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30200000002

第2章 导论(2)

但是除去各种分歧,大多数人类学家都承认文化人类学所讨论的文化,是一个含义非常广泛的名词,它包括了人类通过后天的学习掌握的各种思想和技巧,以及用这种思想和技巧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这其中既有属于经济基础的部分,也有由此决定的上层建筑的部分;既包括了精神产品,也包括了物质产品,可以说这是一种最广泛的文化观。

因此,文化人类学,就是从物质生产、社会结构、人群组织、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和进化的过程,并且比较各民族、各族群、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团的文化的相同之点和相异之点,借以发现文化的普遍性以及个别的文化模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一门科学。

文化人类学这一名称创始于1901年,[2]主要为美国学术界使用。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大体相当于欧洲大陆的民族学和民族志。

欧陆传统的民族学,只是研究居住在边远地区的资本主义以前的各民族,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农奴社会诸民族的情况。现在这些民族绝大部分都处于急骤的变化之中,所以现代民族学家已经将注意力转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和农村,有的民族学家还直接参与社会发展计划,以政府顾问的身份出谋划策。民族学的研究同样要进行长期的田野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撰写翔实的民族志;其最终任务是发现各民族社会模式的异同,各民族社会变迁的过程以及决定这一变迁的内部规律。

在英国,常见使用社会人类学一词。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曾经指出:“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所包括的范围确实是相同的。只是前者从技术和事物的研究出发,然后及于决定社会生活方式的超技术方面的意识和政治活动;而后者却是从社会生活的研究出发,然后及于表现意识和政治活动的技术事物。好比是同样的两本书,内容分章也相同,但安排的顺序及页次却各不相同。”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与民族学三者的关系是大致平行的。由于不同的学术传统影响,三者在具体研究上的侧重有所偏差。其中,又以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之间的关系最为紧密,国际上视为“姊妹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三者渐为一致的趋势会更加明显。

(3)考古学

考古学是利用实物资料来研究人类文化的一门科学。根据出土文物的类型和种类,考古学家得以复原人类文化的进化史,并且观察到世界各地文化的异同。

考古学所研究的实物资料,包括了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也包括了人类活动留下的遗迹或废物,如石器、房屋、墓葬、用火的遗迹、经过食用留下的兽骨、鱼骨等等。此外,考古学还要研究有关的各种自然遗物——花粉、土壤、岩石等,以确定当时的气候、动植物资源、水源分布等因素。考古学的最终任务,还在于探讨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因,衡量各种内因和外因在塑造人类自身及社会组织过程中的作用。

(4)语言学

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产生于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时代,到19世纪时已初具规模。进入20世纪,随着世界各地语言学资料的不断积累,以及方法的不断更新,语言学已成为当代行为科学中一支具有领先地位的学科。

语言是使文化得以世代相传的最基本的工具,人类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早期人类学以研究异文化开始,人类学家离不开语言学的帮助,因此,语言学与人类学一开始就在田野中结下不解之缘。现在语言学尽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但它同时也是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这种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语言的科学,亦称语言人类学,它主要是研究口语(古代的和现代的),并且从社会的角度研究语言的用途。

根据其研究重点的不同,语言人类学又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描述语言学,其目的是系统研究语言的结构和用途,以及语言和思维的复杂关系。第二部分是社会语言学,其目的在于探讨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称为历史语言学,它主要是研究语言的产生及其进化的历史。借助于当代语言的对比,语言学家甚至可以成功地复原已消失的古代语言。

2.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人类学与其他学科有广泛的联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与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关系。

(1)人类学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研究的内容和目的与人类学的研究范畴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研究人、人与世界的关系、共同关心人与文化的发展,关心自然知识与社会知识的发展和进步等。

但两者有根本的区别:哲学是一门更倾向于思辨的逻辑的、形而上学的思考科学,在研究过程中,偏重于探讨体系的构造、逻辑推导与论证;而人类学以实验科学为基础,注重使用调查、研究、实地考察等手段,将事实材料与理论推导相结合。

