视而不见,或者不当回事儿,父母既要接受孩子的爱,还要对这种爱心表示感谢和赞美,让孩子们感觉到付出爱心、关心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样孩子才会成为一个有爱心、懂得感恩的人。

一天,8岁的女儿从学校跑回来,满头大汗,她对妈妈说:“妈妈,您快来看!”女儿兴奋地叫着。

“看什么啊?”妈妈笑眯眯地走出来,只见女儿双手捧在一起。当她慢慢打开时,妈妈看到了那是一些不规则的小金属。

女儿兴奋地说:“妈妈,这是打戒指用的碎‘银子’!你也打个戒指吧,这样可以打扮自己。”

女儿的话让妈妈一下子愣住了,看看“银子”,再看看女儿,是那么认真,妈妈小心翼翼地接过“银子”,仔细收藏起来。

虽然戒指没打成,但是孩子的爱,妈妈始终珍藏在心里。

后来一次,妈妈去学校接女儿回家。路上,女儿神秘地告诉妈妈:“妈,我跳远得了第一名,还有奖品呢!你看……”说着她就翻书包,“咦,怎么没有了?”女儿急了。左翻右翻,还是没找到。

“别着急,妈妈和你一块儿找。”但是遗憾的是,还是没找到。看着女儿失望的表情,妈妈平静地说:“女儿,你今天得了第一,向妈妈报喜,妈妈很高兴,有没有奖品都没关系!”女儿又高兴起来。

生活中有些东西父母不能不在乎,特别是孩子对父母的爱。小小的碎金属,未必值钱,但那毕竟是孩子的一颗爱心。这颗爱心是稚嫩的,父母在乎它,它就会长大;父母忽视它,它就会枯萎;父母打击它,它就会死去。如果父母想教出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一定要在乎、呵护、培育孩子的爱心。

孩子给父母的爱常常表现在细微之处,它或许不像100分、不像奖杯那么直观,但却是人生路上的丰碑,是父母亲辛苦付出后最殷实的收获。

然而,遗憾的是,有些父母只知道为孩子奉献爱,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爱却视而不见。他们更在乎孩子的分数、名次。当父母们抱怨孩子冷漠、自私的时候,却不知道是自己无意识中的行为淡漠了孩子的爱心。因为孩子的爱一旦被无情拒绝,孩子的心灵世界就可能由爱变成恨,而父母们却全然不知。

爱是一个大口袋,装进去的是满足感,拿出来的是成就感、幸福感。一味向孩子施爱,孩子并不觉甜,更不懂得珍惜。如果父母懂得接受孩子的爱,孩子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就会产生无比的快乐。

请不要忽视孩子的爱,因为施比受更有福!父母们要学会接受孩子的爱,保护孩子的爱心。孩子的爱心才会成长,孩子才会成为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

10、欲取之先予之——对孩子表达谢意

欲取之先予之,即要想获得什么,需要先付出。在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时,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谢谢”,就能给孩子树立榜样,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孩子学会对父母说“谢谢”。

然而,不少家长有这样的看法: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说声“谢谢”是起码的礼貌,但是接受自己的孩子的帮助还说“谢谢”是多余的,显得很见外。基于此类想法,很多家长没有对孩子说“谢谢”的意识,甚至当他们看到其他家长对孩子说“谢谢”时,显得不屑一顾,认为那是在做样子。但实际上,他们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对孩子说“谢谢”是尊重孩子的表现,还能教会孩子感谢别人,懂得感恩。

周末,吴静在阳台上晾衣服时,阳台上的门被风刮得关上了。她大声呼喊8岁的儿子,“请帮妈妈开开门好吗?”儿子答道:“妈妈,我就来。”很快儿子为吴静打开了门,吴静连忙向儿子说了声“谢谢”。

当时一个朋友正好在吴静家里,看到吴静对儿子说谢谢,就笑着说:“真没见你这样当妈的,对自己的孩子还这么客气!”随后,朋友转过头喊自己7岁的女儿小美,“去吴静阿姨的柜子上把报纸拿过来给我看看!”正在专心玩拼图游戏的小美仰起小脸看着妈妈,表情有些犹豫,看上去不太高兴被妈妈指使,但是她还是把报纸拿给了妈妈。吴静见朋友拿起报纸看了起来,根本没有意识到对女儿说声“谢谢”。

吴静的朋友的话,让我们想到了很多,那就是当家长们经常抱怨孩子不懂得感谢父母,不懂得感恩于人的时候,他们是否清楚问题出在哪里?他们或许很难想象,孩子不懂得感谢父母,恰恰是因为父母不懂得感谢孩子。

