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282600000006

第6章 斯特拉斯堡,一九三三

赫尔曼·舍尔辛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让我参加由他召集的斯特拉斯堡现代音乐工作会,我不清楚。我出席会议根本不会为之增光添彩,一天两次的活动都安排在音乐学院。世界各地的音乐人云集于此,有几个人下榻在饭店,但大多数人被斯特拉斯堡的市民邀请到自己家里住。

我住的是哈姆教授家,他是著名的妇科医生。他的住宅位于老城区内的萨尔茨曼巷,离托马斯教堂不远。他虽是个大忙人,却亲自到音乐学院办公室来接我。我住他家,是由音乐学院安排的。他领着我徒步去萨尔茨曼巷,路上他就把老城的一些特别之处说给我听了。当我们站在一所富丽堂皇的房子前面时,我吃了一惊。我能感受到近处总教堂[31]的气息——我连做梦都没有想到,住的地方离我想去的地方是这么近。我之所以接受邀请,来到斯特拉斯堡,主要就是冲着这座大教堂的。我们走进前厅,因为巷子窄,我预想里面的房间会比较小。然而,这个前厅比预想的要大得多。哈姆教授领着我从宽宽的楼梯走上二楼。他打开客房的门:房间很大,给人很舒适的感觉。房间的布置依照的是十八世纪的风格。我不配住这样一个房间,这一感觉在我跨进房间之前就已袭上我的心头,它是如此强烈,使得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哈姆教授很开朗,性格很像法国人。他期待的是我发出欢呼声,因为有谁不想住在这样一间漂亮的客房里呢?他感到有必要向我解释,我身处的是什么样的地方。他指给我看大教堂的塔楼,仿佛它就近在眼前。然后他说:“这所房子十八世纪的时候是一家客栈,当时叫‘卢浮宫客栈’。一年冬天,赫尔德[32]在这里住过。当时他身体正有恙,不能外出,于是歌德就每天到这里来看他。我们不能肯定,这是不是真的,但习惯上大家都这么说,说赫尔德在这里住过。”

听他说歌德和赫尔德在这间房间谈过话,我怦然心动。

“真的就在这里?”

“最起码是在这所房子里。”

我吃惊地朝房间里的那张床看了一眼。我仍然站在窗子的前面,就是刚才房主指给我看总教堂的地方,我的目光几乎不敢回到房间中来。我眼睛盯着我们走进来的房门,仿佛在等待客人的到访。当然,我所了解到的还不是全部。如后面的情况所表明的那样,哈姆教授脑子里想的并不完全是这所房子的传奇历史,更多是其他的一些东西。他快捷地走到床头柜前,从上面拿起一本小册子,一本老的袖珍年鉴(我觉得是那个世纪七十年代的),然后递给我。

“送给客人的小礼物,”他说,“是一本诗歌年鉴,里面也收录了几首棱茨的诗。”

“里面有棱茨的诗?棱茨的诗里面也有?”

“有,都是首次发表的。我想,您可能会对此感兴趣。”

这他是从谁那里听来的?我偏爱这个年轻诗人,已经把他视为兄弟;我对他的了解,就像我对那些大文豪的了解一样,当然是以另一种方式,是将他作为受到不公待遇、被骗取声誉的人来对待的。今天棱茨仍然是一位先锋诗人,我对他的认识,是通过毕希纳的那部美轮美奂的散文体小说获得的。死亡让这个棱茨精神错乱,他不善于对付死亡。即使当前聚集在斯特拉斯堡的都是音乐领域的先锋派艺术家,棱茨在此也仍然有一席之地。在这里,他遇到了他的偶像歌德,并因他而精神崩溃。六十年后,毕希纳,他的学生,也来到这里。多亏了他,毕希纳才以残篇的形式让德语戏剧达到至臻完善的境地。当时我了解的就这些,而它们却都在这里交汇了。可哈姆教授是怎么知道这一切对我举足轻重的呢?如果他读过我的《婚礼》,可能会被吓晕。那样的话,他可能会考虑考虑,是否让我踏进他的家门。他为自己的房子感到骄傲,但同时也拥有一个称职房东所具备的直觉。他对我的关怀照顾——也许——是后来的我才受之无愧的。他邀请我睡在赫尔德接待过歌德的房间里,世上有谁不想得到这样的荣幸?他还在那里给我放置了一本录有棱茨诗歌的年鉴。这让我深受感动。我还能做一些补救性的工作,那就是将本该归属于神圣之列、却又没有被真正置入其中的棱茨添加进去。有人把我的箱子送上了楼,我就此在这儿住下。

