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46100000042

第42章 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本名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学创立者,先世为宋国贵族。父亲梁纥,鲁国武士,在孔子3岁时去世。他这时随父母迁居鲁国都城曲阜,这里保存了周朝大量的典章文物。这种环境对孔子的教育和思想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处于激烈动荡的时期,周王室的统治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互相争斗,周朝初年制订的一套礼乐制度都被破坏了。孔子对这种状况非常不满,他提出了一套政治主张,就是要恢复周礼,实行“仁政德治”。当时,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只能去做官。于是,孔子在50岁左右的时候,在鲁国做了官,但是他的政治主张不能被统治者接受,几年后不得不弃官离鲁,从55岁时起,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漫长经历。

孔子把周游列国的第一站定在了卫国。卫国在鲁国的西边,是鲁国的兄弟之邦。当时卫国政治安定,经济也比较富庶,而且卫国还有几位贤人,可以互相谈论问题,并且孔子的弟子子路的妻兄颜浊邹是有贤名的卫国大夫,可以照应,这样,孔子就把卫国当做了立足点。

孔子带着数10个随从弟子,一行人坐着马车来到卫国,暂时住在颜浊邹家。由于孔子做过鲁国上卿,声望已很高,再加上颜浊邹起了桥梁作用,于是国君卫灵公热情地接待了孔子,并问孔子:“先生在鲁国时,俸禄是多少?”孔子笑着说:“6万斗小米。”卫灵公也给予了同样的待遇。但是,他对孔子那套“仁政德治”的主张没有兴趣,因此,只是表面上对孔子很尊重,但却没有让他参与政事。不久,有人对卫灵公说:“孔子来到卫国,也许是不怀好意的,他带来的弟子很多,各样人才都有,万一是为了鲁国而到这里有什么企图的话,又怎么办呢?”于是,卫灵公便派人暗中监视孔子的行动,孔子怕发生意外,便在这一年的冬天,带着弟子们离开了卫国。孔子怀着不愉快的心情离开了卫国,带领一行人向东南方向走去。经过曹国没有被接待,又来到宋国境内,这次不但没有接待,而且宋国的大夫司马桓还想杀害孔子,逼得他只好换了便衣才逃出了宋国。

从宋国逃出后来到郑国,这时弟子们都失散了,只剩下孔子一个人站在东城门外。弟子们找不到老师,便到处打听,当子贡问到一个行人时,那人回答说:“我倒看见一位,立在东门外,很有气派,但是其狼狈相,累累若丧家之狗。”当子贡找到老师并把这话告诉他时,孔子笑了笑说:“说我气派,倒是未必,说我疲惫的像丧家狗,倒真有点那样。”郑国没有接待孔子师徒,他们便来到陈国的都城宛丘。

孔子到了陈国,住在大夫司城贞子家里,并由他们推荐给陈国国君陈涓公,取得了一个有名无实的职位,陈国是一个小国,陈涓公又是一个平庸的人,没有争霸称雄的野心,也不想从孔子那里请教什么治国安邦的方法,所以孔子仍然不得志,心情郁闷。公元前489年,吴国大举进攻陈国,楚国国君楚昭王亲自率兵前来救援,吴楚两军在陈国东北部的城父对垒,陈国于是陷入战乱之中。这时楚昭王听说孔子在陈,便派人来请,孔子认为楚昭王是贤君,便决定到楚国去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孔子一行人离开陈经过蔡国去楚国,这一段路正是吴、楚交兵的地带。有一天,孔子被乱兵围住,带的粮食也吃光了。已经7天没有粮食了,可是,孔子还抓紧时间给弟子们上课,照常弹琴、唱歌。子路首先沉不住气了,问道:“老师,难道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就注定要遭难吗?”孔子说:“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非不遭难,但是经得起困难的考验。没有道德、没有学问的人一遇困难,却会动摇变节。”孔子虽然稳定了弟子的情绪,但他的心情还是闷闷不乐,路上还遇到一些不同意孔子积极从政治国的主张,而提倡消极避世隐居自乐的人的责难和讽刺。经过了艰难的跋涉,孔子一行终于到达了楚国的负函。

孔子师徒到了负函没几天,就传来消息,楚昭王死了。孔子该怎么办呢?经过考虑,最后决定还是回到卫国去,于是一行人又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卫国。这时卫国的国君是卫出公,当时卫国局势稳定,孔子比较满意,所以在他初返卫国时,很有一番抱负,并酝酿着上台后的计划。一天,子路问孔子:“这次卫国的国君请你出来,你首先要做什么呢?”孔子答道:“必须正名分!要让任何人的名义、身分和他的地位完全符合。”子路对此表示怀疑,认为老师有点不切实际,孔子则陈述了自己的理由。但是卫出公既没有要他“为政”,也没有向他“问政”。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就把精力用在了教学和治学上。

