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28500000016

第16章 宫女作乱 (7)

李瑗不这么想,害怕。得,把“阎王爷”王君廓找来,商量一下。

王君廓一听,嘿嘿,正愁没什么礼物献给新太子呢,你倒自己送上门来了。

他掂量掂量李瑗的脖子:嗯,堂堂庐江王,分量不轻,又是前太子集团的外围成员,可以一用。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于是吓唬李瑗:“我说王爷啊,这个时候,您敢去京城吗?前太子、齐王——皇上的亲儿子,都被杀了,何况您哪?您现在受命守边,拥兵十万,小小一个来使,就把您拘了去,值得吗?京城,就是您的鬼门关哪!”

李瑗本来就没什么主意,听他这么一说,更吓坏了:“那怎么办?若是不去,难道在这里坐以待毙?”

王君廓冷笑:“王爷傻吗?您手下10万兵马呢?”

李瑗沉吟片刻,故作勇毅状:“好,就这么定了!”

计议已罢,不知死活的李瑗,开始调动军队,防范朝廷。

调动军队的时候,有个参军,名叫王利涉,来劝庐江王:“王爷啊,您没得到上面命令,擅自调动大军,这不是明摆着造反吗?就算造反,您也要靠谱点,万一驻地将官认为您要造反,不听号令,您该咋办?”

李瑗一听,脑细胞更加不够用了:“这、这……倒也是,那该如何是好?”

王利涉道:“河北一带,当初都是窦建德部下,现在多数丢了官职、在家务农,颇有怨言。您可以迅速召集这些人,为您效力,同时,派得力干将,北上突厥,联络感情,争取支援;您自己整顿队伍,挥师入关,事情就好办多了。”

王利涉的计谋,算不上高明,但比李瑗的“没主意”和王君廓的“馊主意”,实在强得多。

可再强,也没强过王君廓的“馊”。

李瑗听了王利涉的计策,傻乎乎找来王君廓商量。王君廓的目的,是借李瑗的脑袋一用,怎么可能真的让他得逞?于是道:

“利涉这小子,太书生气!王爷您囚禁朝廷使臣,过不了多久,朝廷就会发兵进攻,您还有时间慢悠悠地招徕豪杰、北连突厥吗?为今之计,只有趁朝廷毫无防备,迅速起兵,打他个措手不及,才有机会。”

李瑗一听,搓起手来:“这倒也是。”

王君廓趁热打铁:“兵贵神速。在下愿为王爷效命,领兵前驱,一鼓作气,指定能赢!”

李瑗被鼓动得头脑发热,不由感动:“那就有赖亲家了。”索性把军队大印交给了王君廓。

王利涉得知消息,大惊失色,连忙来劝:“王君廓性情反复,军权给他,我辈休矣!”

李瑗听他一说,又犹豫起来,不知所措。

正惊慌间,有人来报:王君廓调动大军,杀了李瑗手下大将!未几,军士再报:王君廓释放朝廷来使,宣称李瑗造反,欲挥军平叛,诛杀李瑗!

李瑗狂汗,回头欲找利涉商量,利涉早已不知去向——逃命去也!

心脏狂跳之余,李瑗压榨残余的脑细胞,左思右想:自己和王君廓无冤无仇,还是亲家,他没有害自己的理由啊!

——他忽略了一点:阎王杀人,不需要理由。

不行,李瑗心想,得去找王君廓问个明白,乱糟糟的,军士误传消息,也说不定。于是披挂上马,带几百亲兵,直奔王君廓营帐。

路遇王君廓,未及搭话,王君廓大喝:“李瑗谋反,拘使征兵,罪无可赦,尔等何其昏也,还跟着逆贼?回头是岸,方有活路!”

李瑗一时气阻,未及答话,手下作鸟兽散,自己成了孤家寡人。

王君廓大手一挥,兵士一拥而上,将李瑗拖至马下,绑了个结实。

李瑗破口大骂:“贼子!小人!”悔之晚矣,自己已成了套中羊、板上肉。

王君廓也不多言,下令把李瑗绞死,以免节外生枝。

李瑗的脑袋送到京城,功绩一件。李世民不是007,怎能知道内情?传令下去:幽州总督之职,送给王君廓。

李瑗的叛乱,王君廓的升迁,不难证明一点:唐太宗在政治舞台上,也非十全十美,火眼金睛。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王君廓这样的小人,想蒙蔽唐太宗,并非不可能。

即便有这样的瑕疵,唐太宗依然开创了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未必“后无来者”,却是“前无古人”。他之前,上哪找这么虚怀若谷的皇帝?