会议期间,白天发生的事不胜枚举。每天都举办两场音乐会,演奏的都是些不容易懂的音乐,还有报告(例如,阿洛伊斯·哈巴就他用四分之一微分音创作的音乐做了报告),与陌生人进行的交谈。其中的一些非常有意思,这类交谈中最令我感到满意的是,谈论的话题都围绕的是音乐而不是文学。公开讨论文学,那个时候就已经让我感到不能忍受了。此外,还被该城名流邀请去做客以及晚间音乐会结束后的聚会等等。我感到时间给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虽然我——与音乐人不同——啥事也不用做。但我是作为舍尔辛私人邀请的客人来的,因此,谁也不能质疑我的在场。没有一个人问我“您写了什么”,这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也一点没有觉得自己是一个江湖骗子,毕竟我写过《康德着火了》和《婚礼》。我意识到,我做的事与在场的作曲家所做的是一样的,是一些开创先河的事。虽然除了H.外,这里再没有第二个人读过这两部作品,但我一点也不介意。

深夜我才回那间房间,赫尔德在“卢浮宫客栈”时住的肯定就是这间房间。当然,这仅限于对我个人而言,我一直被受之有愧的感觉困扰。这种困扰夜复一夜,那是一种惊恐,一种亵渎神明的感觉,失眠就是对此的惩罚。但第二天我按时起床以后,并不感到疲倦,仍然乐意投入到会议的忙碌中去,一整天都不会去想夜晚我将面临的问题。能消除我内心因过去而产生的不安的,可以说,我是误陷其中,只有一样东西:总教堂。它是那么地吸引我,使得我每天都要抽出一点时间去面对它。

在此之前,我只来过一次斯特拉斯堡,那是一九二七年春天,我从巴黎返回维也纳的时候。我在阿尔萨斯作了短暂逗留,目的是参观那里的总教堂和科尔玛[33]的伊森海姆祭坛。我在斯特拉斯堡逗留的时间只有短暂的几个小时。我在那儿寻找总教堂。大约在黄昏时分,我走到了克莱默巷,总教堂突然出现在我眼前。教堂西侧的红砖墙在夕阳下泛着红光,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此前我看到的所有这个教堂的图片都是黑白的。

六年后的今天,我又一次来到斯特拉斯堡,这次不是待上几小时——是几周,一个月。一切都很巧合或者看似巧合。H.在马不停蹄地寻找参会人员的时候,把我也给邀上了。我接受了邀请,从而违心地中断了我对安娜的热烈追求。这段情愫不久前才萌发,对此H.负有责任,因为是他让我试着给安娜送信的。我几乎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他的邀请,不顾一切外在的困难。那时我已开始写《虚荣的喜剧》,还处在第一部分的创作中。能让我留在维也纳的,有两件事,两件举足轻重的事,一是我认识薇莎之后第一次爆发的热恋——在小说和《婚礼》完成之后,再就是我的第三部文学作品。德国发生的焚书事件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我急不可耐地要完成这出“喜剧”。在我已经做出离开的决定,并因办护照遇到困难而拖延了一段时间的时候,我同安娜的关系才开始变得不好。当我坐在不同的机构外等候办理护照的时候,这出喜剧变得越来越迫切。在法国领事馆等签证的时候,我写好了布罗扎姆[34]的布道辞。