两者的联系在于,人类学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从进化论等学派对近代社会科学发展所作的贡献就可证明,人类学以它独到的理论和现实的考察为哲学提供了科学实证;反之,哲学作为方法论也以其精邃的理论与方法论影响人类学的研究。

(2)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人类学与社会学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相似之处:即都以人类及其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不仅研究人及其进化,还研究文化的发展演变;在研究方法上也有许多可比之处,如田野调查等。

但是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区别也十分明显,从研究视野上看,人类学的领域广阔、宏观,即人类学研究人的所有生存形式,所有的文化形态和文明形式;史前时代和野蛮状况下的人类生活是人类学对人类的研究侧重点之一。而社会学则研究人类的社会生活,注重研究较为高级的文化形式,即有了社会文化以后的人。

从研究内容上看,人类学不仅研究社会结构,而且研究民族、族群间文化,包括其心理结构和形成的原因,以及民族性格差异等问题。社会学着重研究人际的结合(association),偏重于政治经济内容。

简单来说,两者切入不同,社会学从社会切入研究人,人类学从人切入研究人的社会。

(3)人类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从一开始就与人类学交织在一起。人类学的理论如进化论曾被广泛运用在心理学上;而心理学的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对性欲的研究也曾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人类学研究,作为行为科学的心理学与有“人的科学”之称的人类学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如果除去了人类行为,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也将不复存在。在田野工作中,资料、数据的收集必然在田野工作者和研究对象之间形成一种双边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田野工作者个人的特性通常会导致观察的角度不同,对材料的理解不同,他们与研究对象相处的能力也不同;另一方面,研究对象的个性特征也会在材料中留下痕迹。从这个意义上说,田野资料很大程度上是个体经验的产物,带着个体心理特征。因此在研究人类学时,不得不认真考虑其中的心理因素。

而人类学则在跨文化研究中,为心理学提供了跨文化的资料和数据,因为对人类的心理描述仅仅基于某一个社会或群体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有更广泛与充足的事实支持。

两者的区别也很明显,人类学关注的焦点是文化,是人类历史与发展,而心理学则重视个体的内心世界。

四、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1.田野考察

田野考察,又称田野工作(fieldwork),是指人类学者深入某一社区,通过观察、访谈、勘测、居住体验等参与方式来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方法。它是人类学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通过田野考察,人类学者获得某一族群的特殊经验,并从中提炼升华,形成民族志的报告,乃至创新一种方法,构建一种理论。

人类学学科生命之源便是田野考察。从泰勒、摩尔根、马林诺夫斯基、米德、特纳、列维-斯特劳斯等大师到今天的人类学者,有价值的着作、有影响的理论基本上都是对田野调查的提炼、概括和升华的结果。如: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就是他在深入美国东部印第安人易洛魁部落长达四十年的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完成的巨着。

田野考察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过程,包括前期准备、实地考察、记录、归纳和分析材料并最终形成正式的田野报告。田野工作者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并熟谙各种调查技巧,熟练地使用电脑、录音机、照相机和摄影机等工具。

无论田野是在城市、乡镇、村落,或丛林茅屋,人类学研究的范式在许多重要方面都是一样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深入到族群的生活中。人类学家应尽可能地完全进入一个小型人群的日常生活之中,学习该族群的语言及生活范式;借着参与观察法,在观察的同时,也按照这种异文化的生活方式来生活。

2.比较研究

人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文化比较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它是人类学方法论的重心。人类学家有必要对他者文化或自身文化内部的非主流文化和反文化加以比较,以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

自19世纪始,由于达尔文人类进化思想的影响,早期进化论的学者们率先提倡与当时进化论研究方法之间存在着牢固联系的比较方法,试图建立人类社会由野蛮走向文明的通则。如摩尔根1871年出版的《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是第一部用比较方法研究亲属制度的专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的人类学家将比较研究的方法发展为跨文化比较研究。这种方法强调用比较研究法去探索人类群体的面貌,它注重的不是一个孤单的社会或一种社会习俗方面,而是从更广阔的视野去关照人类,即对不同时空的群体之间、传统之间进行比较研究,以识别文化的异同。