当然,开明的政治,并非他一人之力。皇宫中,有赖于“女魏征”长孙皇后;朝廷上,少不了真正的魏征。

魏征,不是一般人。

中小学课本里频频出现的魏征,的确是个“个性人物”。

最初,魏征“站错了队”,没找到明主,投靠了前太子李建成。李建成呢,也没重视这颗“沙砾中的珍珠”,更没预见到他会成为历史名人,只给了他个“洗马”的官职。

魏征也不计较,吃人俸禄,给人谋事。他的眼光,比建成、元吉强多了,很早就建议:“李世民这小子,越来越成气候了,要早下决心,尽快除掉,晚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可惜建成犹豫,元吉粗莽,都不成事。

魏征无奈,只好建议建成多立军功,平定了刘黑闼等人的叛乱。这样,在文治武功上,也不至太落后于世民。

太子集团全军覆没,魏征作为前太子幕僚,自然脱不了干系。有人密报李世民:魏征曾向前太子建议,把您除掉。

李世民心里憋了一股火,心道:“若不是你们挑拨,兄弟间也不至反目!”于是派人把魏征给抓了来。

魏征见了李世民,作个长揖,没有下跪。

——那时的李世民可是如日中天,堂堂皇太子,大权在握,一呼百应,和皇帝没多大区别。

身为罪臣,竟不下跪?李世民更加恼火,斥责道:“魏征!你为何挑拨我们兄弟关系?”

魏征面不改色:“拜托,别说挑拨,叫建言献策好不好?前太子若听了我的,坐在我面前的,还能是你吗?各为其主,道理您比我明白,我也不引经据典、考据论证了,您看着办吧。”

李世民一听,转怒为喜:“好!敢说真话,有骨气!留下做官吧。”

魏征暗想,建成已死,为他殉葬,那叫愚忠。前番投靠建成,是为国尽忠,今番投靠世民,也是为国尽忠。都是为国,太清高了,何苦来着?当年咱不过是个“洗马”而已,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弼马温”呢。

从此,魏征成为李世民手下重臣,任“詹事主簿”。李世民继位后,甚至到了不可一日无魏征的地步。后来魏征去世,唐太宗痛失谏臣,相当难过,一把鼻涕一把泪。

李世民的高明之处,在于宽严相济。起初,属下对李建成集团欲斩草除根,世民未严加阻止,一是确有对他们后代作乱的担心,二是觉得,不杀几个,自己也很难树立威严。

他的确把政治玩成了艺术。

部下对叛党严苛,能体现他的尊严、不可冒犯;自己对叛党宽松,则体现自己厚道、仁政,不计前嫌。属下的严苛,和自己的宽厚形成鲜明对比,恶名属下担着,美名自己享着。

因为很懂得这门艺术,李世民的皇帝,做得虽然不快活(因为有魏征这样的谏臣),却没出什么大错。更让他宽慰的是,自己虽然杀了俩兄弟,却没背上恶名,历史对他的评价,相当正面。

有了魏征,大唐朝廷,可谓清明一片。然而,隐患却在后宫发端,开始若隐若现,后来逐步蔓延。

635年,李渊死了。636年,长孙皇后去世。637年,武则天武媚娘来了。

贞观九年,也就是公元635年,唐太宗当皇帝的第十个年头,日子显得颇不顺利。

先是太上皇李渊一病不起,当年五月去世,享年71岁。为了老爹的后事,唐太宗心力交瘁。

没错,他和老爹之间,既相互支撑,又充斥着斗争,反反复复,欲说还休。

如今,老爹死了,这对李世民最大的打击在于——当年的“第一家庭”,自己的父母兄弟,如今孑然一身,形单影只。

可以说,玄武门之变后,父子俩的亲情,已超越恩怨。在老皇帝日渐衰老之时,恩怨,早一笔勾销。

太上皇去世不到半年,又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长孙皇后病重。

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太宗前番守丧尽孝,很长时间没上朝,政事让太子承乾打理。如今,皇后虽然病重,可自己重新临朝没多长时间,政务繁忙,只好让承乾在病榻前照顾长孙皇后。