如果今天我扪心自问,是什么促使我去斯特拉斯堡的——撇开舍尔辛征服每一个人的坚强意志不谈——那就是斯特拉斯堡这个名字本身,还有那次傍晚对总教堂的短暂一瞥,以及我所了解到的有关赫尔德、歌德和棱茨在斯特拉斯堡的情况。我觉得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为什么,在我心中没有哪样东西能像总教堂留给我的印象那样不可抗拒。当然,对于德语文学史上的狂飙突进运动,我怀着强烈的感情,而我对这短暂的文学阶段的想象,又都与斯特拉斯堡这个地方联系在一起。这一文学时期所具有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对自由的狂热追求,这一自由现在却面临危险、受到威胁,而这些恰恰又是那让我放不下手来的剧本所要表达的内容。斯特拉斯堡,当时那场运动的发源地,现在仍然是自由的。难道是奇迹将我连同我的喜剧——这部喜剧虽然还只创作了一小部分,却是最震撼人心的一部分——一同吸引过来的?毕希纳不是也去过那里?我还是通过他才认识了棱茨的。难道毕希纳不是我这两年来的所有戏剧创作的源泉?

老城的面积不大,没费多少周折就走到总教堂的外面。虽然所走线路不是刻意所为,却是心里所想的。教堂门上的人物形象,那些先知,特别是那些愚蠢的贞女吸引了我。智慧的贞女并没有打动我,我觉得打动我的是愚蠢贞女的微笑。我爱上了其中我认为是最漂亮的一个。后来我在城里遇见了她,并把她带到她的塑像前。我是第一个向她指出这一点的人。她吃惊地看着石雕的自己,我这个外地人有幸在城里发现她,并使她相信,她早在出生以前就在这儿了,作为总教堂大门上微笑的愚蠢贞女,虽然她实际上一点也不愚蠢。诚如后来的情况所表明的那样,是她的微笑打动了艺术家,于是就将她安放到大门左侧的七个人物当中。我在先知中还发现了该市的另一个市民,并且在逗留期间也遇到了他。他是研究阿尔萨斯历史的,是一个不怎么爽快的悲观者。他说话不多,写的东西就更少了。天晓得他是怎么会成为先知的。但他真的就在那上面。我虽然没有亲自将他领到教堂的大门前,但我还是对他和他的太太说了,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他的雕像。他一如既往,表示怀疑,对于我的这个发现未置可否,而他太太人则比较机灵,对我的观点表示了赞同。

这里充斥着各式各样的人、谣言和声音,然而,在此逗留的几周中,攀登总教堂是头等重要的事。我每天都要爬到教堂顶上去,没有哪天落下。我并不是优哉游哉,慢慢登上教堂上面的平台的,而是匆匆忙忙,一口气爬上去。因此到了上面,我总是气喘吁吁。如果有哪天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形的话,那对于我来说就不能算是一天。我计算在此逗留的时间,是根据到达上面的次数进行的。因此,我在斯特拉斯堡逗留的时间,比年历上这个月的天数要多,因为有时我会在下午再次登上教堂顶,尽管要去听的东西很多。我羡慕住在高处的人,因为他具有优越的条件,用不着沿着长长的盘旋楼梯往上爬。我迷恋上了从教堂顶上俯瞰该城,看城市谜一般的屋顶。当然,还有我往上爬的过程中碰到的每一块石头。我看到福格森山脉[35]和黑森林紧挨在一起,心里当然很清楚,它们在这个年月里的区别。十五年前结束的那场战争仍然压在我的心头,我感到下一场战争距离我没有几年了。

我走进对面已完工的塔楼,站在离石碑几步之遥的地方。歌德、棱茨以及他们的朋友都在上面刻下了自己的名字。我想象着,歌德是怎样在这上面等候棱茨的。棱茨在来这里之前写给卡洛琳·赫尔德的信中说:“今天就写到这儿了,歌德在我这儿,他在总教堂的塔楼上已经等我有半小时了。”

