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3100000032

第32章 曹子健排行之谜

三国时期的曹植(公元192~232年),是曹操的儿子,三国时才华横溢的诗人。他文才出众,十多岁便能诵读《诗经》、《论语》及辞赋等数十万言,还特别善于写文章。

有一次,曹操看了他的文章,有点儿不相信,问他是否请人代作,曹植回答说:“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正好邺城新建的铜雀台落成,曹操命儿子们以此为题,立就一篇赋。曹植援笔立成,使曹操对他的才学刮目相看。

曹植“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其志向与才情都不同凡响,因而特别受到曹操的宠爱。

曹操认为他是“诸子中最可定大事者”,多次想立曹植为嗣。但曹植“任性而行,不自励,饮酒不节”,有一次坐着车子打开宫中大门外出,违犯了曹操的禁令,曹操十分生气,“植宠日衰”。更为严重的是,赤壁之战后,驻守襄阳的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任命曹植为中郎将,带兵前去救援,可是曹植正好饮酒大醉,不能执行任务。曹操大怒,从此对曹植大失所望,曹植也就失去为嗣的机会。《三国志·陈思王植传》对此有详细的记载。

有人以为,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中国封建社会,曹植可立为嗣,应是曹操嫡妻所生的长子。但事实上不是。曹操并不很拘泥于封建礼教,向来主张唯才是举,因此选立太子没有严格按照排行,曹植之外,还曾想立五六岁便能巧妙称象的曹冲为太子,而曹冲只是环夫人所生的儿子,既非“嫡”也非“长”。

曹植不是嫡长子,那么他在曹操25个儿子中究竟排行第几?

众所周知,曹植与魏文帝曹丕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华,处处猜忌提防他,即位之后,对曹植倍加迫害。

《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了“七步诗”的故事。曹丕要曹植在行七步的短促时间中做诗一首,做不成就要“行大法”。曹植脱口成章:“煮豆持作羹,漉鼓以为汁。萁向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以其豆相煎,比喻骨肉相残,其激愤之情,一览无遗。这使曹丕更加忌恨他,只是顾及母亲卞太后,才放他一条生路。

这则故事使人知道,曹植有同母兄曹丕,因而有人便想当然地认为曹植排行第二。如在《曹集铨评》一书的《出版说明》中即明言:“曹植,字子建,是曹操第二个儿子。”

但是,翻开《三国志·武文世王公传》,就能看到卞太后生四子,曹植之上除曹丕外还有任城威王曹彰。这曹彰自幼不爱读书,却善射御,力大过人,立志当一个披坚执锐、临难不顾的将军。他曾孤军远征,大破代郡乌桓,又降服鲜卑,平定北方,曹操不由地称赞说:“黄须儿竟大奇也。”曹彰须黄,故称之。

既然曹彰是曹植的哥哥,那么曹植的排行至少是第三。此说最为流行,一些大型工具书中也说曹植是曹操第三个儿子。

然而,卞后之前,曹操还有丁夫人与刘夫人,刘夫人生了曹昂与曹铄,因刘夫人早卒,曹昂等由丁夫人养育长大。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张绣降而复反,曹操与之交战,大败,曹操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三国志·武帝纪》的这一记载,明畜曹昂是曹操的长子。曹丕在《典论·自叙》中也说:“建安初……张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子修,曹昂的字,既然曹丕称他为兄,且是曹操长子,那么曹植之前,至少已有曹昂、曹丕、曹彰三人,因此,郭沫若在《论曹植》中说:“曹植,曹操的第四个儿子。”

《武文世王公传》记载,曹昂是“弱冠举孝廉”,那么他遇害那年至少是21岁,而当时曹植是6岁,两人相差15岁之多。与曹昂一母所生的曹铄,既然母亲刘夫人早卒,他的年龄就不会与曹昂相差太多,也有可能比曹植年长。这样,曹植的排行应退居第五。

曹操的嫔妃有夫人、昭仪、妤婕、容华、美人五等,仅儿子就有25人之多。这25人中,是否还有长于曹植的异母兄?所以,曹植是否排行第五还很难说。

事实上,如果没有新的史料问世,曹植的排行将一直是难说的。

同类推荐
  • 刺金时代——小时代全记录Ⅱ

    刺金时代——小时代全记录Ⅱ

    本书是电影《小时代3:刺金时代》的唯一见证书,全书图文结合详细地记录了电影创作过程中导演郭敬明与主创人员们、演员们的工作状态与交流互动的全况。较已出版的《小时代电影全记录》而言,《刺金时代——小时代电影全记录II》选题更丰富,内容更有趣,叙述形式更具突破性,亦有更多人马助阵其中,将为你解读不一样的《小时代》。
  • 朱湘全集·译作卷(一)

    朱湘全集·译作卷(一)

