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86000000025

第25章 照顾脚下 (2)

世界上有两种人。观察半碗水时,一种人看到碗里有一半是满的,另一种人看到碗里有一半是空的。

不同的观点和角度,被区分为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对于积极者与消极者来说,拥有幸福,就是继续往半满或者半空的碗里倒水,把它加满。

碗满了,就幸福吗?难道幸福只是心攀缘外物有所获取的一种感觉?

在英语中,碗叫“bowl”;在古代,有一种陶制或者瓷制的容器,叫“钵”。“钵”与“bowl”,发音如此相似。

再往深里想,“钵”、“bowl”、“抱”、“饱”,碗的空性,就是等待中的拥有,拥有之后的等待。

一个“饱”字,“食、色,性也”。原来一个字里竟有那么丰富饱胀的东西。我记起,童年时,经历过饥荒年代的奶奶,在说到“饱”时,表情里有沧桑也有感恩,而且那样自然地把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业情感都灌注在里面了。她和土地、时序之间那种血脉相连的真切,使我不知哪里有一个伤口轻疼起来。

百丈清规中,讲丛林要则,有二十条:“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精进以持戒为第一。疾病以减食为汤药。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留众以老成为真情。执事以尽心为有功。语言以减少为直截。长幼以慈和为进德。学问以勤习为入门。因果以明白为无过。老死以无常为警策。佛事以精严为切实。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山门以耆旧为庄严。凡事以预立为不劳。处众以谦恭为有礼。遇险以不乱为定力。济物以慈悲为根本。”

从每句里面挑出几个字来,都可以用到碗身上,再拓展一下,碗就成为无声说法的智者了。如:无事是好事;所求唯稳当;守己即精进;容物须尽力;言语无夸饰;至诚为供养;济物为根本……

碗不慕虚名。不会因为你赞美它漂亮,它就翘翘尾巴;也不会因为你说它丑,它就变一幅脸色给你看。

碗似乎生来空性具足。

寺院里的碗常常被一个压一个地倒扣。寺院里,似乎所有可盛的物空着时,都要倒扣。师父说,里面有水,就会生虫。碗不是生虫的地方。把水倒掉,会伤了虫。倒扣即护生。有一次,有位出家人将碗摆在窗台上接雨水。此中有何玄妙?一问,他说,接点雨水浇花。要不雨水也白白地流走了。

这一点一滴,叫爱物,也叫惜福。

碗里有情,有自然,有世界。

城里的现代人讲求回归自然,羡慕粗布衣裳、粗茶淡饭的日子。在节假日,他们偶尔会携妻将子往田野乡间去,过几天农家生活。用粗瓷大碗吃饭,坐在夜晚生凉的农家小院里,天上一轮明月,碗中盛满月光。这时,碗里有自然。

年幼时,在乡下生活,每到饭时,我喜欢依着凳子数在桌上摆碗。母亲将每个碗里盛满粥饭。我乖乖地坐在小凳子上,馋得用手指头探一下饭汁,赶紧放到嘴里去。母亲佯装愠怒,瞪我一眼。眼前的碗,对应着一个个正急着往家走的亲人。即使对我这个小乖乖,母亲也不许我先动筷子。必须要等到全家人坐齐了,才开饭端碗。这时,碗里有亲情。

天地悠悠。谁往这只碗里撒下几点骰子?什么样的筹码,对应着什么样的收获?骰子出手,自有它的必然与偶然。碗没有分别,它是冷静的,只是清泠地允许这几个点在其中旋转,叮当作响。碗外边的人紧张地屏住呼吸,然后大喜若狂或者黯然神伤。他们无知无觉于自己的处境,像困在碗里的小鱼。这时,碗里有人生。