太子承乾,对老妈长孙皇后的感情,要远远超过老爹李世民。

这几乎是皇宫定律。原因很简单:老妈是唯一的,老爹是花心的。这个全国最特殊的爹,可以有很多老婆、很多儿子。对太子来说,自己的“家”是唯一的——老爹、老妈、亲兄弟;对皇帝而言,却可以有无数个“小家”,每个“小家”里面,都有小老婆和若干庶子。皇帝的父爱,是要均匀或者不均匀地播撒在这些“小家”中的。

母亲病重,李承乾伤心不已,恳请老爹下诏大赦,以求消灾祛病,又请了和尚,到宫内祈福。

长孙皇后知道后,呵斥道:“死生有命,人力岂可挽回?我一生未做恶事,多行善事;倘若行善无效,我还能有什么乞求呢?大赦天下,属国家重典,岂可乱用?佛老是远方异教,皇上也不喜欢,岂能因为我,乱了天下大法?”

皇后这么一说,太子不敢违逆,不再奏请皇上,但心有不甘。郁闷之下,和大臣房玄龄说了。

房玄龄很感动,把此事向太宗汇报。太宗为自己这位贤内助折服,大臣也群起上奏,要求大赦,以助皇后治病。

太宗同意。不料,事情被病重的皇后知晓,皇后坚决阻止。大赦的诏书都已写好,只好放在一边。

又熬过了一个春节,636年,长孙皇后病逝。

亲人接连去世,这两年,太宗几乎是在哀伤中度过的。

皇后去世之后,宫人给太宗送来一摞书,请太宗阅示。太宗有些奇怪,问是什么书。宫人答:“皇后生前,勤于读书。为警示后人,她搜集古今书籍中涉及女子得失之事,录成《女则》一书,共30卷。陛下政务繁忙,皇后不允许向您呈报。如今,皇后去世,我们才向您奏报。”

太宗感喟不已,取过书籍,流泪细细翻阅。看完后,他把书展示给大臣,说:“皇后这部书,的确可以垂范百世。以前,回到后宫,经常有人规诫我;如今,再回后宫,不闻规诫之声。我的臂膀,失去一只了。”

太宗葬皇后于昭陵。为解思念之情,命人在宫苑中造了一个类似阁楼的建筑,可以登高,远眺昭陵。

过度忧伤的唐太宗,引起了大臣的警觉。长此以往,一是伤及身体,二是容易荒废政事。

需要劝谏。

可惜,很难。唐太宗之怒,大臣劝谏,并无可惧;唐太宗之悲,大臣劝谏,就显得不人道、不通情理,风险也更大。

一要讲究时机,二要讲究艺术。

谏臣魏征,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把唐太宗从忧伤的漩涡中拖了出来。

这一天,唐太宗又想起皇后,便和魏征一起,登上阁楼,远眺昭陵。一时感喟,太宗的眼泪又来了:“魏征啊,你看到那陵寝了吗?”

魏征极目远望,看了半天,回答:“臣老眼昏花,没看见呢。”

太宗用手一指:“你看那个方向,就在那里。”

魏征故作大悟状:“噢,陛下原来说的是昭陵。昭陵,老臣早就看见了,老臣还以为陛下是在看献陵(唐高祖的陵寝)呢。”

太宗潸然泪下。哭完之后,越琢磨,越觉得魏征话里有话,好像在暗示什么。

仔细一想,想通了:魏征“原以为”自己在看老爹的献陵,明显是故意的。献陵建在平地上,昭陵依山而建,一个是平地,一个是山脉,魏征怎么可能不知道阁楼上看不到献陵?他让自己“看看献陵”,实际是劝谏自己摆脱忧伤,照看好老爹留下来的江山。