孔子离开鲁国已经十几年了,他非常思念故乡。他的弟子有的回国做了官,他也很想回去。有个叫冉有的弟子在鲁国做官,他向当权的季康子一再推荐孔子,于是季康子派人带着贵重的礼物去迎接孔子回鲁,这时卫国发生内乱,政局动荡不安,孔子便接受了鲁国使者的礼聘,回到了鲁国。

孔子从公元前497年离开鲁国,直到公元前484年才返回,在外奔波达14年之久,希望寻求做官,以便有机会实现他的“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结,果是在到处碰壁之后,结束了流浪生活,回到了故乡,这时,孔子已经68岁了。

孔子周游列国历尽艰辛,到处碰壁。这是因为他的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潮流。他颠沛流离,14年,也使他的人生经验更丰富,眼界更广阔,学问更高深,观察事物更透彻了。回首往事,壮志难酬,但孔子并不灰心。他把晚年的最后5年时光和全部精力,都用在开办私学和整理古籍文献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同类推荐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讲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贫穷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为祖国为人民毕生奋斗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故事。
  • 生活之甜系列:化学奇谈

    生活之甜系列:化学奇谈

    本书作者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问世的一百多年间,《化学奇谈》已经被译成多种文字,启迪了无数儿童,使他们燃起对化学的兴趣。作者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勾勒出轻松有趣的实验场景,将晦涩生硬的化学知识变得活泼而易懂。
  • 想问就问吧大全集

    想问就问吧大全集

    本书汇集古今中外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知识,内容涵盖了历史、文化、教育、语言典故、哲学、艺术、人体生物、医学卫生、地球科学、地理、天文、自然科学、人口政治、军事法律、工农环保科学、交通运输旅游、体育邮政、经济贸易、金融财政等各个方面。这些内容系我们必备知识的浓缩和精华,它将是我们一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力求摈弃枯燥乏味的传统词条说教形式,以新颖有趣的全新问答形式活泼地呈现出来,突出全面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 呵护孩子成长的智慧故事

    呵护孩子成长的智慧故事

    写在前面的话每个孩子都是天真、活泼的精灵,他们那童稚的心灵迫不及待想要去了解、去探索这奇妙的宇宙……
  • 战争,可不是奥特曼打小怪兽

    战争,可不是奥特曼打小怪兽

    神秘的百慕大、金字塔,神奇的恐龙世界,千奇百怪的动植物,还有遥远的太空及外星人,以及历史上数不清的传奇人物和故事,对孩子来说,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根据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对历史知识、生物知识、未解之谜等特别感兴趣,而探究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孩子增加阅读量,加强知识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孩子能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对小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潜能开发起着重要的影响。
热门推荐
  • 四代

    四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夫人可否许我一生

    夫人可否许我一生

    原本是21世纪的天才清华学女,在一次任务中无奈穿越到古代,成为顾府的大小姐顾念之“听说顾府的小姐,丑陋不堪,才疏学浅”“What??”好吧!不枉穿越一世,我定让你脱骨换胎!“夫人,今晚可有空?”身旁狡猾的男人说。“今天没空,以后更没有空!”尼玛,怎么还嫁给个傲娇王爷?我这辈子算是完了!!
  • 想起那年的初夏

    想起那年的初夏

    因为泳衣进而引起的爱恋,究竟会是怎么样的结局?高中生活大爆炸,还记起那年初夏
  • 此她非她

    此她非她

    她以为自己魂穿了,其实是假的。以为自带主角光环,其实是虚的。不羞不躁,脸皮如此厚。胡吃海喝,吃得如此多。如此皮糙肉厚难得一见的女主,却可得君子相伴,一起去揭开被锁着的过往。
  • 十里琉香君莫愁

    十里琉香君莫愁

    彼岸花开开彼岸奈何桥边可奈何断肠草愁愁断肠三生石旁立三生
  • 蜀山伏妖记

    蜀山伏妖记

    一个被人嫌弃的女孩儿被一位老道长带到蜀山,几个性格各异的师兄,一段段斩妖除魔的惊险历程,女孩儿注定要面对的究竟是什么?而他们面对的一切幕后的万魔之王又是谁?一切终将会揭晓。(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魔鬼的足跡

    魔鬼的足跡

    “我在旅行,你愿意与我一起么?”沃克问道,“........."“那么契约吧,”
  • 冰封之重生之门

    冰封之重生之门

    前世的背叛换来了今世的残忍的我,一心只为报仇…唯独他的出现打破了这杀戮之旅………
  • 夏纪不忧伤

    夏纪不忧伤

    2014年8月3日,九国航空JH130号消失事件轰动了全球夏纪,一知名电视台主编,跟踪采访了九航JH130号消失事件后的全过程在一次采访遇难者家属的过程中,她无意中得到一厚重的日记本,然而令夏纪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本日记,改变着她的一切…………
  • 极品身变

    极品身变

    大三学生马腾一觉醒来,惊讶地发现男儿身的自己不知怎么变成了女人,接下来的一切都未知,但必须要面对……****************************************PS:每章的最后都会额外附带一条经典名言语录,总有一条适合你。另,本小说是异术超能类型的正常都市文,绝非那种二次元、百合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