碗盛过那么多粥,但是它没有喝过一口。常在粥边过,从不起贪心,这是好秉性。行堂结束后,我回到自己的小寮,试写《钵铭》。

个碗只钵,四大和成。

假身因缘,地水火风。

地性坚硬,调水成形。

胎相初具,加以火工。

劲风助阵,乃得其成。

无大无小,用其中空。

可容可盛,可淡可浓。

无捡无择,离过离功。

以有为相,以无为宗。

心若可盛,最宜人生。

五、木鱼:有声全贵里头空

柏林禅寺的大殿内,无论普光明殿、观音殿还是万佛楼,都放置着硕大无比的木鱼。

木鱼是团形的,最夸张的是它瞪大的眼睛,大大的圆圆的,与身体不成比例。

伴随僧众诵经,木鱼沉闷而坚忍地一声一声响着。在所有佛门法器中,应该数木鱼声最为凝重。它既没有钟磬的清脆,也没有法鼓的威猛,更没有法螺的雄浑,但它的作用,是任何法器都无法替代的。

柏林禅寺的木鱼还有一种,整条挺直的木鱼,俗称“梆子”,形制与真正的鱼没有什么两样,挂在观音殿左侧的柱子间。这条木鱼和大殿里的木鱼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眼睛奇大。敲响它的目的,是呼唤僧众们到斋堂用粥饭。它那双大眼睛,似乎提醒修禅者,吃饭时也是用心办道处,不可错过。

进入寺院参观时,一定要注意,寺院里的法器,像钟、鼓、木鱼、引磬等,都不可擅自敲打;僧人所用物,像锡杖、衣、钵等,也不可戏动。

《百丈清规》“法器章”记载,民间传说,鱼昼夜常醒,因此,寺院刻木成鱼,在做佛事时敲打它,来驱除昏惰,以免学禅者陷入睡眠。

《赵州禅师语录》中,赵州禅师有一首咏哦木鱼的诗偈。

四大犹来造化功,

有声全贵里头空。

莫怪不与凡夫说,

只为宫商调不同。

木鱼之所以能发出声音,全在于里边镂空了。这个“空”,是“有”的无实定性。佛家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刹那生灭,没有质的规定性和独立实体,万物假有而不实,是故谓之“空”。

木鱼永不睡眠的眼睛,告诉我们,在佛法的大海里,我们不能懒惰,要时时警省、精进,因为修行是没有止境的。

古时候有位禅师,回答别人提问时,总说一句话:“主人公,惺惺着。”人莫知其所以然。那是禅师提醒人们应时刻让自己的心醒着。

六、暗香

一天,经过丈室门口,我嗅到一股奇异的香味。

以为是香水味,在我走过之前,某个用了香水的人在这里走过。然而走进丈室,香味全无。走出丈室门时,那股浓烈的幽香,又一次袭来,沁人心脾。

我问一位僧人,“这是什么香?”

他指了指丈室左侧的一盆桂树:“桂花香。”

我这才注意到,那盆其貌不扬的灌木,枝干黝黑如铁,绿叶繁茂,一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一般闪烁。一树桂花,开得安静宁谧,毫不张扬,却清香四溢。

这些惹人怜爱的小花朵,香染了世界,却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静立枝头,笑对凋零。如果是粗心人,如果不仔细瞧,恐怕不知道它们已经芳香过这个世界。

禅,有时就像桂花的暗香一样,看不见,摸不着,无影无踪。

有一次,因为他人处理一件小事影响了我,我非常不满。虽然没有直接对那人发脾气,隐忍不发的我,脸色肯定很难看。

净慧老和尚看见了,他喊我:“你过来。”

是不是师父要替我主持正义!我心里想着,快步走过来。

师父淡淡地说:“你的脾气比你的眼睛大多了。”

我一时目瞪口呆。

师父随口念道:“面上无嗔是供养,口中无嗔出妙香,心上无嗔无价宝,不断不异是真常。”