比较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在研究中经常注意和校正两种偏差:一是来自作为比较研究对象的诸社会之间固有的差别;二是来自从事比较研究的人类学家自己的思想,因为他本身就是本国文化的产物。

3.“主位”与“客位”

人类学家考察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进行,即“主位方法”的角度和“客位方法”的角度。所谓的主位方法,是指用本地人的观点来努力理解文化。在采用主位研究法时,人类学家要努力去习得被调查者所具有的地方性知识和世界观,以便能够用像当地人一样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检验主位研究法的记叙和分析是否合格,要看那些记叙和分析是否符合当地人的世界观,是否被他们认可是正确的、恰当的。所谓客位研究法是指从人类学家所利用的观点出发去研究文化,在对一个异文化(民族)社会做调查时常用。这时人类学家所使用的观念并不是以当地人(被调查者)的观点看来是恰当的那种观念,而是使用从科学的数据和语言中得来的模式。此时,调查者所做的、所描述的与被调查者所意识到的、所理解的很可能大相径庭。

4.类型学

类型学是人类学研究中突出的方法之一。它以研究者选定的某一准则对研究对象进行归类,区分出一些类型,用以说明研究对象内部的差异,是一种有效的由局部人手以求了解整体的操作手段。如把“人”以不同的分类准则区分为男人/女人、黑人/白人、成年人/儿童、健全人/残疾人来进行研究,等等。

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是受学科研究对象影响的,在人类学这门对象宽泛的学科中,某些分支适用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其他分支。比如问卷法可以使用于民族学的实地调查中,却无法在考古学田野发掘时使用。此外,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开放式的、发展的,完全可以相互借用。所以,人类学亦可以因具体对象的不同和研究的需要,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

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文化相对论田野考察主位客位类型学

思考题:

1.简述人类学的特征。

2.简述人类学发展历史。

3.人类学的分支学科有哪些?

4.人类学与哲学的关系如何?

5.人类学与社会学的关系如何?

6.人类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如何?

7.人类学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注释:

[1]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8-19页。

[2]Holmes,W.H.1901:ReportoftheUnitedStatesofNationalMuseum,Washington.D.C.

[3]Levi-Strauss,1954:“ThePlaceofAnthropologyintheSocialScienceandProblemsRaisedinTeachingit,”UNESCO,TheUniversityTeachingofSocialSoiences,Paris,P.105.

同类推荐
  • 醉里挑灯谈酒

    醉里挑灯谈酒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共收录作者25篇散文随笔。本书以中国酒文化为主题,着眼于历史和现实中各个阶层人物与酒的关系,形象地阐述了中国酒文明、酒文化、酒风俗、酒传说,让读者在文字中享受酒的魅力,探听酒的故事、酒的趣闻、酒的历史,透视出酒在中国文明中的韵律。本书中既有对历史的考证,对酒文化的研究,对酒的发展与社会关系的探索,也有各阶层各人士之酒生活的趣闻逸事,能让酒者称快,让读者称奇。
  • 苦菜花,甘蔗芽

    苦菜花,甘蔗芽

    第一本书《乱时候,穷时候》出来以后,在北京开了个读者见面会。有个女孩想问俺啥,她叫了声奶奶就哭了,一边哭一边说,说的啥俺没听清。她这么难过,俺觉得对不起她,就说:“孩子,看俺的书不要哭,不要流泪,事都过去了。要是没有这么多苦难,俺也写不出这本书来。”俺这辈子跟弹花锤子似的,两头粗,中间细,经历的事太多了。
  • 月光下的灯影

    月光下的灯影

    梁思成的才华不在徐志摩之下。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先驱,直到今天,他40年前的作品,仍被世界建筑界认为是经典之作。走遍中国山川,又曾到西方游学的梁思成,毕竟有不同的心胸。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梁思成特地赶去现场,捡回一块飞机残片,交给自己的妻子。据说林徽音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终其一生。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那心灵的深处,不见得是婚姻的另一半。
  • 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