试想,当孩子帮父母开门时,当孩子帮父母递东西时,父母看都不看孩子一眼,将孩子的付出当做理所当然,那么当孩子接受父母的帮助时,孩子是不是也会认为那是理所当然的呢?不要忘了,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模仿对象,孩子很容易从父母身上学到好的或坏的行为。

从另一个角度讲,当孩子帮助父母时,父母有礼貌地说声“谢谢”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和认可,能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父母的一声“谢谢”还是鼓励孩子、赏识孩子的表现,使孩子充满喜悦地继续努力帮助父母。

“谢谢你,我的孩子。”这是刘先生经常对儿子帅帅说的一句话,儿子也因为他这句话而表现得更加乖巧懂事,更加懂得关心照顾家人。

刘先生夫妇明显感觉到了,帅帅真的长大了:上下楼时,他会像大人扶小孩那样扶着爸爸或妈妈,并提醒他走慢点,注意脚下,小心摔跤;刘先生和妻子回家时,如果帅帅在家,他会为爸爸妈妈脱掉鞋子,并把拖鞋给他们穿上;当刘先生或妻子为帅帅剥水果皮时,帅帅会跑去拿来小板凳让爸爸或妈妈坐着;做饭、洗碗时,帅帅会跟妈妈说:“妈妈,等我长大了,我会帮您把做饭、洗碗这些活儿全做了。”

每次看到儿子有如此感恩的表现时,刘先生和妻子都会微笑着看着孩子,真诚地对帅帅说:“谢谢你,我的孩子。”而帅帅也会特别高兴,露出甜甜的笑。

刘先生夫妇的正确做法提醒了我们家长,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忽略对他的尊重,更不能因为孩子是自己的亲骨肉就省略对孩子应有的感谢和必要的礼貌。因为孩子就是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长大成人的。如果孩子平时感觉不到父母对他的感谢,他又怎么知道感谢别人呢?那么父母教育孩子学会感恩,又从何谈起呢?即使父母经常给孩子感恩的教育,却没有在得到孩子的帮助时感谢孩子,孩子依然难以真正学会感恩。

当一个孩子真心地为父母做了一件事时,他最希望获得的就是一句感谢和认可,如果父母不好意思对孩子说“谢谢”,那么对孩子露出充满诚意的微笑,也同样能够起到感谢孩子的作用。孩子会因为父母的一句感谢和一个微笑,兴奋好一阵子,甚至一整天都高兴得活蹦乱跳。

相反,如果孩子精心为父母做一件事情,结果父母的态度却是“熟视无睹”“满不在乎”,孩子的心情会很失落,孩子会觉得父母不需要这样的帮助,父母不重视自己的付出,父母不在意自己的爱心。那么孩子下一次很可能不会这么做,即使父母要求他帮忙,他也显得提不起精神。渐渐地,孩子就会丧失感恩的意识。

所以说,不要认为对孩子说“谢谢”是一件小事,要知道教育体现在每个日常细节中。要把孩子当做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学会尊重孩子,学会赏识孩子,学会感谢孩子,孩子才会自然而然地学会感恩。

同类推荐
  • 大咖说职场:千里马的炼成秘籍

    大咖说职场:千里马的炼成秘籍

    作为一名职场新人,你的困惑应该可以写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了吧!自己优势在哪里?怎么找到心仪的好工作?进外企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怎么做,才能在职场越走越顺?如何通过语言表达让人加深印象?怎样才能升职加薪?……本书集结詹文明、成长青、刘晓光、梅燕、孙路弘、许良杰等资深职场人士,在问答、访谈中为你答疑解惑。
  • 不朽的传奇

    不朽的传奇

    本书介绍了玫琳凯的传奇人生、玫琳凯的创业哲学、玫琳凯的用人之道、玫琳凯的领导艺术等内容。
  • 大颠覆一念之间

    大颠覆一念之间

    这本书用一些小故事讲述人生的大智慧。“快乐和悲哀”“学历”“成功”等是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以及追求;后现代的今天,颠覆曾经的世说俗语,我们获得一个全新的头脑;佛禅的反拨之花让你在岁月中成长。这是一本智慧的书,文字精美流畅、章节短小精湛,方便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品上一杯香茶,淡淡地品读,渐渐地幽思。
  • 摩根给孩子一生的忠告