习禅,培养内心的觉照力,不使自己的心失去控制,能够做到了了分明。

既然知道合掌如莲苞,那么在一举一动中,应该像莲花一样,传递妙香,传递禅意。

在佛陀时代,春日的一天,阿难尊者在花园里静坐,他突然闻到园中的花香。

随着黄昏的风,花香飘过来,一阵强过一阵。

花香围绕着阿难,穿越他的身心,然后飘向远方。

沉迷于花香,阿难从黄昏静坐到深夜,舍不得离开。

感动于花香,阿难想到了一些从未想过的问题:草木都是开花的时候才会香,有没有不开花就会香的草木呢?花朵送香都限制在一个短暂的因缘,有没有经常芬芳的花朵呢?春花的香再远也有一个范围,有没有弥漫全世界的香呢?所有的花香都是顺风飘送,有没有在逆风中也能飘送的香呢……

这些问题,阿难思考了许多天,没有找到答案。

有一天,他陪同佛陀经行,经过花丛时,他向佛陀请教这个自己苦思难解的问题。

佛陀说:“守戒律的人,他的内心永远保持喜悦的花香。智慧开花的人,他的芬芳会弥漫整个世界,不会被时节范围所限制。一个确立了戒、定、慧的人,即使在逆境里也可以飘送人格的芬芳呀!”

阿难听了,垂手肃立,感动不已。

佛陀和蔼地说:“阿难!修行人不只要闻花园的香,也要在自己的内心开花--有德行的香。这样,不管他居住在城市或山林,所有的人都会闻到他的花香!”

在佛教中,燃香供佛是广修供养、积累福德的一种修行形式。佛教文化在中国广泛传播两千年来,佛前供三支香(代表供养佛、法、僧三宝)的进香形式,已经成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

然而,要知道,佛家是最不著相的。通达佛法的人,来到寺院里,礼敬佛菩萨,除烧香外,还有多种形式,诸如拜佛、合掌问讯、献花、布施净财等,同样是广修供养、积累福德。

如今,来柏林禅寺进香的信众、香客日益增多。不了解佛教文化的人,把烧香当作积累福德的唯一方式。他们带着很大的利益心、攀比心进香,认为香烧得越多就会得到越多的福报。为求大福德,他们专捡粗香、长香一把一把地烧。

净慧老和尚倡导游人、香客文明进香,烧三支香,提倡烧短香。

明海法师专门作了一首《文明进香歌》。

献佛三支香,文明又吉祥。

烧多成火把,火灾把庙伤。

此非君本意,好心恶下场。

烧香不在多,也不可太长。

烟雾熏空气,入肺伤健康。

佛法讲智慧,燃香表心香。

止恶行善事,心诚福寿长。

关于佛前晋香,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乡下的老妇人千里迢迢去拜佛,为的是在佛前燃一支香。她这么辛苦,何以不多燃几支香呢?原因很简单,她是一个穷人,她倾其所有,也只够买来一小把香来供佛。

到达寺院时,天已经黑了。没有钱,她只好在寺院门前将就了一夜。第二天,山门一开,她就走进寺里。她的心愿是在每座佛像前,上一支香。她小心翼翼地抽出一支香,满怀虔敬地点燃,供到香炉里。

由于她排到燃香队伍的最前面,后面的供香人催促着她走快些,别举着小小的一支香,挡住了慷慨无比的大施主。她唯唯诺诺地答应着,把这支香插到了香炉中。

其他人的香,成把的,手指头一样粗的,高大的,燃出了浓浓的青烟;她供的这一支香那么矮,烟那么细小。

但她很满足,因为她已经把自己的一瓣心香献给了佛,她可以快快乐乐地回家了。

故事到这里,其实刚刚开始。

那些高香、粗香燃出的青烟,随风飘散。而老妇人供的那一支细短的香所冒出的青烟,却没有被风吹散,而是一路清晰地飘到了大殿里的佛像前。

如今的寺院,香火很旺,穿金戴银的人们动辄点燃整把的香。从这个故事,我们是否体会到,一支细香并不比一把粗香燃出的功德少;甚至,一支细香所燃出的微弱的火点,足以照亮成佛之道,而千支粗香、高香燃出的火焰,仍然驱散不了轮回的黑暗。