没有什么能像舍尔辛召集的会议那样与这个城市的精神相悖。我并不憎恶现代派,最起码不讨厌现代派艺术。我怎么可能讨厌它们呢。但是,每当一天中的最后一场活动结束时,当我在夜深人静时分坐在这个城市最高雅的“布罗格利酒馆”里,身边围坐着一帮我不认识的音乐人,他们中很少有人能点得起这里昂贵的饭菜,我就会看到H.吃他的那份鱼子酱。他总是点一份鱼子酱加面包片,而且是在座的人中唯一的一个。这时我就在想,这里有一座总教堂,他是否注意到了。他忙碌了一天,却不让别人看出他疲惫不堪。他吃着刚才点的鱼子酱,接着又点了第二份。他喜欢让人看着他吃鱼子酱。他,这里唯一吃鱼子酱的人,如果发现大家馋巴巴地看着他,就会点第三份,当然是给自己点的。对这个埋头苦干的男人来说,这是在强化补充营养。他的太太古斯特尔很少在这么晚的时候坐在他的边上,看他吃鱼子酱。这个时候她一般已经回旅馆了,在那里一边等他,一边替他处理各种文字方面的事务。他不能容忍身边有谁无所事事,每个人都要给派上用场,就像乐团里每个人都要演奏一件乐器一样。

因为他的工作强度超过每一个人,所以他认为让大家这么持续紧张地工作,并没有什么不妥。他在“布罗格利”一般要坐到深夜十二点,吃着鱼子酱,喝着香槟酒,而第二天早上六点,他就会让一个女歌手去他住的旅馆进行排练。没有哪个时间在他看来是太早,他总是在一天开始之际就见缝插针地安排掉一些事。由于他惊人地勤奋,给大家做出了表率,因此没有人敢对他抱怨,说时间安排得太早。会议期间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无偿的。搞音乐的人来参会,都是出于热情,出于对新音乐的敬意。音乐学院、音乐厅都是免费提供使用的。无论如何,最重要的那个人,那个自认为明显高出所有人一大截的人,也是在无偿工作。音乐会举行了无数场,而且场场顺利。演奏的音乐都非同寻常,并且难度都很高,不费气力是进行不下去的。因此,他这个主管像魔鬼一样留意,不容任何不该出现的东西发生。会议取得的成就令人敬佩,但最终这应主要归功于他这个指挥,而非作曲者。因为演奏这些完全不同的东西,且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第一次演奏,靠的主要是指挥。没有指挥的话,这些东西可能永远也不会像模像样。经过筛选,这个城市中的个别文化爱好者也被允许在晚间来到“布罗格利酒馆”,与舍尔辛同坐一桌。这是他对这些人的嘉奖,因为他们或者是邀请了与会者住到自己家,或者是举行过大型宴请。他们获得殊荣,可以看着舍尔辛吃他点的鱼子酱。每一个人都觉得,舍尔辛享受这美味佳肴,还有香槟酒,是当之无愧的。其中的一个人,我称之为不信上帝的医生,一天晚上钦佩地对我说:“我觉得他是耶稣基督。”

至此,一天的安排并没有结束。在H.下榻的红房子饭店,大家又继续坐到一起,并且一直坐到深夜。参加的人减少了很多,这时还留下的,都是些所谓圈子中的人,既没有市民,也没有成绩平平的音乐人,而是那些住得起红房子饭店的人。这是顶级人物的聚会。年纪较轻的耶斯纳和夫人也在其中。他也不是搞音乐的,而是导演(据说要把米洛[36]的《可怜的水手》搬上市剧院的舞台)。还有贡多尔夫[37]的遗孀,她已经离开海德堡,贡多尔夫前不久去世。她喜欢加入到这轻松愉快、有时有些放肆的夜间交谈之中。一旦H.打破沉默或者不是说明性地布置什么,那么,他就会变得爱挖苦人,而那些被选中的在座的人,却感到这是自己的荣幸,因此非常配合他。

现代音乐大会召开的时机,是值得留心的。此时是德国焚书事件发生几个星期之后。半年前,那个让人无法将他的名字说出口的男人掌了权。此前十年,德国持续通货膨胀,且愈演愈烈。此后十年,德国军队开进俄罗斯腹地,将他们的旗帜插上了高加索山脉的最高峰。作为会议承办方的斯特拉斯堡,是法国管辖的城市,但人们说的却是德语。