    书山问道:文化·文学·艺术阅读札记

    本书作为一本文化、文学与艺术书评集,共分四辑:中国文化观察、西方文化管窥、当代文学浅论、中西艺术初探。作者首先探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态及其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其次点出了西方文化强大背后潜藏的各种危机,再次勾勒了当代文坛林林总总的现实生态以及容易忽略的文学角落,最后分析了中西方绘画艺术在审美方面的差异性,以及好莱坞电影背后鲜为人知的意识形态博弈。在20余万字的书评中,作者时而理性分析,时而激情表述,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山论剑”。在作者看来,文化、文学和艺术之间,血肉相连、精神相通,撇开文化看艺术,或者撇开文化谈文学,都是片面和不完整的。
  • 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

    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

    1917—1927年是青年胡适名满天下、如日中天的巅峰十年。他引爆五四新文化运动,引领公众舆论,参与思想、政治论争,争夺文化霸权,时刻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短短十年,青年胡适一跃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一公共知识分子”、“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本书大量征引第一手材料,跳出胡适研究窠臼,纠正周策纵、唐德刚、林毓生、周质平、罗志田等名家旧说,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多面胡适”
热门推荐
  • 农场在手好生活

    农场在手好生活

    突发车祸,意外穿越,农场在手,世界我有,嘿嘿...看21世纪的白领金金怎么玩转古代!什么无良叔婶、刁蛮婆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嘿嘿...我必诛之!
  • 请叫我小公子

    请叫我小公子

    当心机装成小可怜,潜伏在阳光青年花满楼身边,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像我这种总是潜伏的黑暗里的人,最喜欢就是像你这样愿意包容一切的温暖。我对你好,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光,这无关情爱。我想独占你的关注,如果你的身边一定要有人陪伴,那这个人也只能是我。我会让你知道我对你的关心和付出,让你记住我的好,让你的身边慢慢渗透我的身影。我相信到时我收到的回报会更多,你将离不开我。我会得到一个关心我,爱护我,带给我温暖的特别的人。主cp:小公子、花满楼副cp:好几对
  • 俘获霸道首席老公

    俘获霸道首席老公

    她是被遗弃的孤儿,无亲无故,一心只想着报恩。他是名门望族的接班人,有钱有势,天性放浪不羁,却唯独专情于她。她一步步接近他,俘获他的心,得到他的人,“扬,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你,你会怎样?”男人抚摸着女人的鬓发,不以为然地笑了笑,“那我就去把你追回来!”本以为这从头到尾都只是一场戏,可她却沦陷了。签下离婚协议,留下一句话:“当你的女人不过如此,我腻了,咱们好聚好散吧!”她便带着男人的种逃跑了。五年后,男人站在女人的面前:“跟我回家!这场游戏什么时候结束,还轮不到你来决定!”一萌宝突然从女人身后跑了出来,气吁吁地拿着把塑料水枪对准了男人说:“臭男人!不要欺负我妈咪!”
  • 毁灭纪1

    毁灭纪1

    昊天不惠,降此大戾。今天早上,我出门的时候碰到一个人类,他跟我说对不起,当然,我会回告了他没关系,然后奔赴死亡,这个时代,死亡最好的终结。而我终于迎来解脱。无数次的死亡与复活,我早就不知道现在这具身体的究竟是我,还是一段数据。
  • 天人之战

    天人之战

    天野莽原,突遭横祸。昔日横扫七国的大秦王朝分崩离析,天下离心,太平不再。亿万凶兽横空出世,祸乱苍生。这是一个火头军在天灾末日中艰难求生,寻仙诛妖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电视世界

    穿越电视世界

    硬盘损坏,竟然让王皓可以自由的前往硬盘中的世界。
  • 炎神封天

    炎神封天

    金燚焚天,我为炎神,我为封天!不惧前险,就为封天!不敢微末,主宰沉浮,谁敢不服?
  • 安全教育二年级(上)

    安全教育二年级(上)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 百鬼名单之捉妖邪说

    百鬼名单之捉妖邪说

    我叫吴杰,左手鬼王令,百鬼召集,阎君也要颤抖跪拜,右手化佛手,超度一切,如来也要俱我三分。