佛教与香因缘深厚。香能令人心生欢喜,心旷神怡,能培养善根大种。因此,香在佛事中,燃香是第一件事。

据《禅苑清规》记载,通常烧香以线型香为主,点燃后,用手轻轻煽去火苗,双手持香举到额头,香头对准所礼的佛菩萨像,片刻,渐次用右手插入香炉。

佛前供香,以一支或三支为宜。一支香表示一心向佛,礼敬佛陀;三支香表示供养佛、法、僧三宝。

在寺院中,经常看到人燃着一根根的香棒,一把把的香,点燃后如同火炬,放到香炉内。有人烧香一大把一大把地烧,认为“我的香烧得多,菩萨会先保佑我。”

其实,这是他对佛法的误解。众生平等,差别在于“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而佛菩萨,是从不开后门的!

上香礼佛,表达我们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依从佛陀,觉悟人生,修正自己,改变习气,奉献人生,完善人格。坚持这样觉悟,这样去行动,自然福慧俱足,心想事成。

佛门认为,烧香的目的,是内心的清净、虔诚。有时,即使不燃香,见了佛菩萨像,双手合十,表达尊重,和上香一样。这一瓣香,称为“心香”。

在柏林禅寺,仔细闻,在哪儿都能嗅到空气中飘逸的香味。

这是寺院经年累月的燃香慢慢沉淀下来的芬芳。

同类推荐
  •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是慧缘上师数十年来对佛教医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总结,有很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慧缘佛医学的问世,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佛教医学的奥秘和特点,其最大的愿望是给各寺庙有志研习佛教医学的僧尼法师们提供一本完善的学习范本,也给对佛教医疗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佛医学的来龙去脉,佛教医学神秘的特点及运用方法,并将现代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之相结合,使佛教医疗学更趋于完善,也使之更便于学习和运用。 由于本书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方法,其中许多方法对很多疑难杂病具有独特和神奇的疗效。
  • 修好心成好事:佛学大师开释人生的12堂明心课

    修好心成好事:佛学大师开释人生的12堂明心课

    本书通过佛学的12堂明心课,细致讲述从观照内心到开悟自我、从一份放下禅到一颗厚道心、从拥有包容的智慧到实现付出的力量、从舍下贪欲到心怀慈悲的人生开释历程,以理入事,以事入情,带领读者体会佛家的做人智慧,为那些追求幸福却又为现实所苦、被心灵围困而寻不到出路的朋友们指点迷津,重新找回真实的自己。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是现代净宗大德,七年来,亦恒以《金刚经》为功课,持诵不辍,得大受用,并现身说法,愿意对同修“以七年持《金刚经》的经验保证!”。这里,特别摘录净空法师《金刚经》讲记中的部分精髓内容,供同修持诵《金刚经》参考。诵《金刚经》,既得智慧,又修功德,实是两全其美的方法!日诵《金刚经》三部,现世眷属平安,自己衣食无忧……好处多多!
  • 净空法师说《佛教故事》

    净空法师说《佛教故事》

    本书汇整净空法师于各次讲演中所引用的公案因缘故事,使读者通过这些深含哲理的故事,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热门推荐
  • 我的仙道之道

    我的仙道之道

    天才少年孙陌,身具纯阳仙体,天资纵横,在族人的呵护下,同辈的崇拜与羡慕之下,他会如何走下自己的修仙之道
  • 许你一座温柔城

    许你一座温柔城

    四年,可以懦弱男孩变成强势男人需要的仅仅是四年罢了,四年,也足以让曾经骄傲的公主跌落神坛,成为普通人。“你还爱我么?”唐歆昂起头问,顾凉嘴角一勾:“我爱你爱了一个曾经”眼看唐歆掉下泪来,顾凉无奈的叹了口气,将唐歆搂在怀里:”现在会爱,以后也爱“
  • 赎罪的四年