该市的街巷和房屋保留了其“中世纪”的特点。由于数周以来该市的环卫工人罢工,因此它给来访者的鼻子带来很大麻烦。即使四周臭气熏天,总教堂却依然矗立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登上它的平台,暂时解脱一下。作为指挥家,会议主办人养成了独断专行的作风。即便如此,他仍然拒绝去新的德国演出,尽管他可能会因为自己无可挑剔的出身和条顿[38]人的工作干劲而获得很高的荣誉。他是这么做的为数不多的人中的一个,这一点特别值得尊敬。他成功地把当时的欧洲汇集到了斯特拉斯堡,这是由推崇新尝试的音乐家构成的欧洲,是有勇气的、有前途的欧洲;因为,如果他们看不到未来,怎么还会进行新的尝试呢?

这一段时间里,我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这些世界的中心是音乐学院,白天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那里。脚一跨进大楼,震耳欲聋的乐器声就扑面而来。每一间教室都有人在练习,连最小的房间都被用上了。这在音乐学院当然是很自然的事,不同寻常的是,在这里练习的大多是一些出乎意料的东西。在其他音乐学院,人们以为知道演奏的是什么:大多数时候听到的都是众所周知的一些部分的混合,听着这些由熟知的老调混合而成的噪音,简直想掉头跑开。然而,在这一团糟中,每一个细节都保持着自身的特点,都没有遭到破坏。在这里就不同了,一切都是新的、陌生的,部分与整体融合为一体,也许这就是它为什么令人着迷、使人一再被吸引的秘密所在。这些音乐人的顽强意志令我叹服。他们不仅熟知自己全新的尝试所面临的困难,而且还在这地狱一般的地方工作。不仅要一而再地练习,而且还要能在嘈杂中做出判断:这一遍演奏得是比上一遍好,还是不如上一遍。

我一再离开音乐学院,也许是为了更频繁地走进这里。因为,我如果离开音乐学院,就会立即被街巷中弥漫的臭气包围。环卫工人的罢工已经持续几周了,但我无论如何也习惯不了这如影随形的臭气,并且这臭气日甚一日。我还从没有领教过这么难闻的味道。除了音乐学院的噪声,没有什么能在感官上与之抗衡的了。

当时我徜徉在这些街巷,瘟疫的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没有过渡,没有先兆,我突然跌落到了十四世纪:通过研究群体性运动,我了解了这一时期,我开始思考这个充斥着鞭笞派、瘟疫、焚烧犹太人的时代。我第一次读到这些,是在林布尔格编年史里。后来我不断读到相关的记载。现在我自己就住在这里,住在一名医生家里,其布置考究的房子距离满地垃圾、臭气熏天的街巷只有一步之遥。我没有逃避这些,而是在头脑中将它们勾画成活生生的恐怖画面:我看到遍地死人,而幸存者却束手无策。我觉得,走在这拥挤小巷中的人们相互避让,仿佛害怕被传染似的。我从来不选择距离最近的那条路走出老城,去会议主会场所在的那些新建的、富丽堂皇的场所。我尽可能地多穿越一些巷子。这么小的区域中竟然有那么多条巷子相互连接,真是惊人。我让这种危险充斥我的肺腑,目的就是不逃避,为此付出任何代价都在所不惜。我走过的人家,家家大门紧闭,没有一家的大门是敞开着的。在幻想中,那些人家里到处都是垂死和已经死了的人。那些在莱茵河对岸[39]被当作新的开始的东西,让我在这里感知为战争的结局,虽然这场战争还没有在那里爆发。我没有展望未来,连十年后的发展都无法展望——我怎么可能展望呢——我向后倒退了六个世纪,那是瘟疫失控、蔓延肆虐的年代,人死无数,而且还受到对岸的威胁。所有祈祷游行的队伍都汇集到总教堂前,然而这些游行并未能阻止瘟疫的蔓延。其实,总教堂的存在是自为的:允许你站到它的前面,也就是帮助你走进里面而已。它自己将继续存在,不会因为哪场瘟疫而轰然倒塌。向我诉说的正是这古老的游行举动,它告诉我:我们聚集在一条条街巷中,汇集进总教堂,大家都站在那里,我则形影相吊。这也许是感谢而非请求,是对我们能站在这里所表达的感激,因为我们的头上还没有什么塌下来。塔楼,一切瑰丽的集大成者,矗立在上面。我作为人群中的最后一个登上去,从上面俯瞰一切未被摧毁的东西。如果我在上面做深呼吸的话,那么,企图再次蔓延的瘟疫仿佛被赶回到从前的世纪。