罢罢罢,死了的已经死了,活着的还要好好活着。

太宗一狠心,下令毁去阁楼,以免睹物思人,好勤于政务。

走了亲人,来了新人。

637年,唐太宗终于“移情别恋”——武媚娘来了。

媚娘,是唐太宗给她取的名字。她的老爹武士彟,隋朝时做木材生意,成了“资本巨富”,后投靠李渊。武士彟前任大老婆复姓相里,生了两个儿子,即武元庆、武元爽。相里氏死后,又娶杨氏为妻,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复姓贺兰的人家,年纪轻轻就守寡了;二女儿便是武则天。

武则天14岁的时候,就已艳名远播,“惊动”皇宫。此时,长孙皇后刚去世一年,宫人、大臣为了让太宗早日摆脱哀伤,也多方给他物色“猎物”。听说了这位名声在外的武美人,便召到宫廷。

这一切来得突然。

老妈杨氏,冷不丁接到诏书,惊恐不已,痛哭失声。宫廷险恶,她如何不知?诏令如山,又不得不听,只能泣别爱女。

武则天谈笑自若,宽慰母亲:“我要去见的,是当今天子,你怎知不是我的福气呢?何必悲伤?”

太宗见了乖巧的武则天,欢喜不已,早把长孙皇后抛到了九霄云外。欢喜之余,赐名“媚娘”。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太上皇走了,皇后走了,新宠来了,宫里略显局促。唐太宗一声令下:给点盘缠,年老色衰的,统统辞退!

可怜那些年老宫娥,遣送回家;山高水远,一别多年,哪里还有什么亲人?

或是因果报应,或是天妒红颜,当年红红火火、立下大功的尹德妃、张婕妤,拖着日渐衰老的躯体和不再美丽的容颜,踏上迷茫的路途,向着遥远的家乡,一步三回头地去了。

同类推荐
  • 十二月之花

    十二月之花

    1813年,年轻的贵族军人叶夫根尼与谢尔盖追随他们的皇帝亚历山大来到德国北部。他们并不知道,与他们一河之隔的莱比锡,一双锐利的眼睛正窥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本小说描写的是19世纪初发生在俄罗斯的十二月党人革命。
  • 明王首辅

    明王首辅

    大明朝正德十二年冬,徐晋穿越到江西上饶县一名穷困潦倒的儒童身上。这一年,明朝皇帝朱厚照正在边镇宣府游玩。这一年,江西宁王朱宸濠正暗中运作准备谋反。这一年,家徒四壁的徐晋寻求出路,最终选择考科举,从县试、府试、院试,再到乡试,一路过关斩将,却一步步卷入了宁王朱宸濠造反的漩涡……
  • 攻略红楼

    攻略红楼

    文泰一次无意中梦入红楼,穿越成了贾宝玉,金手指是一个辅助系统,却要求他不断攻略一个一个红楼美人...故事就围绕着宝玉与红楼梦中美女们的幸福生活展开了......经商、从军、从政。尼妹啊,居然还可以习武。于是:看林妹妹练美女拳法...陪宝姐姐习玉女心经...和凤姐姐********.........纵横疆场,封王封侯,掌控乾坤,于是:上了公主,又睡了皇后...这就是宝玉的幸福生活PS:本作作者*遣词用句*力图【红楼风味】。春色三分,二分古典,一分YD。不喜勿入。
  • 汉末之我的虚构名将

    汉末之我的虚构名将

    穿越汉末成汉皇后裔,还有系统加持?当然是效仿“位面之子”续大汉江山!只是这拥有召唤名将功能的系统,实在是老套了点……
  • 回到1390年的克里克当酋长

    回到1390年的克里克当酋长

    王宏,一个普通的群星玩家,居然穿越到了公元1390年的美洲小部落克里克,还成为了大酋长。还有你确定这个系统是群星系统,不是欧陆风云系统?这也就算了,这个在2200年前发明出超光速引擎的第一阶段最终任务是什么鬼?
热门推荐
  • 极品影后要翻天

    极品影后要翻天

    惨遭劈腿的尚暖暖忽然觉得世界奇妙起来。令人闻风丧胆的玄机阁聂宗司玩变形金刚。世传脑残智障苏家大少爷用棒棒糖泡妞。人人皆赞不绝口的大慈善家是铁公鸡。掌控IT最好技术的科学巨人流淌着非人类血液。而她偶尔还能带上一只神传为‘厄运主宰’的黑柚大懒猫当个影后,做个玄机女巫,闯个游戏世界,再去古代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最后来场星球大作战,从此收摊回家生猴子。尚暖暖:冷美人,我可以搅得娱乐圈翻天覆地,可以智斗妖魔鬼怪,可以当济世救人的救世主。但最最最重要的是,我还可以一辈子给你端茶送水揉肩捶背。聂明阳抹掉一黑板的重点,淡淡启口:可我只想天天。
  • 八零小娇妻