    摩根给孩子一生的忠告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是“华尔街的拿破仑”,他曾两度使美国经济起死回生。他有一句至理名言:“有攀升,就有下跌;有过热,就有疲软。”1935年以前的老一代摩根财团是世界上最可畏的金融机构之一。它由美国银行家乔治·皮博迪于1838年创办于伦敦,后由摩根家族继承过来,迁至纽约后名声鹊起。本书记录了他生平的至理名言,这些至理名言绝对称得上是年轻人和孩子成长的绝佳指导。
  • 社交礼仪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社交礼仪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本书是一本易懂、实用的教材,编者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点评,系统地介绍了从社会到家庭、从学校到职场、从国内到国外等社交礼仪方面的基本知识。
热门推荐
  • 诡惑余烬

    诡惑余烬

    久远成传说。上古的诡秘和惑乱,已然燃烧殆尽,亿万年的生命,层层覆盖着黑暗,建立他们的文明。但诡惑的余烬,还未消逝!这是一个披着狼皮的爱情故事,也是两人互相舔舐的自我救赎……
  • 哀伤纪

    哀伤纪

    我想着你说过的话,仿佛看见我们的往事,经过回忆的渲染和幻想的铺排,一如水中之月碎而且多,充满了整个水面。我把手探入水里捞寻,开始明白美丽的世界,永远只可存在于心中,如今我已失去我的玫瑰色的世界。二十年没有多长,不够我们脱胎换骨,只够我们世故些、困顿些、幻灭些。原来人永远有更低的低处可去……《哀伤纪》分为“哀歌”和“哀伤书”两部分,作品缘起于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一九八六年一位少女孤身到美国旧金山读书,认识一对打鱼伙伴,三人成为好友。在爱情与友情之间发展着,因为海洋,因为年纪,因为签证,少女匆忙离开美国,一段感情也就此失落。二〇一四年,少女和以海为梦的男子们经历种种人生起伏、生活的错失和亲友的亡故。时光过去,迈入中年的他们辗转浮世,三个人的命运再次交错,书写一出“哀伤书”。钟晓阳说:“哀这个字在字典中,除了悲伤的意思,还包含了爱、怜悯、同情、珍惜。至于伤,那是人生更深层的东西,哀则是人生的基调。”与早年作品相比,作者不再执着于“一生只爱一个人”的浪漫,始于梦幻,落脚到现实;写爱情,也是为人生做注脚。文字更为凝练、克制,火候恰到好处。
  • 敲响新世界的大门

    敲响新世界的大门

    只是借鉴了海贼王的一部分设定,书中剧情大部分都是原创的。主角只是一个拥有时间果实的人,在游戏里和伙伴一起冒险的,去探索那未知的世界,每一座岛,都有全新的人和故事。如果是想看海贼王的故事可能让你失望了,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应该只有十分之一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域古神

    万域古神

    宇宙,浩瀚无边,鬼神莫测,在无尽星河存在众多瑰丽世界……堕龙大陆,强者为尊,传闻强大的武者,拳可崩山,只掌可摘星捉月,一滴精血可焚星煮海。姜辰,姜家废柴备受欺凌,一朝获得传承武魂,潜龙升天,管你天才传奇,统统踩在脚下……
  • 山海风语

    山海风语

    上古时期,万界之主陨落,其罪魁祸首就是山海界之主,他在后世被万界称之为——神魔之祖。时光荏苒,沧海桑田不足以道之,经历了星辰陨落,再到纪元重生。不知道多少年后,神魔之祖的传承再次降临山海界
  • 战殇之灵

    战殇之灵

    五域之一,北之灵域……在一尊黑玄石龟之上,刻着这样的字样:银发霜瞳,神子妖像,覆地之能,夺天造化。而在遥远的南方,一名银色瞳目的男孩诞生了,他出生时,天空化紫,大地龟裂,百兽咆哮,他名为——林宇。家族被毁,挚爱被夺,他手持长抢,只为变强。神之子,天之命,一步步走上灵域之巅!
  • 邪神的自我养成计划

    邪神的自我养成计划

    问:穿越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答:谢邀,人在异界,刚下马车,世界太危险,还好我是带着手游穿越的。异世界的人很不友好,我说我可以帮助他们,他们让我滚。不说了,大佬太多,匿了~
  • 权谋天下:双面帝君萌宠妃

    权谋天下:双面帝君萌宠妃

    欢迎你加入【云起凡一倾听部落】,QQ群号敲门砖是:185558566【你也可以关注@云起-凡一的新浪微博】一纸荒唐赐婚,让她记下了他。一夜无尽缠绵,让他霸上了她。他是双面帝君,为寻身世之谜,混迹江湖,除恶皇宫,面面游刃有余。她穿越为王妃,却与皇帝谈情,历经宅斗、宫斗,江湖斗、朝斗。是执手共拥江山,还是并肩策马西风?PS:【新文《妃馋计:王爷饶命》正在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