同类推荐
  • 祈念守护人

    祈念守护人

    《解忧杂货店》八年后,东野圭吾又一部奇迹小说!离东京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小镇,有座古老的月乡神社,院落深处有一棵巨大的古树。传说只要向它祈念,愿望就会实现。祈念规则如下:1、限一人祈念;2、限深夜进行,事先须预约;3、不限许愿内容,即便是希望别人去死。二十出头的玲斗过得一团糟,正走投无路时,一个神秘人出巨资救了他,条件是要他去守护古树。玲斗对那棵树一无所知,也不相信传说。如果愿望可以实现,想要的当然还是钱哗啦哗啦往家里灌!他忍不住笑了。可他惊讶地发现,来祈念的人很多,态度还都庄重得可怕。一天深夜,玲斗偶然间走近古树,听到树里传来一阵奇怪的哼唱声。迷茫而平凡的人,这世上到处都是。只要向那棵树祈念,无论什么愿望都能实现,真的会有这样的奇迹哦!
  • 藏地离奇死亡真相:天葬

    藏地离奇死亡真相:天葬

    民国年间,川中军阀混战,刘文辉的二十四军两个连队上百号人误入人迹罕至的西南藏地林区,不到一天时间,两个连队伤亡殆尽,只有四人存活。误入藏区的二十四军连长王威和军师赵二麻子在林区一处神秘的天葬台旁,意外发现十多年前阿坝藏区一位大军阀的死亡真相……
  • 雪鸿泪史

    雪鸿泪史

    《雪鸿泪史》,徐枕亚著。小说描绘一个小学教师和一个寡妇恋爱的悲剧。小学教师何梦霞做家教住在崔家,爱上了崔家的寡妇白梨影。白梨影也爱上了何梦霞。本书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篇日记体小说,在小说形式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 小婿有礼

    小婿有礼

    一个穷小子,在陌生的城市顽强地寻求发展,竟然得遇一份昂贵的爱情!乔家大门还没迈进去,便与未来的岳父大人闹得不可开交!先是对他的能力及人品进行全方位的试探,然后又经历了乔家破产的考验……固执的他几度想放弃这段感情,却因恋人的深爱而感动,去留之间,岳父时而大度时而小气的作派,更是让他哭笑不得!
  • 悉达多

    悉达多

    悉达多,一个出身婆罗门的英俊青年,抛却一切,踏上了寻找自我的道路。在这场求道之旅中,他与佛陀乔达摩交谈,看清了世界的本质;他与名妓卡玛拉交往,享受了情爱的乐趣;他帮助富商经营生意,拥有了名利。经历了种种世俗生活,悉达多再次出走,成为一名船夫。通过聆听河流的声音,他看清了世界的本来面目,意识到世间万物都在永恒的生命之河中流向自己的归宿。最后,他终于领悟了自我,并将自我融入到生命的圆融统一中。
热门推荐
  • 超神学院之天使的约定