    译作卷(一)收录了朱湘翻译的《路曼尼亚民歌一斑》(1924年,北新书局出版),《英国近代小说集》(1929年,北新书局出版)。朱湘的翻译注重音韵和节奏,其特点是在不脱离原诗意境的前提下表现自己对原作品的独到见解,本卷翻译作品全面展示了朱湘深厚的翻译功力与优美的翻译艺术。
  • 七里山塘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七里山塘风(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说到诗词里的苏州,除了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要数七里山塘街的流风遗韵了。本书以苏州地方的诗文典故、人物事迹为中心,讲述古往今来苏州及苏州人的历史变迁、道德文章、诗意风情。
  • 向来痴,从此醉

    向来痴,从此醉

    《向来痴,从此醉》是一段段记录心情的断章,不成文也不成诗。从天际而来决然投向大地的雪,泥潭中无奈挣扎的落花,枯败的叶子,彷徨的蝴蝶,都可以在我的笔下演绎成唯美的爱情故事。而黄昏里你回眸浅笑,小雨中你忧伤转身,不正是一首首婉约而又凄美的诗吗?
  • 苏雪林散文精选

    苏雪林散文精选

    苏雪林原名苏梅,字雪林,笔名绿漪。一生跨越两个世纪,杏坛执教50载,创作生涯70年,出版著作40部。她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沪江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后到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任教。她笔耕不辍,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她的作品涵盖小说、散文、戏剧、文艺批评,在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名家散文经典:苏雪林散文精选》收录了其创作的散文随笔作品。
热门推荐
  • 重生群芳谱

    重生群芳谱

    由于特殊原因,本书更名为《重生之乱花渐欲迷人眼》重新发布,谢谢大家的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校花的纯情高手

    校花的纯情高手

    豪门大少,得到邪王传承,医术精通,透视无敌,校园纵横,拥美无数!
  • 不要王子的公主

    不要王子的公主

    在这所贵族学校里,谁相信林染是个高贵的公主呢?她住在孤儿院,她用很旧的小灵通,她没有专车接送,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但是,被称为“野丫头”的林染的的确确、确确实实、实实在在是一位公主。她有一个完美如王子的哥哥,她有一个让人望而止步的富贵家庭,但是,她甘心让人叫她野丫头,甘心让那一切远离自己……父亲对母亲的伤害让她恨透了,更是让她对爱情充满了质疑。但是,有一个人这个时候就硬生生地闯进了她的生活,他嚣张着、狂傲着、目中无人着,他是无人匹敌的霸气王子。他说她喜欢他,他说他要她和他在一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苍茫乱世

    苍茫乱世

    这世界很小,小到有些人一辈子也离不开一座镇;这世界很大,大到有些人一辈子也走不出一座城。这天地间,凡人卑微如蝼蚁。修仙者寻师问道,练武者以力破境,寻道者勘垣探墟,苦求一生,只为那彼岸的大道通途。可千年的挣扎苦寻,千年的闭关静守,真的比得上凡人百年的幸福光阴吗?天道难寻,大道难观,前路坎坷,仙途苍茫,苦寻千年,真的只是在争那镜花水月吗?“世间只闻长生语,一人未见仙神道。"这纷争乱世,这苍茫长生路,谁能争渡,谁又能寻那彼岸长生。
  • 资源掠夺系统

    资源掠夺系统

    得系统相助,既然来到异界,周阳就发誓,一定要有所为!
  • 似水流年不可归

    似水流年不可归

    那个夏天还不太熟悉/空气里弥漫梧桐花的气息/那只夏鸟落在枝头/可是转眼又离去/夏天仍未离开/秋天却在默默继续/我走了/你过来/我回来/你离开/我们没说的再见/终于/再也没有见。很多年前,我想即便哭泣着,也要笑得很优雅。很多年后,我知道即便我笑得再多,也孤单如辰星。——夏天这是一个关于无邪少年游的故事。
  • 总裁大人的小娇妻:你咋不上天

    总裁大人的小娇妻:你咋不上天

    从小到大,苏安歌都是跟在顾淮身后的小尾巴。她一直坚信顾淮就是她的真命天子。即使她身边有个优秀的人一直为她默默付出她也不曾发觉,因为她的心里她的世界里只有顾淮。苏安歌曾经以为顾淮不喜欢她,疯狂的折磨过自己的身体,后来才知道不是不喜欢而是太爱了,因为太爱了所以不敢单独和她在一起怕忍不住怕伤害她。直到后来,都成熟了都长大了,苏安歌才发现这个做了总裁男人,这个从小到大一直跟随的男人简直就是禽兽!还专政主义!总裁,我现在退货还来得及么?苏安歌!我觉得得让你下不了床你才不会乱想!oh!亲爱的总裁,咱不能这么冲动!
  • 超级改装运兵舰

    超级改装运兵舰

    重生,星际,战争,未来,战舰,机甲,科幻,科技,宇宙探索,异世界,魔法,生物基因,星际文明,设定比较多世界构成很庞大,这本书主要是作者对宇宙的猜想和幻想请书友们尽情观看,作者猜想宇宙中是存在泛人类圈,次生物及纬度空间,还有信仰神的存在,而对地球也有一定猜想定位暂不在这里细说了,感谢诸位书友能为此书捧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