    赎罪的四年

    李晨亨享年25,喜欢她喜欢了17年,和她在一起4年……大家快来康康皇帝李晨亨与他心心念念的宠妃李云若的爱恨情仇吧
  •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经典,书写了一个纯美的“湘西世界”,其中有以人物来命名的《一个戴皮帽子的朋友》《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有以地点来命名的《桃源与沅州》《箱子岩》;而《滕回生堂的今昔》是从“滕回生堂”的历史和现实的两个维度来描述的,明朗淳朴的湘西风光在作者灵动自然的山水中再现一份难言的美好。同时也呈现了作家对生命、对社会的真诚态度,将会带给读者一份深沉的思索。
  • 彪悍农女好种田

    彪悍农女好种田

    山下兰芽短浸溪,正是一年好时期。苏浅从异世穿越而来,直往架空朝代而去。想她一代彪悍霸道女将军,竟借尸还魂到了个作神恶毒小妇人身上,实属悲催。不过,异世她都活的风生水起,奔个小康有何难,更何况相公好看啊,这谁顶得住。从此之后,作神小妇人变身贤惠小娇妻,手握空间,种田发家,买铺致富,勤劳洗白走巅峰。本文1V1甜宠,爽文,傲娇文,女强男甜,绝壁不坑,还等啥子哟…
  • 独步鸾凤:重生之嫡女归来

    独步鸾凤:重生之嫡女归来

    前世,她是自小遗落在外的丞相的嫡长女,在十八岁时被寻回。本以为自此能家人欢聚一堂,笙磬同音。没想到等来的却是生母的厌恶,姐妹的嘲弄和陷害。最亲近的人一步一步将她推向万劫不复之地。现如今,她再也不会轻信谗言,任人摆布。她一定会让曾经害她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 卿关囡过

    卿关囡过

    在言囡十五年的世界观之中,没有什么东西是自己放不下的,一切都可以很随意。而顾卿言因为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一直认为爱情这种东西不是必需品,只能是调味剂。但是他尝着尝着,突然在某一天因为过度思念某人而在她的门前待了一夜之后幡然醒悟,这尼玛哪是调味剂,这分明就是毒药……
  • 抢公主作压寨夫人:异界败类

    抢公主作压寨夫人:异界败类

    小弟:“前面的山头抢不抢?”龙永:“不抢,”面无表情,很是淡定的说道。小弟:“大哥,前面有个超级大门派可以抢吗?”龙永:“不抢,”依旧淡定的说道。小弟一阵着急道:“大哥,前面的皇宫抢不抢?”龙永还是很淡定的说道:“不抢!丢身份了。”小弟:“可惜。实在可惜,听说皇宫里的公主长的可是倾国倾城,只是听说马上就要嫁了。”龙永眼睛一亮,“抢他娘的。”山寨寨主,门派掌门,新郎,皇帝齐声道:“龙永,你这个败类!!!”
  •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

    《王阳明为臣智慧》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分析王阳明的权谋与智道,研究并探讨他的思想理论,通过王阳明做官时的韬光养晦、荣辱不惊、居安思危、中庸之道等各个方面,告诉了读者如何左右逢源,并建立一个强大的人脉网,如何在危机来临时应对自如等等,进而在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王阳明为臣智慧》还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王阳明在仕途之路上的种种遭遇,深刻剖析了王阳明的心学智慧。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王阳明的权谋之道,而且也看到了在王阳明的影响之下,他的众多弟子与同僚们因与王阳明的接触而发生的仕途上的转变。
  • 帝婿风云

    帝婿风云

    萧景权是大燕国的皇子,出生时被认定为天煞孤星,为皇室所不容。二十年后,因为皇帝病危,需要他当年带出宫去的一枚虎符安定天下,娴贵妃终于肯现身再见她这儿子一面,索要虎符,但此时他已经成了上门女婿。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我失去的一切,朕会一点一点的向你们都讨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