    超神学院之天使的约定

    天使的约定痛心是不小心想起某些故事,仿佛又听到了你的名字那天天昏地暗,看着你倒在地上你有努力在笑,可是眼泪还在掉过去的岁月中我曾多少次靠着你温暖的翅膀,而我的梦境又多少次让你感到失望,每当我醒来总会伴随着你的调侃,而如今这似乎只存在于恍然之间过去我嫌你是麻烦,厌你特难缠,然而如今我却恋上了你的傲慢,没有你,我的世界一片昏暗当你无所依靠无能为力时,我想去拥抱去保护你,但我只能抡拳捶地着哭喊,你笑着许下诺言,哭着闭上双眼说我无能也好,懦夫也罢,但我只恋上了你,我愧对于你,你为我溢出鲜血,为我拔剑而战,我想倾尽一生去爱你,去呵护你多少次的期盼,期盼你的出现,可一次次的失望,带给我的是失去的绝望。我已坠入你的深渊,看不到一丝光亮我不想我的天空灰暗,也不想看到绝望,我只想回到从前,只想拥抱那天——有你陪伴的那天在那遥远而又荒凉的星球,有着我不可磨灭的记忆我想紧握你的手不在放开我想依靠在你的羽翼上笑着醒来我想看着你的脸上挂着微笑每次我听到想到你的名字,我的感觉都是如此相似。只要你在我眼前,一切一切都是妙不可言因为我的爱只为你而存在——小伦
  • 斗罗大陆之开局我无敌了

    斗罗大陆之开局我无敌了

    在一颗蔚蓝的星球上有一个高中生放学后被神误伤然后穿越到斗罗故事。这不是装逼文,偏日常更新不稳定
  • 十殿阎罗听我宣

    十殿阎罗听我宣

    道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佛说: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仙、佛、神、灵,各有自己的秘密......既然被卷入这场天地间的巨大谜团,那便剥茧抽丝,一点一点,打开迷雾!吴常端坐森罗殿上,缓带白袍,不怒自威:十殿阎罗听我宣——天地乱象,自我而止!
  • 许一生还一世

    许一生还一世

    幼时婚约,让两人走到一起;十年相处,让两人非君不嫁,非伊不娶;一道圣旨,让他远征;一个请求,准她相随;一个阴谋,等待着不谙世事的她;一个陷阱,为深谋远虑的他准备;一场梦,终会醒来……他赌上了自己的一切,仅仅是为了心中的她;她全心全意地爱着他,直到一场变故的发生。这让他们都变了……
  • 大神银家素人妖啦

    大神银家素人妖啦

    『暹罗猫·Club』没想到啊,游戏里玩个人妖号都不容易,好不容易成了大神吧!这坑爹的系统又合服了,很好,大神的位置让给别人了!不过是想要挑屑一下大神,结果还真收她当徒弟了?这诡异的人。等等,大神,你脱裤子干什么,别过来,银家素人妖啦!(?>ω<*?
  • 丞相夫人卖相公

    丞相夫人卖相公

    丞相夫人卖相公,还卖了千两黄金。天下奇闻莫过于此,整个商国都在流传这样的传奇,他们那个倾国倾城万人迷的丞相被自己夫人给卖了,还卖了千两黄金?
  • 王痕传说

    王痕传说

    灾难之后的一千年,人类社会依靠魔导文明再次繁荣,但是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暗流涌动,少年背后的圣痕到底与千年前的秘密有着怎样的联系,魔法与剑技的交融能否创造奇迹?让我们走进那个英雄的年代吧。
  • 梦幻队

    梦幻队

    我们拥有着争霸天下的雄心,我们拥有着称霸一方的壮志,我们拥有着超人一般的实力,我们就是梦幻队!
  • 快穿:主神,放肆撩

    快穿:主神,放肆撩

    “晴宝~宝宝~嗯~”男人的双臂环绕着芷晴,低沉的嗓音在芷晴耳边响起。芷晴内心万马奔腾,“250,说好的主神很好撩呢?咋的最后成我被撩了?”#系统250:“嘿嘿,快去温暖主神,感化他,攻略他,上吧芷晴宝贝儿!”#芷晴一直秉着只撩不动心的原则去攻略主神,冷着脸说:“我只是爱你,但并不代表我动心了。”看着自家男人性格变化莫测的样子,她怂了。“嘛,那只是我想逗逗你而已,我最爱最爱你了~”
  • 冷漠公主的邪魅少爷

    冷漠公主的邪魅少爷

    她,是铁血女皇,亦是英国的皇室公主,重生一世,却发现这世间原来不止人类,看她如何复仇,走上王者之路;他们,是分割东西两部的家族之子,他们,是异世界的顶级人物,天之骄子的他们对她一见钟情,看他们该怎样展开攻势,虏获她的芳心。当冷公主遇上霸道公子,他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