    八零小娇妻

    上一世丈夫死了,孩子在出生当天连面都没有见到。这一世她回到自己生孩子的当天,这辈子,她发誓要守护自己的丈夫孩子,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她一个都不会放过!
  • 涅槃元仙

    涅槃元仙

    上古天庭崩碎,黑暗源头又现,洪荒万族岌岌可危。元修大道谁超脱,四皇五帝也成空。......纵是战仙又如何,只身难渡万族劫!涅槃重活的小人物韩涛,这一世又会是怎样的精彩。
  • 无垠世界

    无垠世界

    时间如白驹过隙,文明却止步不前。一场灾难,世界变得不堪一击。未来却好似从前。好不容易从泥泞中站起来的人类,是担负复兴之路,还是在人性虚伪中为世界画上句号?是劣根还是命运?路往何处?
  • 魔法学院彼岸花的秘密

    魔法学院彼岸花的秘密

    她,柳月影,柳氏大小姐,却受到了来自圣斯亚贵族学院的邀请,可是哪个学院客是出了名的奇怪,进去的全部都是富家子弟,而且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去的,只有收到邀请函的才可以。可柳氏不是什么很大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国内要多少有多少,可是圣斯亚贵族学院为何偏偏选中了柳氏呢?有着彼岸花色彩的少女柳月影,带着所有人的好奇来到了这里,在这里他碰上了一群奇怪的人,这里的人都拥有者异能量,而柳月影只是微微一笑了之,他可是对那些骗人的不感兴趣,渐渐地,他越来越不确定自己,五大家族的人在慢慢靠近她,这么是越来越离谱了,而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的真相也渐渐浮出水面?????????
  • 与龙起舞

    与龙起舞

    我的身上布满了龙的血液,我的脚下是一头龙的尸体。它在我面前是那么的悲哀,死亡已经将它彻底的击垮。
  • 炒股揭秘图

    炒股揭秘图

    在股海中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的作者,多次受邀北京电视台“天下财经”栏目,为广大股民朋友揭秘大部分成功投资者不会告诉别人的股市赚钱秘诀。作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实战经验,独家首创了“炒股揭秘图”,从股票投资新理念、炒股的六把金钥匙、炒股必备的基本功、胜算九十九、投资者应注意的问题和炒股研究六个方面,告诉投资者如何根据炒股的自身规律,学会选股、解套、买入、卖出、逃顶、抄底的方法,掌握开启股票市场大门的金钥匙,帮助广大散户成为股市投资的大赢家。
  • 王子十七岁

    王子十七岁

    他是学校里耀眼的星就了不起吗?虽然我只是学校里不起眼的小草,但也不会花痴到去幻想他是白马王子。谁料,他为了遵从妈妈最后的愿望;我为了救亲爱的妹妹而签下一纸合同,从此我跟学校里这颗耀眼的星拥有了宝宝。不想未hun先yun的准妈妈竟也会惹来学校坏小子的关注……
  • 婚然天成:宠你余生

    婚然天成:宠你余生

    她之于他是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温暖了他的余生,从此看尽世间繁华;他之于她是古城道路的阳光,邂逅了她的未来,从此数遍人生的公路牌
  • 北方的相思

    北方的相思

    与“下半身”写作不同,与晦涩、冷冽不同,女诗人桑小燕这本诗集充满情意——对万物有情,对亲人有情,对岁月有情,对一切生命有情……这一切温暖、深情,充盈着满满的爱。《北方的相思》一书,作者选择了近年来诗歌创作中的精华作品,以细腻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心旷神怡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忠善的理解和追求。诗集分五辑,共195首诗歌。诗歌内容丰富,上天入地,表外里内,动物植物,山川河流,老人孩子,男人女人,思想情感,物质精神,几乎无所不包,饱含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作者简介桑小燕,